浅析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63.31 KB
- 文档页数:1
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对当前产科中采用产科护理来降低剖宫产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9月,结束于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产科收治的产妇共88例,为了深入了解产科护理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两组患者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将产科护理应用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指标以及剖宫产率。
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用产科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影响引言: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很多产妇在生产时并未出现剖宫产指征也会选择剖宫产分娩,但是这种分娩方式会给新生儿带来较大的影响,且产妇也有着较高的产后出血率,影响了新生儿的免疫力。
因此在当前的产科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降低剖宫产的生产率,提高产妇的生命安全并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本文从主要就产科护理对于降低剖宫产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产妇,按照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21岁和41岁,平均年龄为(28.61±4.62)岁;对照组产妇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20岁和42岁,平均年龄为(29.12±3.16)岁。
两组产妇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方法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即常规的分娩方式介绍以及对产妇生命体征的检测等等,在这一基础上结合产科护理应用在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具体护理步骤如下。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住院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分别进行产科护理新模式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前分娩方式选择情况和自然分娩率。
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前选择自然分娩方式人数分别为19例(31.67%)和55例(91.67%),自然分娩率分别为23.33%和71.67%,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孕产妇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能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产科护理新模式;自然分娩;剖宫产率分娩是一个复杂过程,其中涉及到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
多数产妇在分娩前以及分娩的过程中由于紧张和恐惧心理的作用,会长期处于不安和焦率状态,这种情绪的积累和变化使产妇在分娩时,对自然分娩失去信心,会要求医生进行剖宫产[1]。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这种方式虽能防止难产,但对母亲及孩子的健康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产科护理新模式是一种围绕产妇展开的全面护理模式,能够在尊重产妇主观意愿的基础上,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和自然分娩率,并且降低剖宫产率[2]。
本文对120例孕产妇分别进行产科护理新模式和常规护理,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住院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年龄22~40岁,平均29.8±2.4岁。
所有孕妇各项指标均正常,胎儿在B超检查中无异常情况,均符合自然分娩条件。
比较两组人员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在征求产妇意愿的基础上,随机将12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方法:组内共选取了7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我院产科于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符合入组标准,按照卡牌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了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产科护理新模式,每组37例患者,并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满意度。
结果: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33例,4例剖宫产,自然分娩率89.18%;而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自然分娩、剖宫产例数分别为23例、14例,自然分娩率62.16%,对比来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P<0.05)。
其次,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4例、11例、2例,满意度94.59%;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满意度为78.37%,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产科护理新模式下,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产科护理新模式;自然分娩;剖宫产;应用价值引言:当下产科分娩中,剖宫产的应用率较高,也导致了更严重安全隐患的形成,本次对照实验中,探究了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对照实验中,共选取了7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即将分娩的产妇,据调查分析来看,其一般资料属实,妊娠期间无并发症出现,身体健康、胎儿发育良好,家属同意产妇入组参与实验,入组后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产妇分配为了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使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观察组,每组37例产妇。
对照组中,产妇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年龄(32.14±1.25)岁,平均孕周(39.25±2.41)周,经产妇、初产妇比例为18∶29;观察组中,产妇年龄在23~41岁之间,平均年龄(33.52±2.14)岁,平均孕周(40.03±2.31)周,初产妇24例,经产妇13例。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剖宫产不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产妇所选择。
随之而来的剖宫产率上升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产妇术后康复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手术风险等。
寻找有效的方法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成为了产科护理领域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科护理新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新模式不仅注重产科护理的技术和细节,更着眼于整体护理理念的创新和提升。
通过引入现代医学技术和理念,结合传统的护理经验,产科护理新模式致力于提供更加个性化、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护理,从而实现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的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和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影响。
