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治疗的常用技术

家庭治疗的常用技术

家庭治疗的常用技术
家庭治疗的常用技术

家庭治疗的常用技术

1. 家庭代际图:指用图示的方式描述家庭的发展、变化过程。典型的家庭发展图,一般包括3代。

需要列出每一代所包含的家庭成员以及他们的关系;每一代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时间;

2. 家庭结构图:是结构派家庭治疗师用来表示家庭结构的图示。

结构治疗师使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图解结构问题,这些图解通常显示需要什么改变。

绘制家庭结构图设计4类符号:人物符号、界限符号、交往符号和三角关系。

3. 再定义:是改变家庭看待问题的认知和观念的一种技术,策略派家庭治疗师常用,

分为积极再定义和消极再定义。

积极再定义:指将家庭成员认为是消极的行为重新赋予积极的含义。消极再定义:指将家庭成员认为是积极的行为重新赋予消极的含义。

4. 反其道而行之:就是采用治疗过程与治疗目标相反的方法,策略派家庭治疗是常用的技术之一。

具体而言,就是治疗师鼓励患者维持或者表现出更多、更强的症状的方法。

5. 家庭雕塑:指让家庭成员用言语表达他们对彼此的感觉或态度可能令人感到为难或危险,运用家庭雕塑可以让每位家庭成员轮流当“导演”,把其他成员的身体分别安排在适当的位置,这是经验派家

庭治疗师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这样的结果往往可以揭露出“导演”对自己在加重地位的感受,以及对家庭结构、家庭互动模式的认识。

6. 表演技术:是策略派家庭治疗师常要求患者和患者家庭成员按照治疗师的要求在治疗师的面前表演与症状有关的行为或者围绕症状的交往模式。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外在的家庭冲突带到会谈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家庭成员师范他们如何处理冲突,也可以使治疗师着手拟定一套处理方式,以修正他们的互动模式并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家庭治疗实操技术连续培训

家庭治疗实操技术系列培训 授课老师:王琳丽 简介 ◆个人是片面的,家庭却相互联系,没有绝对主角,也没有绝对配角,只有千丝万缕,像一个无形的网,把系统内每个人紧紧地系住。 ◆家庭治疗的最基本原理是:把人的心理放到家庭系统中去观察和分析。“系统中任何两个成员之间的互动都会影响到第三个成员,同时也受到第三个成员的影响。” 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教育系统的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医疗系统的心理专业工作人员,您在工作中是否发现,来访者个人心理问题,总是与自己的家庭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必须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去认识。 家庭治疗和精神分析治疗、行为-认知治疗一起,被称为21世纪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三大既独立又互补的方法流派。家庭治疗所以能成为现代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三大主要流派之一,并非因为它专门针对家庭和婚姻方面的心理问题,而是它能够让从事实用心理操作的人员用系统的观念和眼光去看待所有的心理问题和个案,同时对儿童和青少年咨询和教育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系统治疗在国际心理学界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并已有相当成功的实践者,但系统理论传入我国内地仅是10多年前的事。 目前,内地能够从事家庭系统治疗培训的教师屈指可数,中德心理医院的王琳丽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对家庭系统理论和操作的精彩传授,体验式教学、风趣诙谐的话语、思维敏锐一直深受学员喜欢。 课程特色 1. 家庭治疗初级班、进阶班合并进行,理论技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2. 理论基础-→实操训练-→案例督导小组(根据学员的需要进行安排)。平时工作有问题可以得到督导反馈,持续性学习,团队共同进步! 1、培训师介绍:王琳丽 (女) 学历与专业资格: ●心理学学士、国家注册心理师;2002年起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2004 年起从事家庭咨询与治疗工作。 ●2000年起接受系统的动力学取向心理治疗实操训练及个案督导; ●04年-07年接受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三年培训项目;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系统式家庭 治疗高级心理师连续两年培训项目;

