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43.17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工作和娱乐,但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网络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隐私和财产安全,也对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因此,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网络信息安全。
简单来说,网络信息安全就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这包括了保护个人的隐私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企业的商业机密,如产品研发数据、客户资料等;以及国家的重要信息,如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报。
那么,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哪些威胁呢?病毒和恶意软件是常见的威胁之一。
病毒可以自我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上,破坏系统文件和数据。
恶意软件则包括间谍软件、广告软件、勒索软件等,它们可能会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监控用户的行为,甚至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
网络黑客的攻击也是不容忽视的。
黑客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漏洞扫描、SQL 注入、DDoS 攻击等,突破网络的防护,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破坏网络系统。
此外,网络钓鱼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不法分子通过发送虚假的电子邮件、短信或者建立虚假的网站,诱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从而达到窃取用户信息的目的。
还有一种威胁是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或者泄露信息。
内部人员由于对企业的网络系统和数据比较熟悉,如果他们出于个人利益或者其他原因,故意泄露企业的机密信息,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面对如此多的威胁,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范呢?对于个人用户来说,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不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和附件。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杀毒软件,以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简单易猜的密码,如生日、电话号码等。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1000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一:.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各种网络终端的出现、工业控制的自动化和家庭的智能化等都迫切需要一种具备低成本、近距离、低功耗、组网能力强等优点的无线互联标准。
一些大公司为开拓市场和应用领域,也在积极研究和制定一些新的无线组网通信技术标准。
当今最流行的当前流行的无线技术有Bluetooth(蓝牙)、CDMA2000、GSM、Infrared(IR)、ISM、RFID、UMTS/3GPPw/HSDPA、UWB、WiMAX Wi-Fi和ZigBee等。
1.Bluetooth(蓝牙)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便是更加方便快速的信息传播,正是基于这一点技术人员也在努力开发更加出色的信息数据传输方式。
蓝牙,对于手机乃至整个IT业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而是一种概念。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
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蓝牙”技术属于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连接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开放性方案。
蓝牙技术产品是采用低能耗无线电通信技术来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其传输速率最高为每秒1Mb/s,以时分方式进行全双工通信,通信距离为10米左右,配置功率放大器可以使通信距离进一步增加。
蓝牙产品采用的是跳频技术,能够抗信号衰落;采用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同频干扰,提高通信的安全性;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以便在远距离通信时减少随机噪声的干扰;采用2.4GHz的ISM (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以省去申请专用许可证的麻烦;采用FM调制方式,使设备变得更为简单可靠;“蓝牙”技术产品一个跳频频率发送一个同步分组,每组一个分组占用一个时隙,也可以增至5个时隙;“蓝牙”技术支持一个异步数据通道,或者3个并发的同步语音通道,或者一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语音的通道。
网络信息安全分析(6篇)-信息安全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无线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分析摘要:随着智能移动设备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网络环境应用需求日益增加。
加之无线网络环境搭建的成本非常的低廉,无线网络环境越来越多,而无线网络环境下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根据《2015年无线网络安全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目前90%以上的无线网络环境应用存在安全问题,并且通过无线网络环境窃取用户、企业信息的安全呈上升趋势发展。
由此,研究基于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无线网络环境的特点,其次分析无线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最后介绍基于WIFI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安全技术,希望能够为无线网络网络用户提供网络安全保护能力提供可借鉴参考。
关键词:无线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安全策略0引言无线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不受有线限制自由地进行网络应用,无线网络的特点包括:访问速度快、跨平台设备应用广、使用费用低廉等,是时下最为流行的一种网络应用形式。
目前,无线网络的应用已经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城市建设、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商场商户还是个人居家,无线网络几乎覆盖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在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同时,无线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频频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无线网络窃取用户信息、骗取用户钱财,对我们生命及财产都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因此,我们在使用无线网络时要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并且不断的加强无线网络使用管理,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无线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
1无线网络简介1.1技术原理无线网络是一种无线联网技术,其通过无线电波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个人电脑、手机、PDA等设备访问互联网。
无线网络由无线路由器连接公共网络产生信号源,也被称之为“热点”。
无线网络采用IEEE802.11网络服务标准,构建网络结构站点,并利用无线电波构建同一环境下的无线网络频段,在此无线频段覆盖范围内,网络应用设备可以无线访问互联网。
浅谈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摘要】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系统安全问题。
本文分析网络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火墙;vpn;黑客计算机网络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安全技术也变的至关重要。
由于计算机网络联接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致使计算机网络容易遭受病毒、黑客、恶意软件和其它不轨行为的攻击。
