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的检测 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51.80 KB
- 文档页数:7
苏丹红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中文)欧洲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保护综合委员会第四分委员会―生产与流通过环节的食品安全第三部―物理化学危害物监督新方法声明:03/99主题:苏丹红检测方法的更正以前的3/92新方法声明在此更正(原方法4.12.1存在错误:正确的数字是100ml而不是50ml)代办处已收到来自法国的方法声明内容如下:辣椒粉及以辣椒为主要成分的产品中苏丹红和胭脂树橙的含量分析O.Veretout,L.Demesse,L.Szymanski1 应用范围本方法涉及以辣椒为主要成分的产品中苏丹红1号、苏丹红2号、苏丹红3号、苏丹红4号、苏丹橙B、苏丹红7B和胭脂树橙的检测。
2 定义苏丹红是应用于诸如油彩、蜡、地板蜡和香皂等化工产品中的一种非生物合成着色剂,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胭脂树橙是一种食品着色剂但不允许在辣椒粉和调味品中使用。
3 方法要点上述着色剂经乙腈提取后,过滤,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
以波长可变的紫外―可见检测器定性与定量。
4 试剂与标准品除有特殊指明外,本方法中涉及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相同质量的分析用水。
4.1 乙腈色谱纯4.2 水色谱级4.3 冰醋酸4.4 氯仿4.5 苏丹红1号(Aldrich Chemical Company)4.6 苏丹红2号(Acros organics 化工合成有机物)4.7苏丹红3号(Acros organics 化工合成有机物)4.8苏丹红4号(Acros organics 化工合成有机物)4.9苏丹橙B(Acros organics 化工合成有机物)4.10 苏丹红7B(Acros organics 化工合成有机物)4.11 胭脂树橙(特殊合成产品)4.12 标准溶液4.12.1 标准贮备液称取50.0mg着色剂(按产品标明的纯度折算成纯着色剂)并按以下方式移入100ml容量瓶定容。
着色剂溶解和转移溶剂定容溶剂苏丹红1号乙腈乙腈苏丹红2号乙腈乙腈苏丹红3号氯仿乙腈苏丹红4号氯仿乙腈苏丹橙B 乙腈乙腈苏丹红7B 乙腈乙腈胭脂树橙氯仿氯仿 4.12.1 标准工作液取上述标准贮备液各5ml移入50ml容量瓶中以乙腈定容,再分别从以上容量瓶中吸取0.5ml、1ml、2.5ml、4ml和5ml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以乙腈定容,此时溶液中各种着色剂的浓度分别为0.5,1,2.5,4和5μg/ml。
分析与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王晓琴广东省惠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摘要:苏丹红属于工业的氮质燃料,对人的身体具有一定的侵害,相关研究表明苏丹红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致癌性,尤其是在辣味食品中添加苏丹红的问题比较严重,已经有许多媒体对其进行了披露。
这种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商家牟取暴 利的行为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因而该种类型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界关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仪;苏丹红;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优点显著,有着非 常广泛的用途,在环境监测领域、临 床化学领域、药物研究领域、食品检 验领域、石油化学领域以及生命科学 领域等都有_定的应用。
而当前国内 外对于苏丹红的测定基本上采用的是 高效液相色谱仪,笔者在本文中选用 LC5500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于食品中的 苏丹红进行测定研究,该种液相色谱 仪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能好的特点,其最低检测浓度可以达到O.OlUg/kg,测定苏丹红的保留时间的标准偏差为 0.85%~2.95%,峰面积相对标准差为 0.95%~1.65%;梯度洗脱基线平直,无漂移,噪声低,样品回收率能够达 到 80%~95%。
1材料与方法1.1试剂正己烷A.R.、丙酮色谱纯、甲酸 A.R.、乙腈色谱纯、三氧化二铝、纯水 重蒸馏水、苏丹红丨、丨丨、丨丨丨、IV。
苏丹红丨为指示剂,苏丹红丨丨、丨丨丨、IV为A.R.,苏丹红丨、丨丨、丨丨丨、IV标 准储备液。
1.2仪器LC5500高效液相色谱仪、254nm 紫外检测器、多孔硅胶型键合相YW G _(:叱颗粒度1〇11、微量注射器、?-101高压泵(双泵)、恒温柱箱、超声 波清洗器。
1.3色谱条件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色谱柱M18柱、5.6mm X480mm,l〇Hm,流动相A液(B泵),0.1%甲酸- 乙腈+丙酮,B液(A泵)0.1%甲酸- 水+乙腈。
梯度洗脱程序如下。
开始Om in时,B液85%,A液 35%;15min时,B液 85%,A 液35%;33min时,B 液 150%, A 液0%; 40min时,B液 150%,A液 0%;45min时,B 液 85%,A 液 35%;50min 时,B液 85%,A液 35%。
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的测定序列号:DM-P-0521 序言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染料,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四种类型。
常作为一种工业染料,在食品中非天然存在,如果食品中的苏丹红含量较高,达上千毫克,则苏丹红诱发动物肿瘤的机会就会上百倍增加,特别是由于苏丹红有些代谢产物是人类可能的致癌物。
早在2003年5月,法国发现从印度进口的红辣椒产品中含有苏丹红Ⅰ号。
随后,在欧盟成员国加强检测后,又在包括咖喱粉在内的一系列进口辣椒产品中发现了苏丹红Ⅱ、Ⅲ和Ⅳ号。
2005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第一食品公司”制造的伍斯特郡辣酱油使用的辣椒粉中查处了苏丹红Ⅰ号。
并于2月下旬,向全球发出十五安全警告。
随后,我国也加强了苏丹红Ⅰ~Ⅳ号的检测工作,发布了“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
