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萧山中学2014高中地理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校本练习 湘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3
精选2019-2020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湘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①旱情②水灾③滑坡④农林病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1992~2013年“一带一路”部分国家人口与平均夜间灯光强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期间( )A、中国的平均夜间灯光强度始终最大B、印度人口增长为现代型模式C、巴基斯坦经济水平低于印度尼西亚D、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增长最多平均夜间灯光强度数据的获取主要利用了(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遥感的特点是( )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取资料快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④获取信息量大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甘肃省定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年平均气温6.3 ℃,土壤自然含钾量高,产出的土豆品质极佳,营养成分高,定西已成为全国土豆三大主产区之一和麦当劳薯条原料土豆生产基地。
据此完成下题。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测土豆的生长习性( )A、喜热喜湿,喜肥土B、喜光喜凉,喜肥土C、喜热耐旱,喜贫土D、喜光喜热,喜贫土若定西市从事土豆种植的农民想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地块、土壤挑选和管理,实时监控整片土豆生长和病虫害情况。
并借助这一系统,整合信息,快速了解农产品物流和市场供应情况,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GPS,RSB、RS,GISC、RS,GPRSD、GPS,GPRS【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搜救MH370航班期间,中国紧急调动10颗卫星进行搜索,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A、GPSB、RSC、GISD、GPRS【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北京时间2013年11月20日11时31分,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九号。
下图是卫星运行状态照片。
1.3区域差异(三)一、选择题读“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回答1~2题。
1.我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A.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B.沿边省区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C.东、中、西部地区同步发展D.内陆省会城市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2.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开放格局的发展相比不是利用了A.交通便利B.经济国际化程度高C.劳动力资源丰富D.土地资源丰富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3~4题。
3.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ⅠB.ⅡC.Ⅲ D.Ⅳ4.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中部经济地带是指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九省区。
“中部崛起”战略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据此回答5~6题。
5.中部地区农业的特点是①地跨中温带、暖温带及亚热带②有我国多个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③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油菜、水稻等④本区域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连续几年粮价低迷,种粮难保本,弄不好就赔线,成了大多数农民的心病。
可是在洞庭湖区,却有几个种粮大户承包数千亩粮田,生产、加工一体化,获得了极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些粮食大户在粮价低迷的情况下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①大规模生产活动能降低生产成本②粮食加工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③他们生产的粮食价格低廉很容易销售④他们生产的粮食品质优良价格比其他农户高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两地植被差异为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B.①地为荒漠,②地为常绿阔叶林C.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8.关于图中山脉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从气温来看,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相重合②从结冰期来看,以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以南河流有结冰期③从温度带来看,大致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④从降水的情况来看,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⑤从干湿区来看,大致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⑥是油菜适宜种植地区的最北界⑦从植被来看,是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A.②③⑦B.①③④C.④⑤⑥D.③⑤⑦二、综合题9.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3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一、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5题。
在伊拉克战争中曾经有记者问一位飞行员:“你知道去轰炸哪个城市吗?”飞行员回答:“不知道。
”“那你怎么去轰炸呢?”“容易。
上级给我一个坐标,我按计算机的指引,投下采用GPS导航的炸弹掉头就走,跟我玩游戏机没啥两样。
”1.导航炸弹上的GPS接收机接收到的信息至少需要________颗空间卫星提供A.3 B.4 C.5 D.62.导航炸弹上的数据由________提供A.空间卫星B.主控站C.监控站D.信息注入站3.导航炸弹上的GPS接收机可获得工作卫星提供的①三维坐标②速度③时间④轰炸城市的位置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下列关于我国GPS发展的叙述,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我国作为航天大国,积极有效地发展GPS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B.我国目前正在建设“北斗”导航系统C.我国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是独立自主开发、研制和建立的D.我国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在精确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美国,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分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球定位系统是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的装备。
但过分依赖高科技,也可能导致军人的基本功丧失。
美国《海军陆战队时报》2010年6月8日道,许多美军官兵不会在传统地图上标注自己所在的位置;一旦GPS失灵,他们就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据此完成8~9题。
8.若一辆装备了GPS汽车被恐怖分子劫持,美军不.可采取的措施是A.启动GPS跟踪系统,锁定车辆具体位置B.发出遥控锁车指令,使车辆强行熄火C.通过GPS向劫持者发出警告D.使用精确制导炸弹袭击9.在现代战争中,美军可以利用导航型GPS系统进行( )A.精确打击B.搜寻目标C.观测敌方工事D.预报地震10.下列关于GPS在公共交通车辆导航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减少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B.使行车、乘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C.增加运行成本D.在阴雨、大风等特殊气象条件下也能导航二、综合题11.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A.水文要素(如湖泊、河流等)为灰白色或者浅蓝色B.人工建筑(如城市、村庄、道路等)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C.植被呈现翠绿色D.植被呈现红色答案:D解析: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观识别遥感影像上的目标地物,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人文要素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人工建筑呈现灰白色或者浅蓝色,植被呈现红色。
4.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率是较________(高或低)的。
(2)在A图中,航空摄影采用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________,它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飞机航空摄影高(2)重叠摄影(拍摄)使地面摄像范围内事物无遗漏,再用拼接方式制成完整区域图片(3)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不同物体、不同环境条件,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进行识别解析:本题考查遥感技术的运载工具和区别遥感技术分辨率的高低;遥感技术主要是接收电磁波来获取信息,任何物体都反射或辐射不同的电磁波,遥感技术就是依靠这一特点来识别物体的。
航空摄影通常采用重叠摄影(拍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其目的是使地面摄像范围内事物无遗漏,再用拼接方式制成完整的区域图片。
