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光和颜色1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第⼀章光的基本概念第⼀章光的基本概念1.1 光的性质就⼈的视觉来说,没有光也就没有⼀切。
什么是光?光是指辐射能的⼀部分,即具有刺激视觉器官特性的辐射能。
从物理学的观点说,光是电磁波谱的⼀部分,波长范围在380~780nm(纳⽶)之间,这个范围在视觉上可能稍有些差异。
任何物体发射或反射⾜够数量合适波长的辐射能,作⽤于⼈眼睛的感受器官,就可看见该物体。
⼀般辐射能波谱的范围,可见光谱辐射能的波长在即380~780nm 之间,仅是辐射能中很⼩的⼀部分。
在室内设计中,光不仅是为满⾜⼈们视觉的功能,还是⼀个重要的美学因素。
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者破坏空间。
因此,室内照明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加以考虑。
1.2 光度量1、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的并能使⼈眼产⽣光感的能量,称为光通量。
单位为流明(lm)。
光通量=光效X功率。
2、发光强度(光强)光源在空间某⼀⽅向上单位⽴体⾓内发射的光通量与该⽴⽅体⾓的⽐值,称为光源在这⼀⽅向上发光强度,简称光强,单位为坎德拉(cd)。
3、照度照度是⽤来说明被照⾯(⼯作⾯)上被照射的程度,通常⽤其单位⾯积内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单位为勒克斯(lx)或流明每平⽅⽶(lm/m2)。
4、亮度亮度也是⽤来表⽰物体表⾯发光(或反光)强弱的物理量,被视物体发光⾯在视线⽅向上的发光强度与发光⾯在垂直于该⽅向上的投影⾯积的⽐值,称为发光⾯的表⾯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cd/m2)。
1.3 光与颜⾊1、⾊温将⼀标准⿊体加热(如⽩炽灯中的钨丝),随着温度升⾼⿊体的颜⾊开始沿着深红-浅红-橙-黄-⽩-蓝逐渐改变,当某光源发出的光的颜⾊与标准⿊体处于某温度的颜⾊相同时,我们将⿊体当时的绝对温度称为光源的⾊温,以绝对温度K 来表⽰。
基本⾊表:早霞3000k 黄昏 4000k正午5500k-5600k 其它⽩天时段 4800k(晴天时)阴天6500k左右⽩天正午的阴影和⽉夜 6700k左右⽩⾊路灯下偏紫⾊⾊温⽩炽灯⼟黄⾊聚光灯 3200k 烛光 1850k新闻灯 3200k 三基⾊⽇光灯 3200k商场⽇光灯 4500k2、显⾊性光源对物体本⾝颜⾊呈现的程度称为显⾊性,也就是颜⾊逼真的程度,显⾊性⾼的光源对颜⾊表现较好,我们所见到的颜⾊也就接近⾃然⾊,显⾊性低的光源对颜⾊再现较差,我们所见到的颜⾊偏差也较⼤,⽤显⾊指数(Ra)表⽰。
2.4G无线遥控LED 调光调色温灯功能说明1.1按键定义如下图按键面板定义,可以分16按键和8按键(8按键则取其中A/B/C/D 4组中任意一组开关),这样程序就可以通用。
图1遥控器按键定义色温定义:可以看成是光的颜色随着一天的温度而变化,色温+,表示变为白天,所以光变为正白光,色温-,表示变为晚上,变为暖色光。
所以色温+到最大时是正白光(白色),色温-到最大时是暖光(黄色)。
S1/ S2:总开/关。
S3:色温模式切换:实现“暖白YPWM=100%→正白WPWM=100%→中性白YWPWM=50%”共3种常用模式的快速切换;S4:小夜灯:快速实现总亮度为2%的中性光切换,即黄灯1%,白灯1%亮度。
(不同的电源板,最低亮度的百分比可能会需要更改,因为有的电源板给单个占空比1%的亮度,不能亮灯,就需要给单个占空比1.5%或者更大一点的占空比亮度。
)S5:亮度+调节:短按:8级调光,长按:从最暗到最亮约4S时间。
Y+W=100%。
S6:亮度-调节:短按:8级调光,长按:从最亮到最暗约4S时间。
Y+W=2%。
S7:色温-调节:从白光向暖光渐变:短按:8级调光,长按:从白灯到黄灯约4S时间。
S8:色温+调节:从暖光向白光渐变:短按:8级调光,长按:从黄灯到白灯约4S时间。
S9/S10:组A分组开/关。
S11/S12:组B分组开/关。
S13/S14:组C分组开/关。
S15/S16:组D分组开/关。
1.2功能定义a)分组对码功能:断开交流点电源10 秒钟以上,插上电源 3 秒钟内,按分组开灯键(S9/S11/S13/S15),LED中性光形式慢闪3次,对码成功,这组开关可以控制对码的LED 灯的调节,其他分组类推;b) 清码功能:断开交流电源10 秒钟以上,插入电源 3 秒钟内,连按“分组开/总开”键(S10/S12/S14/S16/S2) 3 次,LED 中性光形式快闪 6 次,实现“分组清码/全部清码”,重复上面可重新分组对码;注意:清码只能用已经学过的遥控器进行清码。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七色光一、教学目标: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感受到光学世界的无穷奥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
三、教具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水杯、温开水、三棱镜、电池、马达、色盘、空白圆片纸若干学具准备:水彩笔、胶棒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天上一座桥,没人走没车跑,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
课件出示彩虹。
(二)交流生活中的彩虹1.提问:彩虹漂亮吗?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的问题可能有:△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太阳一出来,彩虹为什么就消失了呢?△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彩虹呢?△彩虹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的?2.教师小结:在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看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从我们的身边开始来探究彩虹的秘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像彩虹一样的颜色,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哪些物体能产生呢?3.学生回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喷水池上.瀑布前.浇花的水龙头上.建筑工地上的喷水管.洒水车洒水时.太阳照射到某些玻璃上时.浮在水面的油花表面.VCD光碟表面.飞在空中的肥皂泡……4.让学生吹泡泡5.提问: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是依靠“谁”才形成“彩虹”的呢?(太阳光)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6.小结:哦,原来太阳光还能借助于某些物体变颜色呢!7.提问:阳光能变出几种颜色来?(七种)板书课题:4.七色光8.提问:是哪七种?(学生可能会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9.提问:是这样七种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让我们亲自来看一看“彩虹”。
