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迷走反射时肺静脉和心房电位周长的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173.54 KB
- 文档页数:3
心房颤动的高效消融治疗进展(全文)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目前,经皮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房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以肺静脉前庭隔离为基石的导管消融术也取得了确切的成就。
成功的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取决于肺静脉开口或前庭周围能够产生连续的、跨壁的组织损伤,且对邻近器官不造成损伤[1-2]。
射频导管消融为逐点消融,即使是单一的消融损伤间隙也可能导致房颤的复发。
此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射频消融持久损伤的产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三个关键变量是消融功率、持续时间和接触力。
传统的PVI策略应用的能量输送范围为25-35W,即低功率长时程(low power and long duration, LPLD)的消融方式逐点消融[3-4],这导致手术时间较长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最近,由于射频消融导管和相应系统的改进,消融接触力可以控制,人们对高功率消融策略(45-70W),又称之为高功率短时程(high power short duration,HPSD)的消融方式,越来越感兴趣。
多项研究证明HPSD 可能获得相似的病变深度和较少的并发症,且消融时间明显缩短,效率明显提高[5-6]。
此外,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新型的消融能量及技术,如多电极射频球囊消融导管、热球囊消融、可视激光球囊消融和脉冲电场消融等。
一、射频消融原理射频消融的过程存在两个主要的加热阶段:阻抗式加热和传导式加热。
阻抗热会直接导致局部心肌不可逆的损伤和死亡,形成透壁损伤。
传导热则被动传导至更深的心肌组织层,造成深层组织的潜在可逆损伤(水肿)[7]。
传导热是由于阻抗热传导而来,具有时间依赖性[8]。
我们的目的是选择合适的能量及时间的分配,使消融产生的阻抗热既能够达到左房透壁性损伤,又能尽量减少长时程消融产生过多的传导热导致邻近组织的损伤。
因此人们提出了HPSD消融。
高功率短时间消融中阻抗热发挥主要作用,大大减少了传导热带来的对周边组织损伤的不确定性。
2024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常用策略通过导管消融对房颤进行节律控制已经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且指南推荐级别也在逐年升高。
目前常用的导管消融策略主要是先实现肺静脉电隔离,并在此基础上辅以线性消融、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等。
本文将对房颤的导管消融中常用的策略及其主要作用进行描述。
随着导管技术的发展、术者操作的熟练,导管消融对于房颤的节律控制有着较好的效果,并可以有效避免药物复律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一些大型的临床研究也支持导管消融下的节律控制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获益,对于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指南推荐级别也在逐年升高。
1、房颤的消融技术根据使用能量类型的不同,房颤的导管消融类型主要可分为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脉冲消融。
各类能量的消融导管在临床应用上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其消融的基础策略是相同的,均是优先实现肺静脉的隔离。
除了导管消融,部分患者还会辅以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
对于合并心脏瓣膜病或其他外科手术指征、左心房极大的患者,外科消融治疗也作为房颤节律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2、房颤的导管消融策略触发灶的消融自MiChelHaiSSagUerre教授及其团队于1998年提出房颤起源于肺静脉的理论后,肺静脉消融逐渐已成为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石。
随着消融技术的发展,对于肺静脉的消融已从早期的肺静脉内直接消融发展为三维系统指导下的肺静脉大环消融。
目前,对于肺静脉消融的消融终点为达到肺静脉电隔离(PVI∖PVI在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消融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肺静脉外的触发灶也是导致患者出现房颤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复发的患者中。
常见的肺静脉外触发灶包括: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终末崎、Marshall静脉等。
对于肺静脉外触发灶的识别常常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根据患者发作时心电图P'波形态,初步判断可疑位置,并进一步在相关位置放置电极,通过腺苗三磷酸(ATPl异丙肾上腺素或电刺激等方式诱发房颤并进行识别。
经导管射频消融对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探讨发布时间:2023-04-15T00:50:40.76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期作者:屈辉[导读]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对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屈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 730000【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对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62例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情况,利用心脏彩超确定术后早期患者各项心脏指标。
