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QT构建的码垛机器人离线编程仿真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611.22 KB
- 文档页数:5
《工业机器人系统离线编程与仿真》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系统离线编程与仿真课程代码:1520292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72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合作企业: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系统离线编程与仿真》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专业核心岗位能力的重要支撑。
本课程以ABB Robot Studio为例,介绍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以适应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岗位对现场操作前仿真验证的需求为目标,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的基础知识、机器人虚拟仿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机器人工作站构建、Robot Studio中的建模功能、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Smart组件的应用、带轨道或变位机的机器人系统应用。
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基本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等方法和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使用Robot Studio仿真软件以及针对不同的机器人应用设计机器人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机器人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如表1、2所示:表1《工业机器人系统离线编程与仿真》课程与前期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吸纳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将“岗、赛、证”核心技能标准与工业机器人在焊接、喷涂和搬运等典型工作场景的工作任务结合,使学生具备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中的离线编程与仿真应用能力,并且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本课程的育人作用,将劳动精神、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通过技能学习,同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劳动素养与创新精神。
通过项目式教学方法,将软件功能板块融入到项目案例中。
⼯业机器⼈离线编程与仿真(基于KUKA)控制系统的连接⼯业机器⼈技术与应⽤控制系统的连接项⽬四⼯业机器⼈的控制系统任务⼆导⼊●控制系统与周边设备的连接接⼝位置?●主要接⼝的外部电路如何连接?⽬录学习⽬标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主题讨论12学习⽬标掌握主要电路板连接接⼝的位置掌握接⼝外部电路的连接⽅法知识⽬标IO板、急停板接⼝外部电路的连接⽅法⼀、I/O信号的连接如图中篮框⼀、I/O信号的连接(⼀)I/O信号的种类:1)处理IO板JA,处理IO板JB;2)处理IO板MA;3)处理IO板KA,处理IO板KB(⽤于焊机连接);4)IO单元A型;其中最常⽤的是处理IO板JA和JB,其它均为扩展IO接⼝,根据外围设备类型及所需的IO点数量来选⽤。
(⼆)处理IO板JA和JB的安装位置处理IO板JA和JB安装在后⾯板(安装框)的可选插槽上,与主板与电源单元并排安装⼀、I/O信号的连接(三)处理IO板的连接1. 分为三种情况:1)IO板与主板连接;2)IO板之间连接;3)IO 板与外围设备之间连接;如图:情况:1):处理IO板JA、JB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电缆(1);情况2):处理IO板之间的连接电缆(2)——均采⽤IO-Link电缆。
如图:主板与处理IO板为串联连接,JD1B接⼝与上游部件连接,JD1A接⼝与下游部件连接。
(三)处理IO 板的连接▲JD1B和JD1A:IO-Link电缆通过这两个接⼝进⾏连接。
接⼝的位置如图。
▲IO-LinkIO-Link是独⽴于现场总线的⼆进制信号接⼝,它可以传输IO数据到通讯协议,采⽤串⾏双向的点对点连接⽅式,它与现有的通信接⼝和布线技术100%兼容,利⽤了现有的现场总线通信平台(FROFIBUS、FROFINET等)。
所有连接都采⽤简单、低成本、⾮屏蔽的标准3线电缆。
处理IO板JA处理IO板JB⼀、I/O信号的连接(三)处理IO板的连接▲处理IO板连接的第三种情况——3)IO板与外围设备之间连接;这是我们在机器⼈应⽤和系统集成⼯作中,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基于RobotStudio的机器人码垛工作站虚拟仿真设计研究【摘要】本文基于RobotStudio软件,针对机器人码垛工作站设计展开虚拟仿真研究。
首先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中的应用,并详细解析RobotStudio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接着对机器人码垛工作站设计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RobotStudio的虚拟仿真设计方法。
通过仿真结果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为机器人码垛工作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机器人工作站设计效率和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机器人工作站、RobotStudio软件、码垛、设计方法、仿真结果、有效性验证、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码垛工作站作为机器人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其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而虚拟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如今,基于RobotStudio的机器人码垛工作站虚拟仿真设计成为研究热点。
通过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机器人的运行轨迹、工作站布局以及产品堆垛方式,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优化设计方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目前对于基于RobotStudio的机器人码垛工作站虚拟仿真设计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RobotStudio软件进行机器人码垛工作站的虚拟仿真设计,为工程师提供更好的设计工具和方法。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推动机器人码垛工作站设计领域的发展,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1.2 研究意义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码垛作为其重要应用之一,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机器人码垛工作站设计中,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模拟整个生产过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实际操作中的错误和风险,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
主题: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经典教材一、引言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带来高效、精准的生产,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而机器人的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更是为工业机器人的运作和优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这一领域,有许多经典教材为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技术指导。
二、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基础1.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的概念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是指在计算机仿真环境中,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编程和调试。
