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的构成
- 格式:ppt
- 大小:4.16 MB
- 文档页数:69
1-1、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和电能用户组成的整体。
1-2、供配电系统:由总降压变电所、配电所、车间变电所或建筑物变电所、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
1-3、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额定电压高5%;变压器一次绕组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额定电压(升压变压器)或电力线路额定电压(降压变压器),二次绕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额定电压高10%(35KV以上)或5%(10KV及以下)1-4、对供配电的要求:安全、可靠、优质、经济1-5、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接地和直接接地4种。
1-6、供电的电能质量指标有电压质量指标,频率质量指标,供电可靠性指标1-7、电力负荷按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电力负荷按工作制分为连续工作制负荷、短时工作制负荷、反复短时工作制负荷。
2-1、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分为: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年运行负荷曲线和年持续负荷曲线)2-2、与年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年最大负荷、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用以反映负荷是否均匀)、计算负荷、年平均负荷(电力负荷在一年内消耗的功率的平均值)、负荷系数2-3、确定负荷计算的方法:估算法(适用于做设计任务书)、需要系数法(适用于求多组三相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二项式法(适用于确定设备台数较少而容量差别悬殊的分支干线的计算负荷)、单相负荷计算法、2-4、尖峰电流是指单台或多台用电设备持续1-2秒的短时最大负荷电流。
尖峰电流的计算可以提供选定用电设备的型号以及保护用电设备等。
2-5、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先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合理选择电动机的规格、型号,防止电动机长时间空载运行,保证电动机的检修质量,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交流接触器的节电运行),再进行人工补偿功率因数(并联电容器人工补偿,同步电动机补偿,动态无功功率补偿)2-6、并联电容器的控制方式:按功率因数进行控制,按负荷电流,按受电端的无功功率。
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供配电系统是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至用户的一种电能传送和分配系统。
它由电源、输电系统、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组成,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电源:供配电系统的电源通常为发电厂,它利用各种能源如煤电、水电、核电等产生电能。
发电厂将电能转换为交流电,以适应长距离输电和分配的需求。
2. 输电系统:输电系统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经过高压输电线路传输至变电站。
这些高压输电线路通常采用铁塔或地埋电缆架设,以减少能量损耗。
输电过程中经常会涉及电压的变换和调整。
3. 变电系统:变电站是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将输送来的高压电能转变为交流电,然后进行电流分配。
在变电站中,通过变压器将高电压转换为较低的工作电压,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变电站还负责对电能进行监测、保护和调节,以确保电能的安全和稳定传输。
4.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将从变电站输出的低电压电能分配给各个用户。
配电系统通常包括配电开关柜、断路器、电能计量设备、电缆和配电箱等设备。
这些设备将电能分配至不同的区域或建筑物,并确保电能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体来说,供配电系统通过将从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经过输电和变电的过程,最终将其分配给各个用户。
这个过程包括电能的
传输、变压、调节、分配和监测等环节,以满足用户对电能的需求,并保证电能传输的稳定和安全。
供配电系统一、简介供配电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和民用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电源、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等组成部分,用于将电能从电源供应到各个用电设备上。
本文将对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常见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二、供配电系统的组成供配电系统包括电源、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 电源:电源是供电系统的起始点,通常可分为传统电网电源和独立发电电源两种。
传统电网电源指的是从电力公司供应的电能,通常采用交流电。
独立发电电源则是通过发电机、太阳能光电池、风能发电等方式独立产生电能。
2. 配电设备:配电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和保护设备等。
变压器用于将电能从高压电网变换为适用于不同用电设备的电压,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能的传送和断开,保护设备则用于保护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3. 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将电能从电源传送到各个用电设备的介质。
