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词语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凡卡课文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传统
凡卡课文中的许多故事都源自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
浒传》等。
这些故事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阅读凡卡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
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二、人物性格
凡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塑造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角色。
例如,李白、岳飞、甄姬等,他们的形象深受学生喜爱。
通过学习这些人物的故事,学生可以领略他们的英雄气概、机智聪慧以及善良正直的品格,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直、勇敢的品质。
三、历史知识
凡卡课文中的故事往往涉及中国历史的某一时期,如唐朝、宋朝、元朝等。
通过阅读凡卡
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风貌和文化的兴盛,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
认知。
四、文化内涵
凡卡课文中蕴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如孝顺、忠诚、诚实、友爱等,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五、美术欣赏
凡卡课文中的插图精美绝伦,每一幅图画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研究这些插图,学
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美术的特点和精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总之,凡卡课文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朗读教材,它融合了文学、历史、文化、美术等多
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凡卡课文,能够
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和素养。
第一课 文言文两则1 课后(1)(2)(3)(4)2 单字注释3 多音字 辩 的同音字第二课 匆匆1 作者及作品、体裁2 全文3 三个仿写句、四个重点句子解释4 课后(1)(2)明日歌5 多音字 词语解释 争 的同音字第三课 桃花心木1 作者及作品、体裁、写作方法、情感线索2 课文主题 、词语解释3 课文 13、14段 两个 不确定 、道理(课后2题)第四课《顶碗少年》1 作者及作品2 多音字、词语解释3 课文主题4 最后一段话解释第五课 《手指》1 作者及作品2 多音字 最后蕴含的道理词语盘点1 熟读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每个词语三遍2 背诵日积月累、漫画含义、邯郸学步含义第六课 《北京的春节》1 作者及作品2 课文主题、词语解释、多音字3 第七段原文、分层 第十一、十二段分层及含义4 课后(2)题写作顺序、写作特点、好处5 过年高潮 熟读第三段第七课 《藏戏》1 课文主题2 多音字、词语解释、文章开头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民居》找出几种说明方法的句子第九课 《和田的维吾尔》1 多音字 性格特征2 五个重点句子修辞词语盘点1 熟读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每个词语三遍2 背诵日积月累第十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1 作者、多音字、课文主题、人物特征2 课后题(1)写作顺序、四件事(2)五个重点句子原句及解释(3)写作特点、作用第十一课 《灯光》1 作者及作品 词语解释2 写作顺序、写作特点、课文主题3 三次 多好啊第十二课 《为人民服务》1 作者、词语解释、体裁、58页一句话2 课后题 (1)(2)三个重点句子(3)三层含义、连接(4)背全文3 看第二段和第四段分层及含义4 鼎 字笔顺 成语第十三课 《一夜的工作》1 作者 作品 多音字 人物特征2 60页记的 61页中心句词语盘点1 熟读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每个词语三遍2 背诵日积月累第十四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1 作者 作品 课文主题及表达方法2 表格 课后(2)题3 三部分 兜 字笔顺4 找找第五段 虚写 与 实 写 及本段分层第十五课 《凡卡》1 作者 作品 体裁 课文主题 多音字2 课后(1)(2)(3)表达方法3 两次回忆 结尾 梦4 看第八段 看第六段第十六课 鲁滨孙漂流记1 作者 体裁 性格特征 多音字2 小标题 词语解释 85页记的第十七课 汤姆索亚历险记1 作者 作品 性格特征 词语解释2 86页一句话及五次历险词语盘点1 熟读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每个词语三遍2 背诵日积月累第十八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1 作者 作品 词语解释 课文主题2 课后(1)(2)六个重点句子原句及解释3 理解带点的词语第十九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1 读所有词语2 理解 圆 背一句话第二十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 作者 体裁 写作特点 写作思路2 词语解释 四个重点句子原句3 课后(1)(3)第二十一课 我最好的老师1 两处重点句子2 多音字词语盘点1 熟读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每个词语三遍2 背诵日积月累、舍本逐末含义。
15《凡卡》(预习方案)一、课文解说《凡卡》写于1886年,,这篇小说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文章按写信的过程记叙。
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到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通过写信向慈祥的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生活,并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生活情景;最后还交待了,凡卡没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字写清楚就把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相互映衬.第二,采用了插叙、对比、反衬、暗示的手法。
