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首先,新《预算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财政预算制度。该法律明确

了预算编制原则,强调必须坚持均衡、可持续、公开透明的原则。这有助

于解决以往财政支出过度、预算执行不透明等问题,强化了财政管理的规

范性和科学性。

其次,新《预算法》强化了财政预算的公开透明要求。根据该法律,

各级政府在编制、执行预算过程中,必须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

监督。这样做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促进政府的依法行政,提高政府

负责任的水平。

另外,新《预算法》增加了对政府债务的监管和管理。该法律规定,

各级政府举债需经过预算决策程序,并公开债务信息。这使得政府债务的

增长有了更加科学和规范的制约,有助于预防和化解债务风险,确保财政

的可持续性。

此外,新《预算法》加强了对政府预算执行的问责机制。根据该法律,各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应当向上级政府和人大财经委报告,接受监督和审

计的检查。这样做有利于加强政府行为的规范性,防止预算执行中的滥用

职权和挥霍浪费。

最后,新《预算法》强调了财政资金使用的精细管理。该法律规定,

政府在使用财政资金时,要根据预算安排,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使用。

这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遏制住财政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新《预算法》的出台和实施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一步,

对于建立健全预算制度,推动财政公开透明,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具有重要

意义。这将有助于推进我国财政的深入发展,提高财政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同时,新《预算法》的实施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落实,以确保法律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读[推荐五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读[推荐五篇] 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读 (2015年3月9日)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人民日报评论称:“这部法律的修订,对于构建法治政府,推动治理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新《预算法》出台的背景 新《预算法》的出台,经历了漫长的酝酿和修改过程。原预算法于1994年3月22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规范预算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原《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尤其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必要全面修改。 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新《预算法》修订的认识 关于《预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预算关系的法律。现行《预算法》于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5年1月1

新《预算法》解读

第 1 部分 判断题
题号:Qhx012409 所属课程: 新《预算法》解读 1. 预算体现着整个国家政权体系、各级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重点和其中的 政策要领,体现着国家怎样履行它的职能。 A、 对 B、 错 您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析: 未找到解析 题号:Qhx012412 所属课程: 新《预算法》解读 2. 《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A、 对 B、 错 您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析: 未找到解析 题号:Qhx012424 所属课程: 新《预算法》解读 3. 根据《预算法》规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 支付。 A、 对 B、 错 您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析: 未找到解析

题号:Qhx012413 所属课程: 新《预算法》解读 4. 全口径预算要以公开、透明为准则,以特殊事项的保密为例外。 A、 对 B、 错 您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析: 未找到解析 题号:Qhx012428 所属课程: 新《预算法》解读 5. 举债方式阳光化有利于兴利除弊,化解矛盾积累,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地防 范和控制风险。 A、 对 B、 错 您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析: 未找到解析 题号:Qhx012410 所属课程: 新《预算法》解读 6. 1995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员共和国预算法》正式施行。 A、 对 B、 错 您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析: 1995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员共和国预算法》正式开始施行。 题号:Qhx012425 所属课程: 新《预算法》解读 7. 根据《预算法》规定,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可以要求下级政府

2014年新预算法修改的亮点及意义

亮点一:政府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新预算法一大亮点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人大监督。 亮点二:避免“过头税”预算审核重点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 新预算法旨将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同时,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问题,允许增列赤字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弥补等。这些规定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助于避免收“过头税”等行为,增强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 亮点三: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减少“跑部钱进” 新预算法重点规范了专项转移支付,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 亮点四:“预算公开”入法从源头防治腐败 将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入法,形成刚性的法律约束,是预算法修改的重要进步,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而对于预算不够细化问题,按功能分类能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按经济分类则明确反映。 亮点五:严格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 “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第35条和第94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亮点六:“勤俭节约”入法违纪铁腕追责

新预算法重新梳理了违法违纪情形,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 意义:修订预算法意在——使政府由管理主体变为管理对象,用法律约束行政权力,让人民监督政府花钱。