2 样品准备/提取(1) 称取0.1 g~0.2 g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10 mL乙腈;(2) 涡旋混合5 min,超声提取5 min,6000 rpm下离心3 min,收集上清液;(3) 残渣再用10 mL乙腈提取,每次涡旋混合5 min,超声提取5 min ,6000 rpm下离心3 min;合并两次提取液;(4) 在40 ℃下用减压蒸馏将提取液蒸干,然后用5 mL正己烷溶解,待净化。
3 SPE柱净化——ProElut Silica 1 g/6 mL(Cat.#:63006)(1)活化:10 mL正己烷,流出液弃去;(2)上样:将待净化液加入小柱,流出液弃去;(3)洗脱:15 mL乙醚:乙腈=1:9洗脱,收集流出液;(4)重新溶解:在40 ℃下用减压蒸馏将收集的流出液蒸干,然后用乙腈定容至2 mL后供HPLC分析。
4 分析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8(2) 150×4.6 mm,5 μm(Cat.#:99650)流速: 1.0 mL/min检测器:* UV:478 nm柱 温: 30 ℃ 进样量: 20 μL 流动相: A :乙腈,B :水5添加回收结果辣椒油中苏丹红的添加回收结果Tim e (m in)V o l t s苏丹红5.0 mg/L 的标准液相色谱图Tim e (m in)V o l t s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添加浓度50 mg/kg )的液相色谱图2468101214Tim e (m in)0.000.020.040.060.08V o l t s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未添加)的液相色谱图。
迪马科技优化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的测定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染料,并非食品添加剂,其结构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I、∏、In和IV四种类型。
如果食品中的苏丹红含量较高,达上千亳克,则苏丹红诱发动物肿瘤的机会就会上百倍增加,特别是苏丹红有些代谢产物是人类可能的致癌物。
早在2003年5月,法国发现从印度进口的红辣椒产品中含有苏丹红I号。
随后,在欧盟成员国加强检测后,又在包括咖腥•粉在内的一系列进口辣椒产品中发现了苏丹红H、川和N号。
2005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第一食品公司”制造的伍斯特郡辣酱油使用的辣椒粉中查出了苏丹红I号,并于2月下旬,向全球发出十五项安全警告。
随后,我国也加强了苏丹红I【V号的检测工作,发布了≪GB∕T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
迪马科技一直致力于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完善的服务,面对苏丹红事件层出不穷,迪马科技在参考国标的基础上开发出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的检测方法。
样品经乙晴两次提取后旋转蒸发至干,正己烷溶解,然后使用PrOE1UESi1ica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相比较于国标方法前处理过程更加简便,色谱分析条件优化后分析时间更短,10分钟内即可实现四种苏丹红的完全分离。
样品准备/提取称取0.1g~0.2g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10m1乙脂;涡旋混合5min,超声提取5min,6000rpm下离心3min,收集上清液;残渣再用Ion11乙胎提取,每次涡旋混合5min,超声提取5min,6000rpm下离心3min;合并两次提取液;在40C下用减压蒸饱将提取液蒸干,然后用5m1正己烷溶解,待净化。
SPE柱净化——ProE1utSi1ica1g/6m1(Cat.tf:63006)(1)活化:10m1正己烷,流出液弃去;(2)上样:将待净化液加入小柱,流出液弃去;(3)洗脱:15m1乙醛:乙腊=1:9洗脱,收集流出液:(4)重新溶解:在40C下用减压蒸储将收集的流出液蒸干,然后用乙胞定容至2m1后供HP1C分析。
食品中苏丹红检测方法探讨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8-11-26 15:17:25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中苏丹红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薄层层析法等。
关键词苏丹红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薄层层析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食品污染等恶性事件。
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来认为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发现存在慢性或致癌作用,原来检测不出的有害物质被查出等。
苏丹红是偶氮苯类人工色素,属于工业染料,主要用于油、蜡、鞋等的增光着色。
由于苏丹红I、II、III、IV及其代谢产物具有致癌性,国家禁止作为色素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
苏丹红I、II、III、IV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液相色谱-质谱法[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3]、薄层层析法[4]等。
1.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的现代色谱柱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引入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的[5]。
原则上讲,只要能溶解在流动相中的物质都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在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有80%的有机化合物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6]。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1 欧洲委员会推荐的液相色谱法[7]该方法是将样品经匀浆化或粉碎后,加入乙睛(苏丹红III、IV加入氯仿)提取,过滤,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
苏丹红I、苏丹红II的检测波长为478nm,苏丹红III、苏丹红IV则为520nm。
