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定量分析化学习题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45.46 KB
- 文档页数:25
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热点一定量测定数据的方法和过程分析数据的测定方法1.沉淀法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3.测气体质量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典例1】(2013·北京理综,11改编)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⑤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量筒中,读数为b 升⑥取a克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酚酞作指示剂,用c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b升A.②③ B.④⑤⑥ C.③⑤ D.全部解析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根据差量法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故①正确;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氯化钠,列方程组即可求出,②正确;③中,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故无法求解;④中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④正确;⑤中由于少量CO2溶于水,无法测定Na2CO3、NaHCO3产生CO2的总体积,⑤不正确;⑥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Na2CO3恰好转化为NaHCO3, NaHCO3与盐酸未反应,根据Na2CO3+HCl===NaCl+NaHCO3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⑥正确。
Chap 1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划分界限是:被测物质量分数高于__1__%为常量分析;称取试样质量高于__0.1__g为常量分析。
2试液体积在1mL~10mL的分析称为半微量_分析。
3试样用量在0.1mg~10mg的分析称为_ 微量_分析。
4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 C)(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5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B)(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6若每1000g水中含有50 mg Pb2+, 则可将Pb2+的质量浓度表示为__50_μg/g。
7已知某溶液含71 μg/g Cl-,其密度为1.0 g/mL,则该溶液中Cl-的浓度为__2.0×10-3__ mol/L。
[A r(Cl)=35.5] (71/35.5)×1.0×10-38某水样中含有0.0025 mol/L Ca2+, 其密度为1.002 g/mL, 则该水样中Ca为__100__μg/g。
[A r(Ca)=40.08] 0.0025×40.08×1000/1.0029准确移取1.0 mg/mL铜的标准溶液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释至500 mL, 则稀释后的溶液含铜(μg/mL)为( C)(A) 0.5 (B) 2.5 (C) 5.0 (D) 25注意:稀释至500 mL,计算时必乘2,答案只能是A C10海水平均含1.08×103μg/g Na+和270 μg/g SO42-,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则海水中Na+和SO42-浓度(mol/L)为-( D )已知A r(Na)=23.0, M r(SO42-)=96.1(A) 4.79×10-5, 2.87×10-6(B) 1.10×10-3, 2.75×10-4(C) 4.60×10-2, 2.76×10-3(D) 4.79×10-2, 2.87×10-3Na:1.08×103/1000/23.0/1.0211 海水平均含1.08×103 μg/g Na+和270 μg/g SO42-, 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定量分析化学试题(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定量分析期末模拟试题学院:姓名:专业:学号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借用较精密仪器测定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析方法(对)2.在滴定分析中,为了使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应该为( C )A大于10 ml B大于15 ml c 大于20 ml D大于30 ml第二章:误差和数据处理1.精密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符合程度(错)2.对一样品做了两次平行测定,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可用( B)A. 偏差B. 相对相差C. 相对误差 D .标准偏差3.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4.计算下列算式:(1).+ =+ =(2).**4700=*10^1**10^(-)3**10^3=*10^25.某含氯样品的测定结果为x=%,s=%, n=4. 求置信概率分别为95%及99%时,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95%99%时,t 分别为和)解:n=4时,f=4-1=3P=95%时,u=x ±tn s =±×406.0=(±)%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1.滴定时眼睛应观察滴定管体积变化 (错)2.下列不满足基准物质的条件是()A .试剂纯度高B.物质主成符合化学式C.性质一般,可活泼,可不活泼D .最好要有较大的摩尔质量3.滴定分析进行的方式—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间接滴定-4.计算题: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 CaCO 3) g 加入 mol/L HCl ml 与CaCO 3作用余 HCl 用 mol/L NaOH 回滴,计用去 ml ,计算CaCO 3%解: HCl 与CaCO 3反应为: CaCO 3+2 HCl=CaCl+H 2O回滴时: HCl+ NaOH= NaCl+ H 2On (CaCO 3)=21n (HCl ), n (HCl )=n (NaOH )与CaCO 3作用的HCl 物质的量为:n (HCl )=〔C (HCl )×V (HCl )〕-〔C(NaOH)×V(NaOH )〕×103∴ CaCO 3% =⨯⨯⨯--G CaCO M NaOH CV HCL C 2)()()(3310100%=%第四章:酸碱滴定法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知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对)2. 计算得出甲基橙的PK HIn =,则甲基橙的实际变色范围是( D )A ~B ~C ~D ~3. 在对一元酸(碱)的滴定中,影响突越范围的因素有 :被滴酸(碱)的浓度,被滴酸(碱)的强度。
定量化学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4)多项选择题第1题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是( )。
