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设置规范 (1)

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设置规范 (1)

基础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处理

基础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处理 前言 当基础深度在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时,在基础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的处理问题。一般认为,基坑开挖要具备以下的必要条件:首先保持基坑干燥状态,创造有利于施工的环境;其次是确保边坡稳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视这些必要条件,其后果是严重的。有的基坑积水或土质稀软,工人难以立足,无法施工;有的出现“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塌方,地质破坏;有的内部基坑土体发生较大的位移,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异常情况,都是由地下水引起的。所以,在基坑施工中应对地下水的处理给予应有的重视。 一、地下水的人工处理 地下水的处理有多种可行的方法,从降水方式来说可总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止水法,即通过有效手段,在基坑周围形成止水帷幕,将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浆法、地下连续墙等;排水法是将基坑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排除,如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等。 止水法相对来说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井点降水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井点降水法作一简要介绍。 井点降水法,它是在拟建工程的基坑周围设能渗水的井点管,配置一定的抽水设备,不间断地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降低至设计深度。井点法防水适用于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基坑,它有克服流砂、稳定边坡的作用。由于基坑内土方干燥,有利机械化施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 目前国内常用的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在我国,井点降水法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工程的基坑<槽>附近埋设大量的渗水井点管,与此同时地面组装抽水管路系

统,通过井群连续抽吸地下水,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以下一定深度,以保持基坑干燥状态。通常把这一方法叫做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具有下列优点: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适应性强,可用于不同几何图形的基坑;降水后土壤干燥,便于机械化施工和后续工作工序的操作;井点作用下土层固结,土层强度增加,边坡稳定性提高;地下水通过滤水管抽走,防止了流砂的危害;节省支撑材料,减少土方工程量等。井点降水法已成为目前在含水透水位土层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轻型井点降水法 (1)轻型井点抽水系真空作用抽水,除管路系统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抽水设备。目前常用的真空泵型、隔膜泵型配套抽水装置。 轻型井点井点管、过滤管、集水总管、主管、阀门等组成管路系统,并由抽水设备启动,在井点系统中形成真空,并在井点周围一定范围形成一个真空区,真空区通过矽井扩展到一定范围。在真空力的作用下,井点附近的地下水通过砂井,经过滤器被强制性吸入井点系统内而使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得到降低。在作业过程中,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与真空区外的地下水位之间,存在一个水头差,在该水头差作用下,真空区外的地下水是以重力方式流动的。所以常把轻型井点降水称真空强制抽水法,更确切地说应是真空—重力抽水法。只有在这两个力作用下,基坑地下水才会降低,并形成一定范围的降水的漏斗抛物线。 井点管与总管的联接可用钢管和透明塑料管,因受真空力的作用,塑料管内装有弹簧,以加强抗外部张力,保证地下水流畅通。 总管与总管的联接有法兰法和套箍法两种形式。 (2)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降低地下水位后,土壤会产生固结,也就会在抽水影响半径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吉林省地下水协会 2016年5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4) 第三章、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5) 第四章、设立方法 (6) 第五章、监测井建设要求 (8) 第六章、监测井材料质量要求 (13) 第七章、物探测井技术要求 (15) 第八章、抽水试验及样品采集要求 (16) 第九章、辅助设施建设要求 (20) 第十章、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25)

第一章、概论 1、监测井意义 用钻孔法完成的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情况的专用井。其施工方法和常规水井相似,完井后在井中放置监测仪器,并定时采取水样进行分析测试。监测井布置在污染源集中区点,在国外已采用水平井大面积测控地下水污染情况。