健全预算法治体系强化预算监管机制——解读新《预算法实施条例》

健全预算法治体系强化预算监管机制——解读新《预算法实施条例》 作者:王金秀张澜万玥希 来源:《财政监督》 2020年第21期 王金秀张澜万玥希 【摘要】自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新《预算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历经多次修订终于出台,备受各界关注。新《条例》对《预算法》作了大量细化、实化和补充,将程序法与实体法融为一体,有效地理顺了人大、政府和部门之间预算权责关系,健全预算法 制体系,改进四本预算管理,规范部门预算,完善预算监督体系,提高预算法治化水平,有利 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预算法治全口径预算四本预算部门预算预算监督 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施行5年多后,新《预算法实施条例》终于正式出台。新 《预算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新《预算法》为上位法,对后者进行了细化、实 化和补充,内容丰富,健全了预算管理体系,笔者以此为视角,结合新旧预算法制对比,对新《条例》进行解读。 一、《条例》与《预算法》配套,健全预算法制体系 (一)理顺预算法律层次的位阶,细化、实化和补充《预算法》有关规定 《预算法》是《条例》的上位法,二者具有配套性。1995年《条例》与当时的《预算法》相适应,而与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严重脱节,制定与新《预算法》相适应的《条例》实属必要。《条例》修订必须理顺法律位阶的关系、与《预算法》相互衔接互补。新《预算法》 将新世纪后持续十多年的我国预算改革探索的有效举措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其中诸多强化预 算管理的新要求、新规范为修订《条例》提供了细化、实化的基础,因此,修订《条例》首先 要坚持遵循上位法规定,进一步细化《预算法》原则性、指导性要求等有关规定,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法律责任等均作出明确规定;另一方面,新《条例》的诸多内容对《预算法》还 具有拾遗补缺、改弱为强的作用,弥补了新《预算法》的不到之处。比如,增加了预算草案部 署的启动时间、编制流程和汇编范围、内容等,使预算流程更加合理、时限更加明确、体系更 加完整。 (二)将预算改革新成果转化为法规,优化预算法治机制 为了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党和国家相继发布文件,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深化财政改革、规范预算管理的新制度、新机制,如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2014年11月财政部印发《财政部关于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有关问 题的通知》(财预〔2014〕368号)、2014年12月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 支付制度的意见》、2018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等等,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许多重大的预算管理制度及其创新举措 进一步细化落实,这一切既为修订《条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提供了必要的现实条件。新《条例》严格遵循并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的要求,与近年来推行的各项财政改革相衔接, 将近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实践的成果上升为法规,与时俱进,进一步优化了预算管理 与监督的体制机制。

学习新预算法心得体会

学习新预算法心得体会 学习新预算法心得体会(一) 《预算法》作为安排国家财政收支的基本制度。它一方面以法律形式明确了预算管理职责权限的划分,另一方面又以法律形式严肃了预算的立法程序,是把权责与程序紧密结合的一部财政预算的根本大法。《预算法》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进一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对于我们从事预算管理工作的同志,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深感任重而道远。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学习体会。 一建立全口径预算体系。预算的完整性,就是要把所有的政府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这是政府预算管理一项基础性要求。为此,新预算法删除了预算外资金的相关内容,代之以全口径预算,明确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从而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全口径预算体系建立全口径预算体系。预算的完整性,就是要把所有的政府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这是政府预算管理一项基础性要求。为此,新预算法删除了预算外资金的相关内容,代之以全口径预算,明确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从而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全口径预算体系。 二、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调整程序对此,新《预算法》强调三点:一是要求编实编细年初支出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要编列到项,按经济性质分类要编列到款。二是强化年初预算约

束力。所有支出必须以经过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三是严格限定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一般不得出台新的增支、减收政策。必须作出的,要在向人大报送的预算调整方案中作出安排,并说明预算调整的理由、项目和数额。对此,新《预算法》强调三点:一是要求编实编细年初支出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要编列到项,按经济性质分类要编列到款。二是强化年初预算约束力。所有支出必须以经过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三是严格限定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一般不得出台新的增支、减收政策。必须作出的,要在向人大报送的预算调整方案中作出安排,并说明预算调整的理由、项目和数额。 三、建立预算公开制度。公开透明是最好的监督一是明确了预算公开的内容,既包括预算,也包括预算调整和决算;既包括本级政府预算,也包括部门预算。二是规定了预算公开的时限,要求本级政府和部门的预算、决算分别在批准或批复后20天内公开。三是确定了预算公开的主体,本级政府预算由财政部门公开,部门预算由各自部门公开。另外,新《预算法》建立了预算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规定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自觉把新《预算法》的各项规定作为从事预算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 学习新预算法心得体会(二)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决定》自**年1月1日起施行。历经四次审议,预算法在出台20**年后,终于完成了首次修改。新预算法比较好地总结了20**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全面贯彻了党