社区护理学试题与答案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30×1=30) 1.根据WHO的标准,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应具备的条件为( A ) A.人口在10~30万之间B.人口在6~8万人之间 C.人口在3~5万人之间D.面积在50~5000平方公里 E.面积在500~50000平方公里 2.世界第一位访视护士是( C ) A.威廉?勒斯明B.圣菲比C.丽莲?伍德 D.露丝?依瑞曼E.罗宾森 3.社区护士任职应具备条件中正确的是( B ) A.具有国家护士资格者 B.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C.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者 D.通过地(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E.经注册的护士 4.我国社区健康护理最常用的模式是( B ) A.纽曼的“系统模式”B.怀特的“公共卫生护理”模式 C. 安德逊的“以社区作为服务对象”模式 D.健康信念模式E.Friedman的家庭评估模式 5.分析社区健康护理资料中错误的说法是( A ) A.原始数据资料直接用于社区健康护理诊断 B.文字资料要进行含义的解释与分析C.立足于社区健康护理D.注意进行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E.去粗取精,去伪存真6.社区健康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B ) A.预防和治疗疾病B.消除人群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C.给予相应的生活照顾和护理D.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E.进行居家护理 7.不符合健康家庭的说法是( C )A.发挥家庭的整体功能B.家庭成员妥善处理家庭各阶段的发展任务C.家庭中各成员健康之和等于家庭整体的健康D.家庭成员和睦 E.家庭很好地利用社会资源 8.家庭内在结构中错误的内容是( B ) A.角色分配B.义务和责任C.家庭价值系统D.权利 E. 沟通 9.家庭健康护理评估相关性小的内容是( B ) A.家庭各发展阶段发展任务中的危机B.家庭居住的社区健康指标 C.家庭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D.家庭成员交流方式和方法 E.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10.社区护士制定家庭健康护理计划中错误的做法是( B ) A.有家庭的参与B.计划与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冲突时,以护士的专业意见为准C.设立切合实际的目标D.与其它医务工作者合作,有效利用资源 E.有相同健康问题的家庭实施护理援助的方法不尽相同 11.在家庭健康护理中错误的做法是( B ) A.从家庭的病人中可获得家庭健康的相关的资料 B.对健康问题相同的家庭可以用相同的模式进行护理 C.护士用专业知识,站在对方的立场明确家庭存在的问题 D.家属是收集资料中非常重要的提供者E.有时邻居也可提供家庭健康的关键资料12.介绍了影响社区人群健康诸多因素以及进行健康教育计划制定的步骤的健康教育模式是( A ) A.优先模式B.健康信念模式C.知、信、行模式D.纽曼模式 13.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解释了人们采取或不采取健康行为原因,以应用于预测哪些人群采用或不采取健康、预防措施的健康教育模式是(B ) A.优先模式B.健康信念模式C.知、信、行模式D.纽曼模式 14.有关行为改变的较为成熟的健康教育模式是( C ) A.优先模式B.健康信念模式C.知、信、行模式D.纽曼模式 15.成功的健康教育的结果是使社区居民发生( A )

教案中医护理常用技术

第次课授课时间授课地点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训)课() 章、节名称中医护理技术计划学时 4 教学目标及要求1.掌握留罐法、温和灸。 2.了解拔罐、艾灸、刮痧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提问,示教。 教学重点及措施教学重点: 留罐法、温和灸。 教学难点及措施教学难点:闪火法留罐。 解决措施:通过讲解闪火法留罐的过程,视频学习,现场示教,让学生学习掌握。 教具 多媒体(仪器)、幻灯片、示教器具。 注:“信息技术运用”指板书、幻灯片、视频、音频、网络、书籍等。可按统一格式加续页。

讲授与指导内容 教学设计 (课堂互动、信息技术运用及课时分配) 拔罐 一、概述 1、定义:以罐为工具,造成罐内负压,使之吸附体表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2、起源与发展 罐具:牛角罐、竹子、木罐、陶罐、铜罐、玻璃罐、抽气罐、磁疗罐等。 排气法:火力排气法、水煮排气法、注射器排气法、电动排气法等。 拔罐法:留罐法、闪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针罐法、水罐法等。 二、作用机理 1、良性物理刺激作用 2、温热作用 中医认为,拔罐可祛除邪气、调整经络气血,使气血阴阳平衡。 本疗法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散淤、消肿止痛、拔毒排脓、扶正固本等作用。 三、治疗特点 1、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易学易用,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2、罐法多样,取用灵活 3、异病同治,重在调整 4、缓解疼痛,功效迅捷 四、拔罐方法 火罐法 1、准备 明确诊断、选准部位 准备用品:罐具、火柴、酒精、棉球、镊子等。 术前解释 摆好体位 2、操作方法 闪火法 投火法 架火法 闪罐法介绍拔罐、艾灸、刮痧(5min) 讲述拔罐(10min)拔罐方法(10min)

6、社区康复(52题)(AA)

《社区康复》试题 1、下列哪项不属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C A、老年人 B、慢性病病人 C、重症肺结核大咯血病人 D、残疾者 E、急性期病人 2、康复的最终目标是:A A、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 B、减轻功能障碍 C、减轻病人症状 D、发挥病人自身潜能 E、以上都不是 3、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除了哪项:E A、康复治疗学 B、康复功能评定 C、康复医学基础学 D、疾病康复学 E、卫生统计学 4、现代医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D A、残疾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B、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C、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 D、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 E、康复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 5、社区康复的服务方式包括:E A、社区服务保障模式 B、家庭病床模式 C、社会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 D、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E、以上都是 6、社区康复的主要工作任务下列哪项不是D A、社区残疾预防 B、社区残疾调查 C、社区医疗康复 D、建立专科康复中心 E、社区教育康复 7、残疾包括:C A、残损、残障 B、残能、残障 C、、残能、残障残损 D、残损、残能 E、残疾、残能

