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和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的重叠峰解析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9
基于小波变换的便携式质谱重叠峰解析方法研究李宝强;李翠萍;黄启斌;张众垚;徐智;张琳;郭春涛【摘要】针对便携式质谱重叠峰导致无法准确识别待测物质特征峰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重叠峰解析方法,并对使用该方法处理重叠峰时存在的小波函数的选择、小波分解层数的确定、信号经小波变换后细节部分的选取,以及细节部分放大倍数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选用仿真的大峰与大峰重叠数据、大峰与小峰重叠数据和便携质谱仪实测的DMMP重叠峰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解析重叠峰后,与原始数据的分离度相比,仿真的大峰与大峰的分离度提高了128.57%,大峰与小峰的分离度提高了52.0%,实测DMMP数据的分离度提高了至少33.75%.【期刊名称】《质谱学报》【年(卷),期】2015(036)003【总页数】7页(P199-205)【关键词】便携式质谱;重叠峰解析;小波变换【作者】李宝强;李翠萍;黄启斌;张众垚;徐智;张琳;郭春涛【作者单位】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5;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5;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5;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5;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5;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5;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便携式质谱仪处于单质谱工作模式并对复杂物质进行分析,或处于色质联用工作模式受到色谱共流出物的碎片峰影响时,由于仪器的分辨率不够高,在质谱图中会出现重叠峰的现象,导致不能准确地寻找特征峰位置,从而影响待测物质的识别。
针对重叠峰解析的问题,国内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方法。
Kauppinen 等[1-4]提出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自去卷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以光谱信号为主的多种重叠信号的解析,它是在频域中通过对分析信号除以去卷积函数减小分析信号的半峰宽,从而实现对重叠峰的分离,但是去卷积过程使噪音呈指数增加,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信噪比,易产生负旁瓣效应。
基于连续函数的自反馈Hopfield神经网络图像复原算法张亮;罗鹏飞
【期刊名称】《计算机与现代化》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在分析图像复原的Hopfield神经网络恢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函数的全并行自反馈改进算法,利用该算法对匀速直线运动模糊图像进行复原,并与Paik方法得到的复原图像进行比较,发现该方法得到的复原图像信噪比提高显著,且恢复过程加快.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张亮;罗鹏飞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
【相关文献】
1.应用Hopfield神经网络和小波域隐Markov树模型的图像复原 [J], 娄帅;丁振良;袁峰;李晶
2.一种基于随机软反馈Hopfield神经网络的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新方案 [J], 汪海明;胡武捷;冯明海
3.基于状态连续变化的Hopfield神经网络的图像复原 [J], 韩玉兵;吴乐南
4.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图像复原算法的改进 [J], 吴城磊
5.基于遗传算法和LM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图像复原算法 [J], 杨宇光;王叶红;王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数字水印算法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数字水印算法。
算法综合运用小波包变换,离散余弦变换,神经网络等技术进行水印的嵌入与提取。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能有效抵抗抗滤波攻击和旋转攻击。
关键词小波包变换;神经网络;数字水印;离散余弦变换数字水印技术是目前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是一种可以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保护数字作品版权和认证来源及完整性的新型技术。
本文根据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及Hopfield网络的变换域水印算法。
该水印算法利用小波包变换,选择中低频嵌入水印信息,实现了特定频带的水印嵌入,以此来抵抗滤波攻击;利用离散余弦变换使子图像能量更加集中,以此来有效抵抗旋转攻击;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了水印的检测,不仅提高了水印检测的正确率,而且增强了水印的提取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的抵抗裁剪攻击、压缩攻击;能抵抗一定量的噪声攻击和缩放攻击;对于滤波攻击和旋转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1-13]。
1 水印嵌入算法1)水印序列的生成本文将大小为90×58的二值水印图像wa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然后按列重排得到一维水印序列dwap,大小为5220。
2)对原始宿主图像作变换先对宿主图像I做一级离散小波变换,得近似分量CA,水平细节分量CH,垂直细节分量CV,对角细节分量CD,这四个子图拼图为图1中的(b);再分别对CH和CV这两个分量做一级离散小波变换,对CH做一级离散小波变换,得近似分量CHA,水平细节分量CHH,垂直细节分量CHV,对角细节分量CHD;对CV做一级离散小波换,得近似分量CV A,水平细节分量CVH,垂直细节分量CVV,对角细节分量CVD,这些子图拼图为图1中的(c);最后对CA,CHH,CVV分别作离散余弦变换DCT,拼图为图1中的(d);图1中的(a)为原始宿主图。
3)水印嵌入位置的选取本算法选择小波子带CA,CHH,CVV作为水印的嵌入频带,嵌入时先分别CA,CHH,CVV作DCT变换,再分别将各自的DCT系数按从大到小排列;再将水印信息的DCT系数按从大到小排列,前3220个DCT系数嵌入子图CA 的DCT的前3220个系数中;中间1000个DCT系数嵌入子图CHH的DCT的前1000个系数中;最后1000个DCT系数嵌入子图CVV的DCT的前1000个系数中。
