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三氧化钼在氨水中溶解现象的分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98.12 KB
- 文档页数:3
钼酸铵净化研究现状刘燕;李来平;蒋丽娟;杨健;李延超【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钼酸铵的净化方法,如制备原料的净化处理,钼酸铵生产过程中除杂,还介绍了高纯钼酸铵的制备技术,最后探讨了钼酸铵溶液净化的研究发展方向.%The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ammonium molybdate were briefly described , such as the purifying method of crude material , removing impurities from ammonium molybdate during production process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 of high-purity ammonium molybdate was also reviewed .Finally, the prospective research direction of ammo-nium molybdate solution purification was forecasted .【期刊名称】《中国钼业》【年(卷),期】2017(042)004【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钼酸铵;高纯;净化【作者】刘燕;李来平;蒋丽娟;杨健;李延超【作者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16;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16;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16;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6;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125.2+41钼酸铵是重要的钼酸盐之一[1],它是生产金属钼的原料,用作生产石油加氢脱硫,丙烷氧化生产丙烯腈和褐煤液化的催化剂,还用作生产硫代钼酸铵,硫代钼酸铵是生产三核钼和纳米级二硫化钼的原料。
在现代工业领域钼酸铵的应用日趋重要,我国是世界上生产钼酸铵的主要国家之一,其产能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不过由于多种原因,生产钼酸铵的原料——工业三氧化钼含杂质较高,特别是含Cu、Fe、Ca、Pb、P、W和K等较高,如我国最大钼酸铵生产厂生产的工业氧化钼含有云母、钾长石,从而导致工业氧化钼中含K较高,另一大型钼矿床生产的钼精矿含白钨矿较高,工业氧化钼中含W量为0.5%~1.0%,还有两家钼酸铵厂生产的产品中含K和W均高,K的含量在0.02%,后者W的含量有时高达0.1%~0.2%。
三氧化钼参比电极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引言是一篇文章的开端,它要简要介绍和概括整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本文将重点讨论三氧化钼参比电极的相关内容。
参比电极是在电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电极,它用于与工作电极形成电势差,以便准确测量被分析物的电势。
在现代分析化学领域,人们一直在不断寻找新的参比电极材料,以满足对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长寿命的需求。
三氧化钼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参比电极中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稳定性和电化学响应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分析和其他领域。
三氧化钼参比电极的主要优点包括高稳定性、可逆性和易制备性。
它不仅可以在酸性、中性和碱性介质中工作,还可以适应各种温度条件。
本文将首先介绍三氧化钼的性质,包括其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电导率等方面。
然后,将详细介绍三氧化钼参比电极的原理和工作机制,包括其与工作电极之间的电势差的建立和稳定性的维持。
此外,还将讨论三氧化钼参比电极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
最后,将探讨三氧化钼参比电极在电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包括其在生物传感器、环境监测和电化学能源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三氧化钼参比电极发展的前景和挑战。
