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管理指标细则.
- 格式:xls
- 大小:63.01 KB
- 文档页数:6
食品安全考核细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省食品安全办公室《庐阳区食品安全舆情处置工作制度》,切实加强我街道食品安全舆情处置工作,妥善处置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舆论,特制订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规范我街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的食品安全舆情处置工作。
第三条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本辖区食品安全舆情处置工作。
食品安全舆情仅涉及本区范围的,由相关部门处置。
对于涉及我街道多个环节、重大的综合性食品安全舆情,由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街道食安委)协调处置。
第四条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各社居委应根据职责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明确舆情监测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主动、密切监测舆情。
各部门、各社居委获知食品安全舆情后,应及时按照第三条分工原则积极主动处置,对于重大食品安全舆情及处置情况应当及时报告街道食安委。
第五条各社居委对食品安全舆情应当迅速调查核实、研究处置措施,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主动、正确引导舆论。
一般情况下,应当在重大食品安全舆情出现后____小时内发布首次信息,需要部门协商或专家论证的,应在____小时内发布首次信息,迅速回应社会关切,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可动态发布。
第六条负责牵头处置食品安全舆情的监管部门和各社居委及时向街道食安委报告舆情处置情况,由街道安委办统筹协调信息发布。
舆情处置信息涉及其他区域的,应当事先征求意见,一般情况下,反馈意见应当在____小时内回复,需要部门协商或专家论证的,可在____小时内反馈。
第七条各社居委要积极配合新闻媒体的采访工作。
对职责不清或职责交叉的,避免以职责归属为由拒绝采访或简单地推给其他部门,应先妥善回应媒体,并及时根据情况通报移交有关部门或提请街道食安委协调处理,同时说明已采取的措施。
、第八条街道食安委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各社居委舆情处置工作。
各社居委处未及时处置或处置不当的,由街道食安委发出督办通知或组织督查工作组现场督办。
食品放心工程管理指标评价细则一级二级计分指标指标权重AC监管 2.11.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相关监管机关构、职能、人员及配备条件与所承担的工作相适应;保障人员机构、经费落实情况2.食品放心工程实施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得到保障。
措施经费落实1.建立健全检测监测网络,检测机构条件和水平能保证当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A 划拨经费2.检测机构整合检测资源,统一协调,条件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有资质的检测机构的作用。
C 没划拨经费评价标准评价要点1.监管便件条件情况2.经费保障情况0.40.6人员、机构基本到位人员、机构基本到位经费基本落实打分部门内涵说明一二级计分级指标权重指标AC评价要点内涵说明评价标准落实情况采购、库房管理、消毒、操作人员、个人卫生齐全,布局合理 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培训证、工商执照操作间符合操作流程,消毒设施齐全,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工程管理指标评价细则成的目标本地确定的预期目标完成情况2.各市(地)办公室(2004)XX 号文件《关于2004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
工程管理指标评价细则工作情况按本地规定应当完成的目标1各项目标实现部分目标没有实现6.11.协调机制落实情况0.3协调机制形成,工作落实到位协调机制基本形成,工作落实不到位1.部门协调机制落实得好,及时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研究问题,及时通报食品安全信息;2.牵头部门履行职责,组织协调工作到位,注重调查研究,查清本地食品安全状况,发现问题主动出击,及时认真制定年度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整治方案);组织协调工作落实情况2.牵头部门履行职责情况0.3牵头作用发挥很好牵头作用发挥一般3.监管制度建设有创新,并取得成效。
3.监管制度建设情况0.4有制度,有创新,成效显著有制度,但创新较差,成效不显著6.21.工作主动性0.5牵头作用发挥的好,事故查处及时,处理到位牵头不主动,组织查处重视不够,处理不到位1.主动牵头组织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工作;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组织查处情况2.报告制度0.5报告制度完备,报告及时有报告制度,报告不够及时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及时向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
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评价细则(2022版)
备注:
1.四川省食品安全办组织制定《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评价细则(2022版)》(以下简称《评价细则》),用于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评价验收、复审和跟踪评价。
2.《评价细则》所称食品安全包含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所称食品安全监管包含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食品抽检和执法稽查等相关工作。
3.《评价细则》中涉及百分比的,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4.规模以上企业和单位:按照统计学口径,目前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单位),年销售额在2000万及以上的食品经营企业(单位)。
5.食品安全监管专业化“专业”统计口径: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工艺、烹饪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和检验(检测)、乳品工程、粮食工程、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贮运与营销、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化学类、材料类、园林类、畜牧类、预防医学、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卫生检验、法律、药学类、生物工程类等,或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5年以上。
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包头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包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7•【字号】包府办发[2008]8号•【施行日期】2008.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包头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包府办发〔2008〕8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单位,中直、区直有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包头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八年一月十七日包头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第一条为有效评价各旗县区(包括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办法》(国食药监〔2004〕442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政府负责对各旗县区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综合评价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求真务实,评价标准科学规范;(二)客观公正,评价结果真实可靠;(三)以评促管,监管、帮扶、督促相结合;(四)宣传与教育相结合;(五)狠抓落实与责任追究相结合。
第四条综合评价指标的构成:(一)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指标(占综合评价比重40%);(二)食品安全重点品种检测指标(占综合评价比重45%);(三)食品安全消费者满意度指标(占综合评价比重15%)。
