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新亮点,新导向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新思维,新亮点,新导向
——2010年中考数学简析与2011年命题展望
纵观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贴近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的命题原则.试卷除保留各地区的命题的基本风格与特点外,还出现了许多格调清新、简洁明快的新思维、新亮点的考题,为2011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2010年中考试卷的新思维、新亮点
1.问题设计立意新
各地的试卷均能注意知识的覆盖面,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三基”要求,突出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传统,试题较好地联系教学实际,试题的要求与平时的教学要求基本保持一致。问题的情景亲切自然、界面友好,增强了考题叙述的明确性和设问的亲和度,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2010年的中考数学试题非常关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密切联系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如为玉树地震灾区送温暖的“爱心专列”、“情系玉树”等考题;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科学发展的“绿色生活”、“美丽家园”、“和谐文明”的考题。
2.能力考查模式新
试卷注意创设适当的新情景,突出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的活用,突出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注意为考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各类试题创设的新情景富有思考性、启发性与发展性,考生需要通过操作、观察、分析、计算、类比等来发现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而不能靠单纯的知识和方法的复现或套代模式来解题. 试卷还突出对基本方法和基本算理的考查,淡化对特殊技巧的要求.有些考题运算看似很简单,但对有关算理、运算法则的考核却比较深刻,这些试题删繁就简,不堆砌技巧,突出了对数学的理解、把握和活用,有助于数学能力的形成,也有助于让考生在解题中领悟数学的本质.
3.自主探索思路新
探索是发现的先导,中考试题应该留给考生探索和发现的空间,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必需的.今年的中考数学试卷,继续关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抽象归纳能力的考查。在数学试题中,或设计了阅读材料,让考生通过阅读试题提供的材料去获取相关信息,进而加工、整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设计了问题的情景,让考生分析、说理,从而考查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或设计了一些新颖的动态场景,让考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发现规律,等等。这些试题以不同方式为考生提供探索的机会,留出自主发挥的空间.它们既不超纲,又不拘泥于知识点,而是放手让考生自主探索,在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猜想中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促进考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从而达到考查考生基本数学素养和一般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2011年中考命题的新思维、新走向
预计2011年的中考数学试题的题量不会有大的变化,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突出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命题原则将继续保持,以数学问题为载体考查考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和一般能力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
各类试卷的设计会兼顾到不同层面的考生,坡度缓而不陡,没有异军突起的感觉.部分考题还适当布设台阶,让考生拾级而上,真正考出实际水平.使考试结果能与学生的水平层次相匹配,与学生的能力层次相呼应.既保证考生的基本分值,同时也让优秀考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在应用题的考查上,会更加注重应用性问题的背景设置,题型会更加丰富多彩,涉及知识面也会大为拓宽,体现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体现时代的生活气息等特质将更为明显。在试题的取材上,将更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将有更多亲切又真实的背景材料,涉及面将更宽广,信息量将更大,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于试题中。 总之,进一步强调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将是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的重要特征。
三、2011年中考数学复习的新思维、新举措
针对今年中考试题的基本特点和2011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特向参加2011年中考的同学们提出复习与应试的几点建议。
1.全面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针对中考数学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在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就要全面、系统地复习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法则、公式等,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
中考数学命题都是围绕“三基”和“四能”展开的。所谓“三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四能”指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试题大部分考题是基本题,但基本题不是简单题,而是利用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能力解决基本的问题。
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在形成体系上下功夫,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启示,从记忆系统里检索出有关信息进行组合,选取出与题目的信息构成最佳组合的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2.科学确立复习目标,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从科学复习观的角度上来看,每一复习阶段必须科学地制定复习目标和复习计划,并配给合理的复习时间。那种在复习中不按复习计划进行,“今天到哪里算哪里”的现象显然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违反学习规律的。
为了避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必须认真研究本地区教育部门制定的《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要非常清楚《中考数学考试说明》中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同时要注意《考试说明》中对具体考试内容的特别说明,上述问题弄清楚了,复习的方向也就明确了,复习的针对性就强了。
3.强化训练过程,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中考复习必然要做大量的练习,在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明确练习的目的,各章(节)练习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有哪些具体的内容, 自己是否掌握,通过练习发现自己知识的盲区、思维的误区、方法的弱区。
要注意练习后的反思。每次练习后适当的回味与反思,可以进一步体会这些练习的题目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复习中要淡化特殊的方法与技巧,要对一些通性、通法进行不断总结和提炼,并提升为自己的解题能力。
不论是平时作业或复习中的定时练习、模拟考试,都要做到练习(或考试)完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易错的地方记录下来,并采取必要的纠错措施,确保以后的解题活动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
4.注意实际应用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应用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仍是重点。要多注意用数学的观点去分析和感受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注意深入分析和研究近两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的情景应用性问题、开放探索性问题、猜想归纳性问题和阅读理解性问题。学会从材料的情景、问题中去联系理论。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才能形成数学的素质。因此,在系统复习的阶段,一定要在复习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深刻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以适应中考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