它通常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等。
输电线路主要用于将电能从电源输出到变电站,变电站配电线路将电能从变电站传送到不同区域的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线路将电能从配电线路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
三、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供电:电能从电源供应到供配电系统的起始点。
2. 变换:电能经过变压器等设备进行适当的电压变换,以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电压要求。
3. 分配:电能通过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等逐级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
4. 控制:通过开关设备控制电能的传送和断开,以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有效控制。
5. 保护:配电设备通过保护设备对供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进行保护,防止电力故障对安全和设备运行造成影响。
四、供配电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供配电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电力故障、线路过载、设备老化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简要介绍:1. 电力故障:电力故障可能由于供电线路断开、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
第四章供配电系统1. 概述供配电系统是指电力系统中负责电能供应和配电的电力系统,包括电源、馈线、变电、配电与用电,对于建筑物内部的供电、照明和动力等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供配电系统设计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对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2. 供配电系统的构成供配电系统是由如下四个部分组成:2.1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主要由供电变压器、母线、断路器、保险丝等组成。
供电变压器将高压电缆通过变压器变为低压电缆供电,母线作为电源的接口,将电能分配给馈线和用电设备,断路器和保险丝则主要用于保护电路。
2.2 馈线系统馈线系统是指连接电源系统和变电系统之间的电缆,包括高压线、中压线和低压线,其中高压线主要用于长距离输送电能,而中压和低压线主要用于短距离输送电能。
2.3 变电系统变电系统是将电能从高压线输送到建筑物内部的电缆,包括变电站、变压器、电缆等。
变电站主要负责将高压线变成中压或低压线并且将电能传送到建筑物内部的电缆上。
变压器则负责将电能从高压电缆中传输出来,使其通过电缆变为低压线供应给建筑物内部的用电设备。
2.4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将电能从变电系统传输到建筑物内部的电缆,包括低压配电系统和照明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主要为建筑物内主要用电设备供电,例如电梯、冷却水系统等等。
照明配电系统主要为建筑物内的照明设备供电。
3.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供电方式、电流承受能力、电缆长度等等。
通常会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设计:3.1 确定用电负荷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首先需要确定用电负荷的大小,这将有助于决定所需配电系统的容量大小和能力。
3.2 确定供电方式供电方式分为两种:直接供电和间接供电,直接供电是指电源直接通过电缆供电给建筑物内的设备,间接供电是指电源通过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等设备间接供电。
3.3 计算电缆长度电缆长度是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供电效率和稳定性。
建筑供配电系统简介建筑供配电系统是指为建筑物提供电力供应和配电服务的系统。
它包括电力输电、配电、电力控制及保护等构成部分,是建筑物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本文将介绍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组成部分输电系统输电系统是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起始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电力从电网输送到建筑内部。
输电系统由电源接入装置、电缆或导线、变压器等组成。
电源接入装置将电力引入建筑物,而电缆或导线将电力传送到不同的用电设备,变压器则用于调整电压等级。
配电系统是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将输送到建筑物的电力进行分配,以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需求。
配电系统包括开关设备、保护装置、配电板等。
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力接通和切断,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路免受过载、短路和地电流等异常情况的影响,配电板则起到集中控制和分配电力的作用。
电力控制及保护系统电力控制及保护系统是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对电力进行控制和保护。
电力控制系统包括电力计量、电力调节、电力监测等设备,用于实现电力的精确测量、调节和监控。
电力保护系统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设备,用于保护电路和设备免受异常情况的损害。
