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图案设计1 中外纺织品图案纹样史
- 格式:pptx
- 大小:164.16 MB
- 文档页数:130
南京雲錦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因其絢麗多姿,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帄的織物。
而南京雲錦則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戊,位于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禦用品貢品,因其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裏程碑,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
亦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海南黎族織機←--作為中國最高貴的織錦,中國絲綢最高技藝標志的南京雲錦,鼎盛時曾擁有3萬多臺織機,近三十萬人以此和相關產業為生,是當時南京最大的手工產業,在中國的歷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社會影響,雲錦不傴是南京人的驕傲,也是全人類文明的驕傲。
被古人稱作“寸錦寸金”的雲錦,是用5.6米長、4米高、1.4米寬的大花樓木質提花機,由上、下兩人配合操作生產出來的。
它的生產工序用目前流行的電腦語言來解釋較為形象,充分體現了我們祖先的職明才智。
“挑花結本”,相當于軟件設計,它用古老的繩索繩記事的方法,把花紋圖案色彩轉變成程序語言,再上機進行織造。
此工藝技術要求很高,實際上是一種以線為材料,進行儲存紋樣程序的創作設計過程。
他不傴要把紋樣按織物的具體規格要求,計算“分寸秒忽”,將紋樣在每一根線上的細膩變化表現出來,還要按紋樣圖案的規律,把繁雜的色彩進行最大限的同類合並,編結成一本能上機織造,讓織手讀懂的程序語言花本。
機上坐著的人,稱作“拽花工”,只要按過線順序提拽即可,相當于在敲電腦鍵盤。
機下坐著的人,稱“織手”,他使用“通經斷緯”的技術(緯線由不定數的彩絨段拼接而成),挖花盤織,粧金敷彩,就能織出五彩繽紛的雲錦來,他面前的織造面即相當于電腦顯示屏,這種工藝,至今尚不能被機器所替代。
雲錦的織造工藝高超精細,除前面介紹的“挑花結本”、“通經繼緯”以外,夾金織銀也是雲錦的一大特點。
織物顯得雍容華貴,金碧輝煌,滿足了皇家禦用品的需要。
正因為長期是宮廷用品,一味法語精,在制作中不異工本代價,才使雲錦後來居上,達到織錦工藝登峰造極度的地步,雲錦主要有“織金”(用黃金打成箔,切成絲,捻成線織就)、“庫錦”、“庫緞”、“粧花”四大類品種,用于皇帝龍袍、皇後鳳衣、霞披、嬪妃的麗裝靚服、宮廷裝飾及坐、褥、靠墊、枕被等實用品。
图案设计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评《纺织品图案设计与应用》王敬(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南宁541000)纺织品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纺织品不仅要满足实用功能,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欣赏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我国纺织业发展迅速,在纺织品生产时需要重视图案艺术设计,通过多种多样图案设计来提升纺织品图案水准,这样不仅提高了纺织品质量,同时也显著提升了纺织品的艺术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
《纺织品图案设计与应用》一书是周慧主编,吴训信、王明星为副主编,由化学工业岀版社在2016年出版发行。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我国纺织品图案设计与应用工作,因此对当前我国纺织品图案设计的了解非常深刻,所做的研究也颇具实用价值"本书作者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紧紧抓住纺织品图案这一关键词,对纺织品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对本书的细读可以发现,作者在进行纺织品图案介绍时引用了大量案例进行介绍,每一章节都配置了大量案例说明,使得本书具有更高的可阅读性;通过对本书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作者在进行图案分享时更加重视图TEXTILE PATTERN案设计的时代感,与其他纺织品图案设计书籍相比,更加突出时代价值,这也是本书与其他书籍的主要不同之处,体现了本书的一大特色。
此外,本书还具有以下特征:1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纺织品图案设计研究,在对纺织品图案设计分析时提岀了许多自身观点。
在本书章节中,作者花费了一定篇幅重点针对当前我国纺织品图案设计形式进行了详细阐述。
作者指出,我国纺织品图案设计形式主要包含:(1)织花图案。
织花图案属于我国民间艺术设计的一种形式,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全世界各民族都十分重视自身传统工艺设计的传承与弘扬。
织花图案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一项我国传统的宝贵艺术形式被继承。
古代纺织品中的刺绣图案研究作者:李影来源:《纺织报告》 2016年第12期摘要刺绣图案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由于它风格多种多样,有的精致细腻,有的粗犷简洁,且色彩运用灵活和式样改变容易,从而使其在古代纺织品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刺绣图案;历史发展;纺织品中图分类号:J523.6文献标识码:A1 刺绣的概述刺绣又名“针绣”,古称“黹”、或“针黹”,俗称“绣花”[1]。
刺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社会,多数学者认为刺绣是图腾崇拜,纹身的延续。
