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65.96 KB
  • 文档页数:2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一、瓮安县“6·28”事件回顾
危机前阶段 危机阶段 危机后阶段
• (一)危机前阶段 • 6月21日晚,李树芬在刘某做俯卧撑的时候“被水淹了”。 十几名消防队员打捞半个多小时未果,撤走。 • 22日,家属请求将王某等三人带回派出所询问。派出所未 做笔录就将人放走。家属怀疑死者系他杀,请求刑侦。公 安局鉴定死者系溺水死亡,未予立案。 • 23日,家属对结果怀疑,向黔南州公安局申述、提出再次 尸检要求。公安局认定死者溺水死亡系自杀,并向死者家 属送达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和《尸体处理通知书》 • 24日,家属对公安机关结论不服,拒绝领回尸体处理。维 稳办组织双方调解,失败。 • 26日,黔南州公安局再次进行尸检,仍维持溺水死亡结论。 家属则坚持奸杀嫌疑。调节依旧失败。 • 27日,家属反悔调解方案,不同意安葬。公安局再次下达 《尸体处理催办通知书》,限时17时前把尸体抬走处理。 谣言四起、真假混杂、舆论哗然。多人以各种方式反映危 险,相关负责人搁置不问。
elements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该县公安局对一 名女学生死因的鉴定结果不满。从感情上讲,人 们很难不把同情心给与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众。大 部分群众都是讲道理的,也是通情达理的,无论 是国家领导人,还各级大大大小小的官员,谁都 不会否认这一点。所以不是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 路的地步,绝对没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围攻 和冲击政府。但是从理性的层面稍加分析,我们 不难发现,群众的“造次”也许并不无道理。
• (三)政府部门危机后阶段管理工作 • 1.领导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信息 30日,石宗 源看望、听取 汇报、座谈、与媒体沟通。07月01日 瓮安 6.28事件首次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称50余名嫌疑人被抓 媒体增加对案件事实本身的报道。 • 2. 组织专家再次进行尸检,发布结果 7月02日 贵州专家 组对李树芳进 行第三次尸检07月09日 李树芬第三次尸检 结果公布,结论为溺水死亡。 • 3. 处罚相关渎职官员,设立信访机构 7 月04日 瓮安县 原县委书记、县长、公安局长被撤职05日 瓮安新任县委书 记和代理县长走马上任,06日 瓮安县公安局设立信访日。 • 4. 组织调查,逮捕暴力事件带头人员 公安部对组织、策 划、指挥和参与“6·28”事件的主谋熊教勋向全国发出了 A级通缉令,要求尽快将其抓获归案。 • 5. 开展政府政府整顿工作 实施干部问责制度,解决合理 诉求与积案 ,作 出一系关于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 制度安排。


6月23-24号公安局认定死者溺水死亡系自杀,并向死者家 属送达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和《尸体处理通知书》
6月24-26号公安局对李树芬家属及王姓和刘姓家属进行调 解,要求李树芬家属将李树芬尸体领回处理。黔南州公安 局再次进行尸检,仍维持溺水死亡结论。 6月27号公安局再对被害人家属与其相关人进行调解。再 次下达《尸体处理催办通知书》,限时17时前把尸体抬走 处理。
(二)危机管理的不足之处
• 1.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预警不完善 • 在这次危机事件中,瓮安县政府在危机发生后未能由专门的 危机管理部门即刻拿出应对预案,导致事态发展不断恶化。 如果翁安政府提早制定、启动针对社会群体危机的应急管 理预案,可能就不会出现管理混乱不堪的局面,更不会出 现暴动事件。在6·28事件发生之前,瓮安县就已经处于不 稳定阶段,各种公共事件频发,民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 只有59%,到2008年6月为止群众的上访量已达到3348起, 这些都是重要的警示信号。6月28号,公安局、县委、县政 大楼被点燃后,找不到相关负责的组织,相关的领导仍未 站出采取果断的措施,而是从县政府到州领导,层层开会 研究,层层请示等待,却没有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 事发当时,瓮安县政府相关部门能针对“上访”问题采取 相应地补救措施,制定相应应急预案,此次上访或许不会 演变成群众暴乱的地步。
三、瓮安事件危机管理工作的成功与不足
• (一)危机管理的成功之处 1.慎用专政措施
