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氮原子上的酰化反应
一、脂肪胺的N-酰化反应 1. 羧酸为酰化剂 (1)反应通式
(2) 反应机理
由于胺具有碱性,可以与羧酸成盐
成盐后,胺的亲核性减弱。一般不宜用羧酸 为酰化剂对胺进行直接酰化 高温下,铵盐会分解
把羧酸转化为活性成分, 酰化条件温和,产率较高
(3)应用特点
① DCC为催化剂的酰化反应
X, Y = NO2, CHO, COR, COOR, CN, CONHR ② 酰化剂的影响 酰氯,酸酐,酯,活性酰胺 ③ 催化剂的影响 碱,所用碱的碱性视亚甲基的酸性而定,X, Y的吸电子能力越弱,所需碱的碱性越强
(4)应用特点 ① β-酮酸酯的制备
② 不对称酮的制备
2. Claisen反应和Dieckmann反应
(1)反应通式
酯为酰化剂
(2)反应机理
有时不存在这种情况
后处理
(3) 影响因素
① 酯结构的影响 如果两种都含有α活泼氢的不同酯进行 claisen反应,将有四种产物,体系复杂, 缺乏实际意义 通常会通过选择同一种酯进行claisen反 应,或选择其一种酯不含有α活泼氢使其 只能提供酯羰基
② 催化剂的影响 i. 催化剂的种类选择 催化剂碱的选择取决于酯α氢的酸性, 如果酸性足够,常选用与酯相应的醇钠 α氢的酸性较弱时,可选用碱性较强的
2. Hoesch反应
(1)反应通式
(2) 反应机理
(3) 影响因素
① 被酰化物 电子密度高的芳环或芳杂环 供电子基多 取代的芳环 供电子基单 取代的芳环
需强活性的腈
② 腈结构的影响
α-碳上吸电子基越多,腈的活性越高 ③ 催化剂 Lewis酸:AlCl3, ZnCl2, FeCl3, B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