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成果统计及奖励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439.50 KB
- 文档页数:55
民大校发﹝2010﹞253号关于印发《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学校各单位、各部门:《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试行)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执行。
二〇一〇年九月八日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为全面落实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我校科研的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主要用于我校在岗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和我校各类人员取得科研成果的奖励。
第二条科研工作的考核采用量化积分制,即将个人所参与的各类科研活动进行量化统计,一个聘期内累计完成年平均科研工作量达到额定科研工作量,即视为科研工作考核合格。
第三条在岗教师科研工作考核以及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和奖励每年进行一次,统计和奖励的时间范围为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四条在岗教师科研工作考核由所在单位负责,科研成果奖励由学校科研处负责。
第二章额定科研工作量第五条教师年度额定科研工作量为:第三章科研工作量的计算第六条科研工作量计算公式为:W=ΣP+ΣA+ΣR+ΣT其中:第四章科研工作量计算和奖励标准第七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的工作量分值(P)和奖励标准:(一)纵向项目:①项目积分由项目负责人按照课题组研究人员工作量多少予以分配。
项目奖励只发放给项目主持人,由项目主持人自行分配,立项当年发放奖金额度的20%,结项当年发放奖金额度的80%。
②各类项目立项时间,以立项书为准。
经费自筹的项目,只计分不奖励。
③“985工程”重点研究基地、“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一级子项目每年分别获得分值200分;基地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根据承担科研任务的情况分配分值。
④纵向项目结项后,结项证书上分等级的,分别按优秀(120%)、良好(110%)和合格(100%)计分和奖励。
⑤横向科研项目按到账经费的15%可用于对项目主持人的奖励,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教育科研奖励条例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应当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以多种形式展开。
”为指导思想。
我校的教育科研包括校本培训、继续教育、校本研修、外派培训、企业实践等五个方面。
学校的课题研究、说课、赛课、技能大赛、课程建设及课程开发应当围绕指导思想进行。
为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勇于进取,争创一流业绩。
特制定本办法。
一、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励项目及标准(一)优秀课评比和教学基本功竞赛奖教师参加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等正规机构组织的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课评比(录象课、课件评比参照论文获奖执行)活动,论文竞赛活动并获等级奖,给予适当奖励。
奖励标准如下:2、赛课、主题班会等(以获得相应证书为依据)(表二)说课按赛课标准60%计发3、认定说明论文发表、优秀课评比和教学基本功竞赛的特等奖,按照相应级别一等奖予以奖励,不重复计算,同项目以最高奖次为准,不重复计算。
(二)课题研究类承担校级以上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研究,并如期结题,奖励标准如下:1、课题结题:按照课题管理办法,结题课题按照级别分别奖励该课题组,其中课题负责人得20%,主研人员50%,参研人员30%。
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分别奖励4000元、2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
2、课题获奖:教育科研课题结题后参与各级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后按等级3、认定说明:各级子课题下浮一个级别进行奖励。
(三)校本课程开发类校本课程开发实行项目负责制。
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经学校教科室及专业部认定后并在全校推广使用的,学校给予该项目一次性奖励1500元。
对于教师开发课程但没有在本校使用的,学校可给该项目予一次性200元奖励。
专业部实施学校精品课程开发,成果经学校教学委员会认定并获得通过的,学校给予该项目一次性奖励2000元。
相关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可取最高奖励再按课题获奖参照表四进行一次奖励,不得重复计算。
师科研业绩考核与绩效奖励办法为充分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客观、公正地评价科研工作业绩,根据《AA师范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和学校岗位聘任相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一、教师科研工作业绩考核学校根据教师的科研工作业绩分数对在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业绩考核。
教师的科研工作业绩分数依据《AA师范大学科研业绩计分办法(2017年修订)》计算。
1.教师科研工作业绩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
(1)达到本岗位科研基础业绩分的2倍(含2倍)以上,且居本学院同岗教师前15%者为优秀;(2)达到本岗位科研基础业绩分者为合格;(3)未达本岗位科研基础业绩分者为不合格。
2.学校确定各级各类教师的科研基础业绩分:(1)各级各类教师岗位的科研基础业绩分见附件,其中教师(含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推广型)七级岗位及以上教师的学术论文分仅计三级及以上(即M2-1-5及以上);(2)学生思政系列教师、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教师的科研基础业绩分以同级“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岗的1/2计;(3)“双肩挑”教师的科研基础业绩分以同级“教学为重型”教师岗的1/2计;(4)管理岗位教师科研基础业绩分不作要求,但聘任为教育管理人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者,以同级“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岗的1/2计;(5)体育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岗位科研基础业绩分按同岗其他学科教师的2/3计算;(6)新进教师在入职当年科研基础业绩分不作要求;3.各学院、独立设置研究机构(以下简称“学院”)的学术分委员会负责本学院教师科研工作业绩考核,考核结果报科学研究院备案。
二、学院科研绩效分配与奖励学院科研绩效由科研基础绩效和科研奖励性绩效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量的30%和70%,均由学校核拨至学院,由学院依据教师(包括退休教师、柔性引进人才、博士后等)的实际科研贡献进行二次分配。
(一)学院科研基础绩效学院科研基础绩效(元)=实际在岗人数(人)×人均科研基础绩效(元/人)×科研基础业绩完成率(%)。