第五条综合评价内容:(一)各地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评价,包括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情况、本地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情况、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情况、制定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措施情况、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及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整合情况、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情况;(二)重点品种检测指标评价,依据国家有关标准,选择群众反映强烈、安全问题突出的食品,对影响安全的重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食品检验检测是评价食品质量、判断优劣的主要手段,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三)消费者满意度指标评价,调查消费者对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情况、效果的满意程度,对食品市场和主要品种的放心程度。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9.19•【字号】苏政办发[2005]106号•【施行日期】2005.09.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10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5〕10号)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制定的《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国食药监察〔2004〕442号),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江苏省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评价暂行办法》。
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五年九月十九日江苏省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评价暂行办法(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05年9月)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强化监督,落实责任,深入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努力创建食品放心消费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5〕10号)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制定的《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国食药监察〔2004〕442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同级政府有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的评价。
评价工作经省政府授权,由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条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评价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评促管、激励引导为原则,坚持宣传教育与考核监督相结合,责任落实与责任追究相结合。
第四条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评价指标分为管理性指标和绩效性指标。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江苏省评价细则
第一部分说明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江苏省评价细则》(以下简称《评价细则》)是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修订版)》、《江苏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考评指标(2016版)》的基础上修订。
一、分值设置
《评价细则》分值按百分制设置,总分值(关键项+基本项+鼓励项)为116分。
关键项加基本项的合计分值为100分,其中,关键项19项,共58分;基本项22项,共42分。
鼓励项为加分项,共9项、16分。
另外,对完成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部署的专项试点任务,每项单独加2分。
二、结果判定
依据《评价细则》进行评价,如果创建城市无被否决的情形,且关键项单项得分率≥60%、总得分≥90分,视为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要求,由省食安委向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进行推荐。
三、适用范围及标准解释
本《评价细则》适用于我省各设区市参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考核评价工作,具体标准由省食安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部分正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规范食品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质量监测与评估则是确保食品安全与合规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食品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规范进行探讨,并介绍其在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重要性。
一、食品质量监测指标规范食品质量监测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食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的过程,旨在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和合规性。
在监测过程中,各类食品都需要依据相应的指标规范进行检测。
1.感官指标感官指标是以人们的感官感知为基础的食品质量检测方法,包括色泽、气味、口感、口味等。
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食品的风味品质以及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口感需求。
2.化学指标化学指标主要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来评估其质量。
比如,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重金属含量等都需要进行化学指标的检测。
3.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包括细菌、霉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因此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在食品质量保证中尤为重要。
4.营养指标营养指标用于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食品的营养指标是判断其是否符合健康饮食的重要标准。
二、食品质量评估指标规范食品质量评估是在监测的基础上对食品进行综合评价,以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标签上声明的质量要求。
食品质量评估指标规范不仅仅包括上述监测指标,还涉及更广泛的范围。
1.食品安全性评估食品安全性评估是对食品中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估,确定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这包括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毒素、致病菌等进行评估,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估食品质量评估还需要评估食品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例如,食品的成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评估和检测。
3.质量指标评估质量指标评估是对食品质量指标的综合评价,包括感官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营养指标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判断食品的质量水平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食品安全评估指标
