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643.00 KB
- 文档页数:9
国家能源局文件国能新能[ 2011]285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公司、国电集团公司、中电投集团公司、神华集团公司、中广核集团公司、中节能集团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为加强风电项目管理,规范风电的产业发展和保障并网运行,现将《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主题词:能源风电管理通知———————————————————————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附: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风能资源开发管理,规范风电项目建设,促进风电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包括风电场工程的建设规划、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核准、竣工验收、运行监督等环节的行政组织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
第三条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电开发建设管理。
各省(区、市)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组织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本地区风电开发建设管理。
委托国家风电建设技术归口管理单位承担全国风电技术质量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所有风电项目。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还应符合《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 2010 ]29号)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规划第五条风电场工程建设规划是风电场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依据,要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方针,协调好风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土地及海域利用、军事设施保护、电网建设及运行的关系。
第六条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电场工程建设规划(含百万千瓦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在进行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市场消纳、土地及海域使用、环境保护等建设条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全国风电建设规模和区域布局。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赤政字[2007]112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办局、有关企业:为加强风能资源管理,加快和规范风能开发利用,促进我市风电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及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组织领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市政府确定,市发改委作为我市风电产业开发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国土、环保、气象、电业等部门按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有关风电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为加强风电产业发展的领导和协调,市政府决定成立赤峰市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负责研究制定我市风电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进我市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测风管理(一)鼓励企业及个人在我市境内立塔测风,测风结果要与地方政府共享,凡进入我市测风的企业及个人要与旗县区政府签定协议,并报市发改委备案。
协议中要明确权益和义务。
在测风结束后一个月内,将测风结果经由所在旗县区发改局报市发改委,纳入全市风能资源数据库。
(二)进入全市风能资源数据库的风场,市发改委将根据风电发展情况逐步纳入全市风电发展规划,并适时由市发改委根据全市风电发展规划出具风能资源配置意见,并报自治区发改委核准。
对于不及时向地方政府提供测风结果的企业和个人,不准开展前期工作。
(三)地方政府依法保护测风企业和个人的权益,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安排测风企业和个人进行风电开发。
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新能源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设管理,明确公司、三级单位的工作界面、管理职责和管理要求,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工程建设目标,依据《公司新能源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三级单位在境内投资新建、扩建、改建、合作开发和并购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
第三条新能源工程建设必须以为生产经营服务为导向,以投产后持续健康稳定运行为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质量终身制和效益优先的理念,推行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实现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控制目标,工程达标投产。
第二章管理目标第四条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一)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
(二)不发生较大及以上设备事故。
(三)不产生普通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
第五条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目标:(一)施工验收及格率100%(二)并网验收通过率100%1(三)质量零事故(四)项目达标投产,争创优质工程第六条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目标:(一)工期进度合理先进(二)年度进度目标100%完成(三)里程碑进度目标100%完成第七条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设造价控制目标:(一)总投资掌握在批准可研概算以内第三章管理职责第八条公司生产(基建)管理部是新能源工程建设归口管理部门,应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相关标准、制度规定和文件要求,建立本单位新能源扶植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设管理目标与要求,组织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工程建设任务。
(三)(四)负责组织开展工程建设技术创新和“五新”推广应用。
负责新能源项目造价管理。
下达项目执行概算;指导、检查工程结算工作,存案三级单位工程决算审计报告。
(五)负责新能源项目工程设计管理。
指导、检查设计优化,审批重大设计变更;指导协调主设备选型,参与集中招标评标工作,审查确定主要技术条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为做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工作,促进海上风电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做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工作,促进海上风电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海上风电项目前期、项目核准、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海上风电前期工作包括海上风电规划、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能资源测量评估、海洋水文地质勘查、建设条件论证和开发方案等工作。
第四条省级海上风电规划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单位编制,在征求省级海洋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上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审批。
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归口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征求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意见后,由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批复。
第五条海上风电规划应与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相一致,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岛保护规划以及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要坚持节约和集约用海原则,编制环境评价篇章,避免对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等的影响。
海上风电场原则上应在离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滩涂宽度超过10公里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的海域布局。
在各种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河口、海湾、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等敏感海域,不得规划布局海上风电场。
第六条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批复的省级海上风电规划,提出分阶段拟建项目前期工作方案,明确前期工作承担单位,在征求省级海洋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批复。
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征得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意见后批复实施。
前期工作承担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要求,做好海上风电观测相关信息保密管理。
规模较大的海上风电基地项目、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可优先开展前期工作。
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可委托国家甲级勘察设计单位统一开展海上风电前期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背景随着国家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加强,风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了2.01亿千瓦,居世界第一。
为了规范风电开发建设行为,保障风电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于2012年制定了《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主要内容立项前的审批管理在立项前,申请单位需要提交“风电场选址意见书”和“风电场选址申报书”,由当地能源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同时,申请单位还需要提交项目开发建设计划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相关材料。
审批通过后,方可进入选址及规划阶段。
风电场选址及规划风电场选址及规划工作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划、环保、国土资源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应从不选”的态度,不能盲目选址。
同时,对选址范围内的环境和生态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制定风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措施,保障环境生态安全。
设计与施工风电场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设计时需考虑安全、经济、美观等多方面因素,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施工时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别是对于高空作业要严格把关。
施工结束后还需要进行产权移交、竣工验收等程序。
