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恶性胶质瘤复发的再次手术治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众所周知,脑胶质瘤是一种生长位置比较特殊的恶性肿瘤疾病,它的出现对病人带来伤害较大,时刻威胁着生存质量,为防止病情加重,一定要积极进行医治。
对于脑胶质瘤晚期的治疗,也有很多患者选择手术切除,虽然能直接切除肿块,快速控制病情,但肿瘤并不彻底,有不少患者出现了复发的情况。
一旦复发,很多患者无法或者不愿西医治疗的患者,会选择中医治疗,希望能找到治病的偏方,那脑胶质瘤晚期手术后复发有中药偏方吗?脑胶质瘤晚期术后复发往往意味着病情加重,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随之下降,耐受力较差,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一定要慎重。
由于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药,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认为邪去则正安,邪不去正气则难恢复,在治疗时要扶正与祛邪并重,一方面扶正元气,调节患者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一方面控制病情发展,抑制癌细胞的扩散转移,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和家属希望能找到偏方,而中医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确实流传有很多治癌的偏方,有些偏方可能曾经对某些患者起到过治疗效果,但大多数偏方都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如果患者盲目使用,可能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的恶化。
另外中医治疗疾病是讲究辨证施治的,即使同为脑胶质瘤,患者体质、病情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在治疗时所用药方也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也会随时调整药方,而偏方大多是一成不变的,并不适合每个患者。
中医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可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对于选择西医的患者,辅助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减轻西医的创伤和副作用,巩固西医的治疗效果,预防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命,因此患者在确诊病情后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总结,袁希福指出脑胶质瘤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字“虚、瘀、毒”。
黄李法四级胶质瘤治愈案例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可分为四个级别,黄李法四级胶质瘤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
然而,近年来有一些令人鼓舞的治愈案例表明,黄李法四级胶质瘤的治疗前景正在逐渐改善。
下面列举了十个治愈案例,展示了不同治疗方法对黄李法四级胶质瘤的有效性。
1.手术切除:一名35岁的患者被诊断患有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他接受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治疗,并成功地摘除了肿瘤。
术后,他进行了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最终成功治愈。
2.放射治疗:一名45岁的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经过数个疗程的放射治疗后,肿瘤的大小显著减小,并且在随访期间没有复发的迹象。
3.化学治疗:一名50岁的患者接受了化学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肿瘤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最终完全消失,患者病情得到了稳定。
4.免疫疗法:一名60岁的患者接受了免疫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通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疗法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最终使患者达到了治愈状态。
5.靶向治疗:一名40岁的患者接受了靶向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成功地阻止了肿瘤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康复良好。
6.热疗法:一名55岁的患者接受了热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通过将热能引入患者体内,热疗法有效地杀死了肿瘤细胞,最终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
7.中药治疗:一名30岁的患者接受了中药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中药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平衡,增强患者体内的抵抗力,最终使患者康复。
8.针灸疗法:一名50岁的患者接受了针灸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流动,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患者得到了治愈。
9.光动力疗法:一名35岁的患者接受了光动力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光动力疗法利用特定的光敏剂和光能,杀死了肿瘤细胞,最终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
10.综合治疗:一名40岁的患者接受了综合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该怎么办*导读: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该怎么办?在临床上,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具有生长速度快,病程短的特点,占颅内肿瘤10.2%,位居第二位,仅次于星形细胞瘤之后。
治疗脚趾母细胞瘤的方法并不多,手术、化疗、放疗最为常见。
病者经过治疗康复后,由于某些原因仍会复发。
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怎么办?……*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该怎么办?在临床上,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具有生长速度快,病程短的特点,占颅内肿瘤10.2%,位居第二位,仅次于星形细胞瘤之后。
治疗脚趾母细胞瘤的方法并不多,手术、化疗、放疗最为常见。
病者经过治疗康复后,由于某些原因仍会复发。
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怎么办?*第一手术治疗胶质瘤具有侵润性生长的特点,复发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复发后,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治疗法为主。
手术是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最有效的方法。
完全切除肿瘤是治疗的首要步骤,化疗及放疗是其次步骤。
根据范围,肿瘤切除可以分为全切除和部分切除;根据程度,肿瘤切除可以分为全切除、大部分切除、部分切除和活检。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事项很多,比如在保留正常脑组织的基础上尽可能切除肿瘤;避开中药功能区皮质和大血管;当肿瘤不完全切除时,为降低颅内压,延长寿命,肿瘤周围的非功能区脑组织大块切除。
*第二放疗、化疗放疗、化疗是一种手术后常使用的治疗方法。
放疗、化疗对患者恢复健康有辅助作用,化疗时间为每两个月一次,化疗后患者症状会有所缓解,但由于肿瘤具有耐受性的特点,所以化疗时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
