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与决策文档新教程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20
决策与决策方法习题及答案作者:@钟方源一、填充题1、决策被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
4、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5、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6、(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7、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8、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
9、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10、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
11、执行方案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
12、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中低层管理者)进行;而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
13、垄断程度高容易使组织形成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4、激烈的竞争容易使组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5、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与生产能力)。
16、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情况)。
17、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决策效率)的影响上。
18、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则这样的决策被称为(时间敏感型)决策。
19、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则这样的决策可被称为(知识敏感型)决策。
20、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有三种类型:(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爱好型)。
21、组织中的任何决策既有(事实)成分,也有(价值)成分。
22、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决策中的(价值成分)来影响决策。
23、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24、在保守型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维持现状)。
决策分析复习题(请和本学期的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第一章一、选择题(单项选)1.1966年,R. A. Howard在第四届国际运筹学会议上发表( C )一文,首次提出“决策分析”这一名词,用它来反映决策理论的应用。
A.《对策理论与经济行为》B.《管理决策新科学》C.《决策分析:应用决策理论》D.《贝叶斯决策理论》2.决策分析的阶段包含两种基本方式:( A )A.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B. 常规分析和非常规分析C. 单级决策和多级决策D.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3.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而无须刻意追求最优的方案。
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 D )A.现实中不存在所谓的最优方案,所以选中的都只是满意方案B.现实管理决策中常常由于时间太紧而来不及寻找最优方案C.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决策无法达成共识,只有退而求其次D.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高而最终得不偿失4.关于决策,正确的说法是(A )A.决策是管理的基础B.管理是决策的基础C.决策是调查的基础D.计划是决策的基础5.根据决策时期,可以将决策分为:(D )A.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B. 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C. 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D. 静态决策与动态决策6.我国五年发展计划属于(B)。
A.非程序性决策 B.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D.确定型决策7.管理者的基本行为是(A)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控制8.管理的首要职能是(D)。
A.组织 B. 控制 C.监督 D. 决策9. 管理者工作的实质是(C)。
A.计划 B. 组织 C. 决策D.控制10. 决策分析的基本特点是(C )。
A.系统性 B. 优选性 C. 未来性 D.动态性二、判断题1.管理者工作的实质就是决策,管理者也常称为“决策者”。
(√)2.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从决策角度来研究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贝叶斯(统计)决策理论。
决策分析复习题请和本学期的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第一章一、选择题单项选1.1966年,R. A. Howard在第四届国际运筹学会议上发表 C 一文,首次提出“决策分析”这一名词,用它来反映决策理论的应用;A.对策理论与经济行为B.管理决策新科学C.决策分析:应用决策理论D.贝叶斯决策理论2.决策分析的阶段包含两种基本方式: AA.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B. 常规分析和非常规分析C. 单级决策和多级决策D.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3.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而无须刻意追求最优的方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 DA.现实中不存在所谓的最优方案,所以选中的都只是满意方案B.现实管理决策中常常由于时间太紧而来不及寻找最优方案C.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决策无法达成共识,只有退而求其次D.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高而最终得不偿失4.关于决策,正确的说法是AA.决策是管理的基础B.管理是决策的基础C.决策是调查的基础D.计划是决策的基础5.根据决策时期,可以将决策分为:DA.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B. 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C. 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D. 静态决策与动态决策6.我国五年发展计划属于B;A.非程序性决策 B.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D.确定型决策7.