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检测车 概念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4.09 MB
- 文档页数:3
公路桥梁检测及评价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公路桥梁的检测与评价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对公路桥梁检测及评价技术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对公路桥梁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包括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和现代化的自动化检测技术。
通过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范围的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技术概览。
本文将重点介绍公路桥梁评价技术,包括结构性能评价、承载能力评价和耐久性评价等方面。
通过介绍各种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和评价标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公路桥梁评价技术的核心内容和应用方法。
本文将展望公路桥梁检测及评价技术的发展前景,探讨新技术、新方法在提升检测精度、降低检测成本和提高评价效率等方面的潜力和挑战。
也将对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展望,以期推动公路桥梁检测及评价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公路桥梁检测及评价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做出贡献。
二、公路桥梁检测技术公路桥梁检测技术是确保桥梁安全运营、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目视检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桥梁维护的需求,各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目视检测: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人工直接观察桥梁的外观和结构,寻找裂缝、锈蚀、破损等明显缺陷。
尽管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受限于人的视觉分辨率和疲劳程度,对于微小缺陷的识别能力有限。
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材料或结构的前提下,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获取材料或结构的内部信息。
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桥梁内部的裂缝、空洞、腐蚀等问题,为后续的维修和加固提供有力支持。
ICS91.08.040P 25备案号:***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3562—2019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Bridg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2019-04-08发布2019-04- 30实施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3 总体要求 (2)4 传感器子系统设计 (3)5 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设计 (5)6 数据存储与处理子系统设计 (8)7 数据预警与结构评估子系统设计 (9)条文说明 (11)1 范围 (11)2 术语和定义 (11)3 总体要求 (11)4 传感器子系统设计 (11)5. 数据通信与传输子系统设计 (12)6. 数据存储与处理子系统设计 (13)7. 数据预警与结构评估子系统 (13)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江苏省长大桥梁健康监测数据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智深、张宇峰、吴赞平、孙震、彭家意、杨超、王浩、假冬冬、张建、王友高、徐一超、赵亮、王路、欧阳歆泓、郭俊、徐嵩。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规范1 范围1.0.1本规范规定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要求,以提高设计质量,保障桥梁服役期的健康与安全,有效指导桥梁养护管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在役的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以及梁桥。
1.0.3 引用标准名录GB 50139-2014 《内河通航标准》GB/T 5083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17955 《桥梁球形支座》GB/T 21296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CJJ 11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JT/T 1037-2016 《公路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T/T 391 《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 4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G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01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5-01 《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EIA/TIA-568A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DB32/T 2880-2016《基于分布式长标距光纤传感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施工规范》T/CECS 505-2018 《光纤光栅结构振动检测与监测标准》2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7动力荷载实验7.1一般规定7.1.1动力荷载实验项目重要涉及脉动实验、跑车实验、跳车实验及其他特殊形式旳激振实验,都市桥梁应根据需要选用合适旳项目进行动力荷载实验。
7.1.2动力荷载实验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旳测试系统,在选择测试系统时,测试系统旳敏捷度、动态范畴、频响特性和幅值范畴等技术指标应满足被测构造动力特性范畴旳规定。
测试仪表旳精度应不不小于估计最大测量值旳5%。
7.2实验内容与实验荷载7.2.1桥梁构造旳自振特性测试宜涉及构造旳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等参数。
