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25.52 KB
- 文档页数:14
棠湖中学高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星宿./宿.舍角.色/角.逐蔓.延/顺蔓.摸瓜拓.印/落拓.不羁B.雾霾./埋.怨着.想/着.迷泥.淖/泥.古不化装载./载.歌载舞C.复辟./辟.谣折.腾/折.耗躯壳./瓜子壳.劲.旅/鼓足干劲.D.铜臭./臭.名削.价/削.减逼迫./迫.击炮包扎./扎.扎实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妥帖亲和力披沙拣金锐不可当B.蜇居副作用指手画脚屈指可数C.凑合哈密瓜眼花缭乱膏梁子弟D.犄角嘉奖令两全齐美仗义执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
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
C.陕西省汉中市今年投资上百万举办“油菜花节”,甚至为了搭建会场及停车场,撂荒50多亩农田,这种做法引起游客广泛刍议..。
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
因此有不少网友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一只从荷兰出发、去11个国家15个城市“游历”的大黄鸭突然风靡全球。
不少专家纷纷表示,大黄鸭的风靡,和炒作无关,和童年有关。
大黄鸭与《致青春》可以说是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客观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即创意是“人性的艺术”。
C.近日,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最具权力女性榜”显示,德国总理默克尔连续三年问鼎冠军,包括彭丽媛在内的9名中国人榜上有名。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很多,有些时代条件是难以复制的。
但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一代文人为时代而创作的使命感是文学高峰形成的前提。
唐代文人们在不同时期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乐观的情怀,创作出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李白在《古风》其一中写道:“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他认为开元年间复兴了尧舜的太平之世,才子们纷纷乘此时运,各展才能,写出文质兼备的诗歌,自己更是希望著述照耀千秋。
而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处于家国兴亡的危急关头,则写下大量忧国忧民的传世名作。
中唐时期,社会危机重重,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许多讽喻诗广泛触及中唐各种政治问题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力度都是后人所不能企及的。
文学高峰的形成与文学风气、文学形式大力变革有关。
以诗歌来说,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浮靡,唐朝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下高一年级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最近,一款在线浓缩知识文库悄然走红。
一套大部头的作品,在线文库可以给你浓缩成最精华的句子,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质的阅读。
不少人表示,这样阅读节省了很多时间。
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一页一页翻书通读的乐趣再也找不回来了。
“浓缩书”,说白了就是给书做笔记,把最精华的部分划出重点来,让读者得以快速把握全书内容。
这听起来像是个新概念,但我们或许早有接触。
举个通俗的例子,网上经常有人炒作的“状元笔记”,其实就是针对教材及老师所讲授的课堂知识的“浓缩书”。
但大家也都清楚,绝对不是买了“状元笔记”就能成为状元,“状元笔记”也无法替代上课与教材,它只是个人对学习方法及思路的总结,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对于“浓缩书”来说,道理也是如此。
“浓缩书”的原作多是具有深厚影响力的名著,为我们划重点的毕竟不是作者,作为知识中介,固然可以给你描述、推荐书籍的精彩之处,但是书的全貌如何,恐怕还是需要自己去亲自体会。
更何况,知识中介对全书的理解是否到位、对精髓的把握是否准确,这些都要暂时先打个问号。
而即便是原作者来给书进行摘要浓缩,做的也是留下全“骨架”、剔除内容“血肉”的工作,也会让阅读的乐趣大幅下降。
这就好比一个人为了提高吃饭的效率,不吃丰盛的肉类、水果、蔬菜,直接喝营养液、吃维生素片——吃饭变成枯燥单调的营养摄取,而丢失了享受美味的乐趣和饮食文化的内涵。
当然,“浓缩书”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
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拿出完整的几个小时来安静地读书,很多时候已成奢念。
这种情况下,与其不读书,还不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几本“浓缩书”,至少能做到开卷有益,让人保持获取知识的积极心态,而不至于在无意义的娱乐中消磨时间。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最近,一款在线浓缩知识文库悄然走红。
一套大部头的作品,在线文库可以给你浓缩成最精华的句子,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质的阅读。
不少人表示,这样阅读节省了很多时间。
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一页一页翻书通读的乐趣再也找不回来了。
“浓缩书”,说白了就是给书做笔记,把最精华的部分划出重点来,让读者得以快速把握全书内容。
这听起来像是个新概念,但我们或许早有接触。
举个通俗的例子,网上经常有人炒作的“状元笔记”,其实就是针对教材及老师所讲授的课堂知识的“浓缩书”。
但大家也都清楚,绝对不是买了“状元笔记”就能成为状元,“状元笔记”也无法替代上课与教材,它只是个人对学习方法及思路的总结,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对于“浓缩书”来说,道理也是如此。
“浓缩书”的原作多是具有深厚影响力的名著,为我们划重点的毕竟不是作者,作为知识中介,固然可以给你描述、推荐书籍的精彩之处,但是书的全貌如何,恐怕还是需要自己去亲自体会。
更何况,知识中介对全书的理解是否到位、对精髓的把握是否准确,这些都要暂时先打个问号。
而即便是原作者来给书进行摘要浓缩,做的也是留下全“骨架”、剔除内容“血肉”的工作,也会让阅读的乐趣大幅下降。
这就好比一个人为了提高吃饭的效率,不吃丰盛的肉类、水果、蔬菜,直接喝营养液、吃维生素片——吃饭变成枯燥单调的营养摄取,而丢失了享受美味的乐趣和饮食文化的内涵。