2、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分类 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组成部分。按设立目的可分为简易监测井和标准监测井;按井结构可分为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和丛式监测井等。简易环境监测井 简易监测井是为了进行临时性调查,初步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种类所设立的临时性环 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是为了连续、长期对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位进行水质监测所设立的长期性环境监测井。单管单层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单一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单管多层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巢式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中安装多根不同长度井管分别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丛式监测井 指在一个监测点(场地、区域)附近分别钻多个不同深度的监测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施工合同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 施工合同 发包方: 承包方: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为圆满完成甲方承担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水井施工任务,经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友好协商,乙方自愿在对实地进行踏勘及分析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包承担甲方部分水井施工工程,为明确甲、乙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双方本着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同意达成以下条款,并共同遵守: 第一条施工地点和任务 一、工程名称: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 井建设工程第2标 二、工程地点:云南省临沧市 三、工程量:施工水文地质监测井11口,总进尺约1715.0米。 四、工作内容:人员设备进出场、水井凿井、洗井、成井、下管、填砾、抽水试验、取水样、岩土样。施工过程中乙方须认真观测和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第二条技术质量要求 一、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技术要求》执行。 二、成井质量按照《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2014)和《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0270-2014)执行。 第三条工程价款及付款办法 一、工程价款 1、本工程采用阶梯进尺每米综合单价的形式: 0-50m阶梯段(含5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50-100m阶梯段(含10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100-300m阶梯段(含30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最终按甲方实际验收工程量进行结算。工程单价不因地质条件、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O—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 5监测报表格式 (8) 附录 A 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 11 附录 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 (13) 附录 C 土壤采样技术 (22) 附录 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4.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4.1.1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4.1.2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 测井逢每 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 遇到特殊的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时,应根据需要增加采样频次。 4.2采样技术 4.2.1采样资质 所有参与采样工作的人员需要通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后才可进行地下水、土壤样品采样工作。未通过考核的人员不宜参与采样工作。

(环境管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 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2) 5环境监测井的设计要求 (6) 6环境监测井施工技术要求 (7) 7环境监测井井口保护装置要求 (12) 8 环境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要求 (12) 9环境监测井维护和管理要求 (12) 10环境监测井废井要求 (12) 附录A (1) 附录B (20) 附录C (22) 附录D (29)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建设、维护、和废止等,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布设方法、建设和废止等要求。 本指南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建设、维护、管理和废止等有关要求。适用于饮用水水源地(补给区)、矿山开采区、工业污染源(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外工业污染源及工业废弃场地)、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石油化工生产销售区、农业污染源(再生水灌溉区、规模化养殖场)、高尔夫球场等区域的地下水调查和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Z/T 0181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DZ/T 0148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DZ/T 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 0091 岩心钻探规程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CJJ 10-86 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HJ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3 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井 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组成部分。按设立目的可分为简易监测井和标准监测井;按井结构可分为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和丛式监测井等。 3.2简易环境监测井 简易监测井是为了进行临时性调查,初步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种类所设立的临时性环境监测井。 3.3标准环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是为了连续、长期对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位进行水质监测所设立的长期性环境监测井。 3.4单管单层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单一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3.5单管多层监测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施工组织设计与对策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部署 本工程由5眼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设、井台、水准点、标志牌建设等组成。为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期,我们采取以下案措施。 由于场地地下水环境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监测井管井须由坚固、耐腐蚀、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的材料制成,本次选用316L不锈钢作为监测井管材;监测井的深度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第一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以下0.5,监测井顶角偏斜不得超过1°,监测井井管径50mm,一径到底,中途不变径。滤水管长度等于监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滤水段透水性能良好,向井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不超过10min,滤水材料应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监测井目的层与其它含水层之间止水良好,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设计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50mm,(井身结构详见图3-1)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口应高出地面300mm,井()口安装盖(保护帽),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井围设置4根警示柱。

图3-1 井身结构示意图 3.2施工准备 3.2.1人员动员期 接到业主开工通知后将利用三天时间进行施工总动员,首先由项目部经理召集各部门和施工队用一天时间进行管理层的施工动员,其次由各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长用两天时间对其管辖围的管理人员,施工作业班组长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动员。 动员工作的主要容:①介绍本次地下水监测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②讲述有工程的概况和施工特点、施工法和注意事项;③强化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和成本意识教育;④明确该工程创优目标、体系、措施。经过逐级动员,力求