为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网络畅通,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防护措施已迫在眉捷。
网络的安全措施应是能全方位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和脆弱性,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状况分析网络安全主要是指网络体系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得到保护,使信息免遭泄露、更改和破坏,保证信息在安全的网络上进行传输和共享,网络服务不中断。
在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过程中要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必须了解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几个因素。
计算机网络安全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1、内部用户的恶意或者非恶意的操作:在网络的使用中,由于网络的不严密,某些内部操作者误操作修改信息;另有一些内部用户利用自身的合法身份,恶意对数据进行破坏。
来自内部用户的安全威胁远大于外部网用户的安全威胁,使用者缺乏安全意识,许多应用服务系统在访问控制及安全通信方面考虑较少,并且,如果系统设置错误,很容易造成损失,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络管理、维护任在一个安全设计充分的网络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漏洞无疑是整个网络安全性的最大隐患。
网络管理员或网络用户都拥有相应的权限,利用这些权限破坏网络安全的隐患也是存在的。
如操作口令的泄漏,磁盘上的机密文件被人利用,临时文件未及时删除而被窃取,内部人员有意无意的泄漏给黑客带来可乘之机等,都可能使网络安全机制形同虚设。
2、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可自我复制、能对计算机的信息资源和正常运行造成危害的一种程序。
.网络通讯与安全...... 本栏目责任编辑:冯蕾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技术 李荣.韩家新 (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陕西西安71()065)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问题日趋严峻。文章参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计算机网 络安全所面临的成胁、对网络安全构成成胁的常见方法.并重点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3—30068—01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and Defense Technology LI Rong,HAN Jia—xin (Xi an Shiyou University Conege of Computer,Xi an 710065,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computers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is worsening The article parameters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definition,a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threats facing.tO network security threats common approach and the foCUS of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recautions technology Key words:Computer;Network security;Prevention Technology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 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强大功能给人们的 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但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扩 大.在共享强大的网络资源的同时。网络上的许多敏感信息和保 密数据难免受到各种主动的或被动的人为攻击。安全隐患主要表 现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被恶意篡改、拦截、查看、复制,被未经过身 份验证的人访问以及病毒攻击等等,这些隐患严重威胁着网络的 安全、高效运行.随时可能会造成机密数据泄漏、甚至系统瘫痪等 恶性后果。当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开放时,网络面临的安 全威胁和风险也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因此,网络安全已成为一 个至关重要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涵“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部分。网 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是确保网络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 源不被非法用户破坏和使用。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众多、范围广 泛.如合理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网络安全技术包括访问控制 和口令、加密、数字签名、认证、内容过滤、包过滤、杀毒软件以及 防火墙等 网络安全,特别是信息安全.强调的是网络中信息或数 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认性以及保密性。 3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设 备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信息的威胁。具体地将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 的因素归结起来。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人为失误 一些无意的行为,如丢失口令、非法操作、资源访问控制不合 理、管理员安全配置不当以及疏忽大意允许不应进入网络的人上 网等,都会对网络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 3.2病毒感染 从“蠕虫”病毒开始到冲击波、震荡波病毒,病毒一直是计算 机系统安全最直接的威胁,网络更是为病毒提供了迅速传播的途 径.病毒很容易地通过代理服务器以软件下载、邮件接收等方式 进入网络,然后对网络进行攻击,造成很大的损失。 3-3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 这是指来自局域网外部的恶意的攻击,例如,有选择地破坏 网络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伪装成合法用户进入网络并占用大 量资源;修改网络数据,窃取、破译机密信息,破坏软件执行;在中 间站点拦截和滨取绝密信息等。 3.4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
浅谈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
发表时间:
2018-10-25T15:18:53.723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 作者: 徐大海
[导读] 无线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在未来信息化时代中将会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北京欣智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徐大海
摘要:随着无线网络安全事件的不断出现,能否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安全服务,将成为无线网络运营商在商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
基于安全服务的整体安全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网络信息安全的主流发展方向。无线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在未来信息化时代中将会成为至关
重要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计算机 无线网络 安全技术
伴随着因特网蓬勃发展的步伐,另一种联网的方式已经悄悄茁壮成长,这就是无线网络。无线通信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技术。借助
无线网络技术,我们终于可以摆脱那些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但是由于标准、可靠性、安全性等
原因,无线网络至今不能象有线网络那样普及。特别是安全性和有线网络还存在很大距离。为了适应无线网络发展的需要,各种安全技术
也应运而生。其中许多技术都是借鉴了成熟的有线网络安全技术,并针对无线环境进行了优化。
一、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分析
1.
数据窃听
窃听网络传输可导致机密敏感数据泄漏、未加保护的用户凭据曝光,引发身份盗用。它还允许有经验的入侵者手机有关用户的IT环境信
息
,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攻击其他情况下不易遭到攻击的系统或数据。甚至为攻击者提供进行社会工程学攻击的一系列商信息。
2.
