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高效训练(三十五)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14
单元过关检测十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1.(2018·南昌质检)如图为某种质粒的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 RⅠ、Bam HⅠ的酶切位点,P为转录的启动部位。
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有Eco RⅠ、Bam HⅠ的酶切位点,受体细胞为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分别用Eco RⅠ酶切,在DNA连接酶作用下,生成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两种B.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酶切后得到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重组质粒,该过程形成两个磷酸二酯键C.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反向粘连和质粒自身环化,酶切时可选用的酶是Eco RⅠ和Bam HⅠD.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受体细胞表明该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该细胞2.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3.(2017·济南统考)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单个肝肿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不属于克隆培养法B.细胞培养过程中不需考虑细菌的污染问题C.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D.在原代培养过程中,培养的细胞最终也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4.(2017·合肥质检)为了培育菊花新品种,科学家利用二倍体野生夏菊和六倍体栽培秋菊进行杂交,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植株含有夏菊和秋菊的遗传物质B.与②过程有关的细胞器只有高尔基体比较活跃C.①过程常选择酶解法去壁,一般在低渗溶液中进行D.野生夏菊和栽培秋菊自然杂交后是四倍体,属于同一物种5.(2018·沈阳质检)下面为番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
课时规范练3《课时规范练》P371一、选择题1.(湖南摸底联考)Wegovy(一种多肽)是一种治疗肥胖症的新药。
数据显示:接受Wegovy治疗的成人患者,在2年研究期间实现了显著和持续的体重减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egovy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B.组成Wegovy的基本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C.Wegovy加热后和双缩脲试剂不能发生紫色反应D.Wegovy分子中有“…”的结构解析:Wegovy是一种多肽,口服会被水解,故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项错误;Wegovy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项错误;肽链加热后,肽键正常,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项错误;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和脱水缩合的过程可知,多肽分子中含有“…”的结构,D项正确。
2.(淄博期中)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能发光的蛋白质,类似于示踪元素,可以标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位置。
下列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荧光蛋白必须在加热条件下,遇双缩脲试剂才呈现紫色反应B.组成荧光蛋白的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其空间结构不同C.荧光蛋白质可作为标签蛋白,监测活细胞中的蛋白质运输等问题D.高温能破坏荧光蛋白的肽键而使荧光蛋白失去发荧光的特性,不需要水浴加热,A项错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间的差异主要在于R基的不同,B项错误;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能发光的蛋白质,类似于示踪元素,可以标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位置,可作为标签蛋白,监测活细胞中的蛋白质运输等问题,C项正确;高温能破坏荧光蛋白的空间结构,使荧光蛋白失去发荧光的特性,D项错误。
3.鬼笔鹅膏是最致命的蘑菇之一,其含有两种毒素:鹅膏环肽和鬼笔环肽。
其中鬼笔环肽是一种双环七肽,由一条含34个氨基酸的前肽加工而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剪切掉前肽中多余的氨基酸,需要水分子参与B.鬼笔环肽与链状七肽分子含有的肽键数目不同C.鬼笔环肽的加工过程中有肽键的合成,没有肽键的水解D.破坏鬼笔环肽氨基酸之间的肽键,可能会影响鬼笔环肽的毒性,由一条含34个氨基酸的前肽加工而成,在前肽加工成鬼笔环肽的过程中,需要剪切掉前肽中多余的氨基酸,需要水解肽键,C项错误。
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五)(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2018·全国卷Ⅱ)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
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
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
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
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
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
【解析】(1)为了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可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
0.1 mL稀释液中平均有(39+38+37)/3=38个活菌,则每毫升稀释液中活菌的数目为38/0.1=380,则稀释前每毫升水样中活菌数目为380×100=3.8×104,则每升水样中活菌数目为3.8×104×1 000=3.8×107。
(2)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以达到迅速彻底灭菌的目的。
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其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2019年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基础优练题及答案()氧气浓度 a b c d产生CO2的量(mol) 9 12.5 21 30产生C2H5OH的量(mol) 9 6.5 3 0①a②b浓度时,经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5 mol③c浓度时,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分子之比为3∶1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等量CO2时的氧气浓度介于c和d之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①由表中信息可知,a氧气浓度条件下,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酒精的量相等,此时a接近于0,d氧气浓度条件下无酒精产生,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①正确;②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酒精的量相等,b浓度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的量是6.5 mol,因此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5 mol,②正确;③c浓度时,酵母菌产生的酒精是3 mol,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5 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8 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3 mol,在呼吸作用第一阶段中,1 mol葡萄糖产生2 mol丙酮酸,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分子之比为(3×2)∶(1.5×2)=2∶1,③错误;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等量CO2时,产生的CO2总量与酒精量之比为2∶1,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等量CO2时,氧气的浓度介于b和c之间,④错误。
4、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A.Mg2+吸收B.O2扩散C.光能转换D.DNA复制答案:B解析:Mg2+吸收需要载体(蛋白质);O2扩散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蛋白质参与;光能转换为ATP,需要ATP合成酶(蛋白质)参与;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参与。
5、[2019·山西太原模拟]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
