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脉冲超声波的重复频率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一、超声基础知识(1~216 题)1. 超声可以描述为:A. 可通过物质传播的机械振动B. 可通过真空传播的机械振动C. 可通过组织传播的电磁波D. 可穿透软组织的微波2. 声频低于16Hz 称为:A. 次声B. 可听声C. 超声D. 不可听声3. 声频在20kHz 以上的称为:A. 次声B. 超声C. 可听声D. 不可听声4. 声频在16~20kHz 之间称为:A. 不可听声B. 可听声C. 超声D. 次声5. 赫兹( Hz) 表示:A. 密度B. 毫瓦每平方厘米(mW/ cm2 )C. 每秒周D. 速度6. 超声探头的换能作用是:A. 电能转换成光和热B. 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机械能转换成电能C. 机械能转换成辐射D. 声转换成超声7. 探头内的阻尼材料的作用是:①减少脉冲宽度②提高轴向分辨力③减少空间脉冲长度④提高横向分辨力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以上各项均是8. 人体软组织在37℃时, 超声声速为:A. 1 540米每秒B. 1 540英里每秒C. 1 500英里每秒D. 1 500米每秒9. 超声波为:A. 机械波B. 射线C. 电磁波D. 声能10. 声阻抗为:A. 组织厚度×声在组织中的速度B. 组织的密度×声在组织中的速度C. 探头频率×声在组织中的速度D. 从一个界面到另一个界面的距离11. 超声波的周期为:A. 不能探测到的时间B. 取决于占空因数C. 一个波长的时间D. 与频率无关12. 一个系统的动态范围:A. 在扫描镜面反射体时增加B. 在出现声影时减少C. 可通过使用耦合剂减少D. 是系统所处理的最小能量级与最大能量级之比13. 轴向分辨力为:①区分平行于超声束的两个物体的能力②区分垂直于超声束的两个物体的能力③与深度、纵向和区域分辨力相同④与方位、角度及横向分辨力相同A. ①B. ②C. ①③D. ①④14. 横向分辨力为:①与深度、纵向和区域分辨力相同②区分垂直于超声束两个物体的能力③区分平行于超声束的两个物体的能力④与方位、角度及横向分辨力相同A. ①B. ①②C. ③D. ②④15. 纵向分辨力又可称为:A. 轴向分辨力B. 侧向分辨力C. 显现力D. 时间分辨力16. 纵向分辨力直接取决于:A. 穿透深度B. 空间脉冲长度C. 阻尼D. 入射角17. 超声系统可控制的最大能量与最小能量之比为:A. 动态范围B. 增益C. 抑制D. 放大因数18. 用哪种探头可提高轴向分辨力?A. 高频探头B. 低频探头C. 较大的探头D. 低阻尼探头19. 当介质的粒子运动平行于声波传播方向时称发射波为:A. 纵波B. 切变波C. 表面波D. 兰姆波20. 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上, 决定反射量的因素是:①折射系数②超声波频率③声特性阻抗A. ①B. ②C. ③D. 以上各项均是21. 描述声速、波长和频率三者关系的公式为:A.V = fλB. 波长= 频率×速率C. 波长= 2( 频率×速率)D. 波长= 2(频率×速率)222. 频率增大时, 波长将:A. 减少B. 增大C. 不变23. 频率减少时, 波长将:A. 减少B. 增大C. 不变24. 频率增高时, 穿透力将:A. 减少B. 增大C. 不变25. 频率增高时, 分辨力将:A. 减少B. 增大C. 不变26. 频率增高时, 声束宽将:A. 减少B. 增大C. 不变27. 压电效应是:A. 组织的密度及声在组织中的速度B. 高电压加在晶体表面产生机械形变并由此产生超声C. 压电晶体受压后在其表面产生电荷D. 高电压引起在晶体上的阻尼效应28. 逆压电效应是:A. 组织的密度及声在组织中的速度B. 高电压加于晶体表面产生机械形变并由此产生超声C. 压电晶体受压后在其表面产生电荷D. 高电压引起在晶体上的阻尼效应29. 镜面反射:A. 当界面大于波长时发生B. 当界面小于波长时发生C. 由于界面小于3mm 而发生D. 与入射角无关30. 非镜面反射:A. 当界面大于波长时发生B. 当界面小于波长时发生C. 发生于类镜面表面D. 取决于声束角31. 非镜面反射体是:A. 肝脏表面B. 横膈C. 红细胞D. 不产生强回声的任一结构32. 镜面反射通常出现在下列哪一组织周围:A. 肝脏B. 胆囊C. 脾脏D. 膈肌33. 混响伪像是下列哪项因素造成的:A. 电噪声B. 仪器时间增益补偿( TGC)设置不当C. 存在两个或多个强反射体D. 入射角过小34. 复合扫描的含义:A. 同时使用多普勒技术与B 型技术B. 使用不同聚焦长度的多种探头C. 用综合各个不同方向扫描信息的方法形成扫描图像D. 增加远场的增益35. 3. 5MHz 的脉冲通过2cm 的软组织后, 会衰减多少分贝( dB) :A. 7dBB. 3. 5dBC. 1. 7dBD. 1. 75dB36. 若振幅增大2 倍, 强度将:A. 增大2 倍B. 减少一半C. 增大4 倍D. 无变化37. 软组织中的声衰减:A. 与声波运行距离有关B. 由TGC 曲线的范围决定C. 随着波长减小而增大D. 与软组织结构无关38. 超声波在软组织中的平均速度为:A. 1 540英尺/ 秒B. 3 300米/ 秒C. 1 540米/ 秒D. 1 560米/ 秒39. 在下列哪种物质中声速最快:A. 软组织B. 骨骼C. 空气D. 水40. 使超声波出现衰减的原因:A. 波束发散B. 折射C. 反射D. 以上各项均有41. 改善轴向分辨力可通过:A. 减小空间脉冲长度B. 增大空间脉冲长度C. 降低探头频率D. 以上各项均可42. 下列哪项可以既提高轴向分辨力又提高横向分辨力:A. 缩短脉冲长度B. 使束宽变窄C. 增大声束直径D. 提高探头频率43. 除了下列哪一项外, 均是指轴向分辨力:A. 深度分辨力B. 距离分辨力C. 方位分辨力D. 纵向分辨力44. 下列哪项引起回声增强:A. 强反射结构B. 传播速度误差C. Snell 定率D. 弱衰减结构45. 增加脉冲重复周期可:A. 改善分辨力B. 增加最大显示深度C. 减少最大显示深度D. 增大折射46. 近场区应尽可能短, 这种提法:A. 不太科学B. 有理论根据C. 正确D. 错误47. 使用5MHz 的探头, 在某一材料中的波速为每秒1 500米, 其波长为:A. 0. 3mmB. 0. 3cmC. 0. 6mmD. 0. 6cm48. 当声波穿过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是因为什么不同:A. 声阻抗B. 声速C. 密度D. 传播路径49. 两种不同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因子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穿过界面时什么的变化:A. 声阻抗B. 波速C. 密度D. 声波衰减50. 声波速度主要取决于:A. 角度B. 反射C. 声波所穿透的材料和振动模式D. 散射51. 当超声束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弹性和密度都不同的介质时, 声束方向发生的变化叫:A. 折射B. 衍射C. 散射D. 反射52. 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较大的近场区:A. 使用高频探头B. 减小阻尼C. 减小探头直径D. 增大阻尼53. 人体组织中使声衰增加的决定因素:A. 胶原含量B. 脂肪C. 肌肉D. 红细胞54. 超声引起细胞和组织发生变化的机制是:A. 振动和辐射B. 吸收和反射C. 直接和间接D. 热和空化效应55. 由各个超声探头阵元边缘所产生的外加声束称之为:A. 边缘声影B. 阻抗伪像C. 旁瓣D. 声误差56. 呈多条平行等间隔线的伪像是:A. 声影B. 偏方向入射C. 镜面反射D. 混响57. 位于弱衰减结构后的反射体的反射振幅增加是因为:A. 入射角度B. 增强效应C. 反射强度系数D. 有效反射区58. 声束在远场的扩散可通过什么方式减少:A. 使用凸面探头B. 使用大直径的探头C. 在近场减少声束强度D. 使用低频探头59. 周期与某个脉冲中的循环周期数之积为:A. 脉冲重复频率B. 连续波C. 脉冲重复周期D. 脉冲宽度60. 下面哪种组织对超声传播阻力最小:A. 肌肉B. 脂肪C. 骨骼D. 血液61. 5MHz 表示:A. 每秒50 万周B. 每秒5 千万周C. 每秒5 千周D. 每秒5 百万周62. 纵向波的特征:A. 粒子运动平行于波传播轴B. 粒子运动垂直于波传播轴C. 粒子在运动中扭转D. 粒子沿纵向方向运动63. 横向波的特征:A. 粒子运动平行于波传播轴B. 粒子运动垂直于波传播轴C. 粒子在运动中传播D. 粒子沿横向方向运动64. 下列哪种介质中, 超声难以传播:①空气②骨骼③硫酸钡④静脉肾盂造影剂( IVP 造影剂)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上述各种物质65. 声衰减指:A. 声波随着其传播逐渐变弱B. 组织密度及声波在组织中的速度C. 超声返回探头的再定向D. 在穿过界面后, 透射声波的弯转66. 分贝的定义是:A. 两个声强的比值B. 两个声强的和C. 散射量D. 声波的速度67. 超声束越接近垂直于器官表面时:A. 散射越大B. 折射回波越多C. 镜面回波越少D. 镜面回波越多68. 若空间脉冲长度短则会造成:A. 较好的横向分辨力B. 低频C. 分辨力差D. 较好的轴向分辨力69. 声阻抗不取决于下列哪一项:A. 频率B. 密度C. 曲度D. 以上各项均不是70. 功率的意义是下列哪种单位上的能量:A. 质量B. 距离C. 时间D. 面积71. 在大多数软组织中, 衰减系数的变化关系近似为:A. 与频率成反比B. 频率的平方C. 与频率成对数关系D. 与频率成正比72. 超声在介质中吸收导致:A. 超声转换成热B. 超声导致介质密度改变C. 超声转换成电压D. 超声导致阻抗改变73. 在软组织中, 超声衰减值通常为:A. 2dB/ ( cm2 ·Hz)B. 1dB/ ( cm2 · Hz)C. 2dB/ ( cm2 ·MHz )D. 1dB/ ( cm2 ·MHz)74. 回声增强发生在下列哪类物体后方:A. 强衰减体B. 弱衰减体C. 强衍射体D. 弱衍射体75. 对镜面反射体而言:A.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 入射角大于反射角C. 不取决于声束的角度D. 入射角等于透射角76. 介质决定下列哪一项:A. 强度B. 周期C. 传播速度D. 振幅77. 按传播速度从高到低排列下列介质:A. 空气、脂肪、肌肉、骨B. 骨、脂肪、空气、肌肉C. 骨、肌肉、脂肪、空气D. 肌肉、空气、脂肪、骨78. 频率增加时反向散射将:A. 减少B. 不受影响C. 增加D. 被反射79. TGC 是下列哪一名词的英文缩写:A. 组织增益特性B. 时间增益补偿C. 信号发生器控制D. 温度发生器控制80. 会发生全反射的角度称为:A. 临界角B. 偏角C. 反射角D. 衍射角81. 因声源与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被观测到的声波频率相对声源频率发生了变化叫什么效应:A. 多普勒B. 佛莱森C. 佛劳霍夫D. 折射82. 多普勒频移:A. 与血流速度成正比B. 欲测高速血流, 应选较高发射频率C. 在声强级高时较大D. 取决于所用探头阵元数83. 脉冲多普勒系统比连续多普勒系统有较好的深部分辨力, 这种说法:A. 正确B. 错误C. 不科学D. 有一定道理84. 在连续波多普勒分析中, 接收器角度对最终的多普勒频移的影响程度:A. 无影响B. 有影响C. 影响不大D. 影响非常大85. 脉冲重复频率的时间计算单位是:A. 分B. 微秒C. 毫秒D. 秒86. 当多普勒效应用于诊断超声图时: A. 反射面速度的效应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B. 反射面与声波之间角度为0 时, 没有可供分析的信号C. 反射回来的信号强度与运动着的界面无关D. 被研究结构的速度没有意义87. 超声仪典型的脉冲重复频率为:A. 1HzB. 10HzC. 100HzD. 1 000Hz88. 下列哪种物质具有较高的声阻抗系数: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上述各种声阻抗系数相等89. 按照距离方程, 计算到达反射体的距离, 需要哪一项:A. 衰减系数、反射体的类型B. 密度、反射体的类型C. 密度、衰减系数的类型D. 传播速度和脉冲往返时间90. 频率加倍则波长:A. 增大4 倍B. 增大2 倍C. 减半D. 与波长无关91. 随着距探头的距离而变化的是:A. 横向分辨力B. 频率C. 轴向分辨率D. 空间脉冲长度92. 超声声束通过肝内含脂肪的肿块时, 其后面的膈肌回波显示会:A. 比实际靠近B. 比实际远C. 不受影响D. 看不见93. 下列哪种界面可产生彗星尾伪像:A. 肝-胆界面B. 肌肉-骨界面C. 组织-气体界面D. 气-液界面94. B 型显示指的是:A. 基本调制器B. 声束运动C. 声束调制器D. 亮度调制95. 脉冲在探头和界面之间往返2 次以上而产生的伪像称为:A. 多途径伪像B. 旁瓣伪像C. 混响伪像D. 散射伪像96. 多途径伪像是由于:A. 回声直接返回探头B. 回声从间接途径返回探头C. 超声散射D. 以上各项均不是97. 扩大近场区范围需增加:①频率②波长③探头直径④带宽A. ②B. ②④C. ③D. ①③98. 用于探测频移的仪器称:A. 多普勒仪B. 实时仪C. B 型仪D. 静态扫描仪99. 由于入射声束与曲面相互作用造成伪像并产生声影, 称为:A. 幻影伪像B. 边缘伪像C. 彗尾伪像D. 振铃伪像100. 最不可能产生假性肿瘤的伪像是:A. 彗尾伪像B. 多途径伪像C. 镜像伪像D. 旁瓣伪像101. 对于旁瓣伪像下列哪种说法不对:A. 由于探头的多个旁瓣引起B. 仅在实时显示中出现C. 外表上呈弥漫或镜面状D. 在静态和实时检查中都会出现102. 产生声影的可能性最小的是:A. 骨质界面B. 