结果:术后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得到一定改善,LVEDD、LVESD、LVEF、A峰、E/A、左心房容积指数、三尖瓣反流压较手术前没有明显差异,LAD、RAD、E峰明显优于手术前,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对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确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经导管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近几年,临床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所增加,而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的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1]。
器质性与非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均可发生心房颤动,且心房颤动无年龄与性别差异,但老年群体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2]。
心房颤动未得到及时且科学的治疗会提高患者死亡风险,经导管射频消融是临床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方法,通过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患者预后情况良好,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可得到切实改善。
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对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62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0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47.65±5.44)岁。
1.2方法为心房颤动患者开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在术前为患者开展心脏彩超检查,确定患者基础情况,为手术提供具体数据,在手术过程中,采用Seldiner穿刺法,分别在左股骨静脉与右股静脉植入6F鞘与2根SW-ARTZ鞘管,在确定穿刺成功后,可开展下一步操作,顺着已推入的鞘管推入房间隔穿刺针,确定成功穿刺房间隔后为患者注射肝素,一般剂量需要控制在100U/kg。
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指南解读房颤“率与律”控制的循证医学包括多个著名的临床研究。
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PIAF、RACE 、STAF 、HOT CAFE 、AFFIRM 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节律控制并不能有效减少死亡、卒中率。
即节律控制并不优于室率控制。
但是,上述的临床试验入选标准受条件制约:年龄、心功能、房颤的类型等。
而且,上述的临床试验随访时间均小于5年。
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治疗,不能忽视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目前,我们缺乏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2012年Raluca 房颤节律和室率控制的长期随访观察研究发现,从第5年开始,节律控制患者死亡率较室率控制有所下降;第8年节律组死亡率下降达28%。
提示节律控制可能在长期治疗中存在优势。
房颤导管消融恢复窦律的几率要远高于药物治疗。
有效避免因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带来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与副作用。
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已经成为房颤节律控制的最佳治疗选择。
房颤节律控制中,导管消融对比药物治疗RAAFT-1 研究(Wazni,2005),MANTRA -PAF 研究(Cosedis-Nielsen,2012),RAAFT-2 研究(Mo rillo,2014),三个大规模随机试验(研究关于房颤消融VS 药物治疗作为一线选择),房颤复发率的Meta 分析指出,消融手术相对于药物治疗减少37%的复发率。
鉴于此,2012 HRS/EHRA/ECAS 专家共识,2014 ACC/AHA/HRS 指南、2016ESC 指南把房颤射频治疗作为一线选择分别写入指南。
2016ESC房颤指南指出: 1、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为改善症状和预防房颤再发,根据患者的意愿,比较获益/风险后,导管消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手段来替代药物治疗Ⅱa B;(跳过抗心律失常药物,直接推荐导管消融)2、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推荐导管消融治疗ⅠA; 3、导管消融应该推荐给伴有心衰和EF降低的症状性房颤患者(心动过速心肌病所致的心衰)Ⅱa C ;4、对于症状明显的持续性或长程持久性房颤,如果药物不能改善症状,结合患者的意愿,经过房颤团队评估获益/风险后,可以考虑导管消融Ⅱa C。
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观察孟恬宇;高娟;武金娥;蒋永荣;孙超峰【摘要】Objective To asses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of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Methods We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47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ho underwent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between March 2013 and January 2008,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In the average 32 months’follow-up,Holter monitering and echocardiography were reviewed for the left atrial diameter.Results The immediate success rate of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82.6%.The long-term success rate was 65%,the rate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69.7%,and the rate of longstanding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42.9%.After ablation,the left atrial diameter were marked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36.3 ± 4.3 )mm vs .