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51
54基金课题一、我国网络综艺节目内容模式发展历程2007年,我国第一部网络综艺节目《大鹏嘚吧嘚》上线搜狐视频,开启了网络综艺节目时代。
2014年,随着4G 网络的普及、手机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手机收看视频节目。
因此2014年被称为很多媒体形态的“元年”。
从2014年开始,每一年都涌现出许多浏览量高、话题度高、收益高的网络综艺节目。
例如2014年播出的《奇葩说》,到2021年已经播放到第七季。
《奇葩说》开创了以“辩论”为节目模式、以“奇葩”为节目内容的新形式。
七季节目的开播,抛出了很多令人思考、引起讨论、叩击社会痛点的命题,当选手们针对这些命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时,能使观众在观看中受到启迪从而映射自身、引发思考。
类似《奇葩说》这样具有新创意且有内容输出的节目还有很多,例如百花齐放的真人秀节目。
从2013年《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开始,湖南卫视也开启了制作真人秀节目的历程,先后制作出了《向往的生活》《妻子的浪漫旅行》《我家那小子》《女儿们的恋爱》《中餐厅》等节目,使“真人秀节目”成为芒果TV 的一个重要标签。
除了辩论类和真人秀类节目模式之外,从2014年至今,还有很多不同内容模式的节目出现,如竞秀类节目《创造101》《青春有你》、文化类节目《一本好书》《圆桌派》《局部》、音乐类节目《中国有嘻哈》等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模式。
本文就我国网络综艺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具体的论述。
二、2019年网络综艺节目内容模式的现状从2014年开始,网络综艺节目呈现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节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有口碑、有内容的优质节目所占比重不高。
2019年,在政策引导、市场推动以及行业自我演进的多重作用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创作生产传播在转型中发展、在调整中提升,更加自觉地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为网民提供了更加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网网络综艺节目内容模式的现状与发展探析时郁婷,桑影影,孟令贤(哈尔滨石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要:2020年的网络综艺市场可谓百花齐放,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模式都有创新。
浅析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方式。
这些节目不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而且也对中国的电视娱乐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策略也变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策略进行浅析。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叙事策略上非常注重情感体验。
这种节目通常会通过一些具有鲜明个性和故事性的参赛选手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这些选手可能来自不同的行业,拥有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着自己的情感故事。
电视真人秀节目会通过对这些选手的生活、家庭、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展示,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这样一来,观众就更容易对参赛选手产生共鸣,从而形成一种情感上的连接,让他们对节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叙事策略上也非常注重故事情节的设置。
无论是选手的成长历程、比赛的竞争过程,还是选手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成为了节目叙事的重要内容。
节目制作方会通过合理的剪辑和编排,将这些内容呈现给观众,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紧张、悬念和期待的情感体验。
节目还会通过设置一些意外情节或突发事件来增加观众的观看兴趣,让节目的叙事更加富有戏剧性和吸引力。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叙事策略上也很注重选手之间的关系呈现。
在这种节目中,选手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叙事元素。
节目会通过设置各种类型的任务和比赛,让选手之间产生竞争、合作、争斗等不同的关系模式,从而激发出各种有趣的情节和故事。
选手之间的战略、心理活动以及对手的分析也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焦点,这些都为节目的叙事增加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叙事策略上也会通过节目的赛制以及评委的点评来增加观众的观看兴趣。
这种类型的节目通常会设置各种各样的比赛环节和赛制,让选手在各种不同的挑战中进行竞争,这不仅能够增加观众的观感趣味,还能够让选手展现出更多的潜能和魅力。
Media ForuM 传媒论坛慢综艺节目在经历了近几年势如破竹的增长之后,却很快遭遇了收视和口碑的滑铁卢。
难道一度被看好的清新脱俗的慢综艺节目也难逃走向庸俗?明析慢综艺在我国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探索慢综艺可持续发展路线,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1 慢综艺节目表现趋于疲软慢综艺节目中“慢”的概念区别于快综艺,源自慢电视的走红。
挪威NRK电视台2009年制作的纪录片《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被广泛接受为慢电视的第一次尝试。
该节目通过铁路列车上的摄像头跟拍奥斯陆至卑尔根的沿途景色,没有刺激的内容、快节奏的剪辑、精美的后期制作,却意外收获生活节奏悠闲、幸福指数较高的挪威人民的喜爱。
有了这第一次的成功,挪威NRK电视台又相继推出了系列慢电视节目,并引发世界各地电视制作的效仿。
2013年首播的《爸爸去哪儿》是我国慢综艺节目雏形。
这档节目是湖南电视台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创作的亲子类户外真人秀节目。