新《预算法》修订的亮点解读

新《预算法》修订的亮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自1995年颁布实施后,历经三届人大,十年修法,迎来了“新生”,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预算法》与原《预算法》相比,体现出许多创新性的亮点,本文介绍了新《预算法》的修法背景、历程及九大亮点,为学习理解新《预算法》提供参考。 标签:新《预算法》亮点解读 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自1995年颁布实施后,历经三届人大,十年修法,迎来了“新生”,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订的《预算法》秉承现代预算的理念,围绕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着力推进预算治理,引领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对规范政府行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强化权力制约与监督,促进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预算法》的修法背景及历程 原《預算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对于规范预算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原《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预算法》的修订就成为近年来预算管理改革、推进现代预算制度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及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 2004年《预算法》纳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修法规划,历时十年、跨越三届人大、历经四次审议,于2014年8月31日,终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二、新《预算法》的亮点 新《预算法》与原《预算法》相比,由七十九条修改为一百零一条,体现出许多创新性的亮点,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的创新: 1.首次明确政府全部收支纳入预算,完善全口径预决算体系 原《预算法》实施以来,预算改革不断深化,预算外资金已经取消,所以新《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4条第2款),“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本法规定,将所有政府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隐瞒、少列”(第36条第2款);支出也要涵盖政府的所有活动,“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第13条第2款),这实际上确立了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基本原则。 2.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导读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导读 (一)导入案例 2015年4月21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湖南省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案例,其中4起为违规“三公”消费的典型案例。 1.株洲市天元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童某,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石某违规公款吃喝问题。2014年12月17日中午,童某率下属在天元区一饭店宴请石某,石某等人在就餐时不同程度饮用了白酒,宴请花费公款3775元。株洲市纪委给予石某、童某党内警告处分,其他12名参加公款宴请人员分别由所在单位进行调查处理,责令参加公款宴请人员退赔相关费用。 2.常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委610办主任万某,常德市委610办副主任、副处级纪检员龚某,常德市委610办副主任兼市公安局副局长戴某等人公款国内旅游问题。2014年11月22日、12月5日,常德市委610办分别由龚某、戴某带队,分两批组织本办干部及各区县(市)610办主任共21人赴浙江、江苏学习考察,在考察期间均参观了部分旅游景点,共计消费102689.5元,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万某对此负主要领导责任。常德市纪委给予万某、龚某、戴某党内警告处分,参与此次变相公款旅游的党员干部,已报销差旅费的,由所在区县(市)纪委及相关纪工委追缴上缴国库;未报销的,一律由个人承担。 3.邵东县交通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罗某公车私用问题。2014年12月2日,罗某到邵东县水东江镇检查工作结束后,用公车将在衡阳县集兵镇吃喜酒的亲属从衡阳县接回邵东县。邵东县委给予罗某免职处理,邵东县纪委给予罗某党内警告处分。 4.湘阴县发改局违规发放津补贴和福利问题。2014年以来,湘阴县发改局违规发放干部职工福利补贴3次共计77500元。湘阴县纪委对县发改局局长李某予以诫勉谈话,给予分管财务工作的副局长杨某党内警告处分,责成县发改局将违规发放的福利补贴收回并上缴国库。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挑战解读考试题及答案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挑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0分。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 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财政职能定位表述的是()。 A.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B. 财政是理财安邦的重要工具 C. 财政是财政部门收支管理的工具 D. 财政是政府收支的主要载体 答案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2. 国债余额管理的主体是()。 A. 国家财政部 B. 全国人大 C. 审计署 D. 中纪委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4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务的统一管理。 3.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比例设置预备费。 A. 2%-4% B. 1%-3% C. 4% D. 5%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0条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4. 下列选项中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的机关是()。 A. 各级人大 B. 各级政府 C. 各级审计部门 D. 各级党委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84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就 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有关的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的材料。 5.2014年〈〈预算法》共()条。 A.76 B.106 C.101 D. 90 ? ABC C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新预算法解读》

一、单选题 1、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编制的预算收支草案的最后认可权属于预算权力中的()。 A、预算立法权 B、预算审核权 C、预算批准权 D、预算执行权 【正确答案】C 2、人大及其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负责预算的具体工作中不包括()。 A、审查 B、批准 C、监督 D、编制 【正确答案】D 3、新《预算法》的宗旨是:落脚点从()到“最终目的”的转变。 A、工具 B、功能 C、基础 D、根本 【正确答案】A 4、下列关于新《预算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 B、预算编制如果过于简单和粗略,有利于立法机关和社会成员进行监督 C、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 D、新《预算法》提出凡市场竞争机制能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的原则【正确答案】B 5、现行预算法的立法宗旨概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

