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虫的梦故事
- 格式:ppt
- 大小:7.02 MB
- 文档页数:12
活动名称:《小青虫的梦》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并引导幼儿知道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2、知道青虫能演变成为蝴蝶。
活动准备:1、《小青虫的梦》挂图2、蝴蝶的成长过程图活动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小青虫挂图)2、那你们猜猜小青虫在干什么?(下面请你们来听一听故事里的小青虫在干什么?)二、分段讲述(出示挂图)1、第一段提问:蟋蟀在哪里开音乐会?(草丛里)小青虫躲在哪里?(草叶底下)躲在草叶底下怎么样?(动也不动)他是怎么听的?(偷偷地听着蟋蟀的演奏)那小朋友们想一想,那么好听的音乐,它为什么要躲起来偷偷地听着?(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第二段提问:蟋蟀为什么不喜欢小青虫?(因为它很丑)蟋蟀是怎么把小青虫赶走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3、第三段提问:小青虫又爬到了哪里?(小树上)它为什么要爬到小树上?它又躲在树叶下,悄悄地做了一个什么?(茧)那它为什么要藏在茧里面?4、第四段提问:小青虫听着音乐,慢慢地睡着了,当它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什么?(蝴蝶)蟋蟀看见它是怎么说的?(啊,一个仙女,仙女)你们觉得神奇不神奇啊?那现在璐璐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一问小朋友啦,你们知道小青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吗?(幼儿反馈)5、小结:它一开始呀是由一个卵,然后慢慢的变成一只小青虫,小青虫慢慢的又给自己盖了一座小房子,它的名字叫蛹(茧),最后它从蛹(茧)里面出来就变成了蝴蝶。
(边讲边出示图片)6、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虫是怎么演变成蝴蝶的?卵——小青虫——蛹(茧)——蝴蝶三、完整讲述1、欣赏课件《小青虫的梦》2、提问:蝴蝶美不美?那它原来是小青虫的时候有没有这么美?3、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什么不能光看表面,外表美不是真的美,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比如:帮助别人、尊敬老人、爱护小朋友等等。
四、延伸活动1、你们觉得你们身边的小朋友美不美啊?他做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他很美呢?为什么?(幼儿反馈)2、小结:小朋友们以后要多帮助有困难的人,因为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小青虫的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作文今天,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叫《小青虫的梦》。
故事里的青虫,它呀,天天就想都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它总是在幻想自己翻飞在花丛中,被阳光照耀,实在是太开心不。
故事里,小青虫要情况很多耗神,要很努力地吃叶子,很努力地吐丝,努力再努力地转成蛹。
最后它才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它是真的很勇敢,也很很努力。
我想,小青虫的梦告诉我们,要想实现梦想,也要付出过努力,又不能只盘算疯玩。
我想到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去探索它宇宙的奥秘。
我得好好学习,肯定不能自顾着玩游戏,要像小青虫一样努力学习,才能实现方法我的梦想。
还有,我想到我的爸爸妈妈,他们目的是我的梦想,付出不容易,我要极其很努力,不辜负师傅他们的期望。
我一定要像小青虫一样,你勇敢地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毕竟我的梦想,值得我去努力!。
中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含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青虫梦想的美丽和实现的喜悦。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创造力。
3. 学会生词:小青虫、梦想、花园、彩虹、翅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青虫的梦想与实现。
难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想象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小青虫的梦》2. 故事书《小青虫的梦》3. 画纸、彩笔、贴纸等手工材料4. 音乐CD《美丽的翅膀》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课件展示小青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青虫的特点。
如:小青虫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次蜕变?2. 故事讲解: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小青虫的梦》,幼儿认真倾听。
讲解故事中小青虫的梦想是什么,它是如何努力实现梦想的。
如:小青虫梦想是什么?它为什么梦想拥有美丽的翅膀?小青虫是如何努力实现梦想的?3. 故事讨论: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造力。
如:小青虫在梦想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4. 生词学习:教幼儿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引导他们正确发音。
如:小青虫、梦想、花园、彩虹、翅膀5. 手工制作:发放手工材料,引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小青虫梦想的花园。
如:画出小青虫的身体,剪出翅膀和花朵,粘贴在画纸上。
6. 音乐欣赏:播放音乐CD《美丽的翅膀》,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舞蹈。
如:幼儿可以自由地跳舞,想象自己是小青虫在翅膀的帮助下飞翔。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小青虫的梦》的主要情节。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手工制作,将作品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
3.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讲述故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于故事情节的掌握和想象创造力的发挥。
2. 检查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表现。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故事和完成作业的情况。
《小青虫的梦》反思
研修学员: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朱家川村幼儿园杜卫东《小青虫的梦》是来自冰波笔下的一个抒情类童话,故事中流动着一种清丽、优美的意境。
故事讲述的是一条丑小青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从当初偷偷躲在树上听歌到如今在音乐会中翩翩起舞。
它告诉我们不应该用相貌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都能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于是,我开始琢磨着怎样使幼儿体会、感受这个故事中的意境和道理。
成功之处:
我认为整个活动,环节较为清晰,思路明确。
在活动中,孩子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地举手发言,师幼互动较好,氛围融洽。
不足之处:
教师在活动第二环节的集体阅读中,让幼儿观察蟋蟀的表情和动作,在设计修改教案的时候我考虑到蟋蟀是一个反面角色,因此并没有让幼儿进行模仿,但是如果只是让幼儿模仿角色的心理、情感以及语态动作等,并不是去强化幼儿的反面情感。