(38.1 ± 5.9 )mm)(P < 0.001 ).The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older than those without recurrence,their left atrial diameter was bigger,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was higher (P <0.05).The average atrial fibrillation load was 14.9% after ablation compared with 46.1% before (P <0.05).Conclusion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especially fo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The left atrial diameter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he ablation.%目的:通过对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随访及资料分析,评估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疗效与安全性。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严重肺静脉狭窄的现状和诊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李艳杰,潘欣概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Pulmonary Vein Stenosis,PVS)是消融术并发症之一。
早期肺静脉电隔离术是在肺静脉口内环形消融,如果消融位点过深或者射频能量不当极易形成肺静脉狭窄。
近年来环肺静脉电隔离术通常在围绕肺静脉开口外约2-4mm即前庭部位进行,更注重降低消融温度和能量,并采用温控射频导管和冷冻消融导管,以及术中采用心腔内超声和三维成像系统,使得肺静脉狭窄发生率不断降低。
国外一组多中心报道,射频消融后肺静脉狭窄率约2%,但这些数据均在非常有经验的房颤治疗中心获得,加之随访中检查不够全面,对于消融术后无症状、轻微症状或远期症状者往往漏检,因此有学者认为,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率约在3-8%[9],而严重肺静脉狭窄(狭窄程度大于75%以上)的发生率约在0.32%-3.4%[10]。
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随着近年房颤消融术的广泛开展,发生肺静脉狭窄病例数呈直线上升。
根据术者经验,国内PVS误诊和/或漏诊率更高、从出现症状到接受治疗的过程更长、诊断为PVS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更重、累及血管多,体现了该并发症仍处早期认识不足的特征。
肺静脉狭窄的发病机理、病理特点和病理生理:一般而言,房颤射频消融术所致肺静脉狭窄多为不恰当消融部位、消融方式和射频能量(多与温度成正相关)所导致血管内膜发生病理生理结构改变,镜下观呈消融部位血管和邻近血管进行性不可逆炎症反应和胶原纤维沉着[4, 10],继发内膜纤维化和肌性增生伴血管收缩(图1a),严重者可致肺静脉主干局部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继而出现远端肺小静脉内膜显著增殖甚至管腔闭塞(图1b);后期相应节段肺动脉出现供血障碍,部分患者肺小动脉管壁中层肥厚,内膜偏心性增生,伴血栓形成,有类似肺动脉高压样肺小动脉组织改变(图1c)。
图 1 (a)肺静脉主干完全闭塞,管腔内见纤维肌性增生;(b)肺小静脉内膜显著增殖,静脉腔闭塞;(c)肺小动脉管壁中层肥厚,内膜呈偏心性增生,伴血栓形成。
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术后左心房肺静脉嵴及各肺静脉直径的变化秦续潭;刘浩;王强;覃诗耘;李伟【摘要】目的探讨环肺静脉消融术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心房肺静脉嵴及各肺静脉直径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的房颤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 ~48 h、术后3个月经食管超声排除左心耳血栓并测量肺静脉嵴宽度,同时测量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直径及右下肺静脉开口处血流速度.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均维持窦性心律.术后24~48 h左上肺静脉直径、左下肺静脉直径、右上肺静脉直径均较术前减少(P均<0.05),右下肺静脉血流速度、肺静脉嵴宽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或<0.01);术后3个月肺静脉嵴宽度较术前减少(P<0.05),左下肺静脉直径较术后24~48 h增加(P<0.05),右下肺静脉血流速度、肺静脉嵴宽度较术后24 ~48 h降低(P<0.05或<0.01);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环肺静脉消融术术后对房颤患者早期左心房功能可能有一定损伤;但远期对左心房功能及窦性心律的维持具有积极作用.【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56)020【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心房颤动;经食管超声;环肺静脉消融术;肺静脉嵴宽度;肺静脉直径【作者】秦续潭;刘浩;王强;覃诗耘;李伟【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环肺静脉消融术是目前开展的最有效的治疗房颤的方法。
研究表明,位于肺静脉内的异位兴奋灶是诱发房颤的重要原因[1],大部分阵发性房颤起源于肺静脉,左心耳肺静脉间嵴也参与房颤的折返和局灶性形成。
