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完整版)

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完整版)

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完整版)
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完整版)

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规中铁九局京客专TJ-4标项目经理部安全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在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七十号《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5.京客专设计文件。

6.中铁九局京客专段TJ-4标《施工组织设计》。

(三)术语及定义

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事件,能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事故、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应急结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经对现场进行检测,确认造成事故的各方面因素,以及事故引发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已经达到规定的安全条件,由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终止事故应急预案的指令。

6.应急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四)适用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中铁九局京客专段TJ-4标项目部施工围的一切安全应急行动。

二、应急预案体系

(一)体系构建

1.根据本标的环境特点、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工区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2.本应急预案属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应急救援的综合性文件。

3.工区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工区专业施工性质及易发事故、

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方案,主要明确救援的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4.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5.项目部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王鹰

副组长:朱永进黄爱民关凤良于冬

组员:马文一王可宏光金文哲徐行

罗超雷

(二)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三、危险性分析

(一)主要工程概况

京客专段TJ-4标段,自家窝铺特大桥京方台尾

(DK334+433.87)起,止于(DK369+827.68)黄道营子特大桥方台尾处。主要工程包括:特大桥8座、大桥6座、连续梁2处,隧道5座及14.96公里路基。

隧道主要概况

高墩桥及连续梁主要概况

喀左制梁场主要设备

运、架梁主要设备

炸药库概况

(二).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根据设计文件交底、施工组织,并经过现场勘察,本标可能发生有:隧道坍塌;片帮冒顶;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火药爆炸;触电;火灾;其他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

可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场所主要分布在隧道施工、桥梁高墩施工、连续梁挂篮及跨越公路施工、架梁作业、起重作业、火工品存储、临时施工场地和生活区等作业、场所。

风险分布表

危险源辨识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与本预案定义的I-IV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导致I-IV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4.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指的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网络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或故障,不良信息在网站乃至整个互联网的传播,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紧急网络安全事件。 事件分类根据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特征,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划分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信息安全突发事

件。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人为破坏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目的或有组织的反动宣传、煽动和歪曲事理的不良活动或违法活动。 (1)自然灾害是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 (2)事故灾难是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者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 (3)人为破坏是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主义活动等事件。 事件分级 根据我省对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具体级别定义如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I级(特别重大):造成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大规模瘫痪,事态的发展超出区一级相关主管部门的控制能力,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 (2)II级(重大):造成网站或其它上一级部门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需要上级政府或公安部门协助,乃至需跨地区协同处置的突发事件。 (3)III级(较大):造成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只需在本区政府或区信息中心协同处置的突发事件。

重大事件应急预案

国电宁夏英力特宁东煤基化学有限公司公用工程公司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电宁夏英力特宁东煤基化学有限公司公用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提高应对紧急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公司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重大突发性事件,将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的社会形象和经济利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参照国电宁夏英力特宁东煤基化学有限公司公用工程公司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上级公司”)的相关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中的重大突发性事件是指可能对公司的社会形象、企业经济利益、企业生产安全、职工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害的重大自然灾害、特大安全事故、环境卫生事件、公共群体性事件等。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本部及各生产车间。公司各生产车间应根据本预案要求,制定生产调试及运行期间的应

预处置预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公司成立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现场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 第五条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或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任组长;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专业类别,由公司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管理部,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发生事件所对应的专业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综合管理部和相关部门、车间的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组成。 第七条发生突发事故事件,应在1小时内成立现场指挥部。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或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担任。指挥部应下设综合协调组、信息组、救援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人员由事发部门或车间和当地的有关人员组成。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能力,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局范围内发生的Ⅳ级(一般)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臵,并配合省、市预防和处臵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基础通信网络的应急处理按照信息产业部有关规定实施,我局积极支持和配合。 1.4 事件分类 网络与信息事件分为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和灾害性事件等。 (1)有害程序事件分为计算机病毒事件、蠕虫事件、特洛伊木马事件、僵尸网络事件、混合程序攻击事件、网页内嵌恶意代码事件和其他有害程序事件。 (2)网络攻击事件分为拒绝服务攻击事件、后门攻击