截取和篡改传输数据
如果攻击者能够连接到内部网络,则他可以使用恶意计算机通过伪造网关等途径来截获甚至修改两个合法方之剑正常传输的网络数据。
3.
网络通信被窃听
网络通信被窃听是指用户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产生的通信信息为局域网中的其他计算机所捕获。由于大部分网络通信都是以明文(非加
密
)的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传输的,因此通过观察、监听、分析数据流和数据流模式,就能够得到用户的网络通信信息。例如,A计算机用户
输入百度的网址就可能为处于同一局域网的
B计算机使用监视网络数据包的软件所捕获,并且在捕获软件中能够显示出来,同样可以捕获的
还有
MSN聊天记录等。
4.
无线AP为他人控制
无线AP为他人所控制可能造成的后果很严重:一是盗用者在控制无线AP后,可以任意修改用户AP的参数,包括断开客户端连接;二
是在无线路由器管理界面中,存放着用户
ADSL的上网账号和口令(如图2所示),通过密码查看软件可以很轻松地查看以星号或者点号显示
的口令。
5
、假冒攻击
某个实体家装成另外一个实体访问无线网络, 即所谓的假冒攻击。这是侵入某个安全防线的最为通用的方法。在无线网络中, 移动站与
网络控制中心及其他移动站之间不存在任何固定的哦物理链接
, 移动站必须通过无线信道传输其身份信息, 身份信息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可
能被窃听
, 当攻击者截获一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时, 可利用该用户的身份侵入网络, 这就是所谓的身份假冒攻击。在所谓不同的无线网络中,
身份假冒攻击的目标不同
,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 其工作频带是收费的, 移动用户必须付费才能通话, 攻击者假冒合法用户主要是逃避付费。而
无线局域网中
, 工作频带是免费的, 网络资源和信息是不公开的、收费的, 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这些信息攻击者假冒合法用户主要是非法访
问网络资源。
6
、重传攻击
重传攻击是指攻击者将窃听到的有效信息经过一段时间后, 在传给信息的接受者。其目的是利用曾经有效的信息在改变了的情形下达
到同样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无线移动设备还存在失窃的威胁
, 移动设备的功能不断增强, 它不仅是一个通信工具, 还存储着一些用户信息,
防止移动设备中秘密信息的失窃也是很重要的。
二、无线网络中的安全机制
1
、加密机制
保密性业务是通过加密技术实现的, 加密是一种最基本的安全机制,当加密密钥不等于解密密钥, 即系统中每个用户拥有两个密钥( 公开
密钥和秘密密钥
) , 则称其为非对称密码系统或公钥密码系统。任何人都可用一个用户的公开密钥将信息加密后传给该用户, 只有该用户才能
用其秘密密钥解密
, 其他人因不知道秘密密钥而不能解密。公钥密码算法复杂, 因而不适合资源受限的无线通信设备, 但由于其不需要通信双
方共享任何秘密
, 在密钥管理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
2
、消息认证机制
完整检测技术用于提供消息认证, 防止消息被篡改。典型的完整性检测技术是消息认证码, 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3
、身份认证机制
身份认证技术提供通信双方的身份认证, 以防身份假冒。它通过检测证明方拥有什么或知道什么来确认证明方的身份是否合法。密码
学中的身份认证主要基于验证明方是否知道某个秘密
( 如证明方与验证方之间共享的秘密密钥, 或证明方自己的私有密钥) , 基于共享秘密的
身份认证方案建立在运算简单的单密钥密码算法和杂凑函数基础上
, 适合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身份认证。
4
、不可否认机制
数字签名用于提供不可否认性的安全机制, 防止抵赖。数字签名有以下优点: 采用电子形式, 容易在网络中传输; 只有知道秘密密钥的人
才能生成签名
, 因而很难伪造;可以对整个消急进行签名, 签名后消息不可更改。数字签名大多基于公钥密码技术, 在公钥密码系统中, 用户的
公开密钥向所有人公开
, 秘密密钥只有自己知道, 用户用自己的秘密密钥对消急或消息的杂凑值签名,然后将消息及签名一起传给验证方, 验
证方利用签名者的公开密钥就可以鉴别签名的真伪。因只有签名者知道自己的秘密密钥
, 只有他才能形成数字签名, 故签名者一旦对某个消
息签名就无法抵赖。
可以预见,随着无线网络安全事件的不断出现,能否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安全服务, 将成为无线网络运营商在商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
键。基于安全服务的整体安全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网络信息安全的主流发展方向。无线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在未来信息化时代中将会成为
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以上介绍的有关网络安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大致包含了所有情况,对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就需要进行进一
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2]
张丽敏;无线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研究;福建电脑
[3]
黄石平;浅析无线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电脑知识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