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溶液形成周内练 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习题2.doc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一、选择题1.以下是厨房中的常见物质,将其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花生油B. 纯碱C. 食盐D. 白糖2.以下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盐水的沸点比水的低B. 无色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只有固体能作溶质D. 溶液的各局部性质都相同3.学习完溶液的知识后,下面几位同学根据各自的理解分别配制了溶液,你认为能形成溶液的是〔〕4.即食即热型快餐的内层是用铝箔真空包装的食物,外层那么分别包装两包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物质反响,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A.硝酸铵晶体与水 B. 生石灰与水C. 浓硫酸与水D. 氯化钠与水5. 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多与化学知识有关。
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厨房中的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B. 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 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 自来水可溶解铁栅栏上的铁锈6. 向如图试管里的水中参加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形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那么参加的物质是〔〕A. 生石灰B. 硝酸铵C. 活性炭D. 氢氧化钠固体7.以下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时间稍长,溶质不会别离出来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C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D.溶液内部各局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能不相同8. 以下溶液中,溶质是液体的为〔〕A.医用葡萄糖溶液 B.20%的氢氧化钠溶液C.75%的消毒酒精 D.0.9%的生理盐水9.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 B.“雪碧〞汽水 C.冰、水混合物 D.生理盐水10.洗衣机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溶解洗涤剂的水温越高越好B.洗涤后衣服上一定没有残留洗涤剂C.洗涤后排出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洗涤时适当提高水温能加快洗衣粉的溶解速率11.欲将某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参加硝酸钾晶体B.加水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水分12. 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以下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 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 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13.以下物质中属于乳浊液的是〔〕14.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以下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15. 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参加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局部固体未溶解,参加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二、填空简答题16.指出以下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二、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1.溶液的外观:澄清透明。
(溶质是以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的,所以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3.溶质、溶剂的判断:①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液体溶解于液体:少的是溶质,多的是溶剂;如果有水,无论多少,水是溶剂。
4.溶液的命名:“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可以不说溶剂水。
氯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的全称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又可以叫做“氯化钠溶液”。
5.一些常见溶液的俗称:氯化钠溶液——食盐水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三、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1.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2.溶解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3.①溶解放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浓硫酸②溶解吸热,所得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晶体③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四、溶液的性质①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原因是它们溶于水要发生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如氯化钠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硫酸溶解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②少量溶质溶于水中,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③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含Cu 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 2+):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含Fe 3+):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有关蔗糖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蔗糖水中的溶剂是水B.各部分一样甜体现了溶液的均一性C.蔗糖溶于水体现了分子不断运动D.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答】A、固体溶于液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所以蔗糖水中的溶剂是水,故A正确;B、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所以各部分一样甜体现了溶液的均一性,故B正确;C、蔗糖溶于水的过程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而消失的过程,故C正确;D、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并不放热,故D错误。
故选D。
2.【答题】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温度越高,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越大),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蒸发溶剂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加入KNO3固体【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答】温度越高,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越大,则降低温度可以使水中溶解硝酸钾的量变小,即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因此,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故选B。
3.【答题】变量控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设计方法。
在探究影响不同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时,不需要控制的变量是()A.烧杯的体积B.溶剂种类C.溶剂的质量D.温度【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答】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是温度;所以在探究影响不同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时,需要控制的因素主要有①溶剂种类,②溶剂的质量,③温度,而烧杯的体积对固体物质的溶解量并无直接影响。