A.反应必须按化学计量关系进行完全(达99.9%)以上,没有副反应B.反应速度迅速C.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D.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下一题(2/64)多项选择题第2题关于基本单元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本单元必须是分子、离子、原子或官能团B.在不同的反应中,相同物质的基本单元不一定相同C.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离子、原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D.为了简便,可以一律采用分子、离子、原子作为基本单元上一题下一题(3/64)多项选择题第3题根据酸碱质子理论,( )是酸。
图片A.B.C.D.上一题下一题(4/64)多项选择题第4题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
A.无水碳酸钠B.邻苯二甲酸氢钾C.硼砂D.二水草酸E.碳酸钙上一题下一题(5/64)多项选择题第5题标定HCl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
A.无水Na2CO3B.硼砂(Na2B4O7·10H2O)C.革酸(H2C2O4·2H2O)D.CaCO3上一题下一题(6/64)多项选择题第6题在下列溶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的是( )。
A.弱酸及其盐溶液B.弱碱及其盐溶液C.高浓度的强酸或强碱溶液D.中性化合物溶液上一题下一题(7/64)多项选择题第7题下列物质中,哪几种不能用标准强碱溶液直接滴定?( )A.盐酸苯胺C6H5NH2·HCl(C6H5NH2的Kb=4.6×10-10)B.(NH4)2SO4(NH3·H2O的Kb=1.8×10-5)C.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的Ka=2.9×10-6)D.苯酚(Ka=1.1×10-10)上一题下一题(8/64)多项选择题第8题用0.1mol/L NaOH滴定0.1mol/L HCOOH(pKa=3.74),对此滴定适用的指示剂是( )。
一、单选题(共30小题)1. 下列不属于系统误差性质的是( ) A. 重复性B. 数据很小C. 单向性D. 误差大小基本不变2. 下列不属于系统误差产生原因的是( ) A. 方法不完善B. 试剂纯度不够C. 仪器未经校正D. 操作失误3. 下列分析过程中不会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 A. 沉淀重量法中使用定性滤纸,使最后灰分加大 B. 使用分析天平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C.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D.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4. 下列哪种情况所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 A. 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剂量点不一致 B.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C. 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D.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5. 下列哪种措施可用于消除分析方法中系统误差( ) A. 增大试样称量质量 B. 操作时细心、认真 C. 增加测定次数 D. 进行仪器校准6. 下列关于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 B.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C. 具有单向性D. 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7. 下述关于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横坐标x 值等于总体平均值μ时,曲线出现极大值B. 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夹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其值为1C. 标准偏差σ越小,测量值越分散,曲线越平坦D .分布曲线以x=μ点做纵坐标为其对称轴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等 8. 在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 A. 高精密度 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C. 标准偏差大D. 仔细校正所用的天平、容量仪器等9. 下列可用于减小定量分析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 A. 校正测定结果B. 进行对照实验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D. 进行空白实验10. 从精密度就可以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A. 随机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误差小D. 增加平行实验的次数11. n 次测定结果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s 和单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s x 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达式是( ) A. n /s s x x =B. n /s s x x =C. n /s s x x =D. x x s s >12. 下列关于置信区间定义,正确的是( )A. 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B. 在一定置信度下,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D. 在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13.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 ) A. F 检验B. t 检验C. Q 检验D. 格鲁布斯法14. 有一组平行测定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可采用( ) A. F 检验B. t 检验C. 方差分析D. 格鲁布斯法15. 对同一试样用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若想判断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 ) A. u 检验B. t 检验C. F+t 检验D. F 检验16. 用25 mL 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为( ) A. 25 mLB. 25.0 mLC. 25.00 mLD. 25.000 mL17.四位学生用重量法同时对分析纯BaCl 2⋅2H 2O 试剂中Ba 的质量分数各测三次,所得结果及标准偏差如下,其中结果最好的是( )已知:3.244M O H 2BaCl 22=⋅;()3.137Ba Ar = A. 42.55x =;%5.1s = B. 18.56x =;%1.2s = C. 22.56x =;%21.0s =D. 10.55x =;%20.0s =18. 