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9.29•【字号】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20号•【施行日期】2022.1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百二十号《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已由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22年9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9月29日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2022年9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四章议事规则第五章自身建设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门委员会)工作与建设,保障专门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增强专门委员会的履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专门委员会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工作机构,受省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在大会闭会期间,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领导。
第三条专门委员会应当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具体组织实施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关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协助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履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专门委员会工作实行民主集中制,应当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集体行使职权。
第四条中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在专门委员会设立分党组,在专门委员会工作中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2007年修订)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7.03.31•【字号】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6号•【施行日期】2007.03.3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六十六号)《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已于2007年3月31日经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3月31日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1988年7月7日陕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9月3日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决定》修正2007年3月31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会议准备第三章会议召开第四章会议审议第五章会议表决第六章其他规定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议事活动,保证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常务委员会工作实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常务委员会议事,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受省人民代表大会和全省人民的监督。
第三条常务委员会议事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少数服从多数,集体行使职权。
第四条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举行会议,审议、决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第五条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第六条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决议、决定具有法定效力,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遵守和执行。
第二章会议准备第七条主任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2013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3.11.29•【字号】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施行日期】2013.11.29•【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2013修正)(1994年3月4日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3年11月29曰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会议的准备第三章会议的举行第四章议案的提出和审议第五章审议工作报告、审查计划和预算第六章选举、辞职和罢免第七章询问和质询第八章调查委员会第九章发言和表决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有关规定,结合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集体行使职权,保障代表的民主权利。
第二章会议的准备第三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每届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该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产生后两个月内,由上届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第四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经过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五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前,进行下列准备工作:(一)决定会议召开的日期;(二)提出会议议程草案;(三)提出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以及大会需要设立的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草案;(四)确认新选出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资格;(五)决定列席会议人员名单;(六)会议有关报告材料和其他事项。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2010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0.08.23•【字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7号•【施行日期】2010.08.23•【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990年4月25日安徽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2月10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决定》修正2006年2月28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10年8月21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本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
第二章会议的举行第三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每年第一次会议一般于第一季度举行。
会议召开时间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经过五分之一以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四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每届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上届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第五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会议召开日期和建议会议审议、讨论的主要事项书面通知代表,并将准备提请会议审议的法规草案发给代表。
临时召集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前,进行下列准备工作:(一)提出会议议程草案;(二)提出主席团和秘书长等名单草案;(三)决定列席会议人员名单;(四)会议的其他准备事项。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法规类别】组织法【发文字号】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发布部门】重庆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1997.07.17【实施日期】1997.08.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修订,新法规名称为《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发布日期:2005年11月28日实施日期:2006年1月1日)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号)《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1997年7月17日经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7年8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7年7月17日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1997年7月17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规范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议事的行为,提高议事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委员。
第三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决定问题,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当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五条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第二章会议的召开第六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召集。
主任因特殊情况不能召集时,可以书面形式委托副主任召集。
第七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开会日期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会议议程草案,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拟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决定。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0.03.09•【字号】•【施行日期】1990.03.09•【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国家机构组织正文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990年3月9日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结合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具体实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问题,应当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理,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二章会议的举行第三条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每届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届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上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第四条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每年第一次会议一般于第一季度举行。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经过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五条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举行。
第六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前,进行下列准备工作:(一)决定开会时期;(二)提出会议议程草案;(三)提出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提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决算审查委员会以及议案审查委员会、法规审查委员会等需要设立的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草案;(四)会议的其他准备事项。
第七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开会日期和建议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代表。
临时召集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临时通知。
第八条市人民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举行前,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区、县人大常委会和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召集全团代表,推选代表团团长、副团长。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999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9.02.10•【字号】•【施行日期】1990.04.25•【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990年4月25日安徽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9年2月10日安徽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本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的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
第二章会议的举行第三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每年第一次会议一般于第一季度举行。
会议召开时间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经过五分之一以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四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每届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上届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第五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会议召开日期和建议会议审议、讨论的主要事项书面通知代表,并将准备提请会议审议的法规草案发给代表。
临时召集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前,进行下列准备工作:(一)提出会议议程草案;(二)提出主席团和秘书长等名单草案;(三)决定列席会议人员名单;(四)会议的其他准备事项。
第七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举行。
第八条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前,代表一般以设区的市、地区为单位组成代表团,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皖部队单独组成代表团。
代表团全体会议推选代表团团长一人,副团长若干人。
第八章法律体系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著作权法》属于下列哪一个法律部门?( )B A.行政法B.民法C.商法D.经济法☆2.下列有关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A.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B.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包括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C.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其规范的性质,可以归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D.《刑法》是“刑法”这一部门法的主要组成部分☆3.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 )。
DA.法律体系B.法系C.立法体系D.法律部门☆4.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 )构成的体系。
BA.国际法B.国内法C.国内法与国际法D.成文法☆5.《国家赔偿法》属于下列哪一个法律部门?( )AA.行政法B.经济法C.宪法D.民法☆6.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
B A.法律调整的范围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C.法律规范的数量D.法律调整的后果☆7.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应划归为( )。