通过离线编程,工程师可以在不影响实际生产的情况下,对机器人进行程序的优化和调整。
2. 工业机器人仿真技术工业机器人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工业机器人在现实场景中的动作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仿真,工程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评估机器人的性能,并进行有效的优化。
三、经典教材推荐1. 《机器人技术基础与实践》《机器人技术基础与实践》是一本权威的工业机器人教材,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离线编程和仿真技术。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离线编程与仿真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工业机器人:基本原理与编程》《工业机器人:基本原理与编程》是另一本经典教材,它详细讲解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编程技术和仿真方法。
该书以系统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丰富的实例和案例,为读者提供了深入学习离线编程与仿真的优质资源。
3. 《工业机器人仿真与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仿真与离线编程》是一本专注于工业机器人仿真与离线编程技术的教材。
该书以实际案例为导向,介绍了工业机器人仿真与离线编程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实践技巧,帮助读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一关键领域的知识。
四、经典教材的特点与优势1. 系统性与深入性这些经典教材在内容组织上非常系统,从基础原理到实际应用都有清晰的层次和逻辑。
它们深入探讨了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的各个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知识体系。
目录1.实训工作台布局 (1)1.2 实训任务实施 (1)1.2.1 解压并初始化 (1)2 . I/O配置 (4)3.程序模板导入 (5)4 .坐标系标定 (18)5.示教目标点 (21)1.压铸取件目标点示教 (22)参考文献 (25)1.实训工作台布局本工作站为机电一体化训练平台模拟工作站,综合了码垛应用,压铸机取件,轨迹类应用,TCP标定等教学模板,一机多用,具有丰富的训练素材,机器人工作站布局如图1-1所示。
图1.11.2 实训任务实施1.2.1 解压并初始化双击压缩包文件“ST_Platform.rspag”,如图1-2所示,根据解压向导的提示解压该工作站。
图1-2解压完成后可进行仿真运行,如图1-3所示。
仿真启动后,机器人执行初始化操作,若机器人无法自动回至工作原位,可手动将机器人调整至机械原点,再重新执行仿真播放,如图1-4所示。
图1-4压铸机取件,轨迹应用以及一个手动模板TCP 标定。
仿真启动后,需要手动选择当前激活的是哪一个自动运行的功能模板,可通过工作站信号进行选择,如图1-5所示。
1.单击“播放”Foundry为压铸机取件应用,Pallet为码垛应用,Practise为轨迹类应用,手动执行模板TCP标定使用的工具与Practise一致,无需执行仿真播放,直接激活Practise,切换为TCP标定的工具,进行手动TCP标定练习。
激活对应的功能模板后,即可查看到机器人对应的执行任务,依次进行激活,当仿真结束后,可单击仿真“停止”,若需回复至初始状态,可以通过重置下拉菜单中的保存状态进行工作站初始化。
初始化操作如图1-6所示。
初始化机器人的步骤是:将机器人恢复为出厂设置,然后在此工作站基础上依次完成I/O配置,程序导入,坐标系标定,目标点示教等操作,最终将机器人工作站复原至之前可正常运行的状态。
初始化前,先做好机器人备份,以备后面使用,在“控制器”菜单中可进行备份,如图1-7所示。
《六轴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与仿真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六轴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研究和开发高效、智能的六轴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研究六轴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与仿真系统,探讨其技术原理、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六轴工业机器人技术概述六轴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多关节机器人,具有六个可独立控制的轴,能够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和操作。
六轴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装配、焊接、喷涂、搬运等领域,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离线编程技术离线编程技术是指在编程过程中,不需要机器人实际参与操作,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实现对机器人的编程和调试。
离线编程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提高编程效率:离线编程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和测试,避免了实际调试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消耗。
2. 降低风险:通过仿真测试,可以预测机器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前进行调整和优化。
3. 灵活性强:离线编程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编程和调整,满足不同工作场景的需求。
四、仿真系统研究仿真系统是离线编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虚拟的工作环境,模拟机器人的实际工作过程。
仿真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 环境建模:建立真实的工作环境模型,包括工厂布局、设备配置、工件形状等。
2. 机器人建模:建立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包括机械结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等。
3. 运动仿真:模拟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包括路径规划、速度控制、力控制等。
4. 碰撞检测:检测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保证安全运行。
5. 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五、离线编程与仿真系统的应用离线编程与仿真系统在六轴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编程和调试:通过离线编程和仿真系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机器人的编程和调试,避免了实际调试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消耗。
离线编程系统使用手册V1.0版本信息修改编号版本修改条款与内容概述修改日期目录注意事项 (4)第一章概述 (5)1.1 产品介绍 (5)第二章系统结构与组成 (5)2.1 系统结构 (5)2.2 机器人控制系统 (5)2.3 上位机系统 (5)第三章操作与使用 (8)3.1 离线编程软件操作(一般用户) (8)3.1.1 连接网络 (8)3.1.2 断开网络 (8)3.1.3 登录 (9)3.1.4 退出 (9)3.1.5 清空指令堆栈 (9)3.1.6报警记录 (9)3.1.7 版本与声明 (9)3.1.8 查询当前姿态值与关节值 (9)3.1.9 简单作业的操作 (10)3.1.10 简单作业记录的操作 (11)3.1.11 IO状态板 (11)3.2离线编程软件操作(高级用户) (12)3.2.1 作业类型的选择 (12)3.2.2 参数的输入 (13)3.2.3 查询姿态值与关节值 (13)3.2.4 编写复杂作业程序 (14)3.2.5 复杂作业程序的创建与切换 (14)3.2.6 执行模式的切换 (14)3.2.7 IO状态板 (14)3.2.8 演示功能 (15)3.2.9 高级用户的权限 (15)3.2.10 编程及其他的注意事项 (15)3.2.11 上位机系统的恢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2 备注 (16)注意事项●尊敬的用户,在本使用手册中,我们将尽力叙述各种与该系统操作相关的事项。
限于篇幅限制及产品具体使用等原因,不可能对系统中所有不必做和/或不能做的操作进行详细的叙述。
因此,在本使用手册中没有特别指明的事项均视为“不可能”或“不允许”进行的操作。
●该手册包含重要的安全措施和正确使用产品的信息,为避免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请在使用机器人前,认真阅读此用户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