实验荷载可为环境风或地脉动激振。
7.2.2桥梁构造旳受迫振动特性测试宜涉及构造受迫振动频率、加速度、振幅和冲击系数等参数。
实验荷载宜采用接近运营条件旳汽车以不同旳车速通过桥梁,实验时车辆在桥上旳行驶速度应保持不变,或在桥梁动力响应最大旳检测部位进行跳车实验。
7.3实验准备工作7.3.1实验准备工作除应按照本原则第6.2.1条和第6.2.2条旳规定执行外,尚应涉及下列内容:1现场调查桥梁及桥梁连接道路旳线路状况、容许车速、车辆实际过桥速度;2拟定测试项目、加荷或激振方式,拟定测点、仪器安放和导线布设位置。
7.3.2跑车、跳车实验时,动力荷载实验效率旳计算和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动力荷载实验效率表达为:“如二s式中:dyn——动力荷载实验效率;S°dyn动力实验荷载(按静力重量考虑)作用下检测部位旳变形或内力旳计算值;2跑车、跳车实验旳实验荷载宜采用接近于原则荷载或运营条件旳单辆载重车来充当。
7.4实验实行7.4.1脉动实验应测试记录脉动位移或加速度,并根据现场状况, 在构造旳敏感点布置拾振器。
脉动实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针对不同旳实验目旳和桥型,测定固有频率旳阶数可以不同,一般悬索桥、斜拉桥不适宜少10阶,持续梁桥、刚构桥、拱桥和简支梁桥不适宜少于阶;2脉动实验记录时间不适宜少于30min当大跨径桥梁测试断面较多时,可分批次记录,但应保证有一种参照点不动。
****桥承载能力静动载试验方案编制:校审:批准:****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6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任务来源及具体任务为了加强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职能和作好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受桂阳县农村公路管理站的委托,///检测有限公司对****桥进行承载能力试验检测工作。
本次试验检测工作主要是桥梁的静、动荷载试验。
项目概述**桥位于**县X078线,中心桩号K18+783,交叉角度60度。
桥梁采用1×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梁全长,全宽7m。
桥梁的整体布置图与横截面图分别见图1-1、图1-2、图1-3、图1-4。
图1-1 桥梁整体布置图(单位:cm)图1-2 桥梁横断面图(单位:cm)图1-3 空心板端部横截面布置图(单位:mm)图1-4 空心板跨中横截面布置图(单位:mm)主要技术指标(1)桥梁全长米,即1×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2)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3)桥梁宽度布置为:=净(行车道)+2×(防撞栏)(4)桥梁纵、横坡:纵坡0%、横坡%。
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依据本次检测主要依据现行国家技术标准、部颁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规程进行,具体包括:(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6)施工设计图和其它有关技术文件。
第二章桥梁试验目的、内容及仪器本次检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静载试验检测和动载试验检测。
荷载试验的目的通常,对建成竣工后的桥梁均宜进行荷载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作为对桥梁承载能力、技术状况与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包括:(1)检验该桥整体结构的质量和结构的可靠性;(2)判断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态和工作状态,评价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工作性能,检验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设计标准;(3)通过动荷载试验以及结构固有模态参数的实桥测试,了解桥跨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各控制部位在使用荷载下的动力性能,为该桥进一步运营的养护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中小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研究景亚彪(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7)摘要:中小跨径桥梁在交通网络中发挥着重要角色。
由于中小跨径桥梁的数量大,工作效率低的人工检测方法不能满足这类桥梁健康监测的需要。
目前,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主要应用在重要的大型桥梁上。
在外界自然环境和车辆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中小跨径桥梁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针对这类桥梁进行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满足国家战略部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小跨径桥梁健康监测桥梁管养设计与研究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9(a)-0106-03桥梁结构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战略方针、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以及各地区文化交流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桥梁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受到交通负荷、环境侵蚀、材料老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桥梁结构损伤,由于桥梁结构损伤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这不仅使人们的生命财产无法得到保障,还衍生出恶劣的社会影响。
人工检测是检测桥梁安全性的传统手段,具有主观性强、工作效率低、成本费高等众多缺点,不能满足数量巨大的桥梁结构安全检测的发展需要。
我国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方面的研究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晚、发展难度大的劣势。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满足了国内大部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需求[1]。
中小跨径桥梁虽然在桥梁中占据着最大比例,但是其建造费和养护费低,中小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
陈宇哲[2]将应力(应变)作为基本的检测指标,实现了对空心板梁桥和T 梁桥的安全预警目标。
毛琳等研究者[3]设置应变和倾角的安全阈值,实现了对小箱梁和空心板梁桥安全状态的评估目标。