地下水监测井施工步骤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要求及规范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进行,新凿监测井一般在地下潜水层即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φ110~130mm的钻具钻孔,至潜水层再往下3米。 2、用扩孔器或φ170mm的钻具进行扩孔。 3、安装Φ168mm的钢管及Φ60-70mm的PVC管,PVC管底部1米为滤水管,其余为盲水管。滤水管应安装于水井底端,水井顶端的盲水管上需安装一个10厘米长的管帽。井的顶端一般超过地面0.5-1米。 4、为了避免滤料与含水层产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干扰地下水的化学性质,选取纯净石英砂(一般40目或60目)作为滤料。将石英砂注入Φ60-70mm的PVC管和Φ168mm的钢管之间,直至石英砂高出滤水管部分约30cm,然后投入30-40cm高的黄泥土形成一个环型密封圈起隔离作用,再灌入混凝土,以密封地下水监测井。在灌入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边灌混凝土边拔Φ168mm钢管,直至混凝土灌至孔口位置,留下1.5m左右钢管(其中地表以上0.5m)于监测井中,最后用混凝土修筑井台,安装井盖,并放置井牌。 监测井建成后,需要清洗监测井,以去除细颗粒物质堵塞监测井并促进监测井与监测区域之间的水力连通。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洗井,清洗地下水用量需大于5倍井容积。每次清洗过程中抽取的地下水,要进行pH值和温度的现场测试。洗井过程需持续到取出的水不混浊,细微土壤颗粒不再进入水井;洗出的每个井容积水的pH值和温度连续三次的测量值误差需小于10%,洗井工作才能完成。完成洗井工作24小时后才能进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在水样采集完毕后,对监测井位置进行水平勘测,并将监测井位置标示在地图上。 施工步骤: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精编版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 1、建井材料 (1)监测井井管使用PVC 管材(纯PVC无其他添加成分,厚度为4~6mm)。 (2)监测井管应采用螺纹接口,不得使用任何粘接剂。滤水管段应使用120目钢丝网包缠,采用封口条固定。 (3)井口保护套管应为不锈钢材质。 (4)监测井过滤材料采用分级(均匀系数在1.5~2.0 之间)石英砂作为过滤层滤料。过滤材料使用前应进行冲洗,在钻井场地存储时应确保不与污染物接触并防止外部杂质混入。 (5)在过滤层上下部环状间隙应使用止水材料进行封隔。使用的材料为膨润土和水泥。 2、钻探施工 (1)钻探机具在使用前采用物理方法除污、除锈。采用的清洁剂应无毒无害。 (2)钻探工艺方法满足取芯要求,4m以上土层必须采用干钻(不加水)方式。岩石段钻进时,钻进用水不得使用污染水,劣质水。 (3)应进行钻孔岩芯编录。 3、下管 (1)从地表向下井管按以下顺序排列:井壁管、滤水管、沉淀管。 (2)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下入监测井管前应进行冲孔、换浆。冲孔时应将冲孔钻杆下放到孔底,用大泵量冲孔排渣,待孔内岩渣排净后,将冲洗液粘度降低至18~20s,密度降低至1.1~1.15g/cm3。 (3)监测井的深度应超过已知最大地下水埋深以下2m。对于含水层下部砂岩层应采用石英砂进行封填。 (4)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 (5)监测井顶角斜度每百米井深不得超过1°。 (6)新凿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小于110m,监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80mm,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花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0.05m,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 (7)下管时应扶正井管,保证井管位于孔中心。 (8)滤水管(花管)长度应等于检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 (9)监测井管应采用螺纹接口,不得使用任何粘接剂。滤水管段为缠丝包埋过滤器。