10.讲述:要看“彩虹”,必须要有“彩虹”。
现在天空没有彩虹,那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制造“彩虹”。
白光led参数
摘要:
1.白光LED 的简介
2.白光LED 的参数
2.1 色温
2.2 亮度
2.3 光效
2.4 显色指数
2.5 寿命
正文:
一、白光LED 的简介
白光LED,即白色光发射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发射白光的半导体器件。
相较于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白光LED 灯具有更高的光效、更低的能耗、更长的寿命以及更小的体积等优点,因此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白光LED 的参数
1.色温
色温是描述白光LED 光线颜色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以单位“开尔文(K)”表示。
不同的色温对应着不同的光线颜色,通常分为暖白光、中性白光和冷白光。
暖白光的色温在2700K-3500K 之间,中性白光的色温在4000K-5000K 之间,冷白光的色温在5500K-6500K 之间。
2.亮度
亮度是指白光LED 在一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单位为“勒克斯(lx)”或“烛光(cd)”。
亮度越高,表示白光LED 发出的光线越亮。
3.光效
光效是指白光LED 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单位为“流明/瓦特(lm/W)”。
光效越高,表示白光LED 的能耗越低,更加节能环保。
4.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是评价白光LED 对物体颜色还原能力的一个参数,通常用“显色指数(Ra)”表示。
显色指数越高,表示白光LED 对物体颜色的还原能力越强,能够更好地呈现物体的真实颜色。
5.寿命
寿命是指白光LED 从开始使用到失去使用价值所需的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寿命越长,表示白光LED 的使用寿命越长,更加耐用。
龙岗区初中科学第二册师生共用讲学稿第一章第4节光和颜色(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何种物体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与声音传播的区别。
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千米/秒。
【课前预习】1、列举生活中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2、叫光源。
3、常见光源有、、。
4、自然光源有、、。
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探索新知,解答疑难】一、小组讨论: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那么月亮,镜子,它们是光源吗?(同学讨论,教师总结解疑)二、小组讨论:光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传播路线是怎样的?(教师总结)三、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17活动1、2、3。
1、实验目的:观察光在水、玻璃、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实验过程:①、用激光笔代替手电筒沿玻璃砖的不同角度照射光线,观察光在玻璃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②、用激光笔从装有水的烧杯的侧面照射光线,观察光在水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③、用激光笔在空气中照射,在激光传播的路线上喷些烟,观察光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3、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4、疑难解答:“同一种均匀物质”。
(课件演示光在不同物质界面的传播)。
自己找一找: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
四、光的传播速度,光线的画法。
1、光线的画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五、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巩固练习】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约能传播米,即每秒钟能传播千米。
2、打雷时,雷声和闪电虽然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一现象表明:。
3、下列几个物体,其中不是光源的是()A、正在发光的灯泡B、看起来明亮的月亮C、燃烧着的蜡烛D、太阳4、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日食、月食现象B、立竿见影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各色【当堂检测】1、2光年的意思是()A、光传播的时间为2年B、光传播的时间为2小时C 、光传播2小时通过的距离D 、光传播2年通过的距离2、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 )A 、增大B 、减小C 、保持不变D 、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3、如图1-1,已知AB 、CD 是一点光源S 发出的两条定光源的S 的位置。