手术钢夹C. 胆结石D. 气体界面103. 小气泡产生的混响回声, 回声强并且以规律间隔出现, 这种伪像称为:A. 多途径伪像B. 镜像伪像C. 旁瓣伪像D. 振铃伪像104. 诊断超声一般强度范围在:A. 0. 5 W/ cm2 ~2. 0 W/ cm2 SPTAB. 0. 002 W/ cm2 ~0. 5 W/ cm2 SPTAC. 50 W/ cm2 ~100 W/ cm2 SPTAD. 任意强度范围内105. 超声反射波的特性和表现包括:①只出现在不同组织的交界面上②有用的反射波来源于平行或几乎平行于声束的表面③反射强度不依赖于组织的不同特性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③106. 超声耦合剂不足时, 会产生:A. 回声振幅减少B. 回声振幅增大C. 探头易于在皮肤上滑动D. 对图像没有影响107. 超声耦合剂的作用是:①润滑②排除空气③增加透声性④可以不用A. ①B. ②C. ②③D. ④108. 质量好的耦合剂需具备的条件:①声衰减系数小②声阻抗介于探头与皮肤之间③粘滞性适度④均匀性稳定性好⑤透明度高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以上均应具备109. 对B 型超声的描述是:A. 图像是以水平基线上冒出的一条条垂直峰线来表示,垂直波峰的高度代表反射回声的振幅B. 以点显示体内组织结构的两维图像, 点的亮度与回声振幅成正比, 图像可用于实时和静态扫描C. 图形表示运动结构的波形, 提供一组线条代表运动界面相对时间的运动状况D. 一种在π形( 凸形) 或矩形图像上显示出运动体的一维图示、图像仅可用于实时扫描110. 对M 型超声的描述是:A. 图像是水平基线上冒出的一条条垂直峰来表示, 垂直峰线的高度代表反射回声的振幅B. 以点显示体内组织结构的两维图像, 点的亮度与回声振幅成正比, 图像可用于实时和静态扫描C. 图形表示运动结构的波形, 提供一组线条代表运动界面相对时间的运动状况D. 一种在π形( 凸形) 或矩形图像上显示出运动体的一维图示、图像仅可用于实时扫描111. 人眼可区别多少级灰阶:A. 大约16 级左右B. 32~64 级C. 64 级以上D. 256 级以上112. 最常用于表浅结构的探头是:A. 5MHz 短焦距B. 3MHz 长焦距C. 5MHz 长焦距D. 2. 5MHz 短焦距113. 回声信号的波幅以一个相应点的扫描亮度表示的显像类型是:A. A 型B. B 型C. D 型D. M 型114. 引起衰减的可能最小的是:A. 吸收B. 反射C. 折射D. 散射115. 衍射是指:A. 声束的扩散B. 声转为热C. 一部分界面反射声束的重新取向D. 声束穿过界面时弯曲116. 散射是指:A. 声束穿过界面时弯曲B. 声转为热C. 一部分界面反射声束的重新取向D. 多方向声束反射117. 通常医用波长的范围为:A. 0. 1~1. 5mmB. 1. 5~2mmC. 2~5mmD. 5. 5~15mm118. 密度是:A. 阻尼单位B. 单位面积上的力C. 力乘以位移D. 单位体积的质量119. 超声吸收与下列哪项成正比:A. 黏滞性B. 频率C. 距离D. 以上三项120. 在正常强度级情况下, 组织吸收超声的结果是:A. 传导产生热消耗B. 温度明显提高C. 温度明显降低D. 坏死121. 下列哪种频率和强度结合, 最可能导致空化: A. 高频低强度B. 低频高强度C. 高频高强度D. 低频低强度122. 消毒探头的可取方法为:A. 热消毒B. 蒸气消毒C. 氧化乙烯消毒D. 高压消毒123. 需要分别用发射、接收二个晶体的仪器是: A. A 型B. M 型C. 连续波型D. 脉冲波型124. 连续波多普勒的用途:A. 测量高速血流B. 测量低速血流C. 测量静脉血流D. 测量中速血流125. 若介质界面背离声源运动, 将导致反射波频率:A. 变高B. 变低C. 无变化D. 延迟126. 用于诊断超声的脉冲重复频率范围为:A. 0. 5~4kHzB. 1~10MHzC. 1~7kHzD. 10~15MHz127. 超声脉冲所含的频率范围称为:A. 传播B. 带宽C. 折射D. 抑制128. 医疗诊断应用的是超声的:A. 横波B. 纵波C. 表面波D. 以上都是129.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称为:A. 功率B. 强度C. 增益D. 电压130. 以下哪些条件可使超声束聚集和散焦:A. 凹透镜或凸透镜B. 声透镜C. A 和B 两项D. 超声束不能聚焦仅光线可以聚焦131. 调整乙栏各单位符号的顺序, 使之与甲栏正确对应:甲乙①密度A. W/ cm2②速度B. kg/ m3③频率C. m ④功D. m/ s⑤强度E. J⑥波长F. Hz⑦衰减G. dB132. 哪一项最可能引起回声增强:A. 实性肿物B. 充液肿物C. 钙化性肿物D. 胆结石133. 人耳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 1~20HzB. 5~20HzC. 5Hz~5kHzD. 16Hz~20kHz134. 当声波通过介质时造成的波幅和强度的减弱称:A. 吸收B. 衰减系数C. 阻抗D. 衰减135. 1 000 000Hz 的超声可写成:①1MHz ②100cHz③1 000 kHz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②③136. 为了计算一个反射物的距离, 必须知道:①传播速度②脉冲往返时间③反射因素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137. 声速的单位面积能量的名称和单位是:A. 频率, 周B. 波长, 米C. 强度, 瓦/ 米2D. 速度, 里/ 秒138. 超声的声波频率应大于:A. 2 000HzB. 5 000HzC. 10 000HzD. 20 000Hz139. 每秒振荡次数称为超声的:A. 周期B. 速度C. 波长D. 频率140. 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的强度决定于:①被反射回来的超声量②超声的衰减③声波进入界面的入射角度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141. 表达在介质中声衰减的术语是:A. 传导发散B. 波幅吸收系数C. 线性比D. 声吸收142. 在超声中, 每单位时间内的周数是:A. 谐振频率B. 波长C. 周期D. 频率143. 沿声束轴测量的被探测物与探头间的距离叫: A. 声场B. 范围C. 间期D. 厚度144. 超声系统分辨两个与声束轴垂直的声学界面的能力是:A. 纵向分辨力B. 横向分辨力C. 声阻抗D. 界面定义145. 声学变项包括:①密度②温度③分子运动④压力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③④146. 扇形扫查仪的缺点有:①在所有平面上缺乏焦点变化性②探头口径太小③缺乏探头操作灵活性A. ①②③B. ①③C. ①②D. ②③147. 声系统轴向和侧向分辨力主要是超声仪器哪一部分件的功能:A. 放大器B. 扫描发生器C. 脉冲发生器D. 探头148. 超声探头的能转换形式是:A. 机械→声B. 电→机械C. 热→声D. 辐射→电149. 成功的超声扫查依赖于:①与反射面有关的超声束方向②反射物的形状③反射物的特性A. ①②③B. ①③C. ①②D. ②③150. 两个或两个以上界面之间的多个反射造成的假回声信号称:A. 折射B. 多重反射C. 排斥D. 散射151. 诊断超声对人体软组织会产生:A. 敏感效应B. 生物效应C. 神经效应D. 压强效应152. 在生物效应研究中, 空化指:A. 气泡的生成和活动B. 坏死C. 细胞膜破裂D. 染色体破裂153. 最弱的回声由下列哪种控制系统从显示屏中消除掉:A. 增益B. 排斥C. TGCD. 灵敏度154. 下列哪项产生声阻抗:A. 声束宽度和交界面曲度B. 振荡频率和晶片的体积C. 超声在组织中的声速和组织密度D. 声波能量和组织敏感度155. 确定探头声能输出的主要因素是:A. 探头大小B. 电压峰强度C. 接收器的放大值D. 增益的大小156. 声波引起细胞和组织内产生改变的两个基本机制是:A. 振荡和加热B. 吸收和反射C. 直接和间接D. 发热和空化作用157. 多重反射最可能的原因是反射物的哪项指标过大:A. 宽度B. 体积C. 数量D. 声阻抗158. 沿声束轴的分辨力也可称何种分辨力:①范围②横向③辐射④方位角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59. 检测高速血流应选用:A. 高频超声B. 低频超声C. 与频率无关D. 大口径探头160. 从探头表面发射出的声束受哪些因素影响: ①声束波长②探头材料③压电晶片的直径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161. 在介质中发生吸收现象比率的术语叫:A. 衰减B. 吸收系数C. 波振D. 放大162. 阻尼控制与衰减器的不同点是:A. 阻尼抑制系统抑制近场; 衰减器抑制远场B. 衰减器影响接收信号; 阻尼控制进入人体的超声量C. 阻尼控制接收信号; 衰减器减少进入人体的超声量D. 无区别163. 发自于各个探头晶片组边缘并与主声束方向不一致的无关声束称:A. 相控排列B. 声阻抗伪差C. 旁瓣D. 声缺陷164. 当各个物体间有清楚的分隔时, 在扫查中所能发现的最小间隙取决于声束的:A. 强度B. 波长C. 衰减D. 速度165. 调整右栏顺序, 使之与左栏正确对应:①声波在一个周期中所传播的距离A. 间期②声波每秒钟重复的次数B. 频率③完成一个周期的时间C. 波幅④声波峰压或波高D. 波长166. 图像的后处理指:①灰阶变换处理②图像增强处理③边缘检测运算④空间-时间平滑运转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以上均是167. 用脉冲多普勒技术除哪项外均可增大检测血流速度最大值:A. 降低发射频率B. 增大cosθ角度C. 减低取样深度D. 移动零位基线168. 假回声产生的主要途径是:A. 反射B. 衍射C. 多重反射D. 递减169. 调节超声仪灵敏度的方法:①通过发射频率放大器改变回声波幅②用输出衰减器调节由探头发出的声脉冲强度③调节焦点, 使测量尺光点不易看到A. ①B. ①②C. ①③D. ①②③170. 动态扫查仪的类型包括:①程序②电子③机械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③171. 增强信号振幅的电子器件称:A. 脉冲仪B. 光栅C. 放大器D. 转换器172. 每一超声脉冲的周数可通过下列何种措施将其减低:A. 加大TGCB. 增大总增益C. 加大探头阻尼D. 缩短波长173. 超声探头有时不确切地叫作:A. 电容器B. 转换器C. 脉冲器D. 类星体174. 控制声像图分辨能力的因素是:A. 信号振荡频率B. 有效声束宽度C. 声阻抗D. 组织密度175. 临床诊断利用超声的主要物理原理是:A. 辐射B. 反射C. 衍射D. 散射176. 彩色血流信号“溢出”血管外的原因是:①取样容积过大②滤波器频率过低③增益过高④对高速血流使用过低速度标尺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以上均是177. 纵向分辨率直接依赖于:A. 穿透深度B. 空间脉冲长度C. 抑制D. 入射角178. 超声仪的分辨率可定义为:①可在显示仪上区别开来的两点间目标最小的空间间隔②在显示仪上趋于被单独一个点的目标所占据的区域或距离③在显示仪上区别出的两种独立的活动状态的最短时间间隔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②③179. 在多普勒超声中, 对于运动界面的显示是靠:A. 组织的不同特性B. 对具有变化节奏和频率的特定声波的认识C. 被研究部分的快速和不规律的运动D. 发现细微, 几乎难以听到的回声180. 显示与声束平行或垂直的两点信息的能力叫: A. 阻尼B. TGCC. 脉冲能力D. 分辨率181. 首先发现多普勒效应的学者是:A. 德国人B. 奥地利人C. 法国人D. 丹麦人182. 镜面反射在下面哪种情况下发生:A. 频率的波长太低B. 引起反射的物质太小C. 反射物与波长相比太大D. 入射角与反射角至少相差45°183. 压电效应只有通过哪种材料才能表现出来: A. 金属材料B. 水晶不对称材料C. 天然存在的材料D. 塑料材料184. 由于反射和吸收原因造成的声能总消耗称: A. 吸收B. 反射C. 张弛D. 衰减185. 选择下列之一来完成组织衰减的补偿:A. 边缘增强作用B. 时间增益补偿( TGC) 功能C. 显示类型D. 发射器186. 声波穿过一个交界面发生的方向改变是: A. 入射角度B. 折射C. 散射D. 绕射187. 接收器的功能包括:①检波②压缩③排斥④放大A. 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②④D. ①②188. 哪一项最可能引起声影:A. 胆囊B. 充液肿物C. 钙化性肿物D. 膀胱189. 获得最大的多普勒频移的角度是:A. 当声束以锐角入射到血管上时B. 当声束以垂直方向入射到血管上时C. 当声束与血管平行入射时D. 声束角对多普勒无影响190. 高强度超声常导致:A. 空化B. 脑损伤C. 胎儿发育异常D. 产生热量191. 下面的组织中, 哪种对超声传导阻力最小: A. 肌肉B. 脂肪C. 骨D. 血液192. 诊断用超声作为软组织显像技术的优点为:①无损伤②对病人和操作者都安全③可明确地显示出软组织的功能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③193. 低频率范围的探头可产生:A. 较长的波长和较强的穿透力B. 较短的波长和较强的穿透力C. 较短的波长和较弱的穿透力D. 较长的波长和较弱的穿透力194. 彩色多普勒技术中运用的三基色为:A. 红、黄、绿B. 蓝、红、绿C. 绿、蓝、黄D. 红、白、蓝195.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有哪些局限性:A. 由于是多普勒效应, 因此速度型、加速度型显示方式受超声入射角的影响B. 