*第三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简称PDT,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特异性的特点,基本原理是光敏剂存在肿瘤细胞和正常脑细胞储留比达到1:20-40,脑肿瘤组织内光敏剂含量与杀伤力成正比,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杀伤肿瘤细胞。
龙源期刊网 恶性胶质瘤复发的抉择作者:赵澎来源:《大众健康》2017年第02期33岁的琳琳是一位胶质瘤患者,今年是她胶质瘤术后的第3年。
第一次手术时是2级胶质瘤,现在复查发现肿瘤又出现了。
上次已经进行过同步放化疗,目前肿瘤复发的对侧出现水肿样表现。
这到底是放疗的影响?还是肿瘤又侵及到对侧?下一步该如何治疗?一切不得而知。
琳琳来院咨询了放疗专家、胶质瘤专家,仍然得不到满意的答案。
胶质瘤目前仍是困扰神经外科的难题,手术是唯一的选择。
高级别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脑肿瘤,新发病例的治疗方案包括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及后续同步放化疗,目前的中位生存期仅12~15个月。
很多患者经过治疗终将出现肿瘤复发,但复发后的治疗缺少公认的标准。
那么,恶性胶质瘤复发,到底该不该再次手术?是否再次手术要进行评估据文献,早期的临床研究表明,年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以及是否有6个月以上的手术间期是评估再次手术获益的相关因素。
约5%~50%的再次手术患者,术后KPS评分有改善。
后期的临床研究提示,接受再次手术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比未接受再次手术者延长近10个月。
再次手术指征包括什么有文献指出,再次手术指征包括:新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肿瘤占位导致神经功能缺失、颅内压增高、进行性头痛、意识变化、癫痫频繁或持续状态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增大。
再次手术的病理学诊断为放射性坏死者预后较好,另外年龄赵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胶质瘤、脑积水、垂体瘤、脊索瘤,幕上肿瘤等诊断治疗,尤其擅长神经内镜技术。
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承担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第一负责人,从事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工作,在胶质瘤基因治疗及垂体瘤的分子分类研究较为深入。
肿瘤复发后的治疗方案有哪些肿瘤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疾病,即使经过初始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仍存在复发的可能。
当肿瘤复发时,患者和家属往往感到焦虑和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其实,现代医学为肿瘤复发的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手术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常见手段之一。
对于复发的肿瘤,如果其位置和大小适合手术切除,且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那么手术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医生会在术前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肿瘤的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患者的心肺功能等。
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减轻肿瘤负荷,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术后并发症等。
放疗也是肿瘤复发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可以是外部照射,也可以是内部植入放射性粒子。
对于一些局部复发的肿瘤,如脑瘤、骨转移瘤等,放疗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缓解症状。
然而,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皮肤损伤、脱发、疲劳等,而且如果之前已经接受过放疗,再次放疗时需要谨慎评估,以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过度损伤。
化疗则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体内。
对于复发的肿瘤,化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化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多,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等,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这些副作用。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
这种治疗方法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靶点,如某些基因突变或蛋白质,使用特定的药物进行精准打击。
相比于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通常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但并非所有复发的肿瘤都有适合的靶向药物,需要进行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来确定。
免疫治疗则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
通过药物激活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在一些肿瘤的复发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但其疗效因人而异,而且也可能会引起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免疫性肺炎、肝炎等。
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治疗进展符黄德【摘要】脑胶质瘤是源自神经上皮的肿瘤,又称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预后较差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使得手术难以全切,因而胶质瘤术后复发不可避免;复发后脑胶质瘤的治疗预后效果欠佳,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复发的预后很不理想.该文就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治疗予以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17【总页数】3页(P3143-3145)【关键词】胶质瘤;复发;治疗【作者】符黄德【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百色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放疗及化疗作为辅助治疗,尽管如此,大多数胶质瘤术后均会复发。
因此,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再治疗以及疗效评估成为学者研究的内容,而就目前研究现状看,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分子生物学治疗的综合治疗仍为首选。
术后复发胶质瘤的预后与患者年龄,肿瘤的大小、生长的位置、病理分级以及手术切除程度等均有关。
该文主要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治疗以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和预后等进行综述。
1 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概念及其特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是指脑胶质瘤手术后出现的单发或多发的复发灶。