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②代表染色体D.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Ⅰ为精原细胞;Ⅱ为初级精母细胞,在减Ⅰ后期可发生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Ⅲ为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Ⅳ为精细胞,①表示染色体,②表示染色单体,③表示DNA,C错误;Ⅰ~Ⅳ中,③(DNA)的数量比是2∶4∶2∶1,D错误。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汇编目录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4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5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6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7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8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9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0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1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2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4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5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6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7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8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19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0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1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2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4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5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6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7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8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29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30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31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32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3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34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课时作业35课时作业(一)走近细胞1.[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下列有关几类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池塘的全部蓝藻,既不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种群,也不是群落B.颤藻与水绵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含有叶绿体C.T2噬菌体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D.硝化细菌与草履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答案:A解析:颤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T2噬菌体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硝化细菌与草履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单元过关检测十一生物技术实践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1.(2018·沈阳质检)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进行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处理B.对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可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C.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D.用含刚果红的尿素培养基筛选鉴别出能分解尿素的菌株2.在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图所示。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C.接种过程中至少需要对接种环灼烧5次D.甲中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位置3.(2017·济南质检)下列培养基配方中能作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的依次是()A.①③B.②①C.②④D.③①4.(2018·海淀区质检)下列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涂布到不同平板上培养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5.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
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B.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完全相同D.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6.(2017·长沙模拟)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在变酸果酒表面所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7.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提分训练【】回望高三复习历程,小编不得不说其中的第一轮复习极其重要,它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下面是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提分训练欢迎大家参考!
1.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重视主干知识。
考生应以教材主干知识为线索,依照《考试大纲》把课本中的知识框架整理清楚,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梳理、归纳、挖掘出隐含于其中的规律、原理,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及时查漏补缺。
2.选做真题,提高应试答题技巧。
选做生物真题有利于考生熟悉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式,掌握命题趋势,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冲刺。
3.强化记忆、强调规范化答题。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要注意增加得分点,减少失分点。
一定要澄清概念,记牢重要结论,注意规范答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合理安排考试时间,遵循选修题优先原则,提高解题能力。
4.调整状态,加强应试心理锻炼。
以正常的心态面对高考,克服紧张、畏惧、消沉等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总结:以上就是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提分训练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
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
单元过关检测三细胞的能量代谢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17·莱芜期中)酶是细胞内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B.离开细胞后,酶仍具有生物活性C.低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D.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数量与反应速率无关2.科学研究发现,某些免疫球蛋白具有催化功能,称之为抗体酶。
下图表示某新型抗体酶的结构,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体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抗体酶能与各种抗原结合C.抗体酶与底物结合后,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利用抗体酶特异性识别抗原和催化无活性药物前体的转化反应,可靶向治疗癌症3.将萝卜磨碎制得的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为3、5、7、9的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30 ℃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产生气体。
提取液的加入量加倍,重复上述实验,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试管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两次实验结果的差异主要是酶的活性大小不同造成的B.曲线b是第一次实验的结果C.提取液的量没有明显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D.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某些反应,不能作为另一些反应的底物4.(2017·衡水中学二调)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
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A.温度B.pHC.淀粉溶液量D.唾液量5.(2017·鞍山一中一模)A TP和酶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均可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B.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是叶肉细胞产生A TP的唯一途径C.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ATP的作用没有专一性D.ATP的合成和分解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合成和释放不需要ATP的参与6.下列关于酶和A 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通过为反应物提供能量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某种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推断其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或脱氧核糖C.人的成熟红细胞产生A TP的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加快D.合成酶时,合成场所内有一定水和ATP的合成7.如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C.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D.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8.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
