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光学电流互感器误差补偿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203.98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误差补偿方法光纤陀螺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陀螺仪,它广泛应用于导航、航天和船舶等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和硬件原因,光纤陀螺仍然存在误差。
误差的存在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对光纤陀螺误差进行补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误差补偿方法。
小波神经网络是一种结合了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它能够对输入数据进行非线性变换和拟合。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误差补偿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小波变换、神经网络训练和误差补偿。
首先,对于光纤陀螺的误差信号,我们可以将其通过小波变换进行分解。
小波变换能够将信号分解成不同的频率成分,并且可以从不同的精细度水平上进行表示。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光纤陀螺误差信号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特性。
接下来,我们使用小波神经网络对分解后的信号进行拟合和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已标注的数据集作为训练样本,同时也可以将已知的误差信息作为辅助输入。
通过多层神经元的互联和权重调整,神经网络可以学习到光纤陀螺误差的非线性关系。
最后,根据训练好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我们可以对实时的光纤陀螺误差信号进行补偿。
补偿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对误差信号进行预测和修正。
利用训练好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我们可以将实时的误差信号输入网络中进行计算,得到误差的预测值。
然后,根据预测值,我们可以对陀螺仪的输出信号进行修正,从而实现误差的补偿。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误差补偿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小波变换能够对信号进行分解和表示,可以提取出误差信号的特征。
其次,神经网络能够学习并拟合误差信号的非线性关系,从而准确地进行修正。
最后,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实现实时的误差补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误差补偿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结合,它可以对光纤陀螺的误差进行准确的预测和补偿,从而提高陀螺仪的精度和可靠性。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误差补偿方法
骞微著;杨立保
【期刊名称】《中国光学》
【年(卷),期】2018(011)006
【摘要】为了提高光纤陀螺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误差补偿方法.首先使用小波分析中的Mallat分解算法提取出陀螺信号中的主趋势项,对其误差余项进行重构.然后将重构信号作为小波神经网络的目标输出,将原始陀螺信号作为训练样本.为了提高小波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同时防止其陷入局部极小值,采用增加动量因子和自适应调整学习速率的方法来改进训练方法.训练后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光纤陀螺误差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结果表明,经过小波神经网络方法补偿后,光纤陀螺的输出精度达到了0.0194°/s,光纤陀螺的测量性能得到了提高.
【总页数】8页(P1024-1031)
【作者】骞微著;杨立保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824
【相关文献】
1.基于神经网络的开环光纤陀螺误差补偿方法 [J], 张延顺;周战馨;房建成
2.基于LS-SVM的开环光纤陀螺误差补偿方法 [J], 周战馨;余志勇;张延顺
3.基于多模型分段拟合的光纤陀螺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J], 冯卡力;李安;覃方君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误差补偿方法 [J], 贾朔;车昊;李洋;黄云川;张博闻;刘炳杰;刘子溪;朱宏娜
5.基于光纤陀螺温度漂移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J], 汪红兵;王新宇;阳洪;卜继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小波包和RBF神经网络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故障诊断杜菲;马天兵
【期刊名称】《井冈山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34)003
【摘要】根据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故障的特点,提出运用小波包变换和RBF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
首先运用小波包分解和重构原理将传感器输出信号分解到不同频段中,提取每个频段的能量作为状态监测的特征向量,作为RBF网络的输入,然后利用最佳的RBF神经网络进行压电传感器故障分类。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非线性跟踪能力,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杜菲;马天兵
【作者单位】淮南232001;南京2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06
【相关文献】
1.基于小波包分解和RBF神经网络的民机液压泵源故障诊断研究
2.基于小波包和RBF神经网络的瓦斯传感器故障诊断∗
3.基于小波包和RBF神经网络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故障诊断
4.基于小波包模糊熵与RBF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5.基于小波包模糊熵与RBF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智能传感器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盛晓龙;夏虹
【期刊名称】《自动化应用》
【年(卷),期】2014(0)10
【摘要】传感器测量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其输入输出特性偏离其原有的标定特性,从而产生测量误差.针对此问题,提出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传感器测量误差补偿,并设计基于智能传感器系统的实现补偿的方法.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盛晓龙;夏虹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和RBF神经网络的多步误差补偿方法 [J], 孟红波;王昌明;包建东;边鹏
2.基于线激光传感器的工件尺寸测量系统的误差补偿方法 [J], 张旭;陈爱军;沈小燕;张瀚文;李东升;刘源