通过对三氧化钼参比电极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材料的特性,提高电化学分析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介绍和概括。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氧化钼参比电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了三氧化钼作为参比电极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随后,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讲解。
首先,对三氧化钼的性质进行介绍,包括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等方面。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三氧化钼参比电极的原理,包括其工作机制以及在电化学分析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钼钨合金_铬、钼、钨在釉料及微晶玻璃中的作用与影响1 基本物理、化学性质铬(Cr)、钼(Mo)、钨(W)属于同一副族元素。
铬和钼的核最外电子构型分别为3d54s1和4d55s1,而钨的核最外电子构型为5d46s2。
由于最外层均只有一个或二个电子,故铬、钼、钨均具有金属性质,且是难熔金属,其熔点分别为1830℃、2620℃、3410℃。
它们也是具有较高硬度的金属,铬的莫氏硬度高达9,钼、钨的莫氏硬度分别为6、7。
高纯度的铬、钼、钨具有延展性,但含杂质即变脆。
钼和钨的导电性也较好,可以作为发热元件。
铬、钼、钨还是重要的高温、高硬、高耐磨的硬质合金成分。
铬、钼、钨具有相近的化学性质,可以显+2价、+3价、+4价、+5价、+6价。
但铬的主要价态为+3价和+6价,而钼、钨的主要价态为+6价。
铬、钼、钨的金属性质实际上并不十分活泼,这是由于在它们的表面上常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使之钝化。
在常温条件下,无论在空气中,还是在水中,均会稳定存在,但在加热的情况下都会与氧、水蒸气反应,铬生成Cr2O3,钼生成MoO3,钨生产WO3。
铬可以慢慢溶解于稀盐酸与稀硫酸中,生成二价铬盐溶液,与空气接触,氧化为三价铬盐。
浓硫酸与铬可生成Cr2(SO4)3和SO2,但铬不溶于硝酸,因为表面生成Cr2O3薄膜,阻止了与硝酸继续作用。
钼与浓盐酸无作用,可与浓硝酸、王水反应。
钨与任何酸无作用,只与王水、硝酸与HF混合物作用。
铬、钼、钨与熔融碱作用可生成铬酸盐、钼酸盐、钨酸盐。
Cr2O3与Al2O3类似,不溶于水,但呈两性,既能溶于酸,也能溶于碱,并且都生成三价的铬盐。
MoO3和WO3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除氢氟酸(HF)以外的酸,只溶于碱,而且只生成显示+6价的钼酸盐与钨酸盐。
CrO3不稳定,而MoO3和WO3则较稳定。
在400~500℃温度下,CrO3即分解为Cr2O3。
CrO3易潮解,它溶于碱得铬酸盐。
铬酸盐呈黄色,再加入酸即可生成重铬酸盐(它显橙色):重铬酸盐以重铬酸钾最为常见,并且常用作氧化剂。
高纯氧化钼粒度控制的试验研究曹正富【摘要】本文介绍了高纯三氧化钼的费氏粒度主要取决于其母体晶形、焙烧时间及温区的温度控制;焙烧设备必须选择多温区.【期刊名称】《铜业工程》【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3页(P75-77)【关键词】七钼酸铵;高纯氧化钼;粒度;温区;费氏粒度【作者】曹正富【作者单位】铜冠有色池州公司,安徽,池州,24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41.2高纯三氧化钼外观:呈淡黄色或浅绿色粉末,一级品含MoO3不小于99.95%;二级品含MoO3不小于99%。
主要用途为制取金属钼粉,石油催化剂、颜料、合金原料等方面。
根据本公司多年来承接订单情况,主要客户是粉末冶金深加企业。
因客户反映本公司焙解的高纯氧化钼的费氏粒度波动较大(要求FSSS>10),且粒度相对不均匀,为了满足客户要求,开展了高纯氧化钼粒度控制的试验研究工作。
2.1 试验原理七钼酸铵在空气中加热溶解,使七钼酸铵失去结晶水和氨转变为三氧化钼。
由于钼酸转变为三氧化钼是热解过程,在不同的温度段存在着不同的相变过程,其物相变化过程为:2.2 试验现象在试验室用马弗炉观察焙烧过程:焙解温度低于300℃,物相仍为七钼原料物质,其颜色没有变化。
当温度达到300℃时,其物料颜色由白色渐变深绿色;当温度达到350℃时,其物料颜色由深绿色变为黑色,手感坚实,流动性好;当温度达到400℃,其物料由黑色转为浅灰色,其形貌基本上呈现棱角分明的四方体,流动性好;当温度达500℃,由浅灰色转变为淡黄色,其形态为四方体为主的高纯三氧化钼。
通过试验,高纯三氧化钼的费氏粒度及粒度均匀性主要取决于七钼酸铵的焙烧时间、温区温度及原料七钼酸铵的晶形结构。
2.3 试验过程2.3.1 焙烧温度对高纯三氧化钼粒度的影响根据钼酸铵焙解原理:在相同的焙解时间内,分3个温区,即220℃、360℃、480℃条件下焙烧七钼酸铵,目的是验证不同温区的温度对高纯氧化钼主品位,费氏粒度、流动性、产品的颜色是否存在直接影响。
三氧化硫溶解性三氧化硫是指一种无机化合物、表示为SO3的化学物质,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如果溶解在水中会形成有机亚硫酸盐。
三氧化硫溶解性是指三氧化硫溶解在水中的程度,即三氧化硫在水中能够充分溶解的能力。