A、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果为根基 B、以预算为导向、以目的为根基 C、以结果为导向、以市场为根基 D、以目的为导向、以预算为根基 【正确答案】C 6、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首次对()做出全面规定。 A、预算公开 B、预算调整 C、预算决算 D、预算不公开 【正确答案】A 7、新《预算法》在有限“开闸”地方发债的同时,对地方政府发债做出了诸多具体规定,设置了()大限定措施,以严格防范债务风险的扩张。 A、六 B、七 C、八 D、九 【正确答案】C 8、预算的最终目的是()。 A、实现财政收入最大化 B、实现该国人民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C、实现全国人民经济利益最大化 D、实现国家财政决策的完整性 【正确答案】B 9、对国家预算的过程具有强参与度的是()。 A、政府

《预算法》修订的时代背景与重要突破

《预算法》修订的时代背景与重要突破 2014 年8 月31 日,历经两届全国人大四次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61 票赞成、2 票反对、7 票弃权的高票通过,翻开了预算法律制度建设的新篇章。 一、《预算法》修订的时代背景 自1995 年以来,原《预算法》已实施了20 年。20 年间,我国完成了从中央政府财力薄弱,到“两个比重”显着提高的历史性跨越。 (一)政府预算规模不断扩张 1994 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政府财力不断增强。从绝对规模来看,我国财政收入实现了1999 年过“1 万亿元”、2003 年过“2万亿元”、2005 年过“3 万亿元”、2011 年过“10 万亿元”的历史性飞跃。与此同时,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也随经济增长不断扩张。2013 年,全国财政支出规模达到14.02 万亿元①。我国1994 年到2013 年的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如图1 所示。 从相对规模来看,如图2 所示,财政收入占的GDP 比重,即财政依存度不断增加。2013 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2.92 万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22.71%。此外,1994 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

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1993 年这一比重仅为22%,1994 年上升为55.7%,尔后基本上维持在50%左右。这意味着财力分配格局中,中央财政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预算规模的扩张对预算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伴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膨胀,年底突击花钱,地方政府无节制举债,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过多、资金分散等问题日益突出。另外,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上收、事权下放,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也要求《预算法》对中央地方财政关系进行清晰的划分与界定。 (二)公民的民主意识日益提高 近年来,我国公众受教育程度显着提高。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自1999 年起,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之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 年已达到15%,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逐步向教育大众化转型。2013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②,如图3 所示。 而随着居民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也随之增长。2013 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规模达到6 531.53 亿元③。如图4 所示,在国家税收收入中,个人所得税的比重不断上升。现在,公众可以真实地从工资条上感受到自己为政府所作的税收贡献。因此,公众会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财政支出的监管需求也会更加迫切。

新预算法修订的意义

新预算法修订的意义 一、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原有的预算法已经不能满足新 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要。新预算法修订充分考虑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例如,对预算编制的程序进行了优化,增加了立法主导、政府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等环节,提高了预算编制的透 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二、推动预算管理的创新 新预算法修订坚持预算管理的创新方向,突出了预算管理的主体责任 和法治原则。修订后的预算法规定了政府负有制订和执行预算的主体责任,明确了各级政府预算编审工作的职责和权限,完善了预算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新预算法还加强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增加了财政审计的力度,提 高了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优化预算编制的结构和内容 新预算法修订对预算编制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优化。新预算法规定了 全面统一的预算指标体系,统一了收入和支出的分类,增加了绩效目标指 标的编制和管理。这些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预算编制更 加透明和便于监督。同时,新预算法还对政府性基金的预算编制进行了明 确规定,使预算编制更加规范和合理。 四、促进财政收支的平衡和合理调配 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预算编制的核心目标之一、新预算法修订进一步明确了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和要求,强化了预算收支

