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2015级历史9月月考试题

高2015级历史9月月考试题

高2015级历史9月月考试题
高2015级历史9月月考试题

高2015级历史9月月考试题

(命题人:杨静审卷:刘红梅)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12×4=48分)

1、柳宗元认为“(周)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长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该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

A、分封制度瓦解

B、诸侯势力上升

C、王室势力衰微

D、政治中心转移

2、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否定了血缘在政治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

C.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D.彻底否定了宗法观念

3.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4.某电视剧呈现了如下情节: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5、长期以来西方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清代“是一个停滞的、没有外力冲击就不能发生变化的时代”,而最近十多年,这一观点则改变为“清代绝对不是一个停滞的时代,而且清代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外力,而是自己内部因素成长起来的”。这表明( )

A、清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很难得以界定

B、研究者的视角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社会的进步使学者对历史研究更科学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6、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 )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 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重视

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D. 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7、“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是,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 )

A.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8、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

..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9、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甲图是清初男子剃发蓄须乙图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A.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B.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弱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0.20世纪上半期上海某店贴过这样一副对联:“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这副对联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最主要作用是( )

A.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 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转折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1.“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12、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二、材料题(共两题:52分)

13、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材料二(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4分)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根据材料三、四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4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谈到: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侵略

一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传统一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材料三: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外因论认为中国现代化受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有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2)概述材料二的主要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不同影响。(8分)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2分)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一主题作了怎样的努力?(6分)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努力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2分)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周王的妻妾周王与妻妾所生的后代 妻(正室)三哥(20岁),四哥(14岁) 妾一大哥(25岁) 妾二二哥(22岁) A.大哥 B.二哥 C.三哥 D.四哥 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发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看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变化是()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3.据《史记、平津侯全文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4.中国古代长期稳定性引起来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关注:“中国大一统的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此处所说的“精神文明”应该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 B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 C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 D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②君权与相权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 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兵力 D.削弱地方势力 7.三省六部制的创立,说明了() A.丞相权力的增大 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民主化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D.体现任人唯贤的原则 8.《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 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9.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 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③ 2002 年 3 月上旬,英国国会即将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四川省某知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3

四川江油中学2017级高二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 22.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 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 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①民族文化渐趋融合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 24、《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25、《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26、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江苏省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9月月考试题201911040239

江苏省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9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包括1至8页;答题卡1至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客观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项共25题,每题2分,5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有些人选择手机号、车牌号不喜欢带“4”,喜欢“6”“8”“9”,认为4是死,6是顺,8是发,9是久,“168”就是“一路发”。这种现象( ) A.承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B.忽视了联系的条件性 C.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 D.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2.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 ) ①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固有联系,建立人生的新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要善于把握有利于人生发展的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推动哲学家进步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上述论断说明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5.《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一观点 A.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属于否认物质的客观唯心主义 D.坚持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6.下列成语中能够同时体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 ①邯郸学步②青出于面胜于蓝③唇亡齿寒④吐故纳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变化。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表明( ) ①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④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循环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下列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 A.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 . 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 .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 .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 河南、河北 B . 湖南、湖北 C . 山东、山西 D . 广东、广西 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4.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 . 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 .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 .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 .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5.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 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D .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6.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7.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8.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 . 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 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 .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 . 分封制遭到破坏 9.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 . 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 . 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 . 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 .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10. 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为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11.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1题;共62分) 1. (2分)(2017·浙江会考) 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分) (2020高二下·大名月考) 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方式是血缘而不是契约,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这表明古代中国() A . 分封制的影响深远 B . 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C . 家国同构格局明显 D . 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3. (2分)(2019·宿州模拟) 西周时期,“国人”(平民)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材料表明当时() A . 贵族与平民之问相互制衡 B . 原始民主遗风制约王权 C . 中央权力未实现高度集中 D . 民众舆论决定国家政策 4. (2分)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西周“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了西周诸侯对周天子要尽的义务是() A . 帮助镇守疆土 B . 随时派兵作战 C . 及时缴纳贡赋 D . 按时朝觐述职 5. (2分) (2018高三上·汕头期中)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这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新、人教版.doc