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作者:谷金诚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1年第7期文/谷金诚如何把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的结合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用小波分析对故障信号进行预处理,即以小波空间作为模式识别的特征空间,通过将小波基与信号的内积进行加权和来实现信号的特征提取,然后再利用常规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对故障进行模式分类,这就是松散型小波神经网络。
另一种是把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直接融合,即用小波函数或尺度函数直接作为神经元的激励函数,充分继承两者的优点,这就是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通常简称为小波网络。
本文主要利用的是松散型小波神经网络,即通过小波变换提取刀具磨损声发射(AE)信号的特征向量(本文采用提取信号的均方根值作为特征向量),然后作为误差反向传播(BP)网络的输入,从而达到把刀具的磨损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
一、理论基础1.小波变换连续小波:若记基本小波函数为Ψ(t),伸缩和平移分别为a和b,则由母函数Ψ生成的依赖于参数a,b的连续小波定义为则称Ψ(t)是基本小波。
2.神经网络简单地说,神经网络就是用物理上可以实现的器件系统或现有的计算机来模拟人脑的机构和功能的人工系统,它由大量简单神经元广泛互联构成一种计算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模拟人脑生物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
本文采用的是BP神经网络。
BP网络主要用于:函数逼近、模式识别分类和数据压缩。
从结构上说,BP网络是典型的多层网络,分为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层与层之间多采用全连接方式,同一层单元之间不存在互连。
BP模型实现了多层网络学习的设想,当给定网络的输入模式时,它由输入层传到隐层单元,经过隐层单元逐个处理后传送到输出层单元,由输出层单元处理产生一个输出模式,这是一个逐层状态更新过程,称为前向传播,如果输出响应与期望输出模式有误差不满足要求那么就转入误差反向传播,将误差值沿着连接通路反向逐层传送并修正各层连接权值,这两个过程反复交替直到收敛为止。
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的结合研究进展近年来,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作为两种重要的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它们分别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领域,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此,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提高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性能。
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可以将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子信号,并提取出信号的时频特征。
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可以在不同尺度上对信号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捕捉信号的局部特征。
然而,小波变换在处理非平稳信号时存在一些问题,如边界效应和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函数等。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具有自适应学习和自适应处理能力。
神经网络通过训练样本来学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并通过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来提高模型的性能。
然而,传统的神经网络在处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时存在一些困难,如训练时间长、易陷入局部最优等。
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可以克服它们各自的局限性,提高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小波变换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将信号的时频特征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从而提高神经网络的性能。
另一种方法是将小波变换作为神经网络的激活函数,利用小波函数的多尺度分析能力来提取信号的局部特征,并通过神经网络来学习和优化小波函数的参数。
除了将小波变换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或激活函数,还可以利用神经网络来优化小波变换的参数和阈值,从而提高小波变换的性能。
例如,可以使用神经网络来学习和优化小波基函数的参数,使其更好地适应信号的特征。
还可以使用神经网络来学习和优化小波变换的阈值,从而实现自适应的信号分解和重构。
此外,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结合还可以应用于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领域。
例如,在图像处理中,可以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然后使用神经网络进行图像分类和识别。
在语音识别中,可以利用小波变换提取语音的频谱特征,然后使用神经网络进行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
基于树型小波变换和Hopfield神经网络的纹理图像分割刘仁金;杨庆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2)002
【摘要】纹理分割是图像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基础,也是个经典难题.采用树型小波变换方法提取纹理图像特征,并采用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象素聚类,从而实现对纹理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刘仁金;杨庆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安徽,六安,237012;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多种纹理特征提取的草细胞图像分割比较 [J], 陆璐;李玉龙
2.基于小波变换的纹理图像分割 [J], 黄兴滨;谷光琳;刘伟东
3.基于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和FCM的纹理图像分割 [J], 蔡振江;王渝;张娟