在高帧频时才能发挥时间分辨力高的优势C. 速度型脉冲多普勒与二维图像不能实时同步D. 以上各项均是196. 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有几种显示方式:A. 速度型B. 能量型C. 加速度型D. 以上各项均是197. 频谱多普勒可以测量血流的哪些数据:①收缩期峰值速度( Vs) , cm/ s②舒张期峰值速度( Vd) , cm/ s③全心动周期的平均速度( Vm) , cm/ s④速度时间积分( VTI ) , 即频谱包络线下的面积⑤搏动指数( PI ) , PI = Vs - Vd/ Vm; 阻力指数( RI ) ,RI = Vs - Vd/ Vs⑥收缩期与舒张期速度比值(S/ D)⑦加速时间( AT )⑧平均加速度(mAV)⑨减速时间(DT )⑩平均减速度(mDV)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⑦⑧⑨⑩D. 以上各项均是198. 超声有多少种基本物理量, 他们的名称是:A. 2 种, 频率( f ) 、声速( c)B. 3 种, 波长(λ)、频率( f )、声速( c )C. 4 种, 波长(λ)、频率( f )、声速( c)、PC 介质密度D. 5 种, 波长(λ) 、频率( f )、声速( c )、PC 介质密度、传播方向199. 声强的准确定义:A. 超声换能器发射脉冲超声, 其发出的最大时间峰值B. 描述超声能量大小的一种物理量, 即超声束在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超声能量C. 在脉冲重复频率的最长间隔时间内平均声强D. 超声波穿过组织时的强度200. 多普勒超声技术可分为:①脉冲多普勒②彩色多普勒③连续多普勒④频谱多普勒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01.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表现为:A. 动脉血呈红色, 静脉血呈蓝色B. 层流为红色, 湍流为五彩镶嵌色C. 高速血流呈红色, 低速血流呈蓝色D. 不同方向血流以不同颜色表示202. 血流色彩的辉度与血流速度呈:A. 正比B. 反比C. 无关203.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的成像原理为:A. 血流速度B. 速度变化C. 血流方向D. 信号强度204.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基于:①能量②平均血流速度③加速度A. ①B. ①②C. ②③D. ①②③205. 基波成像指:A. 以低频发射的波B. 凸阵探头发射的波C. 线阵探头发射的波D. 发射频率与接受频率相同的波206. 二次谐波成像指:A. 探头接受频率呈发射频率的2 倍B. 探头发射频率呈接受频率的2 倍C. 整倍于基波频率的振动波D. 低频发射高频接受的波。
超声回波的接收和预处理引言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工业检测和材料评价等领域。
在超声波成像中,超声回波的接收和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像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超声回波的接收原理和常用的预处理方法。
超声回波的接收原理超声波成像中,超声波是通过发射器发出的,经过被测物体后反射回来,然后由接收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
超声回波的接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超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超声探测器一般采用压电效应或磁致伸缩效应来接收超声波。
当超声波作用于压电材料时,压电材料会发生形变,产生电荷,进而产生电压信号。
当超声波作用于磁致伸缩材料时,材料的磁导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材料的电磁性能发生变化,进而产生电压信号。
接收信号的放大和滤波接收到的超声信号通常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和滤波才能得到可靠的信号。
放大可以使用放大器来实现,一般需要有足够的增益来提高信号的强度。
滤波可以使用滤波器来实现,一般需要选择合适的截止频率来去除不需要的噪声。
信号调理接收到的超声信号可能存在一些特定的问题,如基线漂移、脉冲重复频率不稳定等。
为了减少这些问题对成像结果的影响,需要进行信号调理。
信号调理一般包括基线漂移的校正、脉冲重复频率的同步等处理。
超声回波的预处理方法超声回波经过接收后,可能存在一些噪声和干扰,这些干扰会对最终成像结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为了获得清晰、可靠的成像结果,需要对超声回波进行预处理。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噪声滤波噪声是超声成像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常用的噪声滤波方法有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等。
均值滤波是用邻域像素的平均值代替当前像素值,适用于高斯噪声;中值滤波是用邻域像素的中值代替当前像素值,适用于椒盐噪声;高斯滤波通过卷积运算去除高频噪声。
数据去畸变在超声成像过程中,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的传播速度不同,会引起超声波的畸变。
为了消除这种畸变,可以采用时间校准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组织的回波时间延迟来调整图像。
超声波医学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以下不属于电子聚焦的是A.发射聚焦或B.固定式声透镜聚焦C.动态聚焦D.环阵相控聚焦E.多点聚焦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聚焦的方法主要分为固定式声透镜聚焦和电子相控阵聚焦,除 B 选项外,其余均为电子聚焦。
2.超声诊断中应用的波是高A.纵波B.横波C.表面波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某女患者,未婚,发现左侧乳房有肿块。
经医生检查判断后拟进行手术治疗,但患者十分担心手术后会影响以后生活质量。
经过医生积极解释,患者消除了心理负担并要求保密。
在征得患者的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了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满意。
这体现了患者的A.基本医疗权B.知情同意权C.疾病认知权D.保护隐私权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试题详解:患者的权利主要有:基本医疗权、知情同意权、疾病认知权、保护隐私权。
4.入射声束与大界面倾斜时,角度大于多少时会出现“回声失落”A.90°B.6°C.12°D.20°E.0°正确答案: 【D】5. 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声阻抗=密度*声速B.用Z表示,Z=ρ*cC.软组织的声阻抗大约是空气声阻抗的3800倍D.人体软组织及实质性器官的声阻抗是各不相同的,但差别较小。
E.界面两边介质的声阻抗差大于 1%,即可对入射的超声波发生反射。
正确答案: 【E】解析:界面两边介质的声阻抗差大于 0.1%,即可对入射的超声波发生反射。
6. 造影二次谐波成像的原理是A.宽频探头的宽频带效应B.微气泡散射的非线性效应C.发射超声功率的改变D.超声在血中的空化作用E.超声聚焦区的变换正确答案:B试题详解:由于超声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及散射存在非线性效应,可出现两倍于发射波(基频)的反射波频率,即二次谐波,二次谐波的强度比基波低,但频率高,被接收时只反映了造影剂的回声信号,基本不包括基波(解剖结构)回声信号。
无损检测超声波题库一.是非题:246题二.选择题:256题三.问答题: 70题四.计算题: 56题一.是非题(在题后括弧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不是机械波。
(×)只要有作机械振动的波源就能产生机械波。
( × )振动是波动的根源,波动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 ○ )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垂直的波称为纵波。
( × )当介质质点受到交变剪切应力作用时,产生切变形变,从而形成横波。
( ○ )液体介质中只能传播纵波和表面波,不能传播横波。
( × )根据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对于波的传播方向的不同,波的波形可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和板波等。
( × )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则声速越大 ( × )同一时刻,介质中振动相位相同的所有质点所联成的面称为波前。
( × )实际应用超声波探头中的波源近似于活塞波振动,当距离波源的距离足够大时,活塞波类似于柱面波。
( × )超声波检测中广泛采用的是脉冲波,其特点是波源振动持续时间很长,且间歇辐射。
( × )次声波、声波、超声波都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他们的主要区别主要在于频率不同。
( ○ )同种波型的超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频率越低,其波长越长。
( ○ )分贝值差表示反射波幅度相互关系,在确定基准波高后,可以直接用仪器的衰减器读数表示缺陷波相对波高。
( ○ )一般固体中的声速随介质温度升高而降低。
( ○ )超声波在同一介质中横波比纵波检测分辨力高,但对于材料的穿透能力差。
( ○ )超声波在同一固体材料中,传播纵波、横波时声阻抗都相同。
( × )超声场中任一点的声压与该处质点传播速度之比称为声阻抗。
( × )固体介质的密度越小,声速越大,则它的声阻抗越大。
超声波探伤仪EPOCH650操作规程1、根据标准,试样规格选择探头频率、晶片尺寸、K值等,选择5P8*10K2.5(5P6*6K2.5)探头。
2、仪器基本设置:(1)“脉冲发生器”,频率设为5MHz,脉冲重复频率设为“自动高”,(2)“接收器”,滤波器设置为标准,即1.5~8.5 MHz;(3)“测量设置”-“读数设置”,手动,读数1至4分别选“闸门1当前波幅”,“闸门1表面距离-X值”,“闸门1到反射体深度”,“闸门1到曲线波幅”3、扫描比例调节(1)在CSK-IA铝合金试块上,把探头对准50mm及100mm弧,并找到最高波,量出探头前沿,在“触发”的X值中输入探头前沿。
)(前沿测3次取平均值)(2)“自动校准”,把闸门套住50mm弧,点“校准声速”,输入50,移动闸门,把闸门套住100mm弧,点“校准零位”,输入100。
4、角度校准把探头对准#1对比试块(根据工件规格及标准要求选择)的10mm深度的横通孔,调节“角度”按钮,使深度显示为10mm。
(K值测3次取平均值)5、DAC曲线绘制(1)选“定量选项”-“DAC”-“自定义”-“曲线数量”选3-曲线1/2/3分别输入“-4dB”/“-12dB”/“-18 dB”(2)选择3点制作DAC曲线,选点原则为最近点须满足深度最小点,最远点满足二次波检测要求,中间点接近实际壁厚,(练习时推荐5、10、20mm深的孔),划出曲线,点“完成”。
(3)完成表面补偿,暂时选4dB。
6、扫查(1)点击曲线增益,增加到18dB(2)焊接接头检测区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加上焊缝熔合线两侧各10mm。
(3)探头移动区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25P。
(4)粗探时探头轴线基本垂直于焊缝,在焊缝两侧作锯齿形扫查,为了找到缺陷最高波可以做适当摆动(10-15度)。
(5)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应大于探头直径或宽带的15%(6)探头的扫查速度一般不应大于150mm/s,粗探时在满足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扫查速度。