3.基于RBF神经网络的MEMS惯性传感器误差补偿方法 [J], 刘宇;付乐乐;邹新海;崔巍;文丹丹
4.基于RBF神经网络的MEMS惯性传感器误差补偿方法 [J], 刘宇;付乐乐;邹新海;崔巍;文丹丹
5.基于RBF神经网络集成-模糊加权输出的数字温度传感器误差补偿 [J], 林海军;滕召胜;杨进宝;刘让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
姚敏;赵敏;邢力
【期刊名称】《传感器与微系统》
【年(卷),期】2005(024)007
【摘要】介绍了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在比较了多种神经网络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对压力传感器温度误差及非线性误差进行补偿的方法.该网络与BP神经网络相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补偿精度.经过实验证明:该网络能够有效地补偿压力传感器的温度非线性误差,在-40~60℃范围内,使温度误差从原来的5.4%降到了0.2%.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姚敏;赵敏;邢力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16;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
【相关文献】
1.基于线性加权免疫克隆算法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 [J], 张坤;张进
2.基于PSO-LM-BP神经网络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 [J], 伍川辉;蒋荣伟
3.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和SVM模型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 [J], 景晓璐;张小栋;耿加民
4.基于数值分析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研究 [J], 刘鹏;何伟丰;刘清龙;吴振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研究 [J], 刘贺;李淮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小波理论的主变差动保护相位补偿方法发布时间:2023-03-08T03:44:21.050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3期作者:张琦[导读] 由于传统主变差动保护相位补偿方法识别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能力差,保护装置误动次数多,研究基于小波理论的主变差动保护相位补偿方法。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广东梅州 514021摘要:由于传统主变差动保护相位补偿方法识别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能力差,保护装置误动次数多,研究基于小波理论的主变差动保护相位补偿方法。
按照小波变换理论对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进行分解与重构,获得合闸后的特征数据;通过变换相位将变压器连接为三角形,将互感器连接为星形进行相位补偿;对主变正常配置复合电压闭锁过流进行保护,使用一侧电压作为复压的基础条件来保护运行的正常来实现主变差动保护相位补偿。
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本文方法变压器误动次数为0,提升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实现主变差动保护有效相位补偿。
关键词:小波理论;主变差动保护;相位补偿;中图分类号:TM771 文献识码:A引言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力产业也逐渐兴起。
高压与高智能化的电力设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在供电系统中,安全问题和设备可靠性是重点。
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输电线路等需要运行稳定通畅。
而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如果出现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化保护。
如果在线路中存在故障问题时,要当即对其进行切除避免出现严重问题而损坏电路,对电力企业产生消极影响。
当配电网系统发生运行故障时,继电保护系统灵敏性降低,触发主变差动保护,做到对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的识别,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1]。
由于传统差动保护相位补偿方法使得电网运行状态差,运行成本升高,变压器保护不能快速对故障进行保护,在变电运行中还会产生误动现象,导致结果不能符合预期。
现阶段为促进主变差动保护的智能化和精细化,选取主变差动保护相位补偿方法为研究对象,基于小波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展开实验和分析。
基于BP网络的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的补偿
刘晔;苏彦民;王采堂
【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0(034)006
【摘要】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用于补偿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线性双折射效应的方法,即从学习后的BP神经网络连接权重中,提取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电流值、被测电流值与线性双折射效应之间联系的知识,讨论了网络的学习算法,论述了线性双折射效应的具体补偿方法,分析了网络隐含层节点数变化对补偿结果的影响,对网络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适用性.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刘晔;苏彦民;王采堂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710049,西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TP43
【相关文献】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相SPWM逆变电路故障诊断 [J], 王艳秋
2.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光学电流互感器误差补偿系统 [J], 刘晔;陈敬后;樊艳芳;张侃侃;陈江波;束秀梅;马志瀛
3.基于神经网络逆建模的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 [J], 刘晔;邹建龙;王采堂;苏彦民;韦兆碧;王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故障诊断 [J], 黄剑涛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 [J], 韩素敏;周孟;郑书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报告摘要电机是现代工业中最主要的动力能源和驱动设备之一,不仅需要进一步提高电机驱动自动化水平,更要求电机的运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通过监测电机振动信号对直流电动机故障进行诊断研究,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振动信号特征,利用神经网络识别特征,输出电机相应的运行状态。