的调控功能。修订后的预算法还引入了中期财政规划的概念和制度,有利于财政收支的长期平衡和合理调配,推动财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 新预算法修订强调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各级政府加强预算调查研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新预算法还要求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预算数据的质量和精准度。这些有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为财政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六、促进财政预算公开的透明度 财政预算的公开透明是政府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有效预算管理的基础。新预算法修订增加了相关的公开透明要求,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及时公开预算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施。这对于推动政府预算公开透明,提高政府预算活动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新预算法修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推动预算管理的创新、优化预算编制的结构和内容、促进财政收支的平衡和合理调配、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以及促进财政预算公开的透明度等方面。新预算法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推动财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新预算法修正案——六大亮点解读全

新《预算法》修正案——六大亮点解读(全)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日前完成实施20年来的首次大修,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回应百姓期待重点修改了哪些内容?传递出怎样的改革动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本周接受记者采访为公众详解新预算法。 新预算法折射下一步改革方向 楼继伟说,1995年开始施行的原预算法在今天已难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尤其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必要全面修改预算法。 他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此次修改突出预算的完整性,政府全部收支要纳入预算管理;遵循预算公开原则,强调预算必须接受社会监督;更加符合经济规律,拓展预算审核重点、完善地方债管理等多处修改,传递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方向。 亮点一:政府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新预算法一大亮点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如第4条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5条明确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楼继伟说,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收入是全口径的,不仅包括税收和收费,还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支出也要涵盖广义政府的所有活动;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人大监督。 亮点二:避免“过头税”预算审核重点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重点是收支平衡,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于是在客观上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容易导致收入征收部门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为完成任务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在经济过热时,为不抬高基数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 楼继伟说,新预算法旨在改变这一现状,将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同时,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问题,如超收收入限定冲抵赤字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出现短收,允许增列赤字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弥补等。这些规定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助于避免收“过头税”等行为,增强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 亮点三: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减少“跑部钱进” 针对地方可自由支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限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交叉重复、资金分散、配套要求多等问题,新预算法第16条、第38条、第52条等条款对

新预算法解读

新预算法解读 预算反映整个国家的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法是规范政府预算行为、为人民监督好“钱袋子”的基本法律制度,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至此,历经十年修改、进行四次审议后,预算法终于以“焕然一新”的正式面貌正式亮相,并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内容提要 一、增强预算的完整性与透明度 二、改进预算的控制方式 三、政府债务管理 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五、预算执行规范性 六、加强人大对预算的审查监督 七、法律责任 八、实施预算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增强预算的完整性与透明度 (一)增强预算的完整性 第一、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老法规范的范围仅涉及预算内资金,政府掌握着大量预算外资金并纳入老法的规范范围,这就带来了政府预算缺乏完整性的问题,不符合现代财政的要求。针对这个情况,提出本项要求。 第二、对政府预算体系也做出了规定,即第五条,政府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这四本预算保持相互的完整和独立,同时后三本要和第一本衔接。 (1)政府性基金预算 考虑到政府性基金预算按照法定支出挂钩、按照项目相关法的规定,对教育、农业、科技的投入,有的要与国民收入挂钩,有的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例如土地出让金等大型预算都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会使得基数太大,于是自2009年就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剥离出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四中全会的决定和新预算法的规定,政府性基金中可以用于统筹的资金应当逐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这是一个趋势。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三种全会中有如下规定: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30%,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了体现三种全会的要求,需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而其中的30%这个数字代表了两层比例关

预算法的解读

预算法是一国财政管理的基本法律,用于规范政府的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以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预算法通常包括总则、预算管理职权和收支范围、预算的编制和审批、预算的执行和调整、决算、监督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在中国,现行的预算法是1994年颁布,1995年1月1日实施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该法经过2018年12月29日修正。预算法的解读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解读: 1. 预算体系:预算体系是预算法的核心,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一般公共预算是最主要的预算类型,以税收为主要收入来源,用于政府的运转、民生支出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则是针对特定领域或特定对象设立的 专项预算,用于特定目的或特定群体的支出。 2. 预算管理职权:预算法规定了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的预算管理职权,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和监督等。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进行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收支范围:预算法规定了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的收支范围,明确了各个主体在预算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收支范围内进行收支管理,不得超范围收支。 4. 预算的编制和审批:预算的编制和审批是预算法的重要内容

之一。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预算的编制和审批。在编制预算时,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并要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在审批预算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批,确保预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5. 预算的执行和调整:预算的执行和调整是预算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预算的执行和调整。在执行预算时,应当遵循预算的安排和要求,确保预算的执行效果。在调整预算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批,确保预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6. 决算:决算是预算法的最后环节之一。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决算的编制和审批。在编制决算时,应当遵循决算的安排和要求,确保决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在审批决算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批,确保决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7. 监督和法律责任:监督和法律责任是预算法的保障措施之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预算进行监督,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进行预算管理,不得违法违规操作。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总的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一份旨在规范政府的 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的法律文件。为了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