超声波探伤资格考试试题2初、中级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超声检测考题汇编是非判断题(在每题后面括号内打“X”号表示“错误”,画“?”表示正确)1.最常用的超声波换能器是利用压电效应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2.在超声波检测中最常用的超声波换能器是利用磁致伸缩效应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 3.质点完成五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可以使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五个波长的距离() 4.一般的超声波检测仪在有抑制作用的情况下其水平线性必然变坏() 5.脉冲宽度大的仪器其频带宽度窄()6.超声波检测时要求声束方向与缺陷取向垂直为宜()7.在同一固体介质中,纵波的传播速度为常数()8.在同一固体介质中,横波的传播速度为常数()9.在同一固体介质中,瑞利波的传播速度为常数()10.在同一固体介质中,兰姆波的传播速度为常数()11.超声波表面波不能在液体表面传播()12.在同一固体材料中,传播纵,横波时的声阻抗相同()13.声阻抗是衡量介质声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温度变化对材料的声阻抗也会有影响() 14.第二介质中折射的横波其折射角达到90?时的纵波入射角为第二临界角() 15.第二介质中折射的横波其折射角达到90?时的纵波入射角为第一临界角() 16.第二介质中折射的纵波其折射角达到90?时的纵波入射角为第二临界角() 17.第二介质中折射的纵波其折射角达到90?时的纵波入射角为第一临界角() 18.频率和晶片尺寸相同时,横波声束指向性不如纵波好()19.在水中不仅能传播纵波,也能传播横波()20.有机玻璃声透镜水浸聚焦探头,透镜曲率半径越小,焦距越大() 21.有机玻璃声透镜水浸聚焦探头,透镜曲率越大,焦距越大()22.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是材料对超声能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23.钢中声速最大的波型是纵波()24.钢中声速最大的波型是横波()25.钢中声速最大的波型是兰姆波()26.超声波在异质界面上倾斜入射时,同一波型的声束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27.超声波在异质界面上倾斜入射时,同一波型的声束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28.商品化斜探头标志的角度是表示声轴线在任何材料中的折射角() 29.为了在试件中得到纯横波,斜探头透声斜楔材料的纵波速度应大于被检试件中的纵波速度() 30.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波长成正比()31.超声波在铝中传播时,频率越高,波长越短()32.超声波在钢中传播时,频率越低,波长越短()33.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质点的振动速度()34.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35.声源面积不变时,超声波频率越高,超声场的近场长度越长() 36.采用高频探伤可以改善声束指向性,提高探伤灵敏度()37.不同压电晶体的频率常数不一样,因此用不同压电晶体作成频率相同的晶片时其厚度不同() 38.兰姆波波速在一定介质中不为常数()39.超声波探头的近场长度近似与晶片直径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 40.超声波探头的半扩散角近似与晶片直径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 41.超声波探头发射超声波利用的是逆压电效应,而接收超声波则是利用的正压电效应() 42.超声波束的指向角是在晶片直径一定的情况下,频率越低,指向角越小() 43.超声波束的指向角是在晶片直径一定的情况下,频率越高,指向角越小() 44.声透镜的曲率越大,焦距越短()45.声透镜的曲率半径越大,焦距越短()46.波长越短,近场长度越短,晶片直径越大,近场长度也越长()47.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材料弹性和密度,因此同一波型的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8.同一波型的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49.超声波纵波在异质界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波中必定会分离出反射纵波与反射横波() 50.根据公式:C=λ?f 可知声速C与频率f成正比,因此同一波型的超声波在高频时传播速度比低频时大() 51.压电晶片是利用“逆压电效应”的原理产生超声波的()52.压电晶片是利用“逆压电效应”的原理接收超声波的()53.用声透镜对超声波进行聚焦时,必须选用中间厚度小、边缘厚度大的凹形透镜() 54.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当外力的频率等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谐振() 55.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远小于波长的障碍物时,就会发生绕射现象()56.超声波探头所选用压电晶片的频率与晶片厚度有密切关系,频率越高,晶片越薄() 57.在钢中测定为某个折射角的探头,移放到铝上测定,该折射角将会变小()58.在超声波检测中,窄脉冲的纵向分辨力高,这是因为它的脉冲宽度大()59.一台垂直线性理想的超声波检测仪,其回波高度与探头接收到的声压成正比例() 60.一台垂直线性理想的超声波检测仪,其回波高度与探头接收到的声压成反比() 61.当激励探头的脉冲幅度增大时,由探头发射的超声波强度也随之增大()62.超声波垂直入射至钢/空气界面时,反射波和入射波可在钢中形成驻波。
一、判断题第一单元(物理基础)1、波动过程中能量传播是靠相邻两质点的相互碰撞来完成的。
(F)2、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F)3、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O)4、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F)5、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O)6、物体作谐振动时,在平衡位置的势能为零。
(O)7、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F)8、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1.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O)9、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O)10、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F)11、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O)12、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F)13、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在液体表面传播。
(F)14、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F)15、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F)16、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O)17、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则声速越大。
(F)18、表面波在介质表面作椭圆振动,椭圆的长轴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
(F)19、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F)20、在超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通过的超声能量叫声强。
(F)21、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1MHz的超声波的能量相当于1KHz声波能量的100万倍。
(O)22、声压差2倍,则两信号的分贝差为6dB(分贝)。
(F)23、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F)24、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F)25、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能量等于透射能量和反射能量之和。
无损检测超声波题库一.是非题:246题二.选择题:256题三.问答题: 70题四.计算题: 56题一.是非题(在题后括弧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1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不是机械波。
(×)1.2只要有作机械振动的波源就能产生机械波。
( × )1.3 振动是波动的根源,波动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 ○ )1.4 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垂直的波称为纵波。
( × )1.5 当介质质点受到交变剪切应力作用时,产生切变形变,从而形成横波。
( ○ )1.6 液体介质中只能传播纵波和表面波,不能传播横波。
( × )1.7 根据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对于波的传播方向的不同,波的波形可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和板波等。
( × )1.8 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则声速越大 ( × )1.9 同一时刻,介质中振动相位相同的所有质点所联成的面称为波前。
( × )1.10 实际应用超声波探头中的波源近似于活塞波振动,当距离波源的距离足够大时,活塞波类似于柱面波。
( × )1.11 超声波检测中广泛采用的是脉冲波,其特点是波源振动持续时间很长,且间歇辐射。
( × ) 1.12 次声波、声波、超声波都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他们的主要区别主要在于频率不同。
( ○ )1.13 同种波型的超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频率越低,其波长越长。
( ○ )1.14 分贝值差表示反射波幅度相互关系,在确定基准波高后,可以直接用仪器的衰减器读数表示缺陷波相对波高。
( ○ )1.15 一般固体中的声速随介质温度升高而降低。
( ○ )1.16 超声波在同一介质中横波比纵波检测分辨力高,但对于材料的穿透能力差。
( ○ )1.17 超声波在同一固体材料中,传播纵波、横波时声阻抗都相同。
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二级试题库(U T)带答案(共6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无损检测超声波试题(UT)一、是非题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
√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应该是机械波)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材料组织不均匀会影响声速,所以对铸铁材料超声波探伤和测厚必须注意这一问题。
√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沿液体表面传播。
×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C细钢棒=(E/ρ)½)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渡声速之比为常数。
√水的温度升高时,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亦随着增加。
×几乎所有的液体(水除外),其声速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介质中形成驻波时,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应是λ/4;相邻两节点或波腹间的距离为λ/2)具有一定能量的声束,在铝中要比在钢中传播的更远。
√材料中应力会影响超声波传播速度,在拉应力时声速减小,在压应力时声速增大,根据这一特性,可用超声波测量材料的应力。
一、是非题1.1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
1.2 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1.3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1.4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1.5 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1.6 材料组织不均匀会影响声速,所以对铸铁材料超声波探伤和测厚必须注意这一问题。