滴定分析中通常要求称量误差≤±0.1%,若分析天平精度为0.1 mg ,则至少应称取多少样品( ) A. 0.1 gB. 0.2 gC.0.05 gD. 1.0 g19. 下列是95%置信度下某试样测量结果的报告,请问哪份报告更为合理( ) A. ()%2.036.25±B. ()%24.036.25±C. ()%243.036.25±D. ()%2432.036.25±20. 下列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 A. π=3.141B. pH=10.50C. CaO%=25.30D. 222.3021. 下列数据不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 A. pH=11.26 B. [H +]=0.1020 C. Cu%=10.26D. [Pb 2+]=12.28×10-4 22. 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pKa 为12.35,其Ka 值应表示为( )A. 4.467⨯10-13B. 4.47⨯10-13C. 4.5⨯10-13D. 4⨯10-1323. 已知某溶液的pH 为11.02,其氢离子活度的正确表示为( ) A. 9.550⨯10-12mol ⋅L -1B. 9.55⨯10-12mol ⋅L -1C. 9.5⨯10-12mol ⋅L -1D. 1⨯10-11mol ⋅L -124. 误差的有效数字位数通常为( ) A. 1~2位B. 2~3位C. 四位有效数字D.算出多少就多少 25. 定量分析中,对测定结果误差的要求是( ) A. 越大越好B. 越小越好C. 等于零D. 在允许范围内即可26. 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分析一矿物中的含硫量,取样均为3.5 g ,下列哪份报告合理( ) A. 甲:0.04%B. 乙:0.042%C. 丙:0.0421%D. 丁:0.04211%27. 欲测定石英(SiO 2)中的Fe 、Al 、Ca 、Mg 的含量,应采用下列哪组试剂分解试样( ) A. HF+H 2SO 4B. H 2SO 4+HNO 3C. H 2SO 4+H 3PO 4D. HClO 4+HNO 328. 欲进行硅酸盐的全分析,宜采用下列哪种熔剂分解试样( ) A. K 2S 2O 7B. KHSO 4C. Na 2CO 3D. NaHCO 329. 欲测定钢铁中的磷含量,选择下列哪组试剂分解试样最合适( ) A. HClB. HNO 3+H 2SO 4C. H 2SO 4D. H 2SO 4+HCl30. 某组分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而得:s m /M v c w ⋅⋅= ,若c =0.1020±0.0001 mol ⋅L -1,V = 30.02±0.02 mL ,M =50.00±0.01 g ⋅mol -1,m =0.2020±0.0001 g ,则对w 的误差而言( ) A. V 项引入的最大B. c 项引入的最大C. M 项引入的最大D. m 项引入的最大二、填空题(共15小题,30个空)1.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形状的两个参数为: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反应了测量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通过实验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通过一些典型的分析化学练习题及其答案,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定性分析题1. 有一种无色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请问该气体是什么?答案: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同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形成白色沉淀。
2. 有一种无色液体,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请问该液体是什么?答案:该液体为硫酸。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形成白色沉淀;同时,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泡。
二、定量分析题1. 已知某种含铁的溶液中,每毫升含有0.05克的Fe2+,试求该溶液中Fe2+的摩尔浓度。
答案:Fe2+的摩尔质量为55.85g/mol。
根据题意可知,每毫升溶液中含有0.05克的Fe2+,即每升溶液中含有50克的Fe2+。
由此可得,该溶液中Fe2+的摩尔浓度为50g/mol。
2. 已知某种含有硫酸铜的溶液中,每升含有10克的Cu2+,试求该溶液中Cu2+的摩尔浓度。
答案:Cu2+的摩尔质量为63.55g/mol。
根据题意可知,每升溶液中含有10克的Cu2+。
由此可得,该溶液中Cu2+的摩尔浓度为10g/mol。
三、仪器分析题1. 在红外光谱仪中,一种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光谱图判断该物质的结构。
答案:根据光谱图可知,样品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一个强吸收峰,位于3300-3500cm-1的位置,这表明该物质中存在着羟基(-OH)官能团。
同时,光谱图中还出现了一个吸收峰,位于1700-1750cm-1的位置,这表明该物质中存在着酮基(C=O)官能团。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定量分析A组1.用中和滴定测定某盐酸的浓度,操作如下:用天平称得20克NaOH,配成1000毫升标准溶液,用来测定大约浓度为1摩/升的盐酸50毫升,假设配得的NaOH溶液直接用来测定,该实验允许误差为一滴(约0.05毫升),那么称取NaOH固体的天平的准确度在下列数据中哪个比较合理?A 0.1克B 0.01克C 0.001克D 0.0001克2.实验室用100毫升0.10摩/升盐酸去滴定100毫升0.10摩/升NaOH溶液,如果允许滴定误差为 0.1%,则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范围是A 5~8B 3.3~10.7C 4.3~9.7D 4.4~103.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 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1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A 大于20 mLB 小于20 mLC 等于20 mLD 等于5 mL4.某生用含有杂质碳酸钠的烧碱样品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那么,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时,所用烧碱样品质量比用纯氢氧化钠的质量A 偏高B 偏低C 不变D 无法比较5.3.75克胆矾晶体(CuSO4·5H2O)加热至100℃后,剩下粉未2.67克,该粉未的化学式是A CuSO4·3H2OB CuSO4·H2OC CuSO4D CuO6.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两烧杯中各盛有100毫升1摩/升硫酸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反应后天平保持平衡的是A 0.1摩Zn,0.1摩FeB 1摩Fe,1摩ZnC 1克Zn,1克FeD 10克Zn,10克Fe7.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盛放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硫酸,若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一块锌片和一块铁片,且均溶于酸,现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则锌和铁的物质量之比应为A 1︰1B 65︰56C 63︰54D 54︰638.