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917.00 KB
- 文档页数:17
“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与发展;“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反对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这种绝对化和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
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个性也不能脱离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不能代替个性,个性具有共性容纳不了的内容;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事物都是由矛盾群构成的,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由此区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盾的同⼀性和⽭盾的⽃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 1.⽭盾的同⼀性和⽃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盾范畴的含义⽭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统⼀关系的哲学范畴。
⽭盾虽然是普遍的客观的存在,但从来都不是⼀种直接的经验事实,不能对⽭盾双⽅做简单的实体化理解。
所谓⽭盾双⽅或⽭盾对⽴⾯,并不是两个实体,⽽是两个相反的倾向、成分或因素。
⾃然界中的作⽤和反作⽤、疏散和凝聚、化合和分解、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私有制和公有制、进步势⼒和保守势⼒、战争与和平,胜利和失败,强⼤与弱⼩等待等等都是这样的⽭盾关系。
⽭盾双⽅常常要以实体为载体,但⽭盾双⽅本⾝绝不是实体。
对⽭盾双⽅作实体化的理解会导致把⽭盾关系简单化。
(2)⽭盾的基本属性⽭盾的同⼀性和⽃争性是⽭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盾双⽅相互关系的两个⽅⾯。
①⽭盾双⽅的同⼀性是指⽭盾双⽅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是⽭盾双⽅相互依存,即⽭盾双⽅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个统⼀体中;⼆是⽭盾双⽅相互贯通,即⽭盾双⽅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
这种包含着向⾃⼰对⽴⾯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之间的内在的统⼀性。
②⽭盾双⽅的⽃争性是指⽭盾双⽅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盾⽃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3)⽭盾的同⼀性和⽃争性的辩证关系⼀⽅⾯,同⼀性要受⽃争性的制约,⽭盾双⽅的共存要靠⽃争来维持,⽭盾双⽅的转化要靠⽃争来实现。
另⼀⽅⾯,⽃争性要受同⼀性的制约,同⼀性规定和制约着⽃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4)⽭盾同⼀性和⽃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法论意义 ①理论意义——辩证认识的实质在分析和解决⽭盾时,必须从对⽴中把握同⼀,同⼀才具有不可分性;从同⼀中把握对⽴,对⽴才有相反性质。
对⽴关系和同⼀关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是基于共同本质的。
对⽴是同⼀中的对⽴,同⼀是对⽴的统⼀。
列宁引⽤⿊格尔的思想时指出,就是要"在对⽴⾯的统⼀中把握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盾,把握住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课件一、课程导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
小到个人的选择与纠结,大到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比如,我们既想要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又担心体重增加;一个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
那么,这些矛盾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呢?这就涉及到矛盾的两个重要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简单来说,就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首先,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这意味着没有一方,另一方就无法存在。
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果没有作用力,也就不存在反作用力。
比如,在生物界中,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没有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就失去了食物来源;没有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可能会过度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其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这表现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中,马丢失看似是一件坏事,但随着事情的发展,这匹马又带回来一群马,坏事变成了好事。
但如果因为马多而骄纵,不小心骑马摔断了腿,好事又变成了坏事。
这就充分说明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这种斗争性可以表现得非常明显和激烈,比如战争、对抗性的竞争等;也可以表现得比较温和、隐蔽,比如不同意见的争论、思想观念的碰撞等。
例如,在市场竞争中,各个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利润,会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就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表现。
在学术领域,不同的学派和观点之间的争论,也是矛盾斗争性的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矛盾双方总是存在着差异和对立,这种对立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我对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理解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而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互相渗透,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
这种关系的建立使事物保持着稳定、联合、团结、统一的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性质。
这种性质的存在使得事物呈现出动荡、不稳定、变革的状态。
矛盾的斗争性贯穿于过程的始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这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但是它们也有统一的一面,表现为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斗争性。
但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这种同一的许多条件要通过斗争来建立,所以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说,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如何变短,我们的目的是让它变短并且不能折断,而对木棍则是变短且不能折断,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变短和折断是矛盾,我们的目的和木棍的目的是同一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只有我们把木棍折断才会有短的木棍。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我记得在中学时候的辩论赛就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这个这一观点片面的夸大了自由和纪律的对立,抹杀了它们的统一性。
矛盾同一性和对立性辩证统一关系矛盾同一性和对立性辩证统一关系:第一,同一性是以斗争性为前提。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比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这是说,君子虽然兴趣爱好不同,但因为志同道合走到一起。
第二,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如父母为什么这么严格要求子女(斗争性),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同一性)。
第三,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是一个哲学理论,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它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一元对多元、两种或多种不同体系的事物等。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首先,二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而存在。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注意:可以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与运动和静止联系在一起理解辨析:•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
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
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也有人认为,发展是最重要的,要全速发展。
请结合材料,辨析以上观点。
(3)矛盾的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都得到发展。
除此之外,矛盾双方中的每一方都可以利用对方的内部矛盾,加以分化瓦解,削弱对方、壮大自己。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事物的转化趋势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理解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要注意两点:第一,虽然矛盾的斗争性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但并非任何斗争都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积极作用,只有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二,斗争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则可能会破坏事物的发展,斗争并非总是越激烈越好。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分清什么情况下发挥哪一种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