明星担纲、题材亲民、制作精良加上本土化创作和互动宣传,使这档节目收获了空前的收视热潮和良好的观众口碑。
随后的2014年至2016年间,《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偶像来了》等具有慢节奏特征的节目兴起,慢综艺萌芽破土。
慢综艺节目在选秀类、情感类、真人秀等其他综艺节目中突出重围,大放异彩是在2017年至2018年。
各电视台相继推出了《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学小名士》等文化类慢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中餐厅》等生活体验类慢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奇遇人生》等情感观察类慢综艺节目。
这些慢综艺节目在第一季均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和观众口碑,但是大多数在第二季开始遇冷。
2019年,我国慢综艺节目收视普遍陷入疲软状态。
难道慢综艺仅仅是在综艺节目模式调整背景下的一次被动迎合吗?综艺节目作为文化载体承担着服务于人民文化的任务。
慢综艺低迷的原因和发展的忧虑,令人深思。
2 慢综艺节目陷入困境的原因2.1 自主创新重视不够,落入抄袭、同质化窠臼我国慢综艺被质疑抄袭是由于部分早期节目模式源自版权引进。
真人秀节目发展历程真人秀节目是一种以真实人物为主角的电视节目形式,旨在展现真实人生和故事。
这种节目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兴起,并迅速发展壮大。
以下是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1. 起源阶段:真人秀节目最早起源于美国,也是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
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电视台开始推出《真实的世界》(The Real World)和《生活在他乡》(Survivor)等真人秀节目,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关注和追捧。
这些节目尝试将真实人物的生活搬上荧幕,以观察、记录和展示他们的生活状态。
2. 多样化发展:随着真人秀节目的热潮席卷全球,节目形式也日益多样化。
除了观察真实人物生活的节目外,还出现了许多与竞争、挑战相关的节目。
比如《偶像》(American Idol)、《舞林争霸》(Dancing with the Stars)以及《中国达人秀》等节目,这些节目将选秀和竞技结合在一起,通过选拔和比赛的形式,展示人们的才艺和能力。
3. 社交媒体的崛起: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真人秀节目也开始借助这些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传播。
通过在节目中引入观众投票、线上评论和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等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加参与和影响节目的发展和结果。
真人秀节目和社交媒体的融合,为观众提供了更加身临其境和参与性强的观看体验。
4. 地域化和本土化发展: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全球化,各个国家和地区也开始推出自己的真人秀节目。
这些本土化的真人秀节目更能符合当地观众的口味和文化特点,更能反映当地人的生活和价值观。
例如,《爸爸去哪儿》(Dad, Where Are We Going?)是中国的一档真人秀节目,通过明星爸爸和孩子们一起旅行的形式,展现了家庭和亲子关系的故事和情感。
5. 追求纪实性和观众心理需求:近年来,真人秀节目更加追求纪实性和观众的心理需求。
许多节目逐渐转向展示真实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深入剖析和个人访谈等手法,挖掘和呈现出更多的人性故事和情感冲突。
财经研究27浅析真人秀节目市场营销战略的成功之处——以《奔跑吧兄弟》为例中国海洋大学 白 宇 王梦雨摘 要:近年来真人秀节目逐渐兴起,《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从韩国引入的大型户外竞技节目。
本文通过阐述营销及其战略,深入探究《奔跑吧兄弟》营销战略组合的运用以及成功之处。
关键字:营销战略 奔跑吧兄弟 真人秀真人秀是指让参与者通过生存挑战、益智闯关、游戏比赛、异性约会等参与进来的节目。
其兴衰、创意和营销战略分不开。
本文以《奔跑吧兄弟》为例,浅析其成功之处及原因。
一、营销及营销战略介绍 (一)市场营销与价值交换 市场营销的出发点是满足顾客需求。
研究通过交换方式,产品在何时、何处交换,由何人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联接。
市场营销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企业的长久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价值交换,并且在价值交换中以客户为导向,不断满足目标客户的价值追求。
(二)4P 战略与4C 战略 菲利普·科特勒基于消费者角度提出4P 战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后人基于生产者角度提出4C 战略,即顾客 (Customer)、成本(Cost)、便利 (Convenience)、沟通 (Communication)。
尽管二者描述角度不同,却一一对应,产品对顾客,价格对成本,渠道对便利,促销对沟通。
本文将二者融合,进行综合分析。
二、《奔跑吧兄弟》介绍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竞技节目,模仿韩国SBS 电视台的《Running Man》,并融入中国文化和特色以创新。
节目6男1女组合,每人均有定位,按照定位采取相应的行为,且每期会邀明星加入,增加节目吸引力。
节目以故事主题展开,采用两队或多队对抗的形式,最后到达撕名牌环节,按照线索判断。
故事选取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白蛇传、水浒传、西游记等。
三、《奔跑吧兄弟》营销战略 (一)产品(Product)与顾客 (Customer) 1、顾客感知价值 节目以顾客的感知价值为中心进行构造和包装。