地下水环境监测年度报告编写内容及要求

附件3 地下水环境监测年度报告编写内容及要求前言 简要论述报告编写目的、原则、依据、使用的资料及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一、地下水监测状况 说明本省(区、市)地下水监测体系状况,部门之间地下水监测网之间的关系,国家级与省级地下水监测点的作用,监测站网分布、变化、控制程度等,对监测质量进行评述。按地(市)级行政区,对地下水监测站网基本情况进行列表统计。 二、地下水补给 1、大气降水 介绍大气降水情况,通过多年降水量比较,给出本年度降水水平评价(特枯年、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特丰年)。 2、地下水补给 论述大气降水及其它地下水补给源的时空分布,给出年度地下水补给量,与以往年份比较,说明地下水补给变化情况。 三、地下水开发利用 1、地下水开发 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单位,按不同地下水类型(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分别统计区域地下水开采量、集中供水水源地个数及开采量,说明地下水开发情况。与以往年份比较,说明本年度地下水开发的特点与变化情况。对地下水开采量和开采程度进行排序,绘制排序图。 2、地下水利用 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单位,说明地下水利用情况。按不同用途(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生活与其它用水),分别统计地下水利用量及其在总开采量中所占的比重。与以往年份比较,说明本年度地下水利用的特点与变化情况。按不同用途对地下水利用量进行排序,绘制排序图。

四、地下水水位与开采漏斗 1、主要城市水位与降落漏斗 论述城市(副省级以上及地市级城市、重点县级市与国家大中型企业)水源地的地下水开采、水位变化与地下水降落漏斗发展、变化情况,划分地下水位变化类型(强上升:地下水位升幅≥3米、中等上升:地下水位升幅1.5-3米、弱上升:地下水位升幅0.5-1.5米;强下降:地下水位降幅≥3米、中等下降:地下水位降幅1.5-3米、弱下降:地下水位降幅0.5-1.5米;基本稳定:地下水位升、降幅度在0.5米以内),评价水源地开采潜力。对主要城市地下水水位升降幅度与漏斗面积进行排序,绘制排序图。 2、重点地区水位与降落漏斗 在本省级行政区区范围内,论述我国主要平原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江汉平原、河套平原、关中平原、成都平原等)、经济发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区(山西六大盆地、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吐-哈盆地等)的地下水开采、水位变化与地下水降落漏斗发展、变化情况,按照标准(同上)划分地下水位强上升区、中等上升区、弱上升区、强下降区、中等下降区、弱下降区、基本稳定区,评价区域开采潜力。对重点地区地下水水位升降幅度与漏斗面积进行排序,绘制排序图。 五、地下水水质与污染 1、主要城市地下水水质与污染 论述主要城市(副省级以上及地市级城市、重点县级市与国家大中型企业)地下水的水质与污染情况。按照GB《地下水质量标准》划分地下水质量等级。对地下水污染严重城市进行长序列资料对比分析,说明污染原因、污染程度、污染危害,分析污染演化趋势。对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排序,绘制排序图。 2、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与污染 在本省级行政区区范围内,论述我国主要平原区、经济发达区、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区的地下水水质与污染状况。按照GB《地下水质量标准》划分地下水质量等级。对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进行长序列资料对比分析,说明污染原因、污染程度、污染危害,分析污染演化趋势。进行地下水污染状况排序,绘制排序图。 六、主要地下水环境地质问题 按照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别说明其形成、分布、变化特征、危害程度等。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练习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一、填空题: 1、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_______。 答案:二次(丰、枯水期) 2.、在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前,应收集当地有关_______、_______资料。 答案:水文地质 3、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扣应高出地面_______m,井(孔)扣安装盖(保护帽),孔口地面应采取_______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答案:0.5-1.0 防渗 4、地下水采样前,除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采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要量有机物细菌类 5、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_____类。 答案:Ⅱ 6、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______采样1次。 答案:枯水期 7、污染控制监测井逢_____采样1次,全年____次。 答案:单月 6 8、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每月采样____次。 答案:1 9、从井中采集水样,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答案:0.5m 10、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井全年监测次。 答案:六 11、每年测量监测井井深,当监测井内淤积物淤没滤水管或井内水深小于1m 时,应及时清淤或换井。 答案:两 12、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答案:非污染 13、潜水是指地表以下、第________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答案:一个 14、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100km2________眼井,每个县至少应有________眼井,平原(含盆地)地区一般为每100km2________眼井。