关键词:故障诊断小波分析神经网络振动信号第一章引言1.1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现代工业制造的发展,电机巳经成为当今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动力和驱动装置。
由于电机大量的应用,使用环境的不同,所驱动的负载也各尽不同等原因,导致了电机故障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运行环境恶劣、负载冲击性很大的场合中运行的电机,其故障率更高。
近些年来,因关键电机设备故障而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
一直以来,针对电机的各种故障,一般都选用成熟、可靠的继电保护措施。
继电保护技术是在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是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避免在电力系统中发生灾难性事故。
继电保护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于电磁式保护装置,第二个阶段是基于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第三个阶段是基于集成电路继电保护装置,最后一个阶段是基于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继电保护装置。
目前继电保护被广泛应用于电机设备系统中,其主要目的是当电机发生故障或异常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电机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避免事故发生恶化。
外表上看,继电保护的作用很明显,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因为只有当事故已经发生时,继电保护才会起作用。
这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继电保护可能会突然断开整个生产线中的电源,使整个生产线上的设备突然停电,不会造成其他设备的损害,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正如文献[1]中所描述的:“设备的继电保护,并不意味着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它只能在事故发生后采取行动;它是在悬崖绝壁下的救护车,而不是悬崖顶上保护行人的栅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参考题目1.集成电路型方向阻抗继电器设计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2.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理论的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研究3.谐振接地电网调谐方式的性能分析与实验测试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5.消弧线圈接地补偿系统优化研究6.面向对象的10kV配电网拓扑算法研究7.蚁群算法在配电网故障定位中的应用8.中性点接地系统三相负载综合补偿9.电力有源滤波器控制设计10.110kV电力线路故障测距11.防窃电装置的分析与设计12.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能表设计13.跨导运算放大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14.基于微机的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系统开发15.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实用分析方法研究1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17.冲击负载引起电压波动与闪变分析18.基于等波纹切比雪夫逼近准则最优化方法设计FIR滤波19.电力系统智能稳定器PSS的设计20.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21.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的电力系统测量技术研究22.基于重复控制的冷轧机轧辊偏心补偿系统23.基于模糊聚类的变压器励磁涌流与短路电流的识别24.基于蚁群算法的配电网报装路径优化25.基于虚拟仪器的变压器保护系统设计26.配网无功功率优化27.复合控制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研究28.电力系统鲁棒励磁控制器设计29.基于标准系统方块图的OTA-C滤波器的实现30.6-10KV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潮流算法研究39.燕山大学西校区110KV供电方案设计40.数据采集系统USB接口的实现41.具有比率制动和二次谐波制动特性的差动继电器软件设计42.水轮发电机模糊调速系统研究43.电流传输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44.双回电力线路故障测距4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站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46.燕山大学供电电网改造的初步设计47.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48.500KV变电站设计49.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设计与仿真50.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件设计51.塑料注射成型机PLC控制系统设计52.铁磁谐振消谐器软件设计53.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54.基于模糊理论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研究55.基于小波理论的电力故障行波分析58.医疗设备检测数量的计算机联网监控系统59.汽轮发电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60.电压无功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61.电力系统电压-无功在线控制数据源仿真系统62.电力系统故障录波数据分析与研究63.火电厂除灰阀门PLC控制系统设计64.电压无功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器的设计65.简单电力网络潮流计算系统的设计及开发66.混沌电路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67.电力系统通信协议转换的单片机实现68.混沌遗传算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69.直流分布式发电系统控制70.逆变电源并联均流技术研究71.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故障检测72.距离保护在高过渡电阻条件下的动作研究73.微机继电保护中滤除衰减直流分量的算法研究74.火电厂锅炉水位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7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76.蚁群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77.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力市场竞价策略研究78.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79.自动重合闸装置设计80.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设计81.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距离保护系统设计82.