我觉得这里的角色对比很明显,让幼儿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同样可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故事中角色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因此有必要在这个环节让幼儿起来模仿,动一动。
当然,不足的地方还有,如怎样使教师给幼儿的反馈更有效等,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去实践、去琢磨、去积累。
一个活动的结束
不等于真正的结束,我要把每次活动结束作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
小青虫的梦读后感《小青虫的梦》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小青虫的一场梦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受感动,思考良久,有了许多感悟和体会。
故事以小青虫为主角,他一直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渴望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他在梦中遇到了一只智慧的老蝴蝶,老蝴蝶告诉他,只有经历了痛苦和挣扎,才能真正成长,才能拥有真正的美丽。
小青虫在梦中经历了一番痛苦的蜕变,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还是一只小青虫,但他已经不再渴望变成蝴蝶,因为他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成长的道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渴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轻易实现。
有时候,我们需要经历痛苦和挣扎,才能真正成长,才能拥有真正的美丽。
就像小青虫一样,他经历了痛苦的蜕变,最终才成为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这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需要经历挫折和磨难,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才能变得更加坚强和美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是《小青虫的梦》告诉我们,这些困难和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只有经历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成长,才能拥有真正的美丽。
因此,我们不应该害怕困难和挑战,而是要勇敢地面对,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除此之外,《小青虫的梦》还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小青虫在梦中经历了一番痛苦的蜕变,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但是当他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是一只小青虫。
这告诉我们,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
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因为生命太短暂,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通过《小青虫的梦》,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改变。
在生活中,我也曾经历过许多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是通过这些经历,我也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明白了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性。
我也愈发珍惜眼前的一切,不再轻易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青虫成长的过程。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青虫的成长过程。
难点:学会欣赏大自然,勇敢面对困难。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青虫的梦》。
2. 小青虫、蝴蝶的手偶。
3. 相关图片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小青虫,引导幼儿说出小青虫的外形特点。
2. 讲述故事:结合课件,分段讲述小青虫的成长过程,引导幼儿关注小青虫经历的困难及其克服过程。
3. 讨论: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小青虫成长过程中的感受,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悟。
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幼儿扮演小青虫、蝴蝶等角色,感受故事情节。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成长的过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 鼓励幼儿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学会坚持和努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讲述、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利用手偶表演,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 创设情景,引导幼儿主动表达、积极参与。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青虫或蝴蝶。
2.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小青虫、蝴蝶等昆虫。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讲述关于小青虫成长的故事。
九、教学反思:2. 分析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和表达。
3. 考虑家庭教育的融入,探讨如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十、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小青虫的梦》。
2. 小青虫、蝴蝶的手偶。
3. 相关图片素材。
大班语言小青虫的梦教案反思1、大班语言小青虫的梦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孩子认真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要知道青虫长大后可以进化成蝴蝶。
4.引导孩子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受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重点:要知道绿色的虫子可以长成蝴蝶。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活动准备录音磁带、教学挂图、手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展示小绿虫哭的图片,引导幼儿猜测小绿虫为什么哭,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理解。
(解析:教师展示绿虫子的图片,引入活动中猜测绿虫子为什么会哭,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二、在音乐的背景下,让孩子完整地欣赏故事,初步感受故事的意境。
三、观察故事图片,复述故事(一)幼儿欣赏挂图一,讨论1.观察小绿虫是如何偷偷欣赏音乐的,说说小绿虫为什么躲在草丛下。
2.播放音乐,孩子们模仿小绿虫陶醉在音乐中的样子。
3、引导幼儿猜想蟋蟀会对小青虫说什么,小青虫又会怎么说?表演蟋蟀赶走小青虫的情节4、这时小青虫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小青虫这么伤心,我们来安慰安慰它吧。
