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考研招生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27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1 海洋与大气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3)803 流体力学 (3)804 海洋学 (4)970 大气科学综合考试 (5)复试考试大纲 (6)F0101大气科学专业综合 (6)F0102海洋科学综合考试 (7)F0103海洋管理综合考试 (8)初试考试大纲803 流体力学一、考试性质流体力学是海洋科学类物理海洋学和应用海洋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流体力学招生考试是为招收物理海洋学和应用海洋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流体力学知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简答题,计算题,证明题。
四、考试内容(一)流体力学考试内容:流体物理性质和流体运动的描述,理想流体流动,流体运动基本方程组,流体的涡旋运动,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无旋流动,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层流流动,边界层和湍流简介。
(二)基础理论(40%),理想流体(30%),粘性流体(30%)。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
804 海洋学一、考试性质海洋学是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海洋学招生考试是为招收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海洋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海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海洋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海洋学知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法学基础理论》考试大纲法学基础理论一、考试性质《法学基础理论》是中国海洋大学法学学科各专业(学术型)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涵盖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及西方法律思想史等多个课程,力求科学测评考生关于法学基础理论各相关课程的知识储备及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能够准确选择在法律实务和学术潜力方面表现出色的考生。
命题旨在以下两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法学基础理论各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1、知识储备:测评考生对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律思想史等学科的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术潜力:测评考生利用上述学科的基本知识分析、思考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其思考深度及原创力。
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3、试卷结构法理学:40分宪法学:20分行政法学:30分中国法制史:30分西方法律思想史:30分四、考试内容(一)法理学1、法的定义、特征与本质2、法的形式、法的效力以及法的分类3、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4、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5、法律关系6、法律行为与法律责任7、法的制定、实施与法律监督8、法律方法与法律程序9、法的起源与发展10、法的价值与作用(二)宪法学1、宪法的基本原则2、宪法的渊源3、违宪审查制度4、国家的结构形式5、政体6、公民的基本权利7、我国的主要国家机构8、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9、我国的选举制度(三)行政法学1、行政法渊源2、行政法基本原则3、行政主体与行政行为理论4、抽象行政行为5、行政处罚6、行政强制7、行政许可8、行政指导、行政合同9、国家赔偿理论与制度10、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四)中国法制史1、西周法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制度。
2、战国成文法运动。
659 专业史论基础
一、考试性质
本专业史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国音乐史论和西方音乐史论两个部分。
专业史论科目,重在考查考生对音乐史论基本知识点的全面认知与重点知识的深度掌握。
二、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掌握音乐史论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的情况。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中国音乐史论(50%)西方音乐史论(50%)
四、考试内容
(一)中国音乐史论(50%)
考试内容:中国音乐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重要流派、类型、重要作曲家和代表作等。
(二)西方音乐史论(50%)
考试内容:西方音乐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重要流派、类型、重要作曲家和代表作等。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1。
614专业基础综合A
一、考试性质
专业基础综合A是药学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查目标
有机化学部分要求考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基本反应和重要反应机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几何异构、立体异构及重要反应中的立体化学;熟练运用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反合成分析及合成路线设计;初步掌握有机化学的光谱波谱学理论,能够通过多种光谱波谱学技术鉴定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和一般分离纯化方法。
生物化学部分具体考查考生对生物化学理论、实验原理和应用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药学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生物化学研究方法和应用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
2、分析判断:用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21 MPA教育中心目录复试考试大纲 (2)F2101公共管理学 (2)F2102思想政治理论 (4)复试考试大纲F2101公共管理学一、考试性质一、考试性质公共管理学是MPA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公共管理基础理论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两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公共管理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两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对公共管理学的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用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制度规定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试卷结构:主观题:60%,客观题:40%四、考试内容(一)公共管理导论1、公共管理的涵义及特征2、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研究途径3、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4、新公共管理(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作为一般管理者的角色2、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3、公共管理者的技能(三)公共部门的角色1、公共部门的性质2、