8、关于残疾的定义叙述完整的是:A A、因病、伤、发育缺陷等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丧失生活、工作和学 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B、因疾病、外伤导致的身心功能障碍 C、因精神因素造成的心理功能障碍 D、因疾病造成的听力、言语障碍 E、因发育缺陷造成的运动障碍 9、康复医学用三维坐标系统来记述人体运动,它们是三个相互垂直的面和轴,叙述正确的是: A、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和矢状轴、额状轴、垂直轴 B、矢状面、垂直面、横断面、矢状轴、纵轴、冠状轴 C、垂直面、横切面、矢状面 D、纵轴、冠状轴、额状轴 E、以上都不正确 10、人类骨骼肌纤维有三种类型,它们是:C A、Ⅰ型、Ⅱ型、Ⅲ型 B、Ⅰa型、Ⅰb型、Ⅱ型 C、Ⅰ型、Ⅱa型、Ⅱb型 D、Ⅰa型、Ⅰb型、Ⅰc型 E、Ⅱa型、Ⅱb型、Ⅱc型 11、关于运动单位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终末支,与肌纤维相连接形成 B、构成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数量不等 C、这些肌纤维具有相似的生化和生理特性 D、由运动神经元终末支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合称运动单位 E、几个具有相似生理特性的运动神经元构成运动单位 12、肌肉的收缩形式有两种,它们是:B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后习题总汇

第一章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康复”的主要目的是解决() A.疾病预防 B.治愈疾病 C.治疗残D功能障碍E.卫生保健2,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手段不包括() A.针灸 B.气功 C.作业疗法 D.推拿 E.拔罐 3,奠泄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诸病源候论 D.脾胃论 E.五十二病方 4,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两大特点是( A.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 B.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C.藏象学谈 D.元气学说 E.经络学说 5,中医七情不包括( A喜B.怒C忧D痴E思 6,传统康复独特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调整阴阳 B.协调脏腑 C.药物治疗 D.调理气血 E.扶正祛邪 7,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起源最早追溯于() A.先秦B唐C.宋D.明E.请 8,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 A.解剖学B病因学C.病机学 D.中国传统哲学 E.病理学 (二)多选题 9,指导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核心思想是 A.整体康复 B..辨证康复 C..综合康复 D.全而康复 E.早期康复

10,传统康复医学理论与康复技术的学术繁荣时期为( A.唐 B.宋 C.明 D.金 E..元 二、名词解释 1.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体系中所应用的具体的康复手段和方法,包括推拿、针灸,中药内外治法以及太极:挙,气功,八段锦等传统康复保健技术与方法。 2.藏象学说 3.辨证康复 4.自然康复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传统康复的核心思想。 2,简述中国传统康复的治疗原则。 3,简述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的互补性。 四、思考题 1,传统康复技术在康复治疗中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2,传统康复技术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第二章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十二经循行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胸部 B.头而部 C.上肢部 D.手足部 E.下肢部 2,以"手足、阴阳、脏腑”命名的是() A.十二经别 B.十五络脉 C. |-二经脉 D.奇经八脉E十二皮部 3,小肠经和心经衔接于() A.无名指 B.小抬 C.中指 D.食指E拇指 4,下列穴位中,不属于足阳明胃经的是( A.足三里 B.天枢 C.中晓 D.丰隆 E.内庭 5,足三阳经在躯干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阳明居中,少阳位后 B.阳明在前,太阳居中,少阳位后 C.少阳在前,太阳居中,阳明位后 D.太阳在前,少阳居中,阳明位后

家庭护理教案

天津医科大学授课教案 (共页、第 1 页)课程名称:家庭护理课程内容:家庭护理程序 教师姓名:曹晓娜职称:助教教学日期:2011 年3月9日8 时—10 时授课对象:护理学院08年级社区班(本)教材版本:自编教材 授课方式:讲授学时数: 2 听课人数:25人 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家庭护理程序的概念 2.熟悉家庭护理评估的内容 3.了解与家庭有关的主要护理诊断 4.掌握制定家庭护理计划的原则 5.熟悉家庭咨询的内容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家庭护理评估20分钟 2.家庭护理诊断25分钟 3.家庭护理计划25分钟 4.家庭护理实施15分钟 5.家庭护理评价15分钟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重点是掌握护理程序在家庭中的应用与在临床当中的区别 外语词汇: 家庭护理评估family nursing assessment APGAR问卷A:适应度(adaptation)P: 合作度(partnership)G: 成熟度(growing)A:情感度(affection)R:亲密度(resolve) 辅助教学情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复习思考题: 1.根据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家庭进行护理评价,做出护理诊断,并制定出护理计划 参考资料: 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务处制