第五讲光和颜色(一)【知识要点】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光的传播:(1)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还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2)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沿直线传播的.(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每秒3×105千米,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都比在真空中传播要慢.(空气中次之,水是最慢)3.光线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4.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小孔成像、射击瞄准、激发准直、站队及日食和月食等.5.光年: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千米.【重要指示】1.光是从光源发出来的.光源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但“发光”物体并不一定都是光源,关键看它是否能自行发光.如太阳、燃烧的火炬、点燃的烛焰、通电发光的灯光等都是光源.月球虽明亮,宝石虽闪闪发光,但它们都不能自行发光,因此都不是光源.太阳光因为从很远处射来,可以看作是平行光.2.像和影(1)小孔成像:在一块硬纸板上戳一个小针孔,把它对着光源(例如蜡烛火焰)放置,在纸板的另一侧竖放一块毛玻璃,适当调节它的位置,在毛玻璃出现的就不是一片均匀的光亮或小孔的像,而是光源清晰的倒像,这个现象我们称它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这个像跟光源(或物体)的关系是上下倒置、左右互换.这个像是光源(或物体)的像,而不是小孔的像.(2)本影和半影:光源发出的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后面完全不受光照的黑暗的阴影区,叫做物体的本影.本影周围半阴暗的阴影区,只能得到光源上一部分发光点发出的光线,这部分叫做半影.3.光源:光源从发光机制可分为普通光源和激光光源两大类.(1)普通光源:普通光源按光的激发方式又可分为:热辐射光源、化学/生物光源、气体放电光源等.(2)激光光源:激光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人造光源.激光是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常用的激光器按工作物质的不同,有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的工作方式有连续的和脉冲的两种.自从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以来,激光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激光在机械加工、电子工业、精密测量、军事武器、医学冶疗、通信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还带动了全息光学、傅里叶光学、非线性光学、激光光谱学和光化学等新学科的发展.【典型例题】例1.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每秒钟都传播3×108米B、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在固体中传播最快C、光在物质中总是以直线传播的D、日食、月食的形成都可以说明光沿直线传播例2.射击时,人眼通过枪的准星去瞄准目标,是因为()A、通过准星看目标就可以看得更清楚B、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准星可以放大目标D、从人眼射向准星、靶心的光线是直线例3.在100米赛跑中,甲计时员从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计时员从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他们记录的是同一位运动员的成绩,则()A、甲计时员的记录准确些B、甲、乙计时员记录的成绩相同,都准确C、乙计时员的记录准确些D、无法判断哪位计时员的记录准确例4.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A、打雷时,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闪电和雷声同时到达人的眼和耳,但人对声音的反应比对光的反应慢C、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但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D、以上说法都不对例5.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路灯照射出的人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情况应该是()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经典练习】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白雪B、发亮的钻石C、发光的萤火虫D、月亮2.下列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是()A、声B、光C、声和光D、都不是3.下列不能说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A、小孔成像B、影子的形成C、日食和月食D、足球沿直线进了球门4.光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真空B、空气C、水D、玻璃5.关于光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B、1光年是光在1年里传播的时间C、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D、表示两城市间的距离常用光年作单位6.在烈日下,我们可以看到大树下的树影里有一块一块的亮斑,这些亮斑的形状是()A、圆形B、十字形C、树叶形状D、梯形7.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三个星球处在一条直线或近于一条直线情况下,月球挡住了部分太阳光,就发生了日食.根据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处看到日全食,2处看到日偏食B、1处看到日偏食,2处看到日全食C、3处看到日偏食,4处看到日全食D、3处看到日全食,4处看到日偏食8.运动会上,运动员在起点处的裁判发声后起跑,终点裁判通过停表计时,为使计时更准确,终点裁判应该()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B、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C、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D、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9.光在某种透明物质(不是真空)中的传播速度()A、大于3.0×108m/sB、等于3.0×108m/s3C、小于3.0×108m/sD、无法判断10.下列有关小孔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的清晰程度跟小孔的大小无关B、小孔所成的像可以是彩色的C、将照相底片放在光屏处拍摄不到像D、成像用的小孔必须是圆形的11.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12.