当然,“浓缩书”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
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拿出完整的几个小时来安静地读书,很多时候已成奢念。
这种情况下,与其不读书,还不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几本“浓缩书”,至少能做到开卷有益,让人保持获取知识的积极心态,而不至于在无意义的娱乐中消磨时间。
从长远来看,如果人们看了“浓缩书”,对原著产生兴趣,可能就会产生将原作拿出来看的动力,这不失为一个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出版物中甄别筛选的有效方法,对于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风气也大有裨益。
2018年秋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年级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但有一些人对网络空间主权存在模糊认识。
有人认为,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强调网络空间主权与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相冲突,将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自由相对立,一些国家出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需要设立防火墙,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
这些观点事实上并没有正确把握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的关系,不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从这个角度说,网络空间主权无疑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维护各国网络空间主权,就是尊重和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以及国家核心利益。
正因如此,以窃取他国公民甚至国家领导人通讯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棱镜计划”,不仅被视为对他国网络通讯自由的侵犯,而且被视为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侵犯。
因此,认为网络空间不应该存在主权,并不利于全球互联网治理。
主权国家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力量。
传统的国家主权确实具有天然排他性,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外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
与之相反,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强调信息共享、通讯自由等。
这也是一些人排斥网络空间主权的理由。
但是,在看到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体仍然是主权国家。
如果一味强调网络互联互通与网络自由,忽视甚至不承认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各主权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就会丧失话语权、主导权,就无法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2018年春期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注天人关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秩序。
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
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
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五谷丰登。
所谓“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
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时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
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
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具有科学意义。
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
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种种文化遗存中,如果剥去神秘主义的外壳,可以发现其科学思想的内核。
《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得光秃秃的了。
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
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
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如果斩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
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
第12练 得体(一)建议用时60分钟1.[2022·四川棠湖中学月考]下面是某重要会议邀请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本届大会将于20××年12月19日(星期六)在北京举行。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软件工程,与时俱进”,将围绕软件需求、软件测试、过程改进、项目管理、软件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较量。
会议将为来自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工程师提供一个代表国内软件工程领域和软件行业最高水准的信息交流平台,分享有关方面的成果与经验,改进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在思维、观念和方法上提出更多创新。
所有人员均免费参会,且有免费获得平板电脑的机会。
作为中国软件工程领域和软件行业的年度交流盛会,大会组委会恳请您驾到。