4.基于Gabor多通道滤波和Hopfield神经网络的纹理图象分割 [J], 郭立;陆大虎;朱俊株
5.基于粒度与小波变换的纹理图像分割 [J], 刘仁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小波变换中如何处理重叠与漏填问题小波变换是一种用于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的强大工具。
它能够将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子信号,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分析信号的时频特性。
然而,在应用小波变换时,我们常常会遇到重叠与漏填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波变换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一、重叠问题重叠问题指的是在进行小波变换时,相邻子信号之间存在部分重叠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或失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窗函数法窗函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重叠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在每个子信号的边界处应用一个窗函数来减小重叠的影响。
常用的窗函数有汉宁窗、汉明窗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函数,可以在减小重叠的同时保持信号的频率特性。
2. 重叠-相加法重叠-相加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处理重叠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将相邻子信号的重叠部分进行加权平均来减小重叠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相邻子信号的重叠部分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3. 前向-后向法前向-后向法是一种较为复杂但有效的处理重叠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将信号分解为两个子信号序列,分别进行前向和后向的小波变换,然后将两个子信号序列的结果进行合并,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两次小波变换,因此计算量较大,但可以有效地处理重叠问题。
二、漏填问题漏填问题指的是在进行小波变换时,部分信号成分未被分析到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不完整或遗漏重要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增加小波尺度增加小波尺度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漏填问题的方法。
小波尺度决定了信号在频域的分辨率,较小的尺度可以更好地捕捉高频成分,较大的尺度可以更好地捕捉低频成分。
通过增加小波尺度,我们可以提高对低频成分的分析能力,从而减小漏填的问题。
2. 多级小波变换多级小波变换是另一种常见的处理漏填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对信号进行多次小波变换,每次变换都对低频成分进行进一步分解,从而提高对信号细节的分析能力。
基于小波分析和Hopfield的网络流量预测喻皓;陈志峰【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年(卷),期】2013(030)006【摘要】针对传统单一的网络流量模型不能对网络流量的复杂特性进行精确模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αTrous小波分析和Hopfield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对网络流量进行预测.首先对网络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αTrous小波变换;然后对小波单支进行重构,并将低频成分送入AR模型高频成分送入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建模预测;最后对各分量进行合成得到预测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并且具有很好的网络适应性.%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al single network traffic model that it cannot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traffic,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composite model to predict the network traffic which is based on αTrous wavelet analysis and Hopfield neural network,First,the network traffic is normalised and applied the αTrous wavelet transform; then the wavelet single is reconstructed,and for modelling and prediction,its low frequency component is sent into AR model,its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 is sent into Hopfield neural network; Finally,the components are composited to obtain the predictive value.Simul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mprove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has good adaptability to the network.【总页数】4页(P246-249)【作者】喻皓;陈志峰【作者单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231;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2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相关文献】1.电力系统暂态信号的小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三)基于小波分析的EHV输电线路单端量暂态保护 [J], 何正友;杨卿;钱清泉2.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 [J], 王祥3.基于小波分析的ARMA-SVR网络流量预测方法 [J], 刘亮;江汉红;王洁;芮万智4.小波分析和AR-LSSVM的网络流量预测 [J], 冯华丽;刘渊5.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 [J], 李小龙;杨文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