2016年第22期 NEW MEDIA RESEARCH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运作及创新伍超贤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节目中心,湖南长沙 410003摘 要 通过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征进行阐述,分析现今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运作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电视真人秀节目创新的重要性和创新发展策略加以探究,希望能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电视真人秀;运作;创新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2-0142-02作者简介:伍超贤,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节目中心。
电视娱乐节目在当前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系列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也应运而生,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电视真人秀的节目运作的现状,就能够窥视到一些发展的特征,对人的内心以及命运和情感思想等方面更为重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也和受众的心理需求有了紧密的结合。
1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征体现分析1.1 互动性特征从大众传播的特征层面来看,真人秀节目的主要特征就是双向互动的。
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媒介应用也能展现高超的技术,这些新的技术在电视节目当中的应用,就能起到积极作用。
在电视以及网络和出版等层面就能融合成互动信息工业[2]。
1.2 商品性特征从传媒事物的发展特征上来看,电视真人秀节目也是文化商品,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质量对电视节目的品牌效应有直接的影响。
从传播者、节目形态及制作层面来看,以纪录片的方式进行拍摄,就能够将节目的真实性加以呈现。
2 现今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运作存在的问题和创新方法2.1 运作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给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些真人秀节目严重缺乏创新,盲目跟风现象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
对真人秀节目的形式以及内容设置上不假思索复制,久而久之观众就会产生视觉疲劳,给真人秀节目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3]。
我国慢综艺节目困境分析及发展建议1. 引言1.1 慢综艺节目的定义慢综艺节目是一种融合了真人秀、访谈节目、实境秀等元素的电视节目形态。
慢综艺节目一般不局限于特定的节目形式,可以是真实记录一些有趣、感人、有启发意义的故事,也可以是艺人的真实生活记录,或是一些文化探讨或访谈类节目。
慢综艺节目强调真实性和情感共鸣,通过展现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和情感,让观众在看节目的过程中感受到共鸣和启发。
慢综艺节目的制作一般不追求快节奏和高潮迭起,而是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让观众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慢综艺节目的特点包括情感真实、节奏缓慢、创新性强、受众群体广泛等。
通过真实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慢综艺节目能够触动观众内心深处,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慢综艺节目通过对生活的刻画和探讨,使观众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情感共鸣,进而达到娱乐和教育的双重效果。
慢综艺节目的制作常常力求真实、温暖、有情感,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温暖,唤起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
1.2 慢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慢综艺节目逐渐传入中国。
最早的慢综艺节目是在一些文化类节目中出现。
随着观众对于内容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娱乐市场的竞争加剧,慢综艺节目开始独立成为一种独立的节目类型。
中国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慢综艺节目,如《声临其境》、《奇葩说》等,这些节目在探讨社会问题、聚焦人性情感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收视率,为中国慢综艺节目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慢综艺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探索、创新、拓展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内容需求的不断提升,相信中国的慢综艺节目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
1.3 我国慢综艺节目的现状我国慢综艺节目的现状可以说是一片艰难,虽然慢综艺节目在国外已经风靡多年,但在我国却面临着许多困境。
我国慢综艺节目的数量和质量远远无法与国外相提并论,大部分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缺乏创新,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
浅析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状与发展随着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市场的日益扩大,文化类综艺节目在电视娱乐市场中备受瞩目。
从《非常6+1》到《中华好诗词》,从《国家宝藏》到《中国诗词大会》,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地涌现。
这些节目以文化素养高、知识性强、全民参与度高为特点,不仅为观众娱乐、增长知识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推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观众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不同需求,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状和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节目类型上,过度追求高端大气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和庸俗浅薄的文化炒作节目,背离了文化类节目的本质,让观众在“美食、旅游、爱情”等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中分散了注意力。