对于光速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水> v空气> v玻璃B、v空气> v玻璃> v水C、v玻璃> v水> v空气D、v空气> v水> v玻璃13.雅典奥运会中我国射击选手杜丽获得首金,射击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原理.14.紫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能杀死,也能使荧光物质.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6.探究“小孔成像”中影响像大小的因素.(1)发现问题:在探究“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是怎样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但仔细看时可能还发现这个像是有大有小的.那么像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2)通过观察分析会发现,树阴中小孔离地面有低有高,通过对比,你作出的假设是.(3)现给你一支蜡烛、一盒火柴、一把刻度尺、一个有小孔的硬纸板组成如图所示装置,利用夜晚在房间内证明你的假设.请写出实验的步骤.17.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成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俗称“天狗吃日”.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来解释日食成因,如图所示.现有乒乓球、足球、功率较大的白炽灯,请你用三种物品代表相应的星球,设计出观察日食成因的实验,并根据三个星球排列的位置,按示例,把答案填写在图中的横线上.第五讲光和颜色(一)(作业)1.下面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和声一样,不可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总是沿着直线传播的C、光每秒钟传播的距离都是3×105千米D、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或玻璃中快2.月食现象的成因是()A、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不是地球)挡住3.百米赛跑时,在起跑处,发令员站在一个黑色圆屏前举枪发令,在终点处,计时员看到发令枪的白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听枪声.这是因为()A、发令时先有烟后有声,运动员是看到烟起跑的B、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而声的传播却需要时间C、声速较小,计时员不容易听清枪声D、光速很大,它通过100米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4.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A、太阳B、烛焰C、月亮D、火把5.晚上,人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短,后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逐渐变长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平静的水面上映出山的倒影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小孔成像7.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影子B、小黑斑是由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而形成的C、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D、小黑斑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8.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闪电在先,打雷在后B、闪电和打雷同时发生,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C、打雷发生的位置离地面远,闪电发生的位置离地面近D、人眼对闪电的反应比人耳对雷声的反应快9.在日偏食的时候,我们在大树下的地面上看阳光透过树叶照在地上的亮斑时,其形状是()A、圆形B、月牙形C、树叶形状D、各种不同规则形状10.光在平静的水中传播的路线是()A、直线传播B、曲折传播C、可能发生弯折D、不能传播11.在浓密的树阴下可以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光班,这些光斑实质上是()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像D、无法确定12.下列现象或物体:①闪电②闪亮的萤火虫③月亮④启明明⑤火炬的火焰⑥镜子⑦电影银幕⑧雪白的墙壁.其中属于光源的是.1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光在真空中每秒钟的传播距离是米;太阳光传到地球需要的时间为500秒,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是千米.14.如图所示,射击瞄准的口诀是“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准星,准星对目标,三点线一条”.这是利用的原理.15.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大气中的传播路线是,其原因是.16.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原理.17.天文学上常用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来作长度的单位.1光年是千米.织女星离地球约27光年,织女星与地球的距离约是千米.18.1999年,某国际小组利用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媒介,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真空的2000万分之一,这种光速度近于普通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此成果在光计算机、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学家正努力将光速降低到每小时传播40米左右,慢到几乎与乌龟爬行的速度相当.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第一句话可知,光在超低温原子云中每秒钟传播的距离为米.(2)本材料说明光在不同的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第五讲光和颜色(一)(小测)1.