限时规范特训1.(2018·广东深圳高中模拟)利用相关工程技术可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已知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技术人员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流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过程用到的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经过②操作后,需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叶绿体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________.(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________;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________的环境中,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答案:(1)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促进原生质体的融合(3)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愈伤组织(4)形态和数目 黑腐病菌解析: (1)图中先去掉两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然后诱导融合获得杂种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杂种植株,该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聚乙二醇(PEG)的作用是促进原生质体融合.(3)去掉细胞壁后获得的原生质体需要放在适宜浓度的甘露醇溶液中,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避免失水或吸水造成细胞损伤;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经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4)由于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能看见,因此可以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以确定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对杂种植物进行鉴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从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即接种黑腐病菌,观察植物的性状.2.(2017·江西上高二中周练)蓝莓中富含的花青素能有效地改善视力,下面为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培养蓝莓具体流程的文字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蓝莓组织――→①愈伤组织――→②长出丛芽――→③生根――→④移栽成活(1)用于离体培养的蓝莓组织叫做________,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2)配制MS 培养基时,应加入一定量的琼脂、蔗糖、无机盐、维生素、有机物等营养物质,蔗糖除作为碳源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常用的培养基有脱分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和生芽培养基,这三种培养基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蓝莓组织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进行培养.其①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程度为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愈伤组织经过②③过程重新分化成根或丛芽的过程叫________.(5)蓝莓花青素在60 ℃以下的热稳定性较好,将含花青素的粗品经真空干燥(可使水的沸点降低40 ℃)制成成品.采用该方法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外植体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提供能量和维持渗透压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及比例不同(3)降低(4)再分化(5)避免(干燥时温度过高导致)花青素分解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用于离体培养的组织叫做外植体.(2)配制MS培养基时,应加入一定量的琼脂、蔗糖、无机盐、维生素、有机物等营养物质,蔗糖除作为碳源外,还具有提供能量和维持渗透压的功能.常用的培养基有脱分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和生芽培养基,这三种培养基的主要差异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及比例不同.(3)图中①过程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高度分化的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则分化程度降低.(4)图中②③过程是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丛芽或根的过程.(5)含花青素的粗品经真空干燥(可使水的沸点降至40 ℃)制成成品,采用该方法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干燥时温度过高导致)花青素分解.3.(2017·黑龙江大庆一中高三段考)如图表示高等动、植物细胞融合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1)若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部分过程,欲将丁细胞培育成植株,可选用________技术,这一技术的两个关键步骤是________和________.(2)若图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甲细胞为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则乙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在分离乙细胞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区别于植物细胞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筛选得到的丁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该制备过程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再分化(2)B淋巴细胞(浆细胞)将抗原注射入小鼠体内灭活的病毒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解析:(1)要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关键步骤.(2)若图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甲细胞为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则乙细胞为相应的B淋巴细胞.在分离B淋巴细胞之前,需将抗原注射入小鼠体内.过程①为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对于植物细胞可采用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对于动物细胞还可以采用生物法(灭活的病毒).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该制备过程涉及到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4.(2017·江西上饶玉山一中高三月考)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动物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D两点表示经筛选后继续培养),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O A段的培养称为________培养,AB段可能发生了________现象,需要用________酶处理,以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2)为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将________注射到小鼠体内,以此获取________细胞,同时可选取图中________点的细胞与该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所选取细胞的细胞膜上的________比正常细胞显著减少.(3)为筛选出能够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用________培养基达到目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答案:(1)原代接触抑制胰蛋白(2)抗原相应的B淋巴D糖蛋白(3)选择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解析:(1)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分瓶后的培养称为传代培养;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即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用胰蛋白酶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2)为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将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以此获取分泌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同时可选取图中D点的细胞与该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因为该点部分细胞已癌变,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比正常细胞显著减少.(3)为筛选出能够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用选择培养基达到目的.杂交瘤细胞具有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5.(2018·江西赣州崇义中学月考)早早孕试纸是人们设计出来的一种方便女性检测自己是否怀孕的产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受孕妇女体内胎盘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在孕妇的尿液中大量存在,而非妊娠孕妇尿液中几乎不含有该激素.胶体金法早早孕检测试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以胶体金为指示标记制作而成.