1.7 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8 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l.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1.9 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1.10 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1.11 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1.12 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1.13 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沿液体表面传播。
1.14 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1.15 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1.16 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渡声速之比为常数。
1.17 水的温度升高时,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亦随着增加。
1.18 几乎所有的液体(水除外),其声速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19 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1.20 介质中形成驻波时,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1.21 具有一定能量的声束,在铝中要比在钢中传播的更远。
1.22材料中应力会影响超声波传播速度,在拉应力时声速减小,在压应力时声速增大,根据这一特性,可用超声波测量材料的内应力。
1.23 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1.24 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1.25 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能量等于透射能量与反射能量之和。
超声波探伤试题(UT)一、是非题1.1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
1.2 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1.3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1.4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1.5 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1.6 材料组织不均匀会影响声速,所以对铸铁材料超声波探伤和测厚必须注意这一问题。
1.7 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8 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l.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1.9 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1.10 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1.11 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1.12 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1.13 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沿液体表面传播。
1.14 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1.15 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1.16 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渡声速之比为常数。
1.17 水的温度升高时,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亦随着增加。
1.18 几乎所有的液体(水除外),其声速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19 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1.20 介质中形成驻波时,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1.21 具有一定能量的声束,在铝中要比在钢中传播的更远。
1.22材料中应力会影响超声波传播速度,在拉应力时声速减小,在压应力时声速增大,根据这一特性,可用超声波测量材料的内应力。
1.23 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1.24 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1.25 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能量等于透射能量与反射能量之和。
超声波检测培训考核习题集共:676 题其中:是非题175 题选择题279 题问答题103 题计算题119 题一、是非题1.1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 )1.2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1.3由于机械波是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1.4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1.5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1.6材料组织不均匀会影响声速,所以对铸铁材料超声波探伤和测厚必须注意这一问题.( )1.7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8由端角反射率实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1.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1.9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1.10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1.11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1.12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1.13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沿液体表面传播.( )1.14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1.15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1.16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1.17水的温度升高时,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亦随着增加.( )1.18几乎所有的液体(水除外),其声速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19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1.20介质中形成驻波时,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1.21具有一定能量的声束,在铝中要比在钢中传播的更远.( )1.22材料中应力会影响超声波传播速度,在拉应力时声速减小,在压应力时声速增大,根据这一特性,可用超声波测量材料的内应力.( )1.23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衰减越大.( )1.24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1.25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能量等于透射能量和反射能量之和.( )1.26超声波的扩散衰减与波型,声程和传声介质、晶粒度有关.( )1.27对同一材料而言,横波的衰减系数比纵波大得多.( )1.28界面上入射声束的折射角等于反射角.( )1.29当声束以一定角度入射到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波形转换.( )1.30在同一固体材料中,传播纵、横波时声阻抗不一样.( )1.31声阻抗是衡量介质声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温度变化对材料的声阻抗无任何影响.( ) 1.32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平界面时,声强反射率与声强透射率之和等于 1.( )1.33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异质界面时,界面一侧的总声压等于另一侧的总声压.( )1.34超声波垂直入射到Z2 >Z1的界面时,声压透射率大于1,说明界面有增强声压的作用.( )1.35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声压往复透射率与声强透射率在数值上相等.( ) 1.36超声波垂直入射时,界面两侧介质声阻抗差愈小,声压往复透射率愈低.( )1.37当钢中的气隙(如裂纹)厚度一定时,超声波频率增加,反射波高也随着增加.( ) 1.38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同种波型的反射角等于折射角.( )1.39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同种波型的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 )1.40超声波以10 角入射至水/钢界面时,反射角等于10 .( )1.41超声波入射至水/钢界面时,第一临界角约为14.5 .( )1.42第二介质中折射的横波平行于界面时的纵波入射角为第一临界角.( )1.43如果有机玻璃/铝界面的第一临界角大于有机玻璃/钢界面的第一临界角,则前者的第二临界角也一定大于后者.( )1.44只有当第一介质为固体介质时,才会有第三临界角.( )1.45横波斜入射至钢/空气界面时,入射角在30 左右时,横波声压反射率最低.( )1.46超声波入射到C1<C2的凹曲面时,其透过波发射.( )1.47超声波入射到C1>C2的凸曲面时,其透过波集聚.( )1.48以有机玻璃作声透镜的水浸聚焦滩头,有机玻璃/水界面为凹曲面.( )1.49介质的声阻抗愈大,引起的超声波的衰减愈严重.( )1.50聚焦探头辐射的声波,在材质中的衰减小.( )1.51超声波探伤中所指的衰减仅为材料对声波的吸收作用.( )1.52超声平面波不存在材质衰减.( )2.1超声波频率越高,近场区的长度也就越大.( )2.2对同一直探头来说,在钢中的近场强度比在水中的近场强度大.( )2.3聚焦探头的焦距应小于近场长度.( )2.4探头频率越高,声束扩散角越小、2.5超声波探伤的实际声场中的声束轴线上不存在声压为零的点.( )2.6声束指向性不仅与频率有关,而且与波型有关.( )2.7超声波的波长越长,声束扩散角就越大,发现小缺陷的能力也就越强.( )2.8因为超声波会扩散衰减,所以检测应尽可能在其近场区进行.( )2.9因为近场区内有多哥声压为零的点,所以探伤时近场区缺陷往往会漏检.( )2.10如超声波频率不变,晶片面积越大,超声场的近场长度越短.( )2.11面积相同,频率相同的圆晶片和方晶片,超声场的近场长度一样长.( )2.12面积相同,频率相同的圆晶片和方晶片,其声束指向角亦相同.( )2.13超声场的近场长度愈短,声束指向性愈好.( )2.14声波辐射的超声波,总是在声束中心轴线上的声压为最高.( )2.15声波辐射的超声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主声束内.( )2.16探伤采用低频是为了改善声束指向性,提高探伤灵敏度.( )2.17超声场中不同截面上的声压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2.18在超声场的未扩散区,可将声源辐射的超声波看成平面波,平均声压不随距离增加而改变.( )2.19斜角探伤横波声场中假想声源的面积大于实际声源面积.( )2.20频率和晶片尺寸相同时,横波声束指向性比纵波好.( )2.21圆晶片斜探头的上指向角小于下指向角.