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实习报告(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伊敏露天矿)

  • 格式:doc
  • 大小:375.00 K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矿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矿田构造 (2)

1.2煤层特征 (2)

1.3水文地质 (2)

1.4工程地质 (2)

2.开拓系统形式 (3)

2.1剥离 (3)

2.2采煤 (3)

2.3参数 (3)

3.开采程序 (4)

4.开采工艺形式 (7)

4.1穿爆 (7)

4.1.1穿爆主要对象 (7)

4.1.2穿孔 (7)

4.1.3爆破 (7)

4.1.4地表网络连接示意图 (8)

4.1.5地表连接雷管连接顺序示意图 (9)

4.1.6穿爆工程的主要指标 (9)

4.2采装 (10)

4.2.1剥离方式 (10)

4.2.2采煤方法 (12)

4.3运输 (14)

4.3.1开拓运输系统 (14)

4.3.2运输设备能力及数量的确定 (14)

4.4排土 (16)

4.4.1设备 (16)

4.4.2排土场工作面作业技术参数 (16)

5. 露天开采辅助作业方法及道路的技术特点 (19)

5.1道路技术特点 (19)

5.2道路养护 (19)

6.参考文献 (20)

1.矿区概况

1.1矿田构造

一号露天矿田位于伊敏向斜轴部及东南翼,主体为一不完整的走向北东、倾角3°~8°的宽缓向斜,构造较发育,共查明4个次级褶曲及25条断层。

贯穿全区有一条带状砾岩冲刷带,规模大、切割深、充填物较复杂,与煤层接触面较清楚,煤层除厚度变薄,腐植酸含量变高,结构被破坏外,其他煤质指标变化不大。

1.2煤层特征

矿区含煤系为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大磨拐河组含煤局限于本区西南部的深部,含煤性较差。伊敏组含煤8个层组13层,由上到下编号为3、4、5、8、9、14、15上、15中、15下、16上、16中、16下17煤层。其中露天可采煤层为5、9、14、15上、16中16下共6个煤层,二采区仅为15上、16下二个煤层。

1.3水文地质

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第三系孔隙含水层、砂岩和煤层含水。泥岩为隔水层。F5、F6、、F9、F10为相对隔水层,F8为相对透水层。

1.4工程地质

区内绝大部分岩石属于软岩。除煤层外,各类岩石的力学指标相当低,一般均小于5.88Mpa(60kg/cm2),煤层的硬度远远大于岩石,岩石又以泥岩最软,砂岩类强度大于泥岩。那些胶结差,松散,介于半成岩状态的遇水呈渣状的砂~砂砾岩类,强度也是很低的。煤层抗压强度为0.30MPa~18.9 MPa,平均6.64 MPa;上覆岩层多为泥质胶结,抗压强度普遍低于5.8 MPa,大于9.8 MPa的仅占地层的6%。

2.开拓系统形式

开拓方式采用工作帮移动坑线多出入沟开拓方式。

2.1剥离

采用单斗-卡车开采工艺。剥离物较软,由挖掘机直接采装,冻结期需对冻顶进行松动爆破。

剥离方式采用水平分层,端工作面平装车。采煤方法采用顶板露煤、倾斜分层的采煤方式。

2.2采煤

采用单斗-自移式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工艺为主,单斗-卡车-半固定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半连续系统为辅的生产工艺。

2.3参数

剥离及采煤标准台阶高度12米,采掘带宽度25米,运输平盘宽度43米,最小工作平盘宽度68米;剥离台阶坡面角65°,采煤台阶坡面角70°。

3.开采程序

半连续工艺开采程序以开采上分台阶第一幅为始点,开采一个循环过程如下:

1)上分台阶第一幅开采(图一):

由于半连续工艺设备的可靠性在首次运行中都要得到验证,因此,在图中可以看到A 车也投入了生产运行,原设计的开采方式这一幅基本不使用A车,这使得工作面布置有些紧凑,建议以后在开采上分台阶第一幅时,尽量不适用A车转载,这样可以缩短对位时间,提高系统的效率。

影响本幅开采的因素有:工作面胶带机中心线距上分台阶坡底线的距离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18米,破碎机在工作面上布置距离胶带较近,在采装过程中,经常掉块砸胶带机架、拉绳和电缆等,使系统非正常停机次数较多,在1——130号机架采取防护措施保护通讯光纤。这种工况一直持续到本幅开采完。

2)上分台阶第二幅开采(图二):

第二幅开采最大的特点就是:破碎机和A车没有调转180度,而是在电铲做完切口后,采用后退式开采,与原设计的开采方式不同。

这种开采方式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就是破碎机和A车不用调整位置,直接靠近掌子面,清理地面时间短,对正位置即可运行;而相应产生不利的影响有较多,由于工作面纵向坡度的限制等,电铲在个别地段装载困难,因此在破碎机后面用辅助设备降低行走路线的标高,这也对以后移设的工作面准备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破碎机履带距坡底较近约1

米,电铲采装时掉块容易砸受料斗附近的润滑管路,破碎机受料斗附近的梯子距离掌子面很近,后退行走时容易刮碰,并且辅助机械维护空间很小。

3)上分台阶第三幅开采(图三):

开采第三幅和原设计的“两采一移”有所差异,是考虑本套系统是第一次使用运行,而且设备参数能实现。为了进一步验证这套系统的生产能力,并结合现场的工作条件,进行了这一幅的开采。

本幅的开采方式和开采第一幅基本相同,主要差别就是第三幅的开采受转载距离的限制必须使用A车。本幅工作面比较宽敞,设备布置较容易,辅助工程机械维护空间较大。

开采中,由于破碎机回转减速机故障退出作业,为了对位方便,将作业方式调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