刺绣的图案、色彩都带有明确的权利和地位象征。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它在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相传最早“舜令禹刺五彩绣”,至夏、商、周以及秦汉时期刺绣已得到很大的发展。
2 刺绣图案的历史发展我国刺绣工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四千二百多年前,就有关于刺绣的记载。
在春秋时代以前,衣绣只能是帝王公卿们才能穿的,以示统治者的尊贵,在民间没有广泛的流行。
到了西周,贵族服饰常常是先画后绣以进行装饰。
2.1 周—春秋战国时期周代刺绣图案相对简单,制作也比较粗糙,到战国时就渐趋精美,善于运用“锁秀”,也就是辫子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非常活跃、工艺技术飞速进步的时期,许多丝织品种均是首次发现。
此时期,刺绣工艺渐趋成熟,刺绣图案在色彩上富丽和谐、色调统一、层次分明。
题材以经过变形、夸张的龙、凤、虎最流行,刻画精妙,神情兼备。
布局错落有致,对比和谐,整个画面富有韵律感[2]。
图案造型简洁而浪漫,且刺绣常常以绢、纱、锦、罗等丝织物为地,极具有典型的楚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刺绣是当时龙凤艺术的集中表现,其浪漫的风格使龙、凤图案产生任意的想象,随心的变化,自由的设计,龙凤纹样可以经常和花藤枝蔓相缠连,以致常常难以区分。
这件潘龙飞凤纹绣(图1),上部采用S形的对龙作主题,口衔一条小龙的尾巴,下部是高冠展翅的斜立对凤,凤下也有一条小龙,在对龙之间,是当时表现太阳的扶桑树。
华丽的凤冠和凤翅构成整幅图案的菱形骨架,使整体布局满而不乱,非常有章法,这种布局方法在战国刺绣中已经非常成熟,同墓所出土的另两件龙凤虎纹绣和凤鸟花卉纹绣都是极好的例子[3]。
一针一线创造出来的中国古代纺织品第一篇:一针一线创造出来的中国古代纺织品夏商周:纺织品被赋予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夏商时期纺织原料主要是以丝麻为主。
商周时期,纺织品逐渐开始被赋予了身份和地位等社会意义,彰显严格的等级制度,冠服制度开始确立,奠定了丝织品在中国纺织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从夏代起,纺织品已经成为交易物品,出现了纺织生产发达的中心城镇,形成了以纺织生产为业的专业氏族。
束丝(绕成大绞的丝)成了规格化的流通物品。
丝绸贸易也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商代丝织物的品种有所增加,绢、组、绣、罗、印绘等种类的织物都有出土记载。
商周时期,在一些大型贵族墓葬中还出土了为数不少的玉蚕等实物,也证实了当时的丝织业开始受到人们信仰和原始宗教的影响。
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纺织机械,如缫车、纺车、织机等就已经相继出现。
还出现了专织绞经织物的罗机。
此外,这一时期的染色技术不断提高,“青、黄、赤、白、黑”五种主要颜色已经出现,并用不同颜色的丝帛服装来区分身份等级。
先秦两汉:初具规模纹样多变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黄河流域、巴蜀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三大丝织业中心。
其中以黄河流域最为重要。
政府专门设立了专为皇室各种场合生产锦、绣、纨、绮等高档织物的机构——御府尚方织室。
而黄河下游的齐鲁之地也成为丝绸织绣的生产重地。
自战国时期起,巴蜀地区以成都为主,蚕织事业已初具规模。
主要以织锦而著称。
蜀锦的织造有着独特的整经工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品种和色彩纹样。
自秦以来,麻布的精粗程度开始以升来表示。
周代的麻织技术与丝织技术不相上下。
秦汉以来,大麻布和一般苎麻布都是老百姓的日常衣料。
战国到汉代时期丝织物主要分布在当时的楚地——两湖地区,织绣种类达到几十种之多,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织绣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丝织工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品纹样上的演变,主要从纱、绫、罗、绮、锦等几种代表织物中表现出来,其中尤其以锦最为华丽和突出。
战国的织锦纹样多以矩形、菱形等几何纹为主,龙凤、麒麟、人物线条贯穿其中,颜色以棕、灰绿、朱红为主,缤纷华丽,生动反映了楚文化的神奇浪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论清代织物中的缠枝纹样摘要:缠枝纹为我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本文简述了缠枝纹的起源和清代之前的不同时期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清代缠枝纹的形态结构,阐述了清代缠枝纹样的题材内容。
以及探讨了清代缠枝纹对欧洲中国风这一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缠枝纹;装饰纹样;清代;中国风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50-02一、缠枝纹的起源和发展缠枝纹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
又称“穿枝纹”、“串枝纹”、“卷草纹”、“蔓藤纹”,日本习惯称“唐草”。
这类纹样以各种花草的茎叶、花朵或果实为题材,以涡旋形,s形,波形形式构成。
由曲线或正或反地相切,或呈连续的波形或向四周作任意延伸,即成连续纹样、单独纹样。
缠枝纹样优美婉转,圆润流畅,富有变化。
由于缠枝纹采用涡旋形、波形、s形几何曲线为组合骨架,有一种“运动”与“生长”的趋向。
关于缠枝纹的起源,学术界存在几种观点,一种认为缠枝纹是在中国的传统的云纹和忍冬纹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第二种则认为缠枝纹完全是伴随着佛教的兴起从西方传入。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的地方,第三种观点是上述两者的结合互补的综述。