届时,您不仅可以了解软件工程领域和软件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更有机会与技术、管理专家和行业权威同席对话,并且可以高攀近千位业界专业人士。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5)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2.[2022·哈尔滨第六中学阶段考]下面是五类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
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
(校团委会通知)(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
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
(解说词)(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
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
(广播稿)(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很多,有些时代条件是难以复制的。
但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一代文人为时代而创作的使命感是文学高峰形成的前提。
唐代文人们在不同时期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乐观的情怀,创作出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李白在《古风》其一中写道:“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他认为开元年间复兴了尧舜的太平之世,才子们纷纷乘此时运,各展才能,写出文质兼备的诗歌,自己更是希望著述照耀千秋。
而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处于家国兴亡的危急关头,则写下大量忧国忧民的传世名作。
中唐时期,社会危机重重,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许多讽喻诗广泛触及中唐各种政治问题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力度都是后人所不能企及的。
文学高峰的形成与文学风气、文学形式大力变革有关。
以诗歌来说,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浮靡,唐朝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1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它题材广博,手法多样,色彩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它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更是别的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虽然自上世纪初期,木版年画渐入式微,但它至今留下的遗存仍是农耕文明一宗骄人的财富。 历史地看,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我国的雕版印刷兴于唐盛于宋。最初主要应用于佛教经书插图的制作上。渐渐地,民间木版印制的 “纸马”开始流行。《东京梦华录》与《武林旧事》都记载着当时的开封已有了专事销售此类版画的“纸马铺”。这表明至迟在宋代逢到岁时,向木版印刷的神灵乞求平安的习俗即已出现。但是,更完备的张贴年画的风俗及其文化体系并未形成。这一风俗的真正形成应是明末清初。尽管,明确的“年画”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一书,但张贴年画的风俗在康乾年间已是定不可移。 在数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节律与大自然的四季同步,从春耕与夏种到秋收和冬藏。为此,一年中的节庆莫过于年。年是大自然与生活旧的终结与新的开始。岁月的转换在古人的生命中可以清晰地被感知到,每逢年的来临,心中油然生发的是对未知的新的一年幸福的企盼,以及对灾难与不幸的回避和拒绝。所以避邪与祈福是最基本的过年心理。有人认为宋代画家刘松年的《新年接喜》、苏汉臣的《开泰图》和李嵩的《岁朝图》就是一种准年画,而且有一种祈福的含意。其实这种在过年时拿出来挂一挂的吉祥瑞庆的图画在史籍中记载得很多。虽然它还不是广大民间过年时使用的风俗用品,但这表明祈福是普遍存在的“年心理”。 从民俗学角度去看,春节是中国人一种伟大的创造。出于对生活切实又强烈的热望,而把年看作步入未来的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的起点。一方面,着力地去用比平常生活丰盛得多的新衣和美食,使生活接近于理想,把现实理想化;另一方面,又大事铺张地以吉瑞的福字、喜庆的楹联和画满心中向往的图像的年画,把理想布满身边,把理想现实 2
化。再加上灯笼、祭祖、祭灶、年夜饭、鞭炮、空竹、糖瓜、吊钱、窗花、迎财神、拜年、压岁钱等等这些过年专有的风俗性的事物与事项,将岁时营造成一个极特殊的、美好的、虚拟却又可以触摸的时间与空间。这是一些被强化和夸张了的日子,一种用理想的色彩搅拌起来的缤纷的生活,也是农耕时代的中国人创造的年文化。 面对年画,人们可以直观地看自己心中的想象。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家庭安乐、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仕途得意、生意兴隆、人际和睦、天下下太平、老人长寿、小儿无疾、诸事吉顺、出行平安等等,都在年画上。其中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有挂满金钱的摇钱树。在物质匮乏的农耕时代,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摘编自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木版年画完整的保存至今,仍是农耕文明一宗骄人的财富。 B. 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相关,张贴年画的风俗应始于宋代。 C. 避邪与祈福是最基本的过年心理,辟邪显然是受佛教经书影响。 D. 中国人通过过年将现实理想化,又用年画将理想尽可能现实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木版年画的出现、张贴年画的习俗以及年画风俗的兴衰来论证年画的历史价值。 B. 本文主要运用理论论证来揭示中国木版年画的精神内涵,肯定了精神价值是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 C. 在论述“民间木版印制的纸马开始流行”时,作者运用了间接引用的方法来证明纸马出现的时间。 D. 在论述年画中最常见的“金钱形象”时,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其在年画中的普遍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木版年画题材广博,手法多样,色彩斑斓,人文深厚,信息密集,特色鲜明,是其他任何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 B. “年画”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一书,因此张贴年画的风俗只可能出现在其后的康乾盛世时期了。 3