事件、漏洞攻击事件、网络扫描窃听事件、网络钓鱼事件、干扰事件和其他网络攻击事件。 (3)信息破坏事件分为信息篡改事件、信息假冒事件、信息泄露事件、信息窃取事件、信息丢失事件和其他信息破坏事件。 (4)信息内容安全事件是指通过网络传播法律法规禁止信息,组织非法串联、煽动集会游行或炒作敏感问题并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的事件。 (5)设备设施故障分为软硬件自身故障、外围保障设施故障、人为破坏事故和其他设备设施故障。 (6)灾害性事件是指由自然灾害等其他突发事件导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1.5 事件分级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Ⅱ级(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Ⅲ级(较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Ⅳ级(一般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1.5.1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Ⅰ级): (1)信息系统中断运行2小时以上,影响人数100 万以上。 (2)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特别严重威胁,或导致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经济损失。 (3)通过网络传播反动信息、煽动性信息、涉密信息、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样本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防止为主、综合防范。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基本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抓好防止、监控、应急解决、应急保障等环节,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保障,谁保障谁处置,谁处置谁报告”原则,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有效履行保障和应对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职责。 (三)迅速处置,事后整治。按照迅速反映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精确信息,跟踪研判,坚决决策,迅速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事后要剖析因素,总结教训,形成长效机制,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二、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如下简称领导小组)是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组织协调机构,负责领导、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其工作职责是:确认与否达到应急状况原则;视状况严重限度,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技术保障、办税服务厅涉税业务应急解决、发布税收征管信息、涉税舆情监控与解决等事项。 三、事件分级 依照信息安全事件导致后果严重限度,税务系统信息安全事件可划分为5个级别,其中1级危害限度最高,5级危害限度最低,各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描述如下: 1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劫难性安全事件。导致税务信息系统业务瘫痪、对税务系统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有劫难性影响或危害。 2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特别重大安全事件。导致税务信息系统业务停顿、对税务系统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有极其严重影响或危害。

3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重大安全事件。导致税务信息系统业务中断、影响系统效率、对税务系统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有较为严重影响或危害。 4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较大安全事件。导致税务信息系统业务短暂停顿但可及时修复、对税务系统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有一定影响或危害。 5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普通安全事件。导致税务信息系统效率受到轻微影响、对税务系统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基本不影响或危害极小。 3级和3级以上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统称为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四、应急预案启动 (一)事件发现、初判和上报 对于初判为4级和4级以上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在事件发生后应及时上报市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并填写《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报告表》。重大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必要实行