日本学者城一夫在《东西方纹样比较》中有很好的概述:“中国最早的唐草风格的涡卷纹样,不是西方发展起来的莲花、棕搁叶那样的植物纹样,据说也不是由云纹变化发展起来的图案。
但是,我想可能是渐次接受西方植物卷草纹样或中亚游牧民族动物卷草纹的影响,和唐草纹相互融合,而逐渐发展形成的。
”也就是说缠枝纹样是在中国古代传统云气纹样的风格基础上糅合了外来植物纹样的形式特征而得以发展成熟的。
这种观点比较客观,既承认了中国缠枝纹受到了西方纹样引入带来的影响,又考虑到了中国传统纹样内涵的传承。
经过南北朝这段漫长的孕育期,可追溯的发展成型的真正意义上的缠枝纹出现在隋唐,尤以唐朝为盛。
这个时期的缠枝纹结构严整,有着明显的格律感,大部分以二方连续或适合纹样的形式出现,同时频频与其它纹样组合使用,例如各种花卉鸟兽。
刍议唐代纺织品上的植物装饰纹样寓意唐代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代中,纺织业迎来了一个高峰时期,丰富多彩的植物装饰纹样让唐代的纺织品更加美观,同时也寓意着丰收、喜庆和吉祥。
本文将从植物装饰纹样的种类、图案特征、寓意以及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刍议唐代纺织品上的植物装饰纹样寓意。
一、植物装饰纹样的种类唐代的纺织品上的植物装饰纹样主要有吉祥花卉纹、果实纹、叶纹、枝干纹、植物组合纹等几种。
其中,吉祥花卉纹是最常见的,如荷花、牡丹、菊花、梅花、桃花、李花等。
果实纹则主要以石榴、柿子、葡萄等为主,而叶纹则以梧桐叶、柳叶、榆叶等为主。
枝干纹则以柳枝、杨枝、梅枝等为主,植物组合纹则是多种植物元素的组合,如梅兰竹菊、五仙花、三友花等。
二、植物装饰纹样的图案特征唐代纺织品上的植物装饰纹样具有明显的图案特征。
首先,它们都是以植物为中心主题,以鲜艳的颜色和流畅的线条来描绘。
其次,这些纹样都非常丰富多彩,有些还配合着动物纹或几何纹来进行组合搭配。
最后,植物装饰纹样在唐代的纺织品上所占的比例很大,有些甚至把整张织物都覆盖了,呈现出一种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
三、植物装饰纹样的寓意唐代纺织品上的植物装饰纹样寓意深刻,多表现出吉祥、富贵、长寿、丰收等美好愿望。
比如菊花被视为“九秋之花”,象征着高洁、高贵、高雅、高尚,同时也被认为是“百福之花”,寓意着吉祥如意、长命百岁。
梅花则象征着坚韧不拔,高贵典雅,寓意着迎春报喜,凛冬盼春,意味着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荷花则寓意“莲花开,富贵来”,象征着富贵荣华,吉庆有余。
李花则象征着春风得意,高峰处头,具有岁岁年年、平步青云的吉祥寓意。
四、植物装饰纹样的文化价值唐代纺织品上的植物装饰纹样不仅具有美感,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首先,植物装饰纹样反映了唐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表达,是一种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
其次,植物装饰纹样对于了解唐朝时期的宫廷生活及庶民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中国传统纹样大全》读后感全文10000字I. 全文介绍(1). 简述《中国传统纹样大全》的概况(2). 引出本书的重要性和意义II. 中国传统纹样的起源与发展(1). 纹样的定义与分类(2). 纹样的起源及其发展历史(3). 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纹样III. 《中国传统纹样大全》的组织架构(1). 书籍的编排方式及其分类方法(2). 不同纹样的解析和意义(3). 纹样之间的联系和演变IV. 《中国传统纹样大全》中的代表性纹样(1). 龙纹(2). 凤纹(3). 花鸟纹(4). 动物纹(5). 几何纹(6). 道教纹(7). 佛教纹V. 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1). 纹样设计的应用范围(2). 现代设计中的传统纹样元素(3). 传统纹样在纺织品、建筑装饰、艺术品等方面的应用VI. 结论(1). 纹样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 《中国传统纹样大全》对纹样研究的意义(3). 纹样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VII. 读后总结I. 全文介绍当我们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时,纹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代,纹样是人们用来装饰生活、表达情感和祈福祷告的一种方式,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着文化的内涵。
纹样不仅是一种美学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纹样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许多传统纹样渐渐被遗忘和淡化,只有在少数民族和民间工艺中才能看到它们的影子。
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纹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中国传统纹样大全》的出版,旨在整理和介绍中国传统纹样,探讨它们的起源、演变和应用,以期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一份贡献。
本书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出发,对传统纹样进行分类和解析,既有对每个纹样的详细描述,也有对其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的解读,同时还介绍了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