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新活动心得体会

三新活动心得体会

三新活动心得体会

三新活动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三新活动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活动

编者按:

本文主要从我市正处在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良好开局的关键时期;市文联团结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高举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目标,以促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为目的,以文艺创作、文艺活动和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思想观念、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三新”主题教育活动,使全市文艺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坚持抓好重大节庆的文艺活动,有力地配合全市的中心工作,对三新活动心得体会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

坚持抓好对外文艺交流活动,不断拓展XX文艺的发展空间、坚持抓好重大节庆的文艺活动,有力地配合全市的中心工作、坚持抓好文艺创作,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坚持抓好对外文艺交流活动,不断拓展XX文艺的发展空间、坚持抓好文艺队伍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队伍已初步形成,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圆满完成201X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开局,按照市委安排,市文联决定开展“明确新目标、提升新境界、争创新业绩”建设国际化大

都市主题教育活动。我通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思想上触动很大,收获如下:

当前,我市正处在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良好开局的关键时期。机关干部是推动XX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综合素质、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全市发展大局。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开展“三新”主题教育活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整体素质;对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开展“三新”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增强大局意识,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省、市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教育引导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国际化大都市的内涵和建设要求,进一步找准方向、明确目标;教育引导机关干部不断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进一步创新理念、提升境界;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推动科学发展,以实际行动确保文联201X年各项任务落实,奋力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开局。近年来,市文联团结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高举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目标,以促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为目的,以文艺创作、文艺活动和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思想观念、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三新”主题教育活动,使全市文艺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XX市文联是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下属作家、书法、美术、收藏、戏剧、音乐、舞蹈、摄影、楹

联、民间艺术和电视艺术十一个协会,共有会员3600多名,其中国家级会员150人,省级会员1600多人。同时有9个县区成立了文联和文艺家协会,成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繁荣我市文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力量。

附送:

三无人员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报告范文

三无人员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报告范文

调查调研三无人员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报告范文报告范文思考调查生活现状人员

欢迎查阅与转载文章三无职员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报告范文,希看能对你有所帮助!

三无职员既无经济来源、劳动能力,又没法定供养、抚养人,是生活在我们城市中最孤独、最困难的特殊弱势人群。他们的生活状态怎样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前段时间,我局依照省、市民政部分关于转作风、解困难、抓关键、求实效专项活动的工作部署,深进全区各乡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据统计,全区现有三无职员155人,触及村居52个。

一、三无职员的生活现状

最近几年来,**区为保障三无职员生活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渐构成了以低保救助为核心,临时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住房保障、志愿服务等各项制度相衔接、相融通的生活保障网,基本实现了三无

职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愿看,让他们切切实实感遭到了从无到有的温情。

1、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目前,我区三无职员除享受每个月520元的低保救助外,还可取得临时生活救助、物价补贴、节日慰问等政策的叠加保障。据统计,城市三无对象人均每一年可取得临时生活救助金约1000元,重大节日慰问金300-600元或米、油、被子等生活物质,尽大多数三无职员对生活条件比较满意。**街道**居委会

**,今天72岁,租房独自居住,无支属接济,一直靠低保维持生计。**屡次对救助工作职员念道:

感谢政策好,让我能吃饱肚子、穿热身子、住有屋子,现在基本生活一点不愁。

2、医疗得到基本救助。根据《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我区大力展开医疗救助工作,有效解决了三无职员病不起、医不起题目。其中,在资助参合参保上,对三无职员予以了全额资助;在门诊医疗救助上,分别对三无职员给予了300元的平常门诊医疗救助或500元的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救助,和1000-2000元的重特大疾病门诊医疗救助;在住院医疗救助上,对三无职员实现定点医疗机构零支付。另外,三无职员还可申请一次性慈善医疗救助。**街道**居委会**,78岁,一直有胃痛的***病,担心吃药后没钱吃饭,从不肯进医院。年前由于胃痛出血,老人被送往七医院住院医治,当得悉三无