管理者的基本行为是A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控制8.管理的首要职能是D;A.组织 B. 控制 C.监督 D. 决策9. 管理者工作的实质是C;A.计划 B. 组织 C. 决策D.控制10. 决策分析的基本特点是C ;A.系统性 B. 优选性 C. 未来性 D.动态性二、判断题1.管理者工作的实质就是决策,管理者也常称为“决策者”; √2.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从决策角度来研究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贝叶斯统计决策理论; ×3.196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H. A. Simon在他的著作管理决策新科学中,明确提出“管理就是决策”;√4.决策的制定者就是决策的分析者; ×5.所谓定性分析是这样一种分析方式,它基于能刻画问题本质的数据和数量关系,建立能描述问题的目标、约束及其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一种或多种数量方法,求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6.在随机型决策问题中,决策人无法控制的所有因素,即凡是能够引起决策问题的不确定性的因素,统称作自然状态; √7.决策准则或选择标准,是决策者用来比较和选择方案衡量标准,是选择方案、作出最后决定、评价决策结果时的原则;√8. 1954年L. J. Savage出版了对策理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建立了现代效用理论;现代效用理论已成为理性决策的基础理论; ×9. 目前,世界上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有两种,一种是由西蒙提出的“决策就是作决定”;另一种是由中国学者于光远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义从不同角度深刻揭示了决策的基本内容; ×10. 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是对与定量因素quantitative factors有关的管理问题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approach进行辅助管理决策制定aid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的一门学科discipline;√11. 管理科学是通过运用合理的分析来改善决策的制定;√12.管理工作中计划是指制定组织目标,并指明如何实现目标;√13. 管理工作中组织是指采取行动,确保组织朝着目标运转;×14. 决策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表现,决策的正确与错误,决定着各项工作的成功与失败;√15. 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16.从学科分类看,管理科学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理论是其最主要的一部分,而决策理论则是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17. 在控制理论中,当控制变量为离散型时,控制问题实质上就是决策问题;√18. 定量分析能力天生存在于管理者的脑袋里,并随着管理者经验的增长而提高;×19.对于行动空间来说,决策者只能实行行动空间中的一个行动,不能同时实行两个行动;20. 决策者必须采取行动空间中的一个行动;√21.进行决策时,状态空间应完全确定下来;√22. 状态空间中任何两个状态可能同时出现;×23. 决策分析是一个系统分析过程,也是一个多次反复分析与寻优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具有反馈性;√24.结果空间是指某行动在所有状态下产生的后果集合;×25.结果空间是指所有行动在所有状态下产生的后果集合;√三、选择题多项选1.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ABCDA. 计划B. 组织C. 分配资源D. 监督、控制2.决策研究包括三方面的问题:ABDA. 做出什么决策B. 如何做出决策C.决策主体是谁D.以及决策作得如何3.根据决策环境,可将决策分为ABCA.确定型 B. 不确定型 C. 风险型 D. 连续型4.满足以下哪几个条件的决策属于不确定型决策ABCDA.存在着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 B. 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随机的自然状态C. 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D. 可求得各方案在各状态下的益损矩阵E. 能获得各个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5.决策过程包括提出决策问题阶段、确定决策目标阶段以及ABDEA.拟定备选方案阶段B.选择行动方案阶段C.评价阶段 D.决策实施阶段 E.反馈阶段6. 决策理论是ABCDA. 运筹学的一支B. 是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C. 是控制论的延伸D. 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是典型的软科学7. 决策分析的阶段包括哪几种基本方式:CDA. 动态分析B. 静态分析C. 定性分析D. 定量分析E.随机性分析8. 关于决策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有ABCD:A.狭义的决策就是做出决定的行为B.决策就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C. 广义的决策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可能的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分析过程D. 决策是对影响决策的诸因素作逻辑判断与权衡9.根据决策的定义,决策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外,还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内容ABCD :A. 要有几个可行方案供选择B. 要有科学的分析、评价和选择C. 决策的本质是过程D. 决策的目的解决问题10. 决策的要素除包含决策者、分析者、目标之外,还包含以下哪些方面ABCDE :A. 行动空间B. 状态空间C. 结果空间D. 决策准则E.信息11. 信息是决策的要素之一,要求其必须具有较高的ABD ;A.准确性 B.完整性 C.完美性 D.及时性 E.系统性12.对状态空间有两个要求,它们是BC ;A.任何两个状态可能同时出现B. 状态空间中哪一个状态出现,与决策者在行动空间中的选择无关C.任何两个状态不可能同时出现D. 状态空间中哪一个状态出现,与决策者在行动空间中的选择有关13. 关于行动空间,正确的说法有ABCD ;A.行动空间必须把决策者根据已知信息可能设想的全部行动包括在内,没有遗漏;B.决策者只能实行行动空间中的一个行动,不能同时实行两个行动;C.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方案也应该为所考虑的行动之一;D.决策者必须采取行动空间中的一个行动;14. 决策分析的特点有ABCDE ;A.未来性 B.指向性 C.系统性 D.优选性 E.动态性15. 根据决策者的多少可将决策分为CD ;A.单目标决策 B.多目标决策 C.单人决策 D.多人决策16.根据决策问题的规模可将决策分为AB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单人决策 D.多人决策17.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性可将决策分为CD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常规决策 D.非常规决策18. 根据决策的方式可将决策分为CD;A.离散决策 B.连续决策 C.定性决策 D.定量决策19. 根据决策的时期可将决策分为ABCD;A.静态决策 B.动态决策 C.单级决策 D.多级决策20. 随机型决策问题的特点是ABCD;A.