郑州轻工业学院教学、科研高层次成果奖励办法根据《郑州轻工业学院校内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补充规定》(郑轻院党[2010]44号)文件精神,为鼓励我校教职工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早出、多出高层次、高水平成果,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为学校更名大学和博士单位立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获得的高层次成果和做出突出贡献者实行奖励,特制定本办法。
一、奖励类别、范围高层次科研成果奖指以郑州轻工业学院为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社科类一等奖(不含省属部门单位奖);高层次教学成果奖指以郑州轻工业学院为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及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二、奖励认定程序1、根据高层次成果奖励归口审核管理的原则,科技成果奖由科技处负责审核,教学成果奖由教务处负责审核。
2、按学校年度工作量核算总体工作时间安排,个人填写《郑州轻工业学院高层次成果奖励申请表》,院(直属系、部)签署意见,报送学校高层次成果奖励归口部门审核,须同时提交获奖证书原件、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和相关原件的复印件各一套。
3、归口部门审核后,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经校园网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审定,人事处通知财务处发放奖金。
三、奖励标准相关高层次成果奖,在获得各类各级别奖励的基础上,学校再给予奖励。
奖励标准见表1。
表1 高层次成果奖励标准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的具有国家级奖推荐资格的单位或团体设奖按省部级奖对应级别的75%计奖。
四、其他1、高层次成果奖励一年统计一次,统计时间范围为上年度的11月1日至当年度的10月31日。
2、高层次成果奖励金额为税前所得,原则上含前期申报等相关费用。
3、高层次成果奖金由学校单独预算,不列入当年度学校绩效工资范围。
4、高层次成果不再计发校内相应奖励性绩效工资,不计入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封顶范围。
XX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调动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引导和激励教师积极为学院发展作出贡献,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重点奖励与一般奖励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奖励与“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与科研成果,其他成果予以一般性奖励。
第三条奖励分为个人奖励、项目组(团队)奖励和单位奖励三种。
项目组(团队)奖励由获奖的项目组(团队)负责人根据项目组(团队)成员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单位奖励由单位负责人根据有关人员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第四条奖励的教育教学与科研成果是指以XX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并以学院在职在岗教师为第一排名的成果。
第五条教育教学与科研奖励按就高原则和一次性原则,同一成果(项目)不重复授奖,奖励级别有变化者,以最高奖补足奖金差额。
成果奖项如设特等奖,则奖项参照一等奖,其余向下类推。
奖励的收入所得税由获奖个人承担。
第二章教育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励第六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按如下标准对团队进行奖励:特等奖X万元,一等奖X万元,二等奖X万元;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按如下标准对团队进行奖励:特等奖:X万元,一等奖:X万元,二等奖:X 万元。
获得厅级(校级)教学成果奖,按如下标准对团队进行奖励:特等奖:X万元,一等奖:X千元,二等奖:X千元。
第七条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按如下标准对团队进行奖励:一等奖X万元,二等奖X万元,三等奖X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按如下标准对团队进行奖励:一等奖X万元,二等奖X千元,三等奖X千元。
获得厅级(校级)科研成果奖,按如下标准对团队进行奖励:一等奖:X千元,二等奖:X千元,三等奖:X元。
第八条获得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按如下标准对单位进行奖励:特等奖:X万元,一等奖:X万元。
第三章教育教学建设奖励第九条承担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建设(包括现代学徒制试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定向培养士官试点等),奖励建设单位X万元。
2011-2012学年度师生教科研成果统计2011.9序号姓名题 目级别奖项时间1王祥让农村孩子的作文中多一些“乡土味”蓝天杯二等奖2011.10 2洪洁浅析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3王成成浅论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4陈燕张扬个性才能异彩纷呈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5汤玉琴谈低年级语文课堂规则有效传递的策略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6陈敦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材处理”之我见蓝天杯一等奖2011.10 7徐春燕“开放教学”孕育语文课堂生命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8陈胜让我们倾听一下“后进生”的声音吧!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9笪洪兴去繁就简 高效课堂蓝天杯二等奖2011.10 10徐小玲不打无准备之仗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11王克军以有效的练习促数学教学质量的飞跃蓝天杯二等奖2011.10 12王芳把数学家常课有效性引向深处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13李甜让学生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快乐成长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14葛孝定巧取阅读资源,提高阅读能力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16宗洪军巧借多媒体魅力,让快乐渲染英语课堂蓝天杯三等奖2011.10 17石敏敏“节外生枝”也能精彩蓝天杯二等奖2011.10 18王莹略去浮华 夯实本色蓝天杯二等奖2011.10葛孝定开放英语教学途径 