苏丹I的检测限是0.013μg/ml、最低浓度为0.106μg/ml、在辣椒粉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高于90%。
1.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在欧洲委员会公布的检验方法的基础上作了改进。
苏丹红检测方法国家标准采用了简单的正相吸附固相萃取原理,一次性去除了样品中红辣椒和番茄中的干扰成分,使用目前国内已广泛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可准确完成4种苏丹红染料的检测。
收稿日期:2006-12-17作者简介:王继臣(1960-),男,河南民权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化工教学与研究.文章编号:1671-8127(2008)02-0097-03苏丹红的毒性及检测王继臣,杨继远(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摘 要:苏丹红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工业染料,由于其潜在的毒性,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通过分析苏丹红的分类及结构、苏丹红在人体内的代谢及毒性,确定苏丹红的检测分析方法.关键词:苏丹红结构毒性检测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A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偶氮类、脂溶性的化工染色剂,1896年科学家达迪将其命名为/苏丹红0并沿用至今[1].主要用在机油、汽车蜡和鞋油等工业产品的生产.随着人们对苏丹红结构及致毒性的逐步了解,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 A RC )将苏丹红归为第3类可致癌物质,这类物质虽缺乏足够的直接使人类致癌的证据,但是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值得关注的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求制品色彩的艳丽或保持原有的色泽,借以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进人们的食欲,并提高其食用价值,常常添加适当的食用色素.由于添加了苏丹红一号(Sudan I)的辣椒粉等调味品的色泽鲜亮持久,少数食品生产者违规使用苏丹红,造成对人体的伤害.2005年2月,英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食品召回事件即与此有关.2005年2月23日,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5关于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检验监管的紧急通知6,要求清查在国内销售的食品,特别是进口食品,防止含有苏丹红的食品在市场上销售.1 分类及结构苏丹红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外观呈暗红色或深黄色片状晶体,难溶于水,主要包括I 、II 、III 和I V 4种类型.其中II,III 和I V 均为I 的化学衍生物.苏丹红的分类如表1所示,结构如图1所示.表1苏丹红的分类图1 苏丹红的结构#97#2008年第2期第7卷(总第35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OURNA L O F S HANGQ I U VOCAT IONAL AND TECHN ICAL COLLEGE V o.l 7,N o .2Apr .,20082 代谢及毒性苏丹红在人体还原酶的作用下在体内生成相应的胺类物质.苏丹红的致毒性与代谢生成的胺类及萘酚类物质有关.Sudan I 、II 、III 、I V 在多项化学与生物实验中发现,苏丹红在体内的代谢如图2所示.图2苏丹红在人体还原酶作用下的代谢Sudan I 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为苯胺和1一氨基一2一萘酚.一旦苯胺接触人体皮肤或进入消化系统以后,一方面由于苯胺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引起中毒性肝病,还有可能诱发肝脏细胞基因发生变异,增加了人体癌变的几率[2];另一方面,有可能因为苯胺进人人体后的代谢物(硝基苯衍生物等)可将血红蛋白结合的Fe(II)氧化为Fe (III),导致血红蛋白无法结合氧而患上高铁血红蛋白症.另据报道,长期摄入苯胺还可造成人体的神经系统损害.萘酚具有致癌、致畸、致敏、致突变的潜在毒性,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大量吸收可引起出血性肾炎[3].Sudan II,Sudan III,Sudan I V 在体内代谢的其他各产物均为苯胺或萘酚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均被国#98#2008年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王继臣,杨继远:苏丹红的毒性及检测第2期际癌症研究机构(I A RC)列为第2类(对动物怀疑有致癌性物质)或第3类致癌物质,具有遗传毒性,摄人对人体有害.3检测根据欧洲健康与消费者保护综合委员会第四分委员会提供的标准,含有苏丹红成分的待测物可以先经乙腈提取后,过滤,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以波长可变的紫外一可见光度检测器定性与定量.定量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确证苏丹红可以使用液相色谱一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通过比较试样峰和标准样品峰来确定.在我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于2005年3月29日联合发布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6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苏丹红系列染料的测定方法,最低检测限:Sudan I、Sudan II、Sudan III、Sudan1V均为10w g/kg.适用于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使用普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能够准确完成[4].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正相吸附和固相萃取原理,一次性去除样品中辣椒色素和番茄色素对食品中苏丹红检测结果的影响,解决了国外检测标准适用范围窄、设备昂贵、操作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有很强的操作性.