自然状态存在不确定性 B.备选方案不唯一 C.后果的价值待定 D.可获得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第二章一、选择题单项选1.脚本中所描述的出门带伞问题属于B决策问题;A. 确定型B. 不确定型C. 风险型D.连续型决策2.对于任何行动方案a i,都认为将是最坏的状态发生,即益损值最小的状态发生,这是哪种决策准则B;A.乐观决策准则 B. 悲观决策准则 C. 乐观系数准则 D.后悔值准则3. 对于任何行动方案a i,都认为将是最好的状态发生,即益损值最大的状态发生,这是哪种决策准则A;A.乐观决策准则 B. 悲观决策准则 C. 乐观系数准则 D.后悔值准则4. 对于任何行动方案a i最好与最坏的两个状态的益损值,求其加权平均值,这是哪种决策准则C;A.乐观决策准则 B. 悲观决策准则 C. 乐观系数准则 D.等概率准则5~9 是基于以下例子:某工厂成批生产某种产品,批发价格为0.05元/个,成本为0.03元/个,这种产品每天生产,当天销售,如果当天卖不出去,每个损失0.01元;已知工厂每天产量可以是:0个,1000个, 2000个, 3000个, 4000个;根据市场调查和历史记录表明,这种产品的需要量也可能是:0个,1000个, 2000个, 3000个, 4000个;试问领导如何决策5. 对于上述例子,按照乐观决策准则,其最优决策方案为EA. 每天生产0个B. 每天生产1000个C. 每天生产2000个D. 每天生产3000个E. 每天生产4000个6. 对于上述例子,按照悲观决策准则,其最优决策方案为AA. 每天生产0个B. 每天生产1000个C. 每天生产2000个D. 每天生产3000个E. 每天生产4000个7. 对于上述例子,按照Laplace决策准则,其最优决策方案为DA. 每天生产0个B. 每天生产1000个C. 每天生产2000个D. 每天生产3000个E. 每天生产4000个8. 对于上述例子,按照折衷决策准则, =0.7时,其最优决策方案为EA. 每天生产0个B. 每天生产1000个C. 每天生产2000个D. 每天生产3000个E. 每天生产4000个9. 对于上述例子,按照后悔值决策准则,其最优决策方案为DA. 每天生产0个B. 每天生产1000个C. 每天生产2000个D. 每天生产3000个E. 每天生产4000个10~15是基于以下决策问题的:10.根据悲观准则,其最优决策为BA.a1 B. a2 C. a3 D. a411.根据乐观准则,其最优决策为CA.a1 B. a2 C. a3 D. a412.根据等可能准则,其最优决策为BA.a1 B. a2 C. a3 D. a413.根据后悔值准则,其最优决策为BA.a1 B. a2 C. a3 D. a414.根据乐观系数准则,当α = 0.3时,其最优决策为BA.a1 B. a2 C. a3 D. a415.根据乐观系数准则,当α = 0.7时,其最优决策为CA.a1 B. a2 C. a3 D. a4二、判断题1.在不确定型决策中,若决策人知道实际上出现的是哪一种自然状态,他就可以确定采取任何一种行动的后果;√2.决策表中的元素一定是数字;×3. 无论决策问题的后果是什么形式,决策人都能够用效用值u或价值函数v来评价;√4.用损失描述后果的决策表称为损失矩阵;√5.后悔值准则又称为最小机会损失决策,其决策结果与悲观准则不一致;√6.悲观决策准则,又称为W a ld原则,小中取大M a x Min,是一种保守型决策; √7. 乐观准则又称为大中取大,是一种冒险型决策;√8.等概率原则,是一种平均主义决策;√9. 乐观系数准则又称为L a pl a ce准则,是一种折衷主义决策;×10. 对于乐观系数准则,当α = 0时,该准则为悲观决策;当α = 1时,该准则为乐观决策;√11. 对于乐观系数准则,当α = 1时,该准则为悲观决策;当α = 0时,该准则为乐观决策;×12. 每个方案a i在状态S j下的最大可能收益与现实收益的差为机会损失,又称为后悔值;√13.对于非确定型决策问题,在理论上可以证明哪种决策方法最合理;×14. 后悔值准则也是一种保守型决策;√三、多项选1.决策问题可以用表格表示,这种表格叫做ABA.决策表 B.决策矩阵 C. 状态表D. 状态矩阵2.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准则包括ABCDEA.乐观决策准则 B. 悲观决策准则 C. 乐观系数准则 D. L a pl a ce准则 E. 后悔值准则第三章一、选择题单项选1.决策树适合下列哪种类型的决策 CA 确定型决策B.非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A、B和C2.权衡风险最简单的方法是比较:BA.期望收益值 B. 事件发生的概率 C. 期望效用值 D. 方差3. 在利用Excel求解决策问题时,常用到一些函数,请问,当计算两个向量乘积即求两组数的对应乘积之和时用以下哪个函数 CA. PRODUCTB. SUMC. SUMPRODUCTD. EXP4.在利用Excel 求解决策问题时,常用到一些函数,请问,当计算两个数的乘积时用以下哪个函数 AA. PRODUCTB. SUMC. SUMPRODUCTD. EXP5.在利用Excel 求解决策问题时,常用到一些函数,请问,当计算多个数的和时用以下哪个函数 BA. PRODUCTB. SUMC. SUMPRODUCTD. EXP6.在利用Excel 求解决策问题时,计算多个数的平均值时用以下哪个函数 BA. MINB. AVERAGEC. MAXD. SUM7. 在利用Excel 求解决策问题时,计算多个数的最小值时用以下哪个函数 AA. MINB. AVERAGEC. MAXD. SUM8.在利用Excel 求解决策问题时,计算多个数的最大值时用以下哪个函数 CA. MINB. AVERAGEC. MAXD. SUM9.在利用Excel 求解决策问题时,哪个函数表示的是幂函数 BA. MINB. POWERC. MAXD. SUM 10~15 是基于以下例子:匹兹堡开发公司PDC 已购得一块地用于建造一个高档的沿河综合商业楼,其位置对繁华的匹兹堡和金三角有很好的景观,所谓金三角是指两条小河汇流成俄亥俄Ohio 河的地段;每一个建筑物单元的价格是30万~120万,取决于单元所处楼层、面积以及备选的设施;公司对这套楼房的设计,已制定三个方案:自然状态备选方案 自然状态高的市场接受程度S 1PS 1=0.8 低的市场接受程度S 2PS 2=0.2 小型楼a 1 800万 700万 中型楼a 2 1400万 500万 大型楼a 32000万-900万10.对于上述例子,按照最大可能准则,其最优决策方案为 CA. a 1B. a 2C. a 3D. 不存在11.对于上述例子,按照最大损益期望值决策法,其最优决策方案为CA. a 1B. a 2C. a 3D. 不存在12.对于上述例子,按照最小后悔期望值决策法,其最优决策方案为CA. a 1B. a 2C. a 3D. 不存在13.对于上述例子,按照λ=0.2的莱曼决策准则,其最优决策方案为BA. a 1B. a 2C. a 3D. 不存在 14.完全信息期望值等于 DA .1740 B.960 C.520 D.32015.当高的市场接受程度的概率在什么范围内时,方案a 2最佳 BA. 25.0<PB. 7.025.0≤≤PC. 7.0〉P D. 0.5≤ P ≤0.8 16.画决策树时分别使用哪些符号表示决策、事件、结果 DA. □表示决策、△表示事件、○表示结果B. △表示决策、○表示事件、□表示结果C.○表示决策、□表示事件、△表示结果D. □表示决策、○表示事件、△表示结果17. 方案的舍弃叫做A ,最后在决策点留下一条树枝,即为最优方案;A. 修枝B. 选择最优枝C. 修剪D. 求解18. 用期望值作为决策准则的根本条件是A ;A.决策有不断反复的可能B.概率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值,而且比较稳定C. 决策的结果不会对决策者带来严重的后果D.决策允许解决一次性问题19. 在风险型决策的常用方法中,不仅可以处理单阶段决策问题,而且还可以处理决策表和决策矩阵无法表达的多阶段决策问题,这种方法是C ;A. 期望值方法B.最小后悔期望值决策法C.决策树法D.莱曼决策法20~2227岁的凯伦不幸经历了一场车祸,造成轻微残疾,容貌受损,日渐增加的医疗费用更是雪上加霜;对方希望付给她30万美元以达成庭外和解;凯伦不知道是否应该接受对方的出价;她的律师建议她起诉律师认为胜诉的概率有70%,胜诉的话她很有可能得到高得多的赔偿,甚至得到100万美元;但凯伦也知道,如果败诉,她就什么都得不到;她觉得自己对这场事故也有一小部分责任,虽然相对来说她是无辜的,而且受到的伤害也更大;请问:20.根据上述案例画出的决策树中有A 个决策点;A. 1B. 2C. 3D. 421.根据上述案例画出的决策树中有B 个机会点;A. 1B. 2C. 3D. 422.根据期望值准则,凯伦的最优选择为AA. 出庭B. 胜诉C. 庭外和解D. 败诉23~26是基于以下决策树:23.