地下水监测规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4〕169号 关于发布《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的规定,规范环境监测行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编号、名称如下: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5-2004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7-2004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8-2004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上述五项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标准信息可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ac1717892.html,)和中国环境标准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ac1717892.html,)查询。 特此公告。 附件:《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二○○四年十二月七日主题词:环保行业标准公告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groundwater 2004-12-09发布 2004-12-09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总则 (4) 1.1适用范围 (4) 1.2引用标准 (4) 1.3术语 (4) 2 地下水监测点网设计 (7) 2.1监测点网布设原则 (7) 2.2监测点网布设要求 (8) 2.3监测点网(监测井)设置方法 (8) 2.4监测井的建设与管理 (9) 3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2) 3.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12) 3.2采样技术 (12) 3.3地下水采样质量保证 (15) 3.4地下水现场监测 (15) 4 样品管理 (17) 4.1样品运输 (17) 4.2样品交接 (17) 4.3样品标识 (20) 4.4样品贮存 (20) 5 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20) 5.1监测项目 (20) 5.2分析方法 (21)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 篇一: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1适用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 5监测报表格式................................................. . (8) 附录a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 附录b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 附录c土壤采样技术 (2) 2 附录d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xx~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2997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12998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1299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dz/t0064.2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hj/t164-20xx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d20xx-01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gbj145土的分类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 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 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地下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 5 监测报表格式 (8) 附录A 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 附录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 附录C 土壤采样技术 (22) 附录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

前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地下水环境监测 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 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4.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4.1.1 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 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4.1.2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现场施工设计方法

精心整理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部署 本工程由5眼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设、井台、水准点、标志牌建设等组成。为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期,我们采取以下方案措施。 由于场地地下水环境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监测井管井须由坚固、耐腐蚀、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的材料制成,本次选用316L 不锈钢作为监测井管材;监测井的深度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第一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以下0.5,监测井顶角偏斜不得超过110min ,50mm ,300mm 3.23.2.1③提高思想意识,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上扬,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以实际行动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 3.2.2设备、人员、材料到场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需求,人员物资及设备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根据情况随时加以调整。 第一批施工人员和部分先期使用的机械设备,在接到开工通知书后的三天内驻现场,机械设备以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首批机械设备有一辆指挥车,一辆载重机车及部分测试仪器。进场后主要

工作包括:详细了解、调查施工现场、清理场地、修建临时房屋,选择材料供应商,办理有关证件手续,征求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意见及进行工程咨询。 第二批施工人员及设备在接到开工通知书后五天内进驻工地,机械设备有一台发电机,一台XY-100型钻机及先期开工应配备的其它大型机械设备,尽快形成规范施工能力,备足配件,进行机械设备测试,设立各种施工作业标志,为工程开工做好一切准备。 第三批施工人员和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在工程全面开展之前及时时入施工现场。 第一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开始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分为内业技术准备工作和外业技术 标准, 接手续, 样; 急用先办,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3施工顺序 本工程主要为打井工程及标志牌工程。 施工顺序如下: 钻机进场→钻机整平→挖掘泥浆循环池→钻进→导向管试孔→水文测井→下井壁管→填滤料→洗井→安装水泵→抽水试验→整理资料→提交竣工报告书→竣工验收。 第四章施工方案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技术规范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煤炭工业部《煤炭资源勘探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观测及水样采取规程》(1980年版)中的有关章条和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结合近15年来生产实践的经验制定的煤炭行业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引用标准等效。本标准对地下水观测方法的自动化问题,由于目前煤矿区应用较少,故未作规定,但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观测仪表及自动控制技术。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梦玉。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矿区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是制定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规划、设计、工程质量检查、观测报告编写、审查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7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冶金工业部(1979) 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观测及水样采取规程煤炭工业部(1980)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勘探规范地质矿产部(1982)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炭工业部(1984) 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煤炭工业部(1993年修订) 3 一般要求 3.1 在矿区进入详查阶段即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井、泉、钻孔、生产矿井、地表水等进行观测,勘探阶段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观测工作,勘探结束后应移交给矿山部门继续进行。 3.2 在矿区存在地表水体的情况下,地下水与地表水应统一进行观测,提供完整的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 3.3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应尽可能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内,分别选择地下水补给、迳流与排泄区有代表性的观测点组成观测网。 3.4 对矿区供水和矿坑充水有意义的含水层、地表水体,以及矿坑突水点等,必须设立观测点,进行动态长期观测。 3.5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应包括水位、流量、水温、水化学成分、气体成分、物理性质等项目。一般每10d应观测一次水位、流量、水温,雨季、矿坑突水期应加密观测。水质成分和气体成分可取季节性和人为影响时期的代表水样分析化验,但每年不得少于2次。并且观测工作应在同一天进行。 3.6 在进行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同时,应收集有关的气象资料,必要时可建立矿区简易气象站。 3.7 地下水观测准确度,水位应准确至厘米,流量应准确至公升,水温应准确至0.5℃。 3.8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设施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观测所使用的工具、仪表应经常检查、校对和维修。 4 地下水的观测 4.1 观测网的布置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施工设计方案和对策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部署 本工程由5眼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设、井台、水准点、标志牌建设等组成。为确 保工程质量、确保工期,我们采取以下方案措施。 由于场地地下水环境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监测井管井须由坚固、耐腐蚀、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的材料制成,本次选用316L不锈钢作为监测井管材;监测井的深度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第一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以下0.5,监测井顶角偏斜不得超过1°,监测井井管内径50mm,一径到底,中途不变径。滤水管长度等于监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滤水段透水性能良好,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不超过10min, 滤水材料应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监测井目的层与其它含水层之间止水良好,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设计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段应安装 滤水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50mm,(井身结构详见图3-1)成井后应进行抽水 洗井,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300mm,井(孔)口安装盖(保护帽),孔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井周围设置4根警示柱。