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来自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建筑内部用电设备需要的电能,并通过配电系统进行分配和控制。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电力输送:电力从电网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建筑物的接入装置。
2.变压处理:输送到建筑物的电力经过变压器进行变压,将电压调整为适合建筑内部用电设备的电压等级。
3.电力分配:变压后的电力通过配电系统进行分配,通过开关设备控制电力的接通和切断。
4.电力调节:电力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后,通过电力调节设备进行调节和控制,以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需求。
5.电力保护: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对电力进行保护,保护电路免受异常情况的损害。
6.电力计量:电力计量设备用于对电力进行测量,记录用电量和功率等信息。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电力负荷过大问题描述:建筑供配电系统承载的电力负荷过大,容易导致设备过载,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工厂供配电系统构成布置及配电负荷计算方法工厂供配电系统是指供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的结合体,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厂的生产和运行。
在现代工厂中,供配电系统被越来越重视,因为它能够为工厂的生产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对保障工厂的正常生产,节约能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工厂供配电系统构成布置及配电负荷计算方法。
一、工厂供配电系统构成1.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指当地电网能够提供的电力,包括电压等级、配电站、变电站及线路等。
对于工厂来说,必须选择符合工厂用电需求的供电系统,同时充分考虑工业用电的特殊性,如电线太长、电线截面不够大以及线路过载等问题。
2. 供配电装置供配电装置是指工厂内的配电箱、电缆桥架、柜式变压器、开关柜、电动机驱动器和机床变频器等电气设备。
这些设备一般应安装在电缆桥架上或专门的机电设备室内。
3. 配电盘配电盘是将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力,按照需要送到生产车间或其他用电场所的重要装置。
配电盘通常包括进线开关、总配电开关、分支保护器、仪表及灯具等。
二、工厂供配电系统布置1. 配电系统的布置工业生产设备都有其特殊的用电要求,为保证安全可靠的供电和节约能源,应仔细设计配电系统的布置。
布置应考虑系统的负荷及其变化,同时要管好英国外墙隔热系统材料,在系统故障、维修和调试时,还要方便操作和进行维护。
2. 设备的就近布置为保证供电的高效性,设备的就近布置是必不可少的。
电器设备通常都需要有干燥、清洁且通风良好的空间。
同时,为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应将电器设备设置在不易接触人体的位置,并远离安全距离,以防止设备的过载和电击等事故。
三、配电负荷的计算计算配电负荷是为了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它是根据负荷实际需求来设计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环节。
而在计算配电负荷时,应根据负荷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计算。
1. 总负荷的计算总负荷是指工厂中所有电气设备的总用电量。
在计算总负荷时,需要参考设备的发热量、功率因数、使用时间等多种因素。
高速公路供配电系统一、供配电系统基本构成包括:高压变电.低压配电.备用电源.用电设施和用电设备。
1、高压变电系统包括:架空线路、高压开关、高压柜、变压器等。
2、低压配电系统包括:低压进出线柜、电容柜、双电源切换柜等组成。
电容柜也就是无功补偿装置,目的是提高功率因数。
低压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五线和单相三线制。
ABC颜色是黄绿红,零线是蓝色。
3、备用电源为柴油发电机组,应急电源为UPS和EPS设备。
4、用电设施和用电设备就是指我们路上的机电设备,例如:前勤收费设施,外场摄像机,隧道照明灯具等。
二、不间断电源(UPS)1、不间断电源就是当正常交流供电中断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并持续供电的电源设备。
2、在线式和后备式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切换时间,我们现在所用的都是在线式。
3、UPS设备是由整流器.逆变器.交流静态开关.蓄电池等组成。
4、在线式UPS使市电经过交流—直流—交流的变换真正做到市电与负载的隔离,得到的电源才是真正在无污染,无中断的电源。
5、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带负荷开关机。
6、定期进行维护工作:清理积尘,测量电池组电压,检查风扇运转情况,调节系统参数等。
7、蓄电池外观的检查,看有无漏液.变形.裂纹.污迹.腐蚀及螺母松动等现象。
三、柴油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是备用电源,在市电停电的情况下,应迅速启动发电机组,注意严禁带负荷启动。
四、防雷与接地1、雷电的危害方式有直击雷,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
2、完整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3、接闪装置常见的有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
4、工作接地:在低压电力网中,为保证设备在正常事故情况下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
5、联合接地:各类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以及防雷接的共用一组接地体的方式,称为联合接地,高速公路一般采用联合接地系统。
联合接地电阻≤1Ω。
6、防雷接地:为防止因雷电产生的过电压损坏电源设备,一般避雷针还设有防雷接地装置,防雷接地电阻≤1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