新预算法修订的意义

新预算法修订的意义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 近年来,随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取消了预算外资金,所有财政收支全部纳入政府预算,接受人大审查监督。这一实践符合现代预算完整性的要求,体现了建立全口径预算的改革方向。因此,新预算法删除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的内容,并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同时对四本预算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及相互关系作出规范。 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近年来在推进预决算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巩固和扩大这一改革成果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新预算法增加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外,经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20日内由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安排、执行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后20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其中的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二、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的重点是收支平衡,同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于是在客观上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容易导致收入征收部门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为完成任务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在经济过热时,为不抬高基数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这既不利于依法征税,也会影响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审核预算的重点

新预算法解读_真题附带答案

新预算法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94年预算法局限性的是()。 约束力不强 不全面 预算透明度高 转移支付任意性大 2、国家预算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所以国家预算是国家的事情,与公民没有关系。() 正确 错误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我国经济领域内一部很重要的法律,可以称之为“经济宪法”。() 正确 错误 4、下列各项中,居于我国财政体系核心地位的是()。 税收 国家预算 政府投资 社会保障支出 5、下列各项中,在新预算法中匡正的立法宗旨是()。 规范政府收支行为 强化预算的分配职能 强化预算的监督职能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6、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包括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正确 错误 7、下列各项中,新预算法为了强化法律责任,对编制预算的相关部门和单位作出的规定是()。 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追究行政责任 列明合法行为 预决算公开透明 8、新预算法最终出台经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次数为()。 一次 二次 三次 四次 9、新预算法在1994年预算法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进步,更加科学严谨。() 正确 错误 10、新预算法相较于1994年预算法,会大大提高国家预决算的公开透明度,将成为“阳光预算、阳光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保障。() 正确 错误 11、下列各下中,以税收为主要预算收入的预算账本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经预算 12、从新预算法的整体构架来看,不能把预算法单一的划分为实体法或程序法,因为预算法涉及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 正确 错误 13、下列各项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应该做到的是()。 以收定支 以支定收 收支平衡 不列赤字 14、新预算法中规定,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可以以人民币元、万元等作为计算单位,编制预决算时只要标明计算单位即可。() 正确 错误 15、新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删除了预算外资金的内容。() 正确 错误 16、下列各项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是()。? 一般公共预算 政府性基经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7、现在的经济情况变化非常迅速,为了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即使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也可以不经过法律程序就进行调整。() 正确 错误 18、下列各项中,我国的预算年度是()。 从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从当年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从当年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 从当年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19、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保持完整、独立。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不需要衔接。() 正确 错误 20、财政部应当部署编制决算草案的原则、要求、方法和报送期限的时间为()。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1、决算草案应当与预算相对应,按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分别列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应当按其功能分类编列到款,按其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项。() 正确

浅析新预算法的改革意义

浅析新预算法的改革意义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以及近年来财政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引领方向,在预算管理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预算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新预算法的出台是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预算法修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原预算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对于规范预算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原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是对预算内容的完整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算监督的严肃性和预算活动的公开性等重大问题缺乏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此外,近年来在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公开等改革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需要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要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预算是财政的核心,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修改预算法,是规范预算行为,推进预算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二、新预算法的重大突破 我国财政改革秉承公共财政的理念.在财政功能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在预算管理上,力争做到预算完整,公开透明,科学有序,执行有效,纪律严明。新预算法反映了上述现代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挑战解读---考试题及答案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挑战解读---考试题及答案 LT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挑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选项中,属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财政职能定位表述的是( )。 A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B .财政是理财安邦的重要工具 C .财政是财政部门收支管理的工具 D .财政是政府收支的主要载体 A B C D 答案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2.国债余额管理的主体是( )。 A .国家财政部 B .全国人大 C .审计署 D .中纪委 A B C D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4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务的统一管理。 3.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 )比例设置预备费。 A .2%-4% B .1%-3% C . 4% D . 5%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0条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4.下列选项中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的机关是( )。 A .各级人大 B .各级政府 C .各级审计部门 D .各级党委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84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有关的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的材料。 5.2014年《预算法》共( )条。 A .76 B .106 C .101 D .9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