在文化输出上,中国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被诟病略显单一,文化传播理念也缺乏具体内容支持。
在这个背景下,文化类综艺节目需要注重自身的深度挖掘与创新,以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展现市场上更大的潜力。
要向社会传递多姿多彩的文化、历史和美学,讲述有影响力的故事,展示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次,电视平台需要多维度考虑市场需求,注重综艺节目的内容和口碑,以及观众收益,并在制作中加强对文化的内涵讲解,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与否,更多地取决于观众的认可,也凸显了文化节目制作中不可忽视的观众感受。
最后,文化类综艺节目也需要在形式上进行创新,灵活运用技术手段提高互动性、趣味性和参与度。
集公共文化、互动性、创新性于一身,通过新奇的演出形式达到文化、科学、教育多方位的功能,以对世界传统文化批判性地学习、解读和学习,去弘扬文化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注重传播文化基因。
综上所述,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吸引广大观众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新问题。
只有不断创新、注重文化内涵和出彩的表现形式,以及结合市场需求和观众感受,才能达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真正效果。
文化类综艺节目愿为人们带来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应在不断升级自身的同时推进文化的内涵和表达形式的创新。
浅析“慢综艺”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
“慢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慢”,弱化了游戏性和竞争性,强调探索和体验的过程。
在充分展现参与者日常生活的同时,注重节目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性表现。
这种新的观念引领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方向,正成为最受欢迎的真人秀节目的一种类型。
首先是节目以传递文化为目标,注重文化价值和艺术性表现。
例如,中韩合拍的《非缘勿扰》节目以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为灵感,邀请中外参与者共同感受中国文化底蕴;韩国的《三餐四季》和《新西游记》则是将韩国的四季和美食,和中国文化和神话故事结合,既传递了文化,又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其次是把真人秀节目从虚妄、矫揉造作的形式中解放出来,重视参与者的个性和真实性。
例如,《花样年华》、《向往的生活》、《旅行的意义》等节目将参与者真实的生活和情感展现出来,不强求游戏性和竞争性,反而从日常方方面面出发,体现出万千生活细节的美好和深刻性。
第三是强调探索和体验的过程,放慢节目的节奏。
例如,《极限挑战》、《旅行的意义》等真人秀节目中,参与者在探索和体验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文化魅力,从而提高了观众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慢综艺真人秀节目通过注重文化价值、真实性和探索体验,开辟了新的节目形式,创新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方向。
意识到“快餐式”娱乐的负面影响,真人秀节目应该把观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要摆在首位,呈现出真实生活的美好,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
第12卷第22期 Vol.12 No.22 2021年11月 November 202120世纪末互联网在中国肇兴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其所对应的中国电视20年,的确经历了大启蒙、大变革。
互联网“云”和“端”成为裹胁一切文化工业的洪荒之力,而这场变革的最大推手之一就是真人秀:随着国外电视模式的引进,真人秀先是称霸中国荧屏,继而演变为跨媒体“第一内容”,成为彻底打通中国文化工业产业链的突破口。
一、首因效应:对“综艺元年”的解构2014年被很多电视研究者称为“综艺元年”,原因在于本土文化产业与国际真人秀在融合中其内在“基因”发生的突变在这一年得以集中呈现。
笔者以为错。
首先,对“综艺”约定俗成的理解是综合文艺、文艺总成,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的文艺晚会和文艺栏目等电视形式就基本将其作出了界定。
他们应该不是这种意思。
另一种是指随韩流一起引入的综艺编剧、导演、PD、制作人等概念;但是,除了韩系,欧美真人秀(如《The Voice》)算不算综艺?恐怕找不出不算的理由。
但是其工程图纸般的严谨释义及整个“Reality TV”(真人秀)语言大系岂是“综艺”二字能概括得了?其次,按历史的真实回溯,以真人秀掌握话语权为基本含义的所谓“综艺元年”,也不是2014年,而是2005年,标志就是《超级女声》第二季诞生。
界定2014为“综艺元年”,等于让其晚生十年。
为避免误导,文章在此界定2005年为“中国真人秀建构元年”。
那是一个里程碑、一个风向标,或理解成真人秀在中国的Carnival(嘉年华)。
鲁迅先生说:“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
”[1]考古路线很明晰——2005年、2014年,就是中国视听文化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的历史启蒙。
文章将2014年界定为“全真元年”。
“真”指真人秀,“全”,是指这一年广电媒体规模化进军OTT,网台混血。
谱系、基因、语言、产品链等,真人秀作为中国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的荦荦大端,也是决定中国电视未来的关键角色,这一年无疑具有定型意义。
