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油药材
- 格式:xls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十种国产小茴香药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聂凌云;吴玫涵;刘玉波【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01(020)0z1【摘要】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它不仅仅是1种调味香料,还是1味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功效的中药[1].据报道茴香精油可作驱风剂,还有抗菌作用.茴香醚(Anethole)可能是抗菌的有效成分[2].目前已有不同产地的多种小茴香,其成分及质量各有其相同与相异之处.为了配合药典会的提高标准工作,了解目前小茴香的使用及质量与组成成分情况,开发不同产地品种及进行质量控制,进一步筛选出优劣品种.我们收集了国内10种不同地区的小茴香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小茴香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此项研究为今后小茴香药材及其有关制剂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为今后小茴香药材建立定性指纹图谱提供了依据,为挥发油类成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总页数】2页(P88-89)【作者】聂凌云;吴玫涵;刘玉波【作者单位】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北京,100071;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北京,100071;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北京,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55【相关文献】1.日本晚樱花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J], 文飞龙;张璐璐;刘智慧;查钱慧;陈杭;毕淑峰2.GC-MS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分析大茴香和小茴香挥发性化学成分 [J], 蒋军辉;徐小娜;杨慧仙;杨胜园;谭琰3.两种菊科中药材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J], 刘瑜霞;邓仕明;林健4.蛞蝓药材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J], 张祖湘;王亚凤;何瑞杰;黄永林5.国家中药材GAP基地产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J], 吴琦;杨秀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市售广藿香的挥发油成分及药材应用状况研究目的:测定不同市场销售的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含量及成分,确定其商品规格,为广藿香的合理、有效利用确立科学依据。
方法:以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的含量,运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挥发油中各组分的含量,并与牌香、肇香、南香作相似度比对。
结果:不同市场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含量有一定差异,10个指标成分百分含量相当,相似度比对显示市售药材为南香或湛香。
结论:应增加牌香、肇香的种植面积,注重广藿香药材的质量监控及合理利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commercial specification of Pogostemon cablin by testing the volatile oil and constituent content of different market Pogostemon cablin. Methods: The volatile oil and constituent content of different market Pogostemon cablin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by the volatile oil assay of pharmacopoeia and GC-MS method. Results: The volatile oil content of different market Pogostemon cablin didn’t show market difference. Comparing to Paixiang, Zhaoxiang and Nanxiang, most of the market Pogostemon cablin were Nanxiang. Conclusion: Reinforcing the planting of Paixiang and Zhaoxiang can provide medicinal materials of high quality for Pogostemon cablin.[Key words] Pogostemon cablin; V olatilize oil廣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
中国药典挥发油提取方法中国药典是一部全面、系统、规范的本土化药典,其内容包含了药物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其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是药典中的一部分,用来确定挥发油的品质和纯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挥发油提取方法,包括常见的蒸馏法、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等。
一、蒸馏法蒸馏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挥发油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蒸馏,使其转化为气体状态,然后通过冷凝收集。
蒸馏法的步骤如下:1.排列设备:将药材放入蒸馏器中,并加入适量的水。
2.开始加热:在适当的温度与压力条件下开始加热,使水开始沸腾,产生蒸汽。
3.蒸汽通过药材:蒸汽将经过加热的水以及挥发油中的活性成分带走,产生蒸腾现象。
