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CIDR)
- 格式:ppt
- 大小:199.00 KB
- 文档页数:6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一、网络基础知识1.1 网络的定义和作用1.2 网络的分类1.3 网络拓扑结构1.4 网络通信协议1.5 OSI七层模型二、物理层2.1 传输媒介2.1.1 有线传输媒介2.1.2 无线传输媒介2.2 数据传输方式2.2.1 单工传输2.2.2 半双工传输2.2.3 全双工传输2.3 编码和调制技术2.4 信号传输与编解码技术2.5 传输介质的性能指标三、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 3.2 MAC地址3.3 链路的建立和维护3.4 差错控制技术3.4.1 奇偶校验3.4.2 CRC校验3.5 流量控制技术3.6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3.6.1 随机接入3.6.2 轮询访问3.6.3 令牌传递四、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功能和特点4.2 IP协议4.2.1 IPv44.2.2 IPv64.3 路由选择算法4.3.1 静态路由选择4.3.2 动态路由选择4.4 IP地址分类4.5 IP分片和重组4.6 ICMP协议五、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功能和特点5.2 TCP协议5.2.1 TCP的连接建立和终止 5.2.2 TCP的可靠数据传输 5.3 UDP协议5.4 TCP/IP协议簇六、应用层6.1 应用层的功能和特点6.2 HTTP协议6.3 DNS协议6.4 FTP协议6.5 SMTP协议6.6 POP3协议6.7 IMAP协议附件:- 网络拓扑图示例- 数据链路层帧结构图示例- IP数据报格式图示例- TCP协议报文格式图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CRC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 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DNS协议:Dom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FTP协议: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SMTP协议:Simple M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OP3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邮局协议版本3- IMAP协议: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本文档旨在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相关知识,涵盖了该领域的各个方面。
下面将按照章节的形式详细讲述这些内容。
1.网络基础1.1 网络概述1.1.1 网络定义1.1.2 网络分类1.1.3 网络拓扑结构1.2 OSI模型1.2.1 OSI模型概述1.2.2 OSI模型各层功能介绍1.3 TCP/IP协议1.3.1 TCP/IP协议概述1.3.2 TCP/IP协议分层结构1.3.3 TCP/IP协议各层功能介绍2.网络通信基础2.1 数据传输基础2.1.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2.1.2 带宽与速率2.1.3 信号传输方式2.2 网络设备2.2.1 网络接口卡2.2.2 集线器2.2.3 交换机2.2.4 路由器2.2.5 网关2.3 MAC地质与IP地质2.3.1 MAC地质2.3.2 IP地质2.3.3 子网掩码2.3.4 DHCP3.网络协议3.1 TCP协议3.1.1 TCP连接建立与终止3.1.2 TCP数据传输与流量控制3.1.3 TCP拥塞控制3.2 UDP协议3.2.1 UDP特点与应用场景3.2.2 UDP包头格式3.3 ICMP协议3.3.1 ICMP协议概述3.3.2 ICMP消息格式与类型3.4 HTTP协议3.4.1 HTTP协议概述3.4.2 HTTP请求与响应3.4.3 HTTP状态码4.网络安全基础4.1 网络攻击与防护4.1.1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4.1.2 网络防护措施4.2 防火墙4.2.1 防火墙的原理与分类4.2.2 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4.3 VPN4.3.1 VPN概念与工作原理4.3.2 VPN的应用与配置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它可以取任意的数值。
2.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它只能取有限个数值,通常用二进制表示。
3.带宽:带宽指的是信号在信道上的传输能力,通常用单位时间内能传输的位数来表示。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一讲计算机网络概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依赖着计算机网络。
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计算机网络,简单来说,就是将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系统,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让它们能够相互交流和协作。
想象一下,在一个没有计算机网络的世界里,我们要获取信息、分享文件或者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将会是多么困难和低效。
而有了计算机网络,这一切都变得轻而易举。
我们可以在瞬间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资料;可以与千里之外的同事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甚至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购物、观看电影、学习课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从最初的简单通信系统到如今复杂而强大的全球网络,每一次的进步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早期,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普及到了商业和民用领域。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了 ARPANET,这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ARPANET 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使得数据能够在网络中高效地传输。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计算机网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各种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技术不断涌现,如以太网、令牌环网等。
这些技术使得计算机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基于 TCP/IP 协议,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网络。
从此,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访问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进行在线交流和商务活动。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通信线路、通信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