• 在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不法分子用石头、砖头、 酒瓶、爆竹等袭击维持秩序 的公安民警和消防 兵,广大民警和武警、消防官兵保持了极大的克 制,没有动用火力,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各级公安、 武警和地方党政干部的一同努力下。在二十九号 下午,最终依法、克制、妥善处置了这起群体突 发事件,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有力地维护 了瓮安县的社会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尽可能地 减少损害。
贵州瓮安县“6·28”事件
• 2008年6月28日下午,因对贵州省瓮安三中初二年 级女学生李树芬(1991年7月生,瓮安县玉华乡雷 文村泥坪组人)死因鉴定结果不满,死者家属聚 集到瓮安县政府和县公安局上访。在有关负责人 接待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 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最终酿成严重打砸 抢烧突发事件。
(三) 少女之死
• 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李树芬 于2008年6月22日凌晨溺水死亡。当日7时40分许, 经雍阳镇责任区刑警队现场勘查、尸检、DNA鉴 定,认定李树芬系跳河自杀。死者家属不能接受, 认为有被奸杀嫌疑。 • 6月25日,黔南州派法医复检,结论仍为溺水死 亡。死者家属要求公安部门责令当时在场人员王 某、刘某、陈某等人赔偿50万元。 • 6月26日,经县工作组多次做工作,死者家属表 示同意县工作组的协调意见,答应在6月28日签 订协议了结此事。

本来简简单单的一桩命案,作为当地执法部门, 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给群众一个真相其实并 不难。但很显然,无论是当地有关部门,还是相 关媒体,依然似乎是在回避问题本身。无论在当 地有关部门的解释中,还是媒体的报道中,只是 大概描述了群众围攻和冲击政府的行为事实,但 对造成这一事实的导火索,对引发事件的命案并 没有些许的说明和相关解释,仅仅一句“一些人 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 果不满”作结。这一明显带有纸里包火意味的含 糊其辞,无疑会衍生出诸多的猜测和臆想,而群 众据此不满也是理所当然。

• (二)政府部门危机阶段管理工作
• 1.派出警力,进行维稳,向上报告情况 6月28号公共机关派出 大量警员,消防员,警车进行维稳工作。黔南州公安局110指挥 中心立即将重要信息编发《黔南公安情况反映》向上报告。贵州 省委书记石宗源作出8点批示。 • 2. 高层领导出面与群众沟通 6月29号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 记、省公安厅长崔亚东接到石宗源的批示后,带领省公安厅有关 人员火速奔赴瓮安。6月29日凌晨1时30分,崔亚东一行抵达 “瓮安事件”现场,遵照省委书记的指示精神,靠前指挥,处置 正在进行中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从外地调集的武警部队进入现 场。公安、武警向围观群众喊话,劝告群众“不要围观,尽快离 开现场”,随即拉好警戒线。 • 3. 武警开始强行清场 崔亚东和当天赶到瓮安的武警总部副参 谋长薛国 强、省武警总队队长周爱民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 应对措施。6月29日19时,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执行命令,开始 强行清场,人群逐渐散去。 • 4 . 高层领导现场指挥6月30日一大早,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 常委会主任石宗 源专程奔赴瓮安,现场指挥“6·28”事件处置 工作。
• (二)危机阶段 • 28日,死者家属和当地群众到县政府请愿。人越聚越多, 个人利益受损害者、社会闲杂人员加入。整个过程始终没 有领导出现,打砸抢烧开始,并冲破民警在公安局一楼大 厅组成的人墙,打砸办公设备、烧毁车辆,并围攻前来处 置的公安民警和消防人员,抢夺消防龙头,剪断消防水带, 消防人员被迫撤离。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作出8点批示。 而市县领导仍处于等待上级命令中。 • 29日凌晨1时30分,贵州省公安厅厅长崔亚东抵达现场。武 警部队陆续进入现场。2万多群众陆续散去,事态暂时平息。 • 29日6时起,6000多人聚集,少数心怀不满的人煽动。 • 29日晚7点,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执行命令,开始强行清场, 人群逐渐散去。
(一)经济落后,民众生活水平低
• 瓮安县 坐落于中国最贫穷省份之一的贵州省腹地, 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 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83.25%,第一产业比重占GDP的38.6%。瓮安县水 利资源丰富,正在建设的有国家重点工程构皮滩 电站,同时瓮安也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县,全县煤 炭总储量10.64亿吨,磷矿总储量6.5亿吨,铁矿 藏量1500万吨,锌矿藏量60万吨以上。农业县、 水电站、矿产,在中国可以分别将它们理解为贫 穷、移民、暴富阶层,因此瓮安是一个贫穷的县 城,瓮安县群众长期以来对县经济发展缓慢,收 入太低,生活艰难十分不满。