最新整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最新整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1 引言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又称事故应急计划,是事故预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预案的总目标是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和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系统可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无应急系统的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要求“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是国际社会极其关注的一项社会性减灾防灾工作,既涉及科学、技术领域,也涉及计划、管理、政策等部门。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安全系统工程。针对我国重大事故频繁发生的严峻形势,为改善和提高企业及政府部门对紧急事务管理的能力,笔者简述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级别、分类、基本内容、文件体系及检验要求。 2 应急预案的级别 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在我国建立事故应急救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xxxx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为了切实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院预防保证网和控制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络的正常运行,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一、应急处置工作的目标在最短时限内,及时、果断处理在本院范围内发生的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性事件,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与稳定。二、应急预案启动有下列情况应启动应急预案: 1、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 2、网络遭受黑客攻击;、计算机网络出现病毒;3 、软件系统遭受破坏性攻击;4 、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5 6、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局域网大范围中断; 7 、服务器等关键网络设备故障;8 、网络中心机房外电中断。9 三、组织领导1 / 6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统一领导全院网络与信协调全面负责院内网络与信息安全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息安全的应急工作,医务下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组,解决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由办公室、科、保健部成员组成,具体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四、应急预案启动时的应急处理措施、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时的紧急处置措施15(1)网站、网页由各相关使用部门的具体负责人员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每天不少于小时监控。次;非常时期,每半小时监控一次,必要时,24情况紧急的发现网上出现非法信息时,(2)负责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通报情况;应先及时采取删除等处理措施,再按程序报告。清理网站(3)应急处置工作组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进行处理,作好必要的记录,上的非法信息,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将网站网页重新投入使用。应急处置人员应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4)则由本院保卫处和应急处置人员应立即追查非法信息来源,(5)若非法信息来源于院内,根据管理制度对非法传网络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同时报告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人,则立即报知上报公安部并报知上级公安部门备案;若非法信息来自于院外,播者及时处置,地址,以备上级公安部门互联网突发事件处置IP门,并由技术人员将这些信息保存、记录行动组调用。、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2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当有关负责人员发现网页内容被篡改,或通过防火墙、(1) 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通报情况。进行攻击时,首先应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应急处置人员应在十分钟内进行处理,(2) 出来,保护现场,同时向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情况。2 / 6 强化安全措施后方可将修补漏洞、(3)应急处置人员负责被破坏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被攻击的服务器设备接入网络。应急处置人员追查非法信息来源。(4) 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会商后,如认为情况严重,则立即向公安部门汇报。(5) 、计算机网络病毒安全紧急处置措施3 (1)当发现网络上出现病毒,并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后,应立即找出感染病毒机器。将感染病毒机器和网络隔离,待病毒彻底清除后方允许再次接入网络。(2) 网络中心技术人员要针对该款病毒进行研究,做好相应的病毒发作特征及解决方案。(3) 、软件系统遭受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4并将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有多日备份,(1)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它们保存于安全处。一旦软件遭到破坏性攻击,应立即停止软件系统。(2) 网络管理人员负责软件系统和数据的恢复。(3) (4)网络管理人员检查日志等资料,确认攻击来源。 (5)安全领导小组认为情况极为严重的,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5另一份放在另一各数据库系统要至少准备两个以上数据库备份,平时一份放在机房,(1) 安全的建筑物中。立如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应急处置组人员应对主机系统进行维修,(2)一旦数据库崩溃,即向上级单位或软硬件提供商请求支援。3 / 6 系统修复启动后,将第一个数据库备份取出,按照要求将其恢复到主机系统中。(3) (4)如因第一个备份损坏,导致数据库无法恢复,则应取出第二套数据库备份加以恢复。并向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应立即向有关厂商请求紧急支援,(5)如果两个备份均无法恢复,导小组汇报。、广域网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校园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校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妥善处理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遏制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有害信息的扩散。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预案所称突发性事件,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学校校园网网络设施及信息安全等有关的灾害。 第二条本预案的指导思想是湖北师范学院有关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湖北师范学院内所有个人和办公用计算机以及各研究所、实验室(中心)、教学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软件,以及学校门户网站和下属各部门网站内容发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 第四条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发挥优势、保障安全。 第二章组织指挥和职责任务 第五条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

主要职责与任务是统一领导全校信息网络的灾害应急工作,在校领导组织指挥下,全面负责学校信息网络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协调解决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 第六条现代信息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负责日常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具体处理,其中信息中心是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控制中心,负责服务器端和网络层面的安全事件处置,并为各部门、院(系)做好部门办公用机和个人用机的安全处置提供技术指导。 第三章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 第七条处置措施 处置的基本措施分灾害发生前与灾害发生后两种情况。 (一)灾害发生前,信息中心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技术中心人员各司其责切实加强日常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检查、维护,定时升级系统补丁和杀毒软件,检查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学校各单位切实落实部门网站管理工作职责、安全责任制,特别是对于开办网上论坛、留言板、聊天室、社区等交互式栏目网站的部门要落实关于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巡查和版主负责制度的情况,要设有防范措施和专人管理;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常识普及,使教职工掌握信息网络安全常识,并具备一定防范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 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突发性灾害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属于重大灾害的,在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的同时,还应向黄石市公安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1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为保证我局信息系统安全,加强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措施,层层落实责任,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信息系统和网络的通畅运行,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工作目标 保障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保障网络、计算机、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及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其中重点维护网络系统、国土资源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库服务器及国土资源网站的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定、文件精神,制定本预案。 (三)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根据《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国土资源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预防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各部门应积极支持和协助应急

