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主题班会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21
重阳节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重阳节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今年10月21日是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根据市教体局教行[2015]66号文件要求,学校决定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
一、活动主题
以“思亲敬老,友爱互助”为主题,大力普及重阳节节日民族文化,深挖节日思想内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和节日文化活动,积极营造温馨和谐、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传承中华情,凝聚中国心。
二、活动内容
1、开展一次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道德教育。
一、二年级利用班队活动课,三——六年级利用星期二的`写字课召开一次主题班队会,出一期黑板报(主题:思亲敬老,友爱互助),对学生进行尊老敬老教育。
2、开展一次节日慰问活动。
号召同学们利用周末,随父母亲一道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慰问邻近的空巢老人。
组织少先队员到敬老院,为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节日生活。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班要精心安排好主题活动,通过班级微信群和QQ群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带着学生一道去看望慰问老人,激发广大学生尊老敬老的情感,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班要及时将活动照片发送到德育处邮箱:xx@QQ。
com,主题班会教案交德育处存档备查(10月23日前)。
通过新媒体及时宣传报道敬老爱老活动的情况,大力营造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
【重阳节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美德,我们班级组织了一场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班会。
班会开始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同学们都端正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活动的开始。
班主任走上讲台,微笑着向大家介绍了这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聚在这里,是要一起探讨敬老爱老这个重要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而尊重和关爱老年人,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质。
”随后,班长播放了一段精心准备的视频。
视频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眼神中透露出孤独和无助。
接着画面切换到一位年轻人主动上前与老人交谈,帮助老人过马路,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段视频深深地触动了同学们的心灵,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接着,学习委员站起来发言:“同学们,我们经常能在公交车上看到年轻人给老人让座,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却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
我们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文艺委员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家隔壁住着一位老奶奶,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
我经常会去陪老奶奶聊天,帮她打扫房间。
每次看到老奶奶开心的笑容,我心里也觉得特别温暖。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也开始踊跃地分享自己身边的敬老爱老故事。
有的同学说会帮社区里的老人提重物,有的同学说会定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体会老人的生活状态,我们还进行了一个小游戏——“体验老人的一天”。
同学们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位老人的一天生活。
有的同学戴上眼罩,体验老人视力不好的感觉;有的同学绑上沙袋,感受老人行动不便的艰辛。
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更加理解了老人生活中的困难和不易。
班会的最后,班主任进行了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敬老爱老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把今天的感受和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关爱身边的老人。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我是尊老敬老爱老好少年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让学生理解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2. 能力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3.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尊老敬老的相关知识,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敬老爱老。
教学内容1. 尊老敬老爱老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 尊老敬老爱老的表现: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尊老敬老爱老的具体表现,如在家中对长辈的孝顺,在公共场合对老人的尊重等。
3. 如何尊老敬老爱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敬老爱老,如主动帮助老人,尊重老人的意见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尊老敬老爱老的意义,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敬老爱老。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尊老敬老爱老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 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尊老敬老爱老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通过PPT、视频、图片等,讲解尊老敬老爱老的意义、表现和如何尊老敬老爱老。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敬老爱老,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尊老敬老爱老的具体实践。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敬老爱老。
板书设计1. 我尊老敬老爱老2. 副做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好少年3. 内容:尊老敬老爱老的意义、表现、如何尊老敬老爱老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尊老敬老爱老的理念,并付诸实践。
2. 小组作业: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策划一次尊老敬老爱老的活动,如为老人做一件好事等。