天津医科大学授课教案 (共页、第页)导入:通过对护理学导论中护理程序的回顾,引出护理程序在临床中与家庭护理中的不同,引入本节内容。 本节重点概念: 家庭护理程序(family nursing process)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护理模式,是护士与家庭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帮助家庭确认卫生保健需要和帮助家庭成功的适应家庭情况变化的过程。 一、家庭护理评估(family nursing assessment) 家庭护理评估的重要意义 评估是完成家庭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护士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家庭健康问题的资料,其目的是了解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家庭与个人健康状况,掌握健康问题的真正来源。 家庭护理评估内容 1. 家庭基本资料 (1)家庭基本资料评估包括家庭名称、地址、电话、家庭类型、宗教信仰、社会阶层、家庭娱乐及休闲活动等。 (2)家庭成员的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角色、职业、教育、婚姻、全面的生理健康评估、精神及心理状态评估、有关特殊健康问题重点资料的评估等。 (3)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住房状况、居家条件、家庭地理位置、周边环境、邻里关系、社区服务状况等。 (4)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年均收入、年均开支消费内容、年度积累、消费观念和经济目标等。 (5)家庭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周期、家庭生活事件、主要生活方式、家庭健康观念、自我保健及利用卫生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2. 家庭结构图是提供整个家庭的构成及结构、健康问题、家庭人口学信息、家庭生活事件、社会问题和信息的图示。通过家庭结构图可以了解家庭的疾病史及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卫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家庭图迅速了解家庭的状况,对家庭进行评估,识别及判断家庭中的危机因素和高危人员,对病人进行管理,指导改变其生活方式。 3. 家庭圈家庭圈反映的是病人主观上对家庭的看法以及家庭关系网络。这种主观看法一般只代表当前的认识,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需要持续的修正。 家庭圈的做法是先让病人画一个大圈,再在大圈内画上若干个小圈,分别为病人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pdf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一、填空题 1.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 营养不良患儿饮食调整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3.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 初期(早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4. 儿童总的能量消耗包括 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力作用、生长发育(小儿特有)、活动、排泄及摄食消 耗 6 个方面。 5. 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6.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和早产儿于生后 2—3 天内出现黄疸, 4—5 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0—14 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 周。 7. 临床上常见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类型: 消瘦型营养不良(能量缺乏)、水肿型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消瘦—水肿型营养不良。 8. 化脓性脑膜炎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升高、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深慢且不规则。 9.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10.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 征、Brudzinski 征阳性。 二、选择题 1. 胎儿期保健以孕母保健为重点,新生儿保健重点放在生后第 1 周。 2. 新生儿或婴儿母乳喂养后取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避免因溢乳而引起窒息。 3. 儿童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保健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 天称新生儿期; 22—胎龄满28 周至出生后7 足天,称围生期。新生儿期的保健措施主要为合理喂养与保暖(温度保持在 24℃,湿度55%); (3)婴儿期:出生后到 1 周岁为婴儿期;生长发育最为迅速,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消化和吸收能力未 完善,易腹泻和营养不良, 故应合理喂养;从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消失,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易 患感染性疾病, 故应按时免疫接种; (4)幼儿期:自满 1 周岁到 3 周岁为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能独立行走,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 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容易发生意外; 5 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是意外窒息(初生1—3 个月内婴儿易发生窒息, 1—5 岁婴幼儿易发生异物进入机体,呼吸道异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18 个月左右可能出现生理性厌食,应鼓励其自己进食,不要惩罚幼儿。 (5)学龄前期:自满 3 周岁到6—7 岁为学龄前期; 7)青春期:以性发育为标志进入青春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同时生 6)学龄期:自6—7 岁到进入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易出现上学的不适应性; 殖系统发育加速并趋于成熟。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第十三章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 系统式家庭治疗( systemic family therapy)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目前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 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Gregory Batson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 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1)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2)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4)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5)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 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后习题总汇