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内注100毫升1摩/升HCl,将下列各组的两种金属分别投入左右烧杯内,反应停止后天平仍平衡的是A 2.7克Al、2.7克ZnB 3.25克Al、3.25克ZnC 1克Al、1克ZnD 3.9克K、4克Ca9.将两只各盛50毫升2摩/升盐酸的小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调平后,向两烧杯里分别加入各一种物质,若使充分反应后,天平失去平衡,在左右两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 左边加CaCO35克,右边加MgCO35克B 左边加NaHCO35克,右边加MgCO35克C 左边加NaHCO34克,右边加MgCO34克D 左加CaCO34克,右边加MgCO34克10..在天平两端各放同浓度同体积的一杯足量的稀硫酸,天平保持平衡.现在一杯中加入3.6克铝粉,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应向另一边加入镁粉A 3.49克B 3.6克C 3.93克D 3.70克11.实验中需用2.0摩/升的Na2CO3溶液950毫升,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A 1000毫升,212克B 950毫升,201.4克C 100毫升,21.2克D 500毫升,100.7克12.将ag含NaOH样品溶解在bmL 0.l 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mL 0.1mol·L -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NaOH式量为40)A [(b-c)/125a]×100%B [(b-2c)/125a]×100%C [(b-c)/250a]×100%D [(8b-8c)/a]×100%13.某学生欲配制0.1摩/升NaOH溶液100毫升,配制时下列操作可能会造成溶液的实际浓度偏高的是A 所使用的NaOH已在空气中部分变质B 将NaOH溶解,并将溶液倒入100毫升容量瓶后,“定量”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C 把烧碱放在纸片上称量D 天平空盘时,指针指向刻度盘“0”刻度的左边,称量达平衡时,指针指在“0”刻度1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 所用NaOH已潮解B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质量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右盘C 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纸,调整天平至平衡后,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D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水面刻度线来读取体积读数15.某氯化镁晶体是由Mg2+、35Cl-、37Cl-构成,在熔融条件下,将1摩这种氯化镁电解,测得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氧气质量的2.22倍,则这种氯化镁的晶体中35Cl-的物质的量的百分含量约为A 25%B 40%C 50%D 75%16.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2,这类有机物中A 分子量最小的化合物分子式是CH2O2B 分子量最小的化合物分子式是CH2OC 含相同碳原子数的各化合物,其分子量之差是18的整数倍D 含相同碳原子数的各化合物,其分子量之差是16的整数倍17.某容器中装入8克物质X和17克物质Y,加热使之完全气化,压强为4.5×105帕;在同一体积容器中装入2克X和7克Y,在相同温度下气化,压强为1.5×105帕。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分析化学习题集初⼩宇编学部:班级:姓名:⿊龙江东⽅学院第⼀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准确度⾼,⼀定需要精密度⾼;B、精密度⾼,准确度⼀定⾼;C、精密度⾼,系统误差⼀定⼩;D、分析⼯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 A )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测定次数B、作空⽩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位有效数字( D )。
A、⼀位B、⼆位C、三位D、四位6、⽤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 )A、某学⽣⼏次读取同⼀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致B、某学⽣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或偏低;C、甲⼄学⽣⽤同样的⽅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C )A、10003.0-=+LmolcH B、pH=10.42C、=)(MgOW19.96% D、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C )A、砝码被腐蚀;B、试剂⾥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提⾼题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灵敏度为0.0001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少应称取( B )A、0.1gB、0.2gC、0.05gD、1.0g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A、12.006B、12.00C、12.01D、12.03、有关提⾼分析准确度的⽅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 C )A.HCl滴定Na2CO3B.HCl滴定NaOH+Na3PO4C.NaOH滴定H2C2O4D.NaOH滴定H3PO4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B.NaOH C.Na2CO3D.Na2CO3+NaHCO3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B )A.封闭现象 B.僵化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C )A.邻二氮菲 B.淀粉指示剂 C.KMnO4D.二苯胺磺酸钠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C )[已知Eφ(MnO4/Mn2+)=1.51V,Eφ(Fe3+/Fe2+)=0.77V]A.320.0 B.3.4×1012 C.5.2×1062 D.4.2×1053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D )A.Br- B.Cl- C.CN- D.I-9.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Cl-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B )A.PH为11—13 B.PH为6.5—10.0 C.PH为4—6 D.PH为1—310.