浅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市场营销与策划中国的真人秀节目起源于2000年央视二套推出的《生存者》,在2005年《超级女声》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多引进国外成功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模式,引进之后再与中国市场相结合,大多获得了成功。
近几年多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相继推出,包括选秀类节目、相亲类节目和职场类节目。
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层出不穷,比如节目同质化现象突出,后劲不足,缺乏创新。
本文主要探讨真人秀的兴起与发展,以及《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市场营销与策划。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市场营销与策划绪论2000年以来,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真人秀节目无论是类型还是数量,都证明了各大电视台对开发真人秀节目的重视,都想在这块蛋糕上分得一杯羹。
近几年,国内真人秀节目发展尤其迅速。
2013年《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就掀起了收视狂潮,这种明星亲子户外类型的真人秀节目让人们眼前一亮,使人们开始从选秀类、相亲类的真人秀节目中移开视线。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居高不下的收视率,还是在社会上引发的话题讨论,都暗示着其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
自真人秀节目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学术界就不乏对真人秀节目的研究。
如2003年,林莉在《当代传播》上发表的《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兴起》;2006年,谢耘耕、陈虹在《新闻界》上发表的《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2006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由尹鸿、冉儒学、陆虹编著的《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200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谢耘耕、陈虹编著的《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
本文主要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讨论国内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成功的原因。
媒介市场化的背景下,节目如何取得成功与该节目的节目模式、营销策划有很大关系。
《爸爸去哪儿》是从韩国引进的真人秀节目模式,该节目在韩国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功。
《爸爸去哪儿》作为中国近两年少有的成功的真人秀节目,不仅收视率居高不下,还引发了许多话题讨论,这些现象与节目背后的市场营销与策划是分不开的。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发展r——以《奔跑吧兄弟》为例于雪妍【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对电视娱乐节目的渴求,使得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同时也给传统电视节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压力,使得电视产业逐渐市场化、商业化.然而起步未久的中国真人秀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入手,以《奔跑吧兄弟》这档热映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为例,论述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通过对《奔跑吧兄弟》的分析,引出当前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期刊名称】《戏剧之家》【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2页(P93,95)【关键词】娱乐节目;本土化;泛娱乐化;创新;发展趋势【作者】于雪妍【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5一、研究起源电视综艺节目作为宏观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了众多的娱乐节目,它以娱乐性为主,消遣观众的业余时间为辅,同时也和一定时间段的社会意识有关系。
笔者认为,当今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自主创新能力尚有不足,许多都是模仿学习国外的真人秀节目,引进版权、效仿制作。
同时,国内分析真人秀节目的文献较少,真人秀栏目发展的争议也颇大,当今电视真人秀节目过度追求节目类型多样化,忽视了节目内容。
二、研究意义当今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呈现井喷式增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形态的综艺节目展现在我们面前。
同时视频终端的频现,使得受众观看电视节目的形式越来越丰富。
互联网时代,可以看出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奔跑吧兄弟》每期的播放量就可以看出,我国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群体庞大,受众对真人秀节目抱有很大的期望。
三、我国真人秀节目的个案分析我国的真人秀节目数量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增长趋势,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一直盘踞热播真人秀节目榜首,笔者以此档真人秀节目为例,论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一)《奔跑吧兄弟》的优势1.参与嘉宾神秘。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学生:邓芳指导老师:贺敏湖南女子大学文学与传媒系,长沙410004摘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了荧屏“主力军”。