其测定和判断方法如图:注:MAX线处含有鼠源性HCG单抗和胶体金,T线处含羊抗HCG的抗体,C线处含有羊抗鼠多克隆抗体.(1)HCG在胎盘细胞的________合成,然后在________上进一步合成加工,最后经________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分泌到细胞外.(2)MAX线处包埋的鼠源性HCG单克隆抗体是由________细胞产生的,由于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所以能准确地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3)制备鼠源性HCG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可能运用到了________和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其中后者需要置于95%空气加5%的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作用是________.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2)杂交瘤纯度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3)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维持培养液的pH值解析:(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受孕妇女体内胎盘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是在胎盘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然后在内质网上进一步合成加工,最后经高尔基体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分泌到细胞外.(2)MAX线处包埋的鼠源性HCG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由于单克隆抗体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所以能准确地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3)制备鼠源性HCG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可能运用到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其中后者需要置于95%空气加5%的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值.6.(2017·山东泰安一模)克隆良种猪成功率较低,该现象与早期胚胎细胞的异常凋亡有关.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用PCR技术可检测出该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如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流程中某过程,请回答:(1)图中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________细胞.a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称做________技术.(2)b过程所用的培养液与植物组织的培养基从成分上主要区别是前者必须含有________;c过程表示________.(3)d过程需要________酶的催化,从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Bcl-2 mRNA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设计合成2种________用于PCR扩增,除此以外在PCR反应体系中还应包含的主要成分有扩增缓冲液、水、4种脱氧核苷酸、模板DNA以及__________________,PCR 扩增过程第一轮循环的模板是________________.(4)若cDNA经PCR技术n次扩增后检测出其中Bcl-2 cDNA的分子数为m,则总mRNA中的Bcl-2 mRNA的分子数比例为________,从而说明不同胚胎时期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答案:(1)良种猪的体体细胞核移植(2)动物(猪)血清胚胎移植(3)逆转录引物Taq酶(热稳定DNA聚合酶)Bcl-2 cDNA(4)m2n解析:(1)图中a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即把良种猪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构建一个新的重组细胞.(2)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需要加入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c表示胚胎移植过程.(3)由以上分析可知d表示逆转录过程.PCR技术需要2种引物,此时PCR扩增技术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还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扩增第一轮循环的模板是Bcl-2 cDNA.(4)cDNA是由mRNA逆转录形成的,1个cDNA经PCR技术n次扩增后可形成2n个子代DNA分子,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因此总的mRNA的数目也为2n,若检测出其中Bcl-2 cDNA的分子数为m,则Bcl-2 mRNA的分子数也为m,总mRNA中的Bcl-2 mRNA的分子数比例为m2n,从而说明不同胚胎时期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7.(2017·山东德州二模)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制备抗A蛋白抗体的部分流程如下图.请回答:(1)①代表的是________过程.为获得A基因表达载体,需用________酶对A基因和载体进行切割.将A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2)利用PCR技术扩增A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体内DNA复制相比较,PCR反应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要严格控制________等条件.(4)过程③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获得的X叫______细胞.答案:(1)逆转录限制显微注射法(2)A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与A基因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3)温度(4)动物细胞融合杂交瘤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①是逆转录过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需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运载体,其次需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2)利用PCR技术扩增A基因时,根据A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序列,加入引物的作用是与A基因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3)PCR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 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因此,与体内DNA复制相比较,PCR反应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要严格控制温度等条件.(4)③过程需要采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X为杂交瘤细胞.8.(2017·陕西西安一模)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如图是“白菜—甘蓝”的杂交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为了得到原生质体需先用________和________来处理白菜细胞和甘蓝细胞.(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由杂种细胞得到白菜—甘蓝还需要经过组织培养技术,其中需要避光培养的步骤是________.(3)如图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白菜—甘蓝”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通常情况下,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是不能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对白菜和甘蓝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能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应含________条染色体.(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传统杂交技术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纤维素酶果胶酶(2)离心、振动、电激再生出新的细胞壁脱分化(3)38存在生殖隔离19(4)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作物新品种解析:(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激)和化学方法(聚乙二醇);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还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其中脱分化过程要避光,再分化过程需光.(3)如图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白菜—甘蓝”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18=38;通常情况下,由于白菜和甘蓝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是不能成功的;若对白菜和甘蓝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能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应含202+182=19条染色体.(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传统杂交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作物新品种.。
综合检测(一)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里约奥运会的跳水变为“绿池”与绿藻有关。