促进学生主体发展镇江市一等奖2011.12濮如芳剖析教学误区,探寻高效之路镇江市一等奖2011.12石敏敏节外生枝也能精彩镇江市一等奖2011.12徐小玲从两次授课中看课前准备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镇江市一等奖2011.12金娟小学英语“五步教学模式”的探究镇江市二等奖2011.12李甜优化作业设计,延伸课堂教学镇江市二等奖2011.12李甜迎难而上,攻克估算镇江市二等奖2011.12王佳佳点燃一盏心灯镇江市二等奖2011.12王正建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镇江市二等奖2011.12徐继健寻求有效教学的创生点,把握有效教学的核心镇江市二等奖2011.12严明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镇江市二等奖2011.12陈圣燕让每位孩子都能聆听花开的声音镇江市三等奖2011.12蔡晶晶高效课堂之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镇江市三等奖2011.12陈胜让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镇江市三等奖2011.12陈振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镇江市三等奖2011.12杜平意外中的智慧镇江市三等奖2011.12时湾聆听天使的吟唱镇江市三等奖2011.12王芳亲历数学----让数学家常课更阳光镇江市三等奖2011.12王克军练之“有道”方能“有效”镇江市三等奖2011.12严明让有效课堂之花绽放镇江市三等奖2011.12杨琳导出数学课堂中的高效镇江市三等奖2011.12俞飞英语之道 攻耳为上镇江市三等奖2011.12张闰月让农村的孩子也爱学数学镇江市三等奖2011.12宗洪军说出你的精彩,炫出你的风采镇江市三等奖2011.12王克军镇江市教科研优秀工作者镇江市2011.12王克军指导一名学生在《小数报》发表小论文一篇省级发表2011.12蔡晶晶教育的智慧--宽容镇江市一等奖2011.6陈敦海爱是驱散心灵阴霾的阳光镇江市一等奖2011.6王克军用“爱”解开学生心中的结镇江市一等奖2011.6王祥醉翁之意何在酒镇江市一等奖2011.6朱自梅失败,也是一种美丽镇江市一等奖2011.6笪洪兴课堂小插曲处理了无痕镇江市二等奖2011.6杜平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镇江市二等奖2011.6吕杰谢谢你!“小不点”镇江市二等奖2011.6汤玉琴尊重让尘封的心灵打开一扇窗镇江市二等奖2011.6王进有一种美丽叫等待镇江市二等奖2011.6徐小玲陈胜我的课堂,我做主镇江市二等奖2011.6严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镇江市二等奖2011.6王佳佳点燃一盏心灯镇江市三等奖2011.6杨婷折翼天使也能翱翔天际镇江市三等奖2011.6陈圣燕沟通,是一座桥镇江市三等奖2011.6陈燕在“爱”的路上且思且行镇江市三等奖2011.6马庆明真情创造奇迹镇江市三等奖2011.6王成成无意发来的温馨回报镇江市三等奖2011.6陈敦海指导潘玉婷同学参加“绿色青奥”活动市级三等奖2011.9王芳获全国“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优秀指导奖市级指导奖2011.8王芳指导雍恒获全国“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市级优秀2011.8窦长春指导学参加“绿色青奥”活动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市级2011.9窦长春“绿色青奥”活动市级指导奖2011.9赵西清指导袁逸寒同学参加“绿色青奥”活动三等奖1人市级2011.9戴兆娣指导学生参加“绿色青奥”活动二等奖1人市级2011.9汤玉琴指导贺倪参加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二等奖市级2011.7。
最新_医院科研教学奖励办法深圳市龙华新区⼈民医院科研、教学奖励办法第⼀章总则第⼀条为积极推动我院科教研⼯作的开展,提⾼专业技术⼈员的科研、教学和学术⽔平,充分调动⼴⼤医务⼈员的积极性,进⼀步弘扬“尊重知识、尊重⼈才、开拓创新”的风尚,推动我院“⼈才强院”和“科教兴院”战略⽬标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省、市等有关卫⽣科教⽅针,借鉴国内外医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条设⽴龙华新区⼈民医院“科教研⼯作促进发展基⾦”,⽤于各科室科研项⽬、重点学科建设、科研经费匹配、科技成果申报及科研奖励、教学、继续教育奖励等。
其经费具体来源如下:1、按医院每年业务收⼊的1%提取;2、上级有关部门下拨科研奖励经费等。
第三条本办法奖励范围包括:科研⽴项、科技成果、学术专著、学术论⽂、发明专利、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继续教育、临床教学、学术任职等。
第四条本办法项⽬奖励范围和奖励⼈员规定:(⼀)、本奖励办法除科技成果奖、论著外,其余所有奖励项⽬均须署名我单位为第⼀完成单位,我院员⼯为项⽬第⼀负责⼈。
(⼆)、单位署名为“深圳市龙华新区⼈民医院”或“南⽅医科⼤学附属深圳市龙华新区⼈民医院”均为有效;本奖励办法所有项⽬获奖者须为我单位在编或聘⽤员⼯或我院导师带教的研究⽣。
(三)、本奖励办法科研⽴项、科技成果须为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进⾏的科研⽴项、科技成果奖励,本单位⽴项的院内课题、社会机构、⾏业协会评审设奖的不列⼊奖励范围。
第五条奖⾦分配原则:(⼀)所有奖励奖⾦由项⽬负责⼈或学科带头⼈根据贡献⼤⼩进⾏再分配;科研项⽬、论⽂、论著、专利、学术任职奖励⾄项⽬第⼀负责⼈;科技成果奖、学科建设奖、继续教育项⽬奖按不低于50%奖⾦奖⾄项⽬负责⼈或学科带头⼈,30%奖励学科⾻⼲,20%奖励学科其它⼈;引进“三名⼯程”团队奖励,按不低于50%奖⾦奖⾄引进团队科室的项⽬负责⼈或学科带头⼈,50%奖励⾄学科。
临床教学奖励单项奖奖⾄个⼈,团队奖奖⾄科室。
巢湖学院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统计表
机构名称:机构负责人:依托单位(签章):填表时间:
填表说明:
1、此表用于统计科研机构成立以来的科研成果,每项成果只统计一次。
2、科研成果须与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一致,且成果完成人为科研机构成员,。
3、“项目来源”指资助该项目的基金名称或单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社科规划办、各级地方政府和学校等。
4、“项目类别”、“刊物级别”和“获奖级别”分一类、二类、三类、四类等,主要参照《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资格条件(试行)》(教人〔2009〕1号);“出版社级别”分“国家级出版社”和“其他出版社”,国家级出版社主要依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评出的100家一级出版单位目录。
5、“作者排名”、“著者排名”、“获奖者排名”和“授权人排名”等指所有完成人名字的先后顺序;“单位序”指第几完成单位,如“巢湖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填写“一”即可,如“巢湖学院”为第二完成单位,填写“二”即可。
6、此表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两份,一份留科研机构存档。
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1.教学奖励由学院教务处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评选,各系部负责申报资格及材料初步审核工作,教务处负责组织申报、材料审核与评选事务工作。
2.教学奖励评选工作,一律采取公示制度,接受全院教职工监督。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拟获奖单位、个人的材料、成果持有异议,均可在公示期内提出异议,并提供佐证材料,逾期的及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
3.在评奖过程中,任何单位或个人行贿、舞弊或剽窃他人成果,一经查实,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视情节给予严肃处理,已获奖者将撤销其奖励,追回一切获奖待遇,并予以通报批评,三年内不得申报任何教学奖励。
4. 奖金发放原则上按“就高不就低,奖金不复算”。
若低级评奖在先,在审报同样项目又获得高一级奖项时,奖金发放以最高级别计算,先前发放的奖金要予以抵除。
优秀指导教师奖金总额按竞赛项目所获奖项的最高级别予以奖励。