第一章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康复"的主要目的是解决( ) A.疾病预防 B.治愈疾病 C.治疗残D功能障碍E.卫生保健2,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手段不包括( ) A.针灸 B.气功 C.作业疗法 D.推拿 E.拔罐 3,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诸病源候论 D.脾胃论 E.五十二病方 4,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两大特点是( A.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 B.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C.藏象学谈 D.元气学说 E.经络学说 5,中医七情不包括( A喜B.怒C忧D痴E思 6,传统康复独特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调整阴阳 B.协调脏腑 C.药物治疗 D.调理气血 E.扶正祛邪 7,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起源最早追溯于( ) A.先秦B唐C.宋D. 明E.请 8、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 ) A.解剖学B病因学C.病机学 D.中国传统哲学 E.病理学 (二)多选题 9,指导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核心思想是 A.整体康复 B..辨证康复 C..综合康复 D.全面康复 E.早期康复 10,传统康复医学理论与康复技术的学术繁荣时期为(

A.唐 B. 宋 C.明 D.金 E..元 二、名词解释 1.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体系中所应用的具体的康复手段和方法,包括推拿、针灸,中药内外治法以及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传统康复保健技术与方法。 2.藏象学说 3.辨证康复 4,自然康复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传统康复的核心思想。 2,简述中国传统康复的治疗原则。 3.简述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的互补性。 四、思考题 1,传统康复技术在康复治疗中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2,传统康复技术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第二章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十二经循行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胸部 B.头面部 C.上肢部 D.手足部 E.下肢部 2,以“手足、阴阳、脏腑”命名的是( ) A.十二经别 B.十五络脉 C.十二经脉 D.奇经八脉E十二皮部 3,小肠经和心经衔接于( ) A.无名指 B.小指 C.中指 D.食指E拇指 4,下列穴位中,不属于足阳明胃经的是( A.足三里 B.天枢 C.中晓 D.丰隆 E.内庭 5,足三阳经在躯干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阳明居中,少阳位后 B.阳明在前,太阳居中,少阳位后 C.少阳在前,太阳居中,阳明位后 D.太阳在前,少阳居中,阳明位后 E.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位后

201304社区康复护理复习资料

社区康复护理复习辅导 名词: 1、康复 2、康复医学 3、康复护理 4、社区康复 5、教育康复 6、预防性康复 7、康复功能评定 8、残疾 9、残障 10、视力残疾 11、听力残疾 12、言语残疾 13、肌力 14、社区康复护理 15、关节活动度 16、步行周期 17、步态分析 18、失语症 1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20、压疮 21、疼痛 22、物理治疗 23、作业治疗 24、助动体位转换 25、主动转换技术 26、手杖 27、矫形器 28、脑卒中 29、小儿脑性瘫痪 30、冠心病 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2、骨折 33、截肢 34、脊髓损伤 35、完全性脊髓损伤 思考题 1、全面康复一般分为哪四个工作领域?(参看P1) 2、呼气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哪3钟?(参看P64) 3、步行周期根据下肢步行时的位置分(参看P31)? 4、作业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5、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有三点:功能康复、全面康复和重返社会。(参看P2) 6、康复医学的对象有哪四钟人群?(参看P3) 7、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有哪三钟?(参看P4) 8、社区康复思想产生什么年代?(参看P7) 9、在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中,服务对象最多的是?(参看P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时间?(参看P8) 11、社区康复护士的角色(参看P13) 12、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分为3个独立的类别:(参看P16) 13、根据我国视力残疾的评定标准,视力残疾类别包括盲和低视力。(参看P18) 14、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如何分级?(参看P18~19) 15、康复护理评定方法包括交谈、观察、调查、量表、体格检查。(参看P24) 16、癌痛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7、社区康复护理评定的分期(参看P25) 18、社区康复护理评定的注意事项(参看P26) 19、人体平衡可以分为静态、动态和反应性平衡。(参看P33) 20、常用的疼痛强度评定方法有哪些?(参看P56) 21、康复护理的目标?(参看P11) 22、社区康复护理的目标是什么?(参看P12) 23、请问,如何开展社区的残疾的预防工作?(参看P22) 24、社区康复护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胜任工作? 2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参看P42) 26、常用的心理测验方法有哪些?(参看P44) 27、如何开展压疮的危险因素评定和压疮的等级评定?(参看P53) 28、近几十年来,康复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参看P6) 29、进行运动疗法过程中注意事项有哪些?(参看P60) 30、平衡练习的基本原则?(参看P63) 31、协调训练的原则?(参看P63) 32、调试中频电疗法的主要治疗作用?(参看P65) 33、言语治疗原则是什么?(参看P80) 34、对社区精神病患者实施康复心理治疗,操作中要把握哪些原则?(参看P83~84) 35、康复心理治疗的对象?康复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参看P84~85) 36、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方法分别有哪些?(参看P86) 37、对康复对象进行个人卫生护理,患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参看P94) 38、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实施哪些康复护理措施?(参看P130) 39、脑卒中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哪些?(参看P135) 40、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如何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步态训练?(参看P136~140) 41、小儿脑性瘫痪的社区康复护理措施主要有哪些?在社区进行康复训练具体方法是什么?(参看P144~146) 42、国际上将冠心病康复治疗分为几期?冠心病第三期康复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参看P148~149) 43、社区常用心功能评定具体方法有哪些?(参看P26) 4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哪些?(参看P155~161)