4.冷凝收集: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并转化为液态,再通过收集器收集液体,即得到挥发油。
二、萃取法萃取法是从药材中提取挥发油的一种方法,它利用非极性溶剂与挥发油发生萃取作用,将挥发油从药材中分离出来。
萃取法的步骤如下:1.准备药材:将药材分碎,提高与溶剂接触面积,以利于溶质的迁移。
2.配制溶剂:选择适当的溶剂,如无水乙醇、石油醚等,与药材充分混合,使其发生溶解作用。
3.浸提药材:将药材与溶剂混合,让药材充分浸泡于溶剂中,使挥发油从药材中溶解到溶剂中。
4.分离挥发油:用离心机或过滤器将溶剂中的挥发油与药材分离,得到含有挥发油的溶液。
5.蒸发溶剂:将得到的溶液进行蒸发,使溶剂挥发掉,留下挥发油。
三、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一种将药材中的挥发油通过水蒸气的作用转移到流动水中,再进行冷凝收集的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的步骤如下:1.准备设备:将药材放入蒸馏器中,并加入适量的水。
2.加热产生蒸汽:在适当的温度与压力条件下开始加热,使水开始沸腾,产生蒸汽。
3.水蒸气通过药材:蒸汽会带走药材中的挥发油,使挥发油转移到水中。
4.冷凝收集:水蒸气经过冷却后变成液体的形式,将冷凝出的水与挥发油进行分离,即得到挥发油。
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进展【关键词】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植物(Umbelliferae)当归的干燥根,性甘、辛、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具有极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研究发现,当归含有黄酮、香豆素、挥发油、有机酸、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其挥发油虽然仅占当归化学总成分0.62%左右[1],却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家药品标准的成方制剂中以当归挥发油入药的品种多达40余种[2]。
笔者归纳、比较了近年来有关当归挥发油方面的文献,拟对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以期反映当归挥发油组分的历史、现状和最新进展。
1 化学成分张氏等[3]比较了当归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的含量,结果表明,生当归中挥发油的含量最高,酒炙当归次之,土炒当归再次之,当归炭最低。
胡氏[4]比较当归挥发油的三种提取方法,即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并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和分析当归挥发油的化学组分。
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法得率最高,达1.81%,为水蒸气蒸馏法的6倍,也比有机溶剂萃取法高,气味较纯正,其当归挥发油在保持较高藁本内酯含量的同时含有更多其他成分,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法是提取当归挥发油的较佳方法。
当归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比较多,早期就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刘氏等[5]对当归挥发油进行分离,得到酸性、酚性、中性三部分,其中酸性部分主要含有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酚性部分主要为香荆芥酚等化合物,中性部分则为当归酮、正丁烯基苯酞内酯。
王氏等[6]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甘肃岷当归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出32个化学成分。
其中, (Z)-藁本内酯相对峰面积百分含量达78.62%,为其主要化学成分;6-正丁基环庚二烯、1-甲基-1-茚满醇、氧化石竹烯等11种化学成分则是首次从岷当归中分离得到。
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文章来源:不详更新时间:2005-12-21 11:39:00挥发油是中草药的一大类成分,是一种能随着水蒸气蒸馏,以萜烯、倍半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油状液体,广泛存在于中药、香料中,且常以含量的高低来评价其质量的优劣。
但由于中药挥发油极不稳定,存在着许多影响挥发油含量的因素:产地、品种、采集期、加工方法、贮存期、提取方法等,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中药和中成药制剂中的挥发油成分,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谨就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做一探讨。
气相色谱法(GC)可分离挥发油中的成分,并根据已知成分的对照品作出定性和定量;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以其分离效率高、操作周期短、传质速率快、渗透能力强、蒸发潜热低等优点在中药有效成分如生物碱、挥发油、苯丙素等的提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挥发油SFE与其它色谱技术及红外光谱、质谱联用,可高效、快速地分析其中的有效成分。
但GC与SFE因仪器设备昂贵、对照品来源有限及实验操作复杂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尚难普及,而且CC与SFE都不能对挥发油整体作出定量。
因此,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现大都采用简便实用的药典法,但该法存在着一些影响测定结果的问题,鉴于此,科研人员对挥发油测定方法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探索研究,以期提高该法的定量精度及实用价值,以下谨就这一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L 供试品的预处理中国药典规定,测定用的供试品须预先粉碎,使能通过二至三号筛,但粉末不宜过细,粉碎过细,可能导致油室或油细胞破碎过多,在粉碎过程中造成挥发油散失过多,而且过细的粉末加水加热时成糊状,容易引起焦化和暴沸现象,因此样品预处理时应根据不同品种而异:对于质地较紧密的根、根茎、茎木等类药材,宜制成最粗粉;对于果实、种子等类药材,宜捣碎;对于质地轻泡的花、全草等类药材,宜切碎。