肺静脉隔离对心房不应期离散度高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完整版)伴有房颤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 )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atrioventricular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患者即使成功消融房室旁路或房室结慢径,房颤(AF. atrial fibrillation)复发的风险仍然很高。
在导管射频消融(RFCA.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前有房颤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患者中,预防房颤复发的方法很少。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肺静脉隔离(PVI.pulmonary vein isolation)是房颤治疗的基石,也是最常用的基于导管的治疗方法。
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atr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的不均匀缩短,即心房有效不应期的离散度(dERP.dispersion of atr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为促进房颤发生和持续的多个折返子波提供了电生理底物。
dERP的增加被认为是心房易损性增加的预测因子。
本研究旨在评价肺静脉隔离术(PVI)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中心房颤动(AF)复发的疗效,并确定适用于PVI治疗的心房不应期的预测离散度值。
一、资料与方法1.1、研究群体:纳入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齐鲁医院就诊的67例PSVT患者,所有患者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之前,其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h Holter)均显示有房颤。
排除标准:所有影响心脏电生理指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地高辛等药物在射频消融前停药5个半衰期时间。
基金项目: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19XD1423600);军委后勤保障部保健专项(20BJZ11);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20224Z0007);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ZR1456700)通信作者:郭志福,E mail:guozhifu@126.com·综述·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的创新和策略转变赵海娟 李珂 赵耀 黄松群 郭志福(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200433)【摘要】心房颤动的治疗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非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导管消融术正逐步成为心房颤动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肺静脉隔离是导管消融的基石,但由于肺静脉隔离不完全和其他非肺静脉触发灶等因素,通常需再次行导管消融术,因此还需进一步开发消融设备,改进消融策略。
现概述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的发展,介绍最新技术以及临床研究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导管消融;心房颤动复发【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3 06 001InnovationsandParadigmShiftsinAtrialFibrillationAblationZHAOHaijuan,LIKe,ZHAOYao,HUANGSongqun,GUOZhifu(DepartmentofCardi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Naval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Abstract】Treatmentofatrialfibrillationhasseendramaticbreakthroughsinthepastdecades,especiallyinthefieldofnon pharmacologicaltreatment.Inordertohaveabetterrhythmcontrol,catheterablationhasgraduallybecomethefirst linetherapyfor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Pulmonaryveinisolationisthecornerstoneofcatheterablation.However,re doproceduresareoftennecessaryduetoincompletepulmonaryveinisolationandnon pulmonaryveintriggers.Therefore,thereisfurtherneedfordevelopingablationtoolsandstrategiesthatreproduciblyisolatethepulmonaryveintransmurally.Inthisreview,wewillsummarizethedevelopmentofcatheterablationinatrialfibrillation,andintroducethelatesttechnologies,clinicalresearchesandfutureendeavours.【Keywords】Atrialfibrillation;Pulmonaryveinisolation;Catheterablation;Atrialfibrillationrecurrence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引起广泛关注。
环肺静脉消融术中肺静脉电位延迟时间与补点位置间的关系(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真亚,张国辉,刘少稳,陈松文,陈岗【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肺静脉电隔离补充消融位置与肺静脉电位延迟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57例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行环同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和残余传导补充消融以达肺静脉电隔离。