程勋煜等研究者[4]开发了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提高了中小跨径桥梁监测数据的管理水平。
公路桥梁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案安徽省徽通路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七月目录一、检测目的 (1)二、检测依据 (1)三、桥涵工程试验检测内容、方法、频率 (2)四、桥梁工程技术状况评定 (5)五、养护、维修建议 (12)六、工作安排 (12)七、安全保证措施 (15)八、其他建议 (16)九、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 (16)公路桥梁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案一、检测目的为保证桥梁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提高其服务水平,延长其使用年限,对桥梁需进行检测和评定,即通过对桥梁结构及部件的材料质量和工作性质方面所存在的缺损状况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现场检查,查明缺陷或潜在病害的性质、所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弄清缺损产生的原因,尤其对病害较严重的部件的技术状态和安全状态作出特别说明。
对桥梁技术状况和承载能力作出一般评定和适应性评定,为下一步桥梁的维修加固设计提供具体技术资料。
二、检测依据1、《公路桥梁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2004);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3、《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8、《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9、《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10、《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11、《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2、《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4、《砼中未涂覆的预应力钢筋的半电池电势的试验方法》;15、公路桥涵试验检测技术;16、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变更设计文件及监理签认的有关文件、施工资料等;17、其它现行的相关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及其它有关试验检测规程;18、委托检测合同。
桥梁支座检测实验报告引言桥梁是现代道路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重量。
而桥梁支座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和传递荷载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支座的性能与稳定性必须得到合理的设计和定期的检测。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通过对桥梁支座的振动测试、位移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为桥梁支座的设计、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目的1. 了解桥梁支座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学习使用振动测试仪器和位移测量仪器;3. 分析不同类型桥梁支座的力学性能特点;4. 初步评估桥梁支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器材与方法器材1. 振动测试仪2. 位移测量仪3. 力学性能测试仪4. 桥梁支座样本实验方法1. 振动测试:将振动测试仪固定在桥梁支座上,记录不同频率的振动数据,并进行分析。
2. 位移测量:使用位移测量仪测量桥梁支座的位移情况,并绘制位移-时间曲线。
3. 力学性能测试:使用力学性能测试仪对桥梁支座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承载力、刚度等指标。
实验结果与分析振动测试结果通过振动测试仪器,我们记录了不同频率的振动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桥梁支座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特性存在差异。
一些支座在低频率下表现出较大位移,而在高频率下性能更稳定。
这是由于不同类型支座的结构和材料特性不同所导致的。
通过振动测试可以初步评估桥梁支座的自振频率和频率响应特性。
位移测量分析通过位移测量仪,我们测量了桥梁支座在不同荷载下的位移情况,并绘制了位移-时间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荷载的增加,桥梁支座的位移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是因为荷载的增加导致支座产生更大的形变,从而引起位移增加。
通过位移测量可以初步评估桥梁支座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力学性能测试分析通过力学性能测试仪,我们对桥梁支座进行了承载力、刚度等指标的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桥梁支座在承载力和刚度上存在差异。
一些支座在荷载下的承载能力较高,而刚度较大;而另一些支座则恰恰相反。
瑟;塑.璺且浅析桥梁检测工作夏正爱(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300)嘴要】本文以我公司桥梁检测的工作情况,刍议桥梁检测工作应具备的一些软硬件设施以殛在桥梁检测工作中应该注意到的一些事项,供大家学习变演之用。
瞎搠】桥篝检测;工作流程;软硬件设施我省各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为了各条高速的安全运营,养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养护工作中的重头戏便是桥梁检测工作了。
桥梁作为公路连接的枢纽,在整个路线中处于重要地位,如果高速公路桥梁有一座桥梁出现了问题,必将影响到整条高速公路的通行,甚至会因为桥梁的坍塌造成不可预料的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桥梁的检测工作,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以便更好的为我省交通事业保驾护航。
桥梁不像公路那样能够从路表面就能够很容易观察各种缺陷,桥梁必须深入至f J桥梁的各-t ag节,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检测队伍作为保障,另外,从长远来看,江苏省内的检测市场必然会日趋走向市场化,同样需要高技术水平的检测队伍,因此,桥梁检测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人才培养问题上。