知识点二遥感与资源普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绿光波段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反射率最高的植被分别是()①槲树②桦树③松树④草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由反射光谱可知,绿光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植被是桦树,红外线反射率最高的植被是草地。
6.根据上图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①划分植物类型②判读土壤类型③估测森林面积④监测沙尘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选项中与植被反射光谱有关的是①③。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选择题1.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A.光热 B.水源 C.地形 D.土壤2.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3.从土壤条件来分析,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在A.广泛分布红壤的地区 B.广泛分布盐碱土的地区C.肥沃的冲积平原 D.黑土分布广泛的温带草原4.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 B.地形 C.土壤 D.水分5.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A.运费少 B.质量高 C.科技含量高 D.生产资料投入多6.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因素是最稳定的因素B.因为自然因素可以改造,所以任何地区都能发展种植业C.城市周围农业生产的重点主要是粮食、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D.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与政府政策有关左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
据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示的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C.灌溉水源、大棚D.优良品种、城市8.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变化C.交通运输的变化 D.科技的发展读我国小麦分布区,回答9~10题。
9.①、②、③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 B.国家政策的差异C.地形的差异 D.气候条件的差异10.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 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 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二、综合题11.读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1)将下列选项填入图中适当方框内:Array①土壤②地形③政策④市场⑤交通运输(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年高中地理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训练湘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28分)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3题。
1.从图示看,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田纳西河流域的防洪、灌溉、航运、水电的前提都是河流的梯级开发,所以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梯级开发。
答案D2.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B.廉价劳动力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动力(能源)指向型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现在是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所以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为动力指向型工业。
答案D3.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对流域土地利用措施是( )A.做好土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B.调整林业和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C.留下大片土地用于冶炼工业的发展D.大量开垦,为采矿业的发展就地提供土地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注重研究各地区的土地特点,因地制宜的利用土地资源,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答案A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
因此,我国也加强了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读黄河流域水系图(下图),联系课本所学的河流的综合开发,完成4~7题。
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是( )A.黄河流域流程长B.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严重解析黄河流域大多流经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低,降水较少且不均匀,暴雨集中,且流域内植被破坏比较严重,这些都是造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但毁林开荒属于人为原因。
答案B5.课本中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你认为同黄河流域相同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地退化B.植被破坏C.水质污染D.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解析田纳西河早期,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包括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1
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关于遥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简称RS
B.不与目标物直接接触
C.只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反射信息
D.是可以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遥感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
记录与分析的技术。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
A.近地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B.地上遥感、地面遥感和地下遥感
C.近地遥感、空中遥感和地下遥感 D.地球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
段是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③监测树
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遥感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探测内生矿床,是因为
A.内生矿大多分布在沉积岩内 B.煤炭大多分布在沉积岩内
C.许多内生矿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 D.铁矿全都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
6.下列有关遥感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是目标物→传感器→成果
C.飞机遥感图像分辨率比卫星对地物的分辨率高
D.遥感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以便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7.阴雨天气中,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的是
A.飞机可见光遥感 B.卫星可见光遥感
C.飞机微波遥感 D.卫星微波遥感
对植物来说,同类植物由于生长状况、健康程度不同,其反射率也有较大差异,下图是松树在
不同生长状况下的反射率的情况。读图回答8~9题。
8.在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把健康和受病害松树区分开来,其原理是
A.健康松树的反射率在任何波段都高于有
病害的松树
B.健康的松树在0.4~0.76微米波长范围
内反射率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C.在波长0.8~1.4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
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树,病害越重,
此波段反射率越低
D.在波长大于1.6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
率高于有病害松树
2
9. 松树属针叶林,要把松树与阔叶林区分开可利用( )
A.GIS技术 B.RS技术 C.GPS技术 D.电子计算机技术
10.遥感技术可为开发、保护海洋提供支持,下列内容适合运用遥感技术的是( )
①海上冰山漂流监测 ②海上石油污染监测 ③近海赤潮灾害监测 ④海岸港口工程规划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上面是根据卫星遥感影像绘制的某地区的平面图(图甲)和该图中的河流R的纵剖面图(图乙),而下
表中的气候资料则是平面图中P地的多年平均观测结果。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
均气 温 (℃) -7.3 -2.5 5.3 11.7 16.7 20.5 22.4 21.0 15.9 9.4 1.6 -
5.7
月平
均降
水量
(mm)
0.5 0.6 2.5 6.0 13.0 11.0 19.8 28.5 17.0 9.0 1.6 0.5
(1)在卫星遥感影像图上找出侵蚀高山的雪线和河流R的共同的直接解译标志是___________。
(2)运用遥感技术对该地区探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取信息量大。
(3)根据表中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
(4)遥感资料显示,近年来山区森林面积不断缩小,河流R的水量不断减少,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
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还表明,近年来该地区侵蚀高山上的雪线在升高,说出做出此判断采用的方法。
(6)列举导致雪线上升的环境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