收集两侧环线左右各6个补充消融部位窦性心律下肺静脉电位延迟时间,比较其差别。
结果:肺静脉电位延迟时间在右侧补充消融6个部位间无明显差异;左侧补充消融6个部位:左上肺静脉前交叉与后上、前上、前壁之间(P=0.000, 0.034,0.004),后上与前上之间(P=0.032),左下肺静脉前壁与左上肺静脉后上、前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26)。
延迟时间大于150 ms补充消融位置大多在左侧前交叉至左下肺静脉前下壁。
结论: 测量肺静脉电位延迟程度,可用来快速寻找左侧环肺静脉线残余传导裂隙指导补充消融。
【关键词】环肺静脉消融;心房颤动;肺静脉电位[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location of gap ablation with the delay time of pulmonary vein potential in procedure of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 in case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Methods: All of 57 case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ho underwent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 and gap ablation by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anatomic mapping system achieved the endpoint of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To collect about the six gaps with pulmonary vein potential delay time on both sides of ablation site in sinus rhythm and compare their differences. Results: The pulmonary vein potential delay within 6 areas of gaps in the right sid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ix areas of gaps in the left side: comparing the anterior crossover with the superior posterior wall,the superior anterior wall,the anterior wall(P=0.000, 0.034,0.004), comparing the superior posterior wall with the superior anterior wall in 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P=0.032), and comparing the anterior wall of left inferior pulmonary vein with the superior posterior wall and the anterior wall of 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07,0.026). The common position located between the anterior crossover with the anterior inferior wall of left inferior pulmonary vein in the left side gap ablation when delay time more than 150 ms.Conclusion: The measurement of pulmonary vein potential delay time can be used to quickly find gaps of the left pulmonary vein conduction and supplementary guide ablation.[Key words]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atrial fibrillation; pulmonary vein potential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作为重要治疗方法[1,2],已经被ESC/AHA/ACC 2006年房颤治疗指南确认为Ⅱ a类适应证广泛开展。
说房II 导管射频消H!术马长生医1 2014-11-2721:54:56 左Q 居导管阅負(5196)评论(1)分亨到通过前而的几次介给,大家可能对心房颐动(瞬颐)导管射顺消融逹种介入性治疗技 术有了初涉的了解。
通过下面这些绘制的示恿图,我希里可£1给大家一些更加頁规的印象 (不代表真正的解制关系,为显示淸晰同部可能有夸)。
图1•心册正而规,显示心肌的大致结构。
可以看到4条師静脉开口于左心房,是连接 册与心册的flUfi ( 0$并非实际位置及大小,仅用于示豆加静脉的作用)。
同时可见下腔静 脉开口于右心居。
右心房 下腔静脉开口三尖瓣 下腔静脉 ' 肺静脉 肺静脉开口 上腔静脉 右心室左心室图2•心册反面规,即把上图f i l i i来看。
可见左心瞬、4条肺律脉、下腔静脉及右Q图3•如果把小肌比作房屋,其结构就如下图。
有左Q房、左心室、右心居及右心室4 冋屋子。
二尖需是左心居勻左心室之间的门,只能向左心室单向开笊。
同理,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门叫三尖再,也只能向右心室单向开笊。
左心房与右心房、左心室与右心室之冋是没有窗户的墙壁,互不松通。
左心房有来自于師的4条走郦(册静脉),左心室有通向全身的走廊(主別脉),通向右心房的是来自于全身的走廊(上股静脉和下腔静脉),而右心室的走弼通向JH饰动脉)。
主动脉走肾口柯師动脉走郦口也有小门,只能向走廊側单向开笊。
如果把血液比作房间里流通的空气(船色箭头),墙堡的皿隔保障动脉血浪与静脉血液《1互间不混合,而单向开笊的门保障空气在房冋单向iS通不能1800肺动脉主动脉图4.左心屏与肺静脉同部,目前认为经夫多数房噸起澹于肺静脉开口(仅标注了4条 册静脉中的1条),也是导管消融的部位。
上腔静脉肺静脉肺静脉肺静脉下腔静脉图5馬顼导管射频消龍术痢需要芫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査以除外左心借血栓。
您管 紧織心册后方(左心房在人体的实fcfig 是在Q 刖的晟后方,管《|邻),将超声探 头由口深人至食菅心册水平就能清楚显示心晞的徹小结枸,有无UH 栓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