侯家麟等按药典法测当归挥发油时,考虑到药材粉碎时挥发油易散失,且药材粉末直接测定易起泡沫,所以将药材置搪瓷盘内,加水,上盖纱布闷润、浸软,剪成薄片,同浸出液一起装入蒸馏瓶内蒸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荆芥挥发油(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荆芥挥发油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C entral South Ph arm acy. Ap ril 2007, Vol 15No 12 中南药学2007年4月第5卷第2期219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样品(厂家:江苏方强制药厂, 批号:050930) 5份, 按上述条件进行测定, 结果RSD=111%(n =5) , 本法重复性好。
2110 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阿替洛尔含量的样品20片, 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替洛尔20mg ) , 精密加入阿替洛尔适量, 混匀, 置100mL 容量瓶中, 加入流动相溶解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mL, 置25mL 容量瓶中, 加入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 即得。
按上述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含量, 结果见表1。
表1 回收率测定结果(n =9)T ab 1 Recovery (n =9)取样量样品含量加入量实测总量回收率平均回收率序号RSD(set ted) (cont e nt of (added) (det ec (rec o very) (averag e (No. ) /%/g sam ple) /g /g t ed) /g /%recovery ) /%123456789 01102000102174010216001042700110120010220101021200 1042580110221010222301021110104288011426101031010103 0110106078011421201030900103001010600001143010103110 010300801060810108791010191201017850103605010884201 01923010184201036980108521010185301019110103688 9710497103 97182981879619798177941859613696102971081133量, 并将所得数据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数据比较(见表2) 。
中药里的走油名词解释走油,在中医药领域中是一个常见的名词。
也许你曾在各种中药方剂中听到过这个词汇,但是不太清楚它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走油进行详细解释,并深入探讨它在中药中的作用以及相关应用。
1. 走油的定义走油,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的一种操作技术。
它主要是利用溶剂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走油的目的是分离植物油、树脂或其他有机溶质,并且保留其中的药用成分。
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中药的药效和使用价值。
2. 走油的操作原理走油操作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溶剂与植物材料中的油脂相互作用,进而将有机溶质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一般来说,走油的选择方法包括浸提法、蒸馏法、萃取法等。
浸提法是将植物材料浸泡在溶剂中,待一定时间后,将溶液进行过滤,得到中药提取物。
蒸馏法则是利用不同挥发度的成分沸点不同的特性,通过加热蒸馏的过程进行分离提取。
而萃取法是利用溶剂与中草药之间的亲和力,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提取。
3. 走油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走油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植物材料因其特殊的化学成分而有不同的提取方法。
一些常见的中药走油操作包括生姜走油、川芎走油、茴香走油等。
在这些常见的走油操作中,生姜走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生姜中含有丰富的姜油成分,可以通过走油的方式进行提取。
姜油具有温阳散寒、促进血液循环、解除疼痛等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
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也需要进行走油提取。
川芎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通过走油的方式提取出来,以便更好地利用其药用价值。
4. 走油对中药的作用走油技术可以改善中药的药效,提高其疗效。
由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往往是非极性物质,不易被水提取,走油技术可以将这些有机溶质分离出来,增强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
此外,走油还可以除去中药材中的不适宜成分,如油脂、树脂等。
这些成分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使用走油技术将其从中药中分离出来,可以增加中药的纯度。
5. 走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走油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新疆维吾尔医用药材新疆茜草挥发油的GC-MS分析
陈兆慧;符继红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09(031)011
【摘要】目的:研究维吾尔医用药材新疆茜草挥发油化学成份及相对含量.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疆茜草挥发油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结果:共鉴定了30个成分,占挥发性物质含量的86.32%.应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论:新疆茜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茶螺烷(17.37%)、糠醛(11.10%)、苯乙醛(6.01%)、丁香酚(5.47%)、芷香酮(3.87%)等.