食品安全评估指标是用来评估食品安全情况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噪声指标: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噪声水平,评估是否存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
2. 有害物质指标: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致癌物质等。
通过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评估其是否超过安全标准。
3. 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测。
通过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评估食品是否存在污染问题。
4. 营养指标:包括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通过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判断是否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5. 添加剂指标: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
通过评估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和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6. 标签指标:包括食品标签上的信息是否准确、清晰,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通过评估食品标签上的信息是否完整,判断是否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综合以上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评估食品的安全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关于迎接省食安委2011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的紧急通知各县区(管理区)食安委,市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省食安委将于2012年2月13-17日对各市州进行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为做好迎接考核工作,并以全省考核评比为契机,促进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上新台阶,根据2012年2月1日市政府召开的迎接考核工作协调会议上确定的事项,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一、各县区(管理区)、各监管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此次全省食品安全考核评比,各单位要组建迎接考核班子,明确领导主抓,指定专人负责,确保各项指标任务责任到人。
二、严格按照《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细则责任分解表》(见附件)落实责任。
任务分解“责任部门”要对照细则认真研究,查漏补缺,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资料、台帐、现场的各项准备;市级监管部门对口通知并指导县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指标任务;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加强协作,不得相互推诿责任。
三、规范整理有关资料台帐。
市食安办编撰《永州市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资料汇编》,同时各单位结合迎考需要,做好有关资料台帐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门类齐全,装订成册,标准规范,随时迎检。
四、认真开展总结自评。
工作总结要与全省《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细则》充分结合,客观真实,条理清晰,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讲成绩。
另要对照考核评价细则开展工作自评,形成自评报告。
各县区(管理区)食安委,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务必将2011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自评报告(纸质、电子版各一份)于2012年2月8日前报送市食安委办公室。
市食安委办公室电话:8420256,传真:8420256,电子信箱:2012年2月1日市级有独立的食品综合协调机构,加1分;乡镇、街道设置食品安全的协管员或信息员,加1分;市级全面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1分;市级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黑名单机制,加1分;在公安系统设立打击食品犯罪分支机构,加1分。
本地区2011年度内发生2次以上的同一食品安全事件,扣2分;本地区内发生1起及以上食物中毒事件人数在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扣3分。
广东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1 / 492 / 493 / 494 / 495 / 496 / 497 / 498 / 499 / 4910 / 4911 / 4912 / 4913 / 4914 / 4915 / 4916 / 4917 / 4918 / 4919 / 4920 / 4921 / 4922 / 4923 / 4924 / 4925 / 4926 / 4927 / 4928 / 4929 / 4930 / 4931 / 4932 / 4933 / 4934 / 4935 / 4936 / 4937 / 4938 / 4939 / 4940 / 4941 / 4942 / 4943 / 4944 / 4945 / 4946 / 4947 / 4948 / 49说明:1.《广东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共9大类56项125个考评要点,包含5个否决项、19个关键项、22个基本项、9个鼓励加分项,1个单独加分项。
其中:关键项和基本项总分为100分,19个关键项,每项均达到3分以上,总计66分;22个基本项总计34分;9个加分项,总计16分。
关键项的最低单项分值均大于基本项和鼓励项的最高单项分值。
试点城市评价总分116分。
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将对符合以下3条标准的试点城市命名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1)无否决事项;(2)评估分数达90分以上;(3)关键项单项得分率大于60%,并向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推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申请。
2.抽查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根据GB10111-1988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从整体样本中抽取,原则上应逐层进行随机抽样,即市随机抽取县(区)、县(区)随机抽取乡镇(街道)。
3.无特别时间说明,各项指标均指当年度或在考核时间节点前达到。
49 / 49。
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评估管理指标及等级标准管理目的评价分计算有关效果说明一、管理目的评价细那么有一级目的7项、二级目的27项、评价要点58个,总分为55分。
二级目的的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价规范给出了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二、评价等级A、B、C、D对应的计分比例区分为100%,70%,40%,10%。
严重食品平安事故:在食物〔食品〕种植、养殖、消费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发作食源性疾患,形成社会群众少量病亡或许能够对人体安康构成潜在的严重危害,并形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平安事故。
按食品平安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水平,将严重食品平安事故分为四级,即特别严重食品平安事故〔Ⅰ级〕;严重食品平安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平安事故〔Ⅲ级〕、普通食品平安事故〔Ⅳ级〕。
详见河南省严重食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
定点屠宰率:月生猪定点屠宰率〔%〕=月生猪进点屠宰量〔头〕/月生猪上市屠宰量〔头〕×100%。
其中:月生猪进点屠宰量〔头〕=归入定点屠宰区域的屠宰场月生猪屠宰量〔头〕总和。
生猪上市屠宰量〔头〕=定点屠宰区域消费人口〔人〕×年人均猪肉消费量〔千克〕/12〔月〕/每头生猪净肉量〔千克〕+肉类加工食用量测算数〔头〕。
人口数指定点屠宰区域常住人口和定点屠宰区域活动人口数之和,单位为〝人〞,留意剔除未实行定点屠宰区域人口;生猪上市量和定点屠宰量计算单位为〝头〞。
