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格式:docx
- 大小:12.11 KB
- 文档页数:4
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路径规划第1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3)第2章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3)2.1 农业机械化概念与分类 (3)2.2 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 (4)2.3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4)第3章农业自动化技术概述 (5)3.1 农业自动化技术概念 (5)3.2 农业自动化技术分类 (5)3.3 农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5)第4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关键技术 (6)4.1 农业机械设计技术 (6)4.2 传感与检测技术 (6)4.3 控制与决策技术 (6)4.4 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7)第5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装备 (7)5.1 耕整地机械 (7)5.2 播种与种植机械 (7)5.3 收获与加工机械 (7)5.4 灌溉与植保机械 (8)第6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路径规划 (8)6.1 发展路径规划原则与目标 (8)6.1.1 规划原则 (8)6.1.2 规划目标 (8)6.2 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 (8)6.2.1 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 (8)6.2.2 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8)6.2.3 强化农业机械化政策支持 (9)6.3 农业自动化发展路径 (9)6.3.1 推进农业自动化关键技术研发 (9)6.3.2 构建农业自动化产业链 (9)6.3.3 推广农业自动化应用示范 (9)6.4 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融合路径 (9)6.4.1 推动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融合 (9)6.4.2 促进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产业协同发展 (9)6.4.3 完善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政策体系 (10)第7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政策与措施 (10)7.1 政策体系与政策工具 (10)7.1.1 政策体系构建 (10)7.1.2 政策工具运用 (10)7.2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10)7.2.1 政策支持 (10)7.2.2 激励机制 (10)7.3 技术推广与应用模式 (11)7.3.1 技术推广 (11)7.3.2 应用模式 (11)7.4 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11)7.4.1 人才培养 (11)7.4.2 科技创新 (11)第8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案例分析 (11)8.1 国外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案例 (11)8.1.1 美国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 (11)8.1.2 欧洲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 (11)8.1.3 日本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 (12)8.2 我国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案例 (12)8.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2)8.2.2 我国农业自动化发展现状 (12)8.2.3 我国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政策及支持措施 (12)8.3 典型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应用案例 (12)8.3.1 水稻种植机械化与自动化 (12)8.3.2 玉米收获机械化与自动化 (12)8.3.3 设施农业自动化 (12)8.3.4 农业无人机应用 (12)8.3.5 农业 (12)第9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评价与挑战 (12)9.1 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2)9.2 发展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 (13)9.3 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3)9.4 发展对策与建议 (13)第10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未来发展展望 (14)10.1 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趋势 (14)10.2 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创新方向 (14)10.3 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产业发展前景 (14)10.4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协同发展路径 (14)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9月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刘咏红1,黄友洪1,2(1.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2.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文章论述了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对我国农产品加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现状;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5-0102-03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 ChinaLIUYong-hong1,HUANGYou-hong1,2(1.HunanAgriculturalProductProcessingInstitute,Changsha,Hunan410125,China;2.EconomicCollege,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128,China)Abs tr act:Thispaperexplainsthefunctionsandstatusofagriculturalproductsprocessingto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China,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existedproblemsofagriculturalproductsprocessinginChina,andproposes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againstthisproblems.Keywords :agriculturalproducts;processingstatus;problems;suggestions企业技术开发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第31卷第25期Vol.31No.252012年9月Sep.2012收稿日期:2012-06-21作者简介:刘咏红(1968—),女,湖南衡阳市人,大学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科研管理工作。
我国茶叶加工技术装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对茶业而言,其根本在于茶叶加工技术装备。