家庭护理教案

(共页、第 1 页)课程名称:家庭护理课程内容:家庭护理程序 教师姓名:曹晓娜职称:助教教学日期:2011 年3月9日8 时—10 时授课对象:护理学院08年级社区班(本)教材版本:自编教材 授课方式:讲授学时数: 2 听课人数:25人 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家庭护理程序的概念 2.熟悉家庭护理评估的内容 3.了解与家庭有关的主要护理诊断 4.掌握制定家庭护理计划的原则 5.熟悉家庭咨询的内容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家庭护理评估20分钟 2.家庭护理诊断25分钟 3.家庭护理计划25分钟 4.家庭护理实施15分钟 5.家庭护理评价15分钟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重点是掌握护理程序在家庭中的应用与在临床当中的区别 外语词汇: 家庭护理评估family nursing assessment APGAR问卷A:适应度(adaptation)P: 合作度(partnership)G: 成熟度(growing)A:情感度(affection)R:亲密度(resolve) 辅助教学情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复习思考题: 1.根据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家庭进行护理评价,做出护理诊断,并制定出护理计划 参考资料: 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务处制

(共页、第页)导入:通过对护理学导论中护理程序的回顾,引出护理程序在临床中与家庭护理中的不同,引入本节内容。 本节重点概念: 家庭护理程序(family nursing process)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护理模式,是护士与家庭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帮助家庭确认卫生保健需要和帮助家庭成功的适应家庭情况变化的过程。 一、家庭护理评估(family nursing assessment) 家庭护理评估的重要意义 评估是完成家庭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护士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家庭健康问题的资料,其目的是了解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家庭与个人健康状况,掌握健康问题的真正来源。 家庭护理评估内容 1. 家庭基本资料 (1)家庭基本资料评估包括家庭名称、地址、电话、家庭类型、宗教信仰、社会阶层、家庭娱乐及休闲活动等。 (2)家庭成员的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角色、职业、教育、婚姻、全面的生理健康评估、精神及心理状态评估、有关特殊健康问题重点资料的评估等。 (3)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住房状况、居家条件、家庭地理位置、周边环境、邻里关系、社区服务状况等。 (4)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年均收入、年均开支消费内容、年度积累、消费观念和经济目标等。 (5)家庭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周期、家庭生活事件、主要生活方式、家庭健康观念、自我保健及利用卫生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2. 家庭结构图是提供整个家庭的构成及结构、健康问题、家庭人口学信息、家庭生活事件、社会问题和信息的图示。通过家庭结构图可以了解家庭的疾病史及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卫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家庭图迅速了解家庭的状况,对家庭进行评估,识别及判断家庭中的危机因素和高危人员,对病人进行管理,指导改变其生活方式。 3. 家庭圈家庭圈反映的是病人主观上对家庭的看法以及家庭关系网络。这种主观看法一般只代表当前的认识,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需要持续的修正。 家庭圈的做法是先让病人画一个大圈,再在大圈内画上若干个小圈,分别为病人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书写护理病历时,一级护理的病人,应每周书写: 次 ~3次 次 次 E.每日一次 二、填空 1. 长期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上 2. 临时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内 3. PRN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长期备用医嘱 4. SOS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临时备用医嘱 5. 护理诊断的提出目前多采用PIO的方式,其中P代表;I代表 ;O代表。

三、名词解释 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四、问答题 1. 简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的要求。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全身心的健康资料)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的理论作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问答题 答:(1)护理诊断提出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记录于此表中。 (2)护理诊断应表达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 如:饮食调养的需要(与发热、纳差有关) (3)在书写原因时,应妥善表达,不应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不允许定时翻身有关)。而不能写(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 (4)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5)护理诊断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有转归时要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 3. 瘢痕灸。

4. 刮痧法。 四、简答题 1. 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 五、问答题 1. 叙述晕针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2.简述熏洗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3.叙述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4.阐述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传统康复治疗学试题B