【总页数】3页(P1727-1729)
【作者】陈兆慧;符继红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理化测试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院(新疆分析测试中心)[J],
2.新疆维吾尔医用药材神香草挥发油的GC-MS分析 [J], 符继红;张丽静
3.GC-MS分析新疆薰衣草的挥发油类成分 [J], 者雅婷;陈永欣;马旭珍;张晴;石佩瑶;田小霞;南转;王奇珍;陈子木;江志波
4.GC-MS分析新疆4种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 [J], 艾米拉·奥肯;吴涛;白小慧;买吾兰江·买提努尔
5.新疆阿勒泰阿魏根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J], 祖丽菲亚·吾斯曼;乃比·艾比布拉;玛依努尔·玉努斯;苏巴提·赛买提;买吾拉尼江·依孜布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概括摘要:挥发油(volatile 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类在常温下能挥发的、可随水蒸气蒸馏的、与水不相混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广泛存在于植物药的各个部位。
许多研究已表明挥发油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研究也发现,在众多的挥发油中因结构的不同,所表现的生物活性也有很大差异。
挥发油是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临床上除直接应用主要含挥发油的生药外,还可应用从中药精制的挥发油,如桉叶油、薄荷油等。
挥发油具有发散解表、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祛寒温里、清热解毒、解暑祛秽、杀虫抗菌等作用。
所以提取分离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挥发油对医药和食品工业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概况1.引言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及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可用以下方法从生药中提取挥发油。
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法、超声法等方法,现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2. 蒸馏法在挥发油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蒸馏法可分为水蒸馏法与水蒸汽蒸馏法,是中国药典收载的方法;蒸馏法所得挥发油,除原有生药中的成分外,还可能包括蒸馏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挥发性分解产物。
何文斐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以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金银花挥发油提取的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3个因素进行了优选,得出最佳工艺为金银花加10倍量的水,浸泡1h,提取10h;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挥发油提取条件的温度因素(分别选取50、75、100℃3个温度)进行了考察,结果经t检验,50℃组与75℃组、100℃组的总体均数有极显著性差异(a=0.01),75℃组与100℃组总体均数有显著性差异(a=0.05),表明提取温度为75℃时得率最高。
并且蒸馏12h后金银花挥发油基本不再被蒸出,其中蒸馏10h的得率可达总得率的90%以上;经过3批重复试验此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高保栓等也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丁香挥发油,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挥发油收取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丁香挥发油提取的药材粉碎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为因素进行了3水平优选。
50味常用中药挥发油的理化性质研究曹桂萍 郭立玮(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摘 要 通过考察50味常用中药挥发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建立其表征技术体系,探索中药挥发油物理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0味常用中药中的挥发油,测定其20、40、60e 时的浊度、粘度、电导率、盐度、p H 值、密度、表面张力、折光率等指标。
结果表明,中药挥发油一般均较澄清、粘度在0~10mP a #s 之间,无盐度和电导率,p H 值在3.353~6.654之间,为弱酸性,相对密度在0.8557~1.1516之间,表面张力在27.85~50.46N #c m -1之间,折光率在1.4475~1.5987之间,这些物理化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关键词 常用中药挥发油 物理化学参数 表征技术体系收稿日期:2008-12-19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0支撑课题(2006BA I 09B07-03)作者简介:曹桂萍(1984~),女,硕士生,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Researches on t he Physical and Che m ical Properties of Fifty K inds ofCo mm onl y Used Volatile Oil of Chi neseM edici neCao Gu i p i n g G uo L i w ei(Research Center o fH er balM ed icine Further Processi n g Eng ineeri n g ,Nanji n g U niversity o fTraditi o na lCh i n ese M edic i n e ,Ji a ngsu Nan ji n g 210029)Abst ract Through i n specti o n of the physical and che m ical properties of 50k i n ds o f co mmonly used vo latile o il of Ch i n ese m ed ici n e ,their technicalCharacterization syste m w as establish,to explore the regularity o f t h e physical and che m ical properties o f vo latile oils of Ch i n esem edic i n e .U sing stea m d istillation to ex tract the vo l a til e o il fro m 50kindsof co mm on l y used Ch i n ese m edic i n e w hich C onta i n vo l a til e o i,l the turbidity ,v iscosity ,conducti v ity ,sali n ity ,p H,density ,surface tensi o n ,re fractive i n dex ,etc .of these vo latile oils w ere deter m i n ate when te m perature was 20e 、40e 、60e .The results sho w ed that the volatile