( )2.22如斜探头入射点到晶片的距离不变,入射点到假想声源的距离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小.( )2.23200mm处ф4长横孔的回波声压比100mm处ф2长横孔的回波声压低.( )2.24球孔的回波声压随距离的变化规律与平底孔相同.( )2.25同声程理想大平面与平底孔回波声压的比值岁频率的提高而减小.( )2.26轴类工件外圆径向探伤时,曲底面回波声压比同声程理想大平面相同.( )2.27对空心圆柱体在内孔探伤时,曲底面回波声压比同声程大平面低.( )3.1超声波探伤中,发射超声波是利用正压电效应,接收超声波是利用逆压电效应.( ) 3.2增益100dB就是信号强度放大100倍.( )3.3与锆钛酸铅想比,石英作为压电材料有性能稳定、机电藕合系数高、压电转换能量损失小等优点.( )3.4与普通探头相比,聚焦探头的分辨力较高.( )3.5使用聚焦透镜能提高灵敏度和分辨力,但减小了探测范围.( )3.6点聚焦探头比线聚焦探头灵敏度高.( )3.7双晶探头只能用于纵波检测.( )3.8B型显示能够展现工件内缺陷的埋藏深度.( )3.9C型显示能展现工件中缺陷的长度和宽度,但不能展现深度.( )3.10通用AVG曲线采用的距离是以近场长度为单位的归一化距离,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探头.( )3.11在通用AVG曲线上,可直接查得缺陷的实际声程和当量尺寸.( )3.12A型显示探伤仪,利用D.G.S曲线板可直观显示缺陷的当量大小和缺陷深度.( ) 3.13电磁超声波探头的优点之一是换能效率高,灵敏度高.( )3.14多通道探伤仪是由多个或多对探头同时工作的探伤仪.( )3.15探伤仪中的发射电路亦称为触发电路.( )3.16探伤仪中的发射电路亦可产生几百伏到上千伏的电脉冲去激励探头晶片振动.( ) 3.17探伤仪的扫描电路即为控制探头在工件探伤面上扫查的电路.( )3.18探伤仪发射电路中的阻尼电阻的阻值愈大,发射强度愈弱.( )3.19调节探伤仪“深度细调”旋钮时,可连续改变扫描线扫描速度.( )3.20调节探伤仪“抑制”旋钮时,抑制越大,仪器动态范围越大.( )3.21调节探伤仪“延迟”按钮时,扫描线上回波信号间的距离也将随之改变.( )3.22不同压电晶体材料中声速不一样,因此不同压电材料的频率常数也不相同.( )3.23不同压电材料的频率常数不一样,因此用不同压电材料制作的探头其标称频率不可能相同.( )3.24压电晶片的压电应变常数(d33)大,则说明该晶片接收性能好.( )3.25压电晶片的压电电压常数(g33)大,则说明该晶片接收性能好.( )Q,减少机械能损耗.( ) 3.26探头中压电晶片背面加吸收块是为了提高机械品质因素m3.27工件表面比较粗糙时,为防止探头磨损和保护晶片,宜选用硬保护膜.( )3.28斜探头楔块前部和上部开消声槽的目的是使声波反射回晶片处,减少声能损失.( ) 3.29由于水中只能传播纵波,所以水浸探头只能进行纵波探伤.( )3.30双晶直探头倾角越大,交点离探测面距离愈远,复盖区愈大.( )3.31有机玻璃声透镜水浸聚焦探头,透镜曲率半径愈大,焦距愈大.( )3.32利用IIW试块上ф50mm孔与两侧面的距离,仅能测定直探头盲区的大致范围.( ) 3.33当斜探头对准IIW试块上R50曲面时,荧光屏上的多次反射回波是等距离.( )3.34中心切槽的半圆试块,其反射特点是多次回波总是等距离出现.( )3.35与IIW试块相比CSK-1A试块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测定斜探头分辨力.( )3.36调节探伤仪的“水平”旋钮,将会改变仪器的水平线性.( )3.37测定仪器的“动态范围”时,应将仪器的“抑制”、“深度补偿”旋钮置于“关”的位置.( )3.38盲区与始波宽度是同一概念.( )3.39测定组合灵敏度时,可先调节仪器的“抑制”按钮,使点噪声电平≤10%,再进行测试.( )3.40测定“始波宽度”时,应将仪器的灵敏度调至最大.( )3.41为提高分辨力,在满足探伤灵敏度要求情况下,仪器的发射强度应尽量调得低一些.( )3.42在数字化智能超声波探伤仪中,脉冲重复频率又称为采样频率.( )3.43双晶探头主要应用于近表面缺陷的探测.( )3.44温度对斜探头折射角有影响,当温度升高时,折射角将变大.( )3.45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测厚仪是共振式测厚仪.( )3.46在钢中折射角为60º的斜探头,用于探测铝时,其折射角将变大.( )3.47“发射脉冲宽度”就是指发射脉冲的持续时间.( )3.48软保护膜探头可减少粗糙表面对探伤的影响.( )3.49脉冲发射式和穿透式探伤,使用的探头式同一类型、3.50声束指向角较小且声束截面较窄的探头称作窄脉冲探头.( )4.1在液浸式检测中,返回探头的声能还不到最初值的1%.( )4.2垂直探伤时探伤面的粗糙度对反射波高的影响比斜角探伤严重.( )4.3超声脉冲通过材料后,其中心频率将变低.( )4.4串列法探伤适用于检查垂直于谈侧面的平面缺陷.( )4.5“灵敏度”意味着发现小缺陷的能力,因此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越高越好.( )4.6所谓“幻影回波”,是由于探伤频率过高或材料晶粒粗大引起的 .( )4.7当量法用来测量大于声束截面的缺陷的尺寸.( )4.8半波高度发用来测量大小于声束截面的缺陷的尺寸.( )4.9串列式双探头法探伤即为穿透法.( )4.10厚焊缝采用串列法扫描时,如焊缝余高磨平,则不存在死区.( )4.11曲面工件探伤时,探伤面曲率半径愈大,耦合效果愈好.( )4.12实际探伤中,为提高扫描速度减少的干扰,应将探伤灵敏度适当降低.( )4.13采用当量法确定的缺陷尺寸一般小于缺陷的实际尺寸.( )4.14只有当工件中缺陷在各个方向的尺寸均大于声束截面时,才能采用测长法确定缺陷长度.( )4.15绝对灵敏度法测量缺陷指示长度时,测长灵敏度高,测得的缺陷长度大.( )4.16当工件内存在较大的内应力时,将使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及方向发生变化.( )4.17超声波倾斜入射至缺陷表面时,缺陷反射波高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高.( )5.1钢板探伤时,通常只根据缺陷波情况判定缺陷.( )5.2当钢板中缺陷大于声束截面时,由于缺陷多次反射波互相干涉容易出现“叠加效应”.( )5.3厚钢板探伤中,若出现缺陷的多次反射波,说明缺陷的尺寸一定较大.( )5.4较薄钢板采用底波多次法探伤时,如出现“叠加效应”,说明钢板中缺陷尺寸一定很大.( )5.5复合钢板探伤时,可以从母材一侧探伤,也可从复合材料一侧探伤.( )5.6用板波法探测厚度5mm以下薄钢板时,不仅能检出内部缺陷,同时能检出表面缺陷.( ) 5.7钢管水浸聚焦法探伤时,不宜采用线聚焦探头探测较短缺陷.( )5.8采用水浸聚焦探头检测钢管时,声透镜的中心部分厚度应为λ/2的整数倍.( )5.10钢管水浸探伤时,水中加入适量活性剂是为了调节水的声阻抗,改善透声性.( ) 5.11钢管水浸探伤时,如钢管中无缺陷,荧光屏上只有始波和界面波.( )5.12用斜探头对大口径钢管作接触法周向探伤时,其跨距比同厚度平板大.( )6.1对轴类锻件探伤,一般来说以纵波直探头从径向探测效果最佳.( )6.2使用斜探头对轴类锻件作圆柱面轴向探测时,探头应用正反两个方向扫查.( )6.3对饼形锻件,采用直探头作径向探测时最佳的探伤方法.( )6.4调节锻件探伤灵敏度的底波法,其含义是锻件扫描过程中依据底波变化情况评定锻件质量等级.( )6.5锻件探伤中,如缺陷引起底波明显下降或消失时,说明锻件中存在较严重的缺陷.( ) 6.6锻件探伤时,如缺陷被探伤人员判定为白点,则应按密集缺陷评定锻件等级.( )6.7铸钢件超声波探伤,一般以纵波直探头为主.( )7.1焊缝横波探伤中,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的反射波幅一般很高.( )7.2焊缝横波探伤中,如采用直射法,可不考虑结构反射、变型波等干扰回波的影响.( ) 7.3采用双探头串列法扫描焊缝时,位于焊缝深度方向任何部位的缺陷,其反射波均出现在荧光屏上同一位置.( )7.4焊缝探伤时所用斜探头,当楔块底面前部磨损较大时,其K值将变小.( )7.5焊缝横波探伤时常采用液态偶合剂,说明横波可以通过液态介质薄层.( )7.6当焊缝中的缺陷与声束成一定角度时,探测频率较高时,缺陷回波不易被探头接收.( )7.7窄脉冲聚焦探头的优点是能量集中,穿透力强,所以适合于奥氏体钢焊缝检测.( ) 7.8一般不采用从堆焊层一侧探测的方法检测堆焊层缺陷.( )7.9铝焊缝探伤应选用较高频率的横波专用斜探头.( )7.10裂缝探伤中,裂纹的回波比较尖锐,探头转动时,波很快消失.( )是非题答案1.1 ○ 1.2 × 1.3 ○ 1.4 × 1.5 ○1.6 ○ 1.7 × 1.8 ○ 1.9 ○ 1.10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1.31 × 1.32 ○ 1.33○ 1.34 × 1.35 ○1.36 × 1.37 ○ 1.38 × 1.39 × 1.40○1.41 × 1.42 × 1.43 × 1.44 ○ 1.45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1.51 × 1.52 ×2.1 ○ 2.2 × 2.3 ○ 2.4 ○ 2.5 ○2.6 ○ 2.7 × 2.8 × 2.9 × 2.10 ×2.11 ○ 2.12 × 2.13 × 2.14 ○ 2.15 ×2.16 × 2.17 × 2.18 ○ 2.19 × 2.20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2.26 ○ 2.27 ×3.1 × 3.2 × 3.3 × 3.4 ○ 3.5 ○3.6 ○ 3.7 × 3.8 ○ 3.9 ○ 3.10 ○3.11 × 3.12 ○ 3.13 × 3.14 × 3.15 ×3.16 ○ 3.17 × 3.18 × 3.19 ○ 3.20 ×3.21 × 3.22 ○ 3.23 × 3.24 × 3.25 ○3.26× 3.27 × 3.28 × 3.29 × 3.30 ×3.31 ○ 3.32 ○ 3.33 × 3.34 ○ 3.35 ○3.36 × 3.37 ○ 3.38 × 3.39 × 3.40 ×3.41 ○ 3.42 × 3.43 ○ 3.44 ○ 3.45 ×3.46 × 3.47 ○ 3.48 ○ 3.49 × 3.50 ×4.1 ○ 4.2 ○ 4.3 ○ 4.4 ○ 4.5 ×4.6 × 4.7 × 4.8 × 4.9 × 4.10 ×4.11 ○ 4.12 × 4.13 ○ 4.14 × 4.15 ○4.16 ○ 4.17 ×5.1 × 5.2 × 5.3 ○ 5.4 × 5.5 ○5.6 ○ 5.7 ○ 5.8 ○ 5.9 ○ 5.10 ×5.11 ○ 5.12 ○6.1 ○ 6.2 ○ 6.3 × 6.4 × 6.5 ○6.6 × 6.7 ○7.1 ○ 7.2 × 7.3 ○ 7.4 ○ 7.5 ×7.6 ○ 7.7 × 7.8 ○ 7.9 ○ 7.10 ×二、选择题1.1、以下关于谐振动的叙述,那一条是错误的A、谐振动就是质点在作匀速圆周运动、B、任何复杂振动都可视为多个谐振动的合成、C、在谐振动动中,质点在位移最大处受力最大,速度为零、D、在谐振动动中,质点在平衡位置速度大,受力为零、1.2、以下关于阻尼振动的叙述,那一条是错误的()A、阻尼使振动物体的能量逐渐减小、B、阻尼使振动物体的振幅逐渐减小、C、阻尼使振动物体的运动速率逐渐减小、D、阻尼使振动周期逐渐变长、1.3、超声波是频率超出人耳听觉的弹性机械波,其频率范围约为:()A、高于2万赫兹B、1-10MHZC、高于200HZD、0.25-15MHZ1.4、在金属材料的超声波探伤中,使用最多的频率范围是:()A、10-25MHZB、1-1000KHZC、1-5MHZD、大于20000MHZ1.5 机械波的波速取决于A、机械振动中质点的速度B、机械振动中质点的振幅C、机械振动中质点的振动频率D、弹性介质的特性1.6 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波声速C L横波声速C S表面波声速C R 之间的关系是:A、C R>C S>C LB、C S>C L>C R 、、C、 C L >C S>C RD、以上都不对1.7 在下列不同类型超声波中,哪种波的传播速度随频率的不同而改变A、表面波B、板波C、疏密波D、剪切波1.8 超声波如射到异质界面时,可能发生()A、反射B、折射C、波型转换D、以上都是1.9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有关、A、介质的弹性B、介质的密度C、超声波波型D、以上全部1.10 在同一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相比,与材料的()有关?A、密度B、弹性模量C、泊松比D、以上全部1.11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是:()A、纵波B、横波C、表面波D、兰姆波1.12在流体中可传播:()A、纵波B、横波C、纵波、横波及表面波D、切变波1.13超声纵波、横波和表面波速度主要取决于:()A、频率B、传声介质的几何尺寸C、传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密度D.以上全都不全面,须视具体情况而定1.14板波的速度主要取决于:()A、频率B、传声介质的几何尺寸C、传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密度D. 以上全都不全面,须视具体情况而定1.15钢中超声纵波声速为590000cm/s,若频率为10MHZ则其波长:()A、59mmB、5.9mmC、0.59mmD、2.36mm1.16下面哪种超声波的波长最短()A、水中传播的2MHZ纵波B、钢中传播的2.5MHZ横波C、钢中传播的5MHZ纵波D、钢中传播的2MHZ表面波1.17一般认为表面波作用于物体的深度大约为()A、半个波长B、一个波长C、两个波长D、3.7个波长1.18 钢中表面波的能量大约在距表面多深的距离会降低到原来的1/25.