你会对小青虫说什么?)(二)幼儿欣赏挂图二,重点提问:1、蟋蟀赶走小青虫后,小青虫躲到那里听音乐会?它是怎么听的?2、后来,小青虫又躲到哪里?(三)幼儿欣赏挂图三,重点提问:1、为了不让蟋蟀发现,小青虫悄悄地做了什么?(茧)它把自己藏在茧里面静静的听着音乐,慢慢地睡着了,它还做了一个梦。
它会梦到什么呢?(梦到它长出了一双美丽的翅膀。
播放音乐,让幼儿体验小青虫挥着翅膀跳舞的感觉)(四)幼儿欣赏挂图四,讨论故事的结局1、小青虫睡醒了以后,发现了什么?它后来有没有参加蟋蟀的音乐会呢?2、这下,蟋蟀又是怎么说的?四、从故事中理解的道理。
1、说说小青虫是如何把自己变成漂亮的蝴蝶的?2.丑陋的绿色小虫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原来美是可以创造的。
所以孩子,我们都应该尊重别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漂亮。
中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含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青虫在梦中的奇遇。
2. 能够简单描述小青虫的梦境,发挥想象力。
3. 学会用适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4.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学会用适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PPT。
2. 小青虫手偶道具。
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青虫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小青虫是什么样的吗?它有什么特点?”2. 讲述故事:教师使用PPT播放故事课件,一边播放一边讲述故事《小青虫的梦》。
3. 讨论故事内容: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对故事的感受,并讨论小青虫在梦中的奇遇。
4. 想象与创造:教师邀请幼儿想象自己变成小青虫,在梦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
5.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小青虫的梦境。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小青虫的梦》,并讨论自己在梦中的奇遇。
2.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小青虫在梦中的样子,进行表演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讨论环节中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想象力。
3.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意和绘画技巧。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故事选择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层次和兴趣。
2. 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绘画兴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类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训练活动,如故事接龙、角色扮演等。
2. 推荐相关的儿童文学作品,鼓励家长在家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3. 结合美术课程,教授幼儿更多关于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的知识。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通过故事理解小青虫的梦想和努力过程。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梦想。
3.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理解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围绕《小青虫的梦》这个故事进行,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青虫梦想变成美丽的蝴蝶,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教学准备:1. 故事绘本《小青虫的梦》。
2. 小青虫和蝴蝶的图片或模型。
3. 彩色画笔和纸张,用于幼儿创作自己的梦想画作。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你有什么梦想?”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小青虫的梦》的故事,同时展示小青虫和蝴蝶的图片或模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小青虫是如何实现梦想的,以及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4. 创作:让幼儿用彩色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梦想,并分享给大家。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强调每个人都有梦想,并且只要我们努力,就有可能实现。
教学延伸:在课后,可以让幼儿回家与父母分享《小青虫的梦》的故事,并一起讨论他们的梦想。
或者在班级中设置一个“梦想墙”,让幼儿将他们的梦想画作贴在墙上,鼓励他们持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教学总结: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小青虫的梦》的故事,成功激发了幼儿对梦想的思考和表达,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听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梦想的热情和对努力的理解。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梦想创作和分享等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收集幼儿的画作和家长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观看绘本剧小青虫的梦作文今天我跟小伙伴们一起看了一个好好玩的绘本剧,名字叫《小青虫的梦》。
那个小青虫真是太有趣了!故事是这样的:小青虫叫小虫虫,它住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
小虫虫每天都在草地上爬来爬去,它非常喜欢吃叶子,尤其是嫩嫩的叶子。
可是,小虫虫总是有一个特别特别大的梦想,那就是,它想飞呀飞呀,飞到天空中去看美丽的云朵和星星。
有一天,小虫虫在草地上吃叶子的时候,它抬起头,看着湛蓝的天空,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大大的念头:“我要飞上去!我要去看星星!”于是它就开始不停地练习,想要找到一种能让自己飞起来的方法。
小虫虫找到了小蜜蜂,小蜜蜂飞得特别快,就像是飞在空中打滚一样。
小虫虫跟小蜜蜂说:“小蜜蜂,小蜜蜂,你能教我怎么飞吗?”小蜜蜂笑嘻嘻地说:“哈哈,小虫虫,你现在还是没有翅膀啊!不过我可以教你一些飞行的技巧,比如拍打翅膀的节奏。
”于是小蜜蜂开始教小虫虫拍打翅膀的节奏。
小虫虫跟着学,但它的翅膀还是没有长出来,它只能在地上笨拙地扇着手,觉得自己像个小小的风筝。
不过,小虫虫一点儿也没有灰心,它坚信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
接着,小虫虫找到了小鸟。
小鸟飞得高高的,真的很像在空中飞舞的小精灵。
小虫虫问小鸟:“小鸟,小鸟,你能带我飞上去吗?”小鸟笑了笑说:“我可以带你飞上天空,但你还是要先学会一些飞行的小技巧,比如保持平衡和调整方向。
”于是,小鸟教小虫虫怎样调整方向。
小虫虫站在一棵大树上,努力学着小鸟的动作。
虽然小虫虫很努力地扇动着它的小手,但它依然没有变成真正的飞虫。
后来,小虫虫见到了小蝴蝶。
小蝴蝶翅膀五彩斑斓,飞得又轻又美。
小虫虫对小蝴蝶说:“小蝴蝶,小蝴蝶,你一定会飞得特别漂亮吧?我也想像你一样飞起来!”小蝴蝶笑着说:“当然啦,我现在已经会飞了。
不过,小虫虫,你现在还是一个小虫子,想飞起来要等到你变成蝴蝶的那一天。
”小虫虫听了,虽然有点失望,但它还是决定继续等下去。
于是它开始认真吃叶子,安心地做一个快乐的小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