少先队员们正在湖边进行篝火晚会以庆贺自己的节日,在一片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少先队员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悦.以下能称得上光源的是()A、少先队员们的目光B、湖面上映出的月光C、湖面上映出的篝火D、在湖边燃烧的篝火2.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A、时间B、快慢C、长度D、频率3.茂密的树林下太阳在地上形成的“光斑”是()A、圆形的B、不规则的C、椭圆形的D、三角形的4.光在平静的水中传播的路线是()A、直线传播B、曲折传播C、可能发生变折D、不能传播5.以下有关声和光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声和光都能在真空中传播C、空气中的声速一般比固体中大D、空气中的光速一般比真空中大6.光在下列物质中传播得最快的是()A、真空中B、水中C、大气中D、以上三物质中一样快7.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的是()A、影子B、小孔成像C、日食D、彩虹8.小明5点钟起床后看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是()A、是太阳8分钟前发出的B、是太阳5点钟发出的C、是太阳5点钟前几秒发出的D、是太阳4点钟发生的9.声音和光在下列物质中都能传播的是()A、水中B、真空中C、木头中D、铁块中10.傍晚当一个人走过一盏发光的路灯时,所形成的影子的变化是()A、先长后短B、先短后长C、先长后短再变长D、先短后长再变短11.路灯下影子的形成可以说明()A、光在同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传播的速度非常快C、光的传播是有方向的D、光的色散现象12.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1)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2)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3)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4)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四句话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1)(2)(3)(4)B、(1)(3)(4)C、(1)(2)D、(3)(4)13.如图广场上空的光束显示了光在中沿直线传播.许多科学家对太阳系外距离我们10.8光年的一颗恒星波江座星极感兴趣,盼望有朝一日对太阳系外的太空进行实地探测.设想将来宇宙飞船的速度能达到真空中光速的0.9倍,人类的梦想将有望实现.那么,宇宙飞船的速度将达到m/s.14.一位在北京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0米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观众,坐在家里的电视前看同一场演出,上海距离北京1460千米,哪位观众先听到演奏声?(电视靠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15.如图所示,是“千手观音”的剧照,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的缘故.16.光在真空中传播的快慢:每秒钟达.17.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18.太阳光传到地球表面,所需要的时间为500秒,则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
八年级(上)第二章光2.4 光的色散练习题(1)姓名一、填空题1.太阳光是(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太阳光通过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承接,颜色依次是红、_____、黄、______、蓝、______、紫;人们把这种七彩光带称为,把以上现象称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棱镜对光折射程度最小,对光折射程度最大。
2.色光的三原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等比例混合后为______色光。
3 . 经过三棱镜不再发生的光叫单色光,光叫复色光,白光是。
4.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下列空白处(可重复填写)。
所有不透明吸收绿反射透射透明(1)光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2)光不能透过的物体叫做物体,其颜色取决于它的色光;(3)色光可以通过的物体叫做物体,其颜色取决于它的色光;(4)白色物体反射组成白色色光,黑色物体所有照射到它表面的光;(5)绿色玻璃只通过色光,它其他所有的色光。
5.我们将白光通过_________,会看到白光并不是单纯的光,而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这种现象是光的________。
6. 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____色;白光照在白纸上,白纸呈_______色;白光照在红纸上,红纸呈_______色。
7. 空气呈无色是由于它全部透过;白光照在一块蓝色玻璃上,它可以使色光通过,而其他色光几乎全被玻璃了。
8. A物体几乎没有反射光线,B物体将各种色光全部反射,C物体只反射红色光线,则A物体是色,B物体是色,C物体是色。
二、选择题9. 关于棱镜对光的色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棱镜能使任何光都发生色散B.棱镜不能把白光分解开来C.棱镜能将白光分解开来D.棱镜只能使白光发生色散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起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B.太阳发出的光是白色的,也是最单纯的光C.月亮是一个自然光源,而通电的电灯是人造光源D.蓝色的玻璃片只能通过蓝光11.彩色电视机显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A.红、绿、蓝B.红、绿、黄C.红、绿、紫D.红、黄、绿12. 下列各种色光中,能产生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红光B.黄光C.蓝光D.复色光1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日食B.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D.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14.我们在银幕上有时会看到电影的慢镜头,慢镜头是由于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一种影视效果。