该决策树共有 B 个决策点;A. 1B. 2C. 3D. 424.该决策树共有C 个机会点;A. 1B. 2C. 3D. 425.求解该决策树,其最优方案是 DA. 接受约翰的提供B.拒绝约翰的提供C.拒绝约翰的提供,也拒绝瓦尼萨公司提供的工作机会D. 拒绝约翰的提供,如果瓦尼萨公司提供工作机会,应接受;如果没有,应参加斯隆的夏季招聘26.基于23,该策略的期望值为DA. 12000B. 14000C. 11580D. 1303227.应用Excel求解风险型决策问题,需要在电子表格中加载 D 宏;A. ProblemSolveB. ProgrammingSolveC. VBA FunctionD. Tree Plan二、判断题1.应用决策树来做决策的过程,是从右向左逐步后退进行分析,根据右端的损益值和概率枝的概率,计算出期望值的大小,确定方案的期望结果; √2.好的决策等于好的结果; ×3.完全信息期望值不等于最小期望后悔值; ×4. 对于风险型决策而言,灵敏度分析是将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加以改变,来考察这一改变对决策方案选取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5. 最大可能准原则是从各状态中选择一个概率最大的状态来进行决策;这样实质上是将风险型决策问题当作确定型决策问题来对待;√6. 期望值准则就是把每个策略方案的损益值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求出它的期望值,并以此作为方案比较选优的依据;√7. 应用期望值准则的判断标准都是以最大期望值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佳方案;×8. 应用期望值准则,当期望值相等时,以方案中标准差最大者为最优,这考虑了风险的因素;×9. 当决策者追求总平均收益最大时,他遵循贝叶斯法则是合理的;但当他追求总收益最大时,贝叶斯法则却不再合理;√10. 期望值准则是一种带折衷意义的决策法;×11. 莱曼决策准则是带折衷意义的决策法;√12. 在决策树中,从一个所给定的事件节点发出的每个结果分支的概率之和为1;√13. 在决策树中,每个决策节点发出的分枝表示在一定的环境下及一定的时间内经过考虑所做出的所有可能的决定;√14. 决策树的时间顺序由右到左;×15. 求解决策树,是以决策树的最终分枝为起点,对每个事件节点和每个决策节点进行评估;√16. 决策理论和方法这门课程主要是用来培养决策分析人的,而优秀的决策人只能在从事与决策问题有关的事务的人员中通过实践产生;√三、多项选1.关于最大可能准则,正确的说法有ABC DA.它是从各状态中选择一个概率最大的状态来进行决策B.其实质是将风险型决策问题当作确定型决策问题来对待C. 适用条件是当某一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比其他状态发生的概率大得多时D.其决策结果往往与期望值准则一致2. 以期望货币损益值为标准的决策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下列几种情况:ABCA. 概率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值,而且比较稳定;B. 决策不是解决一次性问题,而是解决多次重复的问题;C. 决策的结果不会对决策者带来严重的后果;D.概率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有主观概率之说;E.决策允许解决一次性问题3.决策有不断重复的可能,包括下列几层涵义ABC ;A.决策本身即为重复性决策B.重复的次数要比较多C.每次决策后果都不会给决策者造成致命的威胁D.重复次数没有要求4. 决策树求解过程包括ABCDE ;A .对于每个事件节点,求解EMVB. 对于每个决策节点,选择具有最佳EMV 节点发出的分枝,计算该节点的EMVC. 在决策节点的上方写上EMV 数值,并通过在它们上画双杠的方法,划去低EMV 的分枝D. 所有节点评估完后,求解决策树E. 计算决策树起始分枝的EMV,据此得出各策略的EMV,从而确定最优决策方案; 5. 完全信息价值是 BC A. 购买信息情报的价格B. 完全信息情报价值EV of PI= 拥有完全信息下的期望值EP PI -最大期望值m a ximum EMVC. 是比较值,是完全信息情报的损益期望值EPPI 相对于按期望值准则EMV 获得的最优方案的损益值所发生的价值增值D. 将每种状态对应的最好方案的损益值,按各状态发生概率加权平均起来即求期望值,这样获得的值 6.常用的决策分析框架包括构造决策问题、构造决策树,以及ABCD ; A .确定不确定事件及每个可能结果的概率 B.确定决策树最终分枝的数值C. 利用回溯方法求解决策树,确定最优策略的EMVD.完成灵敏度分析第四章一、 选择题单项选1.在风险决策中, B 多用来体现决策者对风险所持有的态度; A. 货币值 B. 效用 C. 偏好 D. 期望值 2~4题是基于以下例子:某公司有一投资项目,有3个投资方案A 、B 、C ,这三个方案的经济收益取决于今后两年的经济状态,经济状态估计为三种及其概率为:好0.3;中0.4;差0.3;现估算出如下表的收益值括号内是相应的效用值:2. 上述例子按照最大可能准则,最优方案为 CA .方案A B. 方案B C. 方案C D. 不存在 3. 上述例子按照期望值准则,最优方案为 CA .方案A B. 方案B C. 方案C D. 不存在 4.对于上述例子,按照效用值准则,最优方案为 CA .方案A B. 方案B C. 方案C D. 不存在5. 效用的测定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效用标准测定法,它是由C 提出的;A .V on Neum a nn B. Morgenstern C. V on Neum a nn 和Morgenstern 共同 D.以上都不是900 0.21600 0.82000 1.0C1000 0.35 1200 0.55 1600 0.8 B 800 0 1500 0.74 1800 0.95 A 差,0.3 中,0.4 好,0.3经济状态及其概率、收益万元、效用值投资方案二、判断题1.当决策者的风险态度为递增风险厌恶时,相应的效用函数为凹的; × 2. 决策问题的后果都是货币型后果; ×3.具有线性效用函数的企业家在寻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与用预期货币值最大化标准得到的决策是相同的即没有差异的;√4.在采用效用标准测定法确定效用函数时,对于货币效用,如果知道了效用值,也可以测出货币值; √5. 损失函数不能为负值,因此它不能反映决策人获得的收益;后果的效用越大,损失越小;×6. 偏好次序是决策人的个性与价值观的反映,与决策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素养、心理和生理状态没有关系;×7. 仅依据货币益损期望值确定的方案,一定是最佳方案;× 8. 期望效用理论是由冯·纽曼和摩根斯泰恩创建的;√9. 效用函数Ux 是一种相对度量尺度,通常0≤Ux ≤1,或者0≤Ux ≤10,以前者最为常见,其中x 是收益值或货币值等;√10. 效用函数Ux 是x 的减函数;×11. 效用函数的基本属性是:如果两个备择方案具有相同的期望效用,则决策者在这两个备择方案上是无差异的;√三、多项选1.以下关于效用的说法,正确的有ABD ;A .效用是金钱、物品、劳务或其它事务给人提供的满足B .效用是度量一定数量的金钱在决策者心目中的价值的概念C .效用是决策者对待金钱、物品等的态度的概念D .效用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决策人对后果的偏好的量化 2. 以下关于效用函数曲线与风险的关系中正确的有 ABEA .凸形曲线 保守型,风险厌恶型B. 凹形曲线冒险型,风险偏好型C. 凹形曲线 保守型,风险厌恶型D. 凸形曲线冒险型,风险偏好型E. 直线中性型 3.下图中哪条曲线与所给出的风险态度是匹配的 AC4. 用定量化的方法研究决策问题,需要量化的因素有AB A .自然状态的不确定性 B. 后果的价值 C. 决策者的态度 D. 决策的风险M效用函数B .风险偏好者UM M效用函数C. 风险偏好者 UM M效用函数A .风险回避者UM M效用函数D. 风险回避者 UM5. 标准损失函数有以下哪几种ABCA. 平方损失B. 线性损失C. 0-1损失D. 对数损失第五章一、选择题单项选1.