年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2-24千克,依据外地状况每年抽样调检1-2次后在此幅度内确定。
留意此数字包括餐饮业用肉。
每头生猪净肉量规范一致按70-80千克计算。
肉类加工运用量为外地定点屠宰场为肉类加工企业屠宰的数量,要求依照每头生猪净肉量规范换算成生猪数量,单位为〝头〞。
四、打分表〔见示范表〕中二级目的评价要点后逐项填上A、B、C、D中的一项,全部打完后,将每个A的分值加起来,再乘以A的计分比例,得出A的分值;将每个B的分值加起来,再乘以B的计分比例,得出B的分值;以此类推,将A、B、C、D所得分值加起来就是管理目的评价分数。
山东省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
(征求意见稿)
一、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 3.5分(关键项3.5分)
二、落实党政同责 18.5分(关键项12.5分,基本项2.5分,鼓励项3.5分)
三、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有效 22分(关键项10分,基本项
7.5分,鼓励项4.5分)
四、严格实施全程监管 37分(关键项22.5分,基本项
12.5分,鼓励项2分)
五、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4.5分(关键项3分,基本项
1.5分)
六、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 13分(关键项6.5分,基本项6.5分)
七、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17.5分(关键项7分,基本
本细则总分116分,其中关键项19项65分,基本项22项35分,鼓励项9项16分。
创建城市无被否决的情形,关键项单项得分≥39分,且总得分≥90分,视为达到标准要求。
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管理指标细则一、食品生产环节:1.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要求食品生产企业严格选择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食品原料,确保原料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生产设备的清洁与消毒: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3.人员健康状况:食品生产企业要求员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员工的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二、食品加工环节:1.加工工艺控制: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添加剂的安全性:食品加工企业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合理选择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
3.检验与检测:食品加工企业要求建立完善的检验与检测体系,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和检测,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三、食品贮存和运输环节:1.贮存环境的控制:要求食品贮存企业建立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确保食品贮存环境的安全性。
2.运输工具和设备的清洁:要求食品运输企业对运输工具和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3.温度控制:食品运输企业要求控制食品的运输温度,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食品销售环节:1.销售场所的卫生控制:要求食品销售企业建立和执行卫生标准,保持销售场所的清洁和整洁。
3.销售人员的培训:要求食品销售企业对销售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五、食品消费环节:1.食品准备与烹饪:要求消费者在食品准备和烹饪时,采取卫生措施,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食品留样:要求消费者在食品食用之前留样,以备温度不适和食品中毒等情况的追溯和解决。
3.食品储存和保质期:消费者要求根据食品的保质期和存储环境要求,确保食品的安全和保质。
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管理指标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和消费环节的管理,能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权益。
最新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备注: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有关要求,精简精准费供材料,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信息系统填投。
2.《评价细则》所称食品安全包含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所称食品安全监管包含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食品抽检和执法稽查等相关工作。
3.《评价细则》中涉及百分比的,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4.规模以上企业和单位:按照统计学口径,目前指总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单位),年销售额在2000万及以上的食品经营企业(单位)。
5.大型食品生产企业:按照统计学口径,目前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4亿元及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单位)。
6.食品安全监管专业化“专业”统计口径: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工艺、烹饪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和检验(检测)、乳品工程、粮食工程、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贮运与营销、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化学类、材料类、园林类、畜牧类、预防医学、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卫生检脸、法律、药学类、生物工程类等,或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5年以上。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街道办事处为全面提升县城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保障水平,根据《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调整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落实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认真贯彻各级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形成“上下统一、责任明晰,运行高效、保障有力,全程监管、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四川省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21 -- 22 -- 23 -- 24 -- 25 -备注:1.评价方法中随机抽查是指在创建城市的所有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各类食品及相关的生产经营主体中随机抽取,每项国家标准对应的评价方法抽取一次,抽取的各类核查对象如有重复可一并核查。
未设区的市抽两个县(含县级市)。
2.辖区内如无评价细则中所涉及对象的,本项可为合理缺项。
3.评价细则中每个扣分点均从单个项目分值中扣除,扣完为止,不倒扣分数。
4.具体评价从市级查起,市本级应该掌握各项指标的总体情况及基层情况。
在此基础上,逐级倒查复核,直至能够复核的最小单元(乡、街,村、社区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等)以及具体人员(如协管员等)。
按复核情况计算最终分数。
5.各项需要复核的指标均要求在抽到的最小单元中进行(如在社区或村查餐饮单位)。
最小单元中没有的,应当抽取同级单位检查,同级单位没有的,可以到上一级单位抽查。
涉及到食药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检查数量原则上不能少于10个,不足10个的,应当全部检查。
涉及到其他部门(如农业等)的,现场检查的单位,原则上不少于4个,不足4个的,全部检查。
6.确定检查对象(点位)及样本、实施倒查复核、实地核查时,均应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式从整体样本中进行抽查,不得推荐或指定检查对象及样本(包括人为缩小整体范围,如指定部分样本,从中再进行所谓抽查)。
-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