用BaSO4沉淀法测S2-时,有Na2SO4共沉淀,测定结果( A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2O3,以Fe3O4表示分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C )A .3423Fe O Fe O M M B .343()Fe O Fe OH M M C .342323Fe O Fe O M M D .343()3Fe O Fe OH M M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A .AxB .AsC .As -AxD .Ax -As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A )A .T 2B .T/2C .2T D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 ( A )A .3.00B .5.00C .9.00D .11.001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C )A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相对分子量的大小D .滴定突跃范围16.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 1<V 2,则组成为 ( D )A .NaOH+Na 2CO 3B .Na 2CO 3C .NaOHD .Na 2CO 3+NaHCO 317.在pH 为4.42的水溶液中,EDTA 存在的主要型体是 ( C )A .H 4YB .H 3Y -C .H 2Y 2-D .Y 4-18.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 与MIn 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 A )A .僵化现象B .封闭现象C .氧化变质现象D .其它现象19.用Ce 4+滴定Fe 2+,当滴定至50%时,溶液的电位是 ( D )(已知E φ1(Ce 4+/Ce 3+)=1.44V ,E φ1Fe 3+/Fe 2+=0.68V)A .1.44VB .1.26VC .1.06VD .0.68V20.可用于滴定I 2的标准溶液是 ( C )A .H 2SO 4B .KbrO 3C .Na 2S 2O 3D .K 2Cr 2O 721.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C )A.pH为1—3 B.pH为4—6C.pH为6.5—10.0 D.pH为11—1322.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 C )A.沉淀的聚集速率大于定向速率 B.溶液的过饱和度要大C.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D.溶液的溶解度要小23.用重量法测定Ca2+时,应选用的沉淀剂是( C )A.H2SO4B.Na2CO3C.(NH4)2C2O4D.Na3PO424.在吸收光谱曲线上,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增大,而最大吸收波长将( B)A.为零 B.不变 C.减小 D.增大25.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与下列()因素有关。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第二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1. Er(甲) = -0.025% , S(甲) = 0.03 ; Er(乙) = 0.20% , S(乙) = 0.0452. (1) Er ≥0.2%时, m≥0.1g , V≥10mL;(2)Er ≥1%时, m≥0.02g, V≥2mL3. Er = -0.15%, d = 2.5×10-4 S = 3.2×10-4 CV = 0.16%4. μ = 35.2 0.65. Q 计 = 0.54 , Q 计〈Q 表 , 46.23应保留8. 当V = 5.0mL 时, Er = 4.0×10-3当V = 25.00mL 时, Er = 8.0×10-4说明滴定用的标准溶液体积越大,滴定误差越小。
9. (1) 209.5 (2) 5.34 (3) 9.3×10-6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1.(1)H 2SO 4, NaOH (2)21H 2SO 4, NaOH (3) 21Mg(OH)2, 21HCl (4) 21Zn, 21H 2SO 4 (5) 61K 2Cr 2O 7, KI (6) 51KMnO 4, HCl 2. M (KHC 2O 4·H 2O) = 146.14g·mol-1 M (21H 2C 2O 4·2H 2O) = 63.04g·mol -1 M (31KHC 2O 4·H 2C 2O 4·2H 2O) = 63.55g·mol -1 3. (1) c (AgNO 3) = 0.2000mol·L -1;(2) c (21H 2SO 4) = 0.2000 mol·L -1; (3) c (21H 2C 2O 4) = 0.02000 mol·L -1; (4)c (51KMnO 4) = 0.002000 mol·L -1; 4. c (HCl) = 11.75 mol·L -15. (1) V (H 2SO 4) = 1.67mL; (2) V (H 2SO 4) = 0.83mL6. V (H 2O) = 12.50mL7. (1) V (H 2SO 4) = 42.85mL (2) V (H 2SO 4) = 48.26mL8. m(Na 2CO 3) = 0.4g m(NaCO 3) = 0.6g需称取分析纯的无水碳酸钠0.4g ~0.6g.9. (1) T[HCl/Ca(OH)2] = 0.002465g·mL -1T(HCl/NaOH) = 0.008062g·mL -1(2)T(NaOH/HClO 4) = 0.007420g·mL -1T(NaOH/CH 3COOH) = 0.01041g·mL -110. w(H 2C 2O 4·2H 2O) = 92.32%11. w(Na 2CO 3) = 96.10%12. w(HAc) = 3.47%13.w(N) = 14.19% w(NH 3) = 17.25% w(NH 4HCO 3) = 80.08%14. c (21H 2SO 4) = 0.09840mol·L -1 15.m(21H 2C 2O 4·2H 2O) = 0.6304g 16.(1) w(Fe 2O 3) = 75.63%17. m(SO 42-) = 0.1499mg·mL -118. w(K 2Cr 2O 7) = 61.29%19. w(P) = 0.4677%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1. (1) 1.30 (2)2.37 (3) 11.13 (4) 2.87(5) 12.13 (6) 8.32 (7) 7.0 (8) 9.782. 化学计量点pH = 9.67滴定突跃范围: 6.75~9.703. w(Na 2B 4O 7·10H 2O) = 92.95% w(B)5.19%4. c (HCl) = 0.1147 mol·L -1 c (NaOH) = 0.1136 mol·L -15. m(H 2SO 4) = 0.003018g·mL -1 m(H 3PO 4) = 0.008075gmL -16. w(Na 2CO 3) = 54.05% w(NaHCO 3) = 16.93%7. (1) 试样组成为Na 2CO 3(2) V 1:V 2 = 3:48. w(NaH 2PO 4) = 24.00% w(Na 2HPO 4) = 14.20%9. w(NH 3) = 5.484%10. w(N) = 15.22%11. w(P) = 0.06453% w(P 2O 5) = 14.79%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 (1) FeSO 4,61K 2Cr 2O 7 (2) 51KMnO 4, FeSO 4 (3) 21I 2, Na 2S 2O 3 (4) 51KMnO 4, 21 Na 2C 2O 4 (5) 21I 2, AsO 32- (6) KI, 61KBrO 3 (7) KMnO 4, HCOO Na2. ∵ Δϕ =ϕ1-ϕ2 = 0.70-(-0.255) = 0.955>0.4 ∴ 可以准确滴定。