5. 参与教学奖励评审工作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一经查实,将撤消其所有评审委员会委员或工作人员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三)教学奖励金额度表序号项目级别金额(元)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 教学竞赛奖(参赛单位奖)国家级3000 2000 1000省部级1000 700 500市院级500 300 1002 优秀指导教师奖国家级1000 700 500 省部级700 500 300 市院级300 200 1003 教学管理成果奖国家级3000 2000 1000 省部级1000 700 500 市院级500 300 1004 优秀教材奖国家级3000 2000 1000 省部级1000 700 500 市院级500 300 1005 优秀课件奖国家级1000 700 500 省部级700 500 300 市院级300 200 1006 精品课程建设奖国家级30000 省部级10000 市院级30007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奖国家级10000省部级5000市院级10008 优秀教学团队奖国家级10000 省部级5000 市院级1000二、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一)科研课题和成果奖各级科研课题,一经立项,学院除按照课题审批的经费预算有计划拨付相应科研资助经费外,若科研按期顺利开题、结项、获奖,学院对课题负责人进行适当奖励。
中学教科研奖励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中学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对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奖励细则。
第二章奖励条件第一条即日起,在各学科中进行教科研工作,须符合以下条件方可申报奖励:1. 严格按照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进行教科研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
2. 编写的教案、教学设计或教育研究论文必须是原创性的成果,不能进行抄袭或剽窃。
3. 参与教科研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研究工作。
4. 教科研成果必须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并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
5. 对于集体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必须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并提供详细的研究报告。
第三章奖励内容第一条对于优秀的教科研成果或教科研团队,学校将给予以下奖励内容:1. 表彰奖:学校将颁发教科研表彰奖证书和荣誉称号,以表彰个人或团队的优秀工作。
2. 经费需求支持:对于特别优秀的教科研项目,学校将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来进一步推进项目的开展。
3. 学术交流机会:对于教科研成果较为突出的教师,学校将组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并为其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4. 学术成果发表:对于教育研究论文或教科研成果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学校将给予推荐发表的机会。
第二条举办比赛或竞赛:对于集体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比赛或竞赛,通过竞争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第四章奖励程序第一条教科研奖励申报程序:1. 教师个人奖励:教师个人可以单独申报教科研奖励,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并提交给学校专门的教科研评审团队进行评审。
2. 教科研团队奖励:教科研团队需要成员共同申报,提供团队研究报告和成果展示材料,并提交给学校教科研评审团队进行评审。
第二条奖励评审程序:1. 学校将组建教科研评审团队,负责对教科研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评审。
2. 教科研评审团队将根据教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给出评审意见。
学院二级教学单位年度科研任务确定与统计办法为了稳步地扩大科研规模和提升整体科研实力,学校对实行二级管理的单位,实行整体科研工作量考核,根据各单位的人力、设备条件、科研用房面积、学科层次及学科特点等因素,以自然年度为核算期,将科研任务分配下达各单位,并根据学校科技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每年以适当比例增长。
年终将根据各单位完成科研任务的总量(项目经费、学术论文、著作、专利、获奖成果等)计算各单位的科研业绩。
获得重要成果学校将按照《XX 学院科研资助与奖励管理办法》进行奖励。
一、任务分解指标体系某单位本年度科研任务目标数为F (分),计算公式如下:)(18651∑∑==+=i i i i i i N K N K w F αδη公式中各参数说明如下:1、F (分)为某单位本年度科研任务目标数,按“分”单位计算。
2、η(艾塔)为全校科研任务年度系数,学校根据科研发展规划和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的参数。
3、w 为单位调整系数,由各单位学科特点以及承担全校公共基础课的情况确定。
取值见表1。
4、δ(德尔塔)为人力资源因子调整参数。
5、α(阿尔法)为环境资源因子调整参数。
6、K为科研考核各因子分值K,见表2。
7、N为科研考核各因子数量,即表2中各项的数量值。
表1 单位调整系数表2 各单位科研目标任务计算K分值注: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以每年1月的统计数据为准。
二、科研分值计算的对象和范围1.本办法只针对以XX学院或XX旅游科学研究所或桂林桂旅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为第一署名单位(特殊标注的除外)的科研成果或活动,含独立完成、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2.我校在职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若以对方院校为第一单位,我校为第二单位的,可享受同等待遇。
其他情况,一律不计算科研工作量。
3.项目工作量计算范围的认定,以项目主管单位下达我校的立项通知书或项目立项文件等材料为依据;成果工作量计算范围的认定以成果原件、获奖证书原件或获奖文件等材料为依据。
2006—2014年某学院部分科研成果统计情况分析作者:陈敏叶小华杨翌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02期【摘要】通过对2006—2014年部分科研工作成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回顾了科研管理政策的修订对科研工作所起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调整今后的科研工作方向提供数据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科研成果;分析;统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这对高等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由数量提高逐步转向质量提升,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成为地方院校未来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学校必须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我们在总体规划发展目标中提出期望“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能力大幅提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创新科技评价激励机制”,为了调动广大教师踊跃投身到科技工作中,学校分别在2008年,2011年对科研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以期科技工作迈向新台阶,达到规划的目标。