然而,商业利益的介入使得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进入了“娱乐至上”的怪圈,过度的追求娱乐,片面的强调经济效益从而造成了节目本身缺乏创新及文化内涵,忽视其应具有的公共责任性。
论文深入浅析了电视娱乐目的特质及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不足并据此探讨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视娱乐;现状;问题;趋势一、电视娱乐节目的概念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
[1]美国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发祥地,在美国的电视理论中,电视娱乐节目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外延上,电视娱乐节目包括:电视剧、艺术晚会、体育、谈话、音乐电视(MTV)、游戏等多种类别。
现实中,综艺游戏节目,黄金时间电视剧、情景喜剧、谈话节目、猜奖节目等构成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主体,其中综艺游戏节目一直是娱乐节目的重头戏。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界定目前,大家普遍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综艺大观》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开端。
研究《综艺大观》这类早期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特点,可以给电视娱乐节目一个狭义的界定——那些有意识地去满足公众娱乐需求去策划和制作的电视节目。
由于娱乐风潮的影响,电视节目中娱乐元素的广泛开发和运用使得电视娱乐节目从内容和样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娱乐谈话节目、娱乐新闻节目、娱乐生活节目等等各类电视娱乐节目。
之前的定义已经不能涵盖这些节目,特别是不少节目满足娱乐需求的目地性不再那么明显和可以。
(二) 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按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说法,中国的娱乐节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综艺化本体阶段。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晏巧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新闻学指导教师:郑智斌20071101摘要摘要真入秀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新节目样式,对西方传媒界和文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真人秀近几年在国内的迅猛发展也都有目共睹,各家电视台都争相在激烈的节目竞争中用真人秀来增强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真人秀的火爆带来了我国电视节目前所未有的媒体范例。它既创新了电视媒体的经营运作模式,也引发了关于电视节目商业化、娱乐化、价值取向、节目尺度和公共空间私人化等广泛的社会争议,以及业界不少人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将对真人秀节目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出路做一个大概的分析和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括真人秀在国内外发展状况,以及兴起的原因;第二章选择中国真人秀中的几个具有突出特点的代表节目进行分析;第三章归纳分析中国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则将深入探索真人秀节目的未来趋势,并对真人秀节目今后的发展给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真人秀,电视娱乐,本土化
ⅡAbstractAbstractRealityshow,anewtypeofprogramoriginatedfromthewest,has
great
influenceuponwestemmediaandculturalworld.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
realityshowsinrecentyearshasbeenwitnessedbyallthedomesticpeople.AllTV
stationsmakerealityshowsasawaytoenhancetheircompetitionandinfluence.The
popularityofrealityshowhas
broughtunprecedented
media
paradigmtodomestic
TVprograms.Ithascreatedthecommercialoperationofmedia,andalsoarousedextensivesocialdisputeson
commercialism,entertainments,social
value,pmgram
standardere.Manyscholarshavealsopaidattention,anddonemuchresearchtoit.
Thisthesiswillanalyzeanddiscusstheriseanddevelopmentofrealityshow,the
problemsandthewayout.
Itincludesfourchapters.Thefirstchapterisaboutthedevelopmentofreality
showandthereasonofitspopularity.Thesecondchapteranalyzessome
outstanding
realityshowsinChina.ThethirdchapterconcludestheproblemsofChinareality
shows.ThefouRhchapteranalyzestherealisticmeaningofChinareality
shows.The
fifthchapterdiscussesthetrendofrealityshowsandgivesadvice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ofChinarealityshows.
Keywords:realityshow,TVentertainments,localization
Ⅲ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昌≥3圣L签字日期:≯归1年fY月孑目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直昌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直昌态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尹口]年。L月8日新签名(手瓢葡凯7签字日期;≯铲7年,易月参目年叉山仍授。本
