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李晓娟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6(010)008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8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更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总页数】2页(P230-231)
【作者】李晓娟
【作者单位】163511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J], 王秋荣
2.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张淑宜
3.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邢甜甜
4.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雷培红
5.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效果观察 [J], 刘永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患儿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作为护士,我们要尽职尽责,为患儿提供最好的护理,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在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经验和体会,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护理体会。
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小儿肺炎和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情发展、药物治疗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护理措施。
我们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变化,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需要耐心和细心。
患儿的年龄小,抵抗力弱,对疾病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细心,保证每一个护理细节都做到位。
特别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我们更需要耐心,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照顾,帮助他们度过疾病的难关。
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需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家长是患儿最亲近的人,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他们对患儿的关心和期望,同时告诉他们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帮助患儿更好地接受治疗,加快康复的进程。
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需要团队合作。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协调好各项护理工作,确保患儿得到全面的护理。
我们还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患儿的康复努力。
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够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和细心地为患儿提供护理,并与团队紧密合作。
通过不懈的努力,相信我们可以为每一位患儿带来健康和希望。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小儿肺炎是小儿呼吸道的常见病,好发于冬春两季,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是小儿特别市婴幼儿危重病症之一,在护理中如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则可挽救患儿的生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基础护理一般护理:病室要求整洁、舒适、安全、肃静。
保持空气新鲜,但应避免对流风,因为新鲜的空气既可缓解呼吸困难、又可减少空气中细菌喝病毒的数量,从而降低感染率,病室的温湿度要相适应,室温一般控制在20℃左右,湿度50%~60%。
如室内空气干燥可对呼吸道产生刺激,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应在地面洒水等。
而室内空气太潮湿也可使患儿烦躁闷热,更需注意呼吸道隔离,尤其是腺病毒或金色葡萄球菌肺炎要和其他肺炎分开,恢复期患儿要和新入院患儿分开。
休息和睡眠:小儿体质娇弱,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特别在患病期间机体抵抗力低下、更应保持充分休息和睡眠、治疗和护理都应有计划的进行,卧位要采取头高位,并需经常更换体位以减轻肺部淤血,有利于炎症消散,吸收,年龄大的患儿也要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消耗能量,以利治疗。
饮食:患儿体质弱,决不能忽视其饮食,应给予易消化喝吸收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食、半流食,对呼吸困难及腹胀、消化不良的患儿要少量多次进食或喂奶。
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对发气急患儿进食、服药时要抬高头部、以免呛入气管发生窒息,要鼓励患儿多饮果汁或多饮水,以改善肝脏功能并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恢复期患儿食欲增加,更应注意合理喂养,可采取少量多餐,逐渐增加饮食的方法,以免进食过量增加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一旦发现腹胀可勤翻身,按揉腹部或用热水袋热敷腹部。
保持呼吸道通畅:肺炎患儿呼吸急促,加之发热饮食少等原因,使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不易咳出,其堵塞管腔,所以应定时湿化呼吸道,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减轻缺氧的症状,可用超声雾化3次/日及时吸痰、帮助排痰,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心理护理:患儿容易产生紧张不安和恐惧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对待患儿要亲切温和,耐心细致,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探究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研究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儿康复。
方法选取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
结果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治愈34例(80.95%),显效4例(9.52%),好转3例(7.14%),无效1例(2.38%),总有效率达97.62%;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中,治愈18例(42.86%),显效11例(26.19%),好转7例(16.67%),无效6例(14.29%),总有效率为85.71%。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护理干预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当中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多为患儿肺部受到致病菌侵袭[1]。
住院病死率高达1.7%-6.4%[2],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为心力衰竭,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较严重的心肌损害合并症之一。
本文选取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对其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住院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3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1.3岁;对照组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4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1.5岁。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本研究中的84例患儿均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及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其它并发症如脓胸、败血症、脓气胸等的肺炎,并排除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作者:闫爱琴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儿的康复。
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对照组中,治愈15例,显著10例,好转6,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
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护理干预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其原因多为患儿肺部致病微生物侵袭[1]。
住院病死率1.7%~6.4%[2],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力衰竭,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较严重的心肌损害合并症之一[3]。
本文将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二社区管理中心医院7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提高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2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