通过对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促进自然分娩重要性的探讨,我们旨在深入了解产科护理新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对提高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和意义。
该研究将重点关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实现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效果。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促进全面提升产科护理水平,提高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1.3 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育方式的选择变得更加多元化。
在现代社会,剖宫产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自然分娩的比例逐渐下降。
剖宫产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对母婴健康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寻找一种既能保证母婴安全,又能促进自然分娩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出现,为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这一新模式注重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有效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护理,帮助产妇减轻压力,让她们更好地适应分娩过程,增加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观察发布时间:2022-03-17T01:39:01.78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期作者:杨梨梨[导读] 研究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取的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产科护理,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
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
结论:产科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杨梨梨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325405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取的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产科护理,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
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
结论:产科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娩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尤其是近年来临床上大量的案例表明,无剖宫产指征而采取剖宫产会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以及产后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也成为临床上的共识,以下为本院近两年采用和产科护理促进自然分娩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妇产科收取的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均龄(28.15±3.42)岁,平均孕周(39.12±0.68)周,对照组均龄(27.72±3.61)岁,平均孕周(39.11±0.73)周,排除标准:具有严重心理、智力、精神障碍以及无法主动配合完成此次实验患者,两组产妇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产科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解惑法、共情法以及鼓励法等心理学以及沟通技巧帮助产妇抒发自身负性情绪,比如可以为产妇介绍无痛分娩的效果和优势,此外可以介绍我院先进的分娩案例提升产妇的分娩信心,此外尽可能的满足产妇住院期间的合理需求和希望等,解决产妇的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产妇保持平稳的情绪[1]。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是否对促进产妇选择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产生影响。
方法:选取复合纳入标准的产妇96例,分为A组(观察)及B组(对照),分别采用常规模式护理和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比两组情况。
结果:A组在剖宫产率、分娩顺利率、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情况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效果,与B组差异较大,P<0.05。
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有良好的效果及影响。
关键词:产科护理;新模式;自然分娩;剖宫产率分娩,是新生儿脱离母体的重要过程,也是很多女性人生中的重要事件。
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分娩也是产妇需要面临的选择。
自然分娩具有减少创伤、并发症少、产后恢复快等优点。
但随着医疗水平提高,选择剖宫产的产妇逐年增多。
很多产妇因为各种原因放弃自然分娩选择剖宫产,例如害怕分娩阵痛、担心风险、担忧产后性生活质量等[1]。
然而,剖宫产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胎儿异常,需要尽快结束分娩取出胎儿的情况。
剖宫产同样会对产妇身体产生较大损伤,且容易引发后遗症,产后恢复慢等。
研究发现,不同产科护理方式,会对产妇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是否能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21年前两个季度收治的产妇96例,合理均分为A组(观察)及B组(对照),每组各48例。
纳入标准:①为单胎产妇;②各项检查指标正常,无常规遗传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③经检查适宜顺产;④产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A组年龄21~34岁,均龄(27.1±2.7)岁,孕周37~41周,平均(39.2±0.7)周;B组年龄22~34岁,均龄(26.7±2.9)岁,孕周37~41周,平均(39.5±0.4)周。
对比发现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B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对A组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具体如下:①产前分娩方式调查。
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3月~2020.3月期间,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共计106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和53例。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94.33%、5.66%,对照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62.26%、37.73%,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8.11%,对照组为86.7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对产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剖宫产;影响前言:经临床调查可知,产科剖宫产率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除必须因素外,有很大部分的产妇是由于对自然分娩的疼痛恐惧所选择剖宫产的,虽然能够减轻疼痛状况,但是相比较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妇的身体恢复速度较慢,且产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因此,在对产妇进行临床护理时,需要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引导,使其正确看待分娩,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临床自然分娩率。
