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养殖池塘重金属分布规律及生态风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22 KB
- 文档页数:2
http ://www. hyyysci. comDOI :10. 14012/j. c>?i. fjso. 2019. 03. 007渔业研究 2019,41(3):234 -240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叶 洪,朱品玲,钟茂生,等•福建海域养殖海参重金属含量分析及评价&J ] •渔业研究,2019,41(3):234 -240.福建海域养殖海参重金属含量分析及评价叶洪,朱品玲,钟茂生,肖颖,陈舒奕(宁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宁德352100)摘要:通过对宁德福鼎、霞浦、三都澳、福州平潭岛、莆田南日岛和潭州东山岛等6个海参 养殖区域的监测,测定了水质、沉积物和海参体内的5种重金属含量。
结果表明:福建海参养殖海域海水中除平潭岛海水中汞含量较高以外,其他元素均能符合无公害海水养殖水质标 准,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均满足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养殖海参体内的铅(Pf )、镉(Cd )、( ( As )、) ( Cr )含量与海水中的含量呈较高程度相关性,镉、 汞(Hg )含量与沉积物中的含量呈较高程度相关性。
养殖海参消化道和呼吸树对Pf 、Cd 、As 、Cr 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体壁,但Hg 含量却低于体壁。
福建海域养殖海参的Cd 、Hg 含 量均满足绿色食晶评价标准,小部分Pf 、As 含量超出绿色食晶限量范围,但均满足无公害食晶安全限量要求,因此福建海域适于进行海参养殖。
关键词:福建海域;养殖海参;重金属;含量分布中图分类号:S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5601(2019)03 -0234 -07海参隶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营养价值高, 具有高蛋白、低胆固醇、低糖和低脂肪,延缓性腺衰老、抗肿瘤等功效,是名贵的“海八珍”之一,其中刺参经济价值最高[1_2](随着2005 年“北参南移”技术取得突破,福建省海参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要集中在宁德市、莆田市、福州市和漳州市,其中宁德市的养殖规模最为庞大[3](作为典型的沉积食性生物,海参以沉积物中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包括微生物和动、植物的有机碎屑等,这种特殊的生活习性使 其易于受到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对其生理活动 和经济价值产生不良影响⑷,所以海参中重金属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刺参池塘养殖夏季水质管理技术刺参是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其养殖技术的成功与否与水质管理密切相关。
夏季是刺参养殖的高峰期,也是水质管理的难点期。
以下是夏季刺参池塘养殖水质管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水质监测刺参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
监测的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
夏季水温较高,容易导致溶解氧降低,因此需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同时,要注意控制饲料投放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指标超标。
二、水体循环夏季气温高,水体易出现缺氧现象,因此需要加强水体循环。
可以通过增加水泵功率、增加曝气设备等方式提高水体循环效率,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水体深度、增加水面面积等方式增加水体的氧气供应。
三、饲料管理夏季气温高,刺参的代谢率也会加快,需要增加饲料投放量。
但是,过度喂食会导致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指标超标,因此需要控制饲料投放量。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种类,选择适合刺参生长的饲料,避免饲料残渣过多,影响水质。
四、疾病防治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导致刺参发生疾病。
因此,需要加强疾病防治工作,定期检查刺参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同时,要注意刺参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养殖,增加刺参发生疾病的风险。
五、水质处理夏季水质易受到气温、饲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水质处理工作。
可以通过增加曝气设备、增加水泵功率、增加过滤设备等方式,提高水质的处理效果。
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水质调节剂,如活性炭、硫酸铜等,调节水质中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指标,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以上是夏季刺参池塘养殖水质管理技术的相关内容,通过加强水质监测、水体循环、饲料管理、疾病防治和水质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刺参的养殖效益,保证刺参的健康生长。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不断增加,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等,它们对水生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严重。
本文将重点探讨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治理措施。
一、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1. 毒性作用重金属具有强烈的毒性,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
比如,铅元素的中毒可使鲤鱼体内铅离子浓度升高,从而使鱼类的活性酶失活,损伤鱼体脏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免疫功能下降等。
而汞元素则会造成鱼类神经系统受损、肝脏功能异常等后果。
2. 聚集作用重金属会在水体中发生聚集作用,其浓度会逐渐增加。
这种聚集作用可以促进重金属在水中的生物富集,进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增加。
如镉元素的富集就可能导致水生植被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3. 相互转化重金属元素之间会相互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和生物有效性。
这种相互转化可能会导致原本无害的金属元素变得具有毒性,例如镉元素的还原性质就是其毒害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水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减轻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保护水生生物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1. 严格监管管控重金属排放监管有利于减少重金属在水体中的积累和分布,其中包括了针对排水口的检查、对废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的严格监管等措施。