有11个投票人,4个候选人;每个投票人对各候选人的偏好次序如下表所示;成员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排序第一位 a a a b b b b c c c d 第二位 c c c a a a a a a a a 第三位 d d d c c c c d d d c 第四位 b b b d d d d b b b b按简单多数票法则,应该哪位候选人当选 BA a B.b C. c D.d2 5基于以下问题:某选区有24000位选民,4个党派提出了各自的竞选名单A, B, C, D,竞争5个席位;设投票的结果是:A 8700; B 6800; C 5200;D 33001最大均值法:A党首先分得第一席;第二席分给各党派时,各党派每一议席的均值如下:党派得票除数均值每一议席的得票均值A 8700 2 4350B 6800 1 6800C 5200 1 5200D 3300 1 33002.问:如何分配第二个议席BA.党派A获得B.党派B获得C.党派C获得D.党派D获得3.A分得几个席位BA.1B.2C.3D.44.B分得几个席位BA.1B.2C.3D.45.C分得几个席位AA.1B.2C.3D.46.哪种投票表决方法对策略性投票具有防御能力DA. Borda法B. Condorcet原则C. 过半数原则D. 不存在7. 投票表决实际上包括投票和计票两个过程,其中投票过程应该尽量A ;A.简捷 B.准确 C. 有效 D. 公正8. 西方国家的政治选举常采用下面哪种方法 BA.简单多数制 B.计点式选举 C. 绝对多数制 D. 过半数代表制9.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产生总统、副总统候选人的代表大会就采用下面哪种选举方法DA.简单多数制 B.计点式选举 C. 绝对多数制 D. 反复投票表决法二、判断题。
****公司2006年5月30日•课程编号•培训项目名称问题分析与决策Problem Analysis & Decision Making什么是“问题”?Trouble麻烦Question疑问Problem问题,难题Matter原因,问题Issue结论,结果,问题答案“问题”的定义: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称为问题(Problem)。
期望问题现状小组讨论•你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是“决策”?作出一个决定给出一个结论作出一个判断制定一些策略确定一个目标布置一项任务决策的定义:科学决策信息数据方法=+信息不足或片面?信息发生变化?信息取舍的情感因素?信息不对称?依据事实做出正确判断,并制定落实解决方案,消除差距。
思维逻辑混乱?情感战胜理性?屁股指挥脑袋?按习惯和经验办事?小组讨论•如何避免决策过程中信息因素导致的错误?界定问题STEP 1分析原因STEP 2制定方案STEP 3筛选方案STEP 4执行方案STEP 5评估结果STEP 6科学决策过程/模式界定问题STEP 1分析原因STEP 2制定方案STEP 3筛选方案STEP 4执行方案STEP 5评估结果STEP 6STEP 1:界定问题问题分析与决策我的车修了一周了,还没修好!你们答应我的,为什么没有修好!这个修理公司修得太慢!水平太差!教学案例“汽车修理客户抱怨太多!”这是问题吗?问题分析与决策正确的问题陈述:现状陈述:汽车修理时间比承诺时间长。
期望陈述:在承诺的时间内修好汽车。
问题:实际修理时间不能达到给客户的承诺。
更量化、更精准的问题陈述:现状陈述:只有85%能在承诺时间内修复。
期望陈述:在承诺的时间(一般维修及保养4H内,严重故障48H内)内100%修好汽车。
问题:15%实际修理时间不能达到给客户的承诺,影响到客户满意。
练习与实践请各小组根据刚才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进行一次模拟演练。
:•界定本小组待分析解决的问题界定问题STEP 1分析原因STEP 2制定方案STEP 3筛选方案STEP 4执行方案STEP 5评估结果STEP 6STEP 2:分析原因问题分析与决策修理单处理修车时间过长配件无货修理评估服务经理技师开发票备件员人流程车架占用设备调整交活预期方法罗列影响因素:鱼骨图政策用鱼骨图法罗列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还需要采集数据,做定量分析收集:跟踪卡日期5月16日修理单号:210工序修理工原因记录1小李OK2小王OK3小张等车架15分钟4大林OK原因:等待车架统计:检验表原因一二三四五总数设备损坏//2车架占用/////////////////////////////////////37需要追加费用///////10备件缺货///////6交车时间预计错/////////////////////20车钥匙未留下//2文件未完成///3总数1714181615801020304050607080车架占用交车时间预计错需要追加费用备件缺货文件未完成设备损坏车钥匙未留下0%10%20%30%40%50%60%70%80%90%100%对比:帕累托(Pareto )图结论:*“车架占用”是首要影响因素(38%)*如能解决此问题,可以将修复时间兑现率提高到90.7%界定问题STEP 1分析原因STEP 2制定方案STEP 3筛选方案STEP 4执行方案STEP 5评估结果STEP 6STEP 3:制定方案问题分析与决策苦思冥想法/专家经验法/脑筋激荡法:产生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改善车架问题的办法:•买新车架•在车间外车架做准备跟踪•等待时把车架移到外面•尽量在车间外做工作•启用临时车架及车棚•用手动提升机•需要时用两组人员练习与实践任务二:•分析本小组问题的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1-2条)•制定几套可能的解决方案(3条以上)界定问题STEP 1分析原因STEP 2制定方案STEP 3筛选方案STEP 4执行方案STEP 5评估结果STEP 6STEP 4:筛选方案问题分析与决策设定绝对条件1. 不得超过¥10,000费用2. 不得雇佣新人初步筛选解决方案改善车架问题的办法:买新车架否(¥75,000)在车间外车架做准备过等待时把车架移到外面过尽量在车间外做工作过启用临时车架及车棚过用手动提升机否(¥185,000)需要时用两组人员否(需雇新人)方案精简1在车间外车架做准备工作2等待时把车架移到外面3启用临时车架及车棚1在车间外车架做准备工作2等待时把车架移到外面3尽量在车间外做工作4启用临时车架及车棚建立评估标准最大值/权重在外工作移出车架临时车架成本低3520105简单207.557.5易实现1557.5 2.5见效快3515105总值10047.532.520最后筛选最大值在外工作移出车架临时车架成本低3520105简单257.557.5易实现1557.5 2.5见效快3515105总值10047.532.520风险评估●成本有可能变化因为技工不习惯在车间外工作●开始修理后车不能移动。
试卷11.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回答:正确1.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3.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4. D 以上都包括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回答:正确1. A 严重性2. B 灵活性3. C 紧急性4. D 发展性3.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回答:正确1. A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2. B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3. C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4. D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4.拖延问题:回答:正确1. A 会使问题的紧急性不断增加2. B 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3. C 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4. D 以上都包括5.成功的条件不包括:回答:正确1. A 空间2. B 高质量的分析3. C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4. D 时间6.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回答:正确1.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2.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3.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4.