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3岁,平均年龄1.3岁,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最小年龄5个月,最大年龄4岁,平均年龄1.5岁,采用常规护理。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2 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均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及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其它并发症如脓胸、败血症、脓气胸等的肺炎,并排除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1. 3 护理方法1. 3. 1 常规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表现有呼吸困难者,应采取半卧位。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说到心衰,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心衰。
其实心衰也称之为心力衰竭,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
心衰的护理措施心衰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如果大家不知道的话,那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心衰的护理措施吧,也好让大家多多了解一些心衰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1.一般护理(1)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应根据心功能情况决定活动和休息原则:心功能一级患者,可不限制活动,但应增加午休时间;轻度心力衰竭(心功能二级)患者,可起床稍事轻微活动,但需增加活动的间歇时间和睡眠时间;中度心力衰竭(心功能三级)患者,以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为宜;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四级)患者,必须严格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或坐位。
对卧床患者应照顾其起居,方便患者的生活。
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导致肌肉萎缩、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损伤、消化功能减退及精神变态等不良后果。
(2)饮食患者应摄取低热量饮食。
病情好转后可适当补充热量和高营养。
饮食以少盐、易消化清淡饮食为宜;选择富有维生素、钾、镁和含适量纤维素的食品;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加重呼吸困难;避免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
(3)保持大便通畅心衰患者保持大便的通畅是护理措施的一个重要事项。
所以,患者需要进行排便的练习,也可以在饮食中加入膳食纤维来帮助患者进行排便。
(4)吸氧一般流量为2~4L/min,应观察吸氧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随时评估呼吸困难改善的程度。
(5)加强皮肤口腔护理长期卧床患者应勤翻身,以防局部受压而发生皮肤破损。
加强口腔护理,以防发生由于药物治疗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的口腔黏膜感染。
(6)控制静脉补液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1.5m1(20~30滴)。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2.心理护理患者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进行心理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心得【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心得。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所收治的3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30例患儿中,有27例患儿痊愈,2例患儿显效,1例好转。
认为合理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治愈率。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心衰;护理肺炎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多与环境污染、身体素质下降以及病原体入侵等相关[1]。
由于儿童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其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重症肺炎,是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如果能及时合理治疗和有效护理,则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重症肺炎如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则引发患者出现心力衰竭[3]。
而此类合并病症是极为难治疗。
因此,在此期间为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院自2022年1月-2023年1月共收治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30例,经过有效的医治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心得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均为本院自2022年1月-2023年1月的临床住院病例,其中男16例,女8例,月龄1个月~50个月,平均月龄为(20.54±5.41)个月;最短住院时间2d,最长住院时间19d,平均住院时间(13.94±3.22)d。
所有患儿均符合WHO推荐的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1.2临床症状所有患儿在入院前或住院期间有突然烦躁不安,患儿面色苍白,唇周发绀,均出现呼吸明显增快或者是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60次,并且不能以呼吸系统疾病对其进行解释,经镇静剂或者是吸氧治疗,症状仍不能缓解;患儿的心率突然增快,每分钟大于160次,不能用呼吸困难以及体温增高来解释者;心音低钝,肝脏达肋下3cm以上,出现心脏扩大以及奔马律等。
1.3治疗方法本文的24例患儿均采用常规抗感染、镇静、利尿、强心、吸氧以及应用扩血管等综合治疗。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临床
分析,从而探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为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方法:对
6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
合性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并记录患儿护理前后呼吸、心率
以及肝肋下增大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62
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经护理后,呼吸频率、心率、肝肋下增大
程度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p<0.05, 临床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
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
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以
及肝肋下增大程度,从而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3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
(2013)01-0031-02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其发病原因为患儿肺部出现
致病微生物侵袭[1]。肺炎患儿常伴有各类合并症,其中合并心力
衰竭为肺炎患儿较为严重的心肌损害合并症之一。充血性心力衰
竭,简称心力衰竭[2],患儿心脏泵血功能出现降低,身体肺循环
以及体循环静脉压升高,无法满足患儿正常机体代谢以及生长发育
所需心脏排血量,其特点为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对此类患
儿进行正确及时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将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3]。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
62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肺炎合并
心力衰竭患儿临床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以
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临床依据,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
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62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临床分
析,其中男性患儿为34例、女性患儿为28例,年龄在6个月至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0.7岁,病程在3天至24天之间,平均
病程为12.6±2.7天。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 62例患儿均经《儿科学》中相
关诊断标准确诊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2. 患儿于发生肺炎疾
病3至14天之内出现呼吸、心率突然加快现象;3. 患儿呼吸速
度每分钟不少于六十次,心率每分钟不少于180次;4. 患儿临床
表现为肝脏增大、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鼻翼煽
动、心率加快等;5. 排除患儿自身患有原发性心力衰竭疾病;6.