或许有人认为桥梁睑测工作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其实不然,—个真正的检测人员必须熟悉桥梁的基本特征、部件组成、结构形式、设计、施工、检测方法、养护措施以及病害特征及原因分析等,其中以病害特征及原因分析是重中之重,很多病害不能仅靠观察其表面现象,而应从结构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所以说,一名合格的检测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设计、施工、检测经验,既要懂设计又要懂施工,更要会检测。
当然,软件设施过硬还不行,硬件设施还应跟得上,因为很多特大桥的净高都很高,如果仅用人工进行观察的话,肯定达不到理想的检测效果,必须拥有安全可靠的检测设备来近距离进行桥梁病害观察。
从而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以我单位桥检工作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桥梁捡测工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交流学习之用:一、软硬件设施我单位桥检组现有工作人员12名,其中部门主管1名,现场负责人1名、检测及资料整理人员5名、驾驶及操作手5名。
无损检测概念详解1. 概念定义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是一种通过对材料、构件或系统进行检测,而不会破坏其完整性的技术。
它通过分析目标物体的内部或外部特征来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
无损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用于发现隐藏的缺陷、评估材料性能和确保产品质量。
2. 关键概念2.1 缺陷缺陷是指材料或构件中的任何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能包括裂纹、孔洞、夹杂物等。
缺陷会导致材料弱化、功能失效或安全隐患。
2.2 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涵盖了多种方法,常见的包括:•超声波检测(Ultrasonic Testing,UT):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并反射来检测缺陷。
•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MT):通过在磁场中施加磁粉来检测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纹。
•渗透检测(Liquid Penetrant Testing,PT):利用液体渗透性来检测材料表面的裂纹或孔洞。
•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RT):利用X射线或伽马射线穿透材料,通过接收到的辐射图像来检测缺陷。
•热红外检测(Thermographic Testing,TT):通过记录材料表面的热量分布来检测隐藏的缺陷。
2.3 评估方法无损检测不仅可以发现缺陷,还可以评估材料或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评估方法包括:•强度评估:通过对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试验来评估其强度和刚度。
•腐蚀评估:通过对材料进行腐蚀程度的定量分析来评估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材料分析:通过对材料成分、晶体结构等进行分析,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
2.4 重要性无损检测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及时发现和修复缺陷,确保产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提高产品质量。
•减少生产成本:无损检测可以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实施,避免不合格品的生产,减少废品率和重工率。
•增加安全性:无损检测可以发现结构中的隐患,避免由于缺陷引起的事故和安全隐患。
公路检测的概念及内容
公路检测是指对公路及其相关设施进行定期、有序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安全性、完整性和功能性。
其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道路状况检测:包括对公路路面平整度、坑洼、裂缝、沉陷等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定道路的可通行性和车辆操控的安全性。
2. 设施检测:包括对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路灯、护栏、桥梁、涵洞、排水设施等公路设施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完好、有效地为交通提供支持和保障。
3. 地质环境检测:包括对公路路线及周围地质环境进行勘察和评估,了解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以采取相应的防护和修复措施。
4. 水质检测:对公路沿线的水域进行采样和分析,检测水质是否受到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活动的污染,确保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5. 环境影响评估:对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噪音、颗粒物排放等,以采取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
6. 安全评估:对公路行车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视线距离、交通流量、交叉口设计等,以制定相应的交通安全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公路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早发现公路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确保公路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
随车桥梁检测车
1、360度全景驾驶舱
驾驶舱位于底盘转台之上,可以围绕转台做360度旋转,因此可以对桥面某部分区域做圆形3D断层扫描,以方便获得详细的某受损严重区域及周边区域的物理状况三维图像。
行驶过程中驾驶舱旋转方便检测车在路况较差、环境恶劣的环境中保持正确的行驶姿态,能够及时通过路况恶劣地区到达目的地。
2、滑移式检测作业臂
滑移式检测作业臂,能够通过检测臂的横向大范围滑移,对桥面进行横向扫描,获得横向方向上桥体的所有物理信息。
3、多向独立驱动支腿
每一个驱动支腿的驱动轮都可以实现独立主动转向,每一个驱动支腿可以进行独立伸缩、抬举与下降,因此极大的保证了整机的越障能力、对恶劣路况的适应能力,不但可以对普通路桥进行检测,还可以对山区、高寒地区、灾区等特殊情况地区桥梁进行检测作业。
4、集成智能显示与控制终端
驾驶员面前配置四块液晶显示器,分别对整车的高度、行驶速度、液压电控系统运行状况等参数进行实时数字化显示;副驾驶席(工程师席)具有三块大型触摸屏显示器,用来方便随车工程师对扫描获得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合成、修复等操作,并且将数据储存、发送至卫星,通过卫星将数据发送至地面接收站,转发至工程中心,方便专业桥梁设计师团队对桥梁状况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