自1990年开始,我国的名优绿茶加工机械装备生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
现阶段,茶业加工机装备生产厂家的规模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与创新度。
目前,机加茶的质量还是普遍要比手工茶低。
茶叶的加工机械装备发展必须围绕市场通过对茶叶加工工艺的探索,来增强茶叶的品质,将增强机械装备机械水准作为重点,强化创新工作,加强对既有产品的更新迭代,推广全新的工艺、技术及材料,必须做到环保节能,切实增强茶叶加工机械装备可适用与规模性的生产实力。
关键词:茶叶;茶叶加工;加工技术装备;装备1.基本概念茶叶加工就是把茶树叶片转变成干燥的一种茶叶酿造法。
茶叶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的加工手法。
在最常见的方式之中,茶叶加工对叶片进行氧化的模式及大小不一样,最终不再氧化,酿成茶同时使其干燥,茶叶干燥后的固有口感的主要由所栽培的茶树灌木种类、所采的茶叶质量及其所经历的加工模式与加工水平。
茶叶通过加工后和其他的茶叶或是调味剂相混合,能使最终的茶叶口感发生变化。
中国是全球的茶叶发祥地,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深远。
与之相同,自唐朝以来,我国的制茶工艺也逐渐持续的改良,在茶叶需求的不断增长下,机器加工法成为当代制茶的主要模式,茶机技术也随之持续发展,直至当今水准。
2.茶叶加工技术发展概况我国茶叶加工技术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我国大宗茶叶加工技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不同茶类的加工方式不断改进,茶叶品质越来越稳定,方便了出口,并且未来适应不同茶种的做形设备以及专用的杀青机、揉捻机、理条机、烘干机,显著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保证了名茶的品质。
以绿茶加工为例,鲜叶摊晾过程得到了优化,相比较手工制茶的不稳定性,绿茶在摊晾阶段就开始注意温度、湿度以及时间。
除此之外的杀青技术,作为绿茶制造工艺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也到有效提升,无论是锅炒还是蒸汽杀青,都有效钝化了酶的活性,还保持了茶的香气,目前还研制出一种利用微波杀青的新技术;在揉捻过程中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模仿人工揉捻的优势之处,揉捻机不断的发展适应了茶叶的揉捻成形。
农产品加工调研报告农产品加工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产品加工方案,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通过实地走访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贸市场,收集调研数据。
同时,对相关政策文件和行业报告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调研显示,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农产品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但是,一些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问题(1)技术瓶颈: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传统的手工加工,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
(2)设备陈旧: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更新和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3)市场竞争激烈: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市场,导致产品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
3.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1)自动化生产: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趋向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绿色加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增加,农产品加工业将重视绿色加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创新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业应不断引进和研发创新的加工技术,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四、调研建议鉴于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提供补贴和政策支持,加速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
(2)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加工技能,提高产品质量。
(3)加强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强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监管和品牌建设。
(4)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企业和农民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农产品加工交流大会,共同探讨农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
首先,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产品加工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下面,我就农产品加工交流发言,与大家分享一些观点和思考。
一、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统计,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超过10万亿元,占全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加工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
然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不足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1. 绿色、健康、安全成为主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农产品加工企业应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加大绿色、健康、安全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
2.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
3. 产业链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加强与农业种植、养殖等环节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深度加工提升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向深度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5. 品牌建设成为关键品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建议1.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优化投资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 技术创新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高加工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电动农业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领域也在不断改变和创新。
电动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辅助,其研究和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电动农业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技术日趋成熟电动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技术正在不断成熟和改进。
