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17
23.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案一、学习目标: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会运用结论进行有关简单的计算;经历相似三角形各条性质的简单推理过程,进一步深化对相似三角形的认识;发展合理推理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课后体会)二、重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三、课前预习:阅读课本第71———72页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 五、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1)什么叫相似三角形?(2)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4)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重要线段分别是什么?(5)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这些对应线段有什么关系呢?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问题1若△ABC ∽△A ′B ′C ′,那么△ABC 与△A ′B ′C ′的对应边上的高AD 与A ′D ′的比等于相似比吗?》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吗?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_________________练习1 填一填1.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为2∶3,那么相似比为_________,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的比为______.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0.25, 则对应高的比为_________,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的比为_________. !3.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为1/4,则相似比为______,对应高的比为______ .问题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会等于相似比吗?图中(1)(2)(3)分别是边长为1、2、3的等边三角形,它们都相似吗?(1)与(2)的相似比=______, (1)与(2)的周长比=______ (2)与(3)的相似比=______, %(2)与(3)的周长比=______A ’B ’C ’D ’A BC DA ’B C ’D ’ABC D 结论: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______.问题3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已知:△ABC ∽△C B A ''',且相似比为k, AD 、D A ''分别是△ABC 、△C B A '''对应边B C 、C B '' 边上的高,求证:///:C B A ABC S S ∆∆=2k@练习2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3∶5,则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的比等于______.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为0.4,那么相似比为_______,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的比为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____,面积的比为_________. 、3.把一个三角形变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1)如果边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那么面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__倍。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会说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教学重难点】1.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的推导;2.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关系的推导;3.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关系的推导及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识别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简便方法有哪些?2.在△ABC与△A′B′C′中,AB=l0cm,AC=6cm,BC=8cm,A′B′=5cm,A′C′=3cm,B′C′=4cm,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说明理由。
如果相似,它们的相似比是多少?二、新课讲解1.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它们对应边的比就是相似比,△ABC∽△A′B′C′,相似比为ACA′C′=2。
2.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会成比例,除此之外,还会得出什么结果呢?3.一个三角形内有三条主要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这些对应的线段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探索一下它们的对应高之间的关系。
4.同学画出上述的两个三角形,作对应边AB和A′B′边上的高,用刻度尺量一量CD与C′D′的长,CDC′D′等于多少呢?与它们的相似比相等吗?得出结论:5.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我们能否用说理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结论呢?同学们用上面类似方法,得出: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会等于相似比吗?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6.假设三角形(2)的各边长分别是(1)的2倍,(3)的各边长分别是(1)的3倍,所以它们都是相似的,填空:(2)与(1)的相似比为( ),(2)与(1)的面积比为( );(3)与(1)的相似比为( ),(3)与(1)的面积比为( );(3)与(2)的相似比为( ),(3)与(2)的面积比为( )。
23.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已经建立了学习小组,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所以学生参与有关性质探究活动的热情应该比较高,但是基于本班学生平常学习的状况,部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期待在小组学习中,通过互助学习解决这部分同学的困惑。
二、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是在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从而达到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的全面研究。
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相似三角形可看作是全等三角形的拓展,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研究也可看成是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拓展研究。
另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也是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有效工具。
2、教学目标1.经历“直观感觉――尝试猜想――合情推理――知识应用”的活动过程,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会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2.通过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在探究中,开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3、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进行简单运用难点:探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过程。
4、授课类型:新授课5、学法指导运用观察猜想、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等方法来解决问题6、教学课时:1课时7、教学过程(详案)个人智慧展示一、知识引入相似三角形有何性质?想一想:在三角形中,除了边,角,还有哪些量?思考: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以上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开门见山,以旧知识引入本节课的当分猜想:当两三角形相似时,相应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与相似比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线段的比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规律,并由此猜想相似三角形的相应,相似比满足吗?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设计意图:对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的证明既需要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又需要运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与对应边之比等于相似比的结论,使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学,分别等于多少?设计意图:提升运用的给出,作为课后思考,鼓励学生整合所学习的知识,也体现了分层教学,照顾学有余力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