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3、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4、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5、政府失灵及其纠正(四)公共部门战略管理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性质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3、公共部门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五)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1、公共政策的性质2、公共政策问题3、公共政策规划与设计4、公共政策执行5、公共政策评估(六)公共组织管理1、公共组织的性质2、传统科层组织及其困境3、政府再造的内涵与背景4、企业型政府的基本理念及实施策略(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2、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八)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的性质与作用2、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过程及特点3、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问题以及改革策略(九)公共危机管理1、突发公共事件及公共危机的涵义、特点2、公共危机管理的涵义、过程3、公共危机管理制度体系(十)公共管理的新策略1、公共服务的民营化2、公共部门的目标管理3、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
624 基础韩国语
一、考试性质
本课程是韩国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
统掌握韩国语言文化知识,熟悉韩国语语法、词汇、文章的结构特征,应用韩国语知识正确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想法。
二、考查目标
主要考查学生对韩国语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检
测学生的韩国语基础知识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及思维分析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题型包括填空、选择、改错、阅读、写作等。
试卷结构:词汇用法占33%;语法应用占37%;阅读理解约占10%;写作大约占20%。
4、考试内容
1.词汇用法:主要考查考生韩国语词汇的掌握程度。
2.语法应用: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韩国语语法(主要为韩国语
的谓词活用、助词、词尾等)及短语、惯用句型等的掌握程度。
3.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以及对韩国语文章
的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主要考查考生的韩国语表达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933 环境学 (1)935 普通地质学B (2)959 结构力学A (4)961 环境工程基础A (5)复试考试大纲 (8)F1001化学与生物学 (8)F1002 流体力学 (9)F1003 环境工程综合 (10)F1004 工程地质学 (12)初试考试大纲933 环境学一、考试性质《环境学》是中国海洋大学为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二、考查目标考查学生对环境学基本原理,生态学基础理论,环境要素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特征与危害,全球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常见污染因子监测方法与原理,典型环境污染物基本控制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考试形式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各占总分的20%。
四、考试内容1.环境、环境问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沉降、沙漠化等)的形成机制、危害与防治对策。
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的根源。
2.环境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3.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5.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及物理环境等污染的含义、特征、类型、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6.环境污染的剂量、毒性概念;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7.环境质量标准及环境基准相关知识。
8.水中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和空气中SO2、NO2、TSP等因子的测定方法与原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
001 海洋环境学院(2015年9月22日更名为海洋与大气学院)目录一、初试考试大纲 (1)610 高等数学 (1)801专业课1(以动力气象学为主) (2)802专业课2(以天气学为主) (4)803流体力学 (6)804海洋学 (7)二、复试考试大纲 (10)一、初试考试大纲610 高等数学一、考试性质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专业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技术类有关专业。
四、考试内容(一)高等数学(75%)考试内容: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场论,含参变量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二)线性代数(25%)考试内容:行列式的性质与计算,矩阵理论,线性方程组理论,向量空间理论,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理论,二次型理论。
801专业课1(以动力气象学为主)一、动力气象学第一章 描述大气运动的方程组大气中的动量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旋转坐标系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球坐标系大气动力学方程组,Z坐标系大气动力学方程组,尺度分析和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简化,等压面坐标系大气动力学方程组。
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及其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闭合。
第二章 自由大气中的平衡运动自然坐标系中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自由大气中的平衡流场,地转风,梯度风,旋衡风,惯性风,热成风和地转偏差。
第三章 准地转大气动力学大气中的涡旋运动及其环流和涡度描述,环流定理,涡度方程和位涡度方程及其应用,准地转位涡度方程,准地转垂直运动方程和准地转位势倾向方程,准地转大气动力学方程组。
900 法学综合考试
一、考试性质
《法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法学各学科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法学综合考试课程。
二、考查目标
本考试大纲涵盖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和刑事诉讼法学等多个课程,力求科学测评考生关于对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刑事诉讼法学等三门课程的知识储备及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能够准确选择在法律实务和学术潜力方面表现出色的考生。
命题旨在以下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1、知识储备:测评考生对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刑事诉讼法学等课程的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制度规定来综合分析具体案例。
3、学术潜力:测评考生利用上述学科的基本知识分析、思考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其思考深度及原创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题40%,论述题及案例分析40%。
