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下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35.85 KB
- 文档页数:12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南京专用)第四模拟(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本题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点zhuì _____(2)áo _____游(3)执着._____(4)迸.溅_____2.(本题10分)用诗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6)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8)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夏日绝句》)(9)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题2分)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先生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
B.《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C.美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许多人把它记于自己的笔记本上,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东海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yìyì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jiǎn liè呢。
2、下列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丰腴忍俊不禁空空如野慷慨大方B、休憩引经据典大雨滂沱性情孤僻C、崎丽怒不可遏相题并论隽妙无比D、把柄流连忘反空泛冗长明眸皓齿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补缺。
(前9题各1分,第10题2分,共11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江春如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4),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7),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9)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讯《无题》)(10)《我爱这土地》诗中有两句诗经常被引用,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是:4、准确填写下面表格中的文学常识( 2分)5、依照例句形式仿写下列句子(4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森林;,;,。
6、与下列对联、古诗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别是什么?将它们的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⑵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⑷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⑴⑵⑶⑷7、中国的农历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1—6题每题2分,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注音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忍俊不禁(jìn)憩息(qì)引吭(háng)络绎不绝(yì)B、恫吓(hè)怒不可遏(è)怡然自得(yí) 二千石(shí)C、以遗权贵(yí)鲜有人知(xiǎn)案牍(dú)蛰伏(zhé)D、贻误战机(yí)铃听(líng)高瞻远瞩(zhú)无计于事(jì)2、下列成语书写无误的一项()2分A、招摇过市手屈一指小巧玲珑因地制宜B 、我行我素家喻户晓乐不可支津津有味C、别具匠心水泄不通爱不湿手如醉如痴D、豁然开朗言归于好相提并论刻勤克俭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融融泄泄(快乐的样子)窥伺(暗中观察)引经据典(引用)B不胜其烦(能够承受)束手无策(捆绑)驯服(服从)C家喻户晓(比喻)贻误战机(耽误)先发制人(制服)D相提并论(一起)栖息(停留)鞭长莫及(达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是否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将会影响将来事业的发展。
B抗洪抢险期间,驻扎在我校的解放军,时刻严阵以待,基本全部都没有休息。
C蚂蚁是一种过集体生活的昆虫,内部有严格的分工。
D他主动要求参加保护野生动物,打击乱砍滥伐,监督环境安全。
5.读完下列文段,括号中应填入的内容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爱心是( a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b ),使人濒( c )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d ),使人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安慰。
A 、a沙漠中的一泓清泉b一片的冬日的阳光 c . bīn d.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B 、a一片的冬日的阳光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 bīn d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C 、a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b 一片的冬日的阳光c bīn d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D 、a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b 一片的冬日的阳光 c pín d 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妍丽相得益彰D.机杼谰言九屈连环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词语是()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就罩住了。
A.撑放捆拿扯B.支撒系牵拉C.支放套牵拉D.撑撒系拿扯4.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坏事做尽的张朝富,虽然一字不识,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
C.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作好朋友。
D.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点进步的,我这样想,不是聊以自慰吧?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B.东山小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日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6.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7、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全村的干部群众,都捐出了棉被、蚊帐、衣服等生活用品支援灾区。
虽然少了些,虽然旧些破些,便是。
A、多一声响多一个铃铛,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B、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C、多一声响多一个铃铛,多一分光多一支蜡烛D、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分光多一支蜡烛8.下列说法不得体的一项()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什么问题,请说吧,我们一起来讨论。
”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欢迎老师来我家家访。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端木蕻良为洗去故乡的污秽和耻辱而愿付出一切,闻一多先生为寻找救国良药而甲,邓稼先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
千百年来,我们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diān,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以己之力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
这些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时时激荡着我们胸中那殷.红的热血。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rú皆知。
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lán,他们身上的精神,永远是激发我们前行的伟大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拼搏创新,立志读书,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作出努力。
1.文段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族之颠妇孺皆知炽.热(zhì)殷.红(yān)B.鞠躬尽粹五彩斑斓血.液(xiě)锲.而不舍(qì)C.民族之巅五彩斑斓炽.热(chì)锲.而不舍(qiè)D.鞠躬尽萃妇儒皆知血.液(xuě)殷.红(yīn)2.填人文中甲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沥尽心血B.含辛茹苦C.绞尽脑汁D.忠心耿耿3.下列对文段画横线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立志读书,拼搏创新,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B.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拼搏创新,立志读书,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努力。
C.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立志读书,拼搏创新,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作出努力。
D.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的我们,要立志读书,勇毅前行,拼搏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鼎尚图文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 整理制作 洛阳四十五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各项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威慑.(shè) 贻.误(dài) 蛰.伏(zhé) B.咆.哮(páo) 案牍.(dú) 亵.玩(xiè) C.绮.丽(qǐ) 晓谕.(yù) 对峙.(shì) D.眷.顾(zhuàn) 涟漪.(yī) 池沼.(zhǎo)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融融泄泄 络泽不绝 刁奸猥鄙 引吭高歌 B.争妍斗燕 奋袖出臂 鲜为人知 忍俊不禁 C.庞然大物 三眼一板 黔驴技穷 命运蹇劣 D.左顾右盼 蹑手蹑脚 空空如也 游哉游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B.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C.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 鼎尚图文
D.经过10多年的起草和调研,《慈善法》获人大表决通过,并将于9月1日起实施。 4.指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3分) A.他是我班首屈一指....的业余节目主持人。 B.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C.他上课的时候总是我行我素....,一点也不受其他同学的干扰,所以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 D.我们要先发制人....,不能总是比别人慢一个节拍。
5.下面有关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流行语“嘴在逞强,泪却在投降!”“投降”是指流泪的意思。 B.古代以山北、水南为阳,以山南、水北为阴。衡阳、江阴、华阴、汉阳、洛阳都符合这一原则。 C.启事首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等。日期要写在署名的下面,靠右写。 D.“豆蔻”“弱冠”是古代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6.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空1分,共10分) ⑴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⑵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⑶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⑷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独立天地表现孤独寂寞之情的句子是鼎尚图文
“ , 。” ⑸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⑹①人往高处走, 。 ② ,不以已悲。
7.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啃老》,说说漫画的含义。(5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0分)
(一)登幽州台歌(5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这首古诗选自《 》,作者是唐代的 。(2分) 9.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
答:
鼎尚图文
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各题(14分) 【甲】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乙】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食②路,以待饿者而食③。有饿者蒙袂辑屦④贸贸然⑤。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⑥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⑦,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⑧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②食(sì):拿饭给人吃。③食(sì):供养,给……吃。④蒙袂辑屦:用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⑤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⑥嗟:感叹声,这里有轻蔑的意思。⑦谢:表示歉意。⑧微与:不必这样。 鼎尚图文
10.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文的内容: (3分) 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⑴齐大饥.( ) ⑵黔敖左奉.( ) ⑶大言数主之失.( ) ⑷及.主出行( ) 1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后特征..为洛阳令 事物特征.. B.流血被.面 唯见布被.覆尸 C.大言数.主之失 不计其数. D.威不能行.一令乎 行.之有效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译: ⑵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译: (三)寒冷的冬夜(12分)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鼎尚图文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鼎尚图文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
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4.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5.“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答:
16.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答: 鼎尚图文
17.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读后的感悟。(3分) 答:
(四)空难“见证人”—黑匣子(14分) ①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组他们了解事故的真相。 ②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很快找到它。 ③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④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 ⑤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原因。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