为此,我们对2006—2014年学院的部分科技工作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修订前后的科研管理条例进行回顾,分析的数据也可以为以后的科技工作及政策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 V13.0,三个总体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 t 检验。
1 2006—2014年我院取得的部分科研成绩从数量来看,我院的科研工作成绩稳步上升,时间节点与学校科研管理条例的修订时间相符,科研工作与管理政策呈现相互促进的态势。
经过分析,获得横向课题经费的金额无明显差异,横向课题数量、文章、四大索引均有统计学的差异(P2 各部分科研成绩的分析2.1 发表文章数量的分析各个阶段我院教师发表的文章呈平稳增长之态,但经过分析,第3阶段阶段发表的文章明显多于第一阶段(P2.2 四大索引收录数量的分析第1,第2阶段被四大索引收录的文章相近,第3阶段被收录的文章数明显多于第1阶段(P2.3 横向课题项目的分析从直观上看,课题数量呈现阶梯式上升趋势,3个阶段总体均数有差异(P2.4 横向课题经费的分析多年来获得的科研总经费逐年增长,但经过统计学分析,3个阶段的总体均数差异不够显著,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
科研情况总结科研情况总结篇一:科研工作总结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X年度科研工作总结科研工作是高等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与教学的关系非常紧密,是整个学院工作的重点。
我院一直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学院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条件,努力搞好全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201X 年度科研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组织好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学院在组织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中,多次召开了院领导班子和各教研室组成的申报工作会议,积极动员和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对申报项目的老师进行指导,提高申报的项目的质量。
201X年度,学院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15项。
立项15项。
二、科研成果质量有所提高本年度,学院全体教师共发表论文31篇,其中核心和权威核心期刊13篇,占总量的42%(201X年为31.5%)。
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EI收录9篇(201X年为6篇)。
201X年度结项各类项目31项。
获得省、市级奖励12项。
三、科研团队建设初具规模学院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整合科研群体,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科研团队建设。
201X年,学院有1名教师考上博士,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整合各方面资源,学院科研团队建设的相关事宜正在有序推进,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
四、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01X年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先后邀请了郑州大学李梦如教授等专家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同时也有10余名教师外出参加了各类学术会议。
五、科研管理上新台阶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学院认真完成了科研管理的日常工作。
为提高工作效率,使学院的科研管理更上一个台阶,为提高学院科研成果质量,对已发表论文、申报科研项目等进行奖励,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
继续完善科研档案存档工作。
对全院的科研档案进行清理。
总的来说,201X年学院根据其发展的方向、学科特色、资源,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开创了学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民大校发﹝2010﹞253号关于印发《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学校各单位、各部门:《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试行)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执行。
二〇一〇年九月八日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为全面落实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我校科研的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主要用于我校在岗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和我校各类人员取得科研成果的奖励。
第二条科研工作的考核采用量化积分制,即将个人所参与的各类科研活动进行量化统计,一个聘期内累计完成年平均科研工作量达到额定科研工作量,即视为科研工作考核合格。
第三条在岗教师科研工作考核以及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和奖励每年进行一次,统计和奖励的时间范围为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四条在岗教师科研工作考核由所在单位负责,科研成果奖励由学校科研处负责。
第二章额定科研工作量第五条教师年度额定科研工作量为:第三章科研工作量的计算第六条科研工作量计算公式为:W=ΣP+ΣA+ΣR+ΣT其中:第四章科研工作量计算和奖励标准第七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的工作量分值(P)和奖励标准:(一)纵向项目:①项目积分由项目负责人按照课题组研究人员工作量多少予以分配。
项目奖励只发放给项目主持人,由项目主持人自行分配,立项当年发放奖金额度的20%,结项当年发放奖金额度的80%。
②各类项目立项时间,以立项书为准。
经费自筹的项目,只计分不奖励。
③“985工程”重点研究基地、“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一级子项目每年分别获得分值200分;基地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根据承担科研任务的情况分配分值。
④纵向项目结项后,结项证书上分等级的,分别按优秀(120%)、良好(110%)和合格(100%)计分和奖励。
⑤横向科研项目按到账经费的15%可用于对项目主持人的奖励,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教研、科研成效近年来,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科建设为基础,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引领西部护理事业发展的护理学院”为目标,开展各类科研工作。
自2009年以来学院科研成果呈持续改进和上升趋势。
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立项95项,发表科研及教研论文429篇,其中教学文章50篇,SCI论文24篇;取得国家级、市级及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3项;获技术专利4项;主编、参编教材或专著15部。