1。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9 基础教学中心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2)333教育综合 (2)937 教学设计 (4)942 教育管理学 (5)945 综合英语B (8)975职业技术教育学 (9)659 专业史论基础 (11)936和声分析与曲式作品分析 (11)346 体育综合 (12)复试考试大纲 (13)F1901管理学原理 (13)F1902课程与教学论 (14)F1903音乐文学创作 (16)F1904音乐文学理论 (17)F1905专业综合 (17)初试考试大纲333教育综合一、考试性质教育综合是我校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课程。
二、考查目标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四、考试内容教育学原理(一)教育学概述(二)教育的概念(三)教育与人的发展(四)教育与社会发展(五)教育目的(六)教育制度(七)课程(八)教学(上)(九)教学(下)(十)德育(十一)班主任(十二)教师(十三)学校管理中国教育史(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外国教育史(一)古希腊教育(二)古罗马教育(三)西欧中世纪教育(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二)心理发展与教育(三)学习及其理论(四)学习动机(六)技能的形成(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6 法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2)631法学基础理论 (2)900 法学综合考试 (4)复试考试大纲 (9)F1601法理学 (9)F1602宪法与行政法学 (10)F1603刑法学 (12)F1604民法学 (14)F1605诉讼法学 (16)F160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9)F1607国际法学 (22)F1608法律基础知识 (24)初试考试大纲631法学基础理论一、考试性质《法学基础理论》是中国海洋大学法学学科各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涵盖法理学、宪法学、国际公法学等三门课程,力求科学测评考生关于法学基础理论各相关课程的知识储备及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能够准确选择在法律实务和学术潜力方面表现出色的考生。
命题旨在以下两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法学基础理论各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1、知识储备:测评考生对法理学、宪法学、国际公法学等学科的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术潜力:测评考生利用上述学科的基本知识分析、思考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其思考深度及原创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题40%,论述题及案例分析40%。
法理学:50分宪法学:50分国际公法学:50分四、考试内容(一)法理学1、法的定义、特征与本质2、法的形式、法的效力以及法的分类3、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4、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5、法律关系6、法律行为与法律责任7、法的制定、实施与法律监督8、法律方法与法律程序9、法的起源与发展10、法的价值与作用(二)宪法学1、宪法的基本原则2、宪法的渊源3、国体与政体4、国家的结构形式5、宪法的制定与修改6、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我国的主要国家机构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0、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11、宪法监督与实施制度(三)国际公法学1、国际法导论国际法的性质;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2、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界定;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3、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的要素和基本权利;国家豁免;承认与继承;国际法上的个人;国际组织的一般制度;联合国体系、区域性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4、国际人权法国际人权标准及其实施机制。
5、国家领土国家领土的界定;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领土主权及限制。
6、国际海洋法国际海洋法的基本概念;基线、内水、领海和毗连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与群岛水域、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制度;国际海洋争端的解决机制。
7、极地与空间法南北两极的法律地位、空气空间法与外层空间法。
8、外交和领事关系法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外交特权与豁免;领事关系法。
9、条约法条约的缔结、生效;条约的解释和修订;条约的无效、终止和暂停施行。
10、国家责任法国家责任的界定;国家责任的形式;国家责任的成立与承担;国家责任的新问题。
11、国际争端的解决国际争端解决的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
900 法学综合考试一、考试性质《法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法学各学科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法学综合考试课程。
二、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涵盖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和刑事诉讼法学等多个课程,力求科学测评考生关于对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刑事诉讼法学等三门课程的知识储备及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能够准确选择在法律实务和学术潜力方面表现出色的考生。
命题旨在以下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1、知识储备:测评考生对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刑事诉讼法学等课程的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制度规定来综合分析具体案例。
3、学术潜力:测评考生利用上述学科的基本知识分析、思考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其思考深度及原创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题40%,论述题及案例分析40%。
民法总论:50分刑法总论:50分刑事诉讼法:50分四、考试内容(一)民法总论1、民法概述,包括:民法的含义、民法的性质、民法的由来与发展、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渊源与适用范围。
2、民法的基本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
4、民事主体。
5、民事法律行为。
6、代理。
7、民事责任。
8、诉讼时效与期限。
9、人身权。
10、债权总论,包括:债权基本原理、债的发生、履行、移转与消灭、债的保全、债的担保、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
11、物权通论,包括:物权基本原理、物权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性质、物权法的功能、意义、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登记与动产交付、物权的保护。
12、侵权责任,包括: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特殊侵权责任、侵权损害赔偿。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二)刑法学1、刑法的基本立场与刑法的原则主观主义刑法与客观主义刑法,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规范违反说与法益侵害说;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事管辖权原则;刑事管辖权与国际犯罪。