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7.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回答:正确1.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2. B 列举可能的原因3.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4. D 以上都包括8.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回答:正确1. A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2. B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3. C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4. D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2.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3.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4. D 描述面临问题10.妄下结论是:回答:正确1. A 很多中国企业常犯的错误之一,也是最大的错误之一2. B 信息不足,却认为已经把握了问题3. C 只把支持自己观念的信息用来去论证结论4. D 以上都包括11.决策最大的误区是:回答:正确1. A 个人喜好导向2.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3. C 忽略风险4.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12.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回答:正确1. A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2. B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3. C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4. D 以上说法都正确13.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排出轻重缓急2. B 查明具体难题3. C 准备采取行动4. D 计划行动步骤14.通过对目标的描述,企业应当:回答:正确1. A 弄清楚希望达到的结果和具体目标2. B 弄清楚达到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3. C 弄清楚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人、财、物、时间是否具备和充足4. D 以上都包括15.潜在问题:回答:正确1. A 可以完全杜绝2. B 是指对成功能产生危害的因素3. C 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一旦发生将产生的后果上4. D 不需要理会试卷21.决策:回答:正确1. A 只是企业老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关心的事情2. B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3. C 与企业的普通员工无关4. D 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2.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回答:正确1. A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2. B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3. C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4. D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3.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回答:正确1.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2. B 列举可能的原因3.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4. D 以上都包括4.传统的价值观要求:回答:正确1. A 直率坦荡2. B 雷厉风行3. C 高深莫测4. D 任性率真5.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回答:正确1. A 谁官大,谁决策2.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3.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4. D 以上都包括6.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回答:正确1. A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2. B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3. C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4. D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7.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回答:正确1.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2.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3.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4.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8.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回答:正确1. A 决策分析2. B 潜在问题分析3. C 问题分析4. D 过程分析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2.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3.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4. D 描述面临问题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1. A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2. B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3. C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4. D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11.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回答:正确1. A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2. B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3. C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4. D 以上说法都正确12.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最低限度要问:回答:正确1. A 三个为什么2. B 五个为什么3. C 七个为什么4. D 九个为什么13.