目前,许多电动农业机械产品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等特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电动农业机械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播种、耕作、收割等作业,还包括了植保、灌溉、运输等多个环节。
这些机械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便利、高效。
3. 智能化发展迅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兴起,电动农业机械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的电动农业机械可以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进行智能化作业,实现了个性化、精准化的生产需求。
4. 新材料应用广泛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电动农业机械的结构和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新型轻质材料、高强度材料的应用,使得机械设备更加耐用、轻便,满足了生产的多样化需求。
5. 环保节能成为主流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动农业机械也逐渐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采用电动驱动、太阳能供电等新型动力方式,将成为未来电动农业机械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二、电动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来电动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将是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机械的自主作业、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多元化应用进一步开拓未来的电动农业机械将更加多元化,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田间作业,还将涉及到农产品的加工、运输、仓储等多个环节。
也将积极拓展到农业物联网、农业无人机等领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支持。
3.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电动农业机械将积极应用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时数据共享,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大国之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农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农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农业现状1. 农业生产总体情况中国农业生产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年提升。
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 农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正加快结构调整,由传统的粮食主导型农业向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3. 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
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壮大。
遗传改良、种植技术、兽药兽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农业科技创新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中国农业发展趋势1.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农业将进一步加快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和决策水平。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
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供应能力和稳定性。
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有机衔接。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THE WHOLE WORLD区域治理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李先富1,刘丽丹2,严丽红11.印江县农业农村局;2.铜仁市农业农村局摘要: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产品的第二次生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产业融合出现的问题,推动现代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转化能力严重滞后,深加工程度低下,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
关键词: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5-0065-0002一、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分析(一)生产规模化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快速发展,较多一部分为跨国企业。
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有效地将田间农产品进行车间加工转化,创造出巨大的产值。
如法国达能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在60亿欧元左右,帕马拉特公司年销售也达到60亿欧元,雀巢公司133亿欧元,这些乳制品企业垄断全球乳制品行业。
(二)技术先进化在美国,田间产地初加工是必备的,农场配备齐全的农产品初加工设施与装备,几乎所有的农场都建设初加工设施,可以有效缓解农产品产出后集中上市的压力,还为下一步的精深加工提供原料保障。
美国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高,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如畜禽屠宰加工的骨、血等其他副产物,可以循环用于其他行业的加工原料;马铃薯加工成常见的薯条、淀粉等农产品外,皮渣主要用于饲料加工生产;水果加工后的副产物可用于包装材料生产。
(三)管理规范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发展后,因市场发展和管理不断完善,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普遍较高,尤其是国际性企业。
一是管理层次高。
企业管理不仅仅是内部的成本、生产管理,早就转向较高层次的战略管理,市场竞争不停留在价格战,更多是高层次的战略较量;二是产品优势强。
生产产品品种趋向多样化多元化,由于生产加工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具有较高的产品开发、生产稳定性,因此,产品质量保障和生产成本普遍较低,比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2024年大米加工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大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大米加工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大米加工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大米加工市场的规模大米加工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大米加工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xx亿美元,并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米加工方式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米加工方式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