下列关于绿藻和蓝藻(蓝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叶绿素B.都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C.都含有核糖体D.都属于自养生物2.(2017·汕头模拟)下列措施及对应的生物学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农田种植作物一年两茬,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B.栽种矮秆、叶直而小的作物,能增加种植密度,有益于增大光合作用面积C.温室条件下,通过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作物对有机物的吸收D.经常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植物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营养3.科研人员对某细胞器进行研究时,发现其膜上能产生气体,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发生在所有细胞中B.产生气体过程消耗ATPC.该细胞器一定具有双层膜D.该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4.(2018·太原质检)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接受更多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C.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有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D.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有利于有氧呼吸快速进行5.(2017·泉州诊断)如图是科学家利用酵母菌的不同类型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示意图,它揭示了囊泡的运输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型表示内质网膜结构异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B.D型可能是高尔基体功能异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C.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代谢将陷入混乱状态D.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融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6.由原癌基因编码的PDGF过量表达和持续释放会导致癌症,血小板分泌的PDGF能促进伤口愈合且不引发癌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是由PDGF突变引起的B.伤口处PDGF能促进血小板分裂C.PDGF可能会促进伤口周围细胞的增殖D.血小板的原癌基因与其他体细胞不同7.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
阶段滚动检测(三)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17·成都一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采用流水浸泡种子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有利于种子萌发B.去掉顶芽能抑制侧芽部分生长素的合成,以解除顶端优势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进而产生更多的乙烯,属于正反馈调节D.喷施赤霉素溶液或赤霉菌培养基滤液都能促进水稻生长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B.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侵入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C.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D.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3.(2018·东北育才中学月考)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50 μmol/LB.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仍能生根,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C.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D.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是促进其生根4.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
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B.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C.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的参与D.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5.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记录见下表。
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优化探究:全套练习(47份有答案)第一单元_第1讲_走近细胞第一单元_第2讲_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单元_第3讲_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一单元_第4讲_核酸、糖类和脂质第二单元_第1讲_细胞膜和细胞核第二单元_第2讲_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第二单元_第3讲_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单元_微专题三_细胞代谢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不同角度分析第三单元_第1讲_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三单元_第2讲_atp与细胞呼吸第三单元_第3讲_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三单元_第4讲_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第四单元_第1讲_细胞的增殖第四单元_第2讲_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四单元_第3讲_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第五单元_微专题五_两种方法破解遗传学难题第五单元_第1讲_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五单元_第2讲_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五单元_第3讲_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第五单元_第4讲_人类遗传病第六单元_第1讲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六单元_第2讲_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第六单元_第3讲_基因的表达第七单元_第1讲_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七单元_第2讲_染色体变异第七单元_第3讲_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单元_第4讲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八单元_微专题八_巧用下丘脑网控内分泌第八单元_第1讲_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第八单元_第2讲_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八单元_第3讲_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八单元_第4讲_免疫调节第八单元_第5讲_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九单元_微专题九_生物与环境中两个易错方面的知识辨析第九单元_第1讲_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第九单元_第2讲_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九单元_第3讲_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第九单元_第4讲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第九单元_第5讲_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十单元_实验原则与实验设计第十一单元_第1讲_基因工程第十一单元_第2讲_细胞工程第十一单元_第3讲_胚胎工程及伦理问题第十一单元_第4讲_生态工程第十二单元_第1讲_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十二单元_第2讲_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十二单元_第3讲_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方便使用一、选择题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解析: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然后依次为组织、器官、系统;元素、化合物、分子、细胞器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是个体水平以上的结构层次,故B项正确。
2019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优练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T2噬菌体、硝化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2噬菌体和硝化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T2噬菌体和硝化细菌都能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C.硝化细菌和水绵都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且都能合成有机物D・T?噬菌体、硝化细菌和水绵所属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不同【答案】D【解析】T2噬菌体是一种DM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具有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A错误;丁2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屮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核糖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C错误;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而自养,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养,二者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生产者,而T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D正确。