职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全的消息后,老人非常激动,病情得到明显控制。

3、住房得到基本解决。目前,全区三无职员中,自有住房的占15%,通过投奔远房亲戚解决住房题目的占65%。对确切没有住房又无

亲可投的三无职员,我们采取优先将其纳进城市廉租房制度、城区租赁补贴制度、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等优惠政策的方式解决了住房题目。同时,街道和社区不断加大对困难三无职员的扶建力度,积极改善三无职员的居住环境。**乡**社区**,今年55岁,孤苦伶仃,一直居住在自行搭建在田间的塑料棚中,风吹雨打后岌岌可危,乡里和社区斟酌到他的实际困难和安全题目,筹资7000多元为其修建了简易房屋。

4、护理得到基本落实。目前,我区三无职员的护理题目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行解决。一是投奔支属照顾。**街道**路社区**,今年70岁,一级肢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0年来,他的起居饮食一直由mm和妹夫两人照顾。二是居家服务救助。由政府出资对无自理能力的重病重残三无职员每人每一年补贴2400元服务费,提供送餐、护理、医疗等社会服务。**街道**居委会积极展开居家服务救助,前后解决了4名三无职员的护理题目。三是福利院集中供养。**乡采取低保资金和社区出资将资金集中打捆的方式,前后将**社区的3名三无职员送到社会福利机构生活,使他们得以幸福养老。四是展开志愿者服务。依托社区志愿者服务平台,为三无职员定期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等服务。护城乡前后组织了8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与三无职员展开结对帮扶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二、存在题目

最近几年来,虽然三无职员的保障政策含金量不断进步,但由于他们或年逾古稀,或身残多病,或孤苦无依,更多的是多种困难情

况兼而有之,致使其在生活、医疗、监管及丧葬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题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平常护理难度大。现有的救助政策都将三无职员作为低保对象,按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施保救助,而三无职员不但具有弱势群体的普通性特点,而且在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生活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更为弱势的特殊性,这使三无职员的平常护理困难重重。目前,我区并未构成专门针对三无职员的平常护理机制,这类人群大多处于分散状态,因此仅靠相对还不完善的救助政策和没法定义务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社区工作职员的人性照顾,远不足以解决他们的平常护理题目。

二是基础药费额度偏低。目前,我区三无职员中,患有各类疾病的占85%,其中需要长时间服药的占60%以上,随着三无职员的年龄增长,身体状态日渐衰退,对药物的依靠和需求也日趋明显,现行每一年300元的平常门诊医疗救助根本没法满足用药需求。**街道**社区**,今年60岁,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每个月均匀要花费80多元购买各种药品,每一年300元的平常门诊医疗救助金对他可谓无济于事。

三是丧事料理负担重。目前,我区对持有本区户籍的三无职员可以给予殡葬救助,但根据殡葬改革要求,城市三无对象需实行火化后才能享受市殡葬事业管理部分补助的1000元火化补助费和区民政部分补助的2000元丧葬补助费。由于我区部份老人,特别是处于村改居后的社区老人,进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致使死后没法享受殡葬补贴,丧事料理用度只能由其生前所在社区负担,严重增加了社区的经济压力。

三、对策建议

为了让城市三无职员的生活质量更高,迫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1、健全三无职员养老体系。城市三无职员生活于社会贫困线下,仅仅依托他们自己的气力是不可能实现老有所养的。斟酌到现实经济条件和三无职员的实际需要,我们建议大力推动政府向社会气力购买公共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向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福利机构、护理机构购买物资供给、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救治等方面服务,以满足三无职员的平常需求。同时,依照农村五保进乡镇敬老院,城市三无职员进福利院的要求,在我区目前无公办福利院的条件下,对三无职员个人自愿进福利院的,由市福利院简化审批程序,主动接纳三无职员,满足部份特殊护理、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群体需要。

2、适当进步医疗救助标准。据调查证实,我区大部份的三无职员都患有2-3种慢性病,以高血压、冠心病、血汗管疾病、关节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尤其常见,这些病症不合适住院医治,只合适看门诊,以药物来维持,因此,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大平常门诊医疗救助的额度,使三无职员摆脱小病拖成大病的窘境,进步医疗救助工作的效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