分析化学章节测试练习题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选择题1. 试样用量为 0.1 ~ 10 mg 的分析称为 -----------------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2. 试液体积在 1 ~ 10 mL 的分析称为------------------------------------------------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D)痕量分析2平的称量误差为 ±0.1mg , 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 ( )(A) 一位 (B) 两位 (C) 三位 (D) 四位4. 在滴定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大,其原因是 -------- ( ) (A) 过量半滴造成误差大 (B) 造成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差值大 ,终点误差大 (C)造成试样与标液的浪费(D) (A) 、 (C)兼有之5. 已知某溶液的 pH 值为 0.070 ,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 -------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C)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 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 0.012 千克碳 -12 的原子 数目相等 (D) 1摩尔等于 6.023 ×1023个基本单元 7. 已知T H 2SO 4/NaOH0.0100g / mL , 则c NaOH 应为多少 mol/L ------ ( )(A)0.1020 (B)0.2039(C)0.0200 (D) 0.01008.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 )3. 以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 CaSO 4 1 H 2 O 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 0.2000 g ,已知天(A) 0.8 mol/L (B) 0.851 mol/L(C) 0.85 mol/L (D) 0.8511 mol/L(A)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B) 摩尔就是摩尔质量注:H 2SO4= 98.07(A) 固体 NaOH (G.R.);(B) 浓 HCl (G .R.);(C) 固体 K 2Cr2O7 (G.R.);(D) 固体 Na2S2O3·5H2O (A.R.)9.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 (KHC 8H4O4)的摩尔质量为 204.2g/mol ,用它来标定0.1mol/L NaOH 溶液,宜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为( )(A) 0.25g 左右 (B) 1g 左右 (C) 0.1g 左右 (D) 0.5g 左右10.可用下法中哪种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 ---- ( )( A ) 进行对照试验;(B ) 进行空白试验;( C) 进行仪器校准;( 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1.用同一浓度的 KMnO 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 FeSO4 和 H 2C2O4溶液,已知滴定消耗 KMnO 4 的体积相等,则两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 ( )(A) C F e S4O C H2C2O4(B) 2 C FeSO4C H 2C2O 4(C) C F e S4O 2C H 2C2O4(D) 5 C FeSO42C H2C2O412.以下各类滴定,当滴定剂和被测物质浓度均增大 10 倍时,滴定突越范围增大最多的是- ( )2+(A ) 偏高(B) EDTA 滴定 Ca2+(C) Ce4+滴定 Fe2+(D) AgNO 3 滴定 NaCl13.标定好的 NaOH 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 CO2,若以此溶液测定 HAc 含量,则分析结果将(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不能确定14.用同一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 H2SO4和HAc 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
定量实验一.选择题1.下图能达到相应的目的是()A.B,C. D.2.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A.制取少量 B.用铜和浓硝酸 C.比较MnO2、Cl2、 D.探究NaHCO3蒸馏水制取少量NO2 I2的氧化性的热稳定性3.下列药品能存放在同一橱柜中的是()①NaOH②浓硫酸③浓盐酸④KMnO4⑤活性炭⑥甲苯⑦苯⑧KClO3A.⑤和⑧、④和⑧B.②和③、①和②C.②和③、⑥和⑦D.④和⑤、④和⑥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xCuCO3·yCu(OH)2·zH2O,为测定其中CuCO3的质量分数,称取ag样品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充分加热样品,用碱石灰吸收逸出气体,增重b gB.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称得其质量为b gC.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逸出气体,得b mL气体D.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Ba(OH)2溶液中,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5.利用右图实验装置,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6.A.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 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晶体加热至蓝色变白,冷却,称量,重复至前后质量恒定B. 测量SO2、N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将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混合气体通过装有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碘—淀粉溶液的反应管至溶液蓝色恰好消失C. 测定氯化铵与硫酸铵混合物中氯化铵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重D. 测定某补血剂(成分FeSO4和维生素C)中铁元素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补血剂溶于水,然后用标准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恰好变紫色且半分钟不改变①配制100 g 10%的CuSO4溶液,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②测定碳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0.2 g,所得溶液的浓度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00 mL 2 mol·L-1的稀硫酸时,先平视后仰视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9.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必须在①②间添加吸收H Cl 的装置B .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C .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D .