( )A、五个波长B、一个波长C、1/10波长D、0.5波长1.19 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伤主要利用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的()A、散射特性B、反射特性C、投射特性D、扩散特性1.20 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时有()A、质点振动和质点移动B、质点振动和振动传递C、质点振动和能量传播D、B和C1.21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速度是()A、质点振动的速度B、声能的传播速度C、波长和传播时间的乘积D、以上都不是1.22若频率一定,下列哪种波型在固体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波长最短:()A、剪切波B、压缩波C、横波D、瑞利表面波1.23材料的声速和密度的乘积称为声阻抗,它将影响超声波()A、在传播时的材质衰减B、从一个介质到达另一个介质时在界面上的反射和投射C、在传播时的散射D、扩散角大小1.24 声阻抗是:()A、超声振动的参数B、界面的参数C、传声介质的参数D、以上都不对1.25 当超声纵波由水垂直射向钢时,其反射系数大于1,这意味着:()A、能量守恒定律在这里不起作用B、透射能量大于入射能量C、A与B都对D、以上都不对1.26 当超声纵波由钢垂直射向水时,其反射系数小于0,这意味着:()A、透射能量大于入射能量B、反射超声波振动相位与入射声波互成180ºC、超声波无法透入水中D、以上都不对1.27垂直入射于异质界面得超声波束得反射声压和透射声压:()A、与界面二边材料的声速有关B、与界面二边材料的密度有关C、与界面二边材料的声速有关D、与入射声波波型有关1.28 在液浸探伤中,哪种波会迅速衰减:()A、纵波B、横波C、表面波D、切变波1.29 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与波长相当的障碍物时,将发生()A、只绕射,无反射B、既反射又绕射C、只反射无绕射D、以上都有可能1.30 在同一固体介质中,当分别传播纵、横波时,它的声阻抗将是( )A 、一样B 、传播横波时大C 、传播纵波时大D 、无法确定1.31 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反射波与透过波声能的分配比例取决于( )A 、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速B 、界面两侧介质的衰减系数C 、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阻抗D 、以上全部1.32在同一界面上,声强透过率T 与声压反射率r 之间的关系是()A 、T=r 2B 、T=1-r 2C 、T=1+rD 、 T=1-r1.33 在同一界面上,声强反射率R 与声强透过率T 之间的关系是()A 、R+T=1B 、T=1-RC 、R=1-TD 、以上全部1.34超声波倾斜入射至异质界面时,其传播方向的改变主要取决于()A 、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阻抗B 、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速C 、界面两侧介质衰减系数D 、以上全部1.35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的超声波束的反射声压与透射声压与哪一因素有关()A 、反射波波型B 、入射角度C 、界面两侧的声阻抗D 、以上都是1.36 纵波垂直入射到水浸法超声波探伤,若工件底面全反射,计算底面回波声压公式为( )A 、 122124()Z Z T Z Z =+B 、 2112Z Z T Z Z -=+ C 、 2122Z T Z Z =+ D 、 122124()Z Z T Z Z =+1.37一般地说,如果频率相同,则在粗晶材料中穿透能力最强的振动波型为:( )A、表面波B、纵波C、横波D、三种波型的穿透力相同1.38 不同振动频率,而在钢中有最高声速的波型是:()A、0.5MHZ的纵波B、2.5MHZ的横波C、10MHZ的爬波D、5MHZ的表面波1.39在水/钢界面上,水中入射角为17º,在钢中传播的主要振动波型为:()A、表面波B、横波C、纵波D、B和C1.40当超声纵波由有机玻璃以入射角15º射向钢界面时,可能存在:()A、反射纵波 B.反射横波 C.折射纵波和折射横波 D.以上都有1.41如果将用于钢的K2探头区探测铝(C Fe=3.23km/s,C AL=3.10km/s),则K值会()A、大于2B、小于2C、等于2D、以上都有1.42如果超声纵波由水以20º入射到钢界面,则在钢中横波折射角为:()A、约48ºB、约24ºC、 39ºD、以上都不对1.43第一临界角是:()A、折射纵波等于90º时的横波入射角B、折射横波等于90º时的纵波入射角C、折射纵波等于90º时的纵波入射角D、入射纵波接近90º时的折射角1.44第二临界角是:()A、折射纵波等于90º时的横波入射角B、折射横波等于90º时的纵波入射角C、折射纵波等于90º时的纵波入射角D、入射纵波接近90º时的折射角1.45要在工件中得到纯横波,探头入射角α必须:()A、大于第二临界角B、大于第一临界角C.在第一、第二临界角之间D.小于第二临界角1.46一般均要求斜探头楔块材料的纵波速度小于被检材料的纵波声速,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 )A 、在工件中得到纯横波B 、得到良好的声束指向性C 、实现声束聚焦D 、减少近场区的影响1.47纵波以20º入射角自水入射至钢中,下图中哪一个声束路径是正确的?( )SLLLLSLLLL1.48用入射角为52º的斜探头探测方钢,下图中哪一个声束路径是正确的?()A BC D1.49直探头纵波探测具有倾斜底面的锻钢件,下图中哪一个声束路径是正确的?()A B C1.50第一介质为有机玻璃(C L =2700m/s ),第二介质为铜(C L =4700m/s ,C S =2700m/s ),则第II 临界角为()A 、12700sin4700X α-= B 、12700sin 2300X α-= C 、12300sin 2700X α-= D 、以上都不对1.51用4MHZ 钢质保护膜直探头经甘油耦合后,对钢试件进行探测,若要能得到最佳透声效果,其耦合层厚度为(甘油C L =1920m/s )()A 、1.45mmB 、0.20mmC 、0.7375mmD 、0.24mm1.52用直探头以水为透声楔块使钢板对接焊缝中得到横波检测,此时探头声束轴线相 对于探测面的倾角范围为:( )A 、14.7o ~27.7o B 、62.3o ~75.3o C 、27.2o ~56.7oD 、不受限制1.53 有一不锈钢复合钢板,不锈钢复合层声阻抗Z1,基体钢板声阻抗Z2,今从钢板一侧以2.5MHZ直探头直接接触法探测,则界面上声压透射率公式为:()A、2112Z ZZ Z-+B、1212Z ZZ Z-+C、1122ZZ Z+D、2122ZZ Z+1.54 由材质衰减引起的超声波减弱db数等于:()A、衰减系数与声程的乘积B、衰减系数与深度的乘积C、seμ-(μ为衰减系数,S为声程) D、以上都不对1.55 超声波(活塞波)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引起声能衰减的原因是:()A、介质对超声波的吸收B、介质对超声波的散射C、声束扩散D、以上全部1.56 斜探头直接接触法探测钢板焊缝时,其横波:()A、在有机玻璃斜楔块中产生B、从晶片上直接产生C、在有机玻璃与耦合层界面上产生D、在耦合层与钢板界面上产生1.57 制作凹曲面的聚焦透镜时,若透镜材料声速为C1,第二透声介质声速为C2,则两者材料应满足如下关系:()A、C1>C2B、C1<C2C、C1=C2D、Z1=Z21.58 当聚焦探头声透镜的曲率半径增大时,透镜焦距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少 D.以上都不对1.59 平面波在曲界面上透过情况,正确的图是:()A、 C1>C2B、 C1>C2C、C1<C2D、C1<C21.60 以下关于板波性质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A、按振动方向分,板波可分为SH波和兰姆波,探伤常用的是兰姆波B、板波声速不仅与介质特性有关,而且与板厚、频率有关C、板波声速包括相速度和群速度两个参数D、实际探伤应用时,只考虑相速度,无须考虑群速度1.61 由材料晶粒粗大而引起的衰减属于:()A、扩散衰减B、散射衰减C、吸收衰减D、以上都是1.62 与超声频率无关的衰减方式是()A、扩散衰减B、散射衰减C、吸收衰减D、以上都是1.63 下面有关材料衰减的叙述、哪句话是错误的:( )A、横波衰减比纵波严重B、衰减系数一般随材料的温度上升而增大C、当晶粒度大于波长1/10时对探伤有显著影响D、提高增益可完全克服衰减对探伤的影响2.1 波束扩散角是晶片尺寸和传播介质中声波波长的函数并且随()A、频率增加,晶片直径减少而减少B、频率或晶片直径减少而增大C、频率或晶片直径减少而减少D、频率增加,晶片直径减少而增大2.2 晶片直径D=20mm的直探头,在钢中测得其零辐射角为10o,该探头探测频率约为()A、2.5MHZB、5MHZC、4MHZD、2MHZ2.3 直径Ф12mm晶片5MHZ直探头在钢中的指向角是()A、5.6oB、3.5oC、6.8oD、24.6o2.4 Ф14mm,2.5MHZ直探头在钢中近场区为()A、27mmB、21mmC、38mmD、以上都不对。
无损检测超声波试题(UT)、一、是非题1.1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
1.2 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1.3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1.4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1.5 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1.6 材料组织不均匀会影响声速,所以对铸铁材料超声波探伤和测厚必须注意这一问题。
1.7 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8 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l.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1.9 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1.10 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1.11 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1.12 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1.13 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沿液体表面传播。
1.14 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1.15 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1.16 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渡声速之比为常数。
1.17 水的温度升高时,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亦随着增加。
1.18 几乎所有的液体(水除外),其声速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19 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1.20 介质中形成驻波时,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1.21 具有一定能量的声束,在铝中要比在钢中传播的更远。
1.22材料中应力会影响超声波传播速度,在拉应力时声速减小,在压应力时声速增大,根据这一特性,可用超声波测量材料的内应力。
1.23 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1.24 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1.25 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能量等于透射能量与反射能量之和。
超声检测复习题第⼀部分:是⾮题1.超声波探头的近场长度近似与晶⽚直径成正⽐,与波长成反⽐(o)2.根据公式:C=λ·f 可知声速C与频率f成正⽐,同⼀波型的超声波在同⼀材料中传播时⾼频的声波传播速度⽐低频⼤(x)3.⼀台垂直线性理想的超声波检测仪,在线性范围内其回波⾼度与探头接收到的声压成正⽐例(o)4.在⼈⼯反射体平底孔、矩形槽、横孔、V形槽中,回波声压只与声程有关⽽与探头折射⾓度⽆关的是横孔(o)5.耦合剂的⽤途是消除探头与⼯件之间的空⽓以利于超声波的透射(o)6.按照经典理论,超声波检测⽅法所能检测的最⼩缺陷尺⼨⼤约是(λ/2)(o)7.介质中形成驻波时,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是⼀个波长.(x)8.具有⼀定能量的声束,在铝中要⽐在钢中传播的更远.(o)9.材料中应⼒会影响超声波传播速度,在拉应⼒时声速减⼩,在压应⼒时声速增⼤,根据这⼀特性,可⽤超声波测量材料的内应⼒.(x)10.材料的声阻抗越⼤,超声波衰减越⼤.(x)11.平⾯波垂直⼊射到界⾯上,⼊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x)12.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密度越⼤,则声速越⼤。