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逐渐被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工方式所取代。
现代化的大米加工厂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这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企业竞争力。
大米加工产品的多样化随着人们对大米加工产品需求的变化,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样化的大米加工产品。
除了传统的大米以外,还出现了多种加工产品,如大米粉、大米酒、大米面包等。
这些新型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为大米加工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大米加工市场的竞争形势由于大米加工市场的潜力巨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
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营销策略等方面。
优秀的大米加工企业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及创新营销方式,取得了市场竞争的优势。
大米加工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大米加工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健康食品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大米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2.高附加值产品: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大米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企业应该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
3.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大米加工企业需要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和品牌宣传。
4.可持续发展:大米加工企业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加工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果蔬加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果蔬加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果蔬加工业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地行业,也是我国食品工业重点发展地行业。
果蔬加工业地发展不仅是保证果蔬产业迅速发展地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采后减损增值,建立现代果蔬产业化经营体系,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地基础我国发展果蔬加工业地重要意义我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其中水果年产量近7 000万t,蔬菜产量约5亿t,均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果蔬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地第二大农业产业。
预计到2010年,我国水果和蔬菜总产量将分别达到1亿t和6亿t。
丰富地果蔬资源为果蔬加工业地发展提供了充足地原料。
因此,果蔬加工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地地位日趋明显,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地经济来源和新地经济增长点,成为极具外向型发展潜力地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和我国农业地支柱性产业[1~3]。
以目前我国果蔬产量和采后损失率为基准,若水果产后减损15%就等于增产约 1 000万t,扩大果园面积66.7万hm2;蔬菜采后减损10%就等于增产约4 500万t,扩大菜园面积约133.4万hm2,则若使果蔬采后损耗降低10%,就可获得约550亿元地直接经济效益;而果蔬加工转化能力提高10%,则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约300亿元。
由此可知,及时针对目前我国地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果蔬加工业,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产后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地快速发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和区域性高效农业产业地健康发展。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地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均具有十分重要地战略意义。
另外,我国果蔬生产已开始形成较合理地区域化分布,经过进一步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通过加速西部大开发地步伐,我国果蔬产业“西移”已现端倪。
切实抓住“果蔬产业转移”地机遇,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果蔬加工业地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我国果蔬加工业地现状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果蔬贮运保鲜与加工技术总体水平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果蔬采后加工业发展迅猛,初加工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市场供应丰富,为满足城乡居民地消费起到一定地作用。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并探讨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什么是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是指用于对原始农产品进行最初的加工处理的机械设备。
这些机械设备可以将农产品进行清洗、去皮、切割、研磨等处理,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品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的分类根据加工原料的不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1.清洗机械:包括农产品清洗机、水果清洗机等。
这些机械用于对农产品进行清洗和除杂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
2.去皮机械:包括土豆去皮机、瓜果去皮机等。
这些机械可以去除农产品的外层皮肤,使产品更易于消费者的食用和加工。
3.切割机械:包括蔬菜切割机、肉类切割机等。
这些机械可实现对农产品的切割和切片,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食品加工需求。
4.研磨机械:包括豆浆研磨机、香料研磨机等。
这些机械可将农产品进行细磨,使其更易于加工和消费。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的应用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食品加工: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在食品加工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农产品进行切割、研磨等处理,可以制作出更多样化和高品质的食品产品。
2.饲料加工: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在畜牧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饲料原料的清洗、研磨等处理,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促进畜禽的健康生长。