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计80分) 1.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朱熹 C.孟子 D.荀子 2.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3. 1999年,在每年一届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下列与该烟标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5.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6.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7.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8.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9.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10.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苟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11、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12、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君权神授 B.独尊儒术 C.人定胜天 D.实行“仁政”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13)

汾阳二中2018级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3.《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A.设置官职 B.建立武装 C.禹死启继 D.制定刑法 4.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姬昌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 A.师、侯 B.士、王 C.相、侯 D.师、伯 5.下图为2014年2月发行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7、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

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8.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影响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9.右图中的“示”指“祖先”,“示”和“司”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专门祭祀祖先的庙堂”。与“祠”紧密相关的制度为()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卿世禄制 10.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西周的分封制 C.西周的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统一度量衡 D.首创郡县制 12.从下图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 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酌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民本思想B.主张重构秩序C.追求仁政德治D.肯定汤武革命3.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4.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A.加强中央政府权威B.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C.增强区域文化认同D.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5.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据此判断制约光绪不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因素是 A.宗法观念 B.君主制度 C.内忧外患 D.优柔寡断 7.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铁器巳得到全面的推广 8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朝代西汉东汉唐元明清 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 A.国家机构日益膨胀B.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行政效率不断下降D.冗官问题由来已久9.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0.唐代初年,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开始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B、麻、棉、丝 C、丝、麻、棉 D、麻、丝、棉 2、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原因有()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私营手工业的发展③官营手工业弊端丛生④雇募工匠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 典制六材。”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官营手工技术水平高超 B、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 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 D、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4、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即日受值” D、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

2019学年高一政治9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 高一政治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每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都会迅速进行商标注册。作为有偿使用的奥运会吉祥物标志 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 2016年“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媒体曝光了一些企业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事实,引起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又一轮关注。消费者关注产品安全的经济学依据是 A.产品安全关乎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B.使用价值决定着商品价格的高低 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产品安全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基础因素 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8月20日起陆续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包括金银纪念币3枚、镍包钢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这体现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 B.外汇 C.纸币 D.一般等价物 4.下图所体现货币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5.500元或1000元大面额纸币发行被炒作多次,央行也多次出面进行辟谣。近日,央行负责人再次证实,目前我国没有发行大面额货币的计划。关于纸币的发行 ①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

②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 ③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④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下跌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 A.5万亿元B.6万亿元 C.7.5万亿元D.10万亿元 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 )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是财富的代表 ②能够方便购物消费 ③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④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D.②③ 8.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在购物、旅游、劳务消费之后,总是习惯性地签发支票来偿付账目,卖方也乐意接受。支票之所以可以偿付账目并被卖方接受,是因为( ) ①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②支票是出票人委托银行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③支票是最基本的结算方式 ④支票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电子货币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④ 9.(2015杭州学军中学期末)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当100美元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 ) ①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 ②国外进口的产品价格会下跌,我国国内产业生存空间会遭到挤压

【精准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峨山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10月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A. 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 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 2.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禅让制形成 B. 王的出现 C 早期国家诞生 D. 世袭制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鯀作城郭”意为鯀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描述了古代早期社会政治情况,没有体现禅让制的信

息。所以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关于“王”出现的信息。B错误;世袭制开始于夏启时期,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3.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始社会的解体 B. 私有制的产生 C. 国家的建立 D. 人性的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可知私有制产生,故B 项正确;《礼记?礼运》记载的现象,已不是原始社会的现象,与原始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后半段的重点在于私有制产生,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现象出现,无关于国家的建立,故C项错误;私有制的产生为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人性的退化,故D项错误。 4.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qiān,罪过之意)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这主要表明作者 A. 反对施行仁政 B. 主张礼法并用 C. 强调人性本善 D. 重视继承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认为要让百姓受到恩惠,就要行先王之道,遵循昔日典章,故D 项符合题意;A项,作者并未反对国君的仁爱之心与仁爱之誉,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礼法并用主张,排除B;材料未涉及对人性的探讨,排除C项。故选D。 5. 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 稳定统治秩序 B. 体现贵贱有序 C. 调节人们情绪 D. 凝聚家族亲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专制的工具,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根据材料“‘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 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法B.儒、法、道 C.法、儒、道D.道、法、儒 3.《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诵到的名言有( ) A.“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5.学完“百家争鸣”的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任课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尚,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起初她就制订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甲 B.乙 C.丙 D.丁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 政治试题(含答案)