三氧化硫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气态分子,广泛存在于空气中,它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的危险,因此考虑到人类的健康,三氧化硫的排放被严格控制,尽量将其排放量降低。
气态三氧化硫在某些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被大量溶解于水中,形成的水溶液叫做强硫酸水,也称为沸硫酸水,它的酸度超过纯晶体硫酸的酸度,其温度调节可以增加水液中三氧化硫的溶解量。
强硫酸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人体有害,因此经常要求将其进行控制和处理。
三氧化硫的溶解性受溶液温度、溶解因子、缓冲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溶液温度是指溶液中三氧化硫溶解的温度,它可以控制溶液中三氧化硫的溶解量,温度越高,溶解量越大,反之温度越低,溶解量越小。
此外,溶解因子也是影响三氧化硫溶解性的重要因素,包括溶液中的溶质、pH值、挥发性因子等都会影响三氧化硫的溶解性。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三氧化硫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为了有效控制三氧化硫的排放量,首先要认识到三氧化硫溶解性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控制技术,针对性地增加周边污染物的移除效率,从而减少空气污染。
此外,为了降低三氧化硫的污染,可以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使其在空气中的活性能被抑制,以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其中,物理处理包括用活性炭吸附和用湿法吸收等,化学处理包括用粉末碱、石灰、氯化钙等技术。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受到温度、溶解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控制三氧化硫的排放量,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技术,同时采取物理和化学技术,有效抑制三氧化硫的活性,从而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
三氧化钼的莫氏硬度三氧化钼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腐蚀性和高温氧化性。
在制造电子元件、高温合金、涂料和催化剂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对三氧化钼的莫氏硬度进行了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应用特性。
1. 三氧化钼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三氧化钼的化学式为MoO3,分子量为143.94 g/mol。
它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的粉末状物质,极易吸湿,密度为4.69 g/cm³。
三氧化钼在空气中稳定,但在高温下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钼。
三氧化钼具有明显的酸性,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
在水中不易溶解,但在浓硝酸、浓盐酸等强酸中溶解得较快。
三氧化钼的晶体结构属于六方周期晶系,晶体中相邻的MoO6八面体共享角上的氧原子,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
MoO6八面体的顶角和底面分别与三个邻近的八面体相连,形成了连续的钼氧层序。
这种层状结构的间距为0.43 nm,呈现出螺旋状的环状结构。
这种结构的复杂度导致三氧化钼的物理性质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2. 莫氏硬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莫氏硬度是指用一系列标准金刚石碎片对某种物质进行划痕测试,以便确定其硬度的一种测试方法。
这种测试方法是根据材料硬度不同,标准金刚石碎片所引入的痕迹深度差异来确定硬度。
莫氏硬度测试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将标准金刚石碎片逐渐施加在试样表面上,使其产生一个明显的痕迹。
通过观察、测量痕迹周围的几何形状和大小,以及分析痕迹形成的力学过程,来计算出试样的莫氏硬度。
3. 三氧化钼的莫氏硬度测试结果及影响因素根据实验结果,三氧化钼的莫氏硬度在2.5-4.5之间,硬度值受制于其晶体结构、形态形貌和加工工艺等因素。
3.1 晶体结构对硬度的影响三氧化钼的六方晶体结构决定了其硬度具有不同的方向性,晶面间键键长和晶面角度的变化对硬度有明显的影响,同样在不同方向上极其不同。
三氧化钼的粉末和结晶体具有不同的形态形貌,不同形态形貌的三氧化钼硬度不同。
非晶态MoO3的硬度值相较晶态MoO3要小,因为非晶态MoO3往往含有更多的缺陷;且表面表现出更强的硬度衰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