(x)13.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列波在同⼀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个波继续传播。
(x)14.⽤钢板探伤时,因为第⼀次底波传播路径最短,所以波幅肯定⾼于第⼆次底波的波幅(x)15.A型超声波探伤仪能提供缺陷回波的时间和幅度两⽅⾯的信息,因此能较为准确的定位,定量,定性。
(x)16.超声波垂直⼊射到界⾯上,声强反射率与声强透射率之和等于1。
(o)17.超声波⼊射到C1﹤C2的凹曲⾯时,其透过波发散。
(x)18.超声波的波长越长,声束扩散⾓就越⼤,发现⼩缺陷的能⼒也就越强。
(x)19.⾯积相同,频率相同的圆晶⽚和⽅晶⽚,超声场的近场长度⼀样长。
(o)20.探伤采⽤低频是为了改善声束指向性,提⾼探伤灵敏度。
(x)21.平⾯波垂直⼊射到界⾯上,⼊射能量等于透射能量和反射能量之和.(o)22.超声波的扩散衰减与波型,声程和传声介质、晶粒度有关.(x) (仅仅与波阵⾯有关)23.对同⼀材料⽽⾔,横波的衰减系数⽐纵波⼤得多.(o)24.界⾯上⼊射声束的折射⾓等于反射⾓.(o)25.当声束以⼀定⾓度⼊射到不同介质的界⾯上,会发⽣波形转换.(o)26.在同⼀固体材料中,传播纵、横波时声阻抗不⼀样.(o)27.厚钢板探伤中,若出现缺陷的多次反射波,说明缺陷的尺⼨⼀定较⼤。
无损检测超声波试题(UT二级)一、是非题1.1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
√1.2 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应该是机械波)1.3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1.4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1.5 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1.6 材料组织不均匀会影响声速,所以对铸铁材料超声波探伤和测厚必须注意这一问题。
√1.7 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8 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l.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1.9 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1.10 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1.11 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1.12 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1.13 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沿液体表面传播。
×1.14 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1.15 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C细钢棒=(E/ρ)½)1.16 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渡声速之比为常数。
√1.17 水的温度升高时,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亦随着增加。
×1.18 几乎所有的液体(水除外),其声速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19 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1.20 介质中形成驻波时,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应是λ/4;相邻两节点或波腹间的距离为λ/2)1.21 具有一定能量的声束,在铝中要比在钢中传播的更远。
√1.22材料中应力会影响超声波传播速度,在拉应力时声速减小,在压应力时声速增大,根据这一特性,可用超声波测量材料的内应力。
⽆损检测超声波⼆级考试题库汇总⽆损检测超声波题库⼀.是⾮题:246题⼆.选择题:256题三.问答题: 70题四.计算题: 56题⼀.是⾮题(在题后括弧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的,所以超声波不是机械波。
(×)只要有作机械振动的波源就能产⽣机械波。
( × )振动是波动的根源,波动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 ○ )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向与波的传播⽅向互相垂直的波称为纵波。
( × )当介质质点受到交变剪切应⼒作⽤时,产⽣切变形变,从⽽形成横波。
( ○ )液体介质中只能传播纵波和表⾯波,不能传播横波。
( × )根据介质质点的振动⽅向相对于波的传播⽅向的不同,波的波形可分为纵波、横波、表⾯波和板波等。
( × )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密度越⼤,则声速越⼤ ( × )同⼀时刻,介质中振动相位相同的所有质点所联成的⾯称为波前。
( × )实际应⽤超声波探头中的波源近似于活塞波振动,当距离波源的距离⾜够⼤时,活塞波类似于柱⾯波。
( × )超声波检测中⼴泛采⽤的是脉冲波,其特点是波源振动持续时间很长,且间歇辐射。
( × )次声波、声波、超声波都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他们的主要区别主要在于频率不同。
( ○ )同种波型的超声波,在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越低,其波长越长。
( ○ )分贝值差表⽰反射波幅度相互关系,在确定基准波⾼后,可以直接⽤仪器的衰减器读数表⽰缺陷波相对波⾼。
( ○ )⼀般固体中的声速随介质温度升⾼⽽降低。
( ○ )超声波在同⼀介质中横波⽐纵波检测分辨⼒⾼,但对于材料的穿透能⼒差。
( ○ )超声波在同⼀固体材料中,传播纵波、横波时声阻抗都相同。
( × )超声场中任⼀点的声压与该处质点传播速度之⽐称为声阻抗。
( × )固体介质的密度越⼩,声速越⼤,则它的声阻抗越⼤。
超声波检测理论复习题一. 是非判断题(答案供参考)1.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
( ○ )2. 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 × )3.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 ○ )4. 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 × )5. 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 × )6. 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 ○ )7. 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 × )8. 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 × )9. 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 ○ )10. 材料组织不均匀会影响声速,所以对铸铁材料超声波探伤和测厚必须注意这一问题。
( ○ )12. 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 )13. 水的温度升高时,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亦随着增加。
( × )14. 几乎所有的液体(水除外),其声速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 )15. 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 ○ )16. 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沿液体表面传播。
( × )17. 介质的声阻抗愈大,引起的超声波的衰减愈严重。
( × )18. 在同一固体材料中,传播纵、横波时声阻抗不一样。
( ○ )19. 声阻抗是衡量介质声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温度变化对材料的声阻抗无任何影响。
( × )20. 具有一定能量的声束,在铝中要比在钢中传播的更远。
( × ) 20. 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 × )22. 介质中形成驻波时,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 × )23. 超声波能在介质界面上反射、透射和折射。
关于脉冲超声波的重复频率问题
为什么检测厚工件要重复频率低(是为了避免幻像波吗),检测薄工件要重复频率高?重复
频率与灵敏度有什么关系?
1 脉冲超声波的两个频率术语
1.1 工作频率
即脉冲包络线内超声波的频率,这是大家熟悉的标称频率、中心频率等相近术语,具
体数值为5MHz、2.5MHz等。
1.2 重复频率
即每秒发射超声脉冲的次数,又叫脉冲频率、扫描频率。设脉冲周期为τ,则重复频
率fh=1/τ。
2 关于重复频率
2.1 为什么需要有重复频率?
脉冲波是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的波;但在检测时,又必须是重复发射的波。这是
因为:
1)保持荧光屏脉冲信号有一定亮度。脉冲频率所以叫“重复频率”,是因为前后两个
脉冲时间间隔近似为τ,但它们在荧光屏上脉冲的位置却是重复的、重合的,所以重复频
率越高,荧光屏脉冲亮度也越高。荧光屏脉冲亮度低,不利于观察。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和
荧光屏的荧光暂留现象,一般认为:在探头不移动时,要求产生稳定图像最少的重复频率fh
为20Hz。
2)检测期间内,探头在不停地运动,重复发来的脉冲波要保证声束扫查到应检部位的
全部体积。资料〔1〕认为:在标准规定的扫查速度下,当fh低于40Hz时,不利于实时扫
查。
2.2 对重复频率的具体要求
然而,重复频率并非越高越好。重复频率高,会使荧光屏整个背景亮度高,甚至会有
幻象闪烁,且还可能会导致不同脉冲信号间相互干扰。另外,重复频率高,仪器的功耗大,
携带不便,一般认为fh不大于500Hz为宜。
综合考虑上述利弊,超声仪器标准要求fh在50Hz~500Hz之间(?记忆不准,待查)。
2.3 重复频率与工件厚度的关系
两个时间间隔近似为τ的脉冲,它们的影像在荧光屏上是重合的,但它们的声程差却
很大。例如横波在钢中的速度Cs=3230m/s,假定重复频率fh=500Hz,两个脉冲的声程差
为6.46米。这个声程差之少半为3m,可视为衰减小材料横波的最大理论扫描范围(即不与相
邻脉冲相互干涉的范围)。而我们检测的工件最大厚度通常小于1m。所以在fh不大于500Hz
时,不会发生脉冲信号干涉现象,似乎重复频率与工件厚度,没什么关系。“厚工件要重复
频率低,薄工件要重复频率高”这样叙述,可能对厚度大于1m的工件,或fh>1000Hz钢件
而言的。一般情况下,如fh在80~200Hz,不需要考虑重复频率与工件厚度的关系。
2.4 重复频率和灵敏度的关系
这个问题,可能是:重复频率低、高,影响人眼的识别灵敏度。在50~500Hz范围内,
重复频率低时,背景暗,脉冲亮度与背景亮度对比度大,检测灵敏度较高,但重复频率不可
小于50Hz;在重复频率高时,脉冲亮度大,背景亮度也大,但由于荧光疲劳,脉冲亮度与
背景对比度反而小了,可能还有幻象波,影响检测可靠性,影响到细小缺陷检出,故而检测
灵敏度变低了。
参考资料:资料〔1〕:《美国无损检测手册.超声卷(上册)》1996中译本.
补充:关于荧光屏背景亮度与脉冲亮度的关系
我认为:每次发射,除了脉冲部分外,还要给荧光屏整个背景一定亮度,这是开机就
可见的事实。
在fh=50~500Hz范围内,脉冲和背景都有亮度维持和叠加问题。重复频率高,除脉冲
亮度高外,还会使荧光屏整个背景亮度高,这是必然的。当然这些,首先要决定于电子枪发
射电子束强度。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荧光屏亮度与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强度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
类似增感型胶片特性曲线,荧光屏亮度达到一定亮度,有反转区---荧光疲劳。脉冲部分电子
束强度大,亮度大;但可能因为反转,亮度Lm不因电子束强度大而变大,反而变小了;而
背景部分电子束强度小,亮度Lb却可能线性上升,因此,对比度Lm/Lb变小了。这是叠加
有害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