黄河科技学院2017-2018学年第一学 期期末考试 《传统康复方法学》试题(B卷)试卷代码: 适用对象:16级普康复治疗专业 注意事项: 1、本卷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无效。 交卷时,请将试题与答题纸分开,分别交验。 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写明姓名、座号、学号、班级。 3、请按折叠线折叠试卷。 4、字迹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5、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一、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著作奠定了传统中医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A.《周礼-天官》 B.《诸病源候论》 C.《饮膳正要》D. 《黄帝内经》 E. 《外台秘要》

2.我国传统康复方法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A.隋唐时期 B.清代 C.金元时期D.宋代 E.汉代 3.“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可用阴阳学说的哪个关系来解释 A.对立制约 B.互相转化 C.消长平衡 D.互根互用 E.物极必反 4.属于子病及母的是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心病及肾 D.脾病及肾 E.肝木乘土 5. 下列除哪一外均属于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体之肉 D.五官之舌 E.五气之湿 6. 下列哪一项外属于五行之火 A.六腑之小肠 B.五体之筋 C.五季之夏

D.五色之赤 E.五气之暑 7. 脏与腑最根本的区别是 A.实质性器官和非实质性器官 B.空腔性脏器和非空腔性脏器 C.与水谷直接接触和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D.满而不实与实而不满 E.贮藏化生精气与传化水谷 8.十二经筋多结聚于 A.胸腹部 B.肌肤体表 C.关节和骨骼附近 D.四肢末端 E.腰背部 9.心对血液的作用是 A.化生血液 B.运行血液 C.固摄血液 D.营养血液 E.以上都不是 10. 将肺称为娇脏的主要依据是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外合皮毛 C.肺气通于天,不耐寒热 D.肺为水之上源 E.肺朝百脉

社区护理学复习题与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区护理学 一、单项选择: 1.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指() A.基础护理学 B.营养护理学 C.社区护理学 D.内科护理学 2.“病因复杂、潜伏期和患病时间长”是下列哪类疾病的患病特点?() A.慢性病 B.传染病 C.急腹症 D.感冒 3.老年保健最初起源于哪个国家()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4.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不包括的内容是() A.提供最基本的、必须的卫生保健服务 B.以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为中心 C.国家机关团体以及社区把初级卫生保健纳入其整体的社会经济开发计划 D.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是由社区护士和社区全科医生负责完成的工作 5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为() A.5% B.75% C.60% D.20% 6.疾病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发病急、进展快、病程长、恢复慢等见于下列哪类人群 A.中年人 B.妇女 C.青年人 D.老年人 7.对失去治愈希望的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前实施的积极的综合照护称 ( ) A.协同护理 B.社区护理 C.居丧照护 D.临终护理 8 按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将残疾分为 ( ) A.3 类 B.5 类 C.6 类 D.8 类 9.帮助日常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等方面有障碍的人群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所实施的照护称 ( ) A.基础护理 B.整体护理 C.临终护理 D.康复护理 10.妊娠期的妇女用药要特别慎重,尤其是怀孕在 ( ) A.3 个月以内 B.半年以内 C.1 个月以内 D.5个月以内 11.我国开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 A.1990 年 B.1997 年 C.2005 年 D.1980年 12.哪项不属于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 ( ) A.具有国家护士资格并经注册 B.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C.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能独立从事家访及居家护理工作 D.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在大专院校进修学习达3年以上 13.在社区护理中,以尊重人的个性和权利为特征的护理属于() A.人性化护理 B.可及性护理 C.综合性护理 D.连续性护理 14.社区三级预防是指 ( ) A.特殊人群为对象的健康预防 B.以慢性病患者为对象的健康预防 C.以全民为对象的健康预防 D.以残疾者为对象的健康预防 15.运动的指导内容不包括 ( ) A.运动的种类 B.运动的强度 C.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 D.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能量 16.对0级肌力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应采取下列哪种方式训练() A.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B.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社区护理学作业及答案