但在实际运用中,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检测过程中,标准物质乙醚溶解用正己烷定容,并用正己烷稀释配制的标准系列溶液不能直接进标样测定,而必须经氧化铝层析柱固相萃取处理蒸干后,用丙酮溶解并定容,再进样测定.(2)检测过程中,标准物质用丙酮溶解并定容,再用乙腈稀释配制的标准系列溶液不能用氧化铝层析柱处理,因为丙酮是解吸液,含丙酮的标准溶液通过层析柱时,吸附、洗涤解吸过程中,不到解吸步骤,一部分就被测物解吸出去,影响结果,因此直接进样测定就可以.但是样品必须按国标方法处理后进样,固相萃取的样品不能含丙酮.样品处理用的层析柱用氧化铝的活性,用做回收率方式调整最好.(3)层析用氧化铝活化时,应注意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降活化时应注意加水量及平衡时间.样品处理用的氧化铝与标样处理用的氧化铝最好在一个器皿中一次活化,并降活化氧化铝,否则对样品检测结果有影响.参考文献:[1]Gh anadzadeh A,Zakerha m idiM S,Ta j a lliH[J].J ou rnal ofM ol ecu l ar L i qu i ds,(2004),109:143-148.[2]P i elesz A,Baranow s ka I,Rybak A et a.l[J]Env i ron m en talResearch,2002,(53):42-47.[3]夏元询.化学物质毒性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4]h ttp://.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一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2005-4-20.[责任编辑沈月中]The Toxi city and D etection of Sudan RedWANG Ji-chen,YANG Ji-yuan(Shang qiu Voc a tional and T ec hnical C oll ege,Shang qiu476000,C hina)A bstr act:Sud an Red i s an arti fi cial i ndustrial ti nct u re,it can t'be u s ed as food add i ti ve f or its poten tial t ox i city.Th i s arti cle m ai n l y i ntroduces t h e sort and stru cture,the m etabo li z i ng i n human bodies and the t ox i city toget h er w i th the detecti on and anal ys i s of Sudan Red.K ey w ords:Sudan R ed;struct u re;tox i city;det ecti on##99。
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摘要:苏丹红是偶氮苯类人工色素,由于苏丹红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中国和欧盟等多数国家都禁止其作为色素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
然而,仍有不少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改善食品色泽、降低成本将其作为食用色素。
我国质量监督部门检出了包括几家知名企业生产的众多含有苏丹红的食品, 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
因此,建立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比较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状况。
关键词:苏丹红;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 苏丹红的简介“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
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苏丹红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油脂、矿物油、丙酮和苯。
乙醇溶液呈紫红色,在浓硫酸中呈品红色,稀释后成橙色沉淀。
由于用苏丹红染色后的食品颜色非常鲜艳且不易褪色,能引起人们强烈的食欲,一些不法食品企业把苏丹红添加到食品中。
常见的添加苏丹红的食品有辣椒粉、辣椒油、红豆腐,红心禽蛋等。
苏丹红学名苏丹(Sudan),共分为苏丹红I、苏丹红Ⅱ、苏丹红Ⅲ和苏丹红Ⅳ四种。
a.苏丹红I :1-苯基偶氮-2-萘酚,分子结构式为C6H5N=NC10H6OHb.苏丹红II化学名称为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c.苏丹红III化学名称为1-[4-(苯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d.苏丹红IV化学名称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由于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一种工业染料,1995年欧盟(EU)等国家已禁止其作为色素在食品中进行添加。
但由于其染色鲜艳,印度等一些国家在加工辣椒粉的过程中还容许添加苏丹红I。
我国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明确规定禁止苏丹红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
用纸上扩散法快速检测辣椒油中的苏丹红摘要应用毛细现象知识以及物质的溶解、吸附原理,研究了一种仅用一小块打印纸、一支钢笔和少量酒精就能无环境毒害、简便、快速地检测辣椒油中是否含有苏丹红Ⅰ、Ⅱ、Ⅲ、Ⅳ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8 g/L,与实验所测的辣椒油中需要加入苏丹红的最低以假乱真浓度基本一致。
虽然少量染料对该检测可以产生误判,但在辣椒油中添加掺假染料必须考虑价格、颜色、油溶性、怪味、剧毒等性质,目前仅发现苏丹红能同时满足上述制假条件,因此它们并不妨碍该方法用于辣椒油是否含有苏丹红的自我保护性检测,其也非常适合执法人员的现场快速检验。
该方法构思巧妙,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纸上扩散法检测辣椒油苏丹红2005年4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宣布,在全国18个省、市、区30家生产企业的88种食品及添加剂中检测出苏丹红。