2、据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具有一种特殊功效,即其所含有的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能阻止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
下列相关叙述小不正确的是()A.台湾乳白蚁、念珠藻和青當菌三种生物都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所含有的DNA都是裸蘇的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台湾乳白蚁、肺炎支原体和硝化细菌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一一核糖体【答案】A【解析】台湾乳白蚁和青雷菌均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均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念珠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所含有的DNA都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B正确;纟戋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台湾乳白蚁的细胞中具有线粒体,在咀嚼木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正确;台湾乳白蚁属于真核生物,肺炎支原体和硝化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D正确。
2019高考生物一轮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生物一轮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生物一轮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19高考生物一轮训练(3)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河南郑州一检]从某种病毒中提取出核酸,经测定,其碱基的组成中A与T含量相等,C与G含量相等。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的能力,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该病毒的核酸最可能为双链DNAC.该病毒不具有细胞核,但有拟核结构D.将其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6种小分子物质答案:C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具有独立代谢的能力,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A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双链DNA中A=T,C=G,该病毒的碱基组成中A=T,C=G,则该病毒的核酸很可能为双链DNA,B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也无拟核,C错误;该病毒的碱基组成中含有T,因此为DNA病毒,DNA彻底水解后可形成磷酸、脱氧核糖、四种含氮碱基(A、T、C、G),共6种小分子物质,D正确。
2、正常人体内,胰岛素、呼吸酶和抗体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B细胞中合成B.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C.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D.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答案:C 解析: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而呼吸酶是所有活细胞都能合成的,A错误;呼吸酶属于胞内酶,不释放到细胞外,B错误;呼吸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不能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D错误;胰岛素、呼吸酶和抗体均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C正确。
单元过关检测二细胞的结构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膜蛋白是一类结构独特的蛋白质,它镶嵌于膜脂的特性使这一蛋白处于细胞与外界的交界部位,是细胞执行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
下图为细胞膜上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模式。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a和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B.若膜蛋白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则该蛋白可能是胰岛素的受体C.若蛋白质b具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可能消耗ATPD.若蛋白c具有催化功能,其活性的高低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2.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A TP和CO2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C.内质网中含有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D.核糖体中含有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3.下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④属于生物膜系统B.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C.⑤具有选择透过性,而⑥具有全透性D.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没有差异4.下表是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外分泌细胞不同膜的相对含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B.细胞乙为胰腺外分泌细胞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D.细胞中各种膜含量的差异取决于所含基因不同5.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6.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⑤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A.①③B.①④C.③⑤D.②⑤7.(2017·东北育才中学一模)人们通过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研究发现,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等病原体而对人体无害,其原因是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阻断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而不影响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精选提分练551.如图为人体体液相互转化示意图。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是( )进入细胞主要路径是①→②→③2B.①与②③④相比含有较多蛋白质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进入①中2.(2021·正定模拟)以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展物质交换过程。
以下表达正确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与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渗透压过低时,会导致组织水肿C.正常情况下,①~③成分保持不变D.蛋白质长期供给缺乏时,①处渗透压会上升3.(2021·六安质检)以下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是( )与吸入O224.以下有关人体内环境表达,错误是( )A.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①中B.图中②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与激素等成分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区别是③中蛋白质含量较少D.图中④是细胞生存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5.(2021·沧州一中模拟)以下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组合是( )①消化酶②抗体③维生素④血浆蛋白⑤SO2-4⑥O2⑦血红蛋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②④⑥⑦6.(2021·济南质检)机体内环境保持稳态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以下有关稳态表达中,正确是( )37 ℃左右,温度过高不利于酶活性发挥,从而影响体内各种化学反响7.以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是( )A.a、b是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与渗透压B.内环境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稳态与生态系统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能力是有限8.(2021·贵阳质检)如图表示人体中局部体液关系图,那么以下表达不正确是(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甲与丙中浓度不可能比甲中高29.(2021·海南模拟)以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功能联系示意图,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甲中,a表示__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__系统。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五)(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了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
根据某些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