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 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60分) 1.货币产生后,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这表明()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C.货币的出现时间要比商品晚得多D.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某机械厂花了120万元购买钢材,又根据规定缴纳了8万元的税款。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D.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3.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①劳动产品②自然物③自己生产自己用④用于交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4.发生自然灾害时赠送的“棉被、大衣、帐篷”() A.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D.是商品,因为它是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的劳动产品 5.贵金属金银之所以能长期占有货币的宝座,是因为它() ①体积小、价值大②易于分割、不易磨损③制作成本低④金银天然是货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反比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经济学家有一个假设:用直升机在一个封闭的“迷你国”上空抛撒现金,使这个“迷你国”中的每个人持有的现金都增加了1倍,结果不是每个人都多得到1倍的商品,而是该国的物价总水平上涨1倍。上述假设告诉我们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①纸币发行必须以社会财富为基础②纸币的购买力取决于政府的意志 ③国家过多发行纸币会导致通货膨胀④物价变动影响居民的购买能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推荐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开封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上。)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下列说法与这一特点相符的是() A.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 B.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 C.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D.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 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记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C.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6、“汉初的封建,居然就名存实亡,怕也是汉初的人所不能预料的。”下列哪些措施的实施使汉初“封建”很快“名存实亡”?() ①诸侯不得自治民补吏②令诸侯各以国邑,分封子弟③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④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A.推行郡国并行制 B.强化君主专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解决土地兼并 8、有学者指出:“汉朝的察举制度经董仲舒等人努力,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但不能到原籍担任地方官。”下列对“不能到原籍担任地方官”这一举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削弱了宗族势力的影响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避免了地方派系的形成 D.体现了政府是“天下人”的政府的观念 9、史载:“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以前)司察之而已。”材料反映的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管理地方行政 B.监察地方官员 C.掌管地方军事 D.掌管地方财政 10、著名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在参观中国某一古代思想家的纪念馆时,在大厅内有一副对联:“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王阳明 B.程颢 C.朱熹D.董仲舒 2、正史中各代烈女的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从《中国婚姻家庭史》这几组数据反映的信息有() ①宋以后我国婚姻观渐趋保守②政府重视纲常教化③元明妇女追求个性与气节④儒家以“理”杀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生活中处处包含着历史。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 则无以为道” 5、重视或发展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有() ①孔子②孟子③王阳明④黄宗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朗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庞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A.实地调查 B.文献查阅 C.道听途说 D.考古发掘 7、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照即洞明),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 ①天地之间有理有气②理是宇宙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 ③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④气必须依傍理而运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9、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③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④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11、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12、“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1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剖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15、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3)

新津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0 2=60分) 1.“烽火戏诸侯”出自西周末年的一个历史典故。周幽王废嫡长子宜臼,立美人褒拟之子为太子。 周幽王的做法破坏了 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D.皇帝制度 2.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3.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 4.汉代规定,祭祀时只有皇帝可以着玉制十二旎冕冠,冕服上下绘有十二章纹,此外还穿着蔽膝、佩缓、赤舄等(如图1)。这种服饰上的特殊规定突显了 A.皇权独尊的地位B.汉代服饰的华美 C.礼仪制度的完备D.汉代国力的强盛 5.《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 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D.建立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7.《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符合这句话含义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刺史制度 C.察举制D.三省六部制

8.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 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9.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三省长官在中书门下举行联席会议确定军国大事。高宗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文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进入中书门下,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10.2012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B.刺史C.门下省 D.通判 11.宋真宗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坑颁布,李坑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其回话说:李流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这说明宋代 A.君弱臣强权臣擅权B.中央集权制度削弱 C.官员文化素养较高D.相权仍能制衡皇权 12.清朝雍正、乾隆之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的中枢机构是 A.内阁B.六部C.理藩院D.军机处 13.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14.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趋势。这种趋势表明 A.外朝是中央权力中心B.内外朝相互制衡 C.宰相成为权力中枢D.君主专制的强化 15.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