处置工作。 3、果断处置。一旦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尽最大力量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网络与系统运行。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 二、组织体系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组,为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机构。 1.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领导组组长由局长赵学崇同志担任,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决策指挥。2.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纪检组长郭占明同志担任。 职责: (1)负责和处理局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局应急领导组决定事项的落实。 (2)负责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管理,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灾害,提高事故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施工生产。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施工区域内发生的重大、较大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主要包括涉及生命安全、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等设备、设施的重大、较大事故的应急救援。

(四)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体系力求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应急救援作业指导书力求简明扼要、操作性强。 二、事故分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Ⅰ级) 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事故,或造成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Ⅱ级) 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

需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事故,或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Ⅲ级) 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安全事故。 (四)一般事故(Ⅳ级) 指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安全事故。 以上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三、组织体系 (一)各项目部(厂)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72453

XXXX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为保证本单位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有效地防范蓄意攻击、破坏网络信息系统及传播、粘贴非法信息等突发紧急事件的发生,保障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保障网络、计算机及相关配套设备、设施的安全及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根据本单位系统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机构 成立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由单位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信息中心、办公室、后勤中心、人事监督科、财务部门等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主任由信息中心主任担任,副主任由办公室和财务部门有关负责人担任。 办公室设在信息中心,下设两个工作小组:综合协调组,信息网络安全组。 各工作小组工作责任分解并落实到个人。 (二)建立健全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岗责体系和规章制度 办公室负责以单位名义在内、外网站上的信息发布、审查和监控;后勤中心协同信息中心负责电力、空调、防火、防雷、防盗、防电磁干扰等基础设施的监控和维护;信息中心负责网络的维护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各类应用信息系统的监控和维护。 下设的办公室各工作小组中,综合协调组负责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联络各小组人员到位并协调开展工作,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起草向领导小组、公安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的报告或在系统内通报。信息网络安全组负责各类网站、各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的监控防范、应急处置和数据、系统恢复工作,以及信息安全事件的事后追查;负责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和网络恢复工作及网络安全事件的事后追查。 要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安全制度,包括(1)运行审批制度;(2)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1)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 (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3)事故应急预案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基本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灵活,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 (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5)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二、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 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进行合理策划,做到重点突出,反映主要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1)重大危险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 (2)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及其影响。 (3)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 (4)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 (5)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6)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基于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突发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层次,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应急预案可分为3个层次。 (一)综合预案 (二)专项预案 (三)现场预案 四、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不同的应急预案由于各自所处的层次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因而在内容的详略程度和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采用相似的基本结构。 “1+4”预案编制结构,是由一个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构成的。 (一)基本预案 基本预案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主要阐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紧急情况、应急的组织体系、方针、应急资源、应急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等规定。 (二)应急功能设置 应急功能是指针对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通常采取的一系列的基本应急行动和任务,如指挥和控制、警报、通讯、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现场管制等。因此,设置应急功能时,应针对潜在重大事故的特点综合分析并将其分配给相关部门。对每一项应急功能都应明确其针对的形势、目标、负责机构和支持机构、任务要求、应急准备和操作程序等。应急预案中包含的应急功能的数量和类型,主要取决于所针对的潜在重大事故危险的类型,以及应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等具体情况。 (三)特殊风险管理 特殊风险指根据某类事故灾难、灾害的典型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做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应说明处置此类风险应该设置的专有应急功能或有关应急功能所需的特殊要求,明确这些应急功能的责任部门、支持部门、有限介入部门以及它们的职责和任务,为制定该类风险的专项预案提出特殊要求和指导。 (四)标准操作程序 由于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并不说明各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细节,因此各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涉及以设备为中心的信息安全,技术涵盖网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涉及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入侵的监控;涉及以用户(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相关机构人员)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包括用户的身份管理、身份认证、授权、审计等;涉及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等等。