2007年1月中旬,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苏丹红再次来袭!25%的辣椒制品抽检不合格,不合格产品中全部含有苏丹红,而农贸市场的散装辣椒制品合格率仅为40%。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红色染料,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4种类型[1]。
经科学研究表明,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在我国禁止使用于食品中。
这些含有苏丹红的食品以辣椒油最为突出,添加的苏丹红以苏丹红Ⅰ、Ⅳ最为广泛。
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2]中,规定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准确检测苏丹红含量的检测方法。
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也检索到利用大型仪器设备检测食品中苏丹红的报道,通过百度网页搜索“苏丹红的快速检测”关键词,也发现有关于苏丹红快速检测的试剂盒出售。
但以上方法都需要苏丹红的标准品、专门的实验设备、一定毒性的分析试剂以及化学专业知识等,不适合普通群众的自我保护性检测。
本文利用毛细现象知识[3]以及物质的溶解、吸附原理,研究了一种仅用一小块打印纸、一支钢笔和少量酒精就能简便、快速、无毒害检测辣椒油中是否含有苏丹红的方法。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期中论文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0级动物科学组别:第二组姓名及学号:刘浪(P102114546)熊光伦(P102114547)龙立科(P102114548)唐俊(P102114549)苏丹红龙立科,唐俊,熊光伦,刘浪(西北名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124)摘要: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
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又名“苏丹”。
但近些年来,苏丹红用于食品中而导致人体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关键词:苏丹红,毒性机理食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在现代化的今天,市场上各种食品数之不尽,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达到理想的色泽,生产者们可谓绞尽脑汁,一些为谋取暴利的人们也就开始了不择手段——向食品中添加苏丹红。
一苏丹红的致病因素1.苏丹红的结构及物理性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名为1- [ [ 苯基] ] 偶氮- 2- [ [ 萘酚] ] , 分子式: C16H12ON2;苏丹红II化学名称为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苏丹红III化学名称为1-{[4-(甲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苏丹红IV化学名称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1]。
结构式:[2]物理性质: 在标准状态下, 其溶解度小于0. 01g, 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 404~406k) 升华( 475k) , 密度( 0. 3g/cm3) , 标准生成焓246. 0KJ/mol。
[1]2 代谢及毒性苏丹红在人体还原酶的作用下在体内生成相应的胺类物质 . 苏丹红的致毒性与代谢生成的胺类及萘酚类物质有关. Sudan I 、II 、III 、I V在多项化学与生物实验中发现, 苏丹红在体内的代谢如图1所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邱英莲【摘要】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method is established to accurately and rapidly determinate Sudan RedⅠ-Ⅳin food. Diode array detector is used to determine by changing the solvent extraction, simplifying the sample processing and changing the solvent standard substance. The standard curv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of the 4 kinds of Sudan Red are above 0.999, the standard addition recovery rates are between 85.5% and 99.2%, the lowest detection limit is 10ug/Kg.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this method to determinate Sudan RedⅠ-Ⅳin fo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sensitive and good stability.%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测定食品中苏丹红玉-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通过改变提取溶剂,简化样品处理,改变标准物质的溶剂,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测定。
结果4种苏丹红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均在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在85.5%-99.2%之间,最低检测限均为10ug/kg。
结果表明用本方法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玉-郁的含量,具有快速、灵敏、稳定性好的特点。
068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料,具有致癌性,不允许在食品中添加。
但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让食品颜色更鲜艳,仍会使用苏丹红,因此加强对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十分必要。