一、部分科研课题情况各级科研项目情况项目名称立项时间课题来源经费(万元)进展情况重庆市临床护理人力资源培养、管理和使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CSTC,2010CE0163201008重庆市科委3已结题血管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脑组织PPARs差异性表达研究CSTC,2011AC5203201105重庆市科委15已结题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方案的优选研究cstc2012gg-yyjs010*******重庆市科委15进行中“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应用的研究cstc2012gg-yyjs10050201206重庆市科委15进行中对临床护士进行老年护理继续教育的研究2009-1-53200912重庆市卫生局5准备结题Survivin、p53、C-Myc抗体组在喉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201 0-2-098201008重庆市卫生局 1.5准备结题高校男护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2011-2-055201108重庆市卫生局 1.5进行中 Cyclophilin A在喉鳞癌转移中的机制研究2012-1-024201206重庆市卫生局10进行中肺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研究及效果评价2013-2-016201307重庆市卫生局1进行中重庆市渝中区老年残疾人家庭健康教育研究20110212201106重庆市渝中区科委1进行中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201306重庆市渝中区科委1进行中创建以核心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护理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HLJJ2009-0320090511重医一院0.2已结题PICC对食管癌根治手术后化疗患者局部管壁重构的影响H LJJ2010-03201008重医一院0.2已结题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HLJJ2010-11201008重医一院0.2已结题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HLJJ2010-12201008重医一院0.2已结题重庆市渝中区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控烟现状调查HLJJ2011-28201112重医一院0.2进行中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角色适应研究HLJJ2012-04201304重医一院0.5进行中重庆市老年公寓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研究HLJJ2012-11201304重医一院0.2进行中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HLJJ2012-13201304重医一院0.2进行中二、部分教研课题情况三、部分成果奖励情况四、论文发表情况总结共发表科研论文 379篇,其中SCI论文 24篇,部分见下表:各级教研项目情况项目名称立项时间课题来源经费(万元)进展情况创建以核心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护理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09-2-070200908重庆市教委3已结题护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03234201010重庆市教委 1.2已结题护理学具有专业特色的临床型硕士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103151201010重庆市教委0.2进行中护理专业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2058201106重庆市教委2进行中以专科护士培养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yjg110223201111重庆市教委6进行中重庆市老年公寓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研究201206重庆市教委0进行中重庆医科大学控烟效果研究201206重庆市教委0进行中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患者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202034201209重庆市教委2进行中以教学能力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 132085201307重庆市教委2进行中男护生专业思想现状的调查研究201106重庆医科大学0.5进行中《护理基础实验》课程考试的改革与实践201107重庆医科大学进行中成果奖励情况成果名称获奖时间获奖等级授奖部门获奖单位排名以质量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创建高职护理"一体四化"人才培养新模式200909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院校一体,创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00902一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1以核心胜任力目标为本位,构建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201205一等奖重庆医科大学1“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201209二等奖重庆市教育委员会1发表论文情况发表论文题目作者发表期刊及年、卷、期、页期刊类别影响因子Factors affecting nursing students' intention to work with older people in China沈军Nurse Educ. Today (2011), doi:10-1016/j.nedt.2011.03.016;2SCI1.113五、专著、教材编写情况012,32(3):219-223Modulation of Preactivation of PPAR-βon Memory andLearning Dys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the Hippocampus in Rats Exposed to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张云美PPARRes2012;2012:209794. doi:10.1155/2012/209794SCI 1.241Effectiveness of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knowledge level of Chinese registered nurses on prevention of falls in hospitalized older peopl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沈军Nurse Educ.Today2012,32(6):695-702SCIAn Innovative Continuing Nursing Education ProgramTargeting Key Geriatric Conditions for Hospitalized Older People in China 沈军EducationalGerontology38 (8), 585-598SCI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forCare of the Elderly among Australian and Chinese Nursing Students 沈军Journal of TansculturalNursingdoi:10.1177/1043659613493329SCI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ymphedema among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after Radical Mastectomy and Axillary Dissection in China 周建荣Breast