重阳节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重阳节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激发同学们从小有爱心,做孝亲敬老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歌曲《我爱爸爸妈妈》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以一首《我爱爸爸妈妈》导入新课。
为什么要爱爸爸妈妈,尊敬老人?(生交流)二.活动过程:1.听《黄香温席》故事,思考并讨论:1)、从哪些地方看出黄香十分孝敬母亲?2)、使你感动的是什么?小结:黄香是个孝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
2、讲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1)、学生讲自己听过的有关行孝感恩的故事。
2)、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做吗?(生交流)3.怎样做个懂事感恩的人4、总结我们怎么孝敬父母:1了解父母各方面,如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吗?生日是什么时候?2、尊敬父母,对老人有礼貌。
3、接受爸爸妈妈正确的意见,不乱发脾气,不顶撞父母。
4、不乱花钱,不提过分要求。
5、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6、多陪父母,老人聊天,给他们唱歌,跳舞,做家人的开心果。
7、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本次活动充满了温馨,相信这次主题队会“孝亲敬老,从小做起”主题班队活动留下美好的回忆,也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埋下爱的种子!篇二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激发同学们从小有爱心,做孝亲敬老的好孩子。
二、活动准备:歌曲《我爱爸爸妈妈》《我的好妈妈》三、活动流程班主任讲话“先栽树,后乘凉,长者恩德不能忘,老吾老及人之老,春风化雨暖心房。
下面我宣布张山庄小学二年级“孝亲敬老,从小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活动导入1.以一首《我爱爸爸妈妈》导入新课。
为什么要爱爸爸妈妈,尊敬老人?(生交流)(二).活动过程:1.听《黄香温席》故事,思考并讨论:1)、从哪些地方看出黄香十分孝敬母亲?2)、使你感动的是什么?小结:黄香是个孝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通过队会活动,激发队员从小树立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孝老爱亲》班会1一、指导思想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__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先锋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小小真心话。
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2、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
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
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
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3、各班组织学生代表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
三、总体要求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孝老爱亲》班会2一、活动背景:如今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长辈呵着护着,从不知生活的艰辛劳累,不知长辈的希望和期待。
尊老爱幼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2篇)尊老爱幼的主题班会教案第1篇一、活动目标主题班会的召开,使学生知道在平时生活中,自己的行为存在着问题,从“自我”中走出来,懂得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
二、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看视频、小品、快板表演、朗诵等,调动学生对德育活动过程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才能使学校的德育过程成为外在价值引领与学生价值自我建构的统一,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活动准备:1、课件、队歌、出旗曲和退旗曲节选。
2、选取视频、排练习快板和小品、朗诵四、活动仪式:(一)全体立正;(二)出旗(鼓号齐奏、敬礼);(三)唱队歌;(四)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五)进行活动——活动结束——集合整队;(六)辅导员讲话(活动结束后简短讲话);(七)呼号;(八)退旗(鼓号齐奏、敬礼)。
五、活动过程:小队汇报人数――出旗,奏乐,行队礼――唱队歌(一)情景引入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观察。
引出主题。
(二)欣赏公益广告-《帮妈妈洗脚》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
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下面请欣赏一则关于尊老的广告。
(1)看广告《帮妈妈洗脚》(2)同学们,看了广告之后,你想说什么呢?(3)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个尊老的好孩子。
(4)收集孩子们的意见并作小结。
(三)欣赏幽默小品:《特别的让座》并谈感想。
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的,我们班有几位小朋友为了这次的班会课,特别排练了一个小品,大家想看吗?1、几位同学表演小品《特别的让座》。
大概内容:一位老奶奶走上公交车,但车上已经没位置了,司机叔叔大声地对所有乘客说: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请主动给老奶奶让座。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精选9篇)尊老爱幼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懂得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并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学生。
下面是我整理的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欢迎来参考!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白尊老爱幼的意义,增强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意识。
2.让学生懂得如何尊老爱幼,学会用行动来贯彻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1、认识到尊老爱幼的涵义2、学会如何尊老爱幼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尊老爱幼的意义。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意识,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交流相结合;观看视频;知识竞答游戏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是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你们有弟弟妹妹吗?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的老人和小孩啊?特别是在我们的家里,在我们外出的路上,我们都能看到许多老人和小孩对不对,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老人家和孩子呢?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尊老爱幼的美德》。