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系统的设计83.电网售电量预测软件研究84.基于可控硅控制的制动器设计研究85.电铁用电特性分析及补偿方法研究86.伴随运算放大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87.电力系统振荡的数字仿真研究88.基于智能理论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分析89.电网规划中网架规划的方法研究90.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设计91.基于随机粒子群算法的无功优化92.少油断路器参数测量仪的研制93.应用电磁暂态程序分析电力系统铁磁谐振94.基于VB的液压AGC 监控系统设计95.短路电流计算算法研究与编程实现96.应用虚拟仪器测量电网的不平衡度97.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项目投资预测方法研究98.分布式发电微型涡轮发电机控制仿真99.锅炉燃烧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100.模糊图像分割技术研究101.电力系统谐波分量计算-傅立叶算法102.脉冲式电表的数据采集器设计103.信号流图在电网络分析与设计的应用104.短路计算及继电保护整定系统的设计105.自适应低通滤波器的设计106.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检测方法及系统设计107.基于正反馈的单相分布式发电孤岛检测108.混合式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设计109.电网无功优化分区的研究110.PLC在机械手控制中的应用111.万能过载保护与自动调整112.零序电流方向保护系统设计113.分布式发电系统可靠性分析114.塑壳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初步设计115.基于PLC的高空作业车电控系统研制116.分布式发电燃料电池控制系统仿真117.变压器油荧光谱EEM数据处理与分析118.伴随运算放大器在电流模电路中的应用119.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研究120.利用两侧电量进行电力线路故障测距121.铁磁谐振消谐器硬件系统的设计122.电力系统谐波分量计算-傅立叶与最小二乘法比较123.燕山大学西校区10KV配网综合自动化124.OTA-C电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125.运算放大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126.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线损研究127.配电变压器不经济状态下的损耗分析与计算128.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指示器的设计129.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和设计130.基于零序电流比幅比相法配电网故障检测的研究131.粒子群算法在无功电压控制中的应用132.PLC在电镀生产线上的应用138.基于PLC的模糊-PI空调室温控制研究141.BOOST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研究142.BUCK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研究143.430单片机控制H桥逆变电源研究144.多级电容升压电路研究145.430单片机控制双正激变换器研究146.Boot-Buck级联电路控制研究147.并联谐振DC-DC变换电路研究148.基于430单片机电动车控制研究149.变流器重复控制研究150.单开关逆变电路控制研究151.基于DS证据理论逆变器故障诊断研究152.交流变频电机在自动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53.移相控制ZVZCS变换器154.家用变频空调器中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算法155.电力系统通信协议转换的单片机实现156.一种单片机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节能装置157.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单周期控制158.TOPSWITCH在单端反激式稳压电源中的应用159.TOPSWITCH在单端正激式稳压电源中的应用160.带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161.UC3854在功率因数校正中的应用162.F某2N型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163.Boot电路的软开关PFC技术研究164.Buck电路的电荷控制技术研究165.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全桥逆变器研究166.榨油厂PLC控制组态界面设计167.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研究168.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研究169.Buck电路电流控制策略研究170.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研究171.正反激变换器特性研究172.UC3855在BootPFC变换器中的应用173.单片机控制异步电动机节能器的设计174.“H”型直流脉宽调速系统设计175.热连轧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76.穿孔机电气系统设计177.软开关单相BootPFC电路研究178.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179.无位置传感器的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研究180.自驱动同步整流有源嵌位正激DC-DC变换器181.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器182.CRMBootPFC变换器183.智能生态网络供热系统184.智能大厦的多功能会议系统的设计185.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186.采用单片机控制的交流电焊机的设计187.SPWM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仿真研究188.基于控制专用单片机的无刷电机控制系统189.DC-DC 软开关电源及其并联均流研究190.具有PFC功能的AC-DC开关电源设计191.单级逆变器及其单周控制研究192.电动汽车双向直流传动系统研究193.单片机闭环控制BOOST变换器研究194.单片机控制感应电机双馈调速系统研究195.全桥逆变器的单周期控制研究196.BUCKTL变换器研究197.ZVZCS移相全桥变换器设计198.基于TDA5142T的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199.基于MSP430控制移相全桥逆变器的研究200.DSP控制的无差拍控制逆变电源201.电流控制两态调制逆变器的研究202.电网故障限流、保护器203.直流开关电源并联控制及系统设计204.单周期控制和PI控制技术的对比研究205.隔离变换器漏感影响的研究206.隔离式变换器变换效率提高的技术途径探究207.太阳光伏电池系统控制问题的研究208.DC/DC变换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209.单相并联型APF特性的仿真分析210.超导储能磁体参数优化设计211.储能磁体励磁电源及其控制技术212.高频谐振式储能电容充电控制系统213.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的研究与设计214.低压大电流同步整流DC-DC变换器设计215.低电压大电流电压半桥变换电路设计216.ZVTPFCBOOST变换器设计217.ZVTPWMDC-DC变换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