社区护理学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WHO的标准,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应具备的条件为( ) A.人口在10~30万之间 B.人口在6~8万人之间 C.人口在3~5万人之间 D.面积在50~5000平方公里 E.面积在500~50000平方公里 2.世界第一位访视护士是( ) A.威廉?勒斯明 B.圣菲比 C.丽莲?伍德 D.露丝?依瑞曼 E.罗宾森 3.社区护士任职应具备条件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国家护士资格者 B.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C.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者 D.通过地(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E.经注册的护士 4.我国社区健康护理最常用的模式是( ) A.纽曼的“系统模式” B.怀特的“公共卫生护理”模式 C. 安德逊的“以社区作为服务对象”模式 D.健康信念模式 E.Friedman的家庭评估模式 5.分析社区健康护理资料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原始数据资料直接用于社区健康护理诊断 B.文字资料要进行含义的解释与分析 C.立足于社区健康护理 D.注意进行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 E.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6.社区健康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 A.预防和治疗疾病 B.消除人群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 C.给予相应的生活照顾和护理 D.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E.进行居家护理 7.不符合健康家庭的说法是( ) A.发挥家庭的整体功能 B.家庭成员妥善处理家庭各阶段的发展任务 C.家庭中各成员健康之和等于家庭整体的健康 D.家庭成员和睦 E.家庭很好地利用社会资源 8.家庭内在结构中错误的内容是( ) A.角色分配 B.义务和责任 C.家庭价值系统 D.权利 E. 沟通 9. 家庭健康护理评估相关性小的内容是( ) A.家庭各发展阶段发展任务中的危机 B.家庭居住的社区健康指标 C.家庭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D.家庭成员交流方式和方法 E.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10.社区护士制定家庭健康护理计划中错误的做法是 ( ) A.有家庭的参与 B.计划与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冲突时,以护士的专业意见为准C.设立切合实际的目标 D.与其它医务工作者合作,有效利用资源 E.有相同健康问题的家庭实施护理援助的方法不尽相同

社区康复题库

第一章社区康复概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社区定义,下列哪一种解释最全面、最正确 A.社区是指一个村庄 B.社区是指一个街区 C.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D.社区是指一个自然社区 E.社区是指一个公社或团体 2.关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经济特征:城市社区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主要谋生方式 B.人口特征:人口密度高,人口聚居的规模大。社区成员的异质化程度较高 C.社会组织特征:社会组织复杂 D.生活方式特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E.社区区位结构简单,人际关系简单,家庭规模与职能扩大 3.以下哪一社区是专能社区 A.城市、农村 B.经济特区 C.自然街 D.自治区 E.镇、村 4.我国哪一年开始社区康复试点工作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E.1989年 5.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哪一时间为国际残疾人日 A.12月3日 B.11月3日 C.10月3日 D.12月13日 E.10月10日 6.我国政府将什么时间定为助残日 A.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 B.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 C.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日 D.每年7月第一个星期日 E.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何时颁布的 A.1976年 B.1990年 C.1986年 D.1988年 E.1989年 8.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民政部中残联等六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到哪一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A.2005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E.2015年 9.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5年工作纲要”,开展哪三项抢救性康复 A.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B.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低视力康复 C.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肢体残疾康复 D.白内障复明手术、脑卒中康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E.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10.与机构康复相比,社区康复的最大特点是 A.领导机构不同 B.康复方法与手段的不同 C.社区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D.社区康复需要残疾人本人主动参与,机构康复不需要残疾人主动参与 E.社区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投资少、服务覆盖广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A.有一定的地域 B.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C.有特有的文化(文化维系力) D.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E.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有哪些特征 A.地缘性 B.人缘性 C.社会性 D.群集性 E.区域性 3.自然社区包括 A.城市 B.农村 C.自然街 D.镇、村落等 E.学校、商业区 4.社区功能包括 A.满足生活需求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社会参与功能 E.社区互助功能 5.社区康复的特点有 A.以社区为基地,由社区组织领导、社区成员全面参与 B.依靠社区康复原有的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网络等多方共同协力开展康复服务 C.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D.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对象为社区 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病人,训练时间经常、持久

系统式家庭治疗

系统式家庭治疗 添加时间:2009-6-1 15:40:48 浏览量:269 编辑:admin barefoot running shoes five fingers vibram vibram five fingers Five Finger Shoes vibram fivefingers FiveFingers KSO GHD Styler GHD IV Styler MTB shoes anti shoes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 展 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 Lyman Wynne , Gregory Batson 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如美国的 Nathan Ackerman, Carl Witaker, Murray Bowen, Don Jackson, Virginia Satir, 原西德才的 Helm Stierlin, 意大利的 Mara Selvini-Parazzoli 等。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 1 、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 2 、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 3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 4 、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 5 、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在这些异源性的发展中,所谓的“第二代精神分析家”在这个阶段扮演着主要角色。由于这种治疗确能解决问题,所以很快引起注意,经过一番试验和发展,家庭治疗终于在理论构想和治疗技术上成熟。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 (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 (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目前家庭治疗在北美、欧洲及拉丁美洲各国都颇具规模,从业人员众多,医疗业务兴旺,理论及临床研究都很活跃,围绕这一领域的专业杂志已达8 0多种。 中国专业人员与家庭治疗的接触始于八十年代。1987年,有四名来自中国昆明和北京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受德国邀请前去考察德国的心理学状况。在短暂的访问接触后,家庭治疗这样一种当时对他们来说很陌生的治疗方法,留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1988年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家Helm Stierlin 和 Fritz B. Simon 博士,在昆明通过“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第一次将家庭治疗传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