Care2012;7:000DOI:10.1159/000345459;461-464SCI0.68Secondary Lympho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A survival analysis周建荣International Journal ofnursing practice2012;18(6):589-594SCI0.881Pain, fatigue, disturbed sleep and distress comprised a symptomcluster that related to quality of life and functional status of lung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周建荣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3, 22(9-10): 1281-1290SCI 1.316教材名称及书号ISSBN出版社出版年度教材类别护理学基础978-7-04-030500-5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教育部规划教材美容实用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集978-7-117-13334-0人卫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配套教材新编儿科护理常规978-7-117-13428-6/R.13429人卫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教辅小儿下肢及骨盆畸形的手术治疗人卫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专著护理学基础实训教程978-7-117-5608-4390-2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系列教程慢性病护理健康教育手册978-7-5624-6173-9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教辅医药英语978-7-5609-7179-7华中科大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教材护理学临床实习指南978-7-5608-4390-2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系列教程妇产科护理学978-7-81136-541-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十二五规划PBL立体可视化精品创新教材专科护理学实验教程978-7-5608-4828-0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系列教程护理心理学978-7-117-15899-2/R.15900人卫出版社2012年6月第3版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第五轮卫生部规划教材老年护理学978-7-81136-699-0/R.699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二十一世纪创新立体化医学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重症医学201205ISBN978-7-117-15736-0/R.15737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专著急诊与灾难医学978-7-5537-0460-9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二五规划教材实用护理学978-7-5023-7820-2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教辅。
教学科研成果统计及奖励情况 1999——2005年教案科研成果统计及奖励情况 部门 作者 文章题目 获奖文体
时间 发表刊物 类别
电 子 系
陈 鸿
基于财政信息综合分析与预测地决策支持系统 论文 2004年第8期 中华教育学刊 公开期
刊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地宏观经济预测模型 论文 2004年第4期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公开期刊 基于数据仓库地财政综合信息分析系统研究 论文 2004年第3期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公开期刊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地非线性预测 论文 2004年第4期 重庆通信学院院报 公开期刊 曾 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必由之路 论文 2005年8月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一等奖第1作 晓 宏
者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地研究与探索 论文 2005年第3期 中国电子教育 第2作者 利用NDLMS计算法解调DPSK信号地方法 论文 2004年3期 通信技术 第1作者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地必由之路 论文 2004年8月 职业技术教育 核心期刊 利用NDLMS算法解调DPSK信号地方法 论文 2004年第5期 通信技术 核心期刊 实用数字电路基础 教材 2004年5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参编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地研究与探索》 课题 2004年12月 重庆市教育成果 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模块式”教案法地研究与实践》 论文 2002年 《职业技术教育》 核心期刊 《数字通信原理》 教材 2001年 重庆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 教材 1999年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编
谭 中 华
《电子线路实训教程》 教材 2005年6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主编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地研究与探索 论文 2005年3期 中国电子教育 第3作者 模拟电子线路 教材 2004年3月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主编
实用数字电路基础 教材 2004年5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主编 《电子整机维修实习—彩色电视机》 教材 2002年7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编 《现代通信技术》 教材 2002年7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编 《显示器原理》 教材 1999年 校内 主编 张帮凤 《音响原理与分析》 教材 2000年 重庆大学出版社 参编 《技术物理》 教材 2000年 重庆大学出版社 参编 陈东风 电子线路实训教程 教材 2005年6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编
音响原理与电路分析 教材 2000年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主编 刘晓东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职业考核鉴定大纲,初、中、高级 教材 2004年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主编 《无线电装接工》职业考核鉴定大纲,初、中、高级 教材 2004年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主编 《山地那边》电视剧 课题 2004年 负责人 李忠 《电视机维修实训》 教材 2000年4月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文国电 《电子测量技术》 教材 2005年9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独著 《电子测量技术》 教材 2005年1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审 姚雪梅 充分利用己有器材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论文 2003年6月 物理教案探讨 核心期刊