3.果蔬加工: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在果蔬加工行业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对果蔬进行去皮、清洗和切割等处理,可以制作出更多样化和便捷的果蔬制品。
4.农产品粉碎: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在农产品粉碎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农产品的研磨和粉碎处理,可以制作出粉末状的产品,方便储存和加工。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农产品加工质量要求的提高,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农产品加工调研报告
《农产品加工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农产品加工调研,旨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发展方向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
1. 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各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调研,我们了解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企业规模、产品种类、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情况。
2. 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调研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对比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
3. 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市场需求和行业风向的分析,总结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及外贸出口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三、调研结果
1. 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现状:农产品加工行业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潜力,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
同时,一些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市场上难以立足。
2. 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整体水平尚需提高,尤其是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效率方面有待改进。
3. 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农产品加工行业在未来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同时面向国际市场进行拓展,积极
参与国际竞争。
四、建议
1. 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
2. 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3.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
五、结语
农产品加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报告,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产品初加工的发展现状及建议摘要:“十二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农产品加工业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新的挑战。
本文对农产品初加工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农产品初加工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初加工;农业1 农产品初加工的概念及意义1.1 农产品初加工的概念农产品初加工是指对农产品一次性的不涉及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即对收获的各种农新产品(包括纺织纤维原料)进行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沤软或大批包装以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活动,以及其他农新产品的初加工活动。
包括轧棉花、羊毛去杂质、其他类似的纤维初加工等活动;其他与农新产品收获有关的初加工服务活动,包括对农新产品的净化、修整、晒干、剥皮、冷却或批量包装等加工处理等。
1.2 农产品初加工的重要意义提高我国农产品初加工的质量和规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广大农民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所需。
农产品合理地初加工,能减少农产品浪费。
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由于储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方法落后、设施简陋,绝大部分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方式销售,导致浪费严重。
例如,生鲜果蔬从生产到运输,到批发市场,再到零售,每个环节都有损耗。
生姜、大蒜等耐贮存产品储存1年价格可翻番。
但由于条件和工艺落后,储存损耗高达40%一50%。
农产品合理地初加工,能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些菜贩子为了减少损耗违规使用保鲜剂,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严重隐患。
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农产品储藏、保鲜和加工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美国用于采收前田间生产的费用仅占3o%,其余70%的资金都用在采收后的环节,生鲜果蔬产后损耗控制在1. 7%~5%之间。
粮食损耗低于1%。
据专家测算,如果搞好农产品初加工,我国主产区玉米损耗可降到4% ,马铃薯损耗可降到6% ,水果、蔬菜损耗可降到4%,这相当于增加了1亿亩耕地。
所以,农产品合理地初加工,不仅能大大减少浪费、提高质量,而且能均衡上市、稳定价格,增加有效供给。
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现状和发展趋势
学校: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班级:10 机化2班
姓名:______ 陈龙云_______
学号:201030500204
一、农产品加工机械现状
设备技术水平低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普遍落后10 — 20年,占90%左
右的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缺乏高质量和高水平的监测手段,有的甚至连质量
标准都没有,更谈不上质量保证体系。
主要表现在产品粗力11212多,精加工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少;企业能耗物耗高,产出少效益低等。
以淀粉加工为例,据估计我国淀粉机械达到国外七十年代初水平的约占5%,达
到八十年代水平约占15%,达到九十年代水平的约占5%,其余的为六十年代水平。
从总体上看,我国国产淀粉机械水平比世界水平几乎落后25年左右。
1980年以来,全国有近百个
单位分别从十几个国家进口了淀粉机械,其中全线引进约40多条,引进关键单机30多种,
总引进费用约40亿人民币。
引进淀粉机械的淀粉产量约占全国淀粉产量的50%左右,弓I进变性淀粉加工机械的变性淀粉产量约占全国变性淀粉产量的80 %左右。
成套性差、种类少
以种子加工机械为例,目前我国种子加工机械还以单机为主,机械水平仍相对落后,工作
性能不理想,部分产品质量较差。
电磁、比色清选等特种加工机械还未批量投产,市场上小
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性能不够完善,加工质量、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