2、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构成理论流派;刑事管辖权与国际犯罪。
3、犯罪形态犯罪形态概念;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一罪类型。
4、刑罚总论刑罚概念;刑罚体系;量刑规则;刑罚裁量制度。
5、刑罚执行制度刑罚执行概念;缓刑;减刑;假释。
6、罪刑规范罪名;罪状;法定刑;法条竞合。
7、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罪;走私犯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类犯罪;金融诈骗犯罪;抗税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犯罪;8、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9、侵犯财产犯罪;10、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11、贪污贿赂犯罪;12、渎职犯罪(三)刑事诉讼法学1、导论(1)刑事诉讼的特点、刑事诉讼法的表现形式与基本内容、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2)外国早期社会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形成、现代西方国家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模式、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点与难点。
2、基本范畴(1)刑事诉讼目的基本学说、刑事诉讼价值的一般理论。
(2)刑事诉讼结构的理论学说、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3)刑事诉讼主体理论、刑事诉讼职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3、基本原则(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涵义、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2)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立法动向。
4、基本制度(1)刑事诉讼管辖制度和回避制度的基本内容。
(2)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趋势、刑事代理制度的内涵。
(3)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特点与适用原则、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及其发展完善。
(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内涵、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5)刑事诉讼法有关期间、送达、中止、终止的基本规定。
5、证据制度(1)刑事证据的概念、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类型。
(2)刑事证据的种类与分类。
(3)刑事诉讼证明的概念以及刑事诉讼证明对象、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的基本内容。
(4)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和立法动向。
6、审前程序(1)立案的概念、条件和程序。
(2)侦查主体的范围、侦查行为的种类与程序规制、侦查监督的基本内容、我国侦查制度的立法完善。
(3)刑事起诉的概念、刑事起诉的原则、审查起诉的内容、提起公诉的条件和程序、不起诉的种类与规制、提起自诉的条件、我国公诉制度的立法完善。
7、审判程序(1)刑事审判的内涵、刑事审判组织、刑事审判原则和刑事审级制度的基本内容。
(2)公诉案件一审程序的具体环节、自诉案件一审程序的特点、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和法庭审判特点。
(3)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4)二审程序的内涵、提起二审程序的规范性要求、第二审案件的审判原则、审理方式及其完善。
(5)死刑复核程序的内涵、基本流程、死刑复核程序的立法完善。
(6)审判监督程序的内涵、提起主体、提起理由、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规范性要求、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完善。
8、执行程序(1)执行的概念、特点和依据、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执行变更和执行监督的基本内容。
9、特别程序(1)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基本内容。
(2)公诉案件适用和解程序的基本条件。
(3)缺席审判程序的适用条件。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适用条件。
(5)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和程序规则。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
复试考试大纲F1601法理学一、考试性质《法理学》是法学理论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考试课程。
二、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力求科学测评考生关于法学基础理论各相关课程的知识储备及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能够准确选择在法律实务和学术潜力方面表现出色的考生。
命题旨在以下两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法学基础理论各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1、知识储备:测评考生对法理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术潜力:测评考生利用上述学科的基本知识分析、思考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其思考深度及原创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论述题及案例分析100%。
四、考试内容1.法治的内涵与机制、法治的基础以及我国法治实践2.法律文化的类型与传统3.法律职业的内涵与法律职业能力4.法制现代化与法律全球化5.法与经济、政治、道德等相关范畴的关系6.法理学的功用7.法律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核心问题与发展趋势8.法律社会学的基本范畴、核心问题与发展趋势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
F1602宪法与行政法学一、考试性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是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学术型)招生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查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法学硕士(学术型)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领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基础理论与具体制度的掌握与运用,能够从全面的思维理解分析现实中的宪法与行政法问题,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研究型的法学专业人才。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及简答30%,论述题及案例分析70%。
四、考试内容宪法学部分:(一)宪法学基本原理1、宪法的概念和本质2、宪法的分类和渊源3、宪法的历史发展4、宪法的理论基础5、宪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6、宪法的制定与修改7、宪法的规范与效力(二)宪法基本制度1、国家性质与形式2、基本政治制度3、基本经济制度4、基本文化制度5、基本社会制度6、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7、国家机构8、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行政法学部分:(一)行政法基础知识与原理1、行政法学基本概念、行政法的渊源2、行政法基本原则3、行政主体4、行政行为5、行政救济6、行政程序法制(二)中国行政法律制度1、行政处罚2、行政强制3、行政许可4、行政指导、行政合同5、行政复议6、行政赔偿(三)行政法实务1、行政执法实务2、行政复议实务3、行政赔偿实务4、行政诉讼实务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