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 2CO 3固体的纯度 10.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I :制取并收集氢气B .实验II :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来源:学+科+网]C .实验III :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D .实验Ⅳ: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11.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A NO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B Cl 2 NaBr 溶液 溶液呈橙黄色 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C SO 2 酸性KMnO 4溶液溶液褪色 SO 2有漂白性D NH 3 MgCl 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H 3有碱性13.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 2FeO 4)并探究其性质。
物质的定量分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电子天平是定量分析中常用的精密仪器,下列关于电子天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天平操作方便、读数稳定、准确度高,不同型号的电子天平具有相同的精确度B.电子天平是电子仪器,十分精密,不需要校准和调零C.电子天平有归零键,烧杯不洁净或潮湿不影响使用D.电子天平使用时,要关上附近的窗户,不要撞击使用天平所在的桌面;读数时,侧门应关闭,防止气流影响称重答案D解析电子天平十分精密,不同型号的电子天平具有不同的精确度;使用时需要校准和调零;烧杯不洁净或者潮湿都不能使用其称量。
2.下列关于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滴定实验都需要加指示剂B.滴定实验中待测溶液一定盛放于锥形瓶中C.酸碱中和滴定只适用于强酸或强碱浓度的测定D.所有的滴定都需要用到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答案D解析A项,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的氧化还原滴定一般不需再另加指示剂;B项,待测液和标准液都可盛放在锥形瓶中;C项,酸碱中和滴定也可用于弱酸、弱碱浓度的测定;D项,不管哪种滴定都需要用滴定管逐滴滴加液体。
3.在25 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 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 A.5 mL B.20 mLC.大于5 mLD.小于5 mL答案C解析滴定管最上端的刻度为0,且滴定管最下端的一部分溶液并不能通过滴定管刻度反映出来。
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C.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应洗净烘干后才能使用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答案D解析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相当于增加待测液,会引起滴定误差,A错;pH试纸不能润湿,润湿后会改变待测液的浓度,可能导致测定结果不准,B错;C项中,锥形瓶不需要烘干,洗净即可。
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习题一1.将下列数据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3.667;3.651;3.650;3.550;3.649;pK a=3.664解:3.7;3.7;3.6;3.6;3.6;3.662.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结果:(1)2.776+36.5789-0.2397+6.34(2)(3.675×0.0045)-(6.7×10-2)+(0.036×0.27)(3)50.00×(27.80-24.39)×0.11671.3245解:(1)45.46;(2)-0.040;(3)15.13. 测定镍合金的含量,6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34.25%、34.35%、34.22%、34.18%、34.29%、34.40%,计算(1)平均值;中位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若已知镍的标准含量为34.33%,计算以上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1)34.28%;34.27%;0.065%;0.19%;0.082%;0.034%(2)-0.05%;;-0.15%4. 分析某试样中某一主要成分的含量,重复测定6次,其结果为49.69%、50.90%、48.49%、51.75%、51.47%、48.80%,求平均值在90%、95%和99%置信度的置信区间。
解:置信度为90%的置信区间μ=(50.18±1.15)%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μ=(50.18±1.46)%置信度为99%的置信区间μ=(50.18±2.29)%14.用某法分析汽车尾气中SO2含量(%),得到下列结果: 4.88,4.92,4.90,4.87,4.86,4.84,4.71,4.86,4.89,4.99。
(1)用Q检验法判断有无异常值需舍弃?(2)用格鲁布斯法判断有无异常值需舍弃?解:(1)无(2)4.71、4.99应舍去第二章滴定分析习题二1.市售盐酸的密度为 1.19g/mL,HCl含量为37%,欲用此盐酸配制500mL0.1mol/L的HCl溶液,应量取市售盐酸多少毫升?( 4.15mL)2.已知海水的平均密度为 1.02g/mL,若其中Mg2+的含量为0.115%,求每升海水中所含Mg2+的物质的量n(Mg2+)及其浓度c(Mg2+)。
取海水 2.50mL,以蒸馏水稀释至250.0mL,计算该溶液中Mg2+的质量浓度。
(0.04888mol、0.04888mol/L、0.01173 g/L)3.有一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L,取该溶液100.0mL,需加水多少毫升方能配成0.5000mol/L的溶液?(9.0mL)4.T(NaOH/HCl)=0.003462g/mL的HCl溶液,相当于物质的量浓度c(HCl)为多少?(0.08655mol/L)5.计算下列溶液的滴定度,以g/mL表示:(1)C(HCl)=0.2615mol/L的HCl溶液,用来测定Ba(OH)2和Ca(OH)2;(0.02240 g/mL 、0.009687 g/mL)(2)C(NaOH)=0.1032mol/L的NaOH溶液,用来测定H2SO4和CH3COOH。
(0.005061 g/mL 、0.006197 g/mL)6. 4.18gNa2CO3溶于500.0mL水中,C(Na2CO3)为多少?(0.1577mol/L)7.称取基准物质Na2CO30.1580g,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消耗该HCl溶液24.80mL,计算此HCl溶液的浓度为多少? (0.1202mol/L)8.称取0.3280gH2C2O4·2H2O标定NaOH溶液,消耗NaOH溶液25.78mL,求c(NaOH)为多少?(0.2018mol/L)9.用硼砂(Na2B4O7·10H2O)0.4709g标定HCl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消耗25.20mL,求c(HCl)为多少?(0.09800 mol/L)(提示:Na2B4O7+2HCl+5H2O→4H3BO3+2NaCl)10.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时,称取试样0.3000g,加入c(HCl)=0.2500mol/L的HCl标准溶液25.00mL。
