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东方明珠》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
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1.出示课题:6东方明珠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东方明珠”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
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
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假如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巨人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像颗明珠(1)学生自由拼读(2)指名读(3)齐读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
(放古筝音乐)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卡片2.口头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
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3.指名读第二句话。
东方明珠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图片、上海夜景图片等。
2.视频素材: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设过程、夜景灯光秀等。
3.教学工具:PPT、投影仪、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夜景灯光秀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信息。
(二)新授1.教师介绍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筑特色:a.高度为468米,是中国第二高的电视塔。
b.设计独特,由主体塔和三个小球组成,寓意“大珠小珠落玉盘”。
c.塔身采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展现出现代建筑的美感。
2.教师介绍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历史背景:a.建于1991年,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b.经过多次改造,成为上海夜景的亮点。
3.教师介绍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文化意义:a.象征着上海的崛起和发展。
b.是中国现代化建筑的代表之一。
c.寓意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东方明珠电视塔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哪些内容?(二)深入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文化内涵:a.电视塔的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b.电视塔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创意项目。
2.各组汇报项目设计,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2.学生收集有关东方明珠电视塔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理解是否深入?3.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何改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激发他们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东方明珠》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
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1.出示课题:6东方明珠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东方明珠”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
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
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假如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巨人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像颗明珠(1)学生自由拼读(2)指名读(3)齐读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
(放古筝音乐)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2.口头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
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3.指名读第二句话。
学校一班级语文《东方明珠》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
同学学习过程:一、谈话揭题。
小伙伴们,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今日老师要带着你们一起去观赏一座广播电视塔,看!(多媒体课件显示东方明珠。
)你们知道这座广播电视塔吗?谁来说说?(可让同学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说说;她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多媒体课件显示课题:东方明珠,指名认读,留意正音。
(明,后鼻音;珠,翘舌音。
)(多媒体课件显示书上东方明珠和上海建筑等的全貌图。
)东方明珠,她就在上海的黄浦江边。
(显示:黄浦江边。
)这座塔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颗绚丽多彩的明珠。
(多媒体课件显示书上夜晚的东方明珠和上海建筑等的全貌图。
)晚上,塔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显示:五彩缤纷。
)这么美的广播电视塔,课文里是怎么介绍的呢?小伙伴们能借助拼音自己读吗?自读课文时要一目双行,读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
1、同学自读课文。
老师巡察指导。
2、检查自学状况。
(1)第一组词和词组一座广播电视塔。
(在读准“一座…广播电视塔”的基础上,连读好“一座广播电视塔”。
)一个美丽的名字。
(留意轻声“个、的、字”。
在读好“一个”“美丽的名字”的基础上,连读好“一个美丽的名字”。
)(2)第二组词和词组。
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
(在读准、读好“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的基础上读好这句话。
)塔上的灯都亮了。
(在读好轻声“上、的、了”的基础上读好这句话。
)(3)第三组词和词组。
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在读准“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的基础上朗读这个句子,留意它的连贯性停顿。
)3、老师小结:刚才,小伙伴们不仅读准词了,还留意了句子确定的连贯性的停顿。
4、(多媒体课件显示书上东方明珠和上海建筑等全貌图。
)看,上海广播电视塔以她独特的风采吸引了很多的游客。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东方明珠》教材分析《东方明珠》是小学语文国标本第一册第六篇课文,课文通过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图片向人们介绍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展示了她的雄伟壮观,歌颂了我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的辉煌成就。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东方明珠的位置,名字,外观,夜景。
文章结构紧凑,层次清晰,短小精悍,圆活自如。
本课的学习,在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重点推动学生的朗读水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及本课教材的文本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双基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意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本课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会生字“东”“方”“有”“广”“电”。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有感悟的朗读品味,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学会生字“头”“了”“是”。
教学重点是读背课文和识字写字。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做到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
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水平的任务,进而提升学生的听说读的水平。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录音材料说教法学法教法: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品悟,紧抓朗读训练,在师生及生生互动中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情境创设:李吉林老师大力提倡情境教学,即是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
本课中,我搜集并展示很多精彩的图片资料,使小朋友能很快的把握东方明珠塔的整体形状,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