2.开展水生生物保护计划针对不同的重金属种类和水生生物特征,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生态保护计划,例如针对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的防护计划。
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实施生态修复和保障措施。
3. 投机取巧的行为需要受到监管为了获得快速利益,企业家、农民等对重金属肆意排放污染的行为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治理问题。
有必要进行行业内部的透明管理,严格制约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防止企业或私人趁机从中谋利。
水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恢复技术水生生态系统是与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生态系统。
但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却是近年来威胁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健康的一个难题。
大量工业活动和生物质能的使用使得重金属污染物彻底地合并到了水体和沉积物中。
这种污染物在水体中长期积累并分布,而且会循环不净。
本文将详细探讨水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以及生态恢复技术。
一、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和环境效应重金属污染是指水生生态系统中超过环境背景值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通常包括汞、铅、镉、铬等几类元素。
这些元素首先由人工和自然因素输入到水体中,紧接着又合并到了水体中的底泥和生物体(包括水生生物和食用水生物)中。
重金属污染不仅对水体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而且还会引起人类和环境的直接和潜在危害。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水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差异很大。
事实上,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并不仅仅是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才有的问题,它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严重环境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世界各地工业国家和非工业国家所在的水体的水质进行了评估,发现许多该地区的水生生态系统都受到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比如,中国南方白洋淀、长江、珠江、黄河等许多水体的铅、汞、铬、铜、锌等元素超过了安全标准。
这样的污染不仅影响了人类的日常饮水和农业生产,还对水生生物的数量、质量和种群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重金属污染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环境效应包括以下几点:1. 影响生物健康:重金属污染物对生物体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会大大减缓低落其的寿命以及繁殖能力。
2. 对水体生物和食物链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会渗透到水体中的生物食物链中,通过食物链扩展到人类和动物身上,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生物和健康问题。
3. 影响水生植物的正常发育以及水参与其本身的生命力量:由于污染物的腐蚀性和不良生态特性,重金属污染会破坏水植物的生命敏感度和生长速度。
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及污染特征分析摘要阐述了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类型及迁移性质,介绍了重金属迁移规律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重金属在水体中的污染特征。
关键词重金属;水体;存在形态;迁移规律;污染特征1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1.1存在形态的类型要分析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首先就要了解污染物在水体中以何种形式存在以及各存在形态之间的关系,对重金属污染物的研究也不例外。
汤鸿霄提出“所谓形态,实际上包括价态、化合态、结合态和结构态4个方面,有可能表现出来不同的生物毒性和环境行为”,这里所分析的存在形态主要指重金属在水体中的结合态。
水体中重金属存在形态可分为溶解态和颗粒态,即用0.45μm滤膜过滤水样,滤水中的为溶解态(溶解于水中),原水样中未过滤的为颗粒态(包括存在于悬移质中的悬移态及存在于表层沉积物中的沉积态)。
用Tessier等[1]提出的逐级化学提取法又可将颗粒态重金属继续划分为以下5种存在形态:一是可交换态,指吸附在悬浮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有机质或铁锰氢氧物等表面上的重金属;二是碳酸盐结合态,指结合在碳酸盐沉淀上的重金属;三是铁锰水合氧化物结合态,指水体中重金属与水合氧化铁、氧化锰生成结合的部分;四是有机硫化物和硫化物结合态,指颗粒物中的重金属以不同形式进入或包括在有机颗粒上,同有机质发生螯合或生成硫化物;五是残渣态,指重金属存在于石英、黏土、矿物等结晶矿物晶格中的部分。
1.2迁移性质不同存在形态的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性质不同。
溶解态重金属对人类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最直接,是人们判断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常用依据之一。
颗粒态重金属组成复杂,其形态性质各不相同。
可交换态是最不稳定的,只要环境条件变化,极易溶解于水或被其他极性较强的离子交换,是影响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酸盐结合态在环境变化,特别是pH值变化时最易重新释放进入水体;铁锰水合氧化物结合态在环境变化时也会部分释放;有机硫化物和硫化物结合态不易被生物吸收,利用较稳定;残渣态最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释放到水体中。
重金属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及其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变得日益严重。
而重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质,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重金属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减少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方案。
一、重金属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这些金属通常在自然界中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如矿石、岩石和土壤中。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重金属也会以有机物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
例如,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废弃物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
当这些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后,重金属就开始迁移。
重金属迁移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土壤-植物系统、水体-生物系统和食物链系统。