有较大差距。
经济发达国家的种子工业已成为与农业紧密结合的一个新型工业部门,其良种繁育、加
工和推广体系比较健全,种子加工由单机向成套、由成套向工厂化的发展趋势。
欧美等国,种子加工厂大都由成套设备组成流水线,从进料加工到包装入库全部实现自动化,劳动生产
率高,加工工艺先进,监测系统完备,并且普遍采用了相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对种子进行处理和深加工,较大地提高了种子的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以维斯托伯公司为例,维
斯托伯以制造种子加工机械尤其是精选机见长,维斯托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设计制造各种
成套种子加工设备,使用维斯托伯的设备可以加工不同形状、规格、属性的种子,甚至小到
每克一万粒的种子;可以制造全套实验室用的小型种子加工设备,可以制造各类单机,以满
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机械加工工艺和制造手段落后
国外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公司大都将计算机辅助设计(I : 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引入到生产当中,普遍应用光控和数控技术,提高了机械加工的精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而国内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
与国内的设备相比,国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德国生产的种子加工机械,整套种子加
工设备只需1—2名操作人员,降低了人工成本。
如拌药机根据拌药量自动控制物料的流速和给药量,参数的调整很方便。
药剂用双泵单独不间断供应,保证药剂均匀地喷洒到种子表
面,再进入绞龙拌合,包衣效果颇佳。
质量控制快速检测方法落后
世界农产品品质检验正在努力向着不依赖于人,而完全依赖于机器自动进行的方向发展。
品质检验可分为破坏性品质检验及非破坏性品质检验。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非破坏性品质检验的研究及机械设备的开发工作,正在广泛地进行着。
我国的农产品分级主要采用手
工、机械分级,致使我国农产品质量低,市场竞争力差。
1. 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特点
1.1产品小型化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能以较小的投资而获得利润,大量出现了小型农产品加工机械。
如小型制粉机组、小型成套制米机械和小型精洁米机械。
1.2功能多样化
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出现多功能趋势。
例如,由河南省汤阴县机械工业公司研制的多功能小型方便面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在中原四省质量评比中荣获“金鹿杯”金奖。
该机使用1. 5KW或2KW电机,接上电源后将配好的原料加入机槽内即可自动连续完成制面板、自动折花成型、自动传送、自动切割和自动定量分块。
既能生产方便面,又能生产龙须面、挂面、干食面及面条。
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和信赖,是城乡小企业、村办企业、个体致富的理想机具。
2. 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1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
以水果加工机械为例,由于作为加工原料的果蔬价格偏高,加工特性差,致使加工产品价格高,品质差,果蔬加工品没有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相对稳定的市场,这是影响果蔬加工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由此造成了果蔬加工机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维持小规模低速发展,时停时续。
2.2制造水平低技术落后
以水果加工机械制造业为例,行业内机械制造企业除原轻工、商业系统的一些老厂夕卜,其余多为农业机械厂转产和新建的一些小厂。
制造加工手段缺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自主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相互仿造,低水平重复性生产情况严重,缺乏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
一些产品甚至沿用50年代的落后技术,能源消耗高,原料浪费大,质
量低劣。
2.3缺少大宗广品的成套设备
由于缺少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大宗产品和有持久生命力的产品,原有传统品种被冷落,尽管有一些新品种不断应时而现,但终因自身缺陷而缺少竞争力和生命力。
致使农产品加工市场疲软,影响和限制了成套的规模化设备的开发生产。
2.4缺乏高水平关键工序的核心设备
关键工序的核心设备标志着整套设备的加工水平,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加工成本和生产效率。
这些设备往往集中多种先进工艺和手段,技术含量高,制造加工困难,造价昂贵。
我国这些设备的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别很大,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的大部分关键设备(如淀粉加工机械中的滚筒式干燥机)仍需要进口。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研究投入少,行业中缺少制造能力强、技术力量强的一批企业的加盟。
2.5行业标准不建全
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行业标准不健全,不利于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以
面粉加工机械为例,目前各业执行的3个面粉加工机械分等标准,存在着同一指标合格
判定标准都不同,与国家标准也不符。
有的新产品,如碾皮制粉设备,尚无行业标准,现有标准中,有的指标也偏低。
2.6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管理粗放,多数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小企业没有质量管理制度,而大企业普遍存在着质量管理制度“老化”的现象。
有些制度是十几年前制定的,流于形式,并没有成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文件。
许多企业的制度侧重经济处罚,特别是出现质量问题后则以处罚为主,而不是依靠提高职工技术素质、质量意识和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定量的质量控制指标,来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由于质检人员元章可循,质检工作难做,没有权威性。
二、农产品加工机械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应走大型化、规模
化之路,以高生产率和规模效益巩固加工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在实现大型化、规模化的同时,应实
现与大型化相配套的自动化。
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用可靠的设备保
证产品质量的优质、均衡;应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发展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设备,在设计、制造农产品加工机械时,应尽可能应用高新技术,用新的加工措施赋予产品新的性能,提高产
品的内在质量,节能降耗,减少成本。
通过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例如,
以淀粉为中间原料,可发展变性淀粉及食品;用其副产品生产玉米油、渣饲料、蛋白粉、植酸、肌醇、醇溶蛋白和高能蛋白饲料等;同时应实现设计、生产专业化,各设备制造企业在注意成套设备生产的同时,尤其注重标志自身特色和加工水平的国际名牌产品的开发并以此作为企业的立命之本。
[1] 刘立钊.种子加工机械加强质量监督势在必行.农机质量与监督. 1997, (4). 36
[2] 余效宁.丹麦、德国的种子加工机械.中国农垦. 1997, (11): 9 一1O
[3] 张绍英.果蔬加工机械的发展战略I .食品与机械.1998, (4): 4〜5
[4] 张绍英.果蔬加工机械的发展战略H .食品与机械. 1998, (5):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