本实验在参考国内外检测方案的基础上,对检测方案进行了改善,实现了简单、迅速、准确的目的。
一、材料及方案1.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110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一些常用仪器。
2.试剂和标准物。
甲醇(色谱纯度);乙腈(色谱纯度);有机酸溶剂(CH 3COOH∶HCL∶H 2O=10∶2∶1);20%NAOH溶液;乙醚+石油醚(1+1)(分析纯度)。
量取苏丹红I、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IV、苏丹红G和苏丹红7B各10.0mg作为标准贮备液(100 μg/mL ),用乙醚将其溶解后,用正己烷配制成100mL 的贮备液,用于标准系列的制备。
3.方法。
(1)样品处理。
在50mL软木管中用20mL有机酸溶液提取约10g样品2-3次,收集并合并低酸溶液,在水浴中蒸发大约2/3的酸。
接下来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到微碱性,放入10mL乙醚+石油醚(1+1)在分液漏斗中萃取2-3次,然后将上层醚层收齐,在水浴中蒸发浓缩,甲醇定容至2.0mL,过0.45微米的滤膜,上机。
(2)色谱条件。
色谱柱Phenomenex cl8,250x4.60mm,5μm,流动速度是1.0mL/min。
色谱柱的温度是30℃,流动相内的溶剂是酸性的水溶液(165mL的CH 3COOH溶于1000mL的水)和溶剂B(乙腈)。
它的梯度洗脱见表1。
表1:不同流动相配比在不同时间应用总结果时间(min)溶剂A(%)溶剂B(%)梯度曲线02575线性10.02575线性11.00100线性20.00100线性25.02575线性苏丹橙G是432纳米,苏丹红I是478纳米,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IV、苏丹红7B是520纳米;进样量是20微升,标准溶液浓度是5.0μg/mL。
峰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的研究苏丹红G(5.704分钟)、苏丹红I(7.227分钟)、苏丹红Ⅲ(15.470分钟)、苏丹红7B(21.510分钟)、苏丹红IV (22.241分钟)。
广东化工2018年第18期·74 · 第45卷总第380期食品中苏丹红的电化学测定研究虞叶道,赵舒景(上海市崇明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202150)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Sudan in FoodYu Yedao, Zhao Shujing(Shanghai Chongming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Institute, Shanghai 20215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study,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has an obvious catalytic effect on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Sudan I.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dan I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he linear scan voltammetry wa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udan I in sodium sulfate solution of pH = 6. The oxidation peak current and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Sudan I ha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n the range of 0.2~10.0 mg/L,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06 mg/L.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rapid, with wide linear range and low detection limit. It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udan I in food.Keywords: Sudan I;glassy carbon electrode;voltammetry苏丹红Ⅰ是一种化工染料,被广泛用于溶剂、油、蜡、汽油的增色以及鞋、地板等增光方面。
m 安全与检测2 壬 =SAFETY AND TESTING高效j 夜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苏丹红郑佳玉:尤继明范明红宝应』摘 要:试验目的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苏丹红。
试验釆用凝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食品内苏丹红I 、II 、III 与IV,用乙醇提取试验样品,Bio-Beads SX3凝胶柱净化处理提取液,经洗脱处理后,Symmetry ShieldRP18柱进行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苏丹红。
结果表明,苏丹红I 、II 、III 与IV 质量浓度为0.1~10mg/L 时呈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加标回收率均值为80.6 -96.2%,相对标准偏差是2.4 ~ 5.8%。
关键词:食品;苏丹红检测;凝胶柱_高效液相色谱I. 检测试验仪器和试剂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 ) o甲醇(色的)、乙酸乙酯、环己烷、无水硫酸钠(分析纯),苏丹红 1( 97.51%)、H (90.0%)、皿(97.0%)、IV (91.0% )标 准品。
层析柱 1.6 cm X 50 cm,填充 Bio-Beads S-X3 凝胶。
配制标准液:准确量取苏丹红I 、II 、III 与IV 标准品,均 为10 mg 。
仅用甲醇溶解苏丹红I, ImL 乙酸乙酯溶解苏丹红II 、 III 与IV 后,再用甲醇将其定容到10 mL,均被配制成l.OOg/ L 标准储备液。
分别量取2.5ml 储备液并将其放置在50mL 容量瓶内,甲醇做定容处理,以上获得的溶液实质上便是4种苏丹 红制备的50mg/L 混合储备液。
而后再使用甲醇配备质量浓度为 0.10、0.5、1.0、5.0、10mg/L 的标准液叫辣酱、香肠样品均采购于农贸市场。