首先,土壤是重金属污染物最常见的堆积地。
当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中时,它们会被吸附到土壤颗粒或有机物上,或者被植物吸收。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过渡器”,它们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如重金属,从而将其迁移至地上部分。
其次,重金属还可以通过水体进入生物体内。
原因是水体是生态系统中另一个主要的过渡器,它将重金属污染物从源头远离,同时又向上游迁移。
当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它们会被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吸收。
最后,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迁移。
当一个生物体吃另一个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体时,重金属就会在食物链中传递。
这种迁移过程还可被称为生物富集。
二、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重金属迁移之后,就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首先,它们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并且阻止植物吸收养分,从而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同时,重金属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也会危害到生态系统的其他层次。
例如,水中的藻类受到重金属污染后,生产的氧气减少,从而危害其他水生生物。
另一方面,重金属还会直接危害生态系统的某些层次,如鱼类。
当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摄入了重金属,就会导致它们的生殖能力降低,并且影响到它们的生命活动。
三、减少重金属污染的解决方案为了减少重金属的污染,许多解决方案已经被提出。
刺参病害与防治一、刺参的价值与养殖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海参作为一种滋补食品和中医药膳。
现代医学证明,海参含有的酸性黏多糖对人体的生长、愈疮、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动脉硬化等有着特殊的功能(张群乐1998);五肽和三萜糖苷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溶血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保健作用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形成了以亚太地区为中心的巨大贸易和消费市场。
海参含有的酸性黏多糖对人体的生长、愈疮、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动脉硬化等有着特殊的功能(张群乐1998);五肽和三萜糖苷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溶血作用(Kalininetal.1996;Hatakeyamaetal.199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保健作用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形成了以中国、新加坡、香港、日本、韩国、美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巨大贸易和消费市场(Battagleneetal.1999;Hameletal.2003)。
日本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做了大量刺参的投石移种试验。
而在虾池中养海参,最早则始于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乔,1989)。
之后,经过几年的群众性探索,逐渐在大连、牟平等地形成了规模。
近年来,我国海参养殖迅猛发展,已形成很大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2-2003年,山东省池塘海参养殖面积达26万亩,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鲜参总产量达3.15万吨,产值达31亿元。
2004年发展更快,超过了30万亩,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报道,全世界海参约有1200种(McElroy1990),均属海洋种类。
在我国海域分布的有140多种,其中以黄、渤海的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品质最佳。
然而,世界范围内海参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引发了过度捕捞,尤其在印度洋和东太平洋地区种群数量日益减少,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机(ReyesBonillaetal.2003)。
重金属进入鱼体的途径以及在鱼体中的蓄积和分布情况
重金属在鱼体内的积累主要有以下途径:(1) 经过鳃不断吸收溶解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体内的各个部位,或是累积在表面的细胞之中;
(2)在摄食时,水体或残留在饵食中的重金属经过消化道进入鱼体;(3)体表与水体的渗透交换作用也可以让重金属进入鱼体。
不同的重金属在同种动物类群中的含量存在差异,同种重金属在不同动物类群体内的含量也存在差异。
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体内镉含量较高;以固着藻类和腐屑为食的鱼类铬、铜含量较高;以杂食为主的鱼类以铅含量较高[5]。
本课题采用的样品则分别取了以上鱼类的代表做研究载体来分析。
重金属在鱼体内的分布和不同的组织的生理功能密切联系[6]。
鱼体内的不同组织对某种重金属也有高度的选择性,其中肾脏、肝脏因为其快速大量的合成金属硫蛋白使重金属得以大量积累,所以成为重金属累积的靶器官[7]。
为此很多科研人员做出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大致是鱼鳞>内脏>肌肉。
所以我们一般所食的均为鱼肉,从理论上说是相对安全的。
① 收稿日期:2019-12-27;E-mail :*****************;责任编辑:杨静宜;排版:韩丽翠。
② 程 远(1978~),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③ 通讯作者:罗耀明(1982~),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E-mail :***************。
刺参养殖池塘水质周年变化规律①程 远1)② 罗耀明2)③ 李多慧2) 张瑜洋2) 蔡丽珊2) 吴江奕2)[1 近海(大连)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23; 2 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大连 116023]摘 要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水的温度、盐度、pH 值、溶解氧、亚硝酸盐与氨氮等6项理化指标,研究大连地区刺参养殖池塘水质的周年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6项理化指标的变化范围为水温6.38~27.27 ℃,盐度29.20‰~33.78‰,pH 7.86~8.38,溶解氧、亚硝酸盐和氨氮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19~13.36、0.003 7~0.009 0、0.017 1~0.090 8 mg/L ;分析表明,大连地区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的6项理化指标,水温与溶解氧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水温与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盐度与亚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p <0.05),溶解氧与亚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p <0.05),溶解氧与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