第三,抓住了细节描写,从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刻画,使文章十分生动,催人泪下,使人在读完后无不流泪。
二、词语解释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
慈悲:慈善和怜悯。
打发:派(出去)。
捉弄: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
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指望:一心期盼,期待。
三、读记听写下列词语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笑眯眯醉醺醺四、理解下列句子1、圣诞节前夜,他没躺下睡觉。
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就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枝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
答:圣诞节前夜,凡卡没躺下睡觉,是因为节日让他思念唯一的亲人爷爷,也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心愿──偷偷地给爷爷写信,请求爷爷把他接回去。
一个“等……就”看出凡卡心情的迫切。
凡卡等所有人都不在了才敢写,害怕被人发现,也暗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
2、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面,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答:对于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来说,这叹气跟他的年龄是很不相称的,写一封信的过程中,他连续叹气,可见这样的生活的确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让他痛苦万分。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凡卡教材解读(2)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凡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学习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
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板书课题:凡卡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按要求自读课文:⑴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⑵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⑶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
(3、8、10、11、12、15自然段。
)⑷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2、检查自读情况:⑴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⑵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凡卡词语盘点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凡卡》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主,凡卡向爷爷倾诉当学徒所受的虐待欺凌,基调是“苦”。
店铺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凡卡》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凡卡》词语盘点慈悲:慈善和怜悯。
指望:一心期待,期盼。
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
课文指供那些老爷们享乐的住宅。
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向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梆子:打更的响器,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毡靴:用羊毛压成的靴子。
照应:课文指照料、照顾的意思。
卢布:俄国货币单位名。
1卢布等于100戈比。
鼻烟:烟草制品之一,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凡卡》课文九岁的凡卡·茹科夫,三个月前给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
圣诞节前夜,他没躺下睡觉。
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就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
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架子上摆满了楦头。
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台上。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他写道,“我在给您写信。
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凡卡朝黑糊糊的窗户看看,玻璃窗上映出蜡烛的模糊的影子;他想象着他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好像爷爷就在眼前。
——爷爷是日发略维夫老爷家里的守夜人。
他是个非常有趣的瘦小的老头儿,65岁,老是笑咪咪地眨着眼睛。
白天,他总是在大厨房里睡觉。
到晚上,他就穿上宽大的羊皮袄,敲着梆子,在别墅的周围走来走去。
老母狗卡希旦卡和公狗泥鳅低着头跟在他后头。
泥鳅是一条非常听话非常讨人喜欢的狗。
它身子是黑的,像黄鼠狼那样长长的,所以叫它泥鳅。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词语解释《鲁滨孙漂流记》是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也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这篇课文是该书的缩写。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词语解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词语解释简陋:住的地方狭小,不华美。