o ils w ere generally clarify ,v i s cosity bet w een 0and 10m Pa #s ,no salinity and electr i c al conductivity ,p H bet w een 3.353to 6.654,for w eak acid ,density fro m 0.8557to 1.1516,sur -face tension bet w een 27.85N #c m-1and 50.46N #c m-1refracti v e i n dex fro m 1.4475to 1.5987.There w as a cer -tain deg ree o f regularity bet w een physico-che m ica l para m eters and te m perature .K eyw ords co mm only used vo latile o ils of Ch i n ese m edic i n e physica l and che m ical para m eters characteriza -ti o n of technical syste m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体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包合及质量检查摘要目的:研究β-环糊精超声法包合白术挥发油物制备工艺。
方法:以β-环糊精与白术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变量,以挥发油的包合率及包合物收得率作为判断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包合工艺的条件,并采用薄层色谱鉴定方法对该包合物进行鉴定。
结果:包合的最佳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投料比为8:1,超声温度为40℃,超声时间为40min。
结论:采用β-环糊精超声法包合白术挥发油包合物工艺可行,包合效果良好、制成品质量保证,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白术;β-环糊精;挥发油;正交实验;超声法The volatile oil of atractylodes extraction, inclusion andquality inspectionAbstractObjective: study the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ultrasonic method of preparation. Methods: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temperature and proportion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packing time as a variable, inclusion rate and the inclusion of essential oil yield as the outcome by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optimization process conditions, and by means of thin-layer chromategraph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were identified. Inclusion of results of best conditions as follows: volatile oil and ratio 8:1 β-cyclodextrins, ultrasonic trasonic temperature 40℃, time to 40min.Conclusion: Ultrasound method using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e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clathrate is feasible, good packing effect, quality assurance of manufactured goods, simple technology, equipment demand is not high,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KeywordsAtractylodes; beta – cyclodextrin; naphtha; orthogonal experiment; Ultrasonic method1 前言白术的拉丁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实验一:生药挥发油的提取及鉴定主讲教师:李玉山本次实验“生药挥发油的提取及鉴定”为“生药学实验”之一,4学时,属生药理化鉴定实验内容。
挥发油为生药活性成分之一,组成复杂,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是生药理化鉴定的重要指标性成分。
苍术与白术均为菊科苍术属药材,挥发油均为二者的主要成分,且二者所含挥发油成分非常相似,但白术中不含有苍术素,因此可以利用二者挥发油组成不同对白术、苍术药材进行鉴定。
实验前,学生首先仔细阅读实验教材,进行实验预习,明确试验目的,参考理论课和实验课教材, 熟悉实验原理及实验基本操作,并预先铺制硅胶薄层板,备用。
实验课中,主讲教师主要介绍本次实验目的,挥发油的特点、组成及性质,挥发油提取器的结构、原理、注意事项,苍术、白术药材挥发油成分的异同等内容。
讲解后,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挥发油提取器分别提取苍术、白术药材的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进行无水处理后,同时进行薄层色谱分析,以1%香草醛硫酸为显色剂,通过比较两种药材挥发油成分显色斑点的颜色与Rf值,区分与鉴定两种药材。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导实验,就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与启发式的解答,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出现的错误。
鼓励学生对现有的实验操作等内容提出各自的见解和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结束,教师检查学生的实验原始纪录和所得薄层色谱图谱,结合对薄层色谱图的分析结果,评定分数。
最后,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对出现的共性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讨论分析。
加强学生对挥发油的理化性质、挥发油提取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苍术、白术药材的成分差异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实验结束后,上交实验报告, 教师进行评定, 实验报告中学生还可对该实验提出新的问题和设想。
在该实验中训练了学生利用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天然药物化学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二: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主讲教师:孙博航本次试验为“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实验之一,本实验共18学时,为自主设计型实验,主要通过学生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实验流程及条件,突出实验的自主和创新性,强化锻炼学生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纯化精制活性成分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