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
- 格式:ppt
- 大小:7.33 MB
- 文档页数:43
《一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至盆腔行二次翻修手术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如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该手术通过将受损的髋关节替换为人工关节,以恢复关节的功能和减轻疼痛。
然而,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假体脱位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假体脱位至盆腔则更为罕见,处理起来也更加复杂。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患者因素:年龄较大、肌肉力量较弱、认知功能障碍、依从性差等患者更容易发生假体脱位。
例如,老年人肌肉萎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不足,难以维持假体的稳定性。
- 手术因素:手术技术不当、假体安装位置不准确、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修复不良等也可能导致假体脱位。
如假体安装角度不合适,可能会影响关节的稳定性。
- 外伤因素:术后受到外力撞击、摔倒等外伤可能引起假体脱位。
2. 发病机制:- 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对假体起到稳定作用。
当这些结构受损或力量减弱时,假体容易发生脱位。
例如,关节囊撕裂后,假体失去了重要的约束,容易脱出。
- 假体的设计和安装也会影响其稳定性。
如果假体与骨床的匹配度不好,或者固定不牢固,也容易发生脱位。
- 外力作用下,髋关节的位置发生突然改变,超过了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也可能导致假体脱位。
脱位的假体如果突破周围组织的限制,可能会进入盆腔等异常位置。
三、临床表现1. 疼痛:患者会感到髋关节部位剧烈疼痛,疼痛程度通常较为严重,可放射至大腿、臀部等部位。
2. 畸形:髋关节出现明显畸形,患肢可能缩短、外旋或内旋等。
3. 活动受限:患者无法正常活动髋关节,下肢的活动范围明显减小。
4. 盆腔症状:如果假体脱位至盆腔,可能会出现盆腔内的压迫症状,如腹痛、腹胀、排尿困难、便秘等。
四、治疗要点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假体脱位,可以尝试保守治疗。
包括手法复位、牵引等方法。
但对于脱位至盆腔的假体,保守治疗通常效果不佳。
2. 手术治疗:- 二次翻修手术:这是治疗假体脱位至盆腔的主要方法。
全髋关节翻修术摘要: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是一种难度较大且临床需要日益增多的手术,对适应证的选择、骨缺损的程度、移植骨及假体的选择和固定的了解是必要的。
本文总结近年来此方面的进展关键词髋关节翻修术髋臼缺损重建术髋关节翻修术是指通过重新植入能够牢固固定的新假体及恢复(或基本恢复)关节的解剖形态而恢复关节功能[1]。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广泛开展,由于无菌性松动、骨溶解、感染、骨折假体断裂、位置不佳、脱位等原因而致的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日益增多,因而髋关节翻修术的绝对数量也在增加[2]。
但翻修术较THA而言花费高、技术复杂、对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要求较高,因而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假体的选择和固定及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1 假体的选择和固定1 .1 髋臼假体选择和固定翻修手术中的首要问题是假体及其固定方式的选择。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翻修术中应选用翻修假体,应用普通假体做翻修术,其失败率很高[3]。
至今用于翻修术的髋臼假体种类有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双极杯、髋臼加强环等。
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植骨后,若髋臼侧宿主骨对髋臼假体的覆盖率大于50%,可采用非骨水泥型髋臼[4];对髋臼假体覆盖率小于50%,由于剩余宿主骨不能很好的支撑髋臼假体,就有必要选择结构性骨移植或特殊的髋臼假体。
现特殊的髋臼假体种类较多,如X-Change金属网的使用,表面多孔的压配髋臼假体(porous press-fit component)、订做型髋臼假体、高中心髋臼假体、椭圆形髋臼假体、不对称髋臼假体等。
还有为修补薄弱的髋臼内壁和髋臼前后柱,防止髋臼假体向内或向上移位而研制的金属加强环(reinforcement ring) Burch-Schneider 支架、GAP 杯、抗内突支架、三翼臼杯等多种金属材料[5-6]。
目前在髋臼假体的类型上多选用有金属壳带多孔表面的非骨水泥型髋臼杯,因其疗效确切而被推崇为髋臼翻修术的“金标准”[7]。
髋关节翻修经常会有做了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问:我几年前做了髋关节置换术,最近听说人工关节需要进行手术翻修,想知道自己是否也需要进行翻修手术。
因此,就從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髋关节翻修手术。
什么是髋关节翻修?髋关节翻修是指部分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患者在做过髋关节置换术后,因时间、假体材质等原因,导致置换的人工髋关节不能再满足日常活动需求或假体松动、髋关节部位剧烈疼痛等,需要进一步更换或者固定人工髋关节而实施的手术。
哪类患者需要髋关节翻修?①人工髋关节松动:通俗来讲就是人工髋关节发生了移位,原因主要为初次固定时固定不良或者后期患者髋关节部位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也有少部分患者是因为人工髋关节在作用过程中与人体本身的骨头发生摩擦而使人工髋关节发生松动。
②人工髋关节周围组织感染:感染会出现骨质破坏、假体松动,从感染学方面来讲,但凡出现皮肤组织破损就会有发生感染的风险,因此在做髋关节置换术时,也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
一旦发生感染,其治疗过程漫长,且医疗花费较高,因此在感染方面要防范于未然,除了要选择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以外,患者自身也要改善机体状态,如戒烟酒、控制体重、有糖尿病史的要控制血糖、保证伤口部位清洁干燥等,尽量减少发生感染的风险。
③人工髋关节或周围骨骼发生骨折:跟正常骨骼一样,在摔倒、磕碰等外力作用下人工髋关节也会发生脱位、骨折,或者是人工髋关节周围骨骼发生骨折也会被影响,但由于骨折的位置与严重程度不同,其治疗方式也不一样,部分骨折只需将骨折部位复位固定即可,而另外部分骨折较为严重的就需要在治疗骨折时对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有假体断裂、置换术后肢体不等长、反复脱位等原因都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因此做过髋关节置换术的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注意人工髋关节是否发生移位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能够发现自己的人工髋关节出现问题了呢?首要的方式当然是遵医嘱定期复查,一定不要等到出现不适时才去医院检查,因为此时人工髋关节内部可能已经出现了较大问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及治疗丁海;周建生;肖玉周;周新社;刘振华;官建中【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34)7【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及治疗,评价全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18例(18髋).初次关节置换类型:人工股骨头置换3例,全髋关节置换15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14例,股骨头置换后髋臼磨损2例,股骨柄位置不良1例,感染1例.结果:术后随访0.5~4年,返修总优良率为84%,效果良好.结论: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翻修术最常见原因,全髋关节翻修术是有效治疗手段.%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 revision, an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Methods:Eighteen cases (18 hips)with loosened hip prosthesis were revised.The primary hip arthroplasty included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3 cases)and total hip replacement (15 cases).The reasons for revision were aseptic loosening (14cases),acetabular erosion (2 cases),infection (1 case)and femur prosthesis failure (1 case).Results:The follow-up lasted from 6 months to 4 years.The successful rate of revision was 84%.Conclusions:The most common reason for revision is aseptic loosening,and the results of revision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re satisfactory.【总页数】3页(P568-570)【作者】丁海;周建生;肖玉周;周新社;刘振华;官建中【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2;R318.17【相关文献】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及临床疗效 [J], 郭文彤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分析及假体选择 [J], 张利勇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及治疗要点 [J], 胡懿郃;谢杰;雷光华;朱勇;李康华;廖前德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及疗效探究 [J], 黄灿桥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及疗效探究 [J], 黄灿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