此过程传递信息的种类是( )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D.其他信息2.(2012·淮北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B.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物理信息只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传递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作用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3.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4.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B.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是人们对信息传递的应用5. (预测题)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6.(2012·安庆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强C.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7.贝加尔针茅草原,部分地区开垦为玉米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度放牧不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玉米田抵抗力稳定性比贝加尔针茅草原高C.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一段时间后,该地区不可能恢复为贝加尔针茅草原D.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为玉米田不属于群落演替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B.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自我调节能力越小C.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大D.恢复力稳定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大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四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10. (易错题)在建设“森林城市”时,欲通过人工造林使荒坡逐渐演替为森林。
下列对演替过程中图中曲线Ⅰ和曲线Ⅱ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全都正确的是( )A.Ⅰ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B.Ⅰ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Ⅱ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C.Ⅰ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Ⅱ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D.Ⅰ为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11.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缸,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
下面列举了设计生态缸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A.缸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缸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缸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缸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12.以下关于构建人工微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B.提供的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C.把人工微生态系统放在阳光直射环境中即可D.达到稳定状态的微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会有波动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13.(9分)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
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量不到0.01 mg,但雄蚕蛾却仍可对其作出反应。
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
材料二在防治害虫上,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效果显著。
其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
(1)材料一说明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________信息,而不是________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
(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___________。
(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具有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害虫种群的________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14.(16分) (2012?芜湖模拟)内蒙古大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现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乙代表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猫头鹰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猫头鹰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生态系统的x与y越大,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增加生物的种类,可以提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这应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15.(15分)(探究创新题)请回答下列问题:Ⅰ.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
这种信息是__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为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Ⅱ.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
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100只,1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花儿,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
(1)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组的“模拟花”在颜色、气味和外形上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三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写出两条应该注意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解析】选B。
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是依据黄色而非粘合剂,因此此过程传递信息的种类属于物理信息。
2.【解析】选C。
A选项,一定限度内,食草动物吃草也有利于草的更新与分蘖;B选项,物理信息也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传递;D选项,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3.【解析】选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些是来自无机环境,如物理信息中的光。
4.【解析】选A。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发生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范畴。
【方法技巧】有关信息传递的分析(1)范围: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
(2)方向:信息传递通常为双向传递。
5.【解析】选A。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据图可知,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6.【解析】选A。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7.【解析】选A。
玉米田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较少,抵抗力稳定性比贝加尔针茅草原低。
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为玉米田生态系统后弃耕,由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该地区可能会恢复为贝加尔针茅草原。
8.【解析】选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则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方法技巧】影响自我调节能力大小的因素(1)自身净化能力——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2)完善的营养结构——自身的反馈调节,维持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相对稳定。
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呈正相关,与抵抗力稳定性呈正相关,与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
9.【解析】选D。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若生物成分一样多,则生产者种类越多,越稳定。
10.【解题指南】1.考查实质:通过分析曲线图的生物学含义,考查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2.解题关键:理解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中各成分量的变化规律。
【解析】选C。
土壤中的有机物量和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其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强,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减弱,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不断增加,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也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