第二章 2.4 光的色散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内容在一期课改教材中为选学内容,二期课改教材中为基础型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要求为知道级。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因不同单色光折射本领不同引发的光的色散现象、三原色光和物体的颜色之谜。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各种颜色,而对彩虹类的现象见之不多,对其成因较难理解。
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知道有复色光与单色光的区别,并尝试解释彩虹形成原因,体会三原色组合应用,了解物体的颜色之谜。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动手乐趣及学习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层次,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验研究“白光分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实验过程,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难点:色散的原因。
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手电筒、装有水的圆形烧瓶、三棱镜、玻璃砖、彩色透明纸、三色陀螺、、计算机等。
2.演示实验器材:强平行光源、三棱镜、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
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包括白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等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关于彩虹传说的flash动画和探究小实验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入白光的色散现象。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2.4 光和颜色
编写者:__________ 审核者: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 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
3、 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千米/秒
4、
【课前体验】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那么会发光的是不是都是光源呢?
1、 寻找会发光的物体,判断哪些是光源?
2、用激光笔射入空气、水、玻璃砖观察传播的途径。
3、取几张硬纸片,用小刀刻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孔,大小约为1厘米,把刻有小孔的纸片
放在阳光下,观察通过不同形状的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
4、取硬纸片,用小刀在纸片上刻出正方形的大孔,大小约为5厘米,把刻有大孔的纸片放
在阳光下,观察通过大孔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另取一张硬纸片把正方形的大孔遮去
一部分,观察阳光通过变小的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形状。移动纸片减小孔的大小,直到阳光通
过孔在地面上形成圆形的光斑为止。
【课内导学】
一、光源
什么是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
二、光的传播
活动一:
1、 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气中,观察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
2、 将一束激光射到水中,观察激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
3、 将一束激光射到玻璃中,观察激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径。
小结:
思考与讨论:1、用步枪瞄准射击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合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
为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是什么道理?
2、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活动二:
小组汇报课前体验2、3
思考:小孔成像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解释
小结:通过活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三、光速
阅读P63页 光速
体验计算光速
【星级挑战】
【★】下列物体①太阳 ②月亮 ③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④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 ⑤收看电
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⑥钻石 ⑦发光的水母 ⑧萤火虫,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
____ 。
【★★】以下不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
A、小孔成像 B、影子 C、月食 D、筷子放到水里会“变弯”
【★★★】为了测得某个星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科学家从地球向该星球发送一束激光信号,
经过8秒后,收到了从星球表明返回地面的信号,则该星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学后反思】
1、 整理知识
2、 错误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原因:_______________
3、 我发现的新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