(二)、你说我说——尊老爱幼知多少1、交流:身边尊老爱幼的例子2、老师讲解: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尊老爱幼的事例、相关图片与知识(1)尊老爱幼的定义:尊老爱幼指的是尊敬长辈,爱护晚辈。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自豪和骄傲。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因此我们也应该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个座,遇到老人过马路主动搀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些文明礼貌,多些宽容体贴等等.让我们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和谐,充满爱!(2)欣赏公益广告--《帮妈妈洗脚》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
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爱在重阳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儿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2、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做礼物送给老人,提高动手能力;3、培养儿童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1)布置活动场地,营造尊敬老人的浓烈氛围。
(2)录音机、投影仪、录像机等音响设备。
(3)学生准备自备的各种材料,用于制作风筝及给老人的礼物。
(4)活动时间一天。
活动过程一、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意义: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吗?重阳节在哪一天?重阳节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登高辟邪,祈福免祸)你知道重阳节有什么新的意义?(尊敬老人)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利用这次活动,来体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增长我们的见识,加深我们对自己亲人特别是老人们的感情。
这是很有意义的。
播放投影仪(活动课件):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__,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
重阳敬老主题班会设计7篇重阳敬老主题班会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困难,有爱护老人的愿望。
2、感受老人对小辈的关爱,树立尊敬老人的观念。
教学准备:一些老人用的物品(拐杖、老花镜等)、幻灯片教学过程:1、观看幻灯片“他们是谁?”“在做什么?”“脸上有什么变化?”“动作呢?”2、出示物品:“这些东西是谁用的呢?”3、请幼儿模仿老人的动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对比小朋友的动作小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帮助他们4、讨论:平时爷爷奶奶做什么?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做饭、打扫卫生等。
老师做动作,幼儿猜一猜。
“除了这些事情,他们还做什么?”(接送幼儿)“爷爷奶奶辛苦吗?”“我们应该怎么做?”5、对爷爷奶奶说一句心里话重阳敬老主题班会设计篇2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3、培养幼儿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4、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2、教学难点: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活动准备1、关于重阳节来历、习俗的图片。
2、配乐诗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磁带。
3、老爷爷、老奶奶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教师:明天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二、观看图片、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三、听配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受诗人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四、说一说:爷爷、奶奶平时怎样关心你的,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
五、情境表演《让座》。
1、请两位幼儿分别戴上老爷爷、老奶奶的头饰,扮演乘车的老人,请四位幼儿扮演乘客进行情境表演《让座》。
2、讨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尊老、爱老。
重阳敬老主题班会设计篇3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
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深入了解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2.幼儿熟悉尊老爱幼的简单做法。
3.幼儿做了尊老爱幼的好事之后,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捶背挂图两组小朋友活动过程:一、导入(故事导入)师讲故事,幼儿仔细听讲。
故事内容为: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帮助盲人老爷爷过马路,同样还是这位小朋友,他看到一位邻居的小朋友在哭,主动上前安慰,并嘱咐他不要哭。
二、师提问,幼儿回答。
提问内容:(1)这个小朋友都做了什么事啊?(2)小朋友们遇见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做呀?(3)我们还能帮助他们干什么呢?师总结:这个小朋友帮老爷爷过马路,还安慰邻居的小朋友,让他不要哭。
我们遇见这样的事情,也会这样做的,我们还会给小朋友唱好听的儿歌,哄他开心。
我们还能帮助爷爷奶奶捶背,他们洗脚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帮他们拿拖鞋;我们还可以帮助小朋友穿鞋子。
三、观看挂图,深入练习捶背。
(1)师讲解挂图内容,并将捶背动作认真地示范给幼儿看。
(2)一组小朋友在凳子上坐好,另外一组幼儿在前一组小朋友身后为其捶背。
捶一段时间后,两组小朋友做一下调换。
重复练习,师来回巡视,指导幼儿练习捶背。
四、拓展延伸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可棒了!我们回家了可要记得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捶背,哄小朋友们开心噢!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篇二」设计意图: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是“小公主”“小皇帝”,从平日的家长接送幼儿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现象较严重,尊老、礼让的意识较薄弱,甚至是长辈要让着孩子。
这无疑给我们一个提醒,礼仪不能忘。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要我们去继承与发扬的。
对幼儿来说,正是学礼仪的最佳时期。
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所学的经典原文。
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尊敬长辈,学会礼让的情感。
活动准备:1、白板、多媒体课件。
2、弟子规内容。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初步理解“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