复发的部位一般比较局限,有报道显示,超过4/5的复发灶出现在原发灶周2 cm范围内,约1/5发生于原发灶范围以外,有极少数复发在原发灶的对侧大脑灰质[1]。
胶质瘤复发在影像学上的表现:术后残留灶增大,原手术区或远隔术区出现性质相同的新肿瘤灶;病灶局部出现明显脑水肿和占位效应[2]。
胶质瘤切除术后早期进行的增强扫描所显示的瘤腔周边强化为术后反应性强化或称术后良性强化。
其发生机制认为与下列因素相关:手术破坏了胶质瘤周围局部血脑屏障;胶质瘤周胶质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障碍所致的血液再灌注;局部微血管及肉芽组织增生;造影剂沿手术创面受破坏的微小血管渗出[2]。
脑恶性胶质瘤复发的再次手术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对脑恶性胶质瘤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30例复发脑恶性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再次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0.0%;2年生存率为40.0%;3年生存率为10.0%。
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复发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能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脑恶性胶质瘤;复发;再次手术
脑胶质瘤为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常规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以及易复发的特点。
脑胶质瘤常常在首次手术治疗后8~9个月复发[1]。
近年来,有研究证实[2],对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后发现,患者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对本院收治的30例脑恶性胶质瘤复发患者的再次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0例复发脑恶性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37.5±4.2)岁;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为50~100分,平均KPS评分为(78.5±5.0)分;病变部位:12例额叶,11例颞叶,3例顶叶,3例岛叶,1例丘脑;病理类型:24例星形细胞瘤,6例胶质母细胞瘤;首次手术治疗距离复发时间3~20个月,平均间隔(5.2±1.2)个月;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头痛、不全性失语、行走不稳等临床症状。
1. 2 影像学特征病变主要呈弥漫性浸润生长,病变范围较大,边界模糊;受累区域脑组织出现肿胀,脑沟明显变浅或者消失,脑室缩小;经头颅CT扫描检查,主要为稍低密度灶或者弥漫性等密度灶;经MRI质子像和T2WI检查,双侧大脑半球的弥漫性高信号具有对称性,在T1WI病灶上显示为等信号或者低信号,病灶区域无强化。
本组研究中,3例患者周围沟裂内存在线状增强反应或者病变周围轻度强化;10例患者经MRI检查,能够见到脑膜、血管强化,表明肿瘤细胞浸润脑膜和血管。
1. 3 首次手术治疗情况严格根据WHO病理分级标准:包括11例Ⅰ级,9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首次治疗术式:21例行肉眼全切术,9例行次全切除术;术后常规给予化疗和放疗。
1. 4 手术治疗方法本组研究的30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中,所有患者均行再次手术,其中,25例患者行全切除术,5例患者行次全切除术;术后,26例患者行常规化疗联合放疗,3例患者仅单独化疗,1例患者未进行放疗、化
疗。
2 结果
本组研究的30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颅内高压解除,周围复发脑组织以及复发胶质瘤等均有效切除;病理分级对比:11例患者术后和第一次手术病理分级相一致,19例患者术后病理分级升级;术后存活率:对30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1年生存24例,生存率为80.0%;2年生存12例,生存率为40.0%;3年生存3例,生存率为10.0%。
3 讨论
在成人颅内肿瘤中,脑胶质瘤约占30%~50%,患者的生存期较短,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治疗难度较大。
目前,临床中关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是否适宜行再次手术治疗,存在一定分歧。
3. 1 复发脑恶性胶质瘤的再次手术脑胶质瘤复发为临床中的常见问题,即使在首次手术治疗后对患者采取放疗、化疗,也不能阻挡复发。
临床中关于脑胶质瘤复发是否需要再次采取手术治疗,存在不同看法。
一种看法为不支持再次进行手术,由于脑胶质瘤属于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且行再次手术治疗后后依然可复发,不仅对患者的挽救时间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痛苦,加大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但另一看法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医生的救死扶伤、职业道德精神,尊重患者生命权,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需要积极接受再手术治疗。
复发脑胶质瘤患者是否再次手术,要以患者家属意见为主,在患者身体情况许可、家庭经济能力可接受的前提下,可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
3. 2 复发脑恶性胶质瘤的手术指征复发脑恶性胶质瘤患者再次手术,需要考虑以下几点:①临床症状:患者颅内压增高、手术颅骨窗区向外隆起以及神经系体征较明显或者较重;②影像学表现:原手术区域为高密度、全部或者部分低密度;囊性占位、脑组织和瘤组织向颅骨窗外膨出以及严重脑水肿等;③相对而言,患者年龄较低,全身情况良好,且重要脏器功能无较大变化[3]。
3. 3 再次手术切除肿瘤的要求进行再次手术治疗时,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将肿瘤切除,局部麻醉能够便于手术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交谈,并能够指导患者配合,完成手部或者足部的动作,进而能够观察切除肿瘤范围是否会给重要功能区域产生影响;确定肿瘤部位、大小后,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前提下,要注重保护脑功能区,指的是在不导致发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基础上,做到全切除,如将正常脑组织内的坏死瘤组织、侵润扩展瘤组织、瘤囊变以及已经失去生机的脑皮层组织等切除;注意避免将脑室打通(能够有效防止发生脑室穿通畸形)以及损伤重要血管(如损伤侧裂血管);如肿瘤处于较深部位,则要适宜控制肿瘤切除程度;是否需要去除骨瓣减压,要根据颅内压增高缓解程度、肿瘤切除程度、肿瘤恶性程度等方面确定;如为去颅骨瓣减压,则要严密根据层次进行缝合,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发生脑脊液漏[4]。
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再次手术治疗,手术均顺利进行;1年生存率为80.0%;2年生存率为40.0%;3年生存率为10.0%。
综上所述,复发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进而能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 步星耀,郭晓鹤,丁玉超,等.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5):1135-1139.
[2] 陆云涛,漆松涛,欧阳辉,等.复发难治部位恶性胶质瘤的手术及治疗策略.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12(6):682-690.
[3] 刘传健,刘穗媛,张丽秋.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04-105.
[4] 吕冬芳,武江,岳向勇.复发脑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临床误诊误治,2013,26(1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