肖昶 调音技术 教材 2004年5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编 李蕾 模拟电子线路 教材 2004年3月 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编 《电视配套耳机地设计》 论文 2003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 尹敬齐 用SuperProxy共享一线上网 论文 2004年9月 信息职业技术教育 内刊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 教材 2005年1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国家级规划教材 独著 多媒体技术 教材 2005年10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国家级规划教材 主编 李仕旭 《电路技术基础》 教材 2000年8月 重庆大学出版社 公开
电路分析 教材 2004年 校内 中澳合作工程教材 汪小华 《电子设计自动化
邵有《电子线路实训教程》 教材 2005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公开 为 智能建筑专业改革与实践 论文 2004年 本校 内刊 陈万伦 《电视技术基础》 教材 2001年6月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主编
橡胶制品硫化成型系统控制实现地相关技术
论文 2005年7期 PLC&FA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 公开
一类电梯群控系统地交流模式识别
论文 2005年8期 PLC&FA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 公开
基于模糊推理地电梯群控制系统地优化调度系统
论文 2005年9期 PLC&FA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 公开 郭 兵 生产过程管理自动化信息平台建设 论文 2005年10期 PLC&FA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
公开
基于LonWorks地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与实施 论文 2005年12期 PLC&FA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 公开 基于仿人地 伺服控制 论文 2005年7期 伺服控制 公开 变频调速技术在垃圾焚烧中地应用及实现地相关技术 论文 2005年4月 变频器世界 公开 HFC网上行信道时隙同步地性能分析 论文 2005年4期 重庆大学学报 核心 基于OPC地实时数据获取技术 论文 2004年第7期 PLC&FA 公开期刊 中央空调监控系统中温、湿度控制地相关问题分析 论文 2004年第9期 PLC&FA 公开期刊 条码识别技术有物流信息系统中地应用 论文 2004第11期 PLC&F 公开期刊 变频器在出铁场水冲渣自动跟踪系统中地应用 论文 2004年第12期 PLC&FA 公开期刊 仿人智能控制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地应用 论文 2004年第4期 PLC&FA 公开期刊 基于仿人智能地控制器及其仿真研究 论文 2004年2月 PLC&FA 公开期刊 轧钢加热炉地仿人智能自适应控制 论文 2003年10月 变频器世界 公开
模糊控制技术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地应用 论文 2003年8月 变频器世界 公开 自动控制系统中地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分析 论文 2003年7月 PLC&FA 公开 高炉出铁水冲渣自动跟踪系统 论文 2003年6月 PLC&FA 公开 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 新产品发明 2002年1月 重庆市经济委员会鉴定
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工程应用 教材 2002年3月 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 参编 一类不确定性复杂关联管控一体化系统地实现 论文 2002年3月 工业控制技术 公开 现代通信技术 教材 2002年1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编 《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商管理系
廖
世 萍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教材 2004年1月 远方出版社 参编 应用文写作教程 教材 2004年6月 新疆人民出版社 第二主编 散文地阅读与鉴赏 论文 2004年第5期 重庆工学院学报 公开期刊 大学语文 教材 2004年8月 人民交通出版社 副主编
酒店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 课题 2004年4月—7月 本院 中外文学名著鉴赏 教材 2003年7月 新疆人民出版社 第二主编 论张晓风散文地审美风范 论文 2003年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 教案管理心理活动系统与教案质量意识 论文 2003年 当代重庆教育论文大系 公开
应用文写作大全 教材 2002年7月 新疆人民出版社 参编 语文 教材 2002年5月 社会劳动保障局 参编 《语文》教案参考 教材 2002年5月 社会劳动保障局 参编 优化语文课堂教案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论文 2001年7月 重庆市写作学会 优秀成果二等奖 内部
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 者地必备素养 论文 2001年1月 学校第八届学术 报告会一等奖 内部 就业指导 教材 2000年5月 社会劳动保障局 参编 杨建 手机原理与维护 教材 2004年9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编 王正均 经济数学基础 教材 2002年8月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主编 谈我院学生现状及对策 论文 2002年9月 信息职业技术教育 内部 高职学生学习评价地探索 论文 2005年第3期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董征宇 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必由之路 论文 2003年12月 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教程 教材 2002年8月 重庆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与开发》 教材 2003年 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编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 教材 2002年 重庆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计算机网络组网与维护实训教程》 教材 2000年 西师出版社 参编 《数据库及应用》 教材 2000年 重庆大学出版社 参编 陆 海 《高职数学》《数学教案改革与高职学生成绩评定》 论文 2005年7月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公开 率队参加全国大学生 数学建模竞赛 课题 2003年9月 获重庆市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