,巯雕
札息后多髓骺导引言引言当今时代,电视娱乐节目成为电视媒体吸引观众最重要的内容,尤其是真人秀类的节目迅速地席卷全球,成为各电视台炙手可热的栏目形式,在最短的时问里凝聚了广大观众的目光和惊人的收视率,也使节目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真人秀登陆国内已有七年,国内对真人秀节目的引进基本与世界同步。然而,回看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央视二套引进的美国热门野外真人秀‘幸存者》,还是广东电视台制作的‘生存大挑战》和湖南经视的‘完美假期》等,都没有受到观众的普遍认同。直到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演艺真人秀”异军突起,才迅速地获得了最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并引发了我国娱乐节目生态格局的改变。但‘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的成功并不能改变大多数真人秀牧视效果一般的现实,其他类型的真人秀节目还有很大的提高和创新空间。真人秀在西方创造了收视神话,给欧美电视台带去了巨额利润。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真人秀节目在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和我国有着巨大的偏差,在性、隐私、博彩、残酷竞争的展示上过于大胆和直接,使得人性的阴暗面和弱点往往在节目中暴露无遗。事实上,真人秀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反差已引发了西方社会各界广泛的争议.因此,我国在模仿和借鉴国外真人秀节目的同时,如何做好本土化工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宏观理论与具体节目形态分析相结合,主要以笔者收藏的丰富的东西方真人秀影像资料为文本,借鉴其它学科的理论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从中梳理出真人秀节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试图找出相对的策略;最后,科学地对我国真人秀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个探讨。第l章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和现状第1章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和现状1.1真人秀节目概述1.1.1何为真人秀真人秀节目,英文中称“realityshow”,可译为真实电视。目前,学界对真人秀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的定义比较公认,他在‘真人秀节目课题研究报告》中将其定义为:“普通人在规定情景中的规则制约下,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做出的自由行动并被记录或者加工播出的节目。”在此基础上,尹鸿教授提炼出“自愿参与、规定情境、给定的目的、特定的规则、竞争行为、记录和加工”这七个基本元素作为构成真人秀节目的共同点,并分析了真人秀的三个关键词:“‘真’是特色,体现了这类节目形态必须是纪实的、非虚构的;‘人’是核心,意味着节目必须要有人格和人性的凸现;‘秀’是手段,节目必须设置虚构的规则。o”由此看来,真人秀节目是以展现人及其真实活动为中心内容的一种电视娱乐节目。
1.1.2真人秀的特色首先,真人秀节目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它的主要看点就是内容的真实,它体现的是真实的人的活动及其人性的冲突。在真人秀节目中。参与者一般不是演员,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理论上,每个普通观众都可能进入电视节目充当真人秀的主角。而且,和电视剧或晚会等娱乐节目不同的是,虽然真人秀节目中会有特定的情境,却很难事先安排好剧本和台词,因此它尽可能地反映了平民的现实生活。加之这类节目多是现在进行时的,从而充满了各种悬念,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收视心理。显然,人是真人秀节目中最重要的部分,真人秀节目因人的表现而精彩。如上所述,真入秀节目的参与者有其特殊性,都是社会中的普通入,它不用像
。尹鸿冉儒学吴菁,‘真人秀节目课题研究报告',2∞2年1月2第l章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和现状请明星大腕一样花费巨额费用,从而节省了节目制作费用。更关键的是,普通人与观众的距离更接近,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性格的人能在各个阶层的观众中产生亲近感,使节目更有戏剧效果和吸引力.真人秀节目的另一特色是节目中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充满悬念或可变性,它常常因为节目内容的进程就是事件的进程本身,所以不到最后没有人知道结果。当然,“秀”作为一种手段,节目必须设置虚构的规则,免不了一定程度的扮演、假装和虚构成分,编导要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设置各种规则、环节和限制等,有时为了节目效果,还会加进不少煽情和戏剧的成分。但是,节目中的事件和具体发展进程总体上是难以完全把握和控制的,因此大大增加了节目的刺激性和可看性。此外,真人秀节目蕴含了现代普通人的梦想。实际上,不少真人秀就以实现普通人的梦想作为宣传口号,如选秀节目给普通人展现才艺的舞台,职场创业类真人秀为参与者提供获取巨额创业基金或者在顶级企业工作的机会,而且各种形式的真人秀几乎都有数额不菲的奖金作为鼓励,这也使得不少人趋之若鹜。就像谢耘耕所说的,“真人秀节目的秘诀在于它不断地发展自身以投观众所好.对普通人来说,它是成就梦想的捷径;对电视业来说,则是名利双收的利器。在媒体丰裕时代,真人秀所创造出的商业模式让电视业焕发了活力。。”在当代传媒经济的潮流中,真人秀以其巨大活力在世界各地蔓延,产生广泛的影响,不断推陈出新,并给传媒刨下丰厚的经济收益。
1.1.3真人秀的类型目前,中西方电视上出现的真人秀节日类型繁多,样式混杂,似乎很难找到统一的标准进行类型划分。尹鸿在《电视真人秀的节目类型分析》中把真人秀归纳为9种类型:。
I类型外国节日本土节日I
I生存挑战型《幸存者》(Survivor,CBS)‘生存大挑战》(广东台)l
。谢耘耕陈虹,‘真A秀节目;理论、影态和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o尹鸿陆虹‘电视真人秀的节目类型分析',人民同传媒频道,2007.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