C. 春节是一些被强化和夸张了的日子,是一种用理想的色彩搅拌起来的缤纷的生活,是农耕时代中国人创造的年文化。 D. 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但这并不代表“拜金主义”在民间盛行,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流淌的瞬间 星竹 那一年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舜中,我走向田野,我听到阴冷斜长的冰凌儿,从身后的屋檐下啪的一声碎在地上,晶莹的雪水润在我的脸上,脚上咯咯吱吱的声响使原野变得空旷,那一瞬间的感觉真是清新而又异样,村头的树木是银白的屋顶是银白的,原野更是银白得没有界限,一望无际的洁白,让人眼前豁亮,心里充满了少有的纯粹,我就那么纯粹着,仿佛要让这纯粹牢牢地保持一天,一年,一生。 那一年的8月,倾盆大雨中,我在街上穿行,四国的世界都是水声,脚下成千上万的气泡在我的前后跳跃,一层层细密,一切都被实实在在、不折不扣地冲刷了一遍,天空,大地,甚至思想和情感,像是死死活活地过来一场。而雨后的天空,却蓝得像海,如一块偌大的玻璃。街上的行人都仰起脖子,努力大口地吸着空气,都是清清爽爽的感觉,那清明的瞬间,像与昨天隔了一个世纪,竟使人的感觉有了本质的不同。 我还记着那个充满暖阳的秋日,麻雀粘在树上,比叶子还稠,一层又一层,叠罗汉一样叽喳。天地无风无尘,真实与虚幻交替。于是,恍惚之间,我一下子懂得了虚幻也是一种真实,一种内容。它可能包容得更多,的确也包容得更多。 我的第一篇习作,是发表在20年前的那个炎热的7月,世界布满了婵声。蝉声在榆树、槐树上的任何一方,把太阳撕拉得更加火热。于是,20年前的那个7月,也就成了我永远不忘的一个瞬间,至今美好犹存。尽管后来的生活里,还有着许多的7月,尽管后来的7月里,我同样发表过不少作品,但心中的喜悦却是来自那个老早的7月,许多东西都像从那个7月开始,前后连接、拥拥挤挤地排满了我生活的履历表。 生活就是这样,自某个瞬间开始。 我还记着乡间的一棵硕大的老槐树,它的树干支支楞楞地托着天空,鸡狗都在它铁色的暗影里纳凉。那大概是6月,一地的槐花沁人肺腑。于是,我心中便有这样一棵6月的老槐。它似乎与一切都没有联系,但它瞬间的闯入,却象征着整个的6月,于是,在我的心中,6 4
月就是这个样子的,一很高大的,茂盛的老槐。 我还记着一条大路,静静地躺在10月的阳光下,黄灿灿,笔直得能使人走到天上去。于是我想,人应该永远这样走下去才对。 我还记着一次春天的雨后,没天飞舞着那么多的红蜻蜒,那一瞬,简直成了我整个童年的美好铺垫。而在人生25岁的时候,一个售货小姐在不厌其烦的服务后,还能对我报以微笑,驱散了我对人际关系的全部紧张。那时我的心里肯定“哐吮”了一声,我好像是从那一天,才真正学会了从容和谦让,也化解了先前与日后与人交往中的许多不适。我是从那个瞬间学会了怎样对人,对己,这是何等重要啊。 那一年,在我明显做错了事时,朋友那句真诚的“没有关系”,使我始终不忘。尽管它是那么平常。从此我学会了把友情和宽宏送给别人。 偶然之中,一抹红透了天际的夕阳,会让我感到将来的美好。一个寒冷冬夜里为我明亮起的窗,会让我彻骨地感到家的温暖……一切都没什么,都是刹那,都是瞬间,都找不到头尾,都没有可再讲下去的故事和人物,但我总是记着这些,记着这样的瞬间,并深深地为此感动,永生地难忘。 人的一生里,总有着大段的冬天,有着大段的平淡,大段的不尽如人意的遭遇。但总有一些东西支撑着我们,让我们想到美好,充满希望。于是,我们有了间歇和过渡。我曾想,这到底是些什么呢? 回首惊看,我终于感悟到,就是这些可贵的瞬间,就是这些瞬间在心里的反复无穷,拼接着我们一个又一个淡漠而平庸的日子。于此,我们一再地感到人世间的幸福,感到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我知道,我的生命之所以还在融融地流动,之所以还有情感的喧声,之所以还有许多要感悟的东西愿意去感悟,都是因为这瞬间的存在。这就是我们行色匆匆,又充满希望的整个人生。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签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仿佛要让这纯粹牢牢地保持一天,一年,一生”,写出了冬日一瞬间带来的巨大触动,“我”完全沉醉在纯粹的世界里。 B. 文章讲述了多个人生瞬间,每一个瞬间的感受都不相同,作者由这些不同的瞬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悟出了生命的价值。 C. 作者在第四段说“但心中的喜悦却是来自那个老早的7月”,是因为后来的7月,虽然作者也发表过不少作品,但它们对作者意义不大。 5
D. 本文在写法上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最后四段以议论、抒情为主,由瞬间带来的感动引出它的人生意义,揭示主题。 5. 结合全文,说明“流淌的瞬间”的含意。
6. 本文对各种生活瞬间的描写极富感染力,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教育部2017年1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6》数据显示,2016年留学回国人数为43.25万人,较2012年增幅为58.48%。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近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
第一阶段:2004——2010;第二阶段:2011——2013;第三阶段:2014——2016 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81.45%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1.0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7.46%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而这些留学回国就业者选择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5.85%)和民办企业(17.42%)。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则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级事业单位。 其实不仅仅是留学生,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社会精英也选择回国发展。世界著名化学生物传感器专家张学记响应祖国召唤,毅然选择了“回家”。“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回国后,我觉得更有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国家富强了,个人才会好。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