一年级教课设计《第一册《东方明珠》》教课要求: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稳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课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课时间:二课时教课要点:经过学习课文认识东方明珠塔的宏伟壮丽进而感遇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课时一.讲话揭题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能够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
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1.出示课题: 6 东方明珠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观光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东方明珠”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2.教师简介这就是漂亮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
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 11 个圆球,就像 11 个绚烂多彩的明珠。
夜晚,各样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彩缤纷,漂亮极了。
(若是前方小朋友讲到,老师能够不重复。
)3.下边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漂亮的广播电视塔是如何的。
三.初读课文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高声朗诵课文。
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诵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四.学习本课的生字。
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巨人五彩缤纷特别漂亮像颗明珠(1)学生自由拼读(2)指名读(3)齐读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剖析构造,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
(放古筝音乐)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卡片2.口头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谈谈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
思虑: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3.指名读第二句话。
---------------------------------------------------------------范文最新推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册《东方明珠》》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1 / 9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
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1.出示课题:6东方明珠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东方明珠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
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范文最新推荐------------------------------------------------------ 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
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假如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四.学习本课的生字。
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巨人五光十色非常好看3 / 9像颗明珠(1)学生自由拼读(2)指名读(3)齐读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课题: 6 东方明珠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会生字。 教学难点:读通读准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预习案: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文中标出自然段,圈出本课的生字。 2、把课文读给家长或同学听。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动机
二、 收集信息 自学质疑
三、 成果初探 交流展示
四、 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图片上海——黄浦江——“东方明珠”塔。 2、同学们知道吗?今年我国在上海举办了一次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地的人们涌入上海,游览世博园。(图片),上海是我国最大的都市,看,多么繁华啊!看,这是什么? 3、对这就是“东方明珠”塔,她是一座广播电视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东方明珠(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1、巡视检查学习的预习情况 2、指导学生自学。(特别是标自然段和如何读句子) 1、出示生字词语,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2、出示小火车,让开火车认读生字卡 3、让学生说说有几个自然段,出示课文,指导学生再识自然段。 1、看看听听读一读 1)这是哪里?看图,听老师讲一讲。要专心听。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3)读一读课文题目,认一认生字,你能读准并记住它们吗?
2、读一读 练一练 1)自由练读课文,把生字读准,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集体交流 1)认读生字词语,记住它们的读音。 2)开火车读字卡 3)学标自然段号。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凸显重点 五、 互动练习
六、 指导写字
1、范读课文 2、逐个自然段出示课文,指导学生认识有几句话,注意读书时如何停顿。
1、检查学生课文朗读 2、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3、小结课文学习情况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读图掌握香港和澳门的位置、组成等。
理解“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了解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以及如何扩大用地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资料、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分析,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港澳的回归及“一国两制”的政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港澳的位置、组成、政策。
人多地狭以及如何扩大用地。
【教学难点】港澳的位置;“一国两制”的政策。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中有哪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何谓特别行政区?港澳分别是哪一年成为特别行政区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香港和澳门看看吧!二、新课学习(一)特别行政区1.港澳回归(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视频:香港回归精彩瞬间拓展延伸:香港的“身世”从唐代开始,中国政府已经派军队驻守香港地区并在海上巡视。
从宋到明,我国内地人民迁到香港地区定居的逐年增多。
清朝时,香港归属广东省新安县管辖。
1842年8月29日,英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第三条规定把香港割让给英国。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视频:澳门回归精彩瞬间拓展延伸:视频:《七子之歌澳门》拓展延伸:澳门的“身世”1553年,开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这也成为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以1553年算起)。
拓展延伸: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明珠》教学设计[一: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
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1.出示课题:6东方明珠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东方明珠”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
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
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假如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巨人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像颗明珠(1)学生自由拼读(2)指名读(3)齐读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
(放古筝音乐)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卡片2.口头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
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