基于此,本次实验将选取106例产妇,对比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时间段为2019.3月~2020.3月期间,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共计106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和53例。
所有产妇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入组标准。
对照组53例产妇中,年龄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为37岁,平均年龄为(26.72±1.55)岁,平均孕周为(38.52±1.03)周;观察组53例产妇中,年龄最小的为20岁、最大的为38岁,平均年龄为(27.85±2.13)岁,平均孕周为(38.15±1.13)周;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经对比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及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护理措施引言分娩是每个女性生命中的重要时刻。
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下,产妇可以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自然产、剖宫产和产钳助产是目前常见的三种分娩方式。
每种分娩方式都有其利弊,而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成为了临床护理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进行探讨,并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护理措施。
自然产的利弊自然产是指通过阴道分娩将胎儿推出体外的过程。
自然产的主要优点是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都有益处。
自然产有助于恢复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通过自然产,使产妇的盆底肌肉得到锻炼,有助于恢复盆底肌功能,减少盆底脏器脱垂的风险。
自然产还有助于产妇的母性情感的发展,增强对新生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自然产还有助于促进产后恶露排出和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
自然产对新生儿也有一定的益处,它可以帮助新生儿尽快接触母体的乳汁,从而有利于早期哺乳和促进母婴关系的建立。
自然产也存在一些劣势。
自然产的过程较为漫长,容易引起产妇的疼痛和疲劳,同时也容易导致胎儿窘迫。
自然产的过程中会伴随有较大出血量,容易导致产后出血。
自然产也存在一定的临床风险,如胎盘早剥、宫颈裂伤等。
剖宫产的利弊剖宫产是通过腹部切口,将胎儿从母体内取出的过程。
与自然产相比,剖宫产的主要优点是分娩时间短,疼痛减少,产妇及胎儿的安全性较高。
剖宫产还可以避免自然产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如盆底肌撕裂、会阴切口等,减少了产妇的恢复时间和痛苦。
剖宫产也存在较多的弊端。
剖宫产风险较大,手术需要全麻,并发症如子宫破裂、输血反应等风险较高。
剖宫产术后恢复慢,容易引起产妇的身心不适。
剖宫产术后的伤口护理与自然产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
产钳助产的利弊产钳助产是一种通过产钳将胎儿头部牵引出母体的过程。
产钳助产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截断分娩过程中的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情况,降低了胎儿窘迫的风险。
产钳助产也可以避免自然产所需的漫长分娩时间,减轻了产妇的痛苦。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摘要:随着剖宫产率的持续上升,如何提高自然分娩率成为了产科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引入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发现产科护理新模式在提供个性化、综合、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加产妇信任感,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提高产程自然进展速度等方面,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引言剖宫产率的持续上升已成为产科领域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过高的剖宫产率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压力。
如何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成为了当前产科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概念和特点产科护理新模式是指在现有护理理念和方法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护理管理理念,以提供个性化、综合、全程的护理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它强调以产妇为中心,尊重她们的需求和选择,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干预,从而达到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1.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产科护理新模式重视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了解她们的个人需求和期望,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在一些低风险产妇中,可以提供自然分娩的相关知识和技巧,鼓励她们选择自然分娩。
2. 综合护理管理。
产科护理新模式强调全程的护理管理,包括孕前、孕期、分娩及产后的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通过综合护理管理,可以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产程中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3. 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产科护理新模式强调尊重产妇的选择和权益,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在一些低风险产妇中,可以倡导使用非药物性的疼痛缓解方法,如吸氧、水疗等,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4. 提高产程自然进展速度。
产科护理新模式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如以活动促进产程进展,比如行走、换位、随意进食。
可以通过使用产妇友好的产床、床位,提供舒适的环境,来降低产妇的不适感,促进产程自然进展。
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刘永娥【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6(032)018【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106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对比两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综合评价产科护理对孕产妇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83.02%、剖宫产率16.98%、新生儿 Apgar 评分(9.38±0.35)分,对照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47.17%、剖宫产率52.83%、新生儿 Apgar 评分(9.41±0.42)分;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可显著提高产科护理效果,对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总页数】2页(P168-168,170)【作者】刘永娥【作者单位】266400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J], 梁桂娟;魏晓旭;杨桂红2.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J], 吉俊霞3.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J], 吉俊霞4.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J], 周昌羽5.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于促进自然分娩并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J], 胡晓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