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88.50 KB
- 文档页数:8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发表时间:2015-11-25T13:57:25.050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孙玉琴[导读]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 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迅速缓解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生命体征及恢复时间等差异。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P<0.05);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体温、憋喘、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迅速缓解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力衰竭;小儿肺炎;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of infantile pneumonia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selected in March 2013 -March 2015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70 patients with infantile pneumonia with heart fail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35). Contras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the difference of vital signs and recovery time. Results: 85.71% 97.14% efficient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Heart rate and breathing rate a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ody temperature, suppress asthma, lung's return to normal time children with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quickly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with heart failure,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promoting disease rehabilitation, have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小儿肺炎在临床十分常见,以婴幼儿为主要患病对象,严重者可合并心力衰竭。
小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的护理小儿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由不同病原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性反应,如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微循环障碍、休克、中毒性脑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既为重症肺炎[1-2]。
重症肺炎是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可高达21%[3]。
因此,合理高效的专业护理对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治愈率意义重大。
标签:重症肺炎;心力衰竭;护理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见于婴幼儿,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时发病多见。
本病可原发,也常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之后,其临床表现多为高热咳嗽伴有白色泡沫黏痰,还有呼吸困难、鼻翼煽动、缺氧发绀、肺部啰音等。
肺炎时由于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
可因毒素、缺氧代谢异常引起心力衰竭、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
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
1临床表现1.1呼吸系统(轻症):发热、咳嗽、气促(三凹征)。
1.2循环系统(重症):心肌炎的表现: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ST段下移T波倒置;心力衰竭的表现:心率突然加快>180次/分;呼吸频率加快>60次/分;突然季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灰白,指甲微血管充血时间延长;肝肿大,颜面部、下肢水肿,少尿或者无尿[4]。
1.3神经系统:烦躁或者嗜睡,意识障碍,前囟隆起,脑膜刺激征阳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者消失等。
1.4消化系统:轻者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呛奶、呕吐腹泻。
重者发生中毒性肠麻痹,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亦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2护理诊断2.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2.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排痰功能不足有关2.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2.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脓胸等。
3护理措施3.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对痰液粘稠者应雾化吸入,利于痰液稀释。
医院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应急预
案
(一)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半坐位,抬高头肩部,下肢低位。
(二)通知医生,并备急救药物及抢救器械。
(三)持续心电监护。
(四)根据医嘱给予吸氧1—2L∕min,保持患儿安静,必要时按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五)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强心昔、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输液速度宜慢,一般不超过5ml/kg-h,静脉注射强心昔类药物时速度要缓慢,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
(六)严密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呼吸、脉搏、心率、心律、血压、尿量、肢体温度的变化。
(七)积极治疗原发病。
(八)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
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
全部患儿入院后进行紧急治疗,同时评估患儿具体情况,给予患儿全面护理。
结果:32例患儿肺炎体征消失,胸透正常,心功能显著改善,护理显效,5例患儿肺炎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有待进一步恢复,护理有效,总有效率93.37%。
结论: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全面护理,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儿肺炎症状,帮助患儿心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小儿;肺炎;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肺炎属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多由致病微生物导致肺部感染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可发病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小儿性肺炎是儿科常见严重疾病之一,存在一定死亡率,加之小儿肺炎病症表现不明显,故临床诊治需加以重视[1]。
心功能不全是小儿肺炎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能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又往往始于左侧心脏,首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这会进一步加重肺功能障碍,诱发肺炎加重,对小儿生命健康威胁极大[2]。
临床研究表明,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控制病情、提高救治率。
文章现以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其它肺部疾病和心脏疾病。
患儿肺炎诊断符合《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心衰诊断标准如下:1)非发热或缺氧所致心率加快,每分钟心跳次数160次以上;2)呼吸困难,频率每分钟60次以上,青紫加重;3)肝脏短时间内增大;4)舒张期奔马律或心音低钝;5)下肢水肿,面色灰白,口周发绀。
入选病例中,男20例,女18例,患儿年龄4个月~37个月,平均年龄(19.8±7.4)个月,患儿病程3~17天,平均病程(6.3±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