井身结构示意图图3-1 施工准备3.2人员动员周期3.2.1首先由项目部经理召接到业主开工通知后 将利用三天时间进行施工总动员,其次由各部门负责人和施集各部门和施工队用一天时间进行管理层的施工动员,施工作业班组长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队长用两天时间对其管辖范围的管理人员,工动员。②讲动员工作的主要内容:①介绍本次地下水监测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 述有工程的概况和施工特点、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③强化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和成本意识教育;④明确该工程创优目标、体系、措施。经过逐级动员,力 求做到:①施工动员普及率达95%以上;②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工程基本情况, 清楚施工特点及注意事项,明确施工方法及创优目标,做到心中有数;③提高思想意识,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上扬,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以实际行动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 3.2.2设备、人员、材料到场计划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地下水的环境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监测井,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地)级、县级控制监测井的背景值监测和污染控制监测。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水和卤水。 1.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681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GB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1.3 术语 1.3.1 地下水 groundwater 狭义指埋藏于地面以下岩土孔隙、裂隙、溶隙饱和层中的重力水,广义指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水。 1.3.2 重力水 gravity water 岩土中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的地下水。

含水层 aquifer 能够贮存、渗透的饱水岩土层。 1.3.4 隔水层 confining bed 结构致密、透水性极弱的导水速率不足以对井或泉提供明显水量的岩土层。1.3.5 包气带 aeration zone 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与大气相通的地带。 1.3.6 上层滞水 perched water 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所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3.7 潜水 hpreatic water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1.3.8 承压水 confined water 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对顶板产生静水压力的地下水。 1.3.9 含水介质 water-bearing medium 赋存地下水且水流在其中运动的岩土物质。 1.3.10 孔隙水 pore water 存在于岩土体孔隙中的重力水。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讲课稿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 求