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回答:正确1. A 目标型2. B 任务型3. C 结果型4. D 问题型14.明示决策目标:回答:正确1. A 是好的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2. B 应当就事论事,不涉及以往的决策3. C 可以稍微模糊一点,为以后的修改和调整留下空间4. D 以上都包括15.潜在问题:回答:正确1. A 可以完全杜绝2. B 是指对成功能产生危害的因素3. C 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一旦发生将产生的后果上4. D 不需要理会试卷31.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回答:正确1. A 怎样正确决策2.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3.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4. D 以上说法都不对2.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回答:正确1.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3.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4. D 以上都包括3.澄清问题时:回答:正确1.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2.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3.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4.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4.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评估决策方案2. B 明确决策目的3. C 评估决策风险4. D 制定决策方案5.决策目标可以分为:回答:正确1.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2. B 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3. C 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4.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6.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找出可能原因2. B 识别潜在问题3. C 采取预防措施4. D 计划应变措施7.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回答:正确1. A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2. B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3. C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4. D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8.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2.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3.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4. D 描述面临问题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1. A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2. B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3. C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4. D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10.决策误区产生的原因不包括:回答:正确1. A 决策时受了时间的影响2. B 决策时受了空间的影响3. C 决策人员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4. D 不清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11.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最低限度要问:回答:正确1. A 三个为什么2. B 五个为什么3. C 七个为什么4. D 九个为什么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排出轻重缓急2. B 查明具体难题3. C 准备采取行动4. D 计划行动步骤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回答:正确1. A 只要合理就好2.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3.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4. D 以上都不正确14.解决问题的误区不包括:回答:正确1. A 盲目乐观2. B 妄下结论3. C 错误定义问题4. D 盲目行动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回答:正确1.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2.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3.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4.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试卷31.澄清问题时:回答:正确1.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2.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3.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4.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回答:正确1. A 严重性2. B 灵活性3. C 紧急性4. D 发展性3.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回答:正确1.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2.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3.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4.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4.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回答:正确1.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2. B 列举可能的原因3.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4. D 以上都包括5.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找出可能原因2. B 识别潜在问题3. C 采取预防措施4. D 计划应变措施6.传统的价值观要求:回答:正确1. A 直率坦荡2. B 雷厉风行3. C 高深莫测4. D 任性率真7.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回答:正确1. A 谁官大,谁决策2.