排除患儿由于其他原因所致心力衰竭;7. 排除患儿具有精神类疾
病。
1.2.2 护理方法: 对6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常规
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常规护理
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护理、药物护理、
体位护理、休息护理、皮肤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环境护理、
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观察并记录62例肺炎合并心
力衰竭患儿护理前后呼吸、心率以及肝肋下增大变化情况,给予统
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
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
综合性护理措施后,患儿护理前后呼吸、心率以及肝肋下增大程度
变化情况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一。
由表一可知,6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经护理后,呼吸频率、
心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p<0.05, 临床对
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常规护理措施: 对患儿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
监测,给予半卧位进行绝对休息,其目的在于减少患者体内组织对
氧气的需求,从而相应的减轻患儿心脏负担。若患儿处于婴儿时期,
应取半高斜位,达到降低患儿静脉回流以及心脏负担。肺炎患儿常
伴有水肿现象,应对患儿皮肤进行相关护理措施,如保持患儿被单
及被罩干燥,对患儿日常行为进行规范,从而避免患儿出现水肿皮
肤发生损伤,若患者出现皮肤损伤现象,应及时将被褥、衣物等物
品进行消毒,从而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现象发生。患儿给药治疗时,
若其年龄较小,则输液量则相应降低:新生儿输液速度为每分钟4
至6滴;幼儿及儿童每分钟输液量应控制在6至10滴为宜;若患
儿同时伴有急性水肿,则应降低患儿饮水量。对患儿进行保暖,应
注意患儿口腔内部清洁,防止患者出现任何口腔疾病。若患者出现
发热,则可使用物理降温法首先对其进行降温,若仍无明显效果,
可使用化学降温法进行降温。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可将患者头部
偏向一侧,从而避免患者口腔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及时进行排痰、
清除鼻腔内异物等工作,若患儿由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排痰,可使
用辅助机械完成。必要时可对患儿进行吸氧,氧气浓度在35%左右。
3.2 护理干预措施: 为患儿提供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室内
应经常通风,室温在20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55%。患儿年
龄较小时,可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患儿家属担心
治疗结果不甚满意,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此时应为患者
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适当给予家属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患
儿治疗;若患儿年龄较大,可直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如运用语言、
肢体等方式增强患者自信心,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达到更
为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结果。患儿饮食应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原则,
并限制钠盐摄入量。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食物,避免食用辛
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应以少量多餐为宜。避免食用产气食物,使
患者发生胃膨胀现象。若患者发生便秘并发症,应及时通知护理人
员进行相关护理,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为患儿家属进行正常生活
习惯宣传,及时添加辅食并加强饮食营养,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患儿免疫力。
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与护理
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
以及肝肋下增大程度,从而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军保,郭志良.关于支气管肺炎患儿心功能状态的一点
看法[j].中华儿科杂志,2011, 39(10): 638-639.
[2]张红玲,国红霞,高慧 . 规范流程对小儿肺炎合并急
性心衰的护理分析 [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75-76.
[3]金霞, 刘德龙, 刘波, 等. 73例小儿肺炎合并心
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13):
224-225.
[4]王春明.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 护
理实践与研究, 2009, 3(7): 4-6.
[5]田慧芳,韶玉兰. 麦盖提县59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
护理分析[j]. 中外医疗,2009,18(5):76-78.
[6]邓业芹,章荣梅 . 纳络酮治疗婴儿肺炎合并心衰150
例的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综合版),2010,9(1):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