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可采取适时更换水体,促使水体循环,通过对流交换,增加水中溶氧,确保刺参健康生长。
关键词 刺参养殖池塘 ;水质 ;理化指标中图分类号 S967.4Law of the Annual Change of Water Quality in Culture Ponds forApostichopus JaponicasCHENG Yuan 1) LUO Yaoming 2) LI Duohui 2) ZHANG Yuyang 2)CAI Lishan 2) WU Jiangyi 2)(1 Offshore Dalia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Dalian ,Liaoning 116023;2 Dalian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Dalian ,Liaoning 116023)Abstract The annual change rule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ponds for sea cucumbers apostichopus japonicas was studied by testing temperature ,salinity ,pH value ,dissolved oxygen ,nitrite ,ammonia nitrogen in Dali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 range of six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es was as follows : temperature were 6.38~27.27 ℃,salinity were 29.20‰~33.78 ‰,pH were 7.86~8.38,mass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nitrite and ammonia nitrogen were 5.19~13.36 mg/L ,0.003 7~0.009 0 mg/L and 0.017 1~0.090 8 mg/L ,respectively. Analysis shows that among six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es in the culture water for sea cucumbers ,temperature and dissolved oxygen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p <0.01),temperatur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mmonia nitrogen (p <0.01),salinity w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nitrite (p <0.05),dissolved oxygen and nitrite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p <0.05),dissolved oxygen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negative对养殖水体理化指标的调控是水产养殖业中产量稳定与提升的基础,理化指标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产量与质量[1]。
刺参养殖过程中毒物的毒理及毒性研究概况刘铁钢赵文郭凯(大连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摘要:本文对刺参养殖过程中的常规药物、抗生素、除草剂和重金属等毒物的毒理作用及其毒性的研究概况做一总结论述,并对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以其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刺参;毒物;毒理The research survey on toxicity and toxicology of toxicant in Apostichopusjaponicus cultureLIU Tie-gang, ZHAO Wen,(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lian Ocean Univ, Dalian 116023 China)Abstract : The research survey on toxicities and toxicology of normal medication,antibiotics ,herbicides and heavy metals in Apostichopus japonicus culture were summarized.The problems of related research at present were expounded in order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culture.Key words: Apostichopus japonicus;toxicant;Toxicology刺参Apostiehopus japonicus,又名仿刺参,隶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仿刺参属(Apostichopus),因营养和经济价值高,已成为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
鱼体内重金属的富集规律研究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的进程,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鱼类作为水生生物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在水中自由游动,其体内积累了大量的重金属。
因此,研究鱼体内重金属的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鱼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鱼类在呼吸、排泄和食物摄取等生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吸收一定量的重金属。
鱼类对重金属的吸收主要通过体表和鳃来进行,同时也可通过食物链中食物与水介质相结合来积累重金属。
其中,鱼类鳃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强,可吸附水中以及鱼类鳃表面的重金属,导致鱼体内重金属的积累。
1.鱼类的生态习性:不同种类的鱼类栖息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态习性差异会导致重金属积累的差异。
如底栖鱼类常在底泥中寻找食物,因此其体内积累的重金属多来自底泥中的重金属。
2.鱼类的食性特点:不同鱼类的食性特点也会影响其体内重金属的富集程度。
食肉鱼类和食草鱼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可能存在差异,因为食肉鱼类通过摄食其他含有重金属的鱼类或者其他动物来摄入更多的重金属。
3.水体中重金属的浓度:水体中重金属的浓度是鱼体内重金属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水体中,鱼类更容易吸收重金属并富集在体内。
4.鱼类的生长周期和年龄:鱼类的生长周期和年龄也可能影响其体内重金属的富集程度。
通常,鱼类在生长期间较短的阶段更易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为鱼类生长迅速时体内各种代谢活动较为活跃,重金属的吸收和代谢速度也较快。
总结:鱼体内重金属的富集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鱼类的生态习性、食性特点、水体中重金属的浓度以及鱼类的生长周期和年龄等。
深入研究鱼体内重金属的富集规律对于指导水体污染治理和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