4.【答题】温度不变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不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面粉B. 冰块C. 花生油D. 蔗糖2.在大烧杯中倒入一定量水,加入适量硝酸铵,搅拌,水的温度会急剧降低,说明硝酸铵溶于水时()A. 吸收热量B. 放出热量C.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D. 无法判断3.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向水中扩散时,不吸收热量B. 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时,不放出热量C. 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与其形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基本相等D. 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存在离子的扩散过程,也不存在离子的水合过程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B. 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Na+和Cl−5.下列物质加到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 花椒粉B. 面粉C. 食盐D. 食用油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 芝麻油B. 食盐C. 味精D. 白醋7.小红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她应该购买的是()A. 蔗糖B. 氢氧化钠C. 生石灰D. 硝酸铵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溶液的一组是()A. 碘酒、盐水B. 冰水、稀硫酸C. 澄清的石灰水、蒸馏水D. 可口可乐、牛奶9.将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不可行的方法是()A. 加入CaOB. 加入Ca(OH)2C. 升高温度D. 加入CaCO310.“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③④⑤11.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 蒸发溶剂B. 降低温度C. 加入硝酸钠固体D. 升高温度12.“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 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 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D. 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13.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物质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C. 用肥皂液洗衣服D. 用沐浴露洗澡14.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汽油中,充分搅拌,可得无色溶液的是()A. 高锰酸钾B. 碘C. 酒精D. 水15.2019年岁末爆发的武汉新冠肺炎,让人们再次认识医用酒精是病毒的“克星”。
第三单元溶液(鲁教版)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课后作业一、填空题。
1.根据你的经验判断,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消失的是( ) A.面粉 B.白糖 C.植物油 D.粉笔灰2.取A g食盐固体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200 mL。
从食盐溶液中取出10 mL,则对于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的食盐的质量为Ag/20B.该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C.该溶液的密度与原溶液相同D.该溶液与原溶液一样咸3.下列各种应用中,不属于溶液应用的是( )A.医院里使用消毒酒精对皮肤消毒B.熟石灰粉配制成喷涂墙壁的涂料C.马拉松运动员运动途中喝葡萄糖水来补充能量D.如果皮肤上生了疖子,可用碘酒涂抹患处4.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只有水才可以用作溶剂C.溶液是纯净物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5.花生油、盐、酱、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
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B.硝酸铵C.蔗糖D.氢氧化钠7.将能起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混合,反应最快的混合形式是()A.两种块状固体混合B.两种粉末混合C.两种溶液混合D.一种固体投入到另一种溶液中8..如右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U形管内有色液面将发生的现象是( )A.无变化B.A处升高,B处下降C.A、B两处都升高D.A处降低,B处升高9.一杯溶液里各部分性质( )A.上、下不相同B.相同C.完全不同D.有的相同,有的不同11.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
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
下面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修正液是一种溶液,均一、透明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烧二、填空题12.如果物质以____________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____________;若物质以____________分散在水中则形成____________;若物质以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九年级化学周内练
命题人:三硝基苯姓名:
一、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5分)
1、把下列物质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A、冰加到水中
B、植物油加到水中
C、碘加入酒精中
D、面粉加到水中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3、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
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
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
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
4、洗涤剂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
A、可溶解于水
B、可以溶解油污]
C、有乳化功能
D、可以稀释油污
5、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A、蔗糖溶液
B、食盐溶液
C、酒精溶液
D、硝酸钾晶体
6、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7、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
C、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
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
8、一装有水的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向烧杯中加入少量食盐固体,则小球将()。
A、上浮
B、下沉
C、不变
D、无法判断
9.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稀程度都相同
D.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
10.下列物质溶解于适量水中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食盐
D.蔗糖
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分50分)
1.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溶液的质量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填“等于”或“不等于”)
2、将少量①味精②酒精③面粉④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会出现沉淀的是,液体出现分层的是,均一、稳定的是。
3、FeCl3溶液是色的,FeCl2溶液是色的,CuSO4溶液是色的,KMnO4溶液是色的,NaCl溶液是色的。
4、大量实验表明,固体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沸点比纯水的,凝固点比纯水的。
这一性质常为人们利用。
例如,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止水箱中的水;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
5、某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所以这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够。
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而不。
7日常生活中腌制咸蛋时常用大颗粒的粗盐,欲使其快速溶解,经常采用下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