煮沸出去CO2,用c(NaOH)=0.2012mol/L的NaOH溶液返滴定过量酸,消耗了5.84mL。
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84.66%)11.称取含铝试样0.2000g,溶解后加入c(EDTA)=0.02082mol/L的EDTA标准溶液30.00mL,控制条件是AL3+与EDTA配位完全,然后以c(Zn2+)=0.01005mol/L 的Zn2+标准溶液返滴定,消耗Zn2+标定溶液7.20mL。
计算AL2O3的质量分数。
(14.08%)12.含S有机试样0.471g,在氧气中燃烧,使S氧化为SO2,用预先中和过的H2O2将SO2吸收,全部转化为H2SO4,以c(KOH)=0.108mol/L的K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求试样中S的含量。
(10.37%)第三章酸碱滴定法习题三1.计算下列溶液的pH:(1)0.0500mol/L的HCl溶液;(1.30)(2)5.00×10-7mol/L的HCl溶液;(6.28)(3)0.2000mol/L的HAc溶液;(2.73)(4)4.00×10-5mol/L的HAc溶液;(4.72)(5)0.300mol/L的H3PO4溶液。
(1.37)2. 计算虾类溶液的pH:(1)0.0500mol/L的NaOH溶液;(12.70)(2)5.00×10-7mol/L的NaOH溶液;(7.72)(3)0.2000mol/L的NH3·H2O溶液;(11.28)(4)4.00×10-5mol/L的NH3·H2O溶液;(9.29)3. 计算下列溶液的pH:(1)41gNaAc固体与300mLHAc溶液混合,稀释至1L;(5.98)(2)150mL1mol/L的HCl与250mL1.5mol/L的NH3·H2O溶液混合,稀释至1L。
(9.43)4. 欲配制1LpH=10.0的NH3-NH4Cl缓冲溶液,现有250mL10mol/L的NH3·H2O溶液,还需要称取NH4Cl固体多少克?(24.07g)缓冲溶液1L,应分别往5. 欲配制pH为3.00和4.00的HCOOH-HCOONa200mL0.20mol/L的HCOOH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 1.0mol/L的NaOH溶液?(5.81mL、25.18mL)6. 20g六亚甲基四胺,加浓HCl(按12mol/L计)4.0mL,稀释至100mL,溶液的pH是多少?此溶液是否是缓冲溶液?( 3.44、是)7. 用0.2000mol/L的Ba(OH)2标准滴定溶液滴定0.1000mol/L的HAc溶液,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是多少?(8.83)10.某混合碱试样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称取该试样0.3019g,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用去0.1035mol/L的HCl标准滴定溶液20.10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液,继续以同一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一共用去HCl溶液47.70mL,试判断试样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含量。
(Na2CO3:73.04%、NaHCO3:21.60%)11.称取Na2CO3和NaHCO3的混合试样0.7650g,加适量的水溶解,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2000mol/L的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50.00mL。
如改用酚酞为指示剂,用上述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还需消耗多少毫升HCl标准滴定溶液?( 6.05mL)12.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工业硫酸的含量。
称取硫酸试样 1.8095g,配成250mL的溶液,移取25mL该溶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1233mol/L的NaOH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到终点时消耗NaOH标准滴定溶液31.42mL,试计算该工业硫酸的质量分数。
(104.91%)13.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
称取试样 5.000g,用氢氟酸溶解处理后,用4.0726mol/L的Na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到终点时消耗NaOH标准滴定溶液28.42mL,试计算该硅酸盐中SiO2的质量分数。
(34.77%)14.标定甲醇钠溶液时,称取苯甲酸0.4680g,消耗甲醇钠溶液25.50mL,求甲醇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0.1504mol/L)15.测定钢铁中的碳含量。
称取钢铁试样20.0000g,试样在氧气流中经高温燃烧,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导入含有百里香酚蓝和百里酚酞指示剂的丙酮-甲醇混合吸收液中,然后以14题中的甲醇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该溶液30.50mL,试计算该钢铁中碳的质量分数。
(0.14%)第四章配位滴定法习题四1.计算pH=5.0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0.0200mol/L,则〔Y4-〕为多少?(7.00×10-9mol/L)2. pH=5.0时,Zn2+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0.01 mol/L(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
pH=5.0时,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Zn2+?(1010.05、能)3. pH=6.0时,Mg2+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0.01 mol/L(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
pH=6.0时,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104.04、不能、10.0)4.试求以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浓度为0.01 mol/LFe3+溶液时允许的pH范围。
(1.40~2.03)5.计算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下列浓度各为0.01 mol/L的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低pH:(1)Ca2+;(2)Al3+;(3)Cu2+;(4)Hg2+。
解:(1)7.80;(2)4.40;(3)3.80;(4)2.006.在pH=10的NH3—NH4Cl的缓冲溶液中,游离的NH3浓度为0.1 mol/L,用0.01 mol/L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0.01 mol/L Zn2+溶液。
计算:(1)lgαZn(NH3)42+;(2)lgK ZnY;(3)化学计量点时pZn。
解:(1)105.01;(2)16.50;(3)6.157.在Pb2+存在下能否滴定Bi3+?若可以滴定,求出滴定Bi3+的pH范围。
能否继续滴定Pb2+?若可以滴定,求出滴定的pH范围(假设Bi3+和Pb2+的浓度均为0.01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