为切实加强我司网络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的防范,做好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网络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结合公司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信息安全3级评级方法》、GB/T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81-2006《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B/T19716-2005《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使用规则》等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本预案适用于深圳市前海好彩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公司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技术主管 副组长:运维经理 成员:开发部. 运维部. 测试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应急小组日常工作由公司技术部承担,其他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二)领导小组职责:制订专项应急预案,负责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三、工作原则 (一)积极防御、综合防范 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重要信息网络和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不法行为等环节,在管理、技术、宣传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明确责任、分级负责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应急预案的基本概念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2应急预案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编制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体现在: (1)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它们依赖于应急预案:培训可以让应急响应人员熟悉自己的责任,具备完成指定任务所需的相应技能;演习可以检验预案和行动程序,并评估应急人员的技能和整体协调性。 (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应急行动对时间要求十分敏感,不允许有任何拖延。应急预案预先明确了应急各方的职责和响应程序,在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将事故的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降到最低限度。此外,如果预先制定了预案,对重大事故发生后必须快速解决的一些应急恢复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 (3)成为城市应对各种突发重大事故的响应基础。通过编制城市的综合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保证城市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城市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 (4)当发生超过城市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省级、国家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5)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应急预案的编制,实际上是辨识城市重大风险和防御决策的过程,强调各方的共同参与,因此,预案的编制、评审以。 感谢您的阅读!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XXX项目部 XXX年XXX月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辽政办发(2002)90号文的要求,迅速、高效、有序、科学地做好各类突发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避免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将事故所造成的人员损失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潜在的事故性质、规模及影响范围 根据公司的特点,公司潜在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施工现场高处坠落、塔吊倒塔或折臂、火灾事故、倒塌事故及井下冒顶、瓦斯爆炸等。这些潜在的危险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时间周期长,突发的可能性很大。 …… 1 目的及依据 为了统一和规范徐州石油公司突发性事故、事件(以下简称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写,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省公司HSE管理体系文件《应急管理程序》的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2 基本情况 城南加油站建于2002年2月,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分公司,加油站位于105国道南康市东山办事处2149公里处,占地3419平方米,油罐储量达150立方米,经营品种为93#汽油、97#汽油、车用柴油及润滑油,年零售量约为6000吨。 加油站现有职工15名,其中高级工1名,中级工1名,初级工0名。 ……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2、适用范围 (1)本单位内发生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及其更多伤亡人员的特种设备事故。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xxxx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院预防和控制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工作的目标 在最短时限内,及时、果断处理在本院范围内发生的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性事件,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与稳定。 二、应急预案启动 有下列情况应启动应急预案: 1、、网页出现非法言论; 2、网络遭受黑客攻击; 3、计算机网络出现病毒; 4、软件系统遭受破坏性攻击; 5、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 6、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 7、局域网大范围中断; 8、服务器等关键网络设备故障; 9、网络中心机房外电中断。 三、组织领导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统一领导全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工作,全面负责院内网络与信息安全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协调解决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下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组,由办公室、医务科、保健部成员组成,具体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预案启动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1、、网页出现非法言论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1)、网页由各相关使用部门的具体负责人员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每天不少于5次;非常时期,每半小时监控一次,必要时,24小时监控。 (2)发现网上出现非法信息时,负责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应先及时采取删除等处理措施,再按程序报告。 (3)应急处置工作组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进行处理,作好必要的记录,清理网站上的非法信息,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将网站网页重新投入使用。 (4)应急处置人员应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 (5)应急处置人员应立即追查非法信息来源,若非法信息来源于院内,则由本院保卫处和网络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同时报告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人,根据管理制度对非法传播者及时处置,并报知上级公安部门备案;若非法信息来自于院外,则立即报知上报公安部门,并由技术人员将这些信息保存、记录IP地址,以备上级公安部门互联网突发事件处置行动组调用。 2、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1)当有关负责人员发现网页内容被篡改,或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通报情况。 (2)应急处置人员应在十分钟内进行处理,首先应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同时向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垦利县卫生局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为规范我局信息应急处理的程序和内容,提高单位信息化工作小组的应急处理能力,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完善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确保单位日常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 卫生局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应坚持“积极预防,严格控制,防控并重”的原则。在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和监控的基础上,充分做好紧急情况下单位网络系统运行管理的应急准备,健全防控措施,完善处理机制,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做到反应迅速,处理果断,保障到位。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应急情况下应急机制的迅速启动和指挥顺畅,应设立应急小组,小组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应急情况的标准 (一)、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实施预警信息等级制度,按照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及对社会影响的大小,分为以下五级:

1级: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所承载的业务以及事发单位利益基本不影响或损害极小; 2级: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所承载的业务以及事发单位利益有一定的影响或破坏;对 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产生一定 危害; 3级: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所承载的业务、事发单位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有较为严重 的影响或破坏,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 共利益产生较大危害; 4级: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所承载的业务、事发单位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有极其严重 的影响或破坏,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 共利益产生严重危害; 5级: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所承载的业务、事发单位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有灾难性的 影响或破坏,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 利益产生特别严重的危害; 当发生3级和3级以上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时,启动本预案,必要时向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特殊情况下,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二)应急响应流程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 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集团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对业务运营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信息资源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集团信息化系统是集团门户展示及业务运行的信息化平台,为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尽量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冲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制定本预案。 (三)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集团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破坏及突发故障,致使系统无法运行,业务无法开展的紧急事件。 1.事件分类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性质、机理和发生过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自然灾害。指地震、雷电、火灾、洪水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故灾难。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一般分为三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和Ⅲ(一般)。 (1)I级(重大):核心数据存储设备损坏,导致系统数据丢失,业务系统瘫痪,恢复成本较高的严重损害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2)Ⅱ级(较大):核心设备或服务器损坏,造成系统数小时至数天的运行中断,影响到业务的正常开展。 (3)Ⅲ级(一般):软硬件系统突发故障造成非全局性或数小时内系统运行故障。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集团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专项预案,适用于集团内部发生或可能导致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工作原则 1.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核心业务的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编号:AQ-BH-09666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basic contents of emergency plan for major accidents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 其基本内容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引言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又称事故应急计划,是事故预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预案的总目标是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和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系统可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无应急系统的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要求“市(地、

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是国际社会极其关注的一项社会性减灾防灾工作,既涉及科学、技术领域,也涉及计划、管理、政策等部门。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安全系统工程。针对我国重大事故频繁发生的严峻形势,为改善和提高企业及政府部门对紧急事务管理的能力,笔者简述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级别、分类、基本内容、文件体系及检验要求。

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一、为提高发生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失泄密事件所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本预案。 二、我司设置失泄密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担任,副组长由XX担任,成员由各部门助理组成。失泄密事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制定和修改我所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二)接收突发失泄密事件情况报告,并向管理层报告; (三)负责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 (四)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监督; (五)必要时,联系国家保密、国家安全和公安部门对事件进行查处; (六)根据调查结果,对事件发生单位和

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三、发生失泄密事件的单位或发现失泄密事件的个人,应当在8小时内,以书面或其他形式向失泄密事件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发生失泄密事件的部位; (二)被泄露的公司信息的主要内容、密级、数量及载体形式; (三)失泄密事件发现(生)的时间、地点、简要过程等; (四)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 (五)事件责任人的基本情况; (六)已采取或拟采取的查处办法和补救措施。 四、失泄密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在接到有关部门或个人报告失泄密事件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五、失泄密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向国家保密、国家安全或公安部门报案。 六、失泄密事件的查处 (一)已向国家保密、国家安全或公安部门报案的,由有关部门负责查处,涉密工作领导小组协助,事件发生部门配合; (二)未向国家保密、国家安全或公安部门报案的,由涉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查处,事件发生部门配合; (三)调查失泄密统计信息的密级、内容、保密期限、生产日期、规定的知悉范围,事件发生的时间、渠道和范围,责任人或嫌疑人等; (四)采取果断措施,追查涉密统计信息的流失渠道,收缴流失的信息资料,防止失泄密范围进一步扩大; (五)在事件未调查清楚之前,应会同有关部门防止媒体、网络对失泄密事件的报道和炒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