精品文档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 1、建井材料 (1)监测井井管使用 PVC 管材(纯 PVC无其他添加成分,厚度为 4~6mm)。 (2)监测井管应采用螺纹接口,不得使用任何粘接剂。滤水管段应使用120目钢丝网包缠,采用封口条固定。 (3)井口保护套管应为不锈钢材质。 (4)监测井过滤材料采用分级(均匀系数在 1.5~2.0 之间)石英砂作为过滤层滤料。 过滤材料使用前应进行冲洗,在钻井场地存储时应确保不与污染物接触并防止外部杂质混入。 (5)在过滤层上下部环状间隙应使用止水材料进行封隔。使用的材料为膨润土和水泥。 2、钻探施工 (1)钻探机具在使用前采用物理方法除污、除锈。采用的清洁剂应无毒无害。 (2)钻探工艺方法满足取芯要求,4m以上土层必须采用干钻(不加水)方式。岩石段钻进时,钻进用水不得使用污染水,劣质水。 (3)应进行钻孔岩芯编录。 3、下管 (1)从地表向下井管按以下顺序排列:井壁管、滤水管、沉淀管。 (2)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下入监测井管前应进行冲孔、换浆。冲孔时应将冲孔钻杆下放到孔底,用大泵量冲孔排渣,待孔内岩渣排净后,将冲洗液粘度降低至18~20s,密度降低至1.1~1.15g/cm3。 (3)监测井的深度应超过已知最大地下水埋深以下2m。对于含水层下部砂岩层应采用石英砂进行封填。 (4)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 (5)监测井顶角斜度每百米井深不得超过1°。 (6)新凿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小于110m,监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80mm,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花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0.05m,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7)下管时应扶正井管,保证井管位于孔中心。 (8)滤水管(花管)长度应等于检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 (9)监测井管应采用螺纹接口,不得使用任何粘接剂。滤水管段为缠丝包埋过滤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地下水自动监测井保护装置设计与安装规范2020版

地下水自动监测井保护装置设计与安装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自动监测井保护装置设计与安装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设计、制作及安装。 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水自动监测井保护装置的设计、制作及安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395 无缝钢管 GB/T 19867.1 电弧焊焊接工艺规程 GB/T 25376 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28699 钢结构防护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T 51040 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 DB41/T 1850 地下水监测站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51040、DB41/T 18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监测井保护装置 在监测井井口或井口附近安装的,用于保护监测井及自动监测设备的设施或装置,主要包括保护筒和基座。 3.2 基座 将保护筒固定于地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4 总则 4.1 地下水自动监测井保护装置结构设计应科学合理,便于监测设备安装、监测井运行维护和水样采集、具备通风防潮功能。 4.2 各部件易于制作,材料应满足强度、形变、信号衰减等要求。 4.3 保护装置表面处理应抗腐蚀、经久耐用。

2 4.4 保护装置安装应牢固、美观,能抵抗一定强度的撞击,防止设施设备被破坏。 5 设计 5.1 一般要求 监测井保护装置应基于监测井井管规格和监测仪器类型设计。 5.2 保护筒 5.2.1 保护筒由筒体、筒盖、铰连部件、锁止部件、支腿、仪器托盘和防潮盖板构成。 5.2.2 筒体设计要求如下: a)筒体应采用符合GB/T 17395规定的强度等级不低于Q235的无缝钢管,高度宜为1000 mm~1200 mm,外径不小于350 mm,且大于监测井井管外径150 mm~300 mm,壁厚不小于6 mm; b)筒体外壁顶端向下20 mm~30 mm处,沿四周均匀设置8~10个通气孔,直径为8 mm~10 mm; 通气孔内设置不锈钢防虫网罩,目数宜为18目以上; c)筒体外壁顶端一侧设置锁止保护套,用于保护锁止部件,直径为70 mm~100 mm,长度为100 mm~ 120 mm,材质与筒体一致;另一侧设置铰连耳板,用于连接筒盖,材质与筒体一致; d)筒体外壁底端向上20 mm~30 mm处,沿四周均匀设置3个连接板,用于连接支腿,尺寸不小 于40 mm×40 mm,厚度不小于10 mm,材质与筒体一致,中心挖孔,直径不小于18 mm; e)筒体内壁顶端向下100 mm~150 mm处,应设置不少于2个挂钩,用于固定数据采集传输终端 和线缆; f)筒体内壁顶端向下100 mm处,应设置1个固定点,作为测量地下水水位埋深的起算点,尺寸 宜为20 mm×20 mm,厚度宜为8 mm~10 mm,材质与筒体一致; g)筒体内壁顶端向下400 mm~500 mm处,沿四周均匀设置4个连接板,用于放置仪器托盘。尺 寸、厚度和材质与固定点一致,筒体结构型式见图1。 图1 筒体结构型式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