1.2提取与净化样品精确称量4g 均质化的试验样品,兑入8g 无水硫酸钠,充 分震荡摇匀,待观察到样品成疏松样后,加入30 mL 无水乙醇,置于75P 水浴内加热8min,取样后用超声波清洗,静置lOmin,取用上层清液并放置于烧杯内,用35mL 乙醇提取残渣,与提取液混合。
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摘要:苏丹红是偶氮苯类人工色素,由于苏丹红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中国和欧盟等多数国家都禁止其作为色素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
然而,仍有不少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改善食品色泽、降低成本将其作为食用色素。
我国质量监督部门检出了包括几家知名企业生产的众多含有苏丹红的食品, 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
因此,建立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比较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状况。
关键词:苏丹红;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 苏丹红的简介“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
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苏丹红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油脂、矿物油、丙酮和苯。
乙醇溶液呈紫红色,在浓硫酸中呈品红色,稀释后成橙色沉淀。
由于用苏丹红染色后的食品颜色非常鲜艳且不易褪色,能引起人们强烈的食欲,一些不法食品企业把苏丹红添加到食品中。
常见的添加苏丹红的食品有辣椒粉、辣椒油、红豆腐,红心禽蛋等。
苏丹红学名苏丹(Sudan),共分为苏丹红I、苏丹红Ⅱ、苏丹红Ⅲ和苏丹红Ⅳ四种。
a.苏丹红I :1-苯基偶氮-2-萘酚,分子结构式为C6H5N=NC10H6OHb.苏丹红II化学名称为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c.苏丹红III化学名称为1-[4-(苯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d.苏丹红IV化学名称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由于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一种工业染料,1995年欧盟(EU)等国家已禁止其作为色素在食品中进行添加。
但由于其染色鲜艳,印度等一些国家在加工辣椒粉的过程中还容许添加苏丹红I。
我国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明确规定禁止苏丹红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
欧洲调味品协会专家委员会(the Expert Committee on Flavourings of theCouncilofEurope)的资料信息显示,欧洲每天红辣椒粉的人均消费量为50-500mg,而红辣椒粉中苏丹红I的检出量为2.8-3500mg/kg,从而推算欧洲人每天苏丹红I的人均可能摄入量为0.14-1750μg。
而在法国向欧洲调味品协会专家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人均每天辣椒(包括红辣椒和辣椒粉)的消费量和最大消费量分别为77和264mg,按辣椒粉中苏丹红I的检出量2.8-3500mg/kg进行推算,则欧洲人每天人均苏丹红I的摄入量为0.2-270μg,最大摄入量为0.7-924μg。
在我国禁止使用于食品中。
二.苏丹红的检测方法苏丹红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等。
我国和欧盟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残留量为标准。
根据我国GB/T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要求,样品经溶剂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色谱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
仪器条件:色谱柱: C18 3.5 μm 4.6mm×150mm流动相: A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85:15;B为0.1%甲酸乙腈溶液/丙酮=80:20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苏丹红Ⅰ 478nm ;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 520nm进样量:10μl最低检出限10 μg /kg实验方法:称取试样 1 g(精确至 0.0001 g)于 50 mL 离心管中, 加入 25 mL 乙腈, 漩涡振荡, 放置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 5 min, 以 5000 r/min 离心 5 min 后, 将上层清液(乙腈层)倾倒入梨形瓶中; 用 25 mL 乙腈重复提取、漩涡、超声、离心后, 合并乙腈层于同一个梨形瓶中, 旋转蒸发至干, 加入 10 mL 乙腈并转移至凝胶色谱进样小瓶。
凝胶色谱吸取上述溶液 5 mL 进行净化, 净化完毕后, 将净化液旋转蒸发至干, 加入 2.5 mL 乙腈定容, 经0.45 µm 有机滤膜过滤后上机。
步骤:样品制备——>称样——>分散——>提取——>离心——>分出上清——>蒸干——>正己烷溶解——>固相萃取——>洗脱——>定容——>上机高效液相色谱法它具有如下特点:适用范围宽。
由于本方法具有高提取率、高纯化性能、高浓缩倍数,既可以用于检测含苏丹红量相对较多的食品,也可以检测含苏丹红量极少的食品。
无论何种基质的样品,都可以应用本标准对食品中的苏丹红进行检测。
高提取率。
对于纯油基的样品(像辣椒油)采用正己烷直接溶解,可保证提取率达95%。
对于水基的食品(像番茄沙司),经水和丙酮分散后采用正己烷提取,也可保证提取率在85%以上。
高纯化性能。
标准确定了中性氧化铝粉作固相萃取,利用了氧化铝对苏丹红的强吸附能力,并对油脂进行饱和性吸附。
在前处理时借助极性固相萃取填料一次性将干扰和污染物最大可能除掉,有助于将油性样品中的大量油脂在随后的清洗步骤中脱除。
实验表明,氧化铝可以有效脱除样品中的干扰成分,使液相谱图干净清晰。
高浓缩倍数。