2.舆论监督的初步参与
• 6月29日凌晨,数千群众继续到县政府, 公安局门前围观,甚至用石头等五物品攻 击公安干警、武警官兵。此后,瓮安县委 有关负责人在与黔南州有关部门联合举行 了新闻发布会,尽管还未充分调查清楚情 况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但随后当地媒体 开始大规模地刊登和播放《瓮安群众愤怒 谴责不法分子》等新闻,使翁安县以至全 国人民引发广泛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监 督了政府的行为 。
• (三)危机后阶段 • 30日,石宗源看望、听取汇报、座谈、与媒体沟 通。媒体增加对案件事实本身的报道。 • 2日,进行第三次尸检。对事件处理进行情况通 报。启动干部问责,相关责任人被免职。司法机 构依照法律惩治犯罪分子。
二、瓮安县政府部门危机管理工作的开展
• (一)政府部门危机前阶段管理工作 • 公安局调查,判定案情,进行调解6月21-22号公安局警察 对李树芬溺死之案消极检查。鉴定死者系溺水死亡,未予 立案。
• 3.危机管理信息不公开 • 在瓮安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对外信息公开不及时,人们 不知道政府的应急措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众还有 媒体获取的信息不对称。暴动发生很长一段时间内,暴动 近况等重要信息没有被有效的传达,甚至在群众街头抗议 的警报信息发出很长一段时间,危及形势扩大等紧要信息 也没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政府部门 和社会各界,导致公众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使 得相关相应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这场暴动的严重性估计不 足,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从瓮安事件的整个过程来看, 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所造成了严重后果。因此,危机信息 是公众最希望获得的,也是政府最应该向公众传播,让公 众知晓及时正确的信息,才能稳定公众的情绪,避免危机 的扩大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和更大的损害。
• 3.危机过后彻底整顿瓮安政府 • 在危机事件过后,对瓮安县政府原县委书记、县 长、公安局长被撤职予以撤职处分,同时瓮安模 式除了采取依法惩戒不法分子、打击黑恶势力等 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善后处置措施外,实施干部问 责制度,解决合理诉求与积案 ,作出一系关于 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制度安排。更重要的 是根据事件过程中当事主体 • 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应该承当的义务或责任,采取
(二) 政府与民众矛盾突出
瓮安县政府和瓮安县人民之间有深刻的矛盾。 该县治安长期不好,安全指数极低,群众的幸福 感也低,少数公安人员涉黑严重。因此,县公安 局和政府有关部门在群众中丧失了公信力和权威 性,在“6·28”事件发生之前,2007年9、10月, 瓮安县城连续发生了四起爆炸案,至今未破案, 此事让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一些居民直言根本不 信任警察。有的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长期以来失 职渎职,对黑恶势力及严重刑事犯罪、群众反映 的治安热点问题重视不够、打击不力,刑事发案 率高、破案率低,导致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 反应十分强烈。
了全方位的整顿;和以往相比,采取了多主体的 治理方式,大大拓展了治理空间,因而成为类似 事件善后处置的宝贵经验。
• 2.危机管理参与的缺乏 • 从一名初中生的落水事件演变成群体事件来看, 正是因为当地政府缺乏危机意识,缺乏对公共危 机的感知能力和应付能力,在危机隐伏期为采取 措施从源头上加以阻断,往往就导致瓮安群体事 件的破坏性影响不断蔓延,最后造成了不可收拾 的局面。因为当地政府缺乏危机意识,未建立完 备的应急体系,导致政府主体进行公共危机管理 时缺乏统一指导,从而影响了危机的可控性。因 此,是否具备危机意识,及危机意识的正确与否 将直接影响公共危机管理的质量。如果没有危机 意识就不可能有具体的危机防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