运维与保养风电场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运维与保养。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与管理、环境保护等。
特别是设备故障和事故处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处置,保障风电场的安全运行。
监管和考核为保障风电开发建设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相关部门将对风电场进行监管和考核。
监管主要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举报核实等,考核则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得分,其中得分较高的风电场将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
总结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我国风电场建设的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和责任分工,保障了风电产业的发展和环保目标的实现。
同时,该法规的推行也使风电产业的运行更加规范和透明,促进了风能发电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运用,有利于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附件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分散式风电发展,规范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分散式风电项目是指所产生电力可自用,也可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的风电项目。
项目建设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一)接入电压等级应为110千伏及以下,并在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内消纳,不向110千伏的上一级电压等级电网反送电。
(二)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应充分利用电网现有变电站和配电系统设施,优先以T或者π接的方式接入电网。
(三)110千伏(东北地区66千伏)电压等级接入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只能有1个并网点,且总容量不应超过50兆瓦。
(四)在一个并网点接入的风电容量上限以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为前提,统筹考虑各电压等级的接入总容量。
国家关于分布式发电的政策和管理规定均适用于分散式风电项目;110千伏(东北地区66千伏)电压等级接入的分散式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和管理按照集中式风电场执行。
第三条鼓励各类企业及个人作为项目单位,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投资、建设和经营分散式风电项目。
鼓励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第四条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的组织和指导下,负责本地区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开发规划、建设管理以及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章规划指导第五条地方各级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土、环保、规划等部门和相关企业,依据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风能资源、电网接入、清洁能源消纳能力等开发建设条件,制订当地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规划,并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规划进行滚动修编。
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规划应做好与《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在落实消纳条件和分散式风电技术要求的条件下,严格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对风电建设规模的相关要求以及我局关于风电预警管理的相关规定编制,不得随意扩大建设规模。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下发《上海市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市政公用与路桥【发文字号】沪发改能源[2008]028号【发布部门】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日期】2008.02.25【实施日期】2008.04.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失效依据】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下发《上海市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发改能源(2008)028号)各有关区县、部门和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本市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实现风力发电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分步实施、持续发展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实际,经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特制定《上海市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上海市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00八年二月二十五日附件:上海市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加强本市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实现风力发电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分步实施、持续发展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发展改革委《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及《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中风力发电项目主要是指发电并网的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包括对风能资源测量、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发展规划、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的行政组织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等。
第三条(主管部门)上。
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方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机构第三章风电项目选址与规划第四章风电项目建设准备第五章风电项目建设第六章风电项目运行管理第七章风电项目检查与监管第八章风电项目安全管理第九章环境保护与监测第十章法律责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引导,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快速进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特订立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中国境内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工作,包括风场选址、规划、建设、运行、检查、监管、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监测等各环节。
第三条风电开发建设应遵从“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可持续进展”的基本方针,依照“能效优先、技术先进、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加强风电工程学科交叉应用和协同创新,推动风电技术创新,提高风电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条风电开发建设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调控作用,优化风电产业链布局和产业进展结构,调动社会气力参加风电开发建设,形成良好的进展环境和秩序。
第二章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机构第五条国家能源局是风电开发建设的主管部门,负责订立风电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政策、标准和技术指南,对风电开发建设实施监督和管理,处理风电开发建设的重点问题。
第六条国家能源局应当建立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机构,其重要职责包括:拟订年度风电开发建设计划,引导和管理风电开发建设,组织开展风电技术和标准讨论、监测、检查和评估工作等。
第七条地方政府应当依照国家风电开发建设规划定期订立本地区风电开发建设规划,引导和管理本地区风电开发建设。
第八条地方政府应当相应建立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风电开发建设的规划、引导、监管和评估工作等。
第三章风电项目选址与规划第九条风电项目选址应遵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避开污染、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并考虑风能资源、基础设施、用地情况等综合因素。
第十条风电项目规划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划要求,并参考相关技术标准和导则。
第十一条风电项目建设准备应当充分调查、讨论、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行性讨论报告的结论,包括风能资源、选址、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吉发改能源字[2008]794号关于印发《吉林省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县发改委(局):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实现风力发电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分步实施、持续发展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实际,经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省政府批准,特制定《吉林省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单位,今后我省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将按照请按照《吉林省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执行。
附件:吉林省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00八年十月二十九日主题词:能源电力项目工作通知抄送:省内各发电企业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08年10月29日印发吉林省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吉林省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理顺风电项目开发的管理体制,促进吉林省风电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风电产业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持续发展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中风力发电项目主要是指吉林省内发电并网的风电场项目,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包括对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价、风电发展规划、风电项目立项、开发权确定、项目核准等工作的行政组织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等。
第三条(主管部门和职责)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展改革委)做为吉林省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吉林省辖区内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的行政管理。
省内各有关部门和市、县各级政府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管理工作。
风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必须加强管理,确保有序高效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