实际检测中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地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浓缩,目标化合物不因为被浓缩而影响其纯净度,可大大降低检出限,即不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缺点:无法规避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处理过程耗时耗力。
三.其他检测方法测定苏丹红(1)薄层色谱法(TLC)由于苏丹红一般是作为食品色素进行添加,因而此方法在国内、外实际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如B.Korczak应用α-Al2O3为吸附剂,以TLC法分析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结果令人满意。
杨林飞等运用TLC法建立了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测定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分析方法,为基层机构提供了便捷的检测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方法。
王鲜俊等则运用TLC-分光光度计建立了准确、灵敏的测定海椒面中苏丹红I~IV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回收率为81.9%~95.5%,精密度RSD为4.5%~5.7%,检出限分别为0.19~0.58μgΠg。
洪祥奇等利用该方法检测食品中苏丹红1号,其最低检出限为0.6mgΠkg,标准偏差(RSD)为2.7%,平均回收率为88%。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结果可靠。
(2)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郭新东等研究了固相萃取,GC-MS技术检测苏丹红I、II的分析方法。
用Strata-X小柱进行样品前处理,GC-MS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苏丹红I、II的检出限分别为0.5μgΠL和0.7μgΠ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8%和95.9%,RSD为1.1%~6.9%。
吴惠勤等采用GC-MS-SIM建立了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的同时检测食品中苏丹红I~IV的新方法,其中苏丹红I、II的线性范围0.01~10.0mgΠL,检出限I、II为1μgΠkg,回收率为86%~95%。
林佶等人运用GC-MS 方法,二氯甲烷和乙腈将苏丹红I号从样品中提取出来,运用GC-MS的Xcalibur 分析软件的检索功能。
从样品谱图中检索出苏丹红I号,并应用GC-MS快速准确的定量测定苏丹红I号的含量。
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10.0pg,检出限0.05μgΠmL,样品加标回收率89.13%~98.3%,平均94.14%。
(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ΠMS)质谱法比高效液相法灵敏20倍,检出限可达μgΠkg数量级。
2003年法国采用同位素稀释结合大气压强化学电离串联质谱(APCI)技术从印度和巴基斯坦进口的胡椒粉中检测出苏丹红I,该法采用的内标物为1-(d5-苯偶氮基)-2-萘酚,用1HNMR光谱作结构确证。
Calbiani等运用LC-ESI-MSΠMS技术,建立了不用纯化直接用丙酮提取样品中苏丹红I~IV的检测方法。
用蚁酸Π甲醇混合液为流动相,检出限和定量限值均可达ngΠg水平,重现性好,精确度高,加标量为5μgΠkg时,回收率均在92%~103%之间。
Calbiani等还建立了毛细管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子飞行时间质谱法(mi2croLC-ESI-Q-TOFMS)检测食品中的苏丹红染料,测定下限为1.6mgΠkg,检测精度为9.5mgΠkg。
F.Tateo等用HPLCΠAPCI-MS法建立了快速测定辣椒产品、香料和烤熟食中苏丹红I的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冯家力等建立食品中苏丹红I~IV的HPLC-MS检测方法,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7min内完成分离、抗干扰能力强、回收率均在98%~103%范围内、检出限在0.02~0.04μgΠL间,RSD0.8%~1.6%,相关系数0.9993~0.9998。
杨强等建立了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HPLC-MS测定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苏丹红的测定。
喻凌寒等建立了LC-ES1ΠMS分析食品中4种苏丹红染料的方法,样品中的苏丹红用乙腈提取,不需纯化。
用正离子电离方式,每种化合物选择3个碎片离子为定性离子以获得高选择性,选取每个化合物丰度最高的碎片为定量离子以获得高灵敏度。
4种苏丹红色素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均为ngΠg水平。
标准加入量为0.2μgΠg水平时回收率为86%~98%,重现性好。
仪器分析时间8min,适合于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由于近些年来苏丹红事件升温,与此相关的检测研究也迅速增加。
(4)免疫检测法目前,免疫检测法主要指酶联免疫检测吸附试验(ELISA)法,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高,样品前处理简单,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能够分析复杂的化合物,并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等优点,能够同时筛选检测含有苏丹红残留的大量样本。
韩丹等利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食品中苏丹红I号的含量。
该方法首先对苏丹红I号分子作了修饰,再与载体蛋白交联制备免疫原和包被原,经动物免疫制备抗苏丹红I号抗体。
该方法检出限为0.12μgΠL,平均回收率为106%~110%。
沈建忠等发明了检测苏丹红的酶联免疫试剂盒。
该试剂盒适合检测辣椒酱、辣椒油、辣椒粉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残留量。
邓安平等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检测食品中苏丹红I号的残留含量,该试验的特点是合成两种不同碳桥长度的苏丹红衍生物,并将衍生物与载体蛋白质交联,获得四种多克隆抗体。
其IC50为0.3~2.0ngΠmL,与苏丹红II~IV号的交叉反应率为0.1%~14.3%,与其他6种食品可添加色素几乎没有交叉反应。