叛乱:武装叛变。
畏惧:害怕。
宴会: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集会。
(指比较隆重的)凄凉:寂寞冷落,凄惨,本文用来形容环境。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流落:穷困潦倒,飘泊外地。
木筏:用长木材结成的筏子。
援救:帮助别人使脱离痛苦或危险。
寂寞:孤单冷清。
穗子: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部分。
圈养:在棚栏中饲养。
野蛮:(1)不文明;没有文化。
(2)蛮横残暴。
挣扎:用力支撑。
停泊:(船只)停留。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词语积累【近义词】安慰──欣慰叛乱──背叛简陋──粗陋倒霉──倒运畏惧──惧怕流落──流浪援救──救助寂寞──孤单野蛮──粗野【反义词】凄凉──繁荣简陋──完善安慰──责备野蛮──文明畏惧──勇敢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词语习题一、从下面几组字中,选择合适的字填在( )里。
( )(妻凄)凉 ( )(宰寄)杀( )(叛判)乱 ( )(荒芜)岛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帐篷一( )轮船一( )海风一( )围巾一( )山羊一( )荒岛一( )破帆一( )火柴一( )星星一( )火光一( )拖鞋一( )墙壁三、用直线把有关联的内容连起来。
丹麦笛福《凡卡》俄国安徒生《穷人》英国契诃夫《跳水》列夫·托尔斯泰《鲁滨孙漂流记》《卖火柴的小女孩》四、圈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别字,把对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寒风呼啸天崖海角煎熬( )2、忐忑不安荒无人烟账子( )3、煞费苦心交尽脑汁遭遇( )4、自做自受汹涌澎湃倒霉 )五、用“续”组成词语,填入下面句中,使之合适。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摩.平(māmó)逮.住(dāi dǎi)圈.养(juàn quān)醉醺.醺(xūn xiōnɡ)三、选词填空。
1.凡卡( )回到爷爷那儿去,因此给爷爷写信。
在信中,他( )地哭诉:“我的生活没有( )了。
”寄完信后,他满怀( )睡熟了。
(指望渴望希望绝望)2.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了暖和的( ),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喷香的( ),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美丽的( ),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慈祥的( )。
(奶奶烤鹅圣诞树火炉)四、扩句。
1.鲁滨孙吃到了粮食。
2.喇叭声与喧嚷声汇成一片。
3.雪花落在头发上。
五、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根据句式特点仿写句子。
1.守信是,不应该随意虚掷。
仿写:2.只有那些的人,才能熬过黑暗, 。
仿写:六、用直线将作品、作者及作者的国别连在一起。
《卖火柴的小女孩》契诃夫美国《汤姆·索亚历险记》笛福俄国《凡卡》安徒生英国《鲁滨孙漂流记》马克·吐温丹麦七、课内阅读。
凡卡(节选)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
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
多么快乐的日子啊!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
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
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爷爷把砍下来的树拖回老爷家里,大家就动手打扮那棵树。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
3.这是文中的一段插叙。
你觉得凡卡在乡下的生活是怎样的?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插叙这些事情。
八、课外阅读。
不服输的老人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了,一条鱼也没逮.(děi dǎi)住。
《凡卡》词语解释【摩平】
用手轻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保佑】
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
【祷告】
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指望】
一心期待、盼望。
本课指盼头。
【抽噎】
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慈悲】
慈爱和同情。
【捉弄】
本课指使别人为难。
【照应】
课文指照料、照顾的意思。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传说中的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
【礼拜】
本课指宗教徒们向神行礼。
【立柜】
一种直立的较高的柜子,前面开门,有的装有隔板或若干抽屉,多用来存放衣物等。
【生锈】
铜、铁等金属表面在潮湿空气中氧化形成一种物质,这一现象叫生锈。
【楦头】
制鞋、帽时所用的模型,用来控制尺寸大小。
也叫楦子。
【爹娘】
爸和妈。
【蜡烛】
用蜡或其他油脂制成的供照明用的东西,多为圆柱形。
【皮袄】
用皮革制成的棉衣。
【别墅】
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园林住宅。
【耸】
耸动,向上动。
耸着肩膀,是指微抬着肩膀,借此保持一点暖意。
【缕缕】
课文中是形容烟囱里不断冒出来的炊烟。
【崽】
幼小的动物。
这里是对老板的小孩痛恨、厌烦,而咒骂为“小
崽子”。
【打发】
派出去的意思。
【稀粥】
没有太多米的稀饭。
【撇撇嘴】
嘴角轻轻地往上翘。
【欺负】
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普特】
前苏联旧的重量单位,一普特合16.38千克。
【鲇鱼】
身体表面多粘液,无鳞,头大,嘴宽,有长须,生活在淡水里,是较名贵的食用鱼。
【卢布】
前苏联的货币。
【山鹬】
鸟名,羽毛褐色,嘴、颈、脚很长,吃水边田野的小鱼、小虫、贝类。
【鹧鸪】
鸟名,形状和鸽子相似。
【糖果】
糖制的食品,其中多加有果汁、香料、牛奶或咖啡等。
【基督】
基督教所称的“救世主”。
【打搅】
打扰。
【邮差】
邮递员的旧称。
【暖炕】
烧得热乎的炕床。
【黑糊糊】
本课指光线昏暗。
还可以用来形容颜色发黑或人、东西多,从远处看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