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3.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4. D 以上都包括8.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回答:正确1.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2.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3.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4.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2.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3.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4. D 描述面临问题10.决策最大的误区是:回答:正确1. A 个人喜好导向2.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3. C 忽略风险4.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11.逻辑:回答:正确1. A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2. B 就是自己的想法3. C 与决策无关4. D 不是一门科学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排出轻重缓急2. B 查明具体难题3. C 准备采取行动4. D 计划行动步骤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回答:正确1. A 只要合理就好2.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3.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4. D 以上都不正确14.跨部门的状况评估:回答:正确1.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2.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3.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4.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回答:正确1.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2.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3.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4.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试卷41.澄清问题时:回答:正确1.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2.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3.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4.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回答:正确1. A 严重性2. B 灵活性3. C 紧急性4. D 发展性3.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回答:正确1.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2.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3.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4.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4.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回答:正确1.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2. B 列举可能的原因3.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4. D 以上都包括5.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找出可能原因2. B 识别潜在问题3. C 采取预防措施4. D 计划应变措施6.传统的价值观要求:回答:正确1. A 直率坦荡2. B 雷厉风行3. C 高深莫测4. D 任性率真7.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回答:正确1. A 谁官大,谁决策2.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3.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4. D 以上都包括8.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回答:正确1.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2.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3.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4.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2.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3.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4. D 描述面临问题10.决策最大的误区是:回答:正确1. A 个人喜好导向2.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3. C 忽略风险4.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11.逻辑:回答:正确1. A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2. B 就是自己的想法3. C 与决策无关4. D 不是一门科学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回答:正确1. A 排出轻重缓急2. B 查明具体难题3. C 准备采取行动4. D 计划行动步骤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回答:正确1. A 只要合理就好2.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3.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4. D 以上都不正确14.跨部门的状况评估:回答:正确1.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2.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3.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4.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回答:正确1.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2.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3.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4.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