BA.行政法B.民法C.商法D.劳动法?8.从法律部门的角度看,下列有关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CA.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目的具有独特性B.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C.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D.刑法是所有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9.下列有关部门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DA.法律条文是部门法的基本构成单位B.一个部门法是由一个规范性文件组成的C.一个规范性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D.法律规范是部门法的基本构成单位☆10.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司考.02.卷一.单.1)D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2024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11.29•【字号】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0号•【施行日期】2024.11.29•【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法制工作正文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0号)《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于2024年11月29日经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一、废止《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若干规定》等三件地方性法规(一)废止《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若干规定》(1995年8月29日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3月31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二)废止《湖南省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监督管理条例》(2009年7月31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三)废止《湖南省民兵预备役工作条例》(2000年1月15日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0年7月29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二、修改《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等十八件地方性法规(一)修改《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将第二条修改为:“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集体行使职权,保障代表的民主权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3.07.02•【文号】•【施行日期】1993.07.02•【效力等级】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一九九三年七月二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常委会组织制度建设,使常委会组成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守则。
第二条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维护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地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三条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努力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熟悉宪法和法律,掌握行使职权所必备的知识。
第四条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工作,其他社会活动要服从常委会工作需要。
第五条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出席常委会会议。
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出席常委会全体会议的应通过常委会办公厅向委员长请假,不能出席常委会分组会议的应向分组会议召集人请假。
每次会议由办公厅将会议出席情况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
第六条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的各种会议上,应当遵守议事规则和其他有关程序性的规定。
第七条常委会会议举行前,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就会议议题做好审议准备。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分组会议上的发言,应围绕会议议题进行。
第八条常委会组成人员必须参加对议案的表决,并服从依法表决的结果。
会议主持人宣布议案交付表决后,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再对该议案发表意见,但与表决有关的程序问题,不在此限。
第九条常委会组成人员要依照规定参加常委会组织的视察活动。
视察时不直接处理问题;所带工作人员要力求精干。
第十条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
“主任会议”的机构性质和职权<a rel='nofollow' onclick="doyoo.util.openChat();return false;"href="#">“主任会议”在人民代表大会法律体系中,有其特定的机构性质和职权范畴。
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组成主任会议;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组成主任会议。
主任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这一规定明确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主任会议,其成员由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组成,其职权是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下面,结合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实践,谈谈“主任会议”的机构性质和职权。
“主任会议”是人大组织体系中的法定机构,不是权力机关,以会议形式行使职权。
其性质有以下三个层次:(一)从组成依据上来说,主任会议是一个法定机构。
主任会议是依法设立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机构。
(二)从组织形式上来说,主任会议是一种法定会议。
主任会议是以会议形式行使职权,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法定会议。
(三)从法定职责上来说,主任会议是人大常委会的日常核心机构。
主任会议是本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机构,职责是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因此在本级人大常委会日常工作中应处于核心位置,不能等同于其他的日常工作机构;也就是说主任会议负责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全盘重要日常工作,而其他的日常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分工负责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相关工作和办理一般性的具体事务,同时接受主任会议交办的相关工作。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主任会议”是本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定的日常工作机构,处于核心地位,但不是权力机关。
“主任会议”的职权地方组织法原则规定:“主任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内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内江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江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3.02•【字号】•【施行日期】2019.03.02•【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内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内江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决定(2019年3月2日内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内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市人大工作实践,决定对《内江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作如下修改:一、原第一条修改为“为了保证市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原第二条修改为“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决定问题,应当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三、原第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二十日前,将开会的日期和建议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代表。
议程草案中列有审议地方性法规的,应将准备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及说明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印送代表。
”四、删除原第八条第二款“代表团可分设若干代表小组,各代表小组分别推选小组召集人”的内容。
五、原第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市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召开大会全体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专题讨论会议。
”六、原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可以提出属于市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或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由主席团决定。
1 / 4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法规类别】人大议事 【发布部门】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1988.03.05 【实施日期】1988.03.0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浙江省已失效地方性法规目录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1988年3月5日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会议的召开 第二章 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第三章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第四章 质询 第五章 人事任免 第六章 发言和表决 2 / 4
第一条 根据宪法 、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常务委员会审议议案、决定问题,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一章 会议的召开 第三条 常务委员会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会议;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召集并主持。主任也可以委托副主任主持会议。
第四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必须有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第五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除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请假的以外,均应出席会议。
第六条 主任会议提出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草案,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决定。 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需要临时调整议程,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
第七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应当在会议举行七日以前,由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将主任会议决定的开会日期和建议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并尽早提供有关文件草案。临时召集的会议,可以临时通知。 3 / 4
第八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下列人员列席会议: (一)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 (二)常务委员会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有关工作委员会的委员、顾问; (三)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副主任和咨询员; (四)省人民政府有关委、办、厅、局的负责人; (五)各省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一人、地区人大工作联络组组长或副组长一人; (六)省级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人。
1 / 3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法规类别】组织法
【批准部门】8;819;81901;
【批准日期】2007.09.30
【发布部门】汕头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07.09.30
【实施日期】2007.1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2007年6月28日汕头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7年9
月30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和规范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提高议事质量和效
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常
2 / 3
设机关,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依照宪法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
第三条 常务委员会审议议案、决定事项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公开举行,会议的举行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报道。遇有特
别情况,经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以下简称主任会议)决定,也可以不公开举行。
第二章 会议的召开
第五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召集会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召集并主持。主任可以委托副主任主持会议。
第六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必须有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第七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议程和日程,由主任会议提出草案,提请全体会议通过。
会议期间,需要调整会议议程的,由主任会议提请全体会议通过,并由主任会议对日程
作相应调整。
第八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出席常务委员会会议。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出
席会议的,应当向秘书长请假。
第九条 下列人员列席常务委员会会议:
(一)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
(二)不是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门委员
会)负责人;
(三)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和不是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负责
人;
(四)各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
(五)主任会议决定列席会议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本市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 / 3
(六)主任会议决定列席会议的其他有关人员。
第十条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可以设旁听席,旁听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七日前,将会议议程和
日程草案以及会议文件资料,送达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
临时召集